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百科 » 古時候說的電影是什麼
擴展閱讀
樂觀的兒童電影 2025-09-14 18:11:21
印度電影窮 2025-09-14 18:05:11

古時候說的電影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5-09-14 16:20:50

⑴ 春秋戰國的電視劇電影

伯光記得2018年,曝出過一個根據漫畫改編,2019年將要上映的日本電影《王者天下》,很多喜歡日本文化的人為此歡呼,評論道是「日本喜歡中國戰國文化,中國戰國文化需要日本拯救」了一類。

實際上這是既不了解日本《王者天下》漫畫的根本,更不了解中國電影發展的歷史。中國因為發展的原因,在2012年徐崢的《泰囧》各種商業類型大片崛起後,很少再拍古裝歷史片了,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以前,古裝歷史片太多。

這部電視劇幾乎不用過多贅述,2009年西安曲江大秦帝國影業拍攝的《大秦帝國》,已經成為中國古典歷史劇的一支獨苗,講述的故事就是秦國「奮六世之餘烈」,最終一統戰國混亂天下的故事,中間有大量戰國時期的典故。

2019年《大秦帝國4之天下》將要開播,非常值得期待。

更多關於春秋戰國影視劇的問題,歡迎大家關注和討論!

⑵ 電影類型的分類

電影題材的分類:愛情片、劇情片、喜劇片、家庭片、倫理片、文藝片、音樂片、歌舞片、動漫片、西部片、武俠片、古裝片、動作片、恐怖片、驚悚片、冒險片、犯罪片、懸疑片、記錄片、戰爭片、歷史片、傳記片、體育片、科幻片、魔幻片、奇幻片。


電影,是由活動照相術和幻燈放映術結合發展起來的一種連續的影像畫面,是一門視覺和聽覺的現代藝術,也是一門可以容納戲劇、攝影、繪畫、音樂、舞蹈、文字、雕塑、建築等多種藝術的現代科技與藝術的綜合體。

但它又具有獨自的特徵,電影在藝術表現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種藝術的特徵,又因可以運用蒙太奇(法語:Montage)這種藝術性突躍的電影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藝術的表現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復制放映,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電影已深入到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⑶ 電影《霸王別姬》究竟好在哪裡

一部中國電影經典之作,《霸王別姬》之所以好,其中的因素很多,以下是幾點:1. 深刻的主題電影所呈現的主題是「愛、離別和追求」,它深刻地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孝道、師道、友道等,以及人們對美好生活、差慶正理想追求的渴望。虛悔2. 精妙的劇情電影通過兩位京劇藝人的故事,以小見大地表現人類情感的復雜和深刻,讓觀眾產生共鳴。電影的故事情節巧妙並延續性強,情節層次豐富,故事也十分具有戲劇性。3. 精良的演員演出張豐毅、鞏俐、張藝謀、李雪健等演員,以及許多知名京劇演員的演出,都非常出色,將角色塑造得自然真差迅實、刻骨銘記。4. 精美的畫面和音樂張藝謀對於畫面構圖,配色設計等方面都有極高要求,影片的視覺效果非常出色。同時,影片中的京劇唱腔和音樂也讓人難以忘懷,成為了影片的精華之一。綜上所述,《霸王別姬》之所以在中國電影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是因為它不僅劇情精妙、演員演出出色,而且在文化、視覺效果等方面都優秀,極大的滿足了觀眾多方面的需求,體現了中國電影藝術的高度和能量。

⑷ 一部有揚州小吃的電影,一老頭說了句「到了瓜州嫌船小,到了揚州嫌...」這句完整怎麼說電影名字是什麼

片名:乾隆下江南(邵氏)
演員:劉永-乾隆/高天賜
王沙-伙計

乾隆自稱順天府的高天賜,微服私訪來到揚州,打聽茶館

路人︰你是喝素茶還是喝葷茶?
乾隆:這茶還有分素的葷的?喝葷茶
路人:喝葷茶到前面的一樂園

乾隆進了一樂茶樓上樓,找個位置坐下,叫那講方言的伙計,伙計不理
旁邊一個客人看就知道來個外地人過來解釋

客人:老太爺是北方人吧?這里喝茶要帶茶葉,賣水不賣茶。
乾隆:不賣茶葉叫什麼茶館,叫水館好了。
客人︰你去外面買包茶葉再來。

乾隆到對方買包上好龍井回來,伙計才給沖水。上了肉

乾隆:喝茶吃肉,不拉肚子啊?
伙計︰老太爺,沒吃過吧?
乾隆:老太爺!老太爺!我有這麼老嗎?
伙計:我的老太爺呀,人到揚州老,船到瓜州小。
叫你老是尊敬,就算你只有三四十歲也照樣叫地。
你若是到了更南邊廣州,那可就更老羅!他們看到誰都叫『佬』,
高的叫高佬,胖子的叫肥佬,沒有頭發的就光頭佬,有鬍子的叫胡須佬,
瘋子的叫顛佬,笨蛋叫傻佬;五勞七傷的叫虧佬,三頭六臂的叫大隻佬,
酒鬼叫醉酒佬,色鬼叫咸濕佬,小偷叫賊佬,當差的叫差佬;
哥哥叫大佬,弟弟叫細佬,像你這種不明不白的叫懵佬,
多嘴多舌的叫牙差佬,沒有老婆的叫寡佬,有老婆的是衰佬

⑸ 電影是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

"電影的史前史幾乎和它的歷史一樣長"②,作為現代科學技術的產物,電影的誕生,確實經歷了歐洲國家中許多的科學家、發明家,甚至模仿者的漫長的實驗過程。他們在對運動的光學幻覺所進行的科學探索與實驗,在時間上,可以追溯到19世紀初。但人類對於"光影理論"的認識與應用,便可以從2000多年前的中國講起。據文字記載公元前5世紀,墨子關於"光至景(影)亡"的學說,則是人類對『『光學理論"的最早、最科學的貢獻。而產生於漢武帝時期,並在唐宋以後廣為流傳的"燈影戲",則是對"光學理論"的最初、最樸素的應用與實踐。13世紀"燈影戲"傳人中東、歐洲、東南亞等地,這便產生了以後的"幻燈"、"走馬燈"等形象的、運動的視覺游戲。電影正是起源於這些視覺娛樂游戲之中。至於電影的發明所依據的科學技術、物理學原理,則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②《大英網路全書·電影史部分》,開篇第一句話。 一、視覺滯留 "使一塊燃燒著的木炭在被揮動時變成一條火帶,這種現象曾被古時的人們發現過"①。但是,將這種視覺現象同電影的發明聯系起來,卻是19世紀的事情。1829年,比利時著名的物理學家約瑟夫·普拉托為了進一步考察人眼耐光的限度,以及對物象滯留的時間,他曾一次長時間對著強烈的日光凝目而視,結果雙目失明。但他發現太陽的影子卻深深地印在了他的眼睛裡。他終於發現了"視覺滯留"的原理。即:當人們眼前的物體被移走之後,該物體反映在視網膜上的物象不會立即消失,會繼續短暫滯留一段時間。實驗證明,物象滯留的時間一般為0.1—0.4秒。與此同時,在歐洲的物理學教科書和物理實驗室中,也開始採用"法拉第輪"的原理和圖畫"幻盤"旋轉的視覺研究。它們向人類表明,人眼視覺的生理功能可以將一系列獨立的畫面組合起來,成為連續運動的視象。19世紀30年代,詭盤、走馬盤、輪車盤、活動視鏡和頻閃觀察器等視覺玩具相繼出現。其基本原理大同小異,即在能夠轉動的活動視盤上畫上一連串的圖象,而當視盤轉動起來時那些呆滯的、無生命的圖象便運動起來,活靈活現。此後,奧地利人又將幻燈和活動視盤相結合,使繪制的靜止的圖畫投影在銀幕上,製作出活動幻燈,形成了早期動畫。然而,到了本世紀60年代,電影理論家和教育家對"視覺滯留"的問題提出了新的疑義,他們發現銀幕上的全部運動現象實際上是跳躍的、不連貫的,但觀眾卻意識到那是一個統一、完整的動作連續。由此證明,真正起作用的不是"視覺滯留",而是"心理認同"。 二、攝影術 攝影術同樣產生於19世紀的歐洲。1839年,法國人達蓋爾根據文藝復興以後在繪畫上的小孔成像的原理,並使用化學方法,將形象永久的固定下來,"達蓋爾照相法"產生。然而,人們在活動視盤的機械原理和光學幻覺的意識面前,已經不可能滿足於靜止的、精美的、單幅照片了,而是幻想著有一天能夠將它們相互聯系起來,忠實地復制形象動作和自然空間的物質現實。1872年,最先將"照相法"運用於連續拍攝的,是攝影師愛德華·幕布里奇。他曾在5年的時間里,多次運用多架照相機給一匹正在奔跑的馬進行連續拍攝的實驗,並於1878年獲得成功。這位天才的攝影師將24架照相機排成一行,當馬跑過的時候,照相機的快門就被打開,馬蹄、騰空的瞬間姿態便被依次地拍攝下來。為此,愛德華·幕布里奇獲得了"拍攝活動物體的方法及裝置"的專利權。1882年,法國人馬萊利用左輪手槍的間歇原理,研製了一種可以進行連續拍攝的"攝影槍"。此後他又發明了"軟片式連續攝影機"。終於以一架攝影機開始取代了幕布里奇用一組照相機拍攝活動物體的方法。在歐洲,這...時期許多國家中的科學家、發明家們也都研製了不同類型的攝影機。其中,美國的托馬斯。愛迪生和他的機械師狄克遜為了使膠片在攝影機中以同樣間隔進行移動,而發明了在膠片兩邊打上孔洞的牽引方法,解決了機械傳動的技術問題。"活動照相"的"攝影術"得以完成。 三、放映術 1888年,法國人愛米爾·雷諾發明了"光學影戲機",人們開始可以在幕布上看到幾分鍾的活動影戲,比如:《可憐的比埃洛》、《更衣室旁》等等。但是,投影在幕布上的圖象,完全是由雷諾一個人親手一張張繪制而成的,那不過是早期的動畫放映,距離真正的電影相去甚遠。1894年,愛迪生實驗室的"電影視鏡"問世,這是一種長方形立櫃式箱子,裡面有可以連續放映50英尺膠片的影片,外面有個2.5毫米的透鏡。這個"電影視鏡"的特點是僅能供一個人觀賞。愛迪生認為:只有每個好奇的顧客單獨通過看片機來看電影,才有可能掙到更多的錢。因此,他拒絕以投影方式放映電影。這顯然是個錯誤。一年之後,"1895年是放映技術方面取得驚人進步的一年。同年9月,托馬斯·阿馬特在喬治亞州亞特蘭大的產棉博覽會上放映了活動圖片。l1月,邁克思。斯克拉達諾夫斯基在德國柏林的溫特加登放映電影。"①。"放映術"成為人們這一時期相互競爭的目標。然而,在所有的放映技術中,唯有盧米埃爾兄弟所發明的"活動電影機"獲得成功。其一,那是一架既可以拍攝又可以放映賽潞潞軟膠片的機器;其二,機器的成本和重量,也都要遠遠低於愛迪生和其他發明家們的那些設備;其三,在速度上,愛迪生的"電影視鏡"是l/48秒的畫格,而盧米埃爾兄弟的"活動電影機"則是l/16秒的畫格,更為接近於1/24秒畫格的正常速度。就在1895年的最後兩天,12月28日,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卡布辛大街14號大咖啡館中,用他的"活動電影機"首次售票公映了他的影片。這一天不僅僅標志著"放映術"的完成,同時也標志著電影的真正誕生。 ①霍華德·勞遜的《電影的創作過程》,第5頁。 電影誕生於19世紀末並非偶然,它與現代科學新觀念的發展息息相關。當"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構成了現代物理學的基礎,產生了人們對於時間、空間和物質、運動相互作用的新觀念"的時代,電影史前時期的科學家、發明家們執著的追求,創造出了符合這一新的科學觀念的形象的媒介語言,"運動的光學幻覺"。科學作用於藝術,體現了現代人類對於形象思維的全新觀念。這一觀念從一開始,便決定了電影這門藝術無論是媒介屬性,還是語言方式等,都與傳統藝術形式形成了根本上的區別。與此同時,就藝術發展史而言,電影也最終以它的科學性實現了人類藝術對於木乃伊"情節"隊的美學追求,實現了現代藝術對於現實幻象真實的追求。

⑹ 《影》到底講的什麼為什麼很多人說看不懂

如果告訴你,《影》講的是三國的故事,你一定不會相信

下面就來說說,為什麼說國師張藝謀的這部電影講的是三國的故事

其實原因倒是很簡單,《影》改編自朱蘇進的《三國-荊州》,而《影》中的人物,在書中基本上都能找到原型

⑺ 電影長城講的是什麼 電影長城劇情介紹

劇情簡介:

中國的古代,以人類為餌食的怪獸——饕餮,每六十年便會集結到人類的領地覓食,捍衛領土的人類軍團鑄造長城的目的也是為了抵禦怪獸的入侵。

來到中國尋覓黑火葯發財的外國僱傭軍威廉·加林(馬特·達蒙飾)與佩羅· 托瓦爾(佩德羅·帕斯卡飾),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誤打誤撞進入了長城,認識了對抗饕餮的中國無影禁軍,也見證了無影禁軍的精銳和勇敢,並被這群戰士之間的信任和犧牲所感動,威廉·加林義無反顧地加入到了共同守護人類的戰斗當中。

然而,在對抗的過程中,他們卻發現饕餮大軍不斷進化,到最後已經能夠從長城打進皇宮,一場大戰也由此拉開。

角色介紹

1、威廉·加林演員馬特·達蒙

很小的時候就被俘虜並被迫參軍,戰斗是他生命的全部,他的人生觀就是為生存而戰。當他第一次面對中國這支軍隊時,顛覆了他之前的人生觀,而他發現了有比個人利益更偉大的目標值得為這個戰斗,並改變了他。

2、林梅(鶴軍將領)演員景甜

一位非常勇敢、堅強很有責任心的女將軍,帶領一支女軍作戰。學習和戰斗是她最大的能量,邵將軍將一生所學傳授給她,她們的關系如師如父。在她的世界裡生命全部的意義就是忠誠國家,保衛人民共同去抵抗饕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