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香港電影 » 劉德華尋子電影失孤原型
擴展閱讀
小新電影解說戰爭 2025-05-25 01:54:15
開心麻花電影最新1y月 2025-05-25 01:53:40

劉德華尋子電影失孤原型

發布時間: 2024-09-27 04:18:28

1. 淚崩,電影《失孤》原型歷經24年找到兒子,為尋子這位父親付出了多少

劉德華主演的電影《失孤》上映時,引發了很多網友的關注。這部電影是根據現實中發生的故事為原型改編的,電影中「雷澤寬」的原型是郭剛堂。

很多影迷都對《失孤》中父親的付出印象深刻,其實現實中郭剛堂的付出要比電影中更加多。就像電影導演說的那樣:

「郭剛堂終於找到他尋找了24年的兒子郭振。他終於結束他漫長的尋子之旅,而這幾乎也成了他上半生的全部。」

郭剛堂終於圓夢了,他終於找到了兒子。郭剛堂真的太不容易了,這么多年的堅持和付出終於沒有白費,我們期待郭剛堂和郭振父子相認的那天。

2. 《失孤》中劉德華扮演的雷澤寬原型郭剛堂找到孩子了嗎

  • 電影《失孤》中劉德華扮演角色「雷澤寬」的人物原型。
    1997年9月21日,郭剛堂兩歲幼子郭振走失,從此踏上漫漫尋子路。十幾年中,為了尋找郭振,他騎摩托車找遍全國除新疆、西藏外的所有省份,行程逾40萬公里。18年過去,兒子郭振至今仍未找到。
    郭振,現年20歲。1997年9月21日,2歲半的郭振在山東聊城開發區被拐。左腳小腳趾和腳面之間有燙傷的疤痕,兩只耳朵外側有明顯的尖尖。
    3月20日電影《失孤》上映當天,45歲的郭剛堂跟百餘名觀眾一起進了影院。
    開場幾分鍾,打扮成農民模樣的劉德華出場,一同出現的,是片中最重要的道具—摩托車。車後座上,插著一面由彩布製成的旗子,像伏在摩托車上累得抬一次頭都費力的劉德華一樣,這面旗子耷拉褶皺,沒有一絲生氣,仔細辨認,是一張孩子的照片。
    劉德華還沒開口,郭剛堂的眼淚嘩地就流了下來。怕影響觀眾,他從座位上起身,繞到放映廳側面的樓梯處,坐在台階上。不敢出聲,他就咬自己的手指,把頭埋進膝蓋。
    電影中設置了幾處故意逗笑觀眾的橋段,全場集體笑出聲的時候,他在哭。因為咬了太多次手指,手指肚變形了。
    兩個自己決裂的時刻
    郭剛堂有典型的70後烙印,不直呼劉德華,叫「天王」。除了口音不像,郭剛堂覺得,「天王」把他心裡的悲苦都演出來了。
    1997年,郭剛堂兩歲的兒子郭振被人販子抱走。發動親友拉網式搜索,無濟於事,郭剛堂騎上摩托車,天涯尋親。
    就是《失孤》中那樣一輛摩托車,插著印著兒子照片和信息的旗子,一個破舊的黑色挎包里塞滿尋人啟事,還有兩件換洗衣服。再有就是一掛妻子做的印著烙畫的葫蘆,那是一路的盤纏。
    以山東聊城的家為起點,北到漠河,南到海南,十幾年裡,除去新疆、西藏,郭剛堂騎著它,走遍了其餘所有省份,走遍了每個可能有消息的犄角旮旯。
    郭剛堂喜歡電影中劉德華的特寫鏡頭,布滿皺紋和泥垢的臉,黯淡空洞幾近呆滯著的眼,都能訴說出自己十幾年經歷的艱難。
    兒子剛走失一兩年,有次騎到河南,兜里只剩一毛五分錢,太餓了就找了一家面館,老闆看著面善,郭剛堂小聲問:「您能不能……」後面的話沒說出口,眼淚上涌,郭剛堂扭到一邊攥緊拳頭捶地。
    多年後回憶起那個場景,郭剛堂覺得那是和前半生的自己決裂的時刻。
    在那之前,他是村子裡最出息的後輩,在上世紀90年代末,一天就能掙上一兩百塊。他模樣不錯,自小人緣好,又有一副好嗓子,有次在歌舞團下鄉表演時湊熱鬧,連唱帶跳《冬天裡的一把火》,甚至老闆想挖他過去唱歌。
    在那之後,郭剛堂,他的體面,連著他20多歲時茂盛的自尊和志向,一起沒了蹤影。
    編劇兼導演彭三源2012年到了郭剛堂家裡。冰冷。隆冬季節,爐子沒生。臨近春節,沒有窗花。郭家沒有一絲紅色。
    郭剛堂說上幾句就不自覺地嘆息。彭三源說,每個人來到世上都是一場考試,上天給了郭剛堂最難的一張試卷。
    只有在路上,才對得起兒子
    這答卷只有一個答案:找到孩子。
    乞討、流浪,為了省錢找寺廟道觀借宿。飯館老闆、街頭混混、橋洞里佔地盤的流浪漢,怕跟人起沖突誤事兒,所有挑釁、嘲笑、刁難都不去理會。明明笑不出來,也要硬擠出張笑臉,求這一路上的人行個方便。
    唯一一次大沖突是有年在河北,路邊吃飯時碰到幾個醉漢,原本挨了幾下可以忍過去,但對方把旗子從摩托車上扯下,在孩子的照片上跺了幾腳。
    挨完揍推著摩托車走了一會兒,郭剛堂忍不了了,折回去和他們打了起來。年輕時是個體育能手,最後竟也算不得吃虧。
    很多人勸過,不如重新開始,雖然後來又有了兩個孩子,但郭剛堂聽不進。
    鐵哥們兒付成說,郭剛堂出去四五年後,他繞了一個大彎兒說,「也該顧顧家裡。」付成至今記得郭剛堂那張臉,從木然到憤怒。
    妻子張文革沒阻攔過丈夫,她知道也攔不住。最初幾年,就是目送丈夫騎上摩托出門,然後在安了電話的鄰居家等著電話線那頭報平安。
    有年冬天在內蒙古,看著地圖上鎮子和鎮子離得挺近,但真騎起來,荒野里一處人煙都沒有。
    風刮在臉上像刀子,手指上裂開口子,不敢動。半夜實在騎不動了,躲在一個小土堆背身休息,困意襲來,零下30幾度,郭剛堂知道一旦睡過去人也就沒了。
    他就在曠野里蹦躂著取暖,挺到天明。
    有沒有想過放棄?
    只有一次,騎到大別山碰到大雨。山裡的邪風讓雨點加速,石子一般抽在頭盔上,發出爆炸一樣的聲音。
    山路上,摩托車推不動,雨水灌到頭盔里順著頭皮往下淌,郭剛堂在心裡罵,老天爺,我都已經這樣了,這雨就不能停嗎?風就不能小點兒嗎?
    老天爺沒聽,一股強風把郭剛堂和破摩托一齊拍在山路上,所幸路一側有一排一尺多寬的水泥樁,不然掉下去就是懸崖。
    卡在水泥樁中間望懸崖,郭剛堂覺得跳下去把一切了結也挺好。「不是想放棄郭振,是想放棄自己。」
    但這時候,歪斜的摩托車後座上的旗子還在風雨里飄著,發著啪啪的聲響。
    他幻聽了,那聲響像是郭振在說,「爸爸別難過,我一直陪著你呢。」
    「兒子,你在哪兒啊?爸爸找你回家。」天南海北地找,不管摩托車後面的旗子換過多少面,這句話一直用最大的字體印在最醒目的位置。騎行的時候,郭剛堂喜歡聽身後旗子抖在風中的聲音,他覺得和郭振在一起。
    電影里,劉德華說,「15年了,只有在路上,我才感覺我是個父親。」這基本是郭剛堂對導演彭三源說的原話。
    郭剛堂說,那些年皮肉上遭受的痛苦更像是贖罪。只有在路上,他才覺得對得起兒子。
    缺席了兩個孩子的童年
    如果可以,郭剛堂希望能把自己劈成兩個。一個在路上繼續尋找大兒子,另一個留在老家,陪伴父母妻兒。
    「天王演得好是好,但電影里只是我的一部分。」郭剛堂說,「我心裡的糾結,天王沒有演出來。」
    1999年,二兒子郭偉出生。產房外聽到孩子第一聲啼哭時,郭剛堂短暫地進入了現實生活。但是不久,他又陷入尋找失去的那條胳膊的執拗中。
    張文革承擔了大部分養育孩子的責任,因為失去過一個孩子,張文革幾乎寸步不離地守著郭偉長大。
    她告訴孩子,別人欺負你,你不能還嘴、更不能還手,因為那樣可能更吃虧。郭偉自小長得高,小學時比同齡的孩子高一頭,但當時他甚至被小女孩欺負。
    孩子唯一一次挨打,是十幾歲時有次去同學家沒告訴她,心急火燎地找到郭偉的時候,一個巴掌甩了過去。

3. 失孤原型孩子找到了嗎

《失孤》原型孩子暫時還沒有找到。電影《失孤》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劉德華飾演電影中的男主角雷澤寬,自己的兒子雷達在兩歲的時候丟了,而他多年來一直堅持尋找。
影片中的雷澤寬一路上風吹日曬,在途中他被人欺負過也被好心人幫助過,但是他從來沒有放棄一直堅持著尋找兒子的想法。在尋找兒子的過程中他幫助過很多家庭找到了自己的親人,還結識了被拐賣的曾帥兩個人相伴一起踏上了尋找親人的道路,影片的最後曾帥找到了自己的親人,但是雷澤寬卻還沒有找到。
而現實生活中的父親是郭剛堂,他的兒子郭振在自家門口玩的時候被人拐走了,當時村子裡也沒有監控所以這件事情一直沒有進展,他把自己的家產變賣了,買了一輛摩托車四在車上綁上郭振的照片。當郭振談及這件事的時候臉上都是痛苦的表情。
電影上映後,郭剛堂尋子的消息也被大眾所知道,每一個人都在盡自己的綿薄之力,郭剛堂幫助很多家庭都找到了孩子,但是自己的孩子卻沒有找到,他表示自己絕對不會放棄,會一直找下去。

4. 郭是電影《失孤》中劉德華角色的原型嗎


失孤原型:一段堅韌不拔的尋子之路</

在電影《失孤》中,劉德華深情演繹的角色「雷澤寬」,其原型就是一位名叫郭的山東聊城男子,他的故事堪稱現實版的失孤傳奇。郭先生,一個平凡的父親,1997年,他兩歲的兒子郭振不幸被人間蒸發,這個打擊猶如晴天霹靂。


堅韌的尋子行動</

面對絕望,郭先生沒有放棄,他毅然決然地跨上摩托車,踏上了尋找兒子的漫漫旅途,足跡遍布天涯海角,那份對親情的執著和堅持,深深打動了無數人的心。他的故事成為了尋找失蹤兒童的象徵,激勵著無數家庭在困難中堅持希望。


團圓的曙光</

經過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2021年7月11日,一個激動人心的日子,公安部與魯豫兩地公安機關聯合行動,在聊城為郭先生和他的家人帶來了久違的團聚。那一刻,所有的辛酸、淚水和堅持都化為了燦爛的笑容。


郭的故事,是《失孤》電影的靈感源泉,也是每個失孤家庭堅韌不拔精神的生動寫照。他的事跡讓我們看到,無論路途多遙遠,只要心中有愛,就有可能找回失去的親人。這個原型,成為了無數人心中的希望燈塔。


5. 劉德華失孤電影原型

郭剛堂。

雷澤寬,電影《失孤》中的人物,由劉德華飾演,現實中的原型是來自山東聊城的郭剛堂,是一位尋找失散多年愛子的農民父親。

2021年7月11日,極目新聞記者從電郭剛堂處獲悉,他失散多年的兒子郭振(現名郭新振)已經找到。據了解,郭振在河南,郭剛堂與兒子郭振DNA比對成功,案件由山東、河南兩地警方協同破獲。

雷澤寬是一位尋子十五載的農民父親,十五年尋子,痛苦而冷靜、倔強又善良。有一個隨身攜帶寸步不離的斜背袋,他的背包里全是兒子及其他小孩的尋人啟事、身分證明文件及少許零錢,已是他擁有的全部。

途中歷盡艱辛,偶然遇到了四歲時被拐的修車小伙曾帥(原名毛雪松)同病相憐一起踏上尋親之旅,途中兩人建立了父子般的情誼。最後雷澤寬將曾帥送到自己的親生父母手中後繼續自己的尋子之路。

電影《失孤》原型找到兒子

當初,《失孤》中的主角,由劉德華演出的雷澤寬,雖然在尋找自己兒子的途中歷盡艱辛,但雷澤寬沒能找到自己的兒子。這部「打拐」題材電影,曾引起過許多觀眾的討論。

2021年7月,這名二十四年一直堅持尋找自己兒子的父親,傳來了喜訊。這位父親歷盡艱辛,終於在河南找到了自己丟失的兒子郭振。郭剛堂十分欣慰地表示,通過山東和河南警方的艱苦工作,自己辛苦尋找了二十四年兒子郭振,已經由警方在河南找到並解救了出來。

警方經過DNA比對,郭剛堂和郭振的DNA比對成功,已經確認了郭振就是郭剛堂的兒子。警方近期將安排郭剛堂和郭振父子認親相關。提起這次認親,郭剛堂的語氣很平靜,他嘆了口氣說:「二十四年了,心情可想而知,我等著盼著的不就是這一天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