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觀看微電影《孝在何時》有感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這是民族歷史上的佳話。要做一個好人,一個善良的人,一個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臟,只有一具軀殼立於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價值,更何談頂天立地、闖出一番天地,在歷史上,有許多關於孝的感人事跡,其中在24孝中,有一則是「閔子騫勸父感後母」。感人至深。
閔子騫是周朝時期的人。幼時喪母,父娶某姓女為繼室。閔子騫素性講孝,對待繼母像生母一樣孝順。後來繼母接連生了兩個兒子,於是對閔子騫開始憎惡起來。總是在丈夫面前說子騫的壞話,挑拔子騫與父親的關系。
冬天到了,天氣十分寒冷。後娘為兩個親生兒子做的棉衣,內面鋪的是十分暖和的棉花;而給子騫做的棉衣,內面鋪的是一點也不暖和的蘆花。蘆花是水中生長的蘆草,到處飛揚的那個輕飄飄的花,哪裡能禦寒呢?所以,子騫穿著覺得冷得很,好像沒有穿衣一樣。而這位後母反而向丈夫說:「子騫不是冷,他穿的棉衣也是厚厚的。是太驕養了,故意稱冷。」
一天,父親要外出,子騫為父親駕駛車馬,一陣陣凜冽的寒風吹來,子騫冷得得戰票不已,手凍得拿不穩馬的韁繩,將韁繩掉到了地上,馬將車子差點兒拉下了懸崖。父親大怒,氣得揚起馬鞭,將子騫猛打。子騫的棉衣被打破了,內面的蘆花飛了出來。父親這才明白了一切。立即回家責罵後妻,要將狠毒的女人趕出家門,將這個心惡女人休掉。後妻像木頭一樣,獃獃地立著,羞愧得無話可說。子騫跪在父親面前,哭著勸父親說:「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請不要趕走母親。」
好一句「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單」。這句話不知讓多少人所為之動容,就是閔子騫的繼母也被感動後悔不已,從此待閔子騫如親子,這就是孝行的感化和偉大所在。
正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現在的我們應該更要孝敬父母,更何況孝道是我們的悠久文化和傳統美德,但事實好象有點相反,歷史的寶貴財富並沒有得到部分現代人的認同,甚至有的人還要父母來「孝敬」他們,在他們心中只有父母是天經地義要養他們,要為他們做牛做馬的觀念。只要自己逍遙快活就夠了,把他人的苦難置之度外。但他們可否想過十月懷胎的痛苦和把一個小嬰兒拉扯大的艱辛,難道這也能讓人所忘卻嗎?如果這些都不能感化他們的鐵石心腸,那他們只能得到社會的唾罵和拋棄。
孝心無價,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要時刻謹記,做人要先做到孝,要把我們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⑵ 有關父母正確教育孩子,或者關心孩子心靈的微電影 或者短片 。年齡從小學到初中階段皆可
《小孩不笨2》2006
導演 梁智強
編劇 梁智強 / Rebecca Leow
主演 梁智強 / 向雲 / 黃奕良 / 李創銳 / 梁文宗
又名 I Not Stupid Too
上映 2006-01-26
類型 劇情 / 喜劇 / 家庭
片長 124 分鍾
地區 新加坡
語言 漢語普通話 / 英語 / 閩南語
⑶ 電影孝順的孩子完整版
電影,孝順孩子的內容
⑷ 求一篇學校感情故事或者微電影劇本,要求是有三個主人公。
有兩個高富帥一起追求灰姑娘 灰姑娘不知如何選擇 在經過一連串的友情 努力 熱血 奮斗後 灰姑娘掛了 兩個高富帥終於走到了一起
⑸ 想找一部「兒女孝順父母的電影」
今年5月13號母親節上映電影《孝女彩金》就是一個說兒女孝順父母的電影。
影片是根據2010年廣州亞運會火炬手彭彩金的真實生活改編,講述的是一個自強不息、孝老愛親的孝心故事。故事發生在90年代,在梅州山區一個古樸的山村裡,一個出生不到30天的女嬰被一對農民收養,並取名「小彩金」。老兩口含辛茹苦把小彩金撫養大並送她上學,日子雖然過得清苦,卻也其樂融融。然而,小彩金9歲那年,不幸降臨,小彩金的養父不慎摔成重傷,貧苦的家更是雪上加霜。養父不想讓小彩金受苦,決定託人將小彩金送回給親生父母,但小彩金決意留在養父母的身邊,用她稚嫩的肩膀擔起了家庭的全部負擔,悉心照顧老弱病殘的養父母,直到二老安然去世。在眾鄉親的幫助下······
這部影片非常適合青少年學生觀看。
⑹ 孝親微電影《感恩父母》
羊有跪乳之恩,烏鴉有反哺之情,這就是大自然對感恩之心的最好詮釋。我們,作為萬物的靈者,擁有細膩豐富的感情,更應該懷著一顆赤熱的感恩之心來看待周圍的一切。
春節期間,我走訪了幾位同齡人,就父母與子女是否互相了解這個問題展開了調查。因為我發現近年來,由於物質生活的提高,父母對子女或子女對父母的要求越來越趨向於局限。隨著物質水平的提高,雙方的溝通理解卻越來越少。長此下去,勢必會影響家庭生活的和睦。所以我覺得進行一項這樣的調查十分有必要。
調查中我發現大多青少年對父母存在不滿情緒,他們總覺得父母對他們管的太多,太嚴,干涉他們的自由,還說了許多諸如偷聽自己講電話,私拆自己信件或翻自己的包包,干涉交友,上網……等事件。更有甚者,規定孩子每次考試的名次,分數,達不到便會冷嘲熱諷甚至打罵。
我讓他們談談自己對理想父母的要求,他們都說希望父母多關心自己,理解自己,多給孩子一片自我空間。我覺得要想建立和諧的父母與子女的關系,光要求家長是不能解決問題,孩子們身上也存在著問題,家長也有對我們的意見和建議。
家長們都承認自己有過偷聽,偷窺孩子隱私的問題,並都承認這是不對的。但均認為自己的做法,是因為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們越來越成熟,想獨立,不願受管束,做家長的不想讓孩子誤入歧途,急切地想了解孩子們的思想動向,才採取這種種不妥的手段。他們都想同孩子們好好談談,但受時代的影響,兩代人根本無法溝通,往往是家長三句話以後,孩子就摔門而出。
聽了孩子和家長的話,我陷入沉思。我覺得,家長和孩子不能互相了解並非全是一方的錯,雙方都應負責。如果大家能換位思考一下,就會感受到雙方心情。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值得理解,但孩子對自由的渴望,對豐富多彩的青春的追求也不容忽視。家長不能為了子女成才而將他們扼殺在自己的思想中,而孩子也不應過分追求自我,而忽視了家庭條件和父母感受。
理解是化解誤解的一劑良葯,它會融化父母與孩子之間僵持的代溝。作為孩子,我們要懂得理解父母,心平氣和,耐心地與父母談話,試著理解父母,試著說服父母理解我們,生活中有了理解,才會感受到和諧與美麗!
用感恩的心去對待家人,朋友以及所有認識和不認識的人們吧!
讓我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理解我們的父母;讓我們懷著一顆寬容的心去體諒我們的父母;讓我們懷著一顆小徑的心去報答我們的父母吧!
⑺ 影片孝順兒女影片中的小女孩叫什麼是養的撿的買的
《15歲女孩孝順智障養母不離不棄 放學後先尋找媽媽》
在貴州省興仁縣潘家莊鎮姑屯中學,每天放學鈴聲響起時,15歲女孩文敏總是第一個跑出教室。出校門後,她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尋找不知跑到哪兒去了的媽媽。
文敏口中的媽媽,其實是她有智力障礙的養母,無人照看時,養母就會到處亂走,常常不知所蹤。
2003年,文敏出生不到一個月,就被養父母收養。養父忠厚老實,卻患有冠心病,養母有智力障礙,一家人的生活過得相當清貧。
盡管清貧,養父母卻對文敏疼愛有加,平時省吃儉用,就為省下錢給女兒多添幾件新衣、買女兒喜歡的玩具和好吃的……無論是做工還是走親訪友,養父母都把文敏帶在身邊,形影不離。
文敏6歲時,養父將她的身世告訴了她,當時她怎麼都不相信,眼前這個對自己百般疼愛的爸爸竟然不是自己的親生父親。但驚訝之後,養父母長期以來的疼愛又讓她覺得很幸運,認為自己應該為家裡做點什麼。
就這樣,小小年紀的文敏開始學習操持家務——做飯、洗衣、看護養母……
後來,養父的冠心病越來越嚴重。病重期間,他幾次想把文敏交還其親生父母,可乖巧懂事的文敏怎麼也不肯,她說:「你們把我養這么大,對我那麼好,我怎能在家裡最困難的時候拋下你們?我要留在這個家照顧你們,以後給你們養老。」
文敏12歲時,養父不幸離世,親生父母擔心孩子扛不下生活的艱難,多次找上門要接文敏回去,但文敏都婉言拒絕了。在文敏心裡,養父的善良和對自己的疼愛是無法被取代的,「我不僅要照顧好自己,更要替爸爸照顧好媽媽。」文敏說。
為了照顧養母,文敏放棄了在學校住宿,每天早早起床,為養母准備好早飯後才匆匆上學,中午、下午放學後還得到處去找養母把她領回家,然後做飯、洗衣、打掃衛生、下地幹活……一切事情做完後,她才能安心地學習。
這些年來,文敏用堅強和孝心為養母守護著溫暖的家。
2016年,當地政府為文敏家新建了住房,越來越多的好心人給文敏母女倆提供各種幫助,令文敏感受到了人間大愛。
如今,文敏已經上九年級了,正面臨中考,這個從小就懂得以愛回報愛的女孩表示,她打算去縣里的職業技術學校學習護理專業,有了一技之長後,可以更好的照顧媽媽,同時也可以幫助更多的人、回報社會關愛。
⑻ 誰知道一些孝順父母的電影啊快告訴我啊。求求了。
《飛越老人院》是一部特別感人的電影,主要是講父母對兒女的愛,以及老人在當今社會的一種尷尬無奈地位,建議你看看
《世界上最愛我的那個人去了》不僅僅是講兒女孝順父母,更有平常人都會和父母產生沖的的表現,也很感人
⑼ 【跪求孝順爸媽爺爺奶奶】等的電影,微電影也可以,電視,歌曲,
海洋天堂
媽媽再愛我一次
美麗人生
暖春
我只知道電影啊
⑽ 最有孝心的孩子電影
一個獨生女的故事 彩色遮幅故事片《一個獨生女的故事》 1994年 長春電影製片廠 一個年僅十歲的女孩張鳴鳴在失去父親,母親又因病卧床不起的惡劣生活條件下,頑強不息,挑起家庭的重擔。她每天既要做飯,又要照顧母親,還要學好自己的功課。一個幼小的孩子在社會的幫助下,逐步成長起來,她克服了重重困難,勇敢地走向了生活。 編劇:趙俊梅 郭 林 導演:郭 林 攝影:趙 博 吳東升 主演:楊 爍 閻淑琴 劉寶華 趙秀雲 張藝謀執導、章子怡主演《我的父親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