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兒童電影快樂天使桃桃觀後感
這部電影主要講了一個叫竇豆的小孩的成長故事。唐老師准備組織同學們秋遊,竇豆沒有足夠的錢去,何小飛偷偷地幫他墊上;竇豆被關少雄欺負時,何小飛救了他。秋遊時,他們迷路了,來到了一個神奇的地方,途中做了許多有愛心的事,後來回到了紅樹林里。這時,竇豆的爸爸生病了,卻沒有錢治病,同學們各自獻出愛心,幫助他的爸爸恢復了健康。畢業後,他們四處宣傳環保……
看完電影,我想起老師講過的另一個故事:在一個夜晚,一個推銷員的汽車壞在了冰天雪地的山區,這時候四處無人,他十分焦急,因為如果不能盡快離開這里,他就會凍死。此時,一個中年男子路過此地,他二話沒說,幫推銷員把汽車拉出山區,當這個推銷員拿出錢對他表示感謝時,中年男子說:「我不求回報,但你要給我一個承諾,當別人有困難時你也盡力去幫助。」
有人說:如果每一件善事都是一顆珍珠的話,那麼我們每一個人的愛心都是一根金線,用金線把顆顆珍珠串起來,就是世界上一條最珍貴的無價項鏈。因為,愛心是鼓起他人生命風帆的激勵;愛是給人雪中送炭的溫暖;愛心是給人心靈的震撼;愛心是撫慰他人受傷心靈時的微笑;愛心是一種強大的能量,從心靈內部迸發而出,能讓我們發揮出無窮的智慧和活力;愛心是一根強大的支柱,無論面臨怎樣的困境,能催生我們頑強的鬥志和毅力。
B. 兒童電影《以愛與美之名》即將播出,這部影片有什麼看點
這部電影的最大看點就是劇情,這雖然是一部兒童電影,但是也很適合家長一起觀看,看過之後家長們或許會更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從另外的角度讓走進孩子的內心,這部以愛與美之明的兒童電影還未上線就已經備受大家的期待,如今我們都更加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有關幼兒的電影作品也不多,想要教育好孩子,家長們更需要走進孩子的內心,這樣才能真正了解孩子內心所想,尊重兒童的心理發展特點,尊重每一個兒童,認真對待生命的成長,也是我們家長們需要重視的問題。
大家也逐漸認識到兒童電影對孩子們進行愛與美教育的重要性,我們也希望從這部電影可以感受到愛,讓家長感受如何更好去愛自己的孩子,也讓孩子體會到家長的愛,強烈推薦大家去感受這部電影,相信你一定會受益匪淺。
C. 親愛的小孩電影觀後感250字
你好 你要的文件如下 親愛的,我們回家 《親愛的》第一支預告,大概看哭了不少觀眾,但看過電影後,卻會發現,那不僅僅是一部苦情催淚片。有些悲,不一定讓人落淚,但那種沉重會直戳心靈;有些希望,不一定讓人開懷大笑,但總會有一絲陽光不經意地落在眉梢。《親愛的》就是這樣一部電影。就像黃渤說的,「這個電影有一隻手,是深深地伸到你的胸膛里,會觸碰到你的心靈。」 《親愛的》當然不是一個普遍發生的故事,但每個人都可以透過這部電影看到社會的群像,看到自己內心的焦慮和對親情的漠視,而那種丟失的深沉與悲痛,其實是每個人從生活中都能感受到、理解到的。然而這不僅不是一個普遍發生的故事,它也不單純在講述孩子的丟失和尋找,還折射出了社會中人們內心某種東西的丟失和尋找。人來人往,我們迷惘,我們失去,我們的「家」究竟在何方? 電影里,田文軍說「憑什麼我要認命」,就是這股勁讓他拚命尋找,不言放棄,唯有把「希望當飯吃」,他才能在失去幾乎所有的時候,還能「不認命」地盼望著找回一點點的尊嚴。找到鵬鵬那天晚上,他在派出所的樓梯間痛哭,那是3年來他第一次落淚,那就像憋了長長的一口悶氣,終於終於爆發,面容抽搐,聲嘶力竭,沒有吐出如何一個字,但我們完全能夠感受到,這幾年,他活得有多累。黃渤的表演太有爆發力了,在靜默中,給予我們心靈重重地一錘,雖然沒有經歷過這般痛苦,但是看著他抱頭痛哭,我們似乎能突然明白,他拚命尋找的何止是鵬鵬,只有把鵬鵬帶回來,他的家才在,他才能「回家」。 魯曉娟丟失的也不僅是鵬鵬。「不認命」的她為了往上爬,和田文軍離婚,組建了一個中產家庭。但在丟失了鵬鵬之後,她終於發現,其實身份、金錢是無法對抗這樣一個痛苦的,她一直想擺脫人下人的身份,倒頭來卻發現丟掉了自己。這實際上,跟很多我們身邊的人都很像,只是活得太匆忙,以至於沒法停下腳步去看看原來的自己,再看看現在的自己。失去鵬鵬,她又變得跟田文軍一樣了;尋找鵬鵬,其實是她自我重建的過程,重新回到她出發時的狀態。面對本能痛苦,外在的不可能幫助到什麼,只有重新建立內心,才可以去對抗、甚至超越這個痛苦。電影里雖然沒有一個最終的結案,但我們顯然能感受到,魯曉娟「回家」了。 韓德忠,沒想到很多人都提到了他。他在電影里,其實是一個沒有「回家」的角色,他失去太多,以為能夠借幫助大家來獲得救贖,但到頭來發現,尋找太累,最終還背叛了眾人。電影里,他在「回家」這條路上似乎越走越遠,最後發現錢抹不掉他那些不堪的過去,更抵不上一張死亡證明。 佟大為的角色其實就是一個典型的城市人。社會會磨掉人當初的銳氣,使人同化成「社會之人」,要生存,就必須得那樣。而在幫助李紅琴的過程中,他似乎也找回了自己,找到了「回家」之路。唯一讓人遺憾的事,佟大為的很多場戲,都能看出《中國合夥人》里王陽的影子。 李紅琴,不得不說。趙薇這次終於遇上最對的,也是最好的角色。這個人物的命運,早已註定趙薇可以在這部戲里大放光彩。她丟失的是一切,丈夫已死,養子被帶回家,女兒被奪走,她的家完全散了,如果女兒不能要回來,嚴重地說,那她活著還有什麼意義。這在某種程度上,和田文軍也有點類似,只是在社會的認同上,她站在了田文軍的對立面。兒子和女兒都不屬於她,就連法律,似乎也要來割斷她最後一根稻草,生活之於她,太殘酷了,以至於我們在道德倫理上本該厭惡這樣的「人販子老婆」,但卻最終不由為之憐惜和感慨。她能不能回家,她還有家可歸嗎?電影的最後,留下了很多,長鏡頭一搖,我們隱隱看見,黑暗的盡頭還是有一點的光亮,那到底是不是希望?如此脆弱和無奈,再加上語言和造型上的塑造,趙薇完全就是李紅琴,她的角色太無力了,但她的表演太有力了! 《親愛的》是一部好電影,但它需要我們靜下心來,去接受故事的牽引。我們都太焦慮了,以至於無法意識到自己丟掉的是什麼。絕大部分的人都不會有電影裡面那些人物的經歷,但是光影的魅力,就可以讓我們在兩個多小時內,去感受另外一場人生,然後審視自己。電影的深度不在於導演或編劇將細節挖得多麼深入,而在於,它落在我們的心頭到底有多重。陳可辛導演的電影,不會有絕對的好人與壞人,也不會給予大家一個明確的答案,他就是一個旁觀者,鋪開了一切的問題,讓我們自己去尋找「回家」的路。 離家的路有千萬條,回家的路只有一條。希望我們都在那唯一一條路上。 請及時查收 如有疑問 請追問 滿意的話 望採納 謝謝
D. 一篇兒童電影觀後感
小孩不笨2》觀後感 今天受朋友邀請看了一場地地道道的新加坡電影——《小孩不笨2》,沒想到,效果卻大大超出預期。 故事情節其實非常簡單,甚至有些俗套,無非是描寫兩個家庭父母與孩子之間從「因為忙而無溝通」,到「孩子的心靈逐步走向墮落」,再到「偶然事件架起溝通的橋梁」,最後終於找回「曾經茫然、失落的心靈」!但導演「賺人眼淚」的手法實在是天下一流,連我這等「鐵石心腸」的人居然也稀里嘩啦了好幾次,實在是佩服得緊! 鏡頭一:9歲的Tom在學校商店裡偷了阿姨的錢,想不到商店的監控錄像告訴了警察真相,當Tom的父母氣急敗壞的回家拿起藤鞭就要教訓Tom時,Tom哭著說出了真相:學校馬上有一個演出,他是主演,當所有其他的小朋友都可以邀請到自己的父母參加時,他的父母卻因為要賺錢,不僅不聽他的請求,而且一次次把自己的「邀請信」丟進了垃圾筒……偶然一次在飯桌上,他聽到有人邀請爸爸演講,一小時別人要付500元,他就賣掉自己所有心愛的卡片,卻仍然湊不夠錢,而演出時間已經越來越臨近了,他實在沒有其他的辦法……一家人抱在一起痛哭流涕,悔恨的淚,高興的淚,愛的淚…… 鏡頭二:成才因為違反校規而被學校開除,當他加入「黑社會」之後,因搶劫而被毆打,正好被爸爸撞見,爸爸為營救兒子而從過街天橋的台階上摔下來,頭狠狠的撞在水泥柱上……當爸爸被推進急救室,雜貨店的胖阿姨告訴成才:「你知道你爸爸有多愛你嗎?為了找到一所學校收留你,只會寫ABC的他,把我替他寫的英文求救信抄寫了163份,並且用殘疾的腿跑遍了新加坡一百多所中學……他太愛你了,他實在不知道該怎樣愛你……」成才的爸爸在彌留之際,希望當面感謝終於肯「收留」成才的胖校長,成才去學校哭著求校長「騙」爸爸……當大家圍在病床前送成才爸爸時,爸爸對成才說:「我一輩子是在棍棒和仇恨中長大的,我不知道愛,更不懂得如何向你表達愛……」然後他攢足最後的力氣說出自己剛剛學來的「I love you」跟兒子作最後的告別…… 這個世界,當越來越的人會說兩種語言(甚至更多),卻越來越不會最基本的「愛」的表達;當人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富裕、奢侈時,卻越來越沒有時間關注「愛」,表達「愛」……在走向「文明和繁榮」歷程中,我們的心靈漸漸枯萎。兄弟之間,姐妹之間,母子之間,父子之間,夫妻之間,師生之間,同事之間,朋友之間,我們越來越無法真正走進彼此的心靈;在一切「正常、普通、世俗」的浸染中,我們的靈性慢慢變得冷漠、麻木,進而視一切「夢想、崇高和真誠」為「迷幻、虛假和偽裝」! 生命、愛、關懷、靈性……在哪一個黑夜滋養?在哪一個凌晨萌發?又在哪一個時刻開花?!
請採納。
E. 兒童電影觀後感快點我很趕時間
在我剛剛學會認字的年紀,我讀完了《西遊記》,有一段時間更是反復翻讀,樂此不疲。可以說,那隻桀驁不羈的猴子伴我度過了童年最懵懂的時光。小時候視他為英雄,逍遙九天,肆意強大;長大後視他為超人,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即使現在認為《西遊記》已經是老掉牙的故事,但我眼裡的孫悟空依舊永遠是無敵的象徵,在坐在電影院熒幕之前,我從來都忘記了他五百年的孤寂與緊箍咒的束縛,忘記了他流連享樂於花果山的美好初衷。法力無邊也好,無法無天也罷,那個從來都被認為是強大如神佛的小猴子終究逃不過命運的枷鎖,從《大話西遊》到《西遊降魔篇》再到《西遊記之大鬧天宮》,十幾年的電影歷史中,縱使孫悟空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縱使他如何掙扎反抗,卻也逃不過宿命賦予他的悲劇色彩。
無畏是他,狂妄是他,強大也是他。孫悟空的英雄光環已經深入人心,而《大聖歸來》卻讓我看見了另一個不一樣的齊天大聖,一個更加有血有肉的孫悟空。
即使年年都有西遊記的電影,但以動畫片的形式表現出來的「孫悟空」電影卻是第一次。與原著不同,孫悟空不是為了修成正果早日逃脫如來佛的約束而護送唐僧,不是千篇一律的武藝高強,孫悟空因為封印沒有解開法力盡失,他不會飛,不再火眼金睛,不再身如玄鐵,不再永遠積極樂觀,鬥志昂揚。孫悟空只剩下靈活的身手和與生俱來的力量,在他發現自己連曾經不屑一顧的巨靈神都打不敗的時候,他會失落,會頹廢,他將自己深埋在自卑的黑暗深淵中,直到那束名喚「江流兒」的光將他的眼前照亮。
F.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小和爺爺生活在鄉下,脫離父母關愛的他是個典型的留守兒童。影片用生活化的情節勾勒了開開喜怒哀樂的點點滴滴,我能真切的感受到開開內心的那種孤獨和執著。
「父母在遠方,身邊無爹娘,讀書無人管,心裡悶得慌,安全無保障,生活沒希望。」這則順口溜反映出許多留守兒童的生存現狀。親情、教育、安全,缺失了這些至關重要的環節,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引人憂思。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親情是所有社會關系的基礎。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但是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讓人心酸。最後開開的父母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將開開帶到城裡,帶到自己身邊。但開開能很快適應新的環境,新的生活嗎?確實讓人擔憂。
由此,我希望所有留守兒童的家長,能多顧慮孩子的感受,這些自己孤單,無依無靠,夜晚睡覺都想著父母的孩子,是多麼渴望得到爸爸媽媽的愛啊!請您們多陪陪他們吧。
看了這部影片,我受益匪淺,我佩服開開的堅強和勇敢,和他相比我自愧不如,我知道今後該怎樣做了。以後不管遇到什麼困難,我都要做一個堅強的「讀書的孩子」。
G. 陪小孩看電影的感受
我去了,我陪外甥看什麼打死小鬼子的動畫片,他問我是不是日本人都是壞蛋,我說不是啊,迪迦奧特曼你不是很喜歡么,外甥就哭了說,不可能不可能,奧特曼是中國的中國的英雄……我真的是……還有陪侄女看天線寶寶,我想說我想死……
H. 兒童電影冰雪女王3觀後感怎樣寫
鏈接:https://pan..com/s/1DyEAHvhFCcK1y-MYhZIcYA
冰雪女王3是一個國際性的童話故事,每個人從兒時起就很熟悉。為我們的動畫電影制定主題時,我們想要選擇一個在任何國家都會被了解和理解的故事,所以我們的選擇最終落在安徒生的冬季故事上。
I. 你認為兒童電影有哪些觀賞性
兒童電影的可觀賞性很多,總結起來可以分為三個點來細說——故事類,科普類,傳承類。以下一一舉例說明。當然,要得看用心製作的兒童電影。
故事類:代表作——《冰雪奇緣》
這部片子的可觀賞性有:冰雪女王從一開始的知曉特異功能,魔法,怕不受自己控制,被別人發現,一直隱瞞。到片子中間的宴會被誤解,躲去深山。再到後面的化解姐妹誤會,把魔法可控後的自信。故事完整有條理,並且裡面的歌曲也很好聽。還有裡面對魔法的構想,能滿足兒童對夢想世界的想像力。
J. 比較優秀的,少兒影片(愛國方面)觀後感 [800字]
《地道戰》觀後感
地道戰,描述的是抗日戰爭時期的一段經典故事。
一開片,黑白畫面和嘹亮的紅歌,深深地吸引了我。黑白之間,透露著閃亮的精神,是現在缺少的一種淳樸的韌勁;嘹亮紅歌,唱響的是那一代的風貌,將我們引領進那段歲月,感受那段歲月人們經歷的過往,或滄桑,或澎湃,或凄涼,或美好。但,那一段剪影卻讓我們看到了彼時中國革命的朝氣蓬勃,看到了中國人民的勇敢與團結。
這是在1942年,高老莊的人民群眾為了保衛祖國,集智集勇,最終殲滅了敵人。在消滅敵人的過程中,高老莊的人民在戰爭中學習,在戰爭中進步,雖然經歷了許多困難,但是,堅持就是勝利的精神支撐著他們,勇敢的力量在支持著他們。
最初,高老莊人民為了藏身,開始挖地道。村裡動用了全村男女老少的力量,初建成了地道。剛建成沒多久,黑風口的日軍就來襲擊高老莊的人民,老村長為了全村人的安全去敲警鍾而犧牲了自己。這正是保衛祖國,保衛人民,把自己放第二位的思想的體現。老村長是勇敢的,無私的。
但是,由於地道工作不夠完善,戰術不夠成熟,地道被破壞。區長及游擊隊的及時趕到讓人民倖免於難。通過這次教訓,高老莊的人民吸取了經驗和教訓,採用了地上打和地下藏相結合的戰術,來攻打和防禦。
讓我感觸最深的是,人民團結起來,集中智慧和力量,勇敢地面對比自己武裝力量強大的敵人,即便一開始不會打,但是在戰爭中學習,在戰爭中進步的思想是可貴的,是值得敬佩的,我們應該好好學習這種勇敢面對的思想和勇氣。
後來,高老莊來了自稱是武工隊的幾個人,不過,細心敏銳的高傳寶看出了倪端,索性將計就計,將漢奸帶入了地道,來個措手不及。當真正的武工隊來後,他們帶領高老莊的人民殲滅黑風口的敵人。
黑風口的敵人在和高老莊人民交戰後,被狠狠地打擊了。在這之後,黑風口的日軍又想偷襲高老莊。高老莊的人民聯合游擊隊和武工隊,有勇有謀地殲滅了來襲的敵人,還消滅了黑風口的所有敵人。打了漂亮的一仗。
這是團結的力量,也是團結的智慧,更重要的是一種信念,一種誓死保衛祖國,保衛人民的信念。正是這種信念,讓人民能夠在武裝力量超過自己好幾倍的敵人面前,依然勇猛和堅強,並且戰勝敵人。這是我們應該牢記在心,並且學習的。
《建黨偉業》觀後感
周三晚上,在黨員之家的組織下,我們前去觀看了紅色影片《建黨偉業》,頗有些感觸。
《建黨偉業》影片主要重現了從1911年辛亥革命後到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這10年時間里的歷史故事與風雲人物。以前只是從書本上淺淺地了解了一些,如今,這段歷史被搬上了銀屏,更加生動地向我們娓娓道來這一段歷史,加深了我們對這段歷史的了解。
從武昌起義、清帝退位、二次革命、新文化運動、袁世凱稱帝、護國運動、張勛復辟、護法運動、巴黎和會、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最終成立……我們彷彿置身於了那一段歷史之中。很多個場景深深地打動了我,讓我久久不能平靜。
在那麼一個動亂的年代,人民生活在水生火熱之間。
袁世凱稱帝之心昭然若知,可謂是歷史的一大倒退,而蔡鍔將軍以裝瘋賣傻,得以袁世凱放鬆了戒心,讓其去日本看病。離別時刻,蔡鍔將軍對小鳳仙說的一席話,「奈何,七尺之軀,已許國,再難許卿。」讓人不禁動容。那個年代裡沒有小我,只有大我。沒有大我那麼又何來的小我呢?!
除了當時黑暗的軍閥統治之外,中國也面臨著國外列強的壓迫。當巴黎和會的時候,我們的先進知識分子們就已經意識到弱國無外交,不得不佩服他們的遠見卓識與先進思想了。
為了共同的理想而聚集在一起,不怕流血犧牲,只為那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當一個臉上蒼白無血色的女大學生跪在總統府前舉著血書「冤」字請願時,回答軍警為什麼不到檢察廳喊冤時,她含淚說:「冤情太深,檢察廳接不了我的狀子。」之後痛呼:「我是為四萬萬同胞喊冤啊!」這一聲猶如千鈞之重的巨石狠狠砸在了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上,使人心痛,心苦,心碎啊!
無論是誰,要是敢亡我國家,滅我種族,我們就跟他血戰到底.....
在影片的最後,經過了長年累月的計劃與努力,當中國共產黨終於成立的時候,我,感慨萬分。
現在,我們偉大的祖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早已經今非昔比,國家正在強盛,民族正在復興,我們的日子正在蒸蒸日上。今天的每一個我們都以能加入「中國共產黨」這個大家族而光榮而自豪。
但是肯定的一點是,我們不能忘記我們現在生活的一切的一切,是無數革命先輩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不忘中國共產黨的建立之初,是何等的不易。
純粹地入黨,純粹地奉獻,也許這才是我們應該執以貫行的,我們除了接受前人的革命成果之外,也應該好好地傳承那一種精神與魄力,繼續為我們共產黨的事業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