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誰有關於勵志青春愛情的高中時期的電影~~類似<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的電影
日本純愛電影: 推薦《情書》(1995 中山美穗),岩井俊二導演的經典作品,裡面有柏原崇大帥哥的清純出演啊~當年光良某mv中,女主就是看著這部片子大哭的。 《只是愛著你》(2006 宮崎葵,玉木宏)是一部美得讓人抓狂的電影,畫面美,演員美,故事更美! 《戀空》(2007 新垣結衣,三浦春馬) 《在世界的中心呼喚愛》(2004 大澤隆夫,長澤雅美)這兩部都是很經典的純愛片,不僅有電影版還有電視劇版。 《屬於你的我的初戀》(2009 井上真央,岡田將生)就使勁哭吧…… 《好想告訴你》(2010 多部未華子,三浦春馬)這個蠻甜蜜的,總算不是悲劇。 《天使之戀》(2009 佐佐木希,谷原章介)這個也蠻溫馨的,有點小波折,但是結局……還是自己看吧 《淚光閃閃》(2006 妻夫木聰,長澤雅美) 《妹妹戀人》(2007 松本潤,榮倉奈奈)這兩個都是兄妹的,話題敏感,結局嘛…… 《花水木》(2010 新垣結衣,生田斗真)我們家斗真好不容易拍的一部純愛作品啊,劇情較快,一波n折,結局嘛~保留,配樂大好! 《綳帶》 (2010 赤西仁,北乃紀伊)音樂大愛,有關青春有關夢想! 《兩小無猜》(2007 神木隆之介,福田麻由子)喜歡這種敘述方式,神木弟弟萌啊~ 《甲賀忍法帖》(2005 仲間由紀惠,小田切讓)少有的古裝啊 《戀愛寫真》(2006 広末涼子,松田龍平)只是愛著你的另一個版本,喜歡廣末涼子的氣質 其他較經典和看過覺得還不錯的: 《四月物語》(1998 松隆子),《關於莉莉周的一切》(2001 市原隼人),《花與愛麗絲》(2004)岩井俊二的作品了。 《大約在雨季/現在,很想見你》(2004 竹內結子,中村獅童) 《我的機器人女友》(2008 綾瀨遙,小出惠介) 《戀愛小說》(2004 玉木宏,小西真奈美) 《春之雪》(2005 妻夫木聰,竹內結子) 《太陽之歌》(2006 YUI,冢本高史) 《紅線》(2008 溝端淳平,南澤奈央) 《砂時計》(2008 夏帆) 《東京少年》(2008 堀北真希)這個作為純愛有點牽強…… 《東京少女》(2008 夏帆,佐野和真) 《天使之卵》(2006 市原隼人,小西真奈美) 《前路漫漫》(2009 北乃紀伊,岡田將生) 《初雪之戀》(2007 李准基,宮崎葵)韓日合拍,還可以了 《等待只為與你相遇》(2007 長澤雅美,山田孝之) 《塵封筆記本》(2007 澤尻英龍華) 《戀愛情結》(2006 藤澤惠麻,小池徹平) 《彩虹女神》(2006 市原隼人,上野樹里) 《檸檬時期》(2007 榮倉奈奈,谷村美月)對波子汽水情有獨鍾 《13月》(2006 柏原崇,大冢寧寧) 《蜂蜜與四葉草》(2006 竹本裕太,蒼井優) 《喜歡你》(2005 宮崎葵) 《電車男》(2005 山田孝之,中谷美紀) 《風味絕佳》(2006 柳樂優彌,澤尻繪里香) 《只有你聽見》(2007 成海璃子,小出惠介) 《轉校生》(2007 蓮佛美沙子) 《紅色文化住宅里的初子》(2007 東亞優) 《天國在等待/天國也許可待》(2007 清木場俊介) 日本動漫純愛推薦: 《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2004 新海誠) 《秒速五厘米》(2007 新海誠) 《側耳傾聽》(1995 吉卜力) 《穿越時空的少女》(1994) 《星之聲》(2002 新海誠) 《聽見濤聲》(1993) 《東京糖衣巧克力》 韓國悲情愛情電影推薦: 首推《假如愛有天意/不可不信緣》(2003 孫藝珍,曹承佑,趙仁成) 《我腦海中的橡皮擦》(2004 鄭宇成,孫藝珍) 《哼唱/他遇見愛》(2008 李天熙,韓智慧,李民基) 《觸不到的戀人》(2000 李政宰,全智賢) 《雛菊》(2006 李成宰,鄭宇成,全智賢)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2009 權相宇,李寶英,李凡秀) 《戀愛小說/向左愛·向右愛》(2002 車太賢,孫藝珍) 《七音符》(2008 車藝蓮,張根碩) 《王的男人》(2005 李准基) 《禮物》(2009 李政宰,李英愛) 《野蠻師姐》(2004 全智賢) 《傻瓜》(2008 車太賢,河智苑) 《八月照相館》(1998 韓石圭,沈銀河,申久) 《菊花香》(2003 朴海日,張真英) 《悲傷電影》(2005 林秀晶,車太賢) 《假面》(2007 金康宇,金敏善) 《和聲》(2010 金允珍,羅文熙) 《初戀》(1993 金惠秀,宋永彰) 《戀愛,不堪忍受的輕浮/輕浮的愛》(2006 卓在勛,金勝宇,張真英) 《長腿叔叔》(2005 河智苑) 《我們的幸福時光》(2006 李娜英,姜東元) 泰國純愛電影推薦: 《初戀這件小事》(2010 馬里奧·毛瑞爾)校園純愛電影,輕喜劇,有某帥哥在 《初三大四我愛你》(2009)蠻可愛的,結局有點…… 《你好,陌生人/冬日戀愛/只愛陌生人》(2010)2010年泰國最新愛情喜劇票房熱片,在韓國拍的吧,還不錯 《暹羅之戀/愛在暹羅》(2007 馬里奧·毛瑞爾)經典的不能再經典了,集親情愛情友情為一影…… 《親愛的伽利略》(2009) 《荷爾蒙》(2008) 《季節變幻》(2006) 《友誼我和你》(2008 馬里奧·毛瑞爾)有點深沉的結局 《愛久彌新/愛比記憶更長久》(2009) 《下一站說愛你/曼谷輕軌戀曲/輕軌戀曲》(2009)2009年泰國電影最新票房榜冠軍之作,輕喜劇! 《悲戀三人行》(2008) 《愛4狂潮/夢想-甜美-害羞-親吻》(2008) 《十月奏鳴曲/等愛》(2009)09年泰影最大驚喜最新獲獎愛情片 《yes or no/想愛就愛》(2010) 《我們兩三人/聽起來不錯》(2010) 《小情人》(2003) 《二月/早春二月》(2003) 《o型血/O型陰性》(1998) 《高山上的戀人》(2004) 《我的幽靈朋友/鬼宿舍》(2006) 《曼谷之戀/曼谷愛情故事》(2007) 《情書》(2004) 《我的情人節》(2010) 《我的老師》(2009) 《尋找狗托邦》(2007) 《我家樂翻天》(2010)2010年泰國最新精彩爆笑溫情喜劇 《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2010)2010年泰國最新獲獎神秘奇幻喜劇 《早安,琅勃拉邦/你好,琅勃拉邦》(2008) 《真愛/記憶》(2006) 《想聽到說愛/想聽到說相愛》(2010)2010年泰國最新愛情喜劇 《命中註定/註定偶遇》(2009)09年泰國最新劇情愛情片 《愛在拜城/白郡之戀》(2009)09年泰國最新劇情愛情片 《戀愛超男女》(2010)2010年泰國最新獲獎愛情喜劇 《讓愛發光/我和我自己/讓我發光》(2007) 《地球只剩我和你/宇宙只有我和你》(2003) 《舊情不滅/舊情不散/鬼魅情人》(2009) 《六月·愛逝瞬間》(2008) 《愛情電波/鄰家女孩》(2003) 《大男孩》(2010) 《愛在屋檐下/室友》(2009) 《大狗民》(2004) 《親密朋友》(2005) 《畫中情思》(2001) 《床邊偵探》(2007) 《密談》(2007) 《情人節之前》(2009) 《晚娘》(2001)(有點成人鏡頭,一點點而已) 《傷痕我心/此情可待/愛的軌跡》(2010) 國產: 《不能說的秘密》周董我最滿意的一部作品。 《最愛》其實我滿喜歡章子怡的 《好雨時節》其實我也喜歡高圓圓 《獨自等待》偽文藝類的 《向左走向右走》幾米漫畫的嘛,所以唯美 《戀之風景》忘了是不是也是幾米漫畫改的了,當時蠻喜歡的,配樂也不錯 《暗戀桃花源》超文藝的,非常喜歡,最早是看的話劇,在學校場場爆滿啊 《藍色大門》其實我喜歡桂綸鎂 《全城熱戀》其實我也喜歡大S 《心動》莫文蔚的有幾部電影我都蠻喜歡《夕陽天使》《烈愛傷痕》神馬的 《分手說愛你》香港的小清新小憂傷 《五月之戀》我也喜歡劉亦菲 《最遙遠的距離》其實我喜歡桂綸鎂 《刺青》其實我也喜歡楊丞琳 《肩上蝶》今年的新片! 歐美悲傷唯美愛情推薦: 《曾經,愛是唯一/once》(2006) 《附註:我愛你/P.S. i love you》(2007) 《天使之城》 《時間旅行者的妻子》 《面紗》 《冷山》 《戀戀筆記本》 《剪刀手愛德華》 《兩小無猜》 《泰坦尼克號》 《如果能再愛一次/if only》 《成為簡奧斯汀》 《歌劇魅影》 《英國病人》 《分手信》 《初戀的回憶》 《天堂電影院》 《朗讀者》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 《等到永遠》 《最後一支歌》 《絕對,也許/Definitely, Maybe》 《給朱麗葉的信》 《和莎莫的500天》 《仙境之橋》 《怦然心動》
⑵ 《十七歲》是一部怎樣的影片
曾幾何時,校園青春必須有墮胎、腹黑等標配,否則就不能稱其為青春片。尤其是在青春片大行其道縱橫電影市場的時候,這種標配更是有恃無恐,以至於有的影片為了與此有所差別,在宣傳時專門高調喊話:我們是一部沒有墮胎與腹黑的青春片。但即便如此,看完這類影片也突然覺得青春片被過度消費了,過度到讓人生厭的程度,也難怪連趙薇都會因此慨嘆。
不過,一部即將公映的《十七歲》雖沒有什麼口號式宣傳,卻是真真正正的沒有墮胎與腹黑,而且純美無暇,既小清新又不乏呆萌搞笑,算是一次對真實校園青春愛情生活的原生態再現,看慣了那些動輒墮胎、打架、撕筆、腹黑的校園青春愛情片後,斷然覺得,這才是我們應該擁有過或應該擁有的青春。
《十七歲》講述了兩代人的青春愛情故事。父母那一代繫上世紀80年代,青春的色彩也因為時代的氣息而古樸素美。那個時候的17歲青春,萌發愛情的少男少女並不多,他們大多校園、家庭兩點為一線。不過,雖然生活簡單卻也並不枯燥。男生喜歡捉弄女生,極個別男生也會向自己心儀喜歡的對象發出或明或暗的示愛,而這,恰恰會引來同班同學或舍友的起鬨、扎堆。那個時代,漂亮一點的女老師常常會成為男生心中的女神,所以,有些男生會暗中欽慕這樣的女神,至於是否是愛情,這也說不清道不明。再有就是,他們善於惡作劇,對那些不喜歡或者是管理自己過於嚴苛的老師同學甚至校領導痛下狠手,結果卻會引火燒身。不僅影響學業,更影響到了自己的人生之路,原本應該擁有的純美愛情也就此打住、消弭。
二三十年後的今天,曾經的青春學子有的已經嫁做人婦,有的已經身為人父,他們的兒女也進入了17歲這個最美好也最純真的青春年華,愛情也同樣會不期而遇。不同的是,新時代的17歲青年在面對愛情大事時會更主動更直接,尤其是一些女生。其實,這並沒有 什麼可以奇怪的,因為這就是時代賦予她們的標簽。影片通過一段親情,將相隔二三十年的兩個17歲的青春故事連接起來,來回穿插,讓人因此有了青春永不老,愛情萬年長的感佩。
《十七歲》這部影片在演員陣容上也是非常的良心和標配。飾演17歲學生真的都是不到20的鮮肉嫩肉,所以無所謂扮嫩、裝嫩的嫌疑。而且,他們在校園中的一舉一動,他們的神采與青春的氣息,也常常會讓人想起自己的那些年那些歲。從這個角度看,影片是非常接地氣近生活的。飾演父母這一輩的是任賢齊和賈靜雯,一對有些滄桑的中年大叔大媽。值得一提的是,對他們17歲校園青春的回憶,影片使用的年紀相仿的年輕演員,而非任賢齊、賈靜雯通過燈光、化妝扮嫩重回、穿越到那時代。由此可見,影片在處理細節上也是非常考究的。
《十七歲》對純美青春愛情的再現也走的是淳實淳甄的小清新路線。男女生別說擁吻,就連摟抱都鮮少見到,所以,也就無所謂墮胎與腹黑。誠然這樣的處理既說明片中群體對青少年性教育的成功,也說明那時代的人的保守與自尊自愛,而這一點恰恰是非常應景於時代脈搏與地域特色文化的。
⑶ 和女生去看電影該注意些什麼第一次。
如果你喜歡上一個女孩子,或者你和一個女孩子有了一點愛的感覺,那麼要想捅破天窗,讓你的愛明明白白,最好的方法就是請女孩子看一場電影。說不定一場電影之後你就有了永生難忘的第一次牽手。不過,約女友看電影要注意一些事項。
(一)如果你長得高大威武,那麼第一次約女友看電影適宜看恐怖片。因為女孩子一邊尖叫一邊往你肩膀靠的時候,你的高大威武將給予她安全感。忌諱看武打片,以女孩子的想像力,這些武打片很容易讓她聯想到家庭暴力。
(二)如果你生得小巧玲瓏,那麼第一次約女友看電影適宜看科幻片。因為女孩子很容易就把你科學地幻想成心目中的白馬王子。忌諱看喜劇片,雖然女孩子會笑得噴飯,但真的要她嫁一個小丑,她肯定是十萬個不願意。
(三)如果你不太了解對方,那麼第一次約女友看電影適宜看悲劇片。數數女孩子用了多少包紙巾擦眼淚,你就很容易知道女友的良心指數。忌諱看激情片。那些熱吻、床上戲會讓女孩子覺得你的心很邪。
(四)如果你年齡較大,那麼第一次約女友看電影適宜看卡通片。因為女孩子會覺得你童心末泯。忌諱看青春片,因為十個女孩子有九個都愛看小白臉。
(五)如果你是白領階級,那麼第一次約女友看電影適宜看江湖片。你很容易就能讓女孩子明白,用腦的人永遠比用刀的人可愛。忌諱看愛情片,因為那些婚外情的故事總是發生在用腦的人身上。
(六)如果你是藍領階級,那麼第一次約女友看電影適宜看賭俠片。看完後告訴她,人生就如賭博,什麼都可以夢想成真。忌諱看苦難片,因為女孩子很容易觸景生悲。
(七)最後一點與電影無關。如果你想第一次與女孩子牽手,那麼入場時記住買一包爆米花,當兩只手一起伸進袋子掏爆米花時,你將得到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1。多帶一件可以批在身上的衣物,因為電影院冷氣有的開太強,而女生太多容易因此而感到有點冷或造成手腳冰冷。
2。預備礦泉水,預防她口渴想喝水。。帶飲料容易造成一下子就口渴,然後喝太多,而要跑廁所的情況。。雖然女生大多粉會忍尿,為了她健康著想,帶水就好
3。前方的觀眾是否因為過大或坐過高而擋到女生的視線?如果有,我會主動告知前座的人,請他幫個小忙。。往下坐一點,或主動與女生交換視野較好的位子。
4。注意坐她旁邊的人是否為男生。如果是,注意他是否有動作搔擾你的女伴的行為。但不論是男是女,如果他的動作過大而造成女伴的不舒服,我也會主動告知。
5。注意後方觀眾有沒有對你的女伴的頭,坐出什麼不好的行為。例如:偷偷的放了吃完的口香糖在她頭上。如果有。。我發生過一次,直接一拳灌在他鼻子上,但此為暴力行為,我個人建議你與對方好好口頭溝通
6。表現的自然一點。。別一付你比他還緊張的樣子
7.記得帶紙巾,流淚時用。
⑷ 我這輩子最看不懂得電影——穆赫蘭道,不來個高人指點下怕是死了也不會閉眼的 555
去網路么 解析挺多的
《穆赫蘭道》劇情全解析 影評
看完《穆赫蘭道》,倒吸一口涼氣!並不是因為自己沒有做過類似的噩夢,而是沒有想到有人能把夢魘如此真實地展現在大銀幕上,經歷他人的噩夢也許比自己經歷噩夢更加可怕。我驚嘆於大衛林奇能構思出這樣一個噩夢來,如果他不是對弗洛伊德《夢的解析》深有研究,那麼他的智商至少在160以上,又或者這根本就是大衛林奇自己的噩夢?我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當我嘗試著用弗洛伊德的釋夢方法去分析這個看似荒誕的噩夢時,我發現能從這個噩夢中解出一些相當合理的因素來,一些離奇的夢境其實都是可解的!所以我幾乎懷疑這個噩夢的虛構性!
下面,我斗膽嘗試用弗氏的釋夢方式去解析「穆赫蘭道」這個噩夢。
首先,我先簡單的介紹一下幾個於此有關的心理學概念及弗洛伊的有關夢的理論:
1. 弗氏認為:夢是願望的滿足。夢的解析公式是:夢=被壓抑的慾望+偽裝起來的滿足。也就是說,一定的夢境總是用以表達做夢者一定的願望的,不過這個願望的滿足可能是經過偽飾的,不是那麼一目瞭然。
2. 仿同作用:簡單的說就是一個人因某原因把自己代入另一個人的心理現象。這在「穆赫蘭道」這個夢中出現多次。
下面,我先打亂影片的敘事順序,來交代一下這個夢的背景,也就是這部影片中的現實部分。(我所描述的現實也許會與你所理解的相差甚遠,不過請你耐心的聽我說完,很多細節我會在後面逐步解釋。)
現實
Diane在其姨父和曾是演員的姨母的撫養下在加拿大的安大略長大,大概是在其姨母的影響下,她一直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出色的演員,並在好萊塢出人頭地。她在一次jitterbug舞蹈比賽中奪魁,嶄露頭角,並從此進入演藝圈。她的姨父姨母去世後,她隻身來到好萊塢,像很多其他來好萊塢尋夢的女孩子一樣,她租了一間簡陋的房子,參加試鏡,等待著有朝一日被哪位導演選中,一舉成名。
不久,一部叫《Silvia North Story》的電影征選女主角,Diane去參加了試鏡,她落選了,但是一位叫Camilla的女子憑借她在試鏡時近乎完美的表演征服了評委,得到了那個角色,並一舉成名。Diane和Camilla相識並成了好朋友。Diane在Camilla的幫助下在Camilla的一些影片中出演小角色。在這段時間里,Camilla已成為電影公司的寵兒,而Diane與 Camilla成了同性戀夥伴。Camilla為了掩人耳目,常常戴著金色假發來Diane家與Diane幽會。雖然Camilla似乎對她們的關系不以為意,但是Diane卻將Camilla視為自己的愛人。後來有一部大製作電影征選女主角。在片場,導演Adam與Camilla一見鍾情,Camilla順理成章的成為女主角,也成了Adam的女友。Diane也還是在片中扮演一個小角色。但是深愛著Camilla的Diane無法接受Camilla與Adam的親密關系。因看見Camilla與Adam在片場打情罵俏,Diane在家裡與Camilla大吵了一架。
失魂落魄的Diane在家裡邊哭邊自慰。電話鈴響了,是Camilla打來的。Camilla派車接Diane到穆赫蘭道。車突然在穆赫蘭道上停了,Diane有點兒害怕,他問司機:「你在干嗎?我們不該在這停呀?」司機回頭說:「給你一個驚喜。」Camilla出現在車旁,她帶Diane穿過一條山路來到一座豪宅。原來這是Adam的家,正在開party,很多電影公司和劇組的人都在。Diane與Adam的母親Coco寒暄了幾句後,進入party。在party上,Diane繼續忍受著Camilla與Adam的打情罵俏。這時,一個女演員走過來與Camilla說了幾句悄悄話,並當著Diane的面接吻。Diane感到絕望,她想,自己連Camilla的同性戀女友的地位也許也已經被人取代了。直到Adam說道「我和Camilla就要(結婚)了」的時候,Diane終於無法忍受了。
由忌生恨,Diane走上了絕路。她在一家咖啡廳請了一個殺手,讓他殺掉Camilla。殺手給她一把藍色的鑰匙,讓她到時候從咖啡廳後面的一個乞丐處拿能證明Camilla已死的東西。Diane來到乞丐處,乞丐扔給她一個藍色的盒子,似乎能用那把藍色的鑰匙打開,里邊是Camilla的殘骸?!Diane開始崩潰了,她彷彿看到自己的姨父姨母從盒子邊上跑出來(幻覺)。她嚇得跑回到家裡,氣喘吁吁的上床,作了一個噩夢(這個噩夢就是影片前3/4所詳盡描述的噩夢)。醒來後,Diane凝視著茶幾上那把藍色鑰匙。想起自己的所作所為,她徹底崩潰了,她又看見姨父姨母凶神惡煞般的追趕自己。她逃到床邊,掏出手槍,飲彈自盡。
以上便是故事的現實部分,也是造夢者Diane做這個夢的背景。而這個夢是相當復雜的,很多夢中人物的名字、身份以及所經歷的事與現實是不同的,甚至是重疊和互換的。因此我在解釋這個夢之前,先把夢中和現實中人物關聯及主要背景交代一下。你也可以在看完我對夢境的解釋後,回過頭來看一看這張人物關聯表。
人物關聯表
人物:
Diane
現實中:如前所述的本片女主角
夢境中:Betty(Diane的化身,是理想中的完美的Diane,但有時又是Camilla的化身)
Camilla
現實中:如前所述的Camilla
夢境中:Rita
Diane的姨父母
現實中:Diane的姨父母(已去世)
夢境中:Betty在飛機上遇到的陌生人。而夢中Betty的姨母(留給她房子的那個人)是Diane理想化的姨母。
Adam
現實中:導演
夢境中:導演
Coco
現實中:Adam的母親
夢境中:Betty的房東
Adam的老婆和她的情夫
現實中: Adam的老婆和她的情夫
夢境中:Adam的老婆和她的情夫(他們的形象應該是虛構的。)
Party上與Camilla接吻的金發女子
現實中:可能是劇組中的女演員之一
吐咖啡的男子
現實中:在party上露過一面,可能是劇組成員之一
夢境中:電影公司幕後勢力成員,曾威脅Adam選他們推薦的那個Camilla為女主角
白鬍子老頭
現實中:寂靜劇場的表演者之一
夢境中:Adam落難時所住旅館的老闆
牛仔
現實中:曾在party上出現,可能是個演員(還有其他身份?)
夢境中:電影公司幕後勢力的打手,曾威脅Adam
咖啡廳女侍者(她在現實和夢境中僅僅是名字不同,但身份相同。)
現實中:名字:Betty(這是夢中Diane名字的來源)
夢境中:名字:Diane(夢里侍者的名字成了Rita追查自己身份的線索)
「路人甲」
現實中:Diane在咖啡廳與殺手交易時與他有過一面之緣
夢境中:他因夢見那個乞丐而在咖啡廳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
乞丐
現實中:代替殺手將藍色盒子交給Diane的人
夢境中:牆後的魔鬼
下面,我按照影片情節的展開順序來試著解釋一下這個夢。
影片的開場畫面是幾對舞伴在虛擬藍幕前跳舞,他們的影像被復製成了很多份。這時Diane的影像出現了,臉上洋溢著興奮的神情。下一個影像中,Diane和她姨父姨母依偎著出現。這一段交待了Diane的身世:
(a)她由姨父姨母撫養;
(b) 她在一次jitterbug舞蹈比賽中奪魁,並從此進入演藝圈。(這段經歷是後來Diane自己在Adam的party上透露的。)
第二個鏡頭是Diane的第一視角鏡頭,伴隨著她沉重的喘息聲。這時其實是他剛從乞丐處逃回家裡,她的眼前搖晃著出現床、被單、枕頭。然後鏡頭淡出,其實是Diane開始進入夢境。(狡猾的大衛林奇,其實他在這里就已經告訴我們這是一個夢,但第一遍看時,有多少觀眾能領會這個鏡頭的意思啊?)
夢境從第三個鏡頭開始:
夢魘
夢境第1段:
鏡頭淡入,是「Mulholland DR」的路牌(這個影像在現實中其實是Diane坐在轎車里去Adam家的party途中看到的,不過在夢中,坐在轎車里的換成了Camilla)。車突然停了,Camilla問了與現實中Diane一樣的問題:「你在干嗎?我們不該在這停呀?」司機掏出手槍對著她,命令她下車。但這是迎面開來一輛填滿飈車族的跑車,與Camilla的車相撞。所有人都遇難了,除了Camilla。他踉蹌著下山,躲在了一家女主人(就是Betty的姨母)即將外出的公寓里。兩位警探在車禍現場開始調查。在得知車禍發生的消息後,電影公司的那幫幕後黑手互通電話並確認Camilla不見了。而最後一個響起鈴聲的電話,是現實中Diane家裡的電話。
分析:
(1)Diane入睡前最強烈的心情和願望是什麼?我想,是後悔、愧疚,她希望Camilla還沒有死。所以,在夢中出現了Camilla躲過一劫的情景。但是Diane還有一個心魔在作怪,她不願承認或是相信自己請了一個蹩腳殺手殺害了Camilla,換而言之,她希望殺Camilla的不是自己,因此,在夢中,要殺Camilla的成了電影公司的幕後黑手。Diane的這一意識一直在夢中延續著,並以此發展出了夢境的另一條主線--即導演Adam的遭遇和選角風波,當然,那又是另有意義的。
(2)現實中,Camilla失蹤後,電影公司和警方一直在與找她的下落,並把矛頭指向了Diane。這點從Diane後來和她朋友的對話中看出來,那兩個警探一直在找她問話,想必電影公司也一直在打電話聯絡她。因此警探和電影公司人員的意象在此出現了。
夢境第2段:
Betty從加拿大安大略省來到好萊塢,她和飛機上認識的得一對老夫婦在機場道別,老夫婦(特別是老婦人)對betty表示衷心的祝福。隨後Betty坐計程車前往她姨媽留給她的公寓。
分析:
(1)Betty是Diane的化身,她的名字是來自Diane在咖啡館瞥見的女服務員名字(夢的表象往往是來自做夢前一天所見的影像)。Betty外表亮麗、樂觀、自信,這與Diane頹廢、潦倒、有些自卑的真實形象大相徑庭。Betty其實是理想化的、Diane內心深處希望自己成為的形象!Diane的遭遇使她逃避真實的自己,所以在夢中,她索性連自己的名字都換了,而且自己也變成了自己理想的形象,「如果我是Betty,一切重新開始,那該多好啊!」
(2)老夫婦的形象其實是Diane的姨父姨母。不敢面對對自己有養育之恩並懷殷切希望的姨父姨母,是Diane最後自殺的重要原因。但這里姨父姨母成了陌生人,原因有二:(a)Diane希望減輕自己的愧疚感,畢竟對自己滿懷希望的只是陌生人而已。(b)Diane希望姨父姨母還沒有去世,所以他虛構了一個理想化的姨母(後面詳述)。這一段的最後一個鏡頭是老夫婦坐在行駛的轎車里,他們臉上洋溢著那種典型的對子女滿懷希望的幸福笑容,但是這個場面的背景音樂卻異常詭異,這正是Diane心中愧對姨父姨母的心情的寫照。
夢境第3段:
在那家咖啡廳,兩個男子在談話,其中一個是Diane與殺手交易時在咖啡廳見過的男子(暫且稱他為路人甲),另一個人好像是個心理醫生。路人甲說他在咖啡廳後面的牆後看到魔鬼。他們走出店外,牆後果然出現了一個魔鬼--那個乞丐。
分析:現實中的乞丐是代替殺手將藍色盒子交給Diane的人,是Diane的罪行的見證者。Diane的內心深處是非常懼怕見到乞丐這個人的,然而正是由於乞丐是Diane的罪行的見證者,Diane不願自己提起的乞丐此人。所以在夢中,Diane把自己仿同成了一個不知道自己罪行的路人甲,把自己裝在路人甲的外殼里,來間接的宣洩自己對那個乞丐的恐懼。
夢境第4段:
導演Adam為他的一部大製作影片找女主角,然而製片公司的幕後勢力派人送來一個金發女子Camilla的照片,強迫Adam選她為女主角。Adam憤然離去,回家後又發現老婆和清潔工在鬼混,Adam一氣之下毀了妻子的珠寶,但被妻子的情人痛打一頓後趕出家門。
分析:
(1)Adam是造成Camilla離開Diane的關鍵人物,Diane的意識中除了對Camilla離她而去的恨之外,當然還有對Adam的奪愛之恨。因此,他在夢中狠心的報復了Adam,他被公司脅迫,老婆與人鬼混,又被掃地出門。Adam在現實中確有離婚,他在party上提到:他得到泳池,前妻得到泳池清潔工。但以Adam的性格他應該不會對別人提起自己被老婆和清潔工修理的不光彩經歷,因此這段夢境以及Adam老婆和她情夫的形象應該是由Diane虛構的。
(2)這里非常關鍵的「選角風波」的意義和Camilla為什麼被換成了一個金發女子,待這整段夢境完整出現後再分析。
夢境第5段:
殺手出場:他殺了一個長發男子,又不小心打中了女秘書,好不容易殺了女秘書,又被清潔工發現,殺了清潔工,又不小心打中了吸塵器,弄得警鈴大作。
分析:
Diane知道Camilla已經被殺手殺死了,這會被人知道么?這個強烈的疑慮和恐懼在夢中表現為殺手殺人後欲蓋彌彰有屢屢失手,越想掩蓋殺人事實就越弄巧成拙。
夢境第6段:
Betty來到了姨母留給她的公寓,房東Coco來歡迎她,公寓豪華舒適,Betty非常滿意。
分析:
(1)Diane的姨母以前是好萊塢演員,後來去了加拿大,然後去世了,這是Diane在Adam的舞會上說的。而在夢中,她虛構了一個理想化的姨母--在好萊塢有人際關系(因為在後面的夢里,Betty參加試鏡時的負責人是姨母的朋友),還留了相當不錯的住處給她。而在現實中,Diane其實是非常孤獨無助的,她隻身來到好萊塢,也只住得起簡陋的房子。而這個姨母的形象應該也是現實中Diane的姨母以前的樣子。
(2)房東Coco的形象來自現實中Adam的母親。在舞會上,Diane曾與Coco有過簡單的對話,Coco對Diane的際遇頗有一點同情,反而當Adam說「我和Camilla就要(結婚)」時,Coco露出了一絲不屑的神情。Coco對自己的這一點「知遇之恩」,使得Coco在夢里成了對自己頗為熱情的房東太太。
夢境第7段:
Betty發現了躲在浴室里Camilla,她以為Camilla是姨媽的朋友。Camilla其實在車禍中失憶了,完全忘了自己的名字和身份,她只有以Rita來代稱自己。Betty明白Rita的遭遇後,決定幫Rita找出真相,她們在Rita的手提包里找到大量現金和一把藍色鑰匙。
分析:
(1)Camilla在現實與夢中的形象是完全不同的。現實中的Camilla給人的感覺是個冷艷、高高在上的冰美人。而在夢中她成了無助、憂郁的Rita,這其實是現實中Diane的氣質。Camilla與Diane的強弱關系在夢中對調了。Diane希望自己(Betty)成為強者,而弱小的Rita必須依靠著自己才能活下去。讓Camilla永遠留在自己身邊——這是Diane最強烈的願望之一。而Camilla只有成為弱者這才有可能。因此在夢境中,Camilla失憶,成了依附於Betty的弱者。
(2)錢的意向來自於Diane付給殺手的錢。現實中Diane只用了一疊紙幣雇殺手,而在夢中rita袋中的錢遠遠多於這些。因為Diane一個很隱蔽的願望希望即使Camilla已死,也不要死於自己僱用的廉價殺手,而應死得更「值錢」一點!
(3)這把藍色的鑰匙就是現實中用來打開裝有證明Camilla已死之物的藍色盒子的鑰匙。
夢境第8段:
導演Adam住進廉價旅館,旅館老闆告訴他他的銀行賬號已被封,而後Adam又被一名神秘牛仔要挾,這個牛仔很明顯是電影公司幕後勢力的打手。
分析:
「選角風波」的延續。
夢境第9段:
Betty要去試鏡,她先在家裡與Rita對台詞。第二天試鏡時,她完美的演出征服了所有人,他被帶到片場,准備見導演Adam。此時,那個被電影公司力薦的金發女子Camilla正在試鏡,Adam很不情願的妥協了,他說:「這就是我要找的女孩。」但他卻注意到了身旁的Betty,他倆眼神接觸的剎那,兩個人似乎都觸電了。但是Betty卻以要幫Rita為由,莫名其妙的逃離片場。
分析:
(1)這是影片中很關鍵的一段夢境。前面已經說過,Diane與Camilla的地位在夢中是有互換的,Betty除了是Diane的理想形象外,她身上也有很多現實中Camilla的氣質。這也不難理解,Camilla各方面都比Diane出色,Diane當然想成為Camilla那樣的人。這段夢境在現實中是發生過的,不過成功試鏡的不是Diane,而是Camilla!!這里,Betty的身份更多的成了現實中Camilla的化身。(這里Diane把自己協同成了Camilla,Diane當然希望自己像Camilla那樣的成功試鏡了。)現實中,是Camilla在片場與Adam一見鍾情,Adam那句「這就是我要找的女孩」的確是對Camilla說的。但Diane多麼希望這一幕沒有發生過啊,她多麼希望Adam當初選的不是Camilla而是其他的女孩子,這樣Camilla就會一直留在她身邊了。因此她在夢中虛構了一個在電影公司幕後勢力操縱下Adam選了一個與自己無關的女孩的「選角風波」,Adam選的是一個金發的、自己根本不認識的Camilla,而不是自己的那個Camilla(Rita)。這是Diane的「Adam在試鏡時要是沒選Camilla就好了」這個願望經過選角風波偽裝後的滿足。這也是選角風波的意義所在和夢中的Camilla被換成一個自己素不相識的金發女子的原因。而後,當Adam與Betty一見鍾情的場面出現後,Diane的意識也要強行把Betty與Adam分開,於是Betty就這樣離開了片場。
(2)其實在現實中,有過兩次選角。第一次是導演Bob Broker(即夢中在房間里替Betty試鏡的那個導演)的《Silvia North Story》,Camilla和Diane都去參加試鏡,她倆也是那時認識的。Camilla得到了那個角色,並從此成名。後一次是Adam的影片的試鏡。夢有凝縮的作用,在這里,Diane就把這兩段經歷凝縮在一起了。
夢境第10段:
1.Rita看見咖啡館一個服務員的名字牌「Diane」,她想起了自己可能叫Diane。她們找到了Diane所住的公寓,發現一名女子已經腐爛在床上!
分析:
Diane那深深的恐懼終於出現在夢中了!那所公寓的確就是現實中Diane所住的公寓,而那具腐屍,不知你是否仔細看了:黑色的睡衣,一頭披肩的黑色卷發--那是現實中的Camilla的樣子啊!這其實是Diane想像中的Camilla的死相。而且她的死都與Diane這個名字聯系在一起。「Camilla已經被Diane殺死了!」 Diane的這個意識是這段夢境的成因。
2.夢中,她們快到Diane公寓時,看見了幾個像是保鏢的男子。其中有一個還接走了一個金發女子。因為害怕,她們躲開了這些人。
分析:
現實中,Camilla至少已經是個名氣不小的明星了,而且似乎還是電影公司的寵兒。因此,她來Diane家時,為掩人耳目,她總是戴金色假發的,並有保鏢接送。這是夢中保鏢和金發女子意象的來源。
夢境第11段:
Betty和Rita逃回家中,Rita深感自己也會遭此厄運。Betty幫她換上金色假發。Betty邀Rita同床共寢,兩人做愛並相互表達了愛意。
分析:
(1)Camilla又回到自己身邊的願望得到暫時的滿足。但是Diane的潛意識里還是意識到Camilla已經不在了,所以這一段的配樂有那麼點兒生離死別的味道。
(2)Rita終於戴上了金色假發,這應該是現實中Camilla每次出現在Diane家裡時的形象。只有Camilla戴上金發時,她才是完全屬於Diane的。
夢境第12段:
Rita在夢中不斷地用西班牙語叫著「寂靜」一詞。Betty叫醒了她。她們來到一處叫「寂靜」的戲院觀看錶演。表演的主題是「你所看到、聽到的都是假象,是幻影。」Betty在台下不停的啜泣甚至出現劇烈的顫抖,Rita在自己的包里發現了那隻藍色的盒子。
分析:
這個噩夢快要結束了!「寂靜」戲院其實是Diane和Camilla在現實中去過的地方,這從「寂靜」劇場的一個演員--那個白鬍子老頭可以看出來。在前面的夢境里,他是Adam落難時住的旅館的老闆。「寂靜」劇場的演員才是他的真實身份。演出的主題是揭露幻象,這恰好對應著:夢境是虛幻的,殘酷的現實即將來臨。因此意識到這點的Betty(Diane)不停的抽搐。同時,藍色的盒子也出現了,現實中最突出的矛盾出現在夢中,一切變得越來越「真實」。「寂靜」劇場因為它的演出主題的特殊而出現在這個夢中,而且成了夢境與現實的結合點。
夢境第13段:
她們回到家裡,Rita拿出藍色鑰匙,這時Betty不見了,Rita一個人打開了藍色盒子,鏡頭進入盒子,一片黑暗。
分析:
夢已經接近尾聲了。Betty不見了,這時的Rita幾乎已完全是Diane的化身,世界彷彿只剩下Rita(其實是Diane自己)一人,無助、惶恐的承擔自己犯下的罪過(藍色的盒子)。
夢境第14段:
夢的尾聲:Betty的姨母環視了一下自己的公寓,然後離開。鏡頭突然轉到了Diane的公寓,睡在床上的是夢中Diane公寓里那具死屍完好時的模樣,牛仔推開門說:「美女,該起床了!」鏡頭轉回到床上,屍體已經腐爛!噩夢結束。
再下一個鏡頭,Diane以與屍體相同的睡姿躺在床上,與她換房的朋友來取東西,她的敲門聲把Diane吵醒了。
分析:
這一段Diane已處於半夢半醒的狀態。「美女,該起床了!」是以前經常有人對Diane說的嗎?是牛仔嗎?牛仔在現實中只在Adam的party上出現過一次,而且沒露過正臉。如果是牛仔說的話,那難道牛仔是Diane的情人?更合理的是這句話以前是Diane和Camilla經常相互說的,又或者只不過是那個來敲門的朋友說的,但為什麼在夢中說話者的影像成了牛仔? 牛仔實在是一個很難解的角色。
以上便是我對「穆赫蘭道」這個噩夢的分析。我想說我對夢的理解是很膚淺的,在上述的對這個夢的分析中,有些只是我的推測,有些只是我的幾個推測中較合理的一個。我這樣釋夢,也許是會在內行人面前貽笑大方的。但我希望以這篇影評做拋磚引玉之用,讓一些看到這篇文章的心理學專業人士用專業的釋夢方法來解析這個噩夢。
我想《穆赫蘭道》已經是我最喜歡的影片之一了。我已經記不得多少自己的夢魘了,但是大衛林奇的這個噩夢也許會伴隨我很久。這種奇怪的感覺也許只有看電影的我們能感受,也許只有看過《穆赫蘭道》的我們能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