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找一些早期香港的老電影。
導演:
51.《女黑俠黃鶯》Nu hei xia huang ying (1992)
52.《噴火女郎》Pen hou nu lang (1992)
53.《賭俠》Dou hap (1991)
54.《贏錢專家》Ying qian zhuan jia (1991)
55.《整蠱專家》Zheng gu zhuan jia (1991)
56.《監獄不設防》Jian yu bu she fang (1990)
57.《絕橋智多星》Jue qiao o xing (1990)
58.《驚天十二小時》Jing tian shi er xiao shi (1990)
59.《賭神》Du shen (1989)
60.《至尊無上》Zhi zun wu shang (1989)
61.《專釣大鱷》Juen diu daai ngok (1989)
62.《精裝追女仔之3狼之一族》Lang yi zu (1989)
63.《最佳損友闖情關》Zui jia sun you chuang qing guan (1989)
64.《神勇雙妹嘜》Shen yong shuang mei mai (1989)
65.《鬼溝人》Gui gou ren (1989)
66.《最佳損友》Zui jia sun you (1988)
67.《撞邪先生》Chuang xie xian sheng (1988)
68.《精裝追女仔之二》Jing zhuong zhui nu zi er (1988)
69.《求愛敢死隊》Qiu ai gan si i (1988)
70.《精裝追女仔》Cheng chong chui lui chai (1987)
71.《爛賭英雄》Lan ying xiong (1987)
72.《魔翡翠》Magic crystal (1986)
73.《鬼馬飛人》Gui ma fei ren (1985)
74.《摩登仙履奇緣》Mo deng xian lu qi yuan (1985)
75.《青蛙王子》Ching wa wong ji (1984)
76.《我愛羅蘭度》Wo ai Luo Lan (1984)
77.《獵魔者》Mercenaries from Hong Kong (1983)
78.《賊王之王》Chaak wong ji wong (1982)
79.《千王斗千霸》Qian wang dou qian ba (1981)
10.《qiangjian終極篇之最後羔羊》Jiang jian zhong ji pian zui hou gao yang (1999)
11.《玉蒲團III官人我要》Yuk po tuen III goon yan ngoh yiu (1998)
12.《香港奇案之qiangjian》Xiang Gang qi an qiang jian (1998)
13.《愈墮落,愈英雄》Yue doh laai yue ying hung (1998)
14.《qiangjian2:制服youhuo》Raped by an Angel 2: The Uniform Fan (1998)
16.《洪興仔之江湖大風暴》Hong xing zi jiang hu da feng bao (1996)
17.《港督最後一個保鏢》Gang zui hou yi ge bao biao (1996)
18.《不道德的禮物》Bu de de li wu (1995)
19.《chiluo羔羊》Chiklo gouyeung (1994)
20.《香港奇案之吸血貴利王》Xiang Gang qi an xi xue gui li wang (1994)
21.《綁架黃七輝》Bang jia Huang Qi-Hui (1993)
22.《妖怪都市》Yao guai shi (1992)
23.《夜生活女王之霞姐傳奇》Ye sheng huo nu wang - Ba jie chuan qi (1991)
24.《逃學威龍》Tao xue wei long (1991)
25.《嘩鬼住正隔籬》Hua gui zhu zheng ge li (1990)
26.《嘩鬼有限公司》Hua gui you xian gong si (1989)
27.《富貴兵團》Fu gui bing tuan (1989)
29.《用愛捉伊人》Yong ai zhuo yi ren (1987)
30.《凶貓》Xiong mao (1986)
31.《俾鬼捉》Bi gui zhuo (1986)
32.《少年蘇乞兒》The Young Vagabond (1985)
33.《新飛狐外傳》New Tales of the Flying Fox (1984)
34.《瘋狂八三》Feng kuang ba san (1983)
35.《少林傳人》Shaolin chuan ren (1983)
36.《敗家仔》Bai ga jai (1982)
37.《打雀英雄傳》Da jeuk ying hung chyun (1981)
38.《神偷妙探手多多》Shen tou miao tan shou o o (1979)
39.《林世榮》Lin shi rong (1979)
40.《衛斯理之藍血人》Wai shut lee ji laam huet yan
② 曾經輝煌的香港電影,為什麼說沒就沒了呢為什麼不再有新明星
簡言之,曾經輝煌的不是香港電影,而是以那一代人為代表的香港電影,都老了。
幾個關鍵詞,邵氏,香港無線TVB,周星馳,洪金寶,成龍,周潤發,劉德華,梁朝偉,張曼玉,劉嘉玲,李嘉欣,關之琳,鍾楚紅,梁家輝,張家輝等等的老去,他們經風華絕代,氣質卓絕。
而現在,隨著香港電影電視支柱的TVB的衰落,幾易其主,沒有了香港無線藝員訓練班的TVB,沒有造星機制的它,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逐漸「失血而亡」。
隨著50,60年代生人的這一代巨星老去,剩下的70,80年代的人,能打的有幾個?
謝霆鋒?張智霖?答案是沒有。
雖然香港電影翻拍很多,即便是原班人馬,限於主演年紀太大,也不復當年的倜儻瀟灑。
曾幾何時,香港電影的最大買家是台灣電影,但是因為香港電影製片商的過於盤剝,台灣又通過了引進好萊塢電影的制度,台灣抵制香港電影,成了香港電影衰落的導火索。
明星都老了,就連成龍大哥的功夫電影,這兩年都勉強維持個不賺不賠,有時候甚至是賠錢。
內地電影人的崛起,張藝謀陳凱歌之後的徐崢,寧浩,黃渤,陳思誠等人逐漸展露才華,而與此同時,王晶江郎才盡,王家衛手中的棋子,也越來越少,好不容易出了個曾志偉的兒子曾國祥,導演了《少年的你》,主演還是易烊千璽和周冬雨。
香港的演員?就跟他們逼仄的住房一樣,困在所謂的千尺豪宅里,走不出來,格局的過小,導致人才缺乏鍛煉的空間,又沒有專門的培訓機制了,一個個的不成才。
沒有造星機制,哪有新明星啊。35歲的陳偉霆都扛起大旗了,可他的演技,也不咋滴。
說了這么多,其實是格局變了,香港不再是亞洲電影的中心,中心在內地,人才當崛起。
香港電影的衰落,發生在1997-2002年這5年,這個時候的香港電影海外市場開始大片淪陷,而並沒有進入中國市場。
2,2002年張藝謀的英雄之後,院線制改 革,釋放市場活力,大陸市場才開始起飛,香港電影才認識到大陸的重要性,開始大規模的進入。
3,大陸市場雖然在大幅擴大,但是香港電影並沒有獲得恢復的機會,因為大陸電影的本土文化親和力和大製作電影的投資力度,是香港電影所無法比擬的。香港電影無法跟大陸的本土電影力量競爭,導致失去復活的機會。注意,是失去復活的機會,而不是進一步衰落,因為她的市場實際上是增加了的。
4,審查制度對大陸本土電影的抑製作用是同時存在的,不構成香港電影的威脅。香港電影一直以來就有面向海外和大陸製作兩個版本電影的手法。
5,即使審查制度放開,大陸本土電影同樣可以製作江湖黑暗題材的電影,在適應本土文化上有天然的優勢,香港電影也難以重拾輝煌。 香港電影的製作水平和能力,我認為並沒有下降。 爛片是每個時期都有的,在優秀的電影中,寒戰、毒戰系列電影的製作水平與1990年代中期的作品相比,並沒有大幅下滑。
但是,這些電影的票房吸引力,明顯無法跟大陸本土的大特效魔幻片,像畫皮、狄仁傑這些競爭。 香港電影的衰落是由於香港經濟的衰落這個問題,我認為也是不合理的。 香港經濟在今日雖然無法像1990年代那樣耀眼,但是gdp仍然是在增長的,金融業、房地產業、零售業、 旅遊 業等很多支柱產業仍然繁榮,香港電影市場的總體票房也沒有減少。 在其他 娛樂 產業方面,香港的電視劇、音樂雖然在大陸失去了影響力,但是在本土仍然是受到歡迎的,同樣受到盜版的影響,但香港仍有陳奕迅這樣的歌手,TVB的電視劇在本土的市場份額也沒有受到沖擊。但是電影,確實衰落的更加嚴重了,連香港人也主要去看美國大片,而不再追捧本地的港產片。
在面對盜版的沖擊方面: 全世界的電影業都在面臨這個問題,但是在所有的 娛樂 產業中,我們可以看到,那些小成本製作的 娛樂 產品,比如小說、音樂,受到盜版的沖擊要比電影嚴重的多。相對來說,電影產業的整體規模並沒有縮小,否則無法解釋近年大陸電影市場的高速發展。 電影產業和其他文化產業相比,最大的區別就是: 其單個產品製作成本的投入,要遠高於其他文化商品,尤其是如今這個多媒體時代,電影要想吸引觀眾進入電影院,大特效大場面的幻想片模式是最重要的法寶。 在大片時代,擁有巨大的本土市場,可以提供天價成本的大製作投入,可以通過高投入的數字技術和其他國家電影拉大視覺效果差距,是美國電影能夠在世界重新建立霸權地位的重要原因。
2010年的阿凡達,全球票房收入27億美元,所過之處一片炮灰,管你是什麼國家的電影,莫不俯首稱臣。從此之後,美國電影紛紛製作立體電影(特別是動畫片,全部3D化),其視覺體驗、製作成本要求與其他小地方的2D電影的差距更加拉大。 即使是日韓這樣的發達國家,本土電影也只是依靠一些接地氣的影片來維持生存,比如日本的動畫片、電視劇片,比如韓國的諜戰片、黑幫片、情色片。
只要美國大片一上映,基本上紛紛躲避。 香港電影與日韓相比,其本土市場的狹小,在大片時代的嚴重不適應,是一個致命的原因。 而香港電影,要想接上大陸的地氣,很難很難。
希望能幫到你
曾經輝煌的香港電影走向沒落,是什麼原因?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下。
香港電影斷代十分嚴重,最為輝煌的一代現在已經都是50多歲60歲的人了,這部分人現在還能撐起香港電影的一片天,但是這部分人終於有一天是會老去的,至少在十年左右會慢慢淡出 娛樂 圈、電影圈,一旦這部分人淡出,那麼香港電影圈中我實在想不出還有多少人能夠撐起這偌大的市場。
現在我們看香港的電影,就本上都是一些老面孔,年輕一代基本上沒有什麼特別優秀的人物,對此我對香港電影的繼承問題十分擔憂,斷代現象十分嚴重,新一代難以崛起。隨之而來的就是老一代老去之後,香港電影就真的走向沒落了。
即使你們不相信,但是內地 娛樂 圈正在崛起,雖然產出的作品參差不齊,但是有點我們必須的承認,那就是內地電影市場並沒有出現斷代的問題,無論是老一代還是中生代又或是年輕一代都是在蓬勃發展,雖然現階段還是有很多很多的問題,但是就是這樣有問題的電影人,源源不斷的支撐起這個電影市場。
最後:香港電影的沒落,會讓更多的內地電影人進入香港電影圈中,或許後面香港電影圈要靠內地無數年輕電影人去支撐了
總結說一句:香港電影圈的沒落已經是肯定了,短時間內基本上很難再回到正常水平,至於說再次回到巔峰,基本上是沒有多少機會了,就現在的電影市場,香港電影很難再一個時期內誕生這么多優秀電影人了。
香港電影黃金時期,可謂是是百花齊放,各種類型的香港電影層出不窮,全部都是一流水準,哪怕和今天的電影相比,仍然是有過之而不及,比如大家都熟悉的英雄本色、五福星系列、逃學威龍系列等。
但是香港電影到了1995年以後就開始慢慢的走下坡路了,特別是到了2003年更是到了香港電影界最黑暗的一年,除了經濟低迷的原因之外,好萊塢電影的崛起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特別是香港兩位重量員的逝世,就是張國榮和梅艷芳,對香港電影更是雪上加霜。
第1個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資金問題,因為那一些粗製濫造的電影想要回收成本,基本不可能也無法投入到新的電影當中拍攝,外商在向外尋找新的派出市場,香港的經濟也受到了沖擊。
第2個原因就是香港演員本身青黃不接,想一下以前香港電影有多人,周星馳、周潤發、成龍等,現在香港演員好像都拎不起來,都沒有幾個能稱得上檯面的。
第3點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國外電影行業的崛起,特別是好萊塢,比如1997年泰坦尼克號獲得了21億美元的票房,而香港全年的票房卻只有4500萬。
香港電影的海外票房也在逐漸的敗退,本土的市場也在受到了排擠和擠壓,在國外電影市場蓬勃發展的同時,香港電影確實停滯不前乃至在退步。
最後一點原因就是人們喜好的改變,經濟與發展的同時,人們對於電影的期望也發生了改變,更加追求高製作高新穎的電影,比如美國的那種科幻大片。
香港電影曾經的確是輝煌過,幾乎每天都有新電影上映,一個二流演員,每天都要跑十幾個劇組拍戲,因此也成就了不少演員,明星。到了1997年之後,到了21世紀,香港電影開始走下坡路,這是為什麼呢?
第一點:我覺得以前的香港電影大多是在講故事,藝術來源於生活,電影劇本也都是根據真實故事、人物事跡來改編的。香港的環境不同,所以很多電影題材都可以上映,所以香港電影產量很高。不過呢,題材雖然很多,但也會走到黔驢技窮的地步,電影編劇們的創作靈感也會少很多了。
第二點:大陸的電影市場崛起,成為香港最大的競爭對手。同時,大陸市場更是香港電影工作者,演員們嚮往的地方,畢竟市場大,錢更多。香港大牌演員,老戲骨紛紛北上發展,也導致香港電影的沒落,有好劇本,也不找不到好演員來演。
第三點:年輕一代的演員,在演技方面完全無法超越前輩們,因為以前的演員是靠演戲吃飯,演得好,才會有更多工作。現在的演員呢!公司可以打造,會不會演,會不會唱都無所謂,只要你漂亮。這樣一來,到了看臉的時代,劇本、演技都不被看中,老一輩演員根本又不會去接爛片。
不過,總得來說,就是香港電影題材無法創新了,即使創新,也要面臨審查,所以收到了諸多限制。
首先,香港電影經歷了從上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約三十年的輝煌之後,從90年代起到現在一直在衰落,當然,我們要限定一下,在這里只考慮商業片。在肯定這個事實的前提下,我就總結一下香港電影的衰落,之所以稱為總結 是因為,我本身對於這個問題非常好奇,就在各地找了大量的評論,經過認真的閱讀之後,便將介於主流和邊緣的、但是比較符合事實情況的觀點剝出,並用上所有先人們的論據,得出此文。
天時、地利、人和皆備
首先說香港電影三十年輝煌的原因,這一小節從外部原因講。一個國家或者地區電影產業的發達程度與所在地經濟、 社會 環境密切相關,好比現在的大陸電影,繩索太多、限制過死,自然發展困難。
而六十年代的香港是什麼景象呢,經濟開始起飛,商貿逐漸繁榮,人口迅速增加,文化日益多樣,地區影響力迅速崛起,是不是看著像高中 歷史 課本,對,就是這樣,在這種環境大背景下,加上以邵氏電影公司為代表的商業資本投資電影產業,香港電影業在獲得了充裕資金的滋潤後,迅速崛起,不論是產量還是質量在當時的年代都是亞洲領先的。香港一度成為好萊塢之後世界第二大電影產地,並在東亞、東南亞國家建立了自己獨有的影響力。
接著,為什麼香港電影就在東亞和東南亞就勢如破竹呢,這就是當時這些國家的國情決定的,日韓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沒有形成有規模的電影產業,而東南亞國家的實力說實話來講離香港差了點,首先經濟起飛時間就晚了十年。
並且東南亞大量的華人也為香港電影的快速及普遍的接受提供了可能。
人和呢,就不用說了,以小龍為代表的幾代電影人(包括演員、導演、編劇等等)的實力直到今天來看仍是空前的。
武俠、動作片一統江湖
這里就不多說了,主要就是香港電影在當時以邵氏電影為代表的武俠片、功夫片的 娛樂 性、觀賞性已經能夠滿足香港及東南亞的大部分觀眾的觀影要求,畢竟以好萊塢為代表的西方大片還沒有進來,可以說,大部分的觀眾的眼光要求還不高。
刀光劍影、鬼哭神嚎的註定不長久
接著第二小節,問題隨之就出來了。刀光劍影、鬼哭神嚎的香港電影在縱橫了三十年的江湖之後,終於發現觀眾開始不買賬了,電影吸引力不管是在香港本土還是在海外都開始急劇下降了。
為什麼?很多人說了很多的外部原因,這些外部原因我會在下一個小節全部列出,但是我想在這里重點說的是是香港電影的內部原因註定會給港影帶來這樣的後果。
哲學講內因決定外因,用在這里特別恰當。我在上面已經說了
電影僅僅是形式,吸引人的是新鮮。現在香港有的,全國都有,包括頂級富豪。以前電影是燒錢的 游戲 ,下海的不多,現在門檻降低,不易壟斷。互聯網時代,玩法變了,發行方式改變。
③ 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周潤發對謝霆鋒說的什麼(我聽不懂粵語)
平常一般先頒獎最佳導演、最佳女角、才到男主角的嘛。我怕我等輸給霆鋒,我就沒時間說,也沒機會說。就是霆鋒你說的一段話我很感動,你這么年輕,有那麼大的抱負,三十年香港電影實在不簡單的。我知道你上有高堂,下有妻兒,這樣, 香港電影以後的三十年就靠你了!
④ 曾被稱為東方好萊塢,香港電影沒落的原因是什麼
1、隨著內地電影市場的興起以及好萊塢、東南亞等電影市場的沖擊,香港電影難以延續往日的輝煌,陳舊的製片模式以及同質化電影所帶來的審美疲勞,都讓香港電影逐漸走向了落寞。
2、邵氏停產、嘉禾電影被收購且不再涉足上游影視業務、新藝城也因利潤分配不均、創作觀念發生分歧等問題僅存活11年就宣告解體。面對市場的大浪淘沙,其他香港影視公司即便能繼續出品電影,產出量也極低,基本一年1-2部甚至幾年一部。
3、香港電影人才青黃不接,至今仍活躍在電影舞台並具有票房保障的導演和演員依然是黃金時代的電影人。
(4)香港電影30年擴展閱讀:
面對香港電影的衰弱,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表示:「香港電影僵化的製作模式和內容單一都讓港片市場份額不斷縮減,而內地電影的快速發展吸引了大量香港電影人才和資本。
對於相對狹小的香港市場來說,電影公司很難應對內地、東南亞、好萊塢多個市場的分流,而一些公司海外投資的失敗更讓電影公司雪上加霜。」
在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魏鵬舉表示:「港片想要進入內地市場只能走合拍片的道路。而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時代下,視頻平台或許能夠成為香港電影公司的下一個依託。」
從業者認為,由於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電影院上映的影片數量有限,再加上現階段欲在院線上映的影片眾多,香港電影若想要借該渠道獲得較高的票房會面臨較大的競爭,而視頻網站則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影響,並可直接對接受眾以獲得市場。
⑤ 30年前的香港喜劇《大丈夫日記》,笑點密集卻笑不出來嗎
一部30年前的喜劇電影《大丈夫日記》,全程笑點密集,很適合在春節期間觀看,但是又讓人笑不出來。雖然是周潤發的轉型之作,從此,代表80,90年代香港電影第一人。葉倩文和王祖賢在片中的黑絲形象,估計也迷倒大多觀眾。88年就能拍出這么開化的三口之家主題電影來,港人在思想上比我們少了多少禁錮可想而知,少了禁錮才敢思考,敢於思考才能探討,某種意義上電影的功用就在於此。
原創聲明:本文由得心電影編輯得心原創,感謝分享,文章未經允許嚴禁轉載抄襲,發現必究!在合適的時間,看一部合適的電影,你會收獲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涼,若是常駐,得心願奉上一篇最真實精彩的影評陪你走完這一場!
用現在的三觀來看:這部電影簡直直男癌、YY到極點,三觀不正。女性成為了男性的附庸,死心塌地、不離不棄的愛著這個花心男。雖然發哥當年是很討人喜歡,但是這部電影更多的是一個男人不切實際的空想和意想。我這種保守的人,果然還是無法接受這樣的鬧劇結局,喜劇電影也應該有操守的,這部電影真是低俗惡心腦殘膚淺。要是生活中遇到這種賤人你就會明白的。
⑥ 這部電影孵化出的影帝,統治了香港影壇三十年
前段時間,一部《速度與激情8》讓世界看到中國人民的觀影熱情。首周票房達到5.32億美元,創下了電影開畫票房的新紀錄。
不過,這部狂飆腎上腺素的大熱片有些叫座不叫好。
毒葯君曾看過這樣一部槍戰片——沒有爆炸戲,沒有大場面,更不是大製作,用幾把手槍便讓人看得欲醉欲死,直呼神作。
導演拍完這部電影之後忐忑不安,於是讓老搭檔韋家輝看樣片。韋家輝看完,對這個導演說: 「這是你最屌的一部電影。」
這個導演是杜琪峰。
這部電影是——
《槍火》
The Mission
《槍火》講述一個非常簡單的故事:五人敢死隊保護被追殺的黑幫老大,任務結束後,其中一個人接到任務,殺掉五人組中與大嫂偷腥的那個。
影片開頭,用 林雪飾演的社會閑散人員阿肥 ,將另外四個人串聯起來。
理發師阿鬼,
皮條客Mike,
古惑仔阿來,
阿來的小弟阿信。
黑社會老大文哥在奧比餐廳被人追殺,於是決定建立一支敢死隊。
▲文哥的發型好像大文豪魯迅先生
這五人由於出色的殺人本領, 收到黑社會二當家南哥的邀請 保護文哥。
來自不同地方自然也有派別。比如, 阿鬼和阿肥是一幫,阿來和阿信一幫,Mike屬於中間派。
▲從左到右分別是阿肥、Mike、阿鬼、阿來、阿信
讓敢死隊擰成一股繩,必須要有 領導核心 。 這事兒需要阿鬼來完成。
阿鬼想要取得領導權,就應該讓阿來心服口服。
偶然的一個機會,阿鬼發現,有個叫老鼠的人一直在搞阿來的場子。
就在阿來因為老鼠發飆時,鏡頭給了阿鬼一個特寫。
敢死隊遭遇伏擊而進行了激烈的槍戰。過程中,阿鬼以老大的口氣讓阿來沖上去。
雖然阿來很不服, 但他還是沖上去了。等他回來發現,大家都散了。
這讓阿來非常不滿,找到正在打電話的阿鬼,一言不發就動手。無論阿來怎麼打,阿鬼都不還手。
阿鬼需要做一件事好讓阿來心服口服。 於是,他單槍匹馬,辦掉了在阿來背後搞事情的老鼠。
拍黃秋生殺老鼠的戲,杜琪峰問,咋拍好呢?
黃答,就平平常常簡簡單單。於是出現了這場碉堡了的殺人戲
這次殺老鼠行動,既幫阿來掃除了後顧之憂,也樹立阿鬼個人的威信。
從此以後,阿鬼是敢死隊老大。
事實上,阿鬼殺老鼠絕對是精心策劃。
他和阿來共同乘車時,聽到阿來發飆,阿鬼就已經開始准備為阿來排憂解難。(再用一下前面的截圖)
在敢死隊五人組經歷的第一次槍戰後,阿來找阿鬼算賬,此時阿鬼正在打電話說:「我不管,總之你給我找他出來」。這時阿鬼已經在調查老鼠,並預謀除掉他。
《槍火》處處都是伏筆,敘事精簡但細節豐富,每一次刷,都會有新驚喜。
能夠提出如此豐富的潛文本的槍戰片,全香港也就這一部了吧?
於是,很多網友感慨,《槍火》是一部看了十年才看懂的電影。
阿鬼確立敢死隊領導核心地位,並且帶領團隊出色完成保護老大哥魯迅的任務。 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荃灣商場槍戰。 八字形容:「張弛有度,盪氣回腸」。
敢死隊五人組護送老大的風騷站位很有韻律,看起來很平靜。
突然槍響,一場槍戰突如其來。沒有浮誇的子彈橫飛,沒有「保護老大」的大喊大叫,快速幹掉偷襲者。
這樣處理,特別酷。
五人掩護文哥時的站位錯落有致,典型的「杜琪峰式」。
槍戰中營造靜止的氛圍,是為了積蓄更大的張力,增加觀影快感。
多年後,有人問杜琪峰為什麼這樣拍。 他說:「為了省錢。」
荃灣商場槍戰鍛煉了隊伍,他們最終找到了刺殺文哥的殺手,分頭男。
分頭男其實早在電影中出現過多次。開頭中奧比餐廳追殺文哥的就有他,
荃灣商場槍戰也有他,
在他身上,找到奧比餐廳的字樣。
而奧比餐廳的老闆是肥翔,
真相水落石出:幕後元兇是肥翔,刺殺原因是分配不公。
肥翔被幹掉後,敢死隊還不能解散。
二當家南哥告訴阿鬼有新任務——殺掉阿信。
原因:阿信睡了大嫂。
古惑仔阿信,大哥是阿來。
年輕氣盛還好色,對此影片給了細致的鋪墊。比如阿信會偷瞄女職員。
阿信雨天接大嫂,大嫂眼神曖昧。
阿信很晚送大嫂回家,對其他人說車子壞了。但阿來從阿信的衣服上發現了不可告人的秘密——阿信睡了大嫂。
▲《槍火》的細節安排非常巧妙。只要你了解到這些細節的妙處,這五個男人的故事便會讓所有男人爽二十年。
那麼問題來了,大哥是怎麼知道自己被阿信綠了的?
(以下為毒葯君YY,有高妙見解的,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討論)
首先,阿鬼不可能告密。作為情商智商雙高的頂級殺手,給自己找麻煩的事兒阿鬼不會做。
其次,阿來是阿信老大,袒護小弟是他的作風,更不可能。
那麼告密者是阿肥?不可能。
在阿鬼准備殺阿信時,阿肥還准備去文哥那裡為阿信求情。
Mike極有可能是告密者。他曾公開聲明,以後跟來哥混。
等阿信被幹掉,Mike就能上位成阿來跟班。這樣推算聽起來很有道理的樣子。
如果這種推論成立的話,《槍火》里的兄弟情義就徹底坍塌了。
所以,Mike有嫌疑告密,但並非唯一的嫌疑人。
在影片中,南哥的眼線阿九嫌疑也很大。南哥曾經吩咐阿九跟蹤嫂子。
不過不論告密者是誰,事情都已經不可挽回地發生了。
毒葯君在前文中就提到,阿鬼是智商情商雙高的頂級殺手。
阿鬼面對的困境是: 如果不殺阿信,南哥代表的黑社會方面不會同意。如果殺掉阿信,阿信的大哥阿來不會同意。
阿信一定要殺 ,這是阿鬼的態度 。
這頓飯應該是阿信吃得最難過的飯了,斷頭飯擱誰都不會吃得開心。
與此同時,阿肥跑去找文哥求情,眼睜睜看到偷情的大嫂被殺。明白求情無望,跑來告訴他們,大嫂死了。
阿鬼反應迅速,立即對阿信開槍。
聽完槍響,酒店外面的阿九告知南哥,阿信已死。
就在阿肥也以為阿信死了的時候,阿鬼扔給他一個空心子彈,
阿肥意外深長地笑了。
阿鬼也露出意味深長的笑容。
空頭子彈沒有殺傷力。阿信即使沒有死,也會消失不見。
這種結局是杜琪峰在《槍火》中傳達的江湖觀,兄弟情義大過天。 面對江湖規則,與其暴烈反抗,不如尋求解脫之道。
多年之後,當杜琪峰某次為電影做宣傳時有人問他,最喜歡哪部電影?
已經成為大佬的杜琪峰,佳作無數。而他對最愛的電影的回答是: 《槍火》 。
《槍火》只用了19個工作日就殺青。影片幾乎集合了港台男星全部實力派人物,演員陣容有任達華、黃秋生、吳鎮宇、呂頌賢、張耀揚他們。但這些都是親朋老友的片酬很低,只是象徵性收取一點勞務費。
要知道,整部影片僅有區區250萬投資。 然而,影片公映後以5倍投資的票房成為當年黑馬。
影片在金像獎和金馬獎上表現相當亮眼,杜琪峰一舉拿下金像和金馬兩個最佳導演。香港金像獎上如是評價杜琪峰:
「導演以大刀闊斧之勢,集中火力炮製一部黑幫鬥智鬥力作品,風格獨特神采飛揚,當中暗場交代,簡約的風格言簡意深,幾場槍戰場面更是經典設計。」
片中飾演阿來的吳鎮宇一舉擊敗來自《花樣年華》的梁朝偉,獲得金馬影帝。要知道,梁朝偉可是憑借《花樣年華》拿到戛納影帝的人啊。
如此牛X的影帝孵化器,全香港也就這一部了。
飾演阿肥的林雪拿到金馬的最佳男配。林雪獲獎,這個結果沒有辜負杜琪峰。
《槍火》製作時由於資金緊張,杜琪峰要求其他演員一次過,把所有NG的機會讓給林雪。
拍攝時還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劇組在香港九龍的一家餐廳拍攝,忽然闖進來幾個黑社會的人,向杜琪峰索取保護費。
一個拍黑社會的,被黑社會勒索了。不禁讓人感慨,有時候現實比電影更有戲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