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影,《小鞋子》主演的資料
馬吉德·馬吉迪(Majid Majidi)
生平:
1959年出生於德黑蘭,他最初工作於伊朗伊斯蘭宣傳局的藝術部門,後來非常幸運地獲得了伊朗著名導演慕森·馬克馬巴夫的賞識,參與其多部影片的演出,為自己日後的導演事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馬基德的電影處女作《手足情深》獲選1992年戛納影展導演雙周放映。其後的《繼父》一片先後獲得伊朗影展最佳影片,北美洲聖保羅影展、突尼西亞影展等重要獎項。1998年的《天堂的孩子》成為首次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的伊朗影片,擴大了伊朗電影的國際影響力.1999年《天堂的顏色》繼續《天堂的孩子》的輝煌,蟬聯了蒙特里爾電影節上最佳電影獎。之後又推出了反映難民生活的《巴倫》等。
馬吉德·馬吉迪 Majid Majidi作品列表:(一共 25 個作品)
作為導演馬吉德·馬吉迪 Majid Majidi的作品 (數量:9) 手足情深 Bak
父親 Pedar
天堂之子/天堂的孩子/小鞋子 Bacheha-Ye aseman
天堂的顏色 Rang-e khoda
天堂捎來的喜訊 Khoda miad
巴倫 Baran
Beed-e majnoon
Olympik tu urgah
Pa berahneh ta Herat
作為演員 馬吉德·馬吉迪 Majid Majidi的作品 (數量:2) 手足情深 Bak
Friendly Persuasion: Iranian Cinema After the 1979 Revolution
作為編劇馬吉德·馬吉迪 Majid Majidi的作品 (數量:10) 手足情深 Bak
父親 Pedar
天堂之子/天堂的孩子/小鞋子 Bacheha-Ye aseman
天堂的顏色 Rang-e khoda
天堂捎來的喜訊 Khoda miad
巴倫 Baran
Beed-e majnoon
Olympik tu urgah
Pa berahneh ta Herat
Gaz-e Mohajer
作為製片人馬吉德·馬吉迪 Majid Majidi的作品 (數量:4) 巴倫 Baran
Beed-e majnoon
Olympik tu urgah
Pa berahneh ta Herat
⑵ 低成本高評分!伊朗著名電影《小鞋子》的劇情是什麼呢
劇中主要講述了一位哥哥去為妹妹修理的小鞋子時,不慎把這雙鞋子丟失,為了避免父母懲罰他。和妹妹達成協議,每天妹妹上學的時候穿他的鞋子,放學後再換給他去上學。
⑶ 小鞋子的觀後感
伊朗電影《小鞋子》,溫潤的感動。
故事是簡單的,然而它的諸多細節卻讓人著實難忘。
影片的開始,看到一雙小女孩的鞋子正由一雙蒼老的手耐心修補著,聯想到它的一個片名,想必這雙小鞋子就是影片的線索吧。是啊,一會兒就被正實了,正是這雙小鞋子,具體說是小鞋子的丟失引發了全部的情節。
小阿里幫妹妹取了修好的鞋子,去阿巴的店買菜,如果之前你尚不能知曉小阿里的家境,那麼,在阿里買土豆的時候,你會想那蔬菜店老闆竟然不準他挑選攤上的大個兒土豆,「別碰那些,在地上撿。」還有接下來母親與房東的爭吵聲更讓你確定,他生活在貧窮的童年。
小阿里不慎將妹妹的鞋丟失,妹妹在家裡詢問鞋子時那種期待,滿足,已經讓人心懷溫暖,那是幸福的孩子才有的目光。可是當得知鞋子丟失的訊息,那種期許便成了哭泣和擔憂:明天怎麼上學?
小阿里更是心懷愧疚,奔跑著再去阿巴的店尋找鞋子,再一次受到阿巴的責罵。
接下來這個夜晚,兩個小傢伙做功課時,在本子上寫小心翼翼地嘀咕著「關於鞋子VS上學的對策」,總之一定不能讓貧窮的父母知道,這是一個不能說的秘密。這一段細致真實,有著某種震撼人心的作用,那是大多數的我們所無法感知的童年心事。
「快點!。。。。你怎麼遲到?」「我已跑著來了」———後來的日子,妹妹奔跑著放學,哥哥奔跑著上學。只因為他們從此要穿這同一上雙鞋子上學。這並不是個好的決策,只是別無選擇,於是仍然無法避免的遇到各種麻煩。哥哥遲到被主任批,甚至險些被逐出學校,你會難以忘記那時他的那雙大眼睛還有滾下的淚珠。妹妹則是穿起來不掛腳掉到水溝里被沖的老遠,然後抱著一棵小樹無助的哭泣。
妹妹無法避免的把自己所有剩餘的目光放到了眾多同學們鞋子上,甚至找到了那雙曾經屬於自己的,可她在看到那個女孩有一個盲人的父親,又和自己的生活那麼相似的那一刻,兩兄妹黯然低下了頭,自然不再提起此事。
本以為爸爸當園丁後可以很快掙到很多錢,妹妹就可以有自己的鞋子了。可是這一小小的希望又以爸爸的意外受傷而破滅。
於是,後來得知市裡長跑比賽的季軍可以得到一雙球鞋後,小阿里苦苦哀求體育老師讓他參賽。,「想想妹妹,想想對妹妹的承諾的季軍,10000米就應該不是很長了,於是疲勞都被拋在腦後,那一刻甚至跑到了最前的位置,哦,我要的是季軍……甚至要等兩位選手超過自己……於是回頭張望……太好了……現在正是在第三的位置……一定要穩住……可是……後面以為狡猾的男孩居然狠狠的把我拽倒……不能放棄……。。。這時候呼吸甚至不是阿里的了,就在自己而變得呼吸那麼真切,而是每一位觀影者在呼吸,每一位都在急速的奔跑,我已經不知道自己的位置,我只知道沒有停下來。」闖線的那一瞬又是跌倒,老師扶起小阿里,「阿里,你真棒。」「我是季軍嗎?」 這一刻,我流淚了。一直到影片結束。
得了冠軍的阿里也是忍不住的哭泣,可是沒有人知道他這是因為沒有得到季軍。回到家裡,不言不語,但誰都明白即將到來的將是妹妹的失落。阿里脫掉鞋子,你會看到那雙球鞋已經破爛的不成樣子,和那雙腳,布滿水泡的雙腳,結尾的鏡頭很感人,阿里把腳放到水池裡,任憑游來游去的金魚在腳上啄來啄去,那麼的靜謐美好。
看見的,奔跑的童年,卻不是瘋了似的的玩耍的童年;可是誰也不能說他們是不快樂,不幸福的。你看你看,他們在洗球鞋時在陽光滿臉的微笑和接連下吹起大大的肥皂泡,他們在父母誇獎董事的那種滿足,他們為了隱瞞不能給父母知道的秘密所做的那些不小的努力,他們在聽父母允諾時的謙讓以及期待,他們那種富人家寂寞的小孩所羨慕的豐富又自由的童年,他們那小小年紀的純真善良卻又滿心的同情,還有雖然貧窮但是總能看到的希望,所以你可以想像到影片剛結束一會兒父親回家時妹妹眼中的喜悅。
這奔跑的童年,雖然總不那麼多的玩耍的時光,可是就是那麼有滋有味,那是由善良和單純浸潤的幸福的味道,甚至你總能看到那些有如西亞飽滿的陽光般的希望。
⑷ 小鞋子的劇情簡介
劇情簡介
小阿里取回為妹妹修理的小鞋子時,不慎把這雙妹妹僅有的鞋子丟失了,為了免除父母的懲罰,他央求妹妹與他達成協議:每天妹妹上學時穿他的鞋子,然後下學後再換給他去上學。
於是兄妹僅有的這雙鞋子每天就在兩個人的腳上交換著,能夠找回丟失的鞋子或者再擁有一雙鞋子的渴望在兩個稚嫩的心中與日俱增地堆積著,因為他們既要逃避父母以及遲到可能帶來的懲罰,又要承受換鞋帶來的種種不便,還要躲避對於他人鞋子的羨慕所帶來的折磨。
阿里試圖和父親去城裡打工掙錢,父親卻意外受傷,治病花去了本來 答應給妹妹買鞋的錢。後來,阿里看到全市長跑比賽的通知時,苦苦哀求老師批准他參加比賽,因為比賽季軍的獎品中有一雙鞋子。
在比賽中,阿里奔跑著,他的眼前晃動著妹妹放學後奔回來與他換鞋以及他換好鞋後奔向學校的腳步,他要取勝,他要獲得那雙鞋子,他在奔跑,在極度疲勞中奔跑,後來他跌倒了,為了勝利,他又不顧一切地爬起跑向終點並在混亂中率先撞線。
當人們向小冠軍表示祝賀時,阿里抬起的卻是一雙充滿失望的淚眼。
他的父親正在回家的途中,在他的自行車上,放著買給阿里和妹妹的新鞋子,而此時,阿里回到家中,妹妹難過地走開了,阿里脫下了自己的鞋子——它已經徹底地磨爛了,阿里把滿是水皰的腳泡在院內的池中,散出一陣陣淡紅色,一群魚向他游來,圍繞在他腳邊。
(4)小鞋子電影神馬擴展閱讀
《天堂的孩子》是馬基-麥迪吉1998年拍攝的,又名《小鞋子》,它是伊朗電影史上第一次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沒能最終獲獎(本年度獲獎影片是《美麗人生》)。
這是一部在現實主義風格中仍然留露浪漫抒情色彩的兒童電影。導演著力以兒童的視角為出發點完成敘事的起伏和其中重要場景的風格化處理,將小鞋子作為誘導,講述兩個孩童間關於「鞋」的故事,不斷循序漸進,從而深入挖掘了兒童世界的純凈色和真善美。
《天堂的孩子》整體的色調布局多一會暗色為主,真實的刻畫了困境中人物的生存狀態,同時更加有效地控制了觀眾的內情緒緒,讓影迷不僅僅被灰暗色調所傳達的溫情表現力所感動。
⑸ 《小鞋子》是哪個國家的電影
是伊朗的電影,講述了一對兄妹與一雙小鞋子的故事,是獻給成人的童話,喚醒人們對童年遙遠的記憶,進而想到貧窮生活與單純,天真,善良,快樂之間的關系。
詳細劇情:
家境貧寒的男孩Ali(AmirFarrokhHashemian)幫妹妹Zahra(BahareSeddiqi)取修補好的鞋子時,不慎將鞋子弄丟,為了不被父(MohammadAmirNaji),母(FereshteSarabandi)責罰,他央求Zahra暫時保密,說兩人可以替換著穿他的鞋子上學,並答應一定會幫她買雙新鞋子。
Ali原本指望用他和父親進城打工掙的錢幫Zahra買雙新鞋,父親的意外受傷打消了他的美夢。看到全市長跑比賽季軍的獎品是一雙運動鞋時,Ali決定參加比賽,但是他錯過了報名日期。幾經哀求,老師破例讓實力出眾的Ali參加了比賽。比賽場上,Ali不斷提醒自己,一定要得第三名。
(5)小鞋子電影神馬擴展閱讀
主要角色:
1、Ali。
小阿里是個善良的孩子,每天早晨會在破殘的小巷裡等著妹妹,小大人般的心疼關愛細致著親情。努力的學習,用自己的好成績把獲得獎勵的新鉛筆送給妹妹。被老師誤解的時候不作聲,自己默默的承受,只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妹妹。
2、Zahra。
莎拉唯一一雙粉色女童鞋丟了,目睹了得到這雙鞋子的小女孩一家三口的境地,這家的父親雙目失明,一家人生活在更為窘迫的貧困中,沙拉放棄了要回鞋子的想法,開始和哥哥穿同一雙鞋,一雙鞋子卻試出了一顆金子般純潔的心靈。
⑹ 伊朗電影《小鞋子》(也叫《天堂的孩子》) 獲過什麼獎
本片獲得1997年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最佳導演、觀眾票選最佳影片;1999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天堂的孩子》是伊朗導演馬基德·馬基迪1997年拍攝的一部兒童電影,又名《小鞋子》,它是伊朗電影史上第一次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的影片,延續了伊朗電影獨特的簡朴風格。影片與很多伊朗電影一樣清新、質朴,真誠地描摹伊朗人的真實生活,表現窘迫艱難的平民生活中隱含的人性的善良,帶領觀眾回到純真澄凈的世界。
⑺ 電影小鞋子結局是什麼
父親在商店裡為阿里和莎拉各買了一雙新鞋。
《小鞋子》又叫《天堂的孩子》是馬基德·馬基迪執導的伊朗劇情電影,Amir Farrokh Hashemian,Bahare Seddiqi等主演。
講述一對兄妹與一雙小鞋子的故事,是獻給成人的童話,喚醒人們對童年遙遠的記憶,進而想到貧窮生活與單純、天真、善良、快樂之間的關系。
小阿里取回為妹妹修理的小鞋子時,不慎把這雙妹妹僅有的鞋子丟失了,為了免除父母的懲罰,他央求妹妹與他達成協議:每天妹妹上學時穿他的鞋子,然後下學後再換給他去上學。於是兄妹僅有的這雙鞋子每天就在兩個人的腳上交換著
(7)小鞋子電影神馬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Ali
小阿里是個善良的孩子,每天早晨會在破殘的小巷裡等著妹妹,小大人般的心疼關愛細致著親情。努力的學習,用自己的好成績把獲得獎勵的新鉛筆送給妹妹。被老師誤解的時候不作聲,自己默默的承受,只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妹妹。
2、Zahra
莎拉唯一一雙粉色女童鞋丟了,目睹了得到這雙鞋子的小女孩一家三口的境地,這家的父親雙目失明,一家人生活在更為窘迫的貧困中,沙拉放棄了要回鞋子的想法,開始和哥哥穿同一雙鞋,一雙鞋子卻試出了一顆金子般純潔的心靈。
3、Ali's Father
小阿里的爸爸是個老實巴交的工人,為了給孩子們幸福的生活,他一直在努力工作,卻擺脫不了貧窮的困擾,後來他利用休息日去城裡做園丁,雖然受盡蔑視,但他很欣慰,因為他買到了兩雙新鞋,終於用自己的爭取為兒女架起了幸福的保護傘。
⑻ 小鞋子觀後感
觀電影《天堂的孩子》有感
電影《天堂的孩子》又名《小鞋子》,整部影片圍繞「鞋子」展開。講的是窮人家小孩阿里在買土豆時不小心把剛從補鞋店裡修好取回的鞋子(妹妹莎拉的鞋子)弄丟了,為了體諒家裡貧窮無力添購新鞋的困難處境,於是央求妹妹和他輪流穿自己的舊球鞋去上學,就這樣,阿里和莎拉每天都奔跑在小巷裡……後來阿里發現參加長跑比賽的季軍可以獲得一雙新球鞋作為獎勵,於是流著淚央求老師讓自己參加長跑比賽。為了獲得季軍的球鞋,給妹妹一雙漂亮的鞋子,阿里他每天努力訓練,不停地奔跑、奔跑……比賽那天,阿里想著妹妹因自己的失誤而天天穿著自己的大球鞋焦急地奔跑,想著妹妹的善解人意和自己的承諾,他就充滿了奔跑的動力。阿里只想獲得季軍,因為他需要那雙鞋子,所以當他跑到了第一後就立刻放慢腳步,回到第三,可是不幸阿里被別人拽倒在地,落後於第三,為了再次回到第三的名次,他爬起來閉上眼睛拚命的向前跑,又一個不小心,他成了長跑冠軍。終點線上的阿里倒在了地上,當老師扶起他時,阿里問的第一句話卻是:我拿到季軍了嗎?阿里站在領獎台上,望著那雙嶄新的球鞋,那一刻,傷心的淚水滑落面頰,因為他只是想得到那雙球鞋,如此簡單的願望在現實面前卻如天邊的星星遙不可及。回家後的阿里不敢面對妹妹莎拉的眼睛,因為妹妹滿懷期待地等著自己的好消息。一直堅信自己會得季軍的阿里怎麼也沒想到現在連自己的球鞋都變得如此的破爛不堪了。這時父親的自行車後載著給阿里和莎拉買的新鞋子,而此時他們兩人還都不知道,妹妹失望地進了屋,留下阿里獨自一人在院子里,他脫下了破爛的球鞋,把磨出水泡的腳伸進了水池,幾尾鮮紅的金魚調皮地圍繞著他的雙腳嬉戲,似乎在安慰著這個不斷遭受困境卻始終堅持不懈的小男孩……
《天堂的孩子》這部影片是我有史以來觀看的第一部伊朗電影,但是這部電影我卻自始自終的看了兩遍。當我第二次看時,才深深的體會到了電影里有關疾病和貧窮是兒童所不能承受的,無論是年僅九歲的阿里在菜攤旁找妹妹的鞋子被賣蔬菜的老闆呵斥,或是阿里和妹妹莎拉這兩個孩子小心翼翼的在本子上達成不告訴父母鞋子丟了的一致協議,還是阿里與父親去城裡給人修整花園時兩個貧富差距懸殊的孩子一起玩耍,甚至是為了得到第三名的球鞋獎品去參加長跑比賽的情節畫面,無不體現著這個社會最底層人民無法掌控命運的辛酸與悲苦,與此同時也反映出了一個國家不屈奮斗的決心和朝氣蓬勃的未來!
其實,當我第一次看《天堂的孩子》這部電影時,我的的確確是什麼也沒看懂,所以打心底里覺得這不是什麼好電影,但是對於《天堂的孩子》這部電影獲得1998年蒙特利爾電影節最佳影片和2000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創下美國放映伊朗電影100萬美元的票房記錄,被稱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兒童電影的鐵證事實,我開始懷疑了我對這部電影的評價。於是我上網查閱了伊朗國家的相關資料,對伊朗的歷史和發展有了一定的了解。伊朗地處中東中部,自古是東西方之間海陸交通的橋梁,也是各民族的遷徒通道,由於歷史上伊朗多次受到外族的入侵,所以在長期的歷史演變過程中,伊朗形成了極其復雜的民族關系。正是復雜的名族關系與宗教對立交錯的現實被外國侵略勢力所利用,從而不同程度地影響著伊朗的政治、經濟、文化水平的發展,造成了伊朗戰亂頻繁,導致其部分地區的嚴重貧困現象。伊朗是一個極具伊斯蘭教文化特色的國家,全國98.8%的人信奉伊斯蘭教。在伊朗,「伊斯蘭」的字面意義即無條件和心甘情願地順從安拉的權威法律。
當我在了解了伊朗的相關資料後,再次觀看《天堂的孩子》時,這才恍然大悟為什麼一部主角全是兒童,講的也是兩個小孩子之間的心事與約定的兒童電影卻能夠適合各個年齡階段的人士觀看,並且深受電影界和各觀眾的好評。因為雖然電影反映的是伊朗貧窮落後的地區,但是從這貧困的地區里反映出來的感受更多的是友善和關懷、溫暖和真誠、力量和希望。現實中,人們對待貧困的態度因人而異,有些人會因貧困陷入困境,一蹶不振;有些人會因貧困看見希望,奮發圖強。然而在影片中,兩個純真樂觀的孩子在貧困面前表現出來的堅韌和倔強,友善和真誠,更讓人感慨和震撼。是的,這部電影是感人的,但它不是令人因同情憐憫而落淚的感人,而是因為影片中阿里和莎拉這兩個本該有快樂童年的孩子過早為家庭經濟著想的畫面感人,在感人中帶有強烈的揪心之痛!《天堂的孩子》這部影片不需要以收集觀眾的眼淚來達到感人的效果,因為這部影片里無時無刻反映出來的「真」「善」「美」足以讓每個觀眾汗顏。
《天堂的孩子》這部影片看似在講述窮人的故事,但卻決不是窮困的展覽,而是展現孩子們是怎樣用自己的智慧和毅力來走出困境,如何獨自度過難關,不給為家庭生計而憂慮無比的父母增添負擔。阿里和莎拉的做法或許是幼稚的,但他們的純真和懂事不得不讓人心動,甚至讓人心疼。一雙鞋子,對大人來說或許很容易得到,但對於孩子,卻是要付出許多努力才能擁有,並且有時甚至付出了也未能實現自己那小小的願望。看著阿里與莎拉為了上課不遲到,每天都奔跑在狹窄的巷子里。妹妹莎拉穿著哥哥的大球鞋站在那些穿著漂亮的鞋子的同學中間,顯得是多麼的羞怯和自卑。一次,妹妹為了盡快把球鞋給哥哥,匆忙奔跑間一不小心鞋子落入了水溝,想著哥哥在巷子里心急如焚等待鞋子的場景,莎拉就更加焦急,她追著水溝里的鞋子拚命奔跑,幾乎聽得到她心臟焦灼的跳動聲。看她幾次探身去抓隨流水移動的鞋子,但每次都是想撈卻又撈不到鞋子,這個畫面真真切切的反映出了莎拉的年幼,揭示了殘酷的現實無情地壓迫著孩子稚嫩的心靈。
考試時,莎拉一邊答題一邊偷望老師手腕上戴著的手錶,這一幕讓我剎那間感觸到了妹妹焦急如焚的心情,因為哥哥還在巷子等她回去換鞋子去上學呢。盡管莎拉交卷後用飛一般的的速度跑到了巷子里,並迅速的和哥哥阿里換了鞋子,但是哥哥阿里還是因遲到受到校長嚴厲訓斥,此時的阿里備感委屈,淚水溢滿眼眶,沒有說話,有的只是沉默、沉默、在沉默……這使我們體會到一個孩子不被理解事多隻能用眼淚流露自己的無辜和委屈。當阿里和父親進城為富人家修整花園賺到錢後,阿里一再暗示爸爸給妹妹買雙鞋子,爸爸也欣然承諾。可是就在此時,坐著父親和阿里的自行車突然失去了控制,兩人連車一起撞到了一棵大樹上,於是阿里的美夢又在瞬間破滅……
為了一雙鞋子,阿里和莎拉兩個孩子如此認真地努力著,不放棄一絲機會,不拋棄一線希望。盡管無奈、委屈、辛苦,但是為了他們心中的夢想,再多的心酸與委屈,他們都一一忍下。為了心中的希望,阿里和莎拉用他們的行動堅持地向心中的希望靠近。這份堅持、這份執著,是那麼強烈,是那麼無所無懼!在這樣純真無畏的孩子面前,試問:貧窮又何妨?
看《天堂的孩子》是心靈逐漸感受溫暖的過程,是靈魂得到洗禮的過程。因為影片中不管是阿里、莎拉,還是他們的父母,在貧窮的家庭條件下還保持著自尊、淳樸、善良的品性,這是何等的可貴啊!當莎拉知道自己的鞋子在哪裡時,本想和哥哥一起去要回她的鞋子,可是當兄妹倆看到女孩的父親是個盲人時,她們猶豫了,因為她們想到或許那位小女孩比自己更需要那雙補過的舊鞋子。雖然影片里將阿里和莎拉的家庭情況描繪得特別貧寒,但是在如此拮據的現實面前,他們的父親對教會的糖果也毫無私心,這充分反映出了他們純潔的宗教信仰。電影很單純、很乾凈也很溫暖,柔緩的音樂伴著明亮的陽光照在孩子們純真的臉上,顯得那樣動人溫馨。從阿里和莎拉的小臉上,我們絲毫也看不出他們對貧窮的抱怨和自卑,讓我們心靈為之震撼的是他們在自身處境貧困的情況下還體諒關心他人。這就是這部影片的亮點之一。《天堂的孩子》描繪得是一個純凈溫暖的世界,淳樸善良的人性,宛如天堂……
是的,在許多人面前貧困是可怕的,可怕得就像浩瀚的海洋,無法跨越。當然,有些人在貧困面前卻充滿了雄心壯志,因為他們堅信只要有信念、有夢想,真誠的對待生活,希望和幸福就會敲響你的大門,使我們生活在陽光之下。阿里和莎拉的童年是不幸的,但他們同時也是幸運的,因為現實給了他們貧窮的生活,可這也給了他們為人生打拚的動力。對阿里和莎拉而言,貧窮或許就是一堂課,教會他們如何真誠的面對生活,迎接希望!一位偉人曾說過「一門藝術只有在保持它的純潔的時候,才具有真正的力量」,影片中正是阿里和莎拉的純真和善良才讓這個略嫌沉重的電影變得溫馨和動人。《天堂的孩子》它是一部民族電影,因為它始終深情的傳達著伊朗文化價值的魅力;它也是一部人文電影,因為它強烈的注入了人性價值的關懷……
《天堂的孩子》不禁使我聯想到了自己。現實中的我曾無數次被困難挫折打擊,曾無數次懷疑堅持是否應該繼續,今天這部電影回答了我的疑惑。它告訴我不要輕易說放棄,無論社會如何物慾橫流、燈紅酒綠,人生如何坎坷多舛、風雨如晦,都要緊緊守護心中的一片純凈,追尋心中的天堂……
⑼ 求電影小鞋子百度雲,內帶中文字幕的,謝謝了!
《小鞋子》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3S8-_R5BfmIn9mX-bonifg
小鞋子一般指天堂的孩子。《天堂的孩子》是馬基德·馬基迪執導的伊朗劇情電影,AmirFarrokhHashemian,BahareSeddiqi等主演。
講述一對兄妹與一雙小鞋子的故事,是獻給成人的童話,喚醒人們對童年遙遠的記憶,進而想到貧窮生活與單純、天真、善良、快樂之間的關系。
如果資源不正確,或者版本不正確,歡迎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