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請推薦一下民國背景的電影
《宋家王朝頌返》主要內容講的是宋氏三姐妹的故事, 大概的年代背景是從辛亥革命一直到西安事變
其中有孫中山 蔣介石 袁世凱 張勛等著名歷史人物。。
《馬永貞》
《上海灘》張國榮版
《刀馬旦》林青霞版(純正的軍閥混戰類電影)《大軍閥》
邵氏作品 《英雄地英雄淚》
《川島芳子》梅艷芳版
《辛亥革命》
《游櫻轎十月圍城》
《建黨偉業》
《暴風中的雄鷹》
《第神肆一大總統》
《國父孫中山》
『貳』 《建黨偉業》演員表
演員表如下:
《建黨偉業》是由韓三平、黃建新執導,劉燁、陳坤、張嘉譯、馮遠征等主演的歷史片。該片於2011年6月15日在中國上映。
該片講述從1911年辛亥革命後到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這段時間內的歷史故事與風雲人物,主要以毛澤東、李大釗、陳獨秀、張國燾、周恩來、蔡和森等第一批中國共產黨員為中心,講述他們在風雨飄搖的時代中為國家赴湯蹈火的故事。
2012年,該片獲得第31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提名、張嘉譯憑借該片獲得最佳男配角提名、李沁獲得最佳新人獎提名。
(2)辛亥革命劉德華孫中山電影擴展閱讀:
《建黨偉業》劇情簡介
1911年冬,孫中山從海外歸來,於翌年1月1日就任臨時大總統。與此同時毛澤東參加了光復新軍。很快,袁世凱憑借強大的軍事實力和在皇室中的威信,從孫中山手中取得了大元帥之身份,北洋民國政府成立。同年10月,國民黨成立。
1914年夏天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915年袁世凱與日本定下密約二十一條並且更改國體,自封為中華帝國皇帝,自此走上了一條不歸路。孫中山與蔡鍔成立護國軍,出師討袁。,中國進入了軍閥割據的混戰局面。
參考資料:網路:建黨偉業
『叄』 電影建黨偉業觀後感
原發布者:時列會下 建黨偉業電影觀後感篇一《建黨偉業》圍繞1921年前後展開,展現了1911年辛亥革命後到1921年中國 *** 成立這段時間內的備喚歷史故事與風雲人物,它以 *** 、李大釗、陳獨秀、蔡和森、張國燾、周恩來等一批中國 *** 員為中心,講述了他們在風雨搖擺的時代為國家赴湯蹈火的精彩故事。電影分單個部分,每部分啟用不同類型的演員。第一部分講述辛亥革命,由周潤發、劉德華、趙本山等巨星演出;第二部分敘述十月革命後,中國知識分子精英探索革命發展及五四運動,這部分由劉燁、馮遠征、張嘉譯等實力演員出演;第三部分是講述這群社會精英成立了中國 *** 的故事!十年之間,在這短短的十年裡,我們能做什麼?而革命者們又做了什麼?在這短短的十年時間里,然而這十年有事極其不平凡的十年。在這十年裡,許許多多影響中國歷史發展走向著名的時間都發生在這十年中。比如:辛亥革命、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護法戰爭、巴黎和會、五四運動、 *** 成立等等,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真正稱得上是「風雷激盪」、「巨變迭起」。雖然歷史事件眾多,知名人物眾多,然而電影《建黨偉業》都以時間的順序為脈絡,以不同空間發生的歷史事件為故事的著眼點,將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娓娓道來,精彩絕倫,引人入勝。最讓我感到血脈噴張,激動莫名的電影橋段是:中國在巴黎和會上全面失敗,日本全面接受德國在中國山東的利益,消息傳來,舉國震動,全國各地莘莘學子終於把滿腔的愛國熱情迸發 [電影建黨偉業觀後感]《建黨偉業》的故事從1911年辛亥革命講到1921年中國 *** 成立,這段時期的中國歷史可謂是風雷激盪巨變迭起,電影建黨偉業觀後感。其間,著名歷史鄭者事件之多、相關歷史人物之眾、人物、事件互為因果相互牽扯的關系之復雜,遠遠超出了一部電影的容量。同時,絕大部分觀眾對這段歷史的了解只是個皮毛而已,因此,要在一部電影里把這段歷史清晰地表述出來,對編導是最大的考驗。 由於眾多歷史事件和人物內在的關系太過復雜,因此編劇在盡量簡化、明晰歷史脈絡時,採取了抓住標志性事件的辦法。比如關於宋教仁被暗殺導致孫中山發起護法運動,其間的紛爭糾葛足以另拍一部電影甚至是電視劇,但編劇在暗殺前,讓陳其美在宋教仁提出建立國民黨演說時意味深長地點評了一句,暗殺後,用字幕打出孫中山發動護法運動。 當然,盡管採取了刪繁就簡的策略,《建黨偉業》在涉及史實的部分還是相當嚴謹,因此觀眾若能事先對中國近代史多做點功課,將有助於看懂電影。 人物處理慎重 還原歷史面目 《建黨偉業》採取了多線敘事的方法。其中一條線是近代史上的大事記,從辛亥革命講到五四運動;一條線是青年 *** 的人生軌跡,從參加新軍到參加 *** 一大;另外一條線是 *** 成立前的歷史思潮,主要是以陳獨秀、李大釗、胡適、辜鴻銘等人的事跡串聯,觀後感《電影建黨偉業觀後感》。 其間涉及不少歷史教科書中的反面人物,《建黨偉業》並沒有簡單地將他們臉譜化,很多細節上更接近這些人物的本來面目。 以袁世凱為例,無論是鎮壓戊戌變法還是改制稱帝,他都是一個絕對的反派,在過往的影視作品中,袁世凱往往被臉譜化為一個殘忍、愚蠢的大光頭形象。但是在《建黨偉業》中,周潤發飾演的袁世凱是個有手腕、有心機、有膽量對日本人破口大罵,甚得部下擁戴的總統形象,但最終因為想過把皇帝癮,結果過把癮就死。 關於五四運動中最出名的三大賣國賊之二的曹汝霖和章宗祥,近仿叢凱年來,隨著關於二人在抗戰期間始終拒絕日本人的威逼利誘,不做漢奸的史實被披露,對他們的評論也越來越客觀。顯然,這種評論也被帶進了電影中。比如,章宗祥和太太被學生困在趙家樓內,借著牌桌上的幾句對白,點出了章宗祥在職務上的身不由己。另外,作為和火燒趙家樓齊名的痛打章宗祥這段史實,也被巧妙地藝術化處理為章宗祥夫婦脫身離去。 疏漏未免生憾 笑星令人出戲 盡管頂著巨片的名頭,出品單位多達40家,但電影本身依然難以避免出現粗疏錯漏。 廖凡扮演的朱德打了場個人英雄主義的惡戰,槍炮轟鳴的好萊塢動作片范兒十足。這場一個人的戰斗居然就是蔡鍔指揮的護國戰爭的濃縮。如此鋪排,未免有點惡搞之嫌。 片中 *** 的服裝要麼是筆挺的學生服,要麼是漿洗熨燙得沒有一絲褶皺的長衫,外加一根很五四青年范兒的長圍巾。編導顯然忘了,求學時期的 *** 一直是個貧窮學生。 《建黨偉業》是部全明星陣容電影,純屬打醬油的明星安排本應是非常簡單的,但黃建新導演顯然沒有意識到笑星一張嘴,正劇眨眼間會被消解為喜劇。馮鞏扮演的馮國璋和李菁扮演的袁克定開腔講話的那一刻,影院里笑聲一片。
『肆』 建黨偉業裡面有哪些知名的演員
《建黨偉業》講述從1911年辛亥革命後到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這段時間內的歷史故事與風雲人物,主要以毛澤東、李大釗、陳獨秀、張國燾、周恩來、蔡和森等第一批中國共產黨員為中心,講述他們在風雨飄搖的時代中為國家赴湯蹈火的故事。
電影邀請眾多知名影星,可以和《建國大業》並駕齊驅,應該會後無來者了。好吧,要追星的注意了。
周潤發 飾袁世凱
劉德華 飾蔡鍔
張震飾 蔣介石
代旭 飾 於方舟
林申 飾 段錫朋
張鑒 飾 林辰儒
馬少驊 飾 孫中山
張涵予 飾 宋教仁
吳彥祖 飾 胡適
趙本山 飾 段祺瑞
陶澤如飾張勛
夏凡飾張申府
劉勁 飾康有為
張家輝 飾 梁啟超
聶遠 飾 陳其美
楊洋 飾 楊開智
果靜林 飾章宗祥
江珊 飾章宗祥夫人
張嘉譯飾 李大釗
吳宇森 飾 林森
馮遠征飾陳獨秀
余少群飾 梅蘭芳
張 山飾 張伯苓
王力宏飾羅家倫
李晨 飾張國燾
劉佩琦飾辜鴻銘
陳道明飾 顧維鈞
林永健飾 陸徵祥
陳坤 飾周恩來
董潔飾 宋慶齡
李沁飾 楊開慧
張晞臨飾 王正廷
任正彬 飾 魏宸組
田小潔飾施肇基
黃覺飾李達
周迅飾王會悟
李琪飾林辰儒太太
舒耀宣飾吳炳湘
井柏然 飾 謝紹敏
徐崢飾 段祺瑞副官
廖凡飾 朱德
劉燁 飾 毛澤東
楊穎飾 小鳳仙
何顯達飾汪精衛
董璇飾向警予
湯唯 飾陶毅
劉文治飾 徐世昌
何雲偉飾 翻譯官
韓庚飾鄧小平
於曉光飾 劉少奇
潘粵明飾蔡和森
何平飾 何叔衡
周傑飾李漢俊
徐海喬飾瞿秋白
李雪健飾楊昌濟
范冰冰飾 隆裕太後
王學兵 飾包惠僧
譚凱飾 陳潭秋
王丹戎飾董必武
溫若寒 飾張太雷
姜武飾 殉情男
楊千嬅飾 香港女青年
郭曉冬飾於右任
黃軒飾劉仁靜
張譯飾周佛海
劉濤飾 瑾太妃
方力申飾 香港男青年
鄒俊百 飾朱其升
佟瑞欣飾陳公博
葉璇 飾李勵庄
王柏傑飾蕭子升
洪劍濤飾黃興
付辛博飾高君宇
包貝爾飾匡互生
范志博 飾蔡暢
王珞丹 飾張若名
黃磊飾曹汝霖
李湘 飾 老師
胡杏兒 飾 袁世凱姨太
李菁飾袁克定
車永莉飾陸小曼
秦嵐飾 蘇雪林
張一山飾 鄧恩銘
杜淳 飾 許德珩
呂良偉飾吳佩孚
郭濤飾 陶成章
任達華飾張謇
王奎榮飾伍廷芳
王新軍飾許崇智
侯勇飾 唐紹儀
鄧超飾陳毅
戚玉武 飾王盡美
范偉飾黎元洪
馮鞏飾馮國璋
劉儀偉飾段芝貴
劉樺飾 程子卿
白冰飾黃淑儀
方中信飾楊度
梁家輝 飾范源濂
王櫟鑫 飾李富春
趙立新飾楊明齋
黃飛 郭婧飾郭隆真
李誠儒飾 楊以德
句號飾 監獄長
。。。。。
等等。
『伍』 求建黨偉業的演員出場順序
第一段 辛亥革命 民國建立(開場1――10分鍾內
電影開場5分鍾內:開場戲同盟會會議(初登場演員:張震、任達華、聶遠、郭濤)
電影第6分鍾:孫中山登場陶成章被刺(初登場演員:馬少驊、張涵予、洪劍濤)
電影第8分鍾:毛澤東亮相(初登場演員:劉燁、吳軍、周曉斌)
電影第9分鍾:討論國家前途(初登場演員:王奎榮、侯勇)
電影第9-第10分鍾:溥儀退位(初登場演員:范冰冰、周潤發、周一圍、趙亮)
電影第10分鍾:袁世凱就任大總統(初登場演員:馮鞏、趙本山、林永健、吳宇森、陶澤如
第二段落:國民黨崛起袁世凱覆滅(開場後第10―第38分鍾))
電影第11分鍾:宋教仁演講(初登場演員:王學圻)
電影第13分鍾:宋教仁遇刺(初登場演員:郭曉冬)
電影第16分鍾―20分鍾:袁世凱被逼應對21條(初登場演員:柳雲龍、范偉、劉儀偉、方中信、黃磊、劉德華)
電影第22分鍾:學生們憂國憂民共產主義初現身(初登場演員:潘粵明、王柏傑、馮遠征、張嘉譯)
電影第23分鍾:袁世凱即將稱帝(初登場演員:李菁)
電影第24分鍾:毛楊初遇(初登場演員:李雪健、李沁)
電影第26分鍾:蔡鍔揮別小鳳仙(初登場演員:Angela Baby)
電影第29分鍾:孫中山會見蔡鍔 (初登場演員:董潔)
電影第30―36分鍾:護國戰爭硝煙起(初登場演員:廖凡、呂良偉)
電影第37―38分鍾:北洋軍慘敗袁世凱病亡(初登場演員:胡杏兒)
三段落:張勛復辟又失敗,巴黎和會遇挫折(電影第39―第65分鍾)
電影第39分鍾:北大教師聘任會(初登場演員:梁家輝、連凱、劉佩琦)
電影第42―45分鍾:張勛復辟 一場鬧劇(初登場演員:劉濤劉勁)
電影第50―56分鍾:俊男教師與帥哥美女學生的登場(初登場演員:吳彥祖、王力宏、李晨、林申、白冰、秦嵐、董璇、范志博)
電影第59―60分鍾:出發參加巴黎和會(初登場演員:陳道明、張家輝)
看在我花半小時找這些資料的份上把分給我吧!
『陸』 如何評價《建黨偉業》
寫作思路:把你觀看建黨偉業的所見所聞所感寫下來。
《建黨偉業》從1911年辛亥革命講起一直到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這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可歌可泣的一頁,幾乎參與其中的每個人如毛澤東、孫中山、胡適、袁世凱等,我認為他們每個人的故事都可以單獨拍成一部電影,而卻要在短短二個小時內表達出來,所以我覺得有些人物形象不夠豐滿,但歷史事件述說著非常清楚。
讓我看了熱血沸騰。《建黨偉業》從辛亥革命開始,一直演到中國共產黨成立,這之間的十年時間,是中國歷史上非常重要的十年。十年裡發生了許多值得大書特書,使國人永遠銘記的事情,涌現了許多名留青史的風雲人物,武昌起義、清帝退位。
二次革命、新文化運動、袁世凱稱帝、護國運動、張勛復辟、護法運動、巴黎和會、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成立等。這些國人耳熟能詳、如數家珍的歷史事件,曾使我們憤怒過、哀痛過、無奈過、彷徨過、興奮過、期待過。而今仍在我們的腦海里歷歷在目、記憶猶新。
光陰似箭,現在黨已經90多歲了,從當年的「腥風血雨」到現在雨過天晴,又有誰能夠體會當時的艱辛歷程呢,只有親身經歷過才知道什麼是苦,什麼才是甜。
只有愛國,才能讓我們感知責任,讓我們上下求索、不惜一切代價的尋求祖國富強、民主、文明之路。才能使我們青少年投身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中。
『柒』 劉德華飾演蔡鍔是什麼電影
劉德華飾演蔡鍔是電影《建黨偉業》,講述了從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開始至1921年哪橡扮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為止共10年間中國所發生的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
1911年冬,孫中山從海外歸來,於翌年1月1日就任臨時大總統。與此同時毛澤東參加了光復新軍。很快,袁世凱憑如罩借強大的軍事實力和在皇室中的威信,從孫中山手中取得了大元帥之身李灶份,北洋民國政府成立。同年10月,國民黨成立。
1914年夏天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915年袁世凱與日本定下密約二十一條並且更改國體,自封為中華帝國皇帝,自此走上了一條不歸路。孫中山與蔡鍔成立護國軍,出師討袁。很快袁世凱便在舉國聲討中黯然死去了。之後又隨著張勛復辟的失敗,中國進入了軍閥割據的混戰局面。而毛澤東、李大釗、周恩來等人雖身處不同地方,但都在內心思索著救國救亡之路,命運的相會即將到來。
『捌』 電影天與地中,劉德華所扮演的幹探,是怎樣讓兩位老大反目的
影片講的是三十年代的上海,政府與犯罪分子勾結,毒品貿易橫行,劉德華飾演的民國政府禁毒專員張一鵬奉命前去查禁,在強大惡勢力面前毫不退縮,即便愛妻好友一一慘遭殺害仍不改其志,但終究難免雞蛋碰石頭的厄運,慘遭殺害。看看這個故事的框架,不少朋友可能都會想起布賴恩.德帕爾瑪導演,凱文.科斯特納主演的那部經典作品《義膽雄心》(TheUntouchables)。確實,本片里《義膽雄心》的痕跡太濃了,幾乎每個人物都可以和《義》裡面的掛鉤:劉德華的角色對應凱文.科斯特納;金士傑飾演的「山東貓」對應肖恩.康納利;俞飛鴻的角色則對應《義》中的神槍手安迪.加西亞(只在性別上作了改動),而劉松仁飾演的大毒梟戴濟民,一看便知是羅伯特.德尼羅飾演的黑幫頭子卡彭的翻版。而影片中開頭的小孩為炸彈所害,劉德華第一次行動慘遭捉弄,劉德華找劉松仁報仇時劉松仁大談道德寬恕等,都可以在《義》里找出原型。而影片的製作方似乎也沒有掩飾對「TheUntouchables」的借鑒,它的一個英文片名就叫作「ChineseUntouchables」。講到這里,似乎給大家一個印象,這部片只是對好萊塢電影的粗劣仿製。的確,對《義膽雄心》的諸多模仿使本片註定難稱經典,但它在劇情上的一些處理和編排又將其從爛片的邊緣拉了回來,成為一部不錯的作品。影片的第一個出彩之處就是黑色到底的劇情,這一點就與《義膽雄心》有極大的不同。在《義》中,盡管黑勢力也十分猖獗,凱文.科斯特納的兩位戰友相繼遇害,但最後科斯特納仍將犯罪分子繩之於法,和妻女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我們知道,一般美國人總是較喜歡大團圓結局的,作為美國的商業主旋律影片,《義膽雄心》自然不敢去拂逆觀眾的觀影趣味。而在《天與地》中,劉德華最後確實抓住了戴濟民,但隨即在離開上海的列車上被上司所殺,最後影片打出幾行字幕,戴濟民被無罪釋放。如此一來,劉德華等人的努力全部變成了無用功,他和他戰友們的鮮血也變得毫無價值。這個悲慘的結局在香港影壇,尤其是香港商業片中是很少見的。一般來說,在商業片中,即使導演要煽動悲情,在最後讓主角死去,但反面人物也會得到應有的懲罰。如《喋血雙雄》中周潤發飾演的殺手小庄最後雖然犧牲,但殺害他的黑幫老大(成奎安飾)也被李修賢一槍斃命;劉德華自身的早期作品《天若有情》也是這種模式的典型,劉德華飾演的華弟最後雖橫屍街頭,但終究完成了為老大報仇的目標。最後好人犧牲而壞人仍然逍遙法外,這對於一般觀眾是難以接受的。如最近熱播的大陸版《新上海灘》,導演安排了兩個結局讓觀眾投票選擇:一個是許文強死而馮敬堯繼續活著,另一個則是許馮同歸於盡。而投票結果是,多數觀眾都會去選擇後一個結局。《天與地》的結局無疑與多數觀眾的欣賞趣味不合,影片上映後票房不高也有這方面的原因吧。但我認為,本片如此的結局設計,是全片的點睛之筆,如果也是來個光明的結尾,那就徹頭徹尾淪為對《義膽雄心》的抄襲了,唯有堅持黑色到底,才有了與《義膽雄心》不同的立意。另外,如果從當時歷史的環境去考慮,劉德華的悲慘結局也比凶徒繩之於法更符合史實。理由很簡單,三十年代是一個何其黑白顛倒的社會,一個沒有任何力量支持的、單槍匹馬的熱血青年,如何能同勢力強大的黑勢力對抗?最後劉德華的死,也同時宣告了在無情的現實面前,浪漫的理想終究難逃幻滅的厄運,更加強了對腐敗民國政府的批判性。
影片另外一個出彩的地方就是對於當時那個黑暗社會的描寫。影片中處處透露出一種正義在邪惡面前的無力感,而這種無力感比《義膽雄心》還要強烈。如整個上海市政府官員均和戴濟民互相勾結,劉德華進入其中,真的猶如羊墮狼群,劉德華那句「我是南京政府派來的緝毒專員」在那群惡霸面前顯得何等蒼白;全個警局均與劉德華明目張膽的作對,只有一個別人都看不起的「山東貓」肯協助劉德華。記憶最深刻的是劉德華在上海孤立無援,去南京找上司求助,而上司竟對劉德華的困境置若罔聞。當劉德華向其提意見時,他凶惡地教訓劉德華:「我當年是跟著孫中山先生一起搞革命的,這個江山都是我打下來的,你有什麼資格教訓我?」(原台詞不能准確激起了,但大意如此)之後導演給了個意味深長的鏡頭:劉德華孤獨的在孫中山巨幅畫像前徘徊,孫中山的形象如此偉大,而他用盡一生心血所創建的民國竟如此黑暗不堪……影片中的劉德華和孫中山一樣都是理想主義者,孫中山的悲劇不也正預示著劉德華最後的命運么?最後戴濟民的逍遙法外,更是將黑暗的氣氛推向了極致。
影片的演員方面,最受人關注的自然是劉天王了。劉德華的表演總體還是可以的,但仍難掩蓋他身上青澀的味道,尤其是與金士傑、劉松仁這些老戲骨相比,總給人稍遜一籌的感覺。另外,喜愛TVB96版《笑傲江湖》的朋友可以留意一下影片的女主角陳少霞,她在96《笑》中扮演岳靈珊。不妨在這多八卦一下,據說她當年是劉德華力捧的新人,之後兩人似乎又傳出不和,合作停止,陳少霞轉向小銀幕發展,否則她現在成為影壇的一線女星也說不定。而經常在大陸武俠劇里露臉的俞飛鴻也在本片中有演出,我之前還以為她是在九十年代末才出道的呢。
最後,不僅影片本身,影片之外的東西也很沉重:《天與地》上映後,票房慘淡,劉德華創建的天幕公司血本無歸,不久不得不將公司抵押給台灣片商。我想,劉德華之所以投拍這部不怎麼符合大眾趣味的電影,也是有著理想主義的成份在,不甘於這部影片落於平常商業片的窠臼。最終,他和影片里的張一鵬一樣,都落得了個在現實面前頭破血流的結局,這也給《天與地》更增添了一股悲壯的意味。這一部電影,雖然模仿成份過多,劇情經不起推敲的地方也不少,但影片的風格和立意均屬不俗,再加上是劉德華的誠意之作,還是推薦大家一看。
『玖』 電影《建黨偉業》,一共多少位明星出演都有誰
《建黨偉業》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4Zfm8lQsDzKI1DtvU0q87Q
《建黨偉業》共有演員127名,主要明星演員:劉燁、馮遠征、張嘉譯、李晨、李沁、周潤發、潘粵明、劉德華、陳坤、聶遠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