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搞笑電影 » 電影紅孩子歌詞
擴展閱讀
神犬巴克電影結局 2025-08-03 02:54:09
學生愛愛電影院 2025-08-03 02:40:45
免費最新最全電影在線 2025-08-03 02:39:49

電影紅孩子歌詞

發布時間: 2022-06-03 08:32:28

① 《我的祖國》這首歌表答了作者的什麼感情

你看作者自己說的吧:喬羽講述我的祖國人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條大河

「50年代,是我們國家最美好的一個時代。剛剛解放,打了這么多仗,打出了一個新中國,大家高興。都希望國家好一點,生活好一點,就是這么一種很單純的想法。隨時隨處都能感受到勃勃生機。那時,你會覺得祖國的天是那麼的藍,土地是那麼的滋潤。億萬中國人民的心情真的就是揚眉吐氣喜氣洋洋,到現在我都還嚮往那個年代。」

記者◎李晶晶

凱旋

1956年,一部講述朝鮮戰爭的電影《上甘嶺》還未在全國放映,它的插曲《我的祖國》卻在錄制完後的第二天,經過電台傳向了全國。

電影《上甘嶺》取材於真實的上甘嶺戰役。1952年7月,為了尋求朝鮮戰爭戰俘問題的解決,中方談判代表向美方提出雙方所俘獲的武裝人員全部遣返的原則。美方仍堅持「自願遣返」的主張,並於10月8日單方面宣告停戰談判無限期休會。10月14日,美軍向上甘嶺志願軍陣地發動了進攻,上甘嶺戰役,交戰雙方先後動用兵力達10萬餘人,持續鏖戰43天,作戰規模由戰斗發展成為戰役,激烈程度是戰爭史上罕見的。這次戰役使整個朝鮮戰場形勢發生了根本變化。1953年7月27日,《朝鮮停戰協定》在板門店簽訂,標志著歷時3年的朝鮮戰爭結束。

一場戰役對一場戰爭的全局產生如此重大影響,毛主席了解到志願軍在上甘嶺的英雄事跡後,當即指示有關方面將其拍成電影。長春電影製片廠承擔了這一任務,立即組成了創作班子,由沙蒙、林杉任導演,林杉、曹欣、沙蒙、肖矛負責劇本寫作。

「當時是沙蒙導演來找我爸爸的,讓他給整個電影創作音樂,其中包括給《我的祖國》這個插曲作曲。他們早先就認識,曾一起在延安魯藝待過。」劉熾的女兒劉雲雲在接受采訪中告訴本刊記者,「看過腳本後,我爸爸特振奮,立刻答應參與創作。整個影片拍完後,有插曲那部分戲空出來了,准備等歌出來再補拍畫面。當時沙導和林杉、曹欣合寫了一份歌詞,拿給我父親看。我父親看完,覺得詞雖好,卻沒有什麼韻律,譜難寫,而且即便寫了,也難流行。於是提議找喬羽叔叔來寫。」

「《上甘嶺》拍得很講究,沙蒙是個大導演,人很好,非常懂藝術。為了拍好這部電影,他兩次實地考察上甘嶺。」喬羽當年僅29歲,他在接受采訪中告訴本刊記者,找他創作的就是沙蒙。「上甘嶺打的是坑道戰,沙蒙導演為了效果逼真,在長春電影製片廠的大院子調動兩個營的戰士,翻表土,挖陣地工事,築坑道口,造出了一個『上甘嶺』。」

「50年代,是我們國家最美好的一個時代。剛剛解放,打了這么多仗,打出了一個新中國,大家高興,都希望國家好一點,生活好一點,就是這么一種很單純的想法。那時隨時隨處都能感受到勃勃生機,你會覺得祖國的天是那麼的藍,土地是那麼的滋潤。億萬中國人民的心情真的就是揚眉吐氣喜氣洋洋,到現在我都還嚮往那個年代。」喬羽告訴本刊記者,當時他正在贛東南、閩西一帶原中央蘇區體驗生活,搜集素材,准備寫一部以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蘇區少年兒童生活為題材的電影文學劇本,這個劇本就是後來家喻戶曉的《紅孩子》。當他正處於采訪最緊張階段的時候,沙蒙的電報卻接二連三地發給了喬羽。

「我當時是想把即將動筆的《紅孩子》劇本盡可能在當地寫完。所以幾次回電懇請沙蒙就近找人。」可是當喬羽完成采訪回到南昌,坐下來要寫《紅孩子》的時候,又收到了沙蒙的電報。電文長達數頁,連起程路線都安排妥當:先到上海,由上影廠廠長袁文殊安排車次,盡快趕到長春,電文最後一連用了三個「切」字,三個驚嘆號。

「接到電報的那個晚上,我正在看福建梨園戲《陳三五娘》,沙蒙電報里那三個『切』字讓我再也無心看戲,當夜登車趕往上海。車到上海是早晨8點鍾,袁文殊廠長已經給我買好了去長春的火車票。」喬羽告訴本刊記者,「經過長江的時候,火車上沸騰了,大家都很激動,我也興奮得不行。這是我第二次看到長江。之前通過這里趕往江西,是我第一次看到長江時,我是北方人,沒有離開過黃河流域,所以看到長江我就覺得比黃河漂亮。」

到了長春,沙蒙見到喬羽,便把情況和盤擺出:攝制組停機坐等,即使什麼也不幹,每天也要耗費2000塊錢。沙蒙擺出這一切的意思,是催喬羽快寫。「我也不敢怠慢,2000塊錢在當時可是個大數目呀。我當時問沙蒙,你認為這首歌應該寫成什麼樣子呢?他也痛快,說我想怎麼寫就怎麼寫,只希望將來這部片子沒有人看了,這首歌還有人唱。」喬羽說他馬上要來樣片,躲在長影小白樓里,翻來覆去看了整整一天。他想到了自己在太行山裡經歷的3年戰爭歲月……

憧憬

「我現在已經80多歲了,對於20世紀中國的後一半歷史應該說是親歷者,其情其景,歷歷在目,自然是感慨萬端,熱血沸騰的。」喬羽對本刊記者感嘆道,「1946年我18歲,中學畢業兩年。當時剛過春節,各種跡象表明國共兩黨的全面內戰即將開始。我當時處在人生選擇中,我記得很清楚,有一天一位姓王的共產黨地下工作者,找到我和另外4位同學,問我們願意不願意到共產黨開辦的北方大學去讀書。北方大學在哪裡?我也不知道,但一說到讀書,大學又是免費,就認為這是一個天大的喜訊。按照規定必須是秘密出行,我也沒有和家裡打招呼,就拿了地下黨開具的介紹信,由組織秘密安排,跟著當時從濟寧往太行山運送後勤物資的兩輛馬車,去了太行山。」

1947年8月7日,劉鄧大軍遵照毛澤東和中央軍委指示,決定不惜一切代價,挺進大別山。大軍挺進大別山之後,劉鄧大軍的一個後方醫院還留在河北省冠縣境內。為了加強傷病員的思想政治工作,冠縣後方醫院辦了一張8開套紅刊頭的油印小報《光榮報》,喬羽就離開學校,任該報編輯。

因為辦報經常深入采訪傷病員,喬羽說他與各病房的關系甚為融洽。傷病員來自四面八方,有劉鄧大軍的,也有陳毅部隊、陳賡部隊的,聚在一起,各自誇自己的部隊打起仗來是多麼多麼勇敢。太行山的生活,既有槍炮相伴的日子,也有歡聲笑語,喬羽是最有感受的。「寫這首歌的時候,我就希望表現我們的戰士在面對強敵、很嚴酷的戰爭面前的鎮定、樂觀、從容;想告訴人們,他們是這樣的一種精神狀態,他們能贏得這場戰爭不是僅憑血氣之勇。」

寫歌詞的這段時間,喬羽說他寫不下去時,就會去籃球場轉悠一會兒。這一天,長春下了一場大雨,雨過天晴他又溜達到了球場。「走著走著,幾個雨點打在我臉上,我忽然想起了一件事。為創作《紅孩子》的電影劇本,我去當時的中央蘇區江西得經輪渡過長江,那個場景很壯觀。當時過長江可不得了啊,要兩小時才能到對岸,這給了我極其鮮明的印象。」說到這里,喬羽停了一下,「我老家濟寧,接近黃河,屬北方,在那之前,我還從未見過南方的水稻,不知道稻子長在水裡是什麼樣兒的。我種過莊稼的,小麥、高粱我都知道。但是第一次見到漫山遍野、一片碧綠的水稻,我非常震驚。長江上的帆與黃河上的帆也不一樣。黃河是『泥糊塗場』,長江水卻是很清、帆很白。」

「經驗告訴我,來了!來了!我當時趕緊往住地跑。最先出來的句子,是『一條大河波浪寬』。」喬羽笑了。喬羽告訴本刊記者,在創作的十幾天里,沙蒙幾乎每天都到他屋裡來一趟,「沙蒙人好,每天笑呵呵地來看我,來了也不催,我明明知道他是來催我的,坐了一會兒,他看我不吭氣兒,我沒有東西給他,他就又走了。第二天又來了,他還是不催我,就說到我家吃飯去。等寫完了,我給他看,他一聲不吭坐了半個多小時,就這么看。我也不知道他什麼意思,完了以後他說:『就是它了!』走了。我心裡想,哪有這么容易,也不討論討論?還是不敢跟我討論,打算回去討論?」

「果不其然,第二天沙蒙又拿著這個稿子來了。我心想,還是來了吧,我跟沙蒙的關系很好,我跟他說,有什麼意見盡管說。他說沒意見,只問了一個問題,我寫的《一條大河》是不是長江?我說是啊,這就是我對長江的印象,真是一條大河啊!沙蒙當時反問,既然是長江,為什麼不用萬里長江波浪寬或者長江萬里波浪寬,那樣不是更有氣勢嗎?這一問可把我問了一個愣。我就說,比如我吧,是一個北方土包子,以前只見過黃河,沒見過長江,來你這兒也就見了第二次,印象之強烈引發我寫出了這首歌詞,但這只是一種引發,而不能代替別人的親身感受。用『一條大河』就不同了,每個人心裡都會有一條故鄉的河,無論將來你到了哪裡,想起它來一切都如在眼前。沙蒙思考了片刻,『就它了』,拿起稿子又走了。」

信心

「新中國誕生了,每個中國人都憧憬著未來美好的生活,這樣朴實的感情我是深有體會的。」喬羽回憶說,「我想上甘嶺的戰士也是懷著這種心情上戰場的,那種感情是50年代人民大眾心裡最美好的東西,我把它融進歌里,再現出來,人民就接受它。我作為一個歌詞作者,在寫作關於祖國的歌詞時,最先考慮的是大多數人的感情,讓大家唱著這支歌,享受美,創造美,珍惜美,同時就會產生一種東西——為了這美好的國家,自己得為她多做些貢獻。」

沙蒙拿著歌詞找到了作曲家劉熾。「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我家就在岸上住,聽慣了艄公的號子,看慣了船上的白帆……」詩情畫意的歌詞很快把劉熾帶進一個新境界。「影片的音樂錄制完成後,有一位藝術界前輩對我父親說:『我聽出來了,你在上甘嶺陣地上找到了一個優美深情的女兒,又找到了一位英勇頑強的兒子!』我父親後來和我們說,他把《我的祖國》當成柔美明媚的女兒,把《英雄頌》作為威武不屈的兒子,兩者各有風貌和性格,但共同點都是民族的,而不是俄羅斯的、法國的和德意志的。他對我們說,這就是新生的共和國的歌曲!」劉雲雲告訴本刊記者。

雖然在創作過程中,喬羽、劉熾都並沒有去過朝鮮,但是他們都對志願軍戰士有過深入的了解。「朝鮮戰爭打的是坑道戰,戰士們都憋在里頭,不是一兩天,是一兩個月在裡面蹲著。又不能活動,身上都爛了,又沒有衛生條件。他們不能上來,因為上來很危險,制空權都在敵人手裡,一上來飛機炸你,地毯式的轟炸。戰爭是很殘酷的,可是我們寫了一首很不殘酷的歌,我們希望美好的東西,讓大家對今後更有信心。」喬羽說。

「沙蒙當時為了挑一個唱這首歌的歌手,幾乎把所有民族唱法的都叫來,大概二三十人,可聽來聽去都不合適。」喬羽笑著說,「後來還是我給他推薦郭蘭英,郭蘭英拿過來就唱,一試,在場的人都拍手叫好!錄音是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進行的,第二天,電台便向全國播放了這支歌。郭蘭英不識譜,但絕對是個大藝術家,所有的歌,她只要聽別人唱一遍就會了。她不是音樂學院出來的,她是唱山西梆子出來的,是從戲班打出來的。」■

② 求紅孩子歌詞。

紅孩子
-
放客兄弟
我要親口大聲對你說
你是世界上最閃耀的星空
你的笑容融化了冰封
沾著夜與次的天空
宇宙里有一雙小花朵
開出你的美麗和諧的大夢
赤腳踩地之前大步走
喚著你瞬息會做夢
哈哈
咿呀吼哦
紅紅的孩子呀
世界在為你閃亮
世界在等你發亮

滴答前進
伸樹葉
背起弓屈膝
讓大地生生不息

③ 有首歌 有這么兩句歌詞 未來的主人 一定是我們

未來的主人翁 羅大佑
你走過林立的高樓大廈穿過那些擁擠的人
望著一個現代化的都市泛起一片水銀燈
突然想起了遙遠的過去未曾實現的夢
曾經一度人們告訴你說你是未來的主人翁
在人潮洶涌的十字路口每個人在痴痴地等
每個人的眼睛都望著那盞象徵命運的紅綠燈
在紅橙黃綠的世界裡你這未來的主人翁
在每一張陌生的面孔裡面尋找兒時的光榮
每一個今天來到世界的嬰孩
張大了眼睛摸索著一個真心的關懷
每一個來到世界的生命在期待
因為我們改變的世界將是他們的未來
別以為我們的孩子們太小他們什麼都不懂
我聽到無言的抗議在他們悄悄的睡夢中
我們不要一個被科學游戲污染的天空
我們不要被你們發明變成電腦兒童
有一天孩子們會告訴他們後代你們要守規矩
格言象玩具風箏在風里飄來飄去
當未來的世界充滿了一些陌生的旋律
你或許會想起現在這首古老的歌曲
飄來飄去 就這么飄來飄去
飄來飄去 就這么飄來飄去
……
我們不要一個被科學游戲污染的天空
我們不要一個被現實生活超越的時空
我們不要一個越來越遠模糊的水平線
我們不要一個一個越來越近沉默的春天
我們不要被你們發明變成電腦兒童
我們不要被你們忘懷變成鑰匙兒童
飄來飄去 就這么飄來飄去
飄來飄去 就這么飄來飄去
……
我們需要陽光青草泥土開闊的藍天
我們不要紅色的污泥塑成紅色的夢魘

④ 共產兒童團歌(紅孩子) 歌詞

歌名:《共產兒童團歌》
歌手:孫佳星
所屬專輯:《影視歌曲專輯》
歌曲時間:3分19秒

准備了好嗎時刻准備著
我們都是共產兒童團
將來的主人必定是我們
滴滴答滴答滴滴答滴答
小兄弟們呀小姊妹們呀
我們的將來是無窮的呀
牽著手前進時刻准備著
帝國主義者地主和軍閥
我們的精神使他們害怕
快團結起來時刻准備著
紅色的兒童時刻准備著
拿起刀槍參加紅軍
打倒軍閥地主保衛蘇維埃

⑤ 有一首歌歌詞有準備好了嗎時刻准備著嘀嘀嘀噠噠噠是什麼歌

老電影《紅孩子》的共產兒童團……准備好了嗎,時刻准備著,我們都是共產兒童團,將來的主人一定是我們,嘀嘀噠嘀噠嘀嘀達嘀噠……

⑥ 共產兒童團歌 歌詞

准備好了么?時刻准備著,

我們都是共產兒童團,

將來的主人,必定是我們。

嘀嘀嗒嘀嗒嘀嘀嗒嘀嗒。

小兄弟們呀,小姊妹們呀!

我們的將來是無窮的呀,

牽著手前進,時刻准備著。

嘀嘀嗒嘀嗒嘀嘀嗒嘀嗒。

帝國主義者,地主和軍閥,

我們的精神使他們害怕,

快團結起來,時刻准備著。

嘀嘀嗒嘀嗒嘀嘀嗒嘀嗒。

紅色的兒童,時刻准備著!

拿起刀槍參加紅軍,

打倒軍閥地主,保衛蘇維埃。

嘀嘀嗒嘀嗒嘀嘀嗒嘀嗒。

(6)電影紅孩子歌詞擴展閱讀

《共產主義兒童團團歌》是共產主義兒童團歌,曲調源於前蘇聯少年先鋒隊隊歌《燃燒吧,營火》鋼琴家謝爾蓋·菲奧多羅維奇·凱丹-傑什金的曲,喬羽作詞,該歌曲是1957年,長春電影製片廠根據共產兒童團的故事拍攝了影片《紅孩子》主題曲。

⑦ 准備好了嗎/時刻准備著這首歌叫什麼

這首歌是《共產兒童團團歌》,歌詞如下:

准備了好嗎時刻准備著

我們都是共產兒童團

將來的主人必定是我們

滴滴答滴答滴滴答滴答

小兄弟們啊小姐妹們啊

我們的將來是無限好呀

牽起手前進時刻准備著

滴滴答滴答滴滴答滴答

帝國主義者地主和軍閥

我們的精神使他們害怕

快團結起來時刻准備著

滴滴答滴答滴滴答滴答

紅色的兒童時刻准備著

拿起刀槍 參加紅軍

打倒軍閥地主保衛蘇維埃

滴滴答滴答滴滴答滴答

(7)電影紅孩子歌詞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共產主義兒童團團歌》是共產主義兒童團歌,曲調源於前蘇聯少年先鋒隊隊歌《燃燒吧,營火》鋼琴家謝爾蓋·菲奧多羅維奇·凱丹-傑什金的曲,喬羽作詞,該歌曲是1957年,長春電影製片廠根據共產兒童團的故事拍攝了影片《紅孩子》主題曲。

共產主義兒童團團歌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共產主義兒童團的團歌,在革命戰爭年代激勵了一代少年兒童的成長。

歌曲的曲調源於二胡獨奏曲《春詩》作者鍾義良於1957年在中央廣播民樂團任演奏和作曲期間,應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少兒部一兒童廣播表演唱節目而定的開場曲《小天天》,是經廣播民樂團部分演奏員參加演奏和曲做者親自指揮排練錄音的廣播音樂。具有奧地利梯羅耳族民歌的風格,詞作者佚名。

喬羽,1927年11月16日出生於山東濟寧,詞作家、劇作家。現任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名譽院長。

1956年,與時佑平合作創作電影文學劇本《紅孩子》,1960年將1959年廣西柳州彩調劇團原創的彩調劇《劉三姐》改編成電影劇本《劉三姐》。同年,創作歌詞《我的祖國》。

他的作品歌頌偉大的祖國和人民,歌唱美好生活,呼換人間真情。他的作品家喻戶曉,為幾代人所傳唱。他的作品超越了時空,屬於當時,也屬於現在和未來。他的作品幾十年經久不衰,具有很強的藝術生命力。他的歌詞立意深刻,詞境獨特,風格多樣,詞情俱佳,平白如話,極易於傳唱。他的歌詞既折射出深厚的中華文化,也記錄著歷史的風雨與時代的精神。

⑧ 共產兒童團團歌歌詞

歌曲名稱:共產主義兒童團團歌
發行時間:1957
作曲:謝爾蓋·菲奧多羅維奇·凱丹-傑什金
填 詞:佚名
曲調源於:《燃燒吧,營火》
別 名:共產兒童團歌
准備好了么?時刻准備著,
歌詞:
我們都是共產兒童團,
將來的主人,必定是我們。
嘀嘀嗒嘀嗒嘀嘀嗒嘀嗒。
小兄弟們呀,小姊妹們呀!
我們的將來是無窮的呀,
牽著手前進,時刻准備著。

嘀嘀嗒嘀嗒嘀嘀嗒嘀嗒。
帝國主義者,地主和軍閥,
我們的精神使他們害怕,
快團結起來,時刻准備著。
嘀嘀嗒嘀嗒嘀嘀嗒嘀嗒。
紅色的兒童,時刻准備著!
拿起刀槍參加紅軍,
打倒軍閥地主,保衛蘇維埃。
嘀嘀嗒嘀嗒嘀嘀嗒嘀嗒。

歌曲鑒賞:
歌詞層次清晰,意義層層推進。歌曲共四段歌詞,第一段發出召喚,強調「將來的主人」的社會責任;第二段展望前景,提出「時刻准備著」的具體要求;第三段表明任務,鼓舞「我們的精神使他們害怕」的勇氣;第四段再次發出號召,堅定「美麗的世界在遠處召喚」的信念。而每段結束句的「嘀嘀嗒嘀嗒嘀嘀嗒嘀嗒」,似不斷吹響的號角,召喚著中國的少年兒童時刻不忘自身肩負的使命;似不停擂動的戰鼓,激勵著中國的少年兒童實踐履行自身的職責。旋律抑揚頓挫,詠唱回環往復。

⑨ 共產兒童團歌詞

歌名:《共產兒童團歌》

作詞:喬羽

作曲:謝爾蓋·菲奧多羅維奇·凱丹-傑什金

准備好了么?時刻准備著,

我們都是共產兒童團,

將來的主人,必定是我們。

嘀嘀嗒嘀嗒嘀嘀嗒嘀嗒。

小兄弟們呀,小姊妹們呀!

我們的將來是無窮的呀,

牽著手前進,時刻准備著。

嘀嘀嗒嘀嗒嘀嘀嗒嘀嗒。

帝國主義者,地主和軍閥,

我們的精神使他們害怕,

快團結起來,時刻准備著。

嘀嘀嗒嘀嗒嘀嘀嗒嘀嗒。

紅色的兒童,時刻准備著!

拿起刀槍參加紅軍,

打倒軍閥地主,保衛蘇維埃。

嘀嘀嗒嘀嗒嘀嘀嗒嘀嗒。

(9)電影紅孩子歌詞擴展閱讀:

《共產主義兒童團團歌》是長春電影製片廠根據共產兒童團的故事拍攝了影片《紅孩子》主題曲。

歌曲背景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我們革命兒童的組織叫共產主義兒童團(簡稱共產兒童團)。它是在中華蘇維埃政府所在地(江西瑞金)和其它各革命根據地建立起來的。它的任務:團結一切勞苦兒童到革命隊伍中來,學習做革命的接班人。標志也是系一條紅領帶;團禮是五指並攏高舉過頭;呼號:「時時刻刻准備著!」

共產兒童團的工作特別活躍,團員們都積極地參加打土豪、分田地的斗爭。他們寫標語、到集市上去演講、揭露土豪劣紳的罪行,鼓動群眾起來革命和保衛革命根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