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學生留守兒童校園劇本
第一幕
第一場 離別
時間:小首子開學前一天
地點:家中
人物:父母,兄妹,奶奶
音樂起:《 》
母親:娃呀,明天就要上學了,這下上了高中就是大孩子了,一定要學會自己照顧自己,好好的學!爸媽可盼著你三年後的大學通知書呢!不要讓爸媽失望呀.來媽給你做了件新衣服,明天去學校就穿上!(母子相視而笑)
小文:媽媽偏心,哥哥都有新衣服,我沒有(嘟起小嘴)
母親:小雯乖,你生日的時候媽媽一定給你買新衣服.比哥哥的更好看,行不?
<小雯跑跑跳跳的走了>
<翌日清晨>
劉首:爸媽我要去上學了,不用為我擔心,我會好好照顧好自己的,我一定好好學習考上一個好大學!爸媽,再見!(向爸媽揮手)
母親:去吧,孩子!爸媽會想你的.(眼框濕潤)
母親來到小文的床邊,靜靜的看了會兒......
父親:孩他媽我們該走了,再不走就趕不上火車了.媽,您老一定要保重身體呀,我們到了那邊就給您打電話!我們走了,媽~
奶奶:走吧,孩子我一定會給你們照顧好的.
<父母齊下>
小雯:爸爸~~媽媽~~(張望著)哎?奶奶,爸爸媽媽呢?
奶奶:來,小雯乖,聽奶奶說啊,你爸媽出去打工了,為了不讓你們擔心就沒給你們說!
小雯:爸~媽~(小雯跑到家門口帶著哭腔大喊起來)
<半個月後,劉首回家了>
劉首:爸,媽我回來了.(轉了一圈都沒有看見爸媽,這時妹妹跑出來了)
小雯:哥哥,你回來啦。爸爸,媽媽~~都出去打工了,他們不要咱們了是不是呀?(委屈的哭了)
劉首:傻妹妹怎麼會呢,爸媽是為了咱們這個家,怎麼會不要咱們呢?
(劉首沉默了,他覺得自己好象一下子長大啦,他覺得爸媽的外出很大一部分是因為自己!他覺得自己應該更努力,更不能辜負爸媽!)
第二場 日記
時間:晚上
地點:家中
人物:小雯
音樂起:背景音樂-- 《Song From A Secret Garden》
幕起(只亮台燈)
(台燈亮著,小雯一人坐在桌邊寫日記)
旁白念日記內容)
今天是爸爸和媽媽走的第15天,哥哥從學校回來了,我問他爸爸媽媽是不是不要我們了,他說爸爸媽媽是為了我們才去打工的.可是我不明白,為什麼別人的爸爸媽媽不去打工,偏偏我的爸爸媽媽要走.雖然媽媽說了要給我買新衣服,我之前也很希望得到.可是現在,我不想要新衣服了,我想他們了,我想爸爸媽媽了,我想他們快點回來!因為我每天放學一到家就喊媽媽,可是喊了沒人答應,才想起爸爸媽媽都走了.一連好多天都這樣.想到鄰居家的孩子每天回家就可以看到爸爸媽媽,我的心裡就更加的難過,更加的想念他們,更加希望他們回來.我好想給媽媽說我不要新衣服了,我要她回來.可是......這好像不太可能.爸,媽,你們什麼時候回來啊 ?你們知道我在家裡想念你們嗎?
幕落(關燈)
音樂響起:背景音樂-- 《》
插入獨白:其實大多數孩子都是因為這個原因成為所謂的"留守兒童",但是讓我們再仔細想想,在這么龐大的人群背後,有多少無奈和無助呀!他們的父母為了家庭,為了生活,不得不把自己的孩子劃訂為"留守兒童"......其實,在著背後還隱藏著許多不安定的因素!......)
第二幕 留守的日子
第一場 生日事件
背景:父母離家幾個月後,小雯生日這天,恰好也是周末,劉首回家給妹妹過生日.
時間:小雯生日
地點:劉首回家路上&家中
人物:兄妹,奶奶,社會青年甲乙丙
幕起(開燈)
音樂起:背景音樂-- 《 》
旁白: (哥哥帶著禮物回家給妹妹過生日,途中遇上了三個喝醉了的社會閑雜青年,甲乙丙,三人一人手裡提著一個啤酒瓶,跌跌撞撞地一齊圍了上來.)
甲:哥們兒,帶著禮物去哪裡啊?
乙:去見女朋友啊?晚點去!晚點再去!走,我們再去喝兩杯.
劉首:我~~我不認識你們.
丙:不~~不認識?不認識剛好呢!那就交~~交個新朋友吧!一~~一回生,二~~二回熟嘛!你沒聽過"朋友多了路好走嘛,呵呵~~路好走"!
劉首:我~~我還要趕著回家呢!
乙:回家?哈哈哈...他說他要回家?哈哈哈...還早呢!這~~~這樣...吧,今天...就我請客,交個朋友!怎麼樣?
劉首:我不能去的!我奶奶和妹妹還在家等我.
甲:哥們兒,怎麼那麼...不給面子呢?你讓我們將來怎麼在社會上混啊?
丙:就是,你讓我們今後在社會上怎麼~~立足啊?給個...面子,別把大哥惹火了!大哥的耐信~~不好!
劉首:我不認識你們!
甲:再給你...一次機會,去...不去?
旁白: (哥哥沒有回答,轉身想溜,卻被混混乙絆倒,重重的摔在地上.)
丙:小子,叫你...不要把我們大哥...惹火了,你...聽不懂嗎?你是敬酒不吃...吃罰酒啊?
甲:老二...交給你了,給我教訓教訓...教教他.
丙走到劉首身前,一把拉起劉首,又立馬一拳送過去,劉首再一次跌倒在地.)叫你...敬酒不吃吃罰酒!叫你...不給面子,叫你...不去!
(說完又是一腳,劉首躺在地上一動不動)
甲:真...沒意思,走!
乙:老三...走了!
(甲乙丙丟下啤酒瓶,大搖大擺的走了,劉首依然躺在原地一動也不動.)
<甲乙丙齊下>
音樂起:背景音樂-- 《 》
旁白劉首慢慢的艱難的爬了起來,緩慢的拖著步子去撿禮物,背起書包回家了)
(劉首回到了家門口,妹妹來開的門,看到了受傷的哥哥,急的要哭了.)
音樂停
小雯:哥,你怎麼了?你和別人打架了?
劉首:沒有.
小雯:那你怎麼受傷了?
劉首:妹,這是你的生日禮物,打開看看喜不喜歡?
小雯:哥,我問你呢?你怎麼受傷了?
劉首:沒事,我路上不小心摔的.
小雯:你騙人!怎麼能摔成這樣?你騙我!
劉首:別說那麼大聲!我不想讓奶奶知道.我沒事的.
小雯:我去拿葯給你擦擦.
(說著就馬上奔去取葯)
劉首:不用了,沒什麼的.我去洗一下就行了.你別給奶奶說啊,免得她又擔心!
(說完就進裡屋去了)
幕落(關燈)
第二場 劉首變壞
背景:妹妹生日後不久,甲乙丙老是不停的找劉首的麻煩,為了不受欺負,劉首開始和班裡的一些壞學生走在一起.
時間:下午放學
地點:網吧,酒吧
人物:劉首,劉首同學,社會青年甲乙丙
幕起:(開燈)
音樂起:背景音樂-- <網吧嘈雜聲>
旁白: (烏煙瘴氣的網吧里,劉首和幾個同學在打CS,正玩的興高采烈,網吧里一片喊殺聲.正在這時,網吧里進來了幾個人,直奔到劉首身邊,其中一個一把抓起哥劉首.)
同學甲:(從椅子上跳了起來)你們想干什麼?鬆手!
青年丙:(松開手)哦!沒什麼,我們只是想和他談談.
青年甲:關你屁事!
同學甲:你說什麼?
青年甲:我說什麼了啊?我說關你屁事!
同學甲:呀哈!敢和我叫真,不想活了你!
(大個兒話音未落,其他幾個同學也都一股腦兒跳了起來,踢開椅子.)
同學乙:怎麼招,想打架啊?
劉首:(見事不對,立馬說)大個兒,算了!反正我也沒事!
同學甲:算了?難怪你要被他們欺負,今天有我們在這里,你怕他們干什麼.算什麼算?沒門!
青年乙:老大,我看我們今天還是算了吧?他們人多!(支了支老大輕聲說)
同學丙:怎麼?怕了?不敢打了啊?
青年甲:老子從來就沒怕過誰!你們?還嫩了點!
同學甲:嫩?那就讓你瞧瞧!(說完,就朝老大狠很飛了一拳,老大頓時鼻血直流.)
(老二,老三見老大挨打,疾步上前,一群人便打了起來.劉首見事,也顧不得什麼了,也跟著打了起來.畢竟是人多力大,劉首和他的同學把那三個混混打倒在地.)
同學甲:~跟我斗?說我嫩!我看你也就那兩下子,囂張啥?(不屑狀)
同學乙:走,我們去慶祝慶祝.
同學丙:好主意!我們就去***酒吧!不醉不歸!
音樂切換:背景歌曲-《 Dragoste din tei 》
*酒吧
旁白: (幾個懵懂的少年裝出一副二流兮兮的樣子,大搖大擺的走進了*酒吧.劉首在裡面看起來格格不入.)
音樂停
旁白:(出來的時候天已經漆黑了,劉首沒法回學校,於是便醉醺醺的回家了.奶奶出來開門,看見哥哥醉醺醺的樣子,當場氣的話都說不出來了,直接暈了過去.)
小雯:(聞聲出來)哥,你怎麼喝酒了?
(小雯看見地上的奶奶,一下撲了過去,大喊)奶奶!~奶奶......
音樂起:背景音樂-- 《O S T》
(劉首似乎渾然不知,徑直回房去了.留下哭泣的妹妹和躺在地上的奶奶.)
旁白:(奶奶由於受的打擊過大,終於一病不起,不久後病逝.父母恰好剛搬了工地,也沒和家裡聯系,兄妹倆一下子就像孤兒一樣.沒人管的日子,哥哥開始和那幫曾經幫過的他的兄弟一起抽煙,喝酒,逃課,游戲......而小雯則變的更加孤苦無依.)
幕落(關燈)
第三場 小雯尋親
背景:奶奶病逝,兄長變壞,父母身處異地,小雯開始過孤苦無依的生活.過著一種與自己年齡及其不符的生 活,承受著常人無法承載的痛苦.但,她只是一個剛滿十歲的孩子而已!年少無知的她決定去找身處異 地的父母.踏上了艱難的尋親之路.一條不歸路.
時間:傍晚
地點:街上
人物:小雯
幕起(開燈)
音樂起:伴奏樂-- 《哪裡有我的家》
小雯演唱:
美麗的西雙版納/留不住我的爸媽/中國那麼大/有沒有我的家/爸媽一個家 /哥哥一個家 /剩下我自己/好像是多餘的
美麗的西雙版納/留不住我的爸媽/中國那麼大/有沒有我的家/爸媽一個家/哥哥一個家/剩下我自己/ 好像是多餘的
爸爸呀媽媽呀/能不能告訴我這到底是為什麼
美麗的西雙版納/留不住我的爸媽 /中國那麼大/有沒有我的 /爸媽一個家/哥哥一個家 /剩下我自己/ 好像是多餘的
爸爸呀媽媽呀/能不能告訴我/這到底是為什麼
爸爸呀 媽媽呀 / 能不能告訴我/這到底是為什麼
小雯:(蜷縮著瘦小的身體蹲坐在街道旁,用極低的略帶抽泣的聲音)爸~媽~你們在哪兒啊?我好想你們!你們在哪兒?我該怎麼辦?你們在哪兒?在哪兒?......
(小雯筋疲力盡,終於沉沉的睡去.)
音樂切換:火影忍者-《sadness and sorrow》
旁白:(漆黑的夜裡,可憐的小雯躺在哀傷的音樂里,顯得異常的凄涼.次日清晨妹妹醒來,依然的茫然,無助,繼續著她的尋親之路……)
幕落(關燈)
第三幕
背景:奶奶去世了,年幼的小雯獨自一人走了,不知去向.家已不再是家.
第一場 墮落
時間:某天上午
地點:網吧
人物:劉首,混混若干
幕起:(開燈)
音樂起:背景音樂-- 《 》
旁白: (網吧里,劉首異常頹廢,嘴裡叼著一支煙,坐在電腦前玩CS,完全不像一個15歲的少年,徹底和那群混混一起墮落了.)
哥哥:(喊道)殺!殺!......快,左邊,左邊,開槍啊!殺!
混混甲:後面,後面來了.
混混乙:跑快點,殺來了!
幕落(關燈)
第二場 噩耗
背景:父母終於在另一個工地總算安頓好了,然而卻聽到了來自家裡的噩耗.
時間:下班後
地點:公用電話亭
人物:父母
幕起:(開燈)
旁白: (父母來到的另一個工地安頓好了,剛幹了幾天,這天夫妻兩下班後正往住處走,路上經過一個公用電話.)
母親:好久沒打電話回家了,打個電話吧!
父親:也好.打個回去.
旁白: (電話撥通了,但家裡沒人接.)
母親:家裡好像沒人.
父親:那打給張姐吧.
(於是電話打到了鄰居家.)
母親:喂,張姐嗎?我是首子媽.(母親剛剛說了自己是誰,就聽見對方傳來了噩耗,聽筒隨之滑了下來,母親怔怔的站在原地.)
音樂起:背景音樂-- 《 》
父親:(一把抓起電話)喂,喂,張姐,出什麼事了?(父親靜靜的聽著,之後聽筒也掉了下來.父親表情痛苦的定在那裡,全身開始抽搐.母親暈在了地上.)
(父親摻起母親,使勁的搖了搖妻子,妻子醒了過來,泣不成聲.一切為時已晚)
幕落(關燈)
後記
全體演員:
音樂起:背景音樂-- 《》
獨白:小雯就這樣失蹤了,不只去向,不知道是不是還活著;劉首就這樣走上了歧途,不知道以後會有怎樣的命運;奶奶也去世了;原本一個好好的家庭就這樣毀滅了.父母本是出於無奈外出打工,怎麼知道,美好的願望還沒有實現,家就這樣...沒有了.
全體演員:所以我們呼籲----關愛留守兒童,關愛留守的孩子
----獻出你們的愛心吧
所以我們呼籲----關愛留守兒童,關愛留守的孩子
----讓這樣的不再悲劇發生
所以我們呼籲----關愛留守兒童,關愛留守的孩子
----從現在開始,從我做起
所以我們呼籲----關愛留守兒童,關愛留守的孩子
----讓我們的世界更加和諧,更加美好
備註:背景音樂大多是班得瑞的輕音樂。
② 關於留守兒童的電影或電視劇。謝謝
你好!
《崀山生死戀》很感人。是關於留守兒童和被拐賣兒童的數字電影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望採納。
③ 我們都一樣的基本信息
1、《我們都一樣》:電影劇本,三建編著。
主題詞:
農民工、留守兒童、愛情、家庭;
故事梗概:
主人公程建因左眼殘疾難覓工作,同時又與妻子離婚。萬般無奈之際,得到好友代軍的幫助。進入一家腳手架租賃公司打工。
誰知剛到工地的程建,卻親歷著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誰是製造了這場戰爭呢?
先是劉工頭隨意剋扣工人工資,又夥同王大川一起造假賬、偷賣搭建腳手架的鋼管……後來,被性格耿直的劉冬所揭發,同時,謝老闆也從安插在工人中的「內線」那裡得到「情報」,兩人因此被開除。謝老闆在送劉工頭和王大川回家時,給了兩人張假火車票,激起兩人對劉冬的仇恨。再回工地時,卻被不明的「黑社會」所阻、毆打、致殘……
作為朋友,代軍和程建可謂兄弟情深!當代軍得知程建被解僱時,忙著給他找工作;當了解到程建離婚,又把張月虹介紹他;當得知程建出了車禍,傾囊相助……
謝老闆在得知程建出了車禍後,不僅不同情,還剋扣工資,使代軍看到了謝老闆的真面目!於是,搜集證據,向謝老闆發起了「維權戰爭」!最後,在謝老闆的「內線」倒戈下,將謝老闆繩之以法……
程建通過在工地的經歷後,決定自主創業,先是推銷家鄉的特產,發展特色農業。後來,又和代軍組建了一家實業公司……通過他們的努力,使農民工和社會上的每個勞動者都做到了「我們都一樣」……
主要人物:
1、程建:劇中男主角,左眼瞎,離異,有志向的70後青年,性格善良正直,通過與女主角張月虹結合,成就一番事業;
2、張月虹:劇中女主角,年輕寡婦,70後的女青年,先在工地做飯、打點雜工,與前夫生育一兒一女,在鄉下跟爺爺上學;後與程建結為夫妻,一起打拚、創業;
3、代軍:程建好友,70後青年,為人正派,頭腦靈活,遇事圓滑、老成,後來成為工頭,敢於與狡猾的謝老闆斗爭,多次幫助工友,最後作為工人代表,為工友們維權;
4、謝老闆:上海人,80年代的暴發戶,一家腳手架租賃公司的老闆,頭腦精明,通過自己制定苛刻的規章制度來規范工人行為,對待工人吝嗇、小氣,對背叛自己的工人不擇手段;
5、趙剛:湖南人,程建工友,90後的年輕人,也是謝老闆親戚,特意被謝老闆安排在工人中的「眼線」,幫助謝老闆暗中記賬、管理工人;
6、秦一明::山西人,程建的工友,90後的年輕人,未婚,喜歡上網,為人大方、豪爽,遇事敢作敢當;
7、劉冬:東北黑龍江人,程建的工友,90後的年輕人,好打不平,為人俠義;
8、王大川:四川人,程建工友,80後的青年,品行極差,到處沾花惹草,被謝老闆發現後解僱、致殘;
9、劉工頭:江蘇人,70後的中年人,為人刁滑狡詐,待人苛刻,經常扣發工人工資,後被謝老闆解僱、致殘;
10、程建娘:程建的母親,農村老婦女,滑稽可笑,但不乏心細、善良的一面;
11、魏華父:張月虹前夫的父親,農村老頭,心地善良,能為他人考慮;
12、萬麗:程建前妻,因傍大款與程建離婚,後遭拋棄;
13、魏平:張月虹與魏華的女兒,小學生五年級學生;
14、魏安:張月虹與魏華的兒子,小學生一年級學生;
15、佳佳:程建與萬麗的女兒,初中一年級學生;
2、專輯:《明天過後》
演唱:張傑
發行時間:2008-08-27
作詞: 苟慶/曹軒賓 作曲: 曹軒賓
④ 求留守兒童的電影/電視劇,
韓童生主演的國產電影《馬東的假期》
⑤ 關於留守兒童的電影
米花之味
米花之味
單身媽媽葉喃從城市回到家鄉展開新生活,常年在外工作讓她與家人之間在生活方式與思考方式上產生了一些不同。他們需要以新的方式重新融入彼此的生活,而在融入女兒生活的過程中,修補關系的過程卻不是那麼順利。有一天,女兒和小夥伴因為偷走寨子里最神聖寺廟中供奉的錢花被抓起來,村民們認為孩子們被「惡魔附身」,為了「拯救」她們,村民們決定潑水節期間去祭拜一尊藏在具有1.2億年歷史溶洞中的石佛。
⑥ 《大山裡的孩子》電影主要講了什麼
電影《大山裡的孩子》,本片通過講述「大山裡的留守兒童想念父母,共同攢錢買手機與外出打工的父母取得聯系」的感人故事,深刻反映了留守兒童這個特殊弱勢群體對親情的渴望和自強、自立、自信的奮斗精神。主要講的是留守兒童的故事。這次聯誼會有好多媒體參加,還有河北省人大,聯婦,紅十字會等重要人物參加了這次聯誼會。我還作為演員代表上台發言,希望全社會都能行動起來,關注,關愛「留守兒童」,讓我們攜手努力,讓他們成為跟我們一樣擁有幸福童年的孩子。
⑦ 有沒有關於留守兒童的感人故事啊可以做舞台劇劇本的更好!,人在這里等,急急急急急!!!!!分數好
謝道韞
謝道韞身出名門,系東晉安西將軍謝奕之女。王謝世家,在魏晉南北朝那是響當當的字型大小。即使在門閥林立的東晉,王謝兩門也自視極高,婚嫁除了入宮攀龍附鳳以外,都只在兩族之內進行。他們兩家在晉朝消亡之後仍是風光不減,直到梁武帝時大梟雄侯景向兩族求婚被拒絕遂視此為平生恨事,最後造反時順便將王謝兩族徹底誅絕。王謝的數代風流到此嘎然而止,只留下劉禹錫的一首,「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讓後人懷詠。
謝道韞還是個小MM的時候就相當了得。一次叔父謝安問她,「《毛詩》中何句最佳?」,謝道韞答道,」詩經三百篇,莫若《大雅·嵩高篇》雲,吉甫作頌,穆如清風。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謝安大贊其雅人深致。不要小看這一贊,謝安何等樣人,不說他在淝水之戰中的鎮定氣度,也不說他權謀機變的高超政治手段或者是一心只想歸隱的澹泊心態,只說後世的詩仙李太白向來眼高於頂,有著天子呼來不上來的狂氣,然而他生平唯一服膺的人就是這個東山不出的謝安石。其時天下號稱名士的何止千萬,能得謝安一贊幾乎可以藉此榮耀終身。另一則故事就更經典了,一次冬日謝氏家族聚會,正趕上大雪鵝毛般片片落下,謝安於溫酒賞雪之餘,雅興大發,問在座的謝氏後輩,飄飄大雪何所似?謝道韞的堂哥謝明介面:「撒鹽空中差可擬。」(這位老兄空中撒鹽何故,難道想人工降雪?:))。謝道韞馬上微哂道:「未若柳絮因風起。」簡單一句,謝道韞的詩情才氣相比她堂哥何啻宵壤!謝安大聲稱善,誇獎道韞敏慧過人。
曹沖
曹操不但是一個成功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還是一個成功的父親。他的幾個兒子,文功武略,各有卓越之處,而他最喜愛的,首推曹沖。古代所謂神童,以語言天賦突出的居多,曹沖卻表現出解決問題的高超思維能力。曹沖七歲時以等量置換的辦法稱大象體重,不但震驚了當時之眾,也流傳千古,成為最經典的兒童智力啟蒙故事之一。
還有一個典故:孫權曾送來一隻漂亮的雉雞。曹操想觀賞雉雞舞蹈,但使盡辦法,這珍禽就是不鳴不舞,讓人徒嘆奈何。曹沖想出一個辦法,讓人製作一面大鏡,擺在雉雞面前。那雉雞於鏡中看到同類,起了爭勝之心,當即舞將起來,這一下對鏡成雙,煞是好看。
有的故事,不但體現了曹沖的智慧,還表現了他寬厚仁慈的一面。一次,曹操坐騎的馬鞍放在倉庫中,不慎被老鼠咬壞。庫吏大驚失色,自認必死。曹沖知道後,心生一計:他先用利刃將自己的單衣穿戳成鼠齒狀,然後裝成一臉愁色的樣子去見父親。曹操問他何事憂慮?曹沖說:「世俗以為鼠齒衣者,其主不利。今單衣見齒,是以憂戚。」曹操趕緊安慰愛子,說:「此妄言耳,無所苦也。」過了一會兒,庫吏前來報道曹操那樁馬鞍被鼠咬壞一事,曹操聽後,笑著說:「連我兒子的單衣都被咬壞,何況馬鞍乎?」根本沒有追究的意思。據說,每當曹沖見到當刑者,總要上去尋問是否冤枉,是否處理過重?如是,他就要想方設法為之救命或減刑;每當見到那些勤奮而能乾的官吏因小過或失誤而觸犯法律,他都要親自到曹操那裡說情,請求父王寬大。史書稱曹沖「辨察仁愛,與性俱生,容貌姿美,有殊於眾,故特見寵異」。——這種悲憫寬厚的氣質在一個十幾歲的孩子身上體現出來,簡直催人淚下。
可恨天道難測。上蒼把智慧慷慨地賦予曹沖,卻又殘酷地掠走他的生命。建安十三年,年僅十三歲的曹沖突患大病而亡,據後人推斷,可能是「絞腸痧」。曹沖的夭折,留給歷史一道殘缺的美麗,留給後人一份遺憾的嘆息。
也許上天的深遠用意,非我等凡胎肉眼所能看穿。
曹沖死後,曹操悲痛萬分,曹丕來寬慰他,曹操說道:「曹沖之死,是我的不幸,又是你們的大幸。」曹丕即位後,也經常對臣下說:「若使倉舒(曹沖之字)在,我亦無天下。」可見,曹沖之死,客觀上為曹丕爭奪王位掃除了最大障礙。
才高八斗的曹植,力能搏虎的曹彰,都在爭當曹操繼承人的交鋒中鬱郁而終。假使曹沖活著,以他的仁慈,在與曹丕等人不可避免的爭斗中會是一個什麼結局,又有誰能夠預料呢?
王戎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這段關於路邊的苦李子的故事,最早記載在《世說新語》上。這個哲理味濃郁的小故事,讓我們毫不猶豫地將王戎劃在神童的圈子裡。如果說曹沖的天分在於解決問題,那麼王戎的天分則在於觀察總結。
歷史上的王戎是個很難下定義的人物,簡直具有典型的性格分裂症狀。《世說新語》里有關他的條款還有許多,摘列一二,就不難得出這個結論。
1,王戎儉吝,其從子婚,與一單衣,後更責之。(王戎在其侄子結婚時送過一件單衣,後來數次討還)
2,司徒王戎既貴且富,區宅、僮牧,膏田水碓之屬,洛下無比。契書鞅掌,每與夫人燭下散籌算計。(王戎作司徒的時候富了起來,一到天黑就和老婆關起門來數錢)
3,王戎有好李,賣之,恐人得其種,恆鑽其核。(王戎家的李子樹品種優良,賣的時候怕別人引進,先把核鑽破)
4,王戎女適裴頠,貸錢數萬。女歸,戎色不說,女遽還錢,乃釋然。(女兒出嫁借了他的錢,他就甩臉子看,女兒還了錢,馬上眉開眼笑)
單從上面的記載來看,王戎的吝嗇,簡直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世說*儉嗇第二十九》中記載了九條儉嗇的故事,他一人就佔了四條。但是在同一本《世說新語》里,他卻另有截然不同的表現:
1,王戎、和嶠同時遭大喪,具以孝稱。王雞骨支床,和哭泣備禮。武帝謂劉仲雄曰:
「卿數省王、和不?聞和哀苦過禮,使人憂之。」仲雄曰:「和嶠雖備禮,神氣不損;王戎
雖不備禮,而哀毀骨立。臣以和嶠生孝,王戎死孝。陛下不應憂嶠,而應憂戎。」
(譯:王戎、和嶠都很孝,同時死了老母。和嶠規規矩矩服喪,王戎雖然不遵守規矩路數守孝,卻因為痛苦而消瘦得像只乾乾雞了。)
2,王戎父渾,有令名,官至涼州刺史。渾薨,所歷九郡義故,懷其德惠,相率致賻數百萬,戎悉不受。(他作官的老爹有清官的名聲,死後,下面的人送錢數百萬表示懷念,王戎一概拒絕)
3,魏明帝於宣武場上斷虎爪牙,縱百姓觀之。王戎七歲,亦往看。虎承間攀欄而吼,其聲震地,觀者無不辟易顛仆,戎湛然不動,了無恐色。
(魏明帝虐待老虎還招呼老百姓圍觀。老虎一聲大吼,嚇得眾人屁滾尿流,七歲的王戎卻鎮定自若)
4,王戎喪兒,「山簡往省之。王悲不自勝。簡曰:『孩抱中物,何至於此?』王曰;
『聖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鍾,正在我輩。』簡服其言,更為之慟。
(他死了兒子,哭得昏天黑地,天性流露)
5,王戎弱冠詣阮籍,時劉公榮在坐,阮謂王曰:「偶有二斗美酒,當與君共飲,彼公榮
者無預焉。」
(阮籍有酒,給小王戎喝)
6,在職雖無殊能,而庶績修理。(本條出自《晉書》——並非無殊能,只怕是不願表現殊能,盡到本分就成了)
這幾條描寫的王戎,至情至性,臨危不懼,見財不貪,實在無法把他和那個吝嗇的王戎統一起來。結合當時的政治背景分析,王戎的吝嗇極有可能是一種韜晦之計,作秀的成分很大。否則,依照嵇康阮籍等人的性子,如何肯和一個卑下貪婪的傢伙混在一起號稱「竹林七賢」呢?
王戎曾經帶兵參加滅吳的戰爭,也算文功武略齊備,從234年生到305年沒,活了七十一歲,最後死於「八王之亂」,位至左僕射,司徒。在當時動盪的社會背景下和復雜的政治斗爭中,能活到古稀之年,相當的不容易,這恐怕與他自污式的韜晦之計不無關系。
孔融
三字經有雲:融四歲,能讓梨,弟與長,宜先知。一個四歲的孩子就懂得謙讓之道,不能不說是一種奇跡。(注意,後來以他為楷模澆鑄出來的成批作品,可沒法跟這個始作俑者相提並論)。
有關孔融,還有一個「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典故。
孔融十歲,隨父到洛陽,時李元禮有威名,登門者須雋才之士或有清譽,又或是中表親戚,閣人始肯通傳,孔融獨自到李府,向門官言道:「我是李府君親。」 門官為他通傳後請人府相見,李元禮問道:「君與仆有何親?」,孔融對日:「昔先祖仲尼(孔子)與君先人伯陽(老子)有問禮之誼,是以仆與君奕世為通好也。」此言出自一個十歲幼童之口,李元禮及在座賓客莫不奇之。時有太中大夫陳韙後至,得聞此事,便道:「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小時候聰明,長大了未必能佳。這倒是很常見的事,不過卻是對孔融的不以為然。沒想到孔融應聲答道:「想君小時,乃當了了。」
這里用了一個歇後手法,意思說陳韙現在是「大未必佳」。陳韙遭此反擊,大為尷尬,一時語塞。一個十歲的孩子,一句話堵得名士張口結舌,孔融才思之敏捷,實在令人贊嘆。
但是孔融的神童段位,僅僅停留在辯捷的層次上。而這種沒有智慧作後盾的辯才,除了得罪人之外,於人於己,實在沒有更好的用途。孔融成人之後,先後擔任過北海相,青州刺史,少府,大中大夫等職。在職期間,除了空發議論,作一些修復城牆重建學校的形象工程之外,基本沒干過什麼足以證明他有政治才能的事。
大凡能說會道而又不甘寂寞的人,對於幹活的人總是指手畫腳一百個不順眼,孔融也沒跳出這個窠臼。他依附於曹操的翼護下,得以在盜賊蜂起的軍閥割據時代作著「座上客常滿,杯中酒不空」的香夢,但是對於曹操的政策卻極盡冷嘲熱諷之能事。如果說他勸阻曹操伐劉備是「興無義之師,恐失天下之望」雖然迂腐但是還帶著點為天下計的味道,那麼他為諷刺曹丕納甄氏而編造的「想當然」的故事,就純粹屬於徒逞口舌之利,完全是過把癮就死的嬉皮士心態。
三國時代的統治者,對待知識分子通常有著驚人的耐性,但是曹操的耐性終於還是被逼到了極限。 公元208年,曹操把孔融滿門抄斬。當時還有一個令人凄然的花絮:孔融被捕的時候,大兒子九歲,小兒子八歲,「二兒故琢釘戲,了無遽容」——專心地做著某種游戲。孔融還懷著一種僥幸心理問使者:「我好漢做事好漢當,能不能放過我的孩子?」沒想到他兒子秉承了他的硬骨頭精神和早慧特徵,慢慢說道:「父親豈見覆巢之下,復有完卵?」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這個成語,就是從這兩個小孩子口中造出的。從這寥寥數語中可以看出,他的孩子在遺傳了他的口才基因之外,還有著超乎他上的非凡見識。可惜歷史沒有給這兩個小孩一個充分表演的機會就匆匆將其扼殺,使人掩卷兮長太息。
孔融除了作政論,還能詩,曹丕在《典論·論文》中,把他與王粲等六人相提並論,故被列為「建安七子」之一。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輯有《孔北海集》。
諸葛恪
東吳君臣,一直保持著一種溫切的關系。孫權就經常和大臣開玩笑。諸葛恪六歲時,值東吳筵會,恪隨父諸葛瑾在座。諸葛瑾臉長,孫權令人牽一驢來,用粉筆書其面曰:「諸葛子瑜」。眾皆大笑。恪趨至前,取粉筆添二字於其下曰:「諸葛子瑜之驢」。滿座之人,無不驚訝。權大喜,遂將驢賜之。又一日,大宴官僚,孫權命恪把盞。巡至張昭面前,昭不飲,曰:「此非養老之禮也。」權謂恪曰:「汝能強子布飲乎?」恪領命,乃謂昭曰:「昔姜尚父年九十,秉旄仗鉞,未嘗言老。今臨陣之日,先生在後;飲酒之日,先生在前:何謂不養老也?」昭無言可答,只得強飲。權因此愛之,故命輔太子。
年僅六歲,就懂得化解矛盾之道,諸葛恪可謂神童。但是從上面的記載可以看出,諸葛恪的聰明,也屬於孔融式的小聰明,用來持節出使,游說勸諭,與人爭鋒於廟堂之上而不損國之威嚴,則綽綽有餘;若用來輔佐君王,治國安邦,則嫌不足。孫權一雙碧眼,有知人善用之譽,但是讓諸葛恪這樣一個人「輔太子」,真是大大的失策。
聰明人的身上,經常會被附會許多神奇怪異之事。《太平廣記》曾有一個流傳甚廣的故事:吳孫權時,永康有人入山遇一大龜,即逐之。龜便言曰:「游不良時,為君所得。」人甚怪之,載出,欲上吳王。夜泊越里,纜舡於大桑樹。宵中,樹呼龜曰:「勞乎元緒,奚事爾耶?」龜曰:「我被拘縶,方見烹臞。雖盡南山之樵,不能潰我。」樹曰:「諸葛元遜博識,必致相苦。令求如我之徒,計從安出?」龜曰:「子明無多辭,禍將及爾。」樹寂而止。既至,權命煮之,焚柴百車,語猶如故。諸葛恪曰:「然以老桑方熟。」獻之人仍說龜樹共言,權登使伐取,煮龜立爛。今烹龜猶多用桑薪,野人故呼龜為元緒也。——這里對於諸葛恪廣聞博識的描寫,就有些神乎其神的味道了。
小聰明的一大特點,就是急於表現一下自己的聰明。
孫權病故以後,9歲的孫亮即位,遺囑時任大將軍的諸葛恪和孫弘、孫峻等輔佐。孫弘仗著自己與王室的密切關系想獨掌大權,策劃除掉諸葛恪,不料孫峻站在諸葛恪一邊,密報諸葛恪,諸葛恪聞信將孫弘誘到將軍府,一刀拿下。
陸遜死後,諸葛恪替代了陸遜的丞相職務,軍政大權一手把持。他一上台,就裁撤校官,豁免債務,減除雜稅,深得民心。百姓由敬生愛,流傳著許多關於他的傳說,《太平廣記》的那個故事,大概就是彼時留下的。每當外出,都有許多人擠在道路兩旁,伸長脖子,希望一睹尊容,場面之狂熱,媲美追星族。
在這種熱烈追捧的氣氛中頭腦發熱,也就不難理解了。
諸葛恪掌握大權後,沒有去調和矛盾控制政局穩定人心,而是急不可耐地想要建立功勛。上台第二年,他就帶兵在魏吳交界的巢湖東界修城築堤,防魏進攻。這座大堤便是有名的東興堤(今安徽巢縣東北)。說來也巧,就在萬事俱備之時,司馬師率兵來攻。吳軍以逸待勞,甫一交鋒,就擊潰魏軍。這本是一次小勝,不足宣揚,可在追星族的眼裡,這鍾近乎未卜先知的本事更加證明了諸葛恪的神奇。
被勝利和崇拜灌暈了的諸葛恪再次徵集了20萬大軍,圍攻合肥。這一次卻沒那麼幸運了,諸葛恪那種淺層次的智慧根本不足以決勝千里。戰爭拖延了四個月,吳軍傷亡慘重,又瘟疫流播,敗局已定。諸葛恪出於虛榮心理,對將軍朱異都尉蔡林等人的勸告置若罔聞,仍然逼迫將士負病攻城,結果軍心大亂,減員嚴重。
魏國反擊,諸葛恪不敵,退至長江沿線。吳軍連病帶傷折損無數,倖存者也是怨聲載道。諸葛恪還不服輸准備再戰,後來在孫亮一道接一道的退兵詔書催促下,才退兵回朝。
經過這次慘敗,諸葛恪大失人心,朝野一片怨責之聲,孫峻利用這個機會,殺死了諸葛恪取而代之,東吳政權從此陷入爭權奪利的混亂之中。
應該說在三國的神童裡面,諸葛恪是最有機會施展才華的一個。他自小便深受賞識,後來掌握了主宰一國的權力。但是,他的拙劣表現卻令所有看好他的人大跌眼鏡,最後他不但自己落得個身首異出的悲慘結局,還使東吳國力大傷朝政混亂直至滅亡,孫權泉下有知,一定要後悔得捶破棺材板。這種過早表現的聰明以及隨之而生的心理扭曲,是諸葛恪人生悲劇的根源。膚淺的聰明,輕者殺身,重者誤國,內中個情,發人深省。
何晏
何晏七歲,明慧若神,魏武奇愛之,以晏在宮內,因欲以為子。晏乃畫地令方,自處
其中。人問其故,答曰:「何氏之廬也。」魏武知之,即遣還外。*《世說新語》
三國神童經常在七歲的時候不約而同開始閃光,巧合的程度令人懷疑。何晏在普通讀者里的知名度不是很高,但是一提起他祖父何進則無人不曉。如果說黃巾之亂是三國鼎立的導火索,那麼國舅兼大將軍的何進就算是分割天下的操刀人了。正是他在與十常侍的爭斗中引進外援——董卓的野狼部隊,在本就氣息奄奄的漢王朝軟肋上又捅了致命的一刀。
何進是屠夫出身,但是他的後人何晏卻出落得唇紅齒白面如傅粉身材修長清秀儒雅(越說越象一根水靈靈的綠豆芽),而且從小聰明伶俐。曹操自己的兒子雖然個個都很出色,見了何晏仍然很喜歡,一心想把他收為義子。沒想到何晏人小心大,自己在地上畫了個圈,標明是「何氏之家」——這份執著來自於一個七歲孩童,真讓人贊嘆。
關於何晏的皮膚白皙,還曾經有過一個典故:許多人認為何晏面如傅粉是因為學女人搽粉,魏明帝曹睿也曾好奇到設了一個局來驗證此事。有一日天氣悶熱,曹睿急召何晏進宮。何晏滿頭大汗地趕來,卻沒什麼事,曹睿只是准備了一碗熱湯面給他喝。何晏一邊吃一邊用袖子擦汗,卻仍然面容皎白毫無溝壑縱橫的跡象,可見乃是出自天然。
但是何晏最終還是站在了曹氏利益集團的一邊。他的母親尹氏被曹操娶為九夫人,他自己娶了曹操的女兒金鄉公主,被封為「駙馬校尉」,據考證以駙馬稱呼公主女婿還是自他而始。這種裙帶關系決定了他不可能從曹氏集團中擺脫出來,所以後來他成為曹爽屬下的一個重要人物,官拜吏部尚書,在公元249年司馬懿與曹爽的權利斗爭中被殺。何晏的出生年代不祥,參考與他同期的曹丕曹植等人,死的時候應該已經六十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