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第38屆金像獎現場:錢嘉樂錢小豪兄弟同框,古惑仔兄弟同台獻唱
第38屆金像獎頒獎典禮在港舉行,眾多獎項揭曉,《無雙》大獲全勝,拿下了最佳剪輯、最佳美術指導、最佳服裝造型設計等十多次提名。錢嘉樂錢小豪兄弟再次同框,錢小豪一身黑西裝,佩戴黑色邊框眼鏡,低調現身。錢嘉樂在頒獎時話較多,不忘提及自己入圍的最佳動作設計獎,最終輸給了《紅海行動》。專業精神獎得主劉允,即魚頭雲,當年以龍虎武師身份入行,成龍、洪金寶等均有合作,以丑角形象示人,外號斗雞眼,與杜少明是銀幕搭檔。劉允熟悉於香港喜劇或鬼片,戲份不多,但總能在電影中發揮搶眼表現。錢嘉樂錢小豪兄弟與古惑仔兄弟們在典禮上再次集結,獻唱歌曲,電影《黃金兄弟》有入圍最佳動作設計、最佳原創音樂、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等,謝霆鋒、馮德倫、吳彥祖、李燦森等一同頒獎,他們曾合作了《特警新人類》,二十年過去,各自發展,引人感慨。香港電影雖有下滑之勢,但金像獎上見老友,對港片情懷的觀眾依舊有親切感。
Ⅱ 哪一屆金像獎的獲獎名單讓你覺得不可思議
香港電影金像獎是香港及大中華電影界最重要的獎項之一,創立於1982年,每年由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組織與頒發,旨在鼓勵優秀香港電影的創作與發展的獎項,是香港電影業界年度最重要的活動,一般於每年3月至4月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舉行頒獎典禮,頒發包括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男女主角在內的21個獎項。
要說香港金像獎歷屆的獲獎名單都可謂是個個都名至實歸,如果非要問哪一屆金像獎的獲獎名單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話,我倒是有自己看法,當然這完全是我自己的看法,每一屆金像獎最重頭戲的獎項就屬最佳男主角,也就是歷屆的影帝寶座,歷數38屆金像獎,總共產生了23位影帝,雖然個個都是靠實力取勝,不過其中也有不少爭議的,也有讓人意外的。
首先是第1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男主角獎,首先我們來看看入圍提名的都有哪些?喬宏《女人四十》、劉德華《烈火戰車》、周星馳《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周潤發《和平飯店》、成 龍《紅番區》,很多人可能對於除喬宏以外的其他四位都很熟悉不過了,對於喬宏可能就很陌生,認識他的估計也就是在《97家有喜事》飾演周星馳的慈父一角了。可就在這一屆,喬宏一舉打敗正值巔峰的劉德華、周星馳、周潤發、成龍拿下影帝。
記得當時的頒獎嘉賓是梁朝偉和劉嘉玲,當兩人看了獲獎名單時,都異口同聲的說是不是最意外的呢,因為當時成龍和周星馳的呼聲比較高,要知道當年喬宏都已經70歲了,著實讓人意外,雖讓人意外,但喬宏絕對實至名歸,他可謂是把大半輩子的時光都獻給了電影,1927年出生,1956年出演第一部影片、黑白片《鮮牡丹》,由此開始到喬老爺子去世的那一年都還在演電影。
喬宏是一個令人尊敬的演員。有趣聞相傳,就是連女性也跳上桌子看艷舞,就只有他背著舞台坐;他一生敢作敢為,正直不阿,在復雜的 娛樂 圈打滾40多年,表現卓絕,令人稱慕。翻船、撞車、撞飛機、三度心臟病發,皆死裡逃生,一生絕頂堅強;卻為妻子的病,哭得死去活來。拍片無數,憑《女人四十》獲「雙料影帝」;舞台前他一生風光,舞台後他關心藝人空虛心靈,成立《藝人之家》。
不幸的是,就在喬宏拿到影帝後的第三年,也就是1999年,喬宏在美國西雅圖佈道期間,第四度心臟病發,不幸去世,享年72歲。然而在那一年,他還出演了電影《天使之城》,喬老爺子雖然已經仙逝,但一生傳奇,一生精彩依然值得人們回想。
還有就是第2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男主角獎,同樣我們來看看入圍提名的都有哪些?劉德華《大隻佬》、劉青雲《忘不了》、張學友《金雞Ⅱ》、吳鎮宇《無間道Ⅱ》、任達華《PTU》,這一屆的提名名單無論是演員實力和作品質量都非常高,無論誰拿好像都說得過去,不過那一年的吳鎮宇在《無間道Ⅱ》里超神的演繹讓人咋舌,毫無可挑剔的地方,無論是媒體還是影迷,甚至連吳鎮宇自己都覺得自己已經十拿十穩了,可是到了當晚獎項揭曉的時候,著實讓人意外,以至於到現在很多吳鎮宇的影迷都耿耿於懷。
哪一屆金像獎的獲獎名單讓你覺得不可思議?大家覺得呢?可以留言討論!
春光乍泄那一年,張國榮一票之差輸給了梁朝偉,當時兩人的演技可謂爐火純青難分伯仲,但可惜竟然沒有誕生雙影帝。反觀現在七月與安生的雙影後,我覺得簡直不可思議。
要說哪一屆最高的話,確實很難回答。因為香港電影金像獎的宗旨是反映香港電影的水平,這也是為什麼至今金像獎吝於向大陸和台灣開放。那麼香港電影金像獎含金量最高的時刻肯定就是香港電影(不是香港電影工業)最輝煌的時候了。而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往大了說則包括20世紀的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往小了說則是整個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也就是說這十幾年內香港電影始終是處於輝煌期的,要說哪一年最輝煌,貌似很難做出評價。那麼我們就只能結合香港電影史和香港電影金像獎的變化來逐層篩選,最後得出一個差強人意的結果吧。
首先,第一屆金像獎舉辦的1982年,已經是香港電影的全盛時期;而1998年第17屆,也就是香港回歸後的首屆金像獎我們已經可以看到香港電影元氣大傷(但仍是華語電影的中心!)。也就是說1-16屆算是金像獎最受重視的時期了,可能你感覺到後面還有《花樣年華》《卧虎藏龍》PK,有《無間道》的迴光返照,但是那隻能證明你太年輕。
那麼在前16屆金像獎的評選過程中,金像獎經歷了怎樣的變化呢?初期的金像獎簡直寒磣到不行,沒有紅毯,沒有明星,甚至第四屆金像獎斯琴高娃封後的時候,她自己都不知道。轉折點在第六屆,可以說從第六屆開始金像獎進入了成熟期,不止邀請到兩岸三地有分量的電影人參與,得獎人也盡量出席,從此金像獎開始星光熠熠,形成固定的頒獎流程和大會制度。這樣我們就把范圍縮小到了6-16屆。
其實到了這里就可以打住了,當然從第14屆開始又加入了電影專業團體的投票,但是前期影響不大,可以不予考慮。下面要考慮的就是在這8屆金像獎中含金量最高的是哪一屆呢?私認為所謂含金量最高。
88年金像獎,發哥個人三個角色入圍,阿正,高進和船頭尺,還沒頒獎就知道影帝是他,唯一的懸念就是以哪個角色得影帝。
第3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意外的是2008年那一屆,香港本土影片天水圍的日與夜,票房只有100萬,卻拿下了最佳導演,最佳電影,最佳女主角三個大獎,有興趣的可以去找這部電影來看看,
對於部分觀眾而言,他們可能會覺得很多屆金像獎都不可思議。
惠英紅出生於1960年,她的歲數實際上比林青霞(1954年)還要小幾歲。當初年輕時期的惠英紅可是絕色,她憑借著優秀的歌曲受到了著名導演張徹的賞識並被收為乾女兒。當時香港武打片盛行,優秀的打星無數,可都是男性,優秀的功夫女星卻寥寥無幾,正是在這種背景之下,惠英紅靠著吃苦的精神和矯健的身手成為香港紅極一時的「女打星」,她也憑借《長輩》順利拿下了182年第一屆金像獎影後之位並成為了金像獎史上首位「武打影後」。
不過論起傳奇性,惠英紅還是略遜林碧琪一籌,這位女明星堪稱金像獎有史以來最傳奇影後。林碧琪出演的第一部電影就是《靚妹仔》,這部電影同時提名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和最佳新人獎。當時張艾嘉(提名作品《最佳拍檔》)和鍾楚紅(提名作品《薄荷咖啡》)的呼聲最高,很多人都認為林碧琪最多就是拿下新人獎,可是誰都沒預料到林碧琪居然打敗張艾嘉和鍾楚紅順下拿下影後。可惜林碧琪不喜歡 娛樂 圈的交際,她在拿到金像獎之後不久就退出 娛樂 圈。
還有有一屆金像獎不僅觀眾意外,獲獎者也覺得意。第7屆金像獎,周潤發三部作品入圍金像獎,分別是《秋天的童話》、《監獄風雲》和《龍虎風雲》,最後周潤發當然順利拿下影帝,可是他在台上很不解的說道:「我真沒想到船頭尺打不過高秋天!」
當然,金像獎應該還欠周潤發一個終生成就獎,因此周潤發不僅在台上努力,他還在幕後為港片添磚加瓦。當初周潤發經常在劇組後台為大家煮茶和唱戲,杜琪峰甚至還享受了發哥的私人按服務,一位這么努力的電影人實在配得上終生成就獎(狗頭)。
Ⅲ 香港電影金像獎
第十九屆(2000年)
最佳影片:《千言萬語》
最佳導演:杜琪峰 《槍火》
最佳編劇:張艾嘉 關皓月 《心動》
最佳男主角:劉德華 《暗戰》
最佳女主角:羅蘭 《爆裂刑警》
最佳男配角:狄龍 《流星語》
最佳女配角:吳家麗 《流星語》
最佳新演員:張柏芝 《星願》
最佳攝影:黃岳泰 《紫雨風暴》
最佳美術指導:文念中 《心動》
最佳動作指導:董瑋 《紫雨風暴》
最佳音樂: 金培達 《星願》
第二十屆(2001年)
最佳電影:《卧虎藏龍》
最佳導演:李安《卧虎藏龍》
最佳編劇:陳果《榴槤飄飄》
最佳男主角:梁朝偉《花樣年華》
最佳女主角:張曼玉《花樣年華》
最佳男配角:吳鎮宇《公元2000》
最佳女配角:鄭佩佩《卧虎藏龍》
最佳新演員:秦海璐《榴槤飄飄》
最佳攝影:鮑德熹《卧虎藏龍》
最佳動作指導:袁和平《卧虎藏龍》
最佳剪輯:張叔平《花樣年華》
最佳美術指導:張叔平《花樣年華》
最佳服裝造型設計:張叔平《花樣年華》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譚盾《卧虎藏龍》
最佳音響效果:Eugene Gearty 《卧虎藏龍
最佳電影歌曲:《月光愛人》、《卧虎藏龍》
終身成就獎:白雪仙
專業精神獎:袁和平
第二十一屆(2002年)
最佳電影:《少林足球》
最佳導演:周星馳《少林足球》
最佳男主角:周星馳《少林足球》
最佳女主角:張艾嘉《地久天長》
最佳編劇:岸西《男人四十》
最佳男配角:黃一飛《少林足球》
最佳女配角:林嘉欣《男人四十》
最佳新演員:林嘉欣《男人四十》
最佳攝影:黃岳泰《幽靈人間》
最佳剪接:鄺志良《特務迷城》
最佳美術指導:婁中國、嚴沾林《游園驚夢》
最佳服裝設計:楊凡《游園驚夢》
傑出青年導演:周星馳《少林足球》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何崇志《麥兜故事》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終身美麗--鄭秀文《瘦身男女》
最佳動作設計:董瑋、成家班《特務迷城》
最佳音響效果:曾景祥《少林足球》
最佳視覺效果:《少林足球》
最佳亞洲電影:《千與千尋》(日本)
終身成就獎:張徹
第二十二屆(2003年)
最佳影片:《無間道》
最佳導演:劉偉強、麥兆輝《無間道》
最佳男主角:梁朝偉《無間道》
最佳女主角:李心潔《見鬼》
最佳男配角:黃秋生《無間道》
最佳女配角:劉若英《雙瞳》
最佳新人:原麗淇《三更之回家》
最佳編劇:麥兆輝、庄文強《無間道》
最佳攝影:杜可風《英雄》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譚盾《英雄》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無間道》(曲:伍樂城,詞:林夕,唱:梁朝偉、劉德華)
最佳服裝造型設計:和田惠美《英雄》
最佳美術指導:霍廷霄、易振洲《英雄》
最佳動作設計獎:程小東《英雄》
最佳視覺效果獎:潘國瑜、MurrayPope、RichardSchlein、LukeO´Byrne《英雄》
最佳音響效果:陶經《英雄》
最佳剪接獎:彭發、彭正熙《無間道》
傑出青年導演獎:羅志良《異度空間》
最佳亞洲電影:《我的野蠻女友》
專業精神獎:石堅、曹達華
第二十三屆(2004年)
最佳電影:PTU
最佳導演:杜琪峰、韋家輝(大隻佬)
最佳男主角:劉德華(大隻佬)
最佳女主角:張柏芝(忘不了)
最佳男配角:梁家輝(大丈夫)
最佳女配角:何超儀(豪情)
最佳新演員:安志傑(少年阿虎)
最佳編劇:韋家輝、游乃海、歐健兒、葉天成(大隻佬)
最佳攝影:黃岳泰(戀之風景)
最佳剪接:陳祺合(千機變)
最佳美術指導:雷楚雄(千機變)
最佳服裝造型設計:奚仲文(千機變)
最佳動作設計:甄子丹(千機變)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金培達(忘不了)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長空(無間道Ⅱ)
最佳音響效果:曾景祥(千機變)
最佳視覺效果:黃宏顯、余國亮(千機變)
最佳亞洲電影:黃昏清兵衛(日本)
新晉導演獎:彭浩翔(大丈夫)
第二十四屆(2005年)
最佳影片:《功夫》
最佳導演:爾冬升《旺角黑夜》
最佳編劇:爾冬升《旺角黑夜》
最佳男主角:梁朝偉《2046》
最佳女主角:章子怡《2046》
最佳男配角:元華《功夫》
最佳女配角:白靈《餃子》
最佳新演員:田原《蝴蝶》
最佳攝影:杜可風、黎耀輝、關本良《2046》
最佳剪接:林安兒《功夫》
最佳美術指導:張叔平、邱偉明《2046》
最佳服裝造型設計:張叔平《2046》
最佳動作設計:袁和平《功夫》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Peer Raben、梅林茂,《2046》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Pancakes-《麥兜菠蘿油王子》
最佳音響效果:StevenTicknor、SteveBurgess、RobMackenzie&PaulPirola,《功夫》
最佳視覺效果:鍾志行、馬永安、譚啟昆、洪毓良,《功夫》
最佳亞洲電影:《原罪犯》韓國
新晉導演獎:黃精甫《江湖》
中國電影世界光輝之星:李小龍
專業精神獎:成龍、余慕雲
第二十五屆(2006年)
最佳影片 《龍城歲月》
最佳導演 杜琪峰(《龍城歲月》)
最佳編劇 游乃海、葉天成(《龍城歲月》)
最佳男主角 梁家輝(《龍城歲月》)
最佳女主角 周迅(《如果·愛》)
最佳男配角 黃秋生(《頭文字D》)
最佳女配角 毛舜筠(《早熟》)
最佳新演員 周傑倫(《頭文字D》)
最佳攝影 鮑德熹(《如果·愛》)
最佳剪接 邱志偉(《三岔口》)
最佳美術指導 奚仲文、黃炳耀(《如果·愛》)
最佳服裝造型設計 奚仲文、吳里璐(《如果·愛》)
最佳動作設計 甄子丹(《殺破狼》)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 金培達、高世章(《如果·愛》)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 《如果·愛》(《如果·愛》) 作曲:金培達 填詞:姚謙 主唱:張學友
最佳音響效果 曾景祥(《頭文字D》)
最佳視覺效果 黃宏顯、黃宏達、張仲華(《頭文字D》)
新晉導演 畢國智(《海南雞飯》)
最佳亞洲電影 《可可西里》(中國)
專業精神獎 汪長智
第二十六屆(2007年)
最佳影片 《父子》
最佳導演 譚家明 《父子》
最佳編劇 譚家明、田開良 《父子》
最佳男主角 劉青雲 《我要成名》
最佳女主角 鞏俐 《滿城盡帶黃金甲》
最佳男配角 吳景滔 《父子》
最佳女配角 周迅 《夜宴》
最佳新演員 吳景滔 《父子》
最佳攝影 劉偉強、黎耀輝 《傷城》
最佳剪接 鄺志良 《墨攻》
最佳美術指導 霍廷霄 《滿城盡帶黃金甲》
最佳服裝造型設計 奚仲文《滿城盡帶黃金甲》
最佳動作設計 袁和平 《霍元甲》
最佳音響效果 Nakom Kositpaisal《鬼域》
最佳視覺效果 吳炫輝 《鬼域》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 金培達 《伊莎貝拉》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 菊花台《滿城盡帶黃金甲》 作曲:周傑倫 填詞:方文山 主唱:周傑倫
新晉導演 吳彥祖(《四大天王》)
最佳亞洲電影 《千里走單騎》 中國
專業精神獎 文潤玲
世紀成就大獎 邵逸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