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日本的電影尺度都那麼大
除了日本真正的東京熱不熱影片,哪怕是香港曾經風靡的三級電影,影視作品裡的所有床戲,大尺度漏點戲。都是通過一定的拍攝手段和技巧孫搏培拍出來,以下來列舉一下:
第一,借位。就像吻戲一下,床戲有很多也是有借位的,比如你以第一女主角的視角看到的男主,其實是攝影師在下,男主角在上所拍攝出的親密戲。而且借位這種拍攝技巧則唯也是影視劇里親密戲最為常見的手段。
好的親密戲,床戲可以說能夠為一部作品增色不少,比如《色戒》里的床戲就可以說非常經典。
『貳』 有誰知道中國有什麼電視劇或者電影出口到韓國和日本並受到歡迎嗎
leslie是第一位打入日本和韓國市場的中國明星,橫掃亞洲,他主演的電影在日韓都很受歡迎。
香港電影通信(日本影評人協會)是由篠原夫人創辦的,是日本關於香港及亞洲電影最具權威的出版物。夫人本人是一個狂熱的香港影迷。多年前她在逗留香港期間觀看影片《阿飛正傳》後對此片一見鍾情,於是買下了其版權在日本放映。她對這部片子的熱情令她決定成立一個電影放映公司,並向香港電影通信的會員介紹香港電影。
1993年,他們正式開始通過投票選舉出最佳香港影片、最佳男、女主角及最佳導演,並由香港電影通信公布投票結果。協會會員從當年放映的影片中選出最佳演員(投票於當年十二月份進行,結果於次年一月份公布),會員每人只可投一票。基本上每年的最佳演員都由Leslie獲得:
93年:憑《阿飛正傳》奪魁(協會成員3000人);
94年:憑《霸王別姬》奪魁(協會成員4000人)
(實際上《霸王別姬》1994年才在日本正式放映,但1993年曾在東京電影節上放映,因而也入了93年的候選名單)
95年:憑《霸王別姬》奪魁;(協會會員5000人)
(由於此片94年在日本正式上映,Leslie自然又獲得了最佳演員稱號。這部影片在日本引起了強烈反響,並創下了有史以來曾在日本放映的亞洲電影新紀錄。)
96年:憑《金枝玉葉》奪魁;(協會會員7000人)
97年:憑《風月》奪魁;(協會會員9000人)
98年:憑《春光乍泄》奪魁;(協會會員12000人)
2000年:憑《星月童話》奪魁;(協會會員16000人)
2001年:憑《流星語》奪魁;(協會會員17000人)
2002年:憑《戀戰沖繩》奪魁;(協會會員18000人
以上和下面都是日本fans的介紹,然後翻譯過來的:
其實Leslie八十年代後期在日本就已很紅了。那時他的《英雄本色》、《倩女幽魂》都已在日本放映過,還有92年的《阿飛正傳》。到《霸王別姬》上映後,他在日本更是紅透了半邊天。
95年,他憑程蝶衣一角獲得過日本影評家協會評選出的最佳演員。日本影評家協會是由日本著名電影評論家水野晴男創立的,成員全部由最具聲望的一流影評家組成。《霸王別姬》同時還獲得了最佳外國影片獎及最佳導演獎。此外,它還在國際上獲得許多的其它獎項(恐怕Leslie自己都忘記了這些獎項)。其實當年《倩女幽魂》也曾在歐洲獲獎。
此外,Leslie已經連續六次被評為最佳男演員,這個記錄不可能被打破:92年的《阿飛正傳》,93和94年的《霸王別姬》,95年的《金枝玉葉》,96年的《風月》,以及97年的《春光乍瀉》。他甚至在最佳女演員評選中名列第七!很長時間以來,他演了許多好電影,但是直到《春光乍瀉》,他的魅力摧毀了觀眾,使他們難以自持。
他77年出道,80年代走紅,不僅深受本埠歌影迷的愛戴,更以其獨有的魅力征服眾多韓國FANS。他出演的《英雄本色》《倩女幽魂》《白發魔女傳》《阿飛正傳》《霸王別姬》等影片都給韓國觀眾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汗死....其他人的我不知道,對於這個到有點了解,只知道leslie主演的電影在日韓很火暴的
『叄』 記憶香港:曾經的香港電影在亞洲有多火
80年代到90年代香港電影到最高峰,整個亞洲的電影風向都要看香港,從武俠到黑社會,從故事片到無厘頭喜劇,香港電影一直走在時代的最前沿,日本韓國大陸都要向之學習的
『肆』 為什麼香港老電影有一些很低俗卻被這么多人追捧
不太懂你說的低俗指什麼。又是站在什麼的角度說低俗。無所謂低俗,因為本來就是俗人一個。如果所謂清高,那就是離開這個網路。
電影都是個人喜好,因為大家都低俗,所以喜歡低俗。馮小剛的私人訂制不就諷刺了,拍片低俗。可是市場就是低俗的。
『伍』 香港電視劇/電影和日本電視劇/電影
當然是香港。日本只有鬼片和三級片(還有動畫片)比較出名,電視劇不值一提(個人輿論。。。)
而香港的綜合性,娛樂性,吸引力都大大超過日本。
另外本著愛國的思想,我也會選擇(中國)香港強一些
『陸』 港片對你影響有多深
70後到90後觀眾對於香港的認識,大多是因為港劇與港片,從《霍元甲》到《神鵰俠侶》,從《英雄本色》到《花樣年華》,與此同時,周潤發、梁朝偉、周星馳、張曼玉、張國榮、成龍、李連傑、劉德華、梅艷芳、張學友、王祖賢……一眾港星也被內地觀眾所熟知。
「做人呢,最重要的是開心」這句港劇里的台詞打動了非常多的內地觀眾——香港文化影響了幾代少年,而這也間接影響著我們的未來。與其說港片、港劇作為一種文化潮流曾占據著華語文化的絕對主導權,不如說這些文化無形之中已陪伴了幾代人的成長,填充他們的少年時代,改變了他們的觀念,讓他們通過香港這枚世界之眼看到更廣闊的世界。
『柒』 八九十年代的時候香港電影是不是在韓國也很火
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香港電影,在整個亞洲都很紅,完全不輸現在的韓流。當時,香港電影對韓國電影的影響大過好萊塢,很多港片被韓國人不斷翻拍。至今,你都能看到不少香港影星或者電影的經典橋段出現在他們的屏幕中。特別是英雄本色,張國榮和周潤發當時在韓國還有代言韓國產品。
『捌』 日本人喜歡看香港的電視電影嗎香港明星在那邊紅嗎
日本人很少接觸到香港的電視劇,因為電視台沒有放映,香港電影的話,主要以功夫片較受歡迎,對於香港的明星,日本人最為熟知的是成龍,李小龍,陳慧嫻,年輕一些的有機會認識劉德華,陳慧琳等人,我是香港人,在東京留了5年學,一提起香港,他們的第一反應就是成龍,李小龍。陳慧嫻是因為她一直在日本發展,現在有時候還會出現一些日本電視台的綜藝節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