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步電影講的是愛心接力救孩子是什麼電影
李晨主演的《極限救援》呢,親還有什麼問題??
2. 求部歐洲驚悚恐怖電影,影片中有關於宗教和女權的,女主痛失孩子而導致精神變態,之後發生了一系列的事情
《反基督者》
反基督者的相關解釋:
A:反基督意思是反對基督、敵對基督的人。
B:啟蒙運動時代的反基督者。
C:在西方,近代歐洲思想啟蒙運動以來,開始出現批判基督信仰者,批判基督教的人包括伏爾泰、盧梭、霍爾巴赫等西方思想啟蒙先驅。
D:尼採在他的《反基督》一書中,闡述基督教是墮落的宗教、是災禍。羅素也是一位著名的反基督者,他認為「信仰基督教的人大多都是極其邪惡的」。
E:他通過人性,母性的極端情形來反噬宗教,撕碎正常的價值觀和家庭結構,逼迫觀眾去消受最直接的痛苦。
F:德國哲學家尼采有一句非常「狂妄」的名言:上帝已死。當然這不是字面意義上的理解,這句名言是表明現存道德標準的危機,當人類對他們信仰的上帝及其代表的社會道德為終極目標產生懷疑的時候,他們內心深處的那種恐懼與憤怒,會致使人類精神上的崩潰,產生虛無主義和頹喪的幻滅感。
G:人是欲求越少,所得越多!
3. 求一部電影的名字 謝謝
捕夢網(dream catcher)」,根據史帝芬金(Stephen King)小說改編。 瓊斯、亨利、彼特、畢佛是二十年前在緬因州小鎮上四個有膽量的小孩。有一天為了解救一個叫達迪斯的男孩,意外地和此男孩成為好朋友。匪夷所思的是這個小男孩達迪斯憑將他的特異功能分享給這四個救命恩人,這段共同的回憶和經驗讓他們成為莫逆之交。這份神奇力量,並永遠改變了了每個人的生活。 多年後,這4位朋友都已成年,成年後的這四個人展開各自不同的人生,卻都忘不了當年那件神秘的事情。某日竟然發生了一件不可思議的現象,這件事情隱隱約約核二十多年前的事件有相關聯,但是任憑他們怎麼想都想不到這件事竟然跟他們救起來的孩子達迪斯有關聯。 他們在緬因州(Maine)的森林裡重新聚在了一起。這4位朋友突遇上了一場神秘而邪惡的暴風雪,預示著他們將面臨著更加不利的局面。一股暗藏不祥的力量籠罩整座森林。亦即一種致命的神秘力量即將降臨在這四個好朋友身上,他們既要面對一股外來勢力的挑戰,又要首先阻止軍隊對無辜平民的屠殺,同時還得避免他們之間分裂的危險。因此,他們必須重新凝聚他們幾乎已經遺忘的力量來對抗這次的災難。 最後,這幾位朋友遇上了空前的恐怖場面,全世界的命運也變得越來越微妙 ……。命中註定將為世界平衡付出慘烈代價。 評價:純就娛樂眼光來看,「捕夢網」還說的過去,一些屏息以待的懸疑,加上層出不窮的笑料—某些是由於俗套,多數還是因為編劇的巧思,對於人物、題材瞭若指掌—都讓本片成為打發時間的最佳選擇。別期待會有十分原創、急轉直下的劇情,全片讓人措手不及的轉折是因為預告刻意隱瞞了事實,說穿了,「捕夢網」稱的上是另一部魔蟲異型黑色喜劇,可以拿來和「MIB星際戰警」或「進化特區」等作個比較。 電影利用回述方式憶及童年時他們如何見義勇為患難與共,並獲得了一些玄奇的特異功能作為報償,例如讀心術、心電感應、記憶倉庫等等。"史蒂芬金"對於忘年情誼題材早已是得心應手,這次「捕夢網」的四名主角讓人想起了他早些年的非恐怖名作「站在我這邊」。比如其中的記憶倉庫,它把人類的記憶區塊給形象化,彷佛圖書館般,當資料超載時便會選擇遺忘,我們看見倉庫中的推車會運送過期資訊去焚燒。後來,一人(戴蒙路易士)的軀體被異型附身時,他的思考便繼續停留於記憶倉庫中和異型對峙,以免自己的知識寶庫被異型給竊取,外表看來像是人格分裂。這些本來是抽象的概念,「捕夢網」卻具體的呈現出來,讓人感覺新奇。 類型:恐怖、科幻 導演:勞倫斯卡斯丹Lawrence Kasdan(情定巴黎) 中文片名:捕夢網 英文片名: Dreamcatcher 編劇:威廉古德曼 William Goldman(將軍的女兒、一觸即發) 演員:摩根費里曼 Morgan Freeman(恐懼的總合)、湯姆賽斯摩 Tom Sizemore(黑鷹計畫)、湯瑪斯傑恩 Thomas Jane(甜姐不辣)、傑森李 Jason Lee(新郎上錯床)、提姆奧利芬 Timothy Olyphant(單刀直入)、戴蒙路易士 Damian Lewis(諾曼地大空降) 發行公司:華納 影片長度:112 分鍾 英文官方網站:Dreamcatchermovie.WarnerBros.com 關於捕夢網:應該是屬於原住民的東西,像是印地安人、毛利人才有的,像是一種圖騰一樣。《美麗人生》里美麗人生里常盤貴子送給木村拓栽的禮物。 捕夢網是印第安人用來驅噩夢的避邪物。當清晨的第一縷曙光照到捕夢網上,噩夢就被粘在網上,好夢就通過網的羽毛過濾留下來。他們用來掛在窗沿,阻擋惡夢進來,防止好夢流走。有智慧的捕夢者還能解夢,能在夢里日行千里,在夢里捕獲獵物—情人或者野獸。噩夢不一定是惡夢,令人恐懼的夢不一定就是不好的,往往正是這些夢給我們更大的智慧以應對未知的變故。 真正印第安人的捕夢網製作並不容易。首先做一個大圓框,有的用柳枝做成,有的用干葡萄藤、香柏木枝條或野梅樹枝。再用仙人掌的刺作針,在環上鑽孔。然後用植物的纖維絲絞成雙股繩在孔中來回穿繞,仿效蜘蛛的織網圖案做成一張網。這種植物海有講究,最好是用一種叫世紀植物的莖纖維來做,現在是珍稀的植物,它們要一百年才開一次花呢。 纏纏繞繞之後,中間留一個圓洞,或者是一滴眼淚的形狀。有的部落也用動物的肌腱來做纏繞,貓的腸子據說是最好的材料之一(世界上很多的宗教風俗里,貓都是有靈性的神物和寵物。)動物的肌腱用牙齒嚼爛了,柔軟有彈性後才用。在這個圓環之外,結上香草,絲綢,鼠尾草、羽毛、皮革、珠子、水晶石和各種瑪瑙翡翠石頭。羽毛是來自印第安人視為神靈的鷂鷹,珠子是用貝殼打磨出來的。 圓圈代表太陽和太陽的運轉周期。 一般捕夢網有8個點將纏線和圓圈連接,象徵蜘蛛的8條腿。羽毛象徵空氣、呼吸以及創造力。羽毛的千萬只毛手用以捕捉夢中低吟的神示和專講給孩子們的哲理。網代表力量,珠子表明夢的意義。透明的珠子是創造力,魔力和宇宙的變化;貝殼代表情緒和潛意識的來源,還有護衛避邪的作用。石頭代表地母。種子代表創造,豐收和奇跡。水晶石則按顏色分,有不同的隱語。鹿角和各類動物骨頭是給人活力和耐力的,當然不同的動物也有不同的療效。木片則代表成長和根基。獸皮、乾燥花、錫紙、陶片,等等,幾乎所有被認為是貴重吉利的東西都可以纏在上面。捕夢網也講究金木水火土五行平衡,羽毛和透明的石頭象徵水,動物骨頭象徵火,其他的不言自明。 中間的那個圓洞也有說法。有一個圓圈的捕網是正式用於驅除噩夢的;有兩個圈的網帶來和諧安寧,這兩個圓圈中心也有符號,代表捕網的主人的內心世界,如果這捕網靈驗的話,它會平衡捕網主人的內心矛盾,從而影響他周圍人的情緒和「氣場」。三個圈的捕夢網代表身體思想和靈魂的統一,這是最難做的網,是捕夢網里的「高科技」。 我見過很多不同形狀、顏色和材料的捕夢網。雖然印第安各個部落的工藝、製作和材料千差萬別,藝人們的巧思設計也已經超出了捕夢的范圍,甚至可以幫助你與靈界溝通,傳達神靈的信息和治病,也可以說是一個古老的巫術法器和「蠱葯」。 捕夢網也是印第安人的圖騰木,記錄著一代代生生不息的靈魂和天長地久的祈願。老祖母把捕夢網掛在寶寶睡的搖籃頂上,羽毛飄飄帶給孩子溫柔的甜夢。新婚的年輕人把它掛在婚床邊,婚姻一定美滿和諧。我們說好夢難圓,印第安人的好夢總是能圓。它們能穿過中間的那個小圓洞。各種寶石和珠子代表年輪記憶,知識和上一輩人傳下來的智慧。有魔法的捕夢網能卜吉凶禍福,攜帶來世今生以及下一代人的生死禍福的信息。 在印第安人的各個部落,關於捕夢網流傳著美麗的故事。第一個傳說是講古時候,印第安人為蜘蛛噩夢驚擾,卻無人能解夢。有一個老葯師做了這樣的一個夢: 一個蜘蛛女每天都勤勞地在一個老祖母的床邊織網,一天老人的孫子跑來喊:奶奶!有蜘蛛在你的床上爬� 他正想要一腳踩死這蜘蛛,老祖母連忙說:別傷了我的蜘蛛女。為了報答老人的救命之恩,蜘蛛女就織了一個大大的亮晶晶的網,織完了就把它掛在一棵柳樹上。第二天老人起來,曙光照在捕夢網上,一個先知的聲音對她說:這些珠子就是你在夢中力量和智慧的結晶。惡夢會被粘在網上,隨著第一縷陽光融化,把這個網的織法交給你部落里的人,這是萬能的靈葯。 老葯師把這個夢告訴大家,叫大家都學會做捕夢網,從此後,他們就不再為噩夢驚擾,世事從此太平。 還有一個關於古代奧吉維國(Ojibwe)的傳說。說是古國的人都住在一個叫烏龜島的地方,這個島上的蜘蛛女常為搖籃里的寶貝做捕夢網。一天臘庫塔(Lakota)的老祭師在一個高山上看到了一個神跡。在這個神跡里,伊科托米(Ikatomi)聖人以蜘蛛人的模樣現形。 伊科托米說只有老祭師才懂得話。這個老祭師帶著一個柳樹條的框子,上面匝上羽毛、馬鬃、珠子以及其他供奉物,伊科托米蜘蛛人就在這框子上織網。他一遍織網,一邊說:這個圓環代表生命的輪回,從嬰兒到老年,又如何化身變成下一代的人。但是天地始終都有善惡二力,如果你聽從了善力,你的部落就會興旺,如果跟隨了惡勢力,你們就會衰亡。自然界里會有所有這些能量的啟示。說完這些,依科托米就把網織好了。他又說道:你看,這個網是一個圓圈,但是中間有一個圓洞。噩夢和惡勢力會從這個圓洞掉下去,好夢和神賜的吉祥留在網上。把它的奧秘講給你的部落,天命都寫在上面,這個捕夢網是你們的命運之神。臘庫塔的老祭師把這捕夢網帶回部落,從此印第安人把它作為吉祥驅邪之物。 這兩個故事對中間那個圓洞的解釋正好相反。不管怎樣,從那個洞里穿過的是好夢還是惡夢,我們只要念動這句咒語:好夢留下,噩夢走開。捕夢網就會靈驗。 我還留著那個從阿拉斯加帶來的小小捕夢網。歲月動盪,搬無數次的家,走萬里的路,還是捨不得扔。我天天夜裡都作夢,夢里有驚濤駭浪、奇花異草;夢里我日行千里,摘星逐月。曙光出現的時候,聽完第一聲鳥鳴,我撣一撣身上的夢塵,再回到床上,接著做我的白日夢。 我也喜歡蜘蛛,看它們在我的牆角織網。它們不僅能為我捕夢,還能為我捉到討厭的蚊子。知道了這些美麗的印第安人的傳說,我更加善待蜘蛛。萬聖節的時候,我都要在屋裡掛滿蜘蛛網,看它們纏纏綿綿地在我的屋裡做夢。萬聖節是巫師的節日。只不過在基督教的文化中,蜘蛛網成了黑巫術的象徵。蜘蛛網的神話和寓言在全世界各大洲流行一定是有源流的,這之中的詭秘鏈接要等專家來說明了。瑪雅才疏學淺,幾千字的文章不能作大學問,還求高人指點迷津。 「夕陽山外山,塵世夢中夢」,在戰火和人聲嘈雜之中,願瑪雅的文字也能為你做成一個捕夢網,對夢魂說一聲咒語:好夢留下,噩夢走開! -------------------------------------------------------------------------------- 另一個關於捕夢網的小故事 我一進這個臨時設在小鎮旁一大片綠地上的工藝品市場,就被那老印第安人抓住了視線。他的面前鋪了一塊氈子,擺著許多手織的飾帶,一些皮製的小口袋,還有串著綠松石的銀首飾。他一定過了七十了,滿臉的皺紋,花白的頭發雖然稀疏,依舊編成兩條辮子垂在兩肩,一根細細的皮帶子在前額打了個結。他低眉頷首,眯縫著眼,手裡忙不停地在編織。 時下的十幾歲少年人中,正流行在腕上系一條印第安手工織飾帶,據說這可以帶來幸運。如果送一條給自己心儀的男女朋友,也許可以栓住他或她的心。無論是什麼年代,什麼地方,人在情感上,總願意求助於古老的道具的魔力,這種帶子在中學生手腕上普遍的程度,可知印第安人這個生意相當不俗。我蹲下身,揀起一條帶子,仔細地觀看這手工編織的幾何圖形,幾只黑、白、橘黃、天藍顏色和諧的搭配在一起,我感覺它們很精緻。 同來的朋友莉莉推一下我的肩,說:「喜歡嗎?我們挑幾條吧,我來付錢。」 我笑了:「不過是看看,這種小孩子的玩意兒,你也當真?」 我站起身,隨即被老人身後的樹幹上那條繩子上掛的東西吸引了。那一定是用樹枝做成的一個圓形的框子,上面用線繞成網狀,在網上綴著幾片羽毛和一些小珠子。 「這是什麼?」我問老人。 老人回頭看看那些網,眯縫著眼對我說:「這是我們印第安人的捕夢網。(dream catcher)」他看見我有了興趣,就仔細對我介紹起來。 原來這個圓環是用柳枝做成,再用仙人掌的刺作針,在環上鑽孔。然後用一種叫世紀植物的纖維在孔中來回穿繞,仿效蜘蛛的織網做成一張人工的網。這種世紀植物現在也少了,它們要一百年才開一次花呢。網上的羽毛是來自印第安人視為神靈的鷂鷹,珠子是用貝殼打磨出來的,真正印第安人的捕夢網製作並不容易。他們用來掛在窗沿,阻擋惡夢進來,防止好夢出走。 「真的嗎?」莉莉不太相信地問。 老人打量著莉莉,慢慢地搖搖頭。然後又點點頭:「你有麻煩呢!你希望我告訴你真實的話,因為你需要幫助。」 莉莉頓時漲紅了臉,急切地問:「真的?你說我有麻煩?」 老人意味深長地看著她,伸手從繩子上摘下一個網,愛惜地撫摩著最長的那根羽毛,指點給莉莉看:「這是大地和天空的兒子,鷂鷹身上來的。它有神秘的力量可以給你幫助。」 從莉莉忙不疊地掏錢,幾乎不加思索很快地買下了這個網這付神情看來,她八成是遇到了什麼麻煩。原本對這些網有興趣的我,卻突然覺得索然了,也許是看起來比較順眼的那個,已經被莉莉拿在手中了。想像中這是一個小 女孩精心編織的,裡面不知道纏繞著多少捕夢者的心意呢。 印第安老人見我無動於衷地轉身想要離去,他不客氣地喊住我:「站住!girl!」 我回頭看見老人的眼睜開了,眼光晶亮直視著我。 「你是不信的?!」他似乎有點忿慨,「你要懂得敬畏呀。」 我覺得全身如芒在背,他是為了生意經還是為了他信奉的道理沒有被我敬畏?我轉回到老人的地攤旁,向他微微笑一下,心中息事寧人地想買一件什麼吧。 老人來了勁兒,開始對我講捕夢網神秘力量的事。見我不置可否地管自己在他的氈子上挑選首飾,他正色告訴我:「你呀,太相信自己了。Girl,你會遇到許多難圓的美夢。你要尋找一輩子……」 他說這些話的時候,眼中閃著狡詰的光,急速的搜索著我的反應。 我思索著,想到夢-無論是出現在我們睡眠中的超現實,還是白日里美化心間的野心,在過著原始生活的印第安人心中和在現代大都會節奏中生活的我們,好象並不相去很遠。來無蹤,去無影,混混沌沌的夢,要分出其中的好壞,談何容易?中國人自古就有多少詳夢的書,這是個沒有結論的現象。 我只是朝老人笑著,拿起剛挑選好的一條項鏈,銀色的鏈子串上幾粒藍色松石的小珠子,墜子是一個銀色的小烏龜。老人的生意總是做成了吧?他不必這么地用語言咒我,我想。 收完了錢,老人的眼光似乎低順了不少。我依舊打量著那些網,這些印第安人在保留區生活,依靠政府的補助,幾乎不事生產,並且酗酒成風。能夠做些工藝品出來賣的人,都是很勤勞的人了。現代文明和科學已經快要把印第安人的生機趕盡殺絕了,這一張張小網,似乎也只能網住一點點稀薄的神話的影子而已。 在我離去前,老人依然盯住我,突然從口裡再追加一句話:「你會後悔的!girl!一定!」 後來,我在許多旅遊點的賣紀念品的店裡都看見過這種捕夢網,色彩漂亮,顯得很摩登。已然沒有老印第安人的那網的泥土氣。想來它們的出路也只是被人掛在貨架上或掛在牆上當裝飾品,沒有人會知道懸掛在窗沿的緣由,捕夢網只是一種商品,也失去了它原來的意義。 我到過一些印第安人的保留區,極少數的地方因為政府的免稅優惠,建起了豪華的賭場,成了滾滾不絕的財源。多數的保留區,依然貧困與荒涼,在大太陽下看去,就是一片沙不沙,土不土,連仙人掌都生長得很少的荒原。沙塵吹來的種子,如果能生長,發芽,出現一點綠色,就象是老天的惠顧。他們只順著天意在生活。 我的生活里常有起伏,那老人的話雖然沒有讓我信服之處,卻如附骨一般隨著我的意念,時不時地要出現。說不上後來有沒有後悔,我依然有好多好多的夢,好夢難追卻象是現實中常會遇到的。 唯一可以告慰的是莉莉,她當時失去的男朋友後來又回頭,從此以後就再也沒有波折。她的那個捕夢網,至今好好地掛在應該掛的地方,常常在風中搖弋,給她幸運的感覺。
4. 有個外國電影,我記得是一個小孩被別人抓走,一個女人想要救這個孩子被趕了出去,然後好多人把小孩固定
建軍大業
9.0分加入收藏
主演:劉燁朱亞文黃志忠王景春
導演:劉偉強
類型:動作戰爭其它
時長:1分鍾
年代:2017
地區:內地
語言:漢語普通話
簡介
5. 問電影!
並不是哪部電影的主題曲,僅僅就是個MV
Because Im A Girl - Kiss
男主角:申賢俊Shin Hyun Joon
女主角:廣告模特兒Goo Hye-Jin
男生為了女生獻出了自己的眼睛,只留有女孩的照片珍藏一生
KISS樂隊:
Mini---
[隊長]
生日:1981年2月22日
身高:160 cm
體重:44 kg
血型:AB
家庭成員:父母,1 brother,1 sister
學校:Dong Il 女子高中畢業
宗教:基督教
愛好:聽音樂,看電影,上網
特長:舞蹈,鋼琴
喜歡的男孩類型:第一印象很好的男生
喜歡的時尚風格:Hiphop潮流
喜歡的歌手:En Vogue,Alicia Keys,TLC
喜歡的事物:壽司,魷魚等
喜歡的顏色:淺藍,黑,紫
Jini---
[主唱/作曲/和聲]
生日:1982年4月28日
身高:165 cm
體重:50 kg
血型:O
宗教:基督教
性格:幽默誠實
家庭成員:父母,哥哥
學校:美國Ohio州大學2年生(缺席)
特長:作曲,作詞,演奏鋼琴
呢稱:T-Cat,Muckboe
喜歡的男孩類型:誠實自信,有音樂感
喜歡的時尚風格:美國流行
喜歡的歌手:Eminem, Dr dre,TLC,En Vogue
MTV中間那個女主角UMJI
Umji---
生日:1982年6月9日
身高:166 cm
體重:51 kg
血型:A
家庭成員:父母,兄弟
學校:Kyung Hee大學 主修現代音樂
宗教:基督教
愛好:聽音樂,睡覺與shopping
特長:唱歌
值得驕傲的地方:眼睛
呢稱:Goldie,菠菜,noo leung ji
喜歡的男孩類型:理解自己的溫柔男生
喜歡的時尚風格:Hiphop,casual
喜歡的歌手:Alicia Keys,TLC。
女子三人組合KISS推出了Because I'm a Girl(因為我是女孩)而一舉成為佼佼者。KISS是由隊長Mini,主唱Jini和最年輕的Umji組成。她們被稱為三人女子Brown Eyes,同樣以[無臉]的方式進行宣傳。在出道前當演員Shin Hyun Joon宣布出演她們的主打曲〈因為我是女孩〉音樂電視時,KISS就吸引了眾人的關注。在mv結束的部份,Shin Hyun Joon宣布了他對在現實生活中的女友(模特Son Tae Young)的感情。韓國熱點話題之一就是關於Shin Hyun Joon, Son Tae Young和Joo Young Hoon的三角戀。當這個音樂電視在KISS的專輯發表(11月22日)之後首次公諸於世時,許多人懷著好奇心去觀看。當大家聽到kiss的〈因為我是女孩〉時都說「這首歌真的很不錯啊」。 一時間Kiss如同brown eyes卻沒有露出廬山真面目。漸漸地,她們的照片在12月中旬開始出現在報紙上.其他同樣用無臉方式做宣傳的歌手都得到巨大的成功,如Jo Sung Mo, Brown Eyes還有新歌手Rich。
雖然KISS的成員承認她們應當感謝Shin HyunJoon幫助,而在無數最近出道的新人中脫穎而出,她們表明了她們想要單純的以她們的音樂來做宣傳,所以暫時以[無臉]形式做宣傳。 音樂電視同時以新人女演員Goo Hye Joo(前屆的韓國小姐)為特色。原本Kim Sarang被邀請出演此音樂電視而遭拒絕後,Goo Hye Joo得到了這個殊榮。在KISS的專輯中同樣是像{因為我是女孩〉旋律悅耳美妙的歌謠有〈True Love〉和〈Without You〉。Without You為英文歌曲,由KISS來自美國的成員Jini編曲製作。令人驚訝的是專輯其餘的15首歌曲幾乎都是舞曲。不同於Brown Eyes停留在慢歌形式上,KISS選擇了跟主打曲風格各異的專輯。此專輯從頭到尾洋溢著清晰的美國風格。
歌詞是
歌手:KISS(組合) 專輯:First Album
Oh,Yeah ...Yeah!
Do de che ar su ga obso
nam ja rui maum
wonhar ten on je go
da ju ni i je to nan de
i ron jog choum i ra go
no nun thug byor ha da nun
gu marur mi dosso
ne gen heng bo giosso
marur ha ji guresso
ne ga shirho jyo da go
nun chi ga obnun nan
nur bo che gi man hesso
no ru ryo gha myon so do
manhi guri ur go ya
sa rangi jon bu in
na nun yo ja i ni ka
mo n gor swib ge da ju myon
gum bang shirh jung ne nun ge
nam ja ra rosso
thollin mar gath jin a nha
da shi nun so gjia nhuri
maum mo go bo ji man
to da shi sa range
mu no ji nunge yo ja ya
ma rur ha ji gu resso
ne ga shi rho jyo da go
中間很多人慾知道的兩段韓文對白的中文翻譯是:
(女獨白)今天, 我們分手了,希望我能夠幸福, 能夠找到比你更好的人。
你也像其他的男人一樣, 忘了說過的一切。
說實話, 我不希望你能夠幸福,我擔心你能找到比我更漂亮的女孩子,幸福的過日子,
那你就會真的把我忘記的,我是那麼的難過, 心如刀絞,
我想我愛你愛的太深了,不要利用可以為了愛不惜一切的女人的善良的本性,
生為一個女人, 被人愛是如此的難。
雖然我在罵你, 但我心裡是那麼的想你,因為,把愛視為全部的我——是女人。
(男獨白)有一個我深愛著的女人,雖然我不能和她在一起,
不過,我仍然深愛著她
全中文翻譯:
oh , yeah 。。。
到底能否了解男人的心?
何時愛著我 把心交出 而你卻棄我而去
你曾說第一次這樣心動 去感受一個特別的人
這話讓我深信不疑 讓我幸福
言尤在耳 你的愛卻已不再
傻傻的我卻還追在你的左右
嘴上把你埋怨 心中仍把你牽掛
愛是一切 只因我生為女人
(重復)
輕易將自己付出 卻很快讓你厭倦
男人們就是這樣無情意
下定決心不再輕易付出
再次陷入愛的漩渦的還是女人
許是因了這樣 你不再愛我
傻傻的我卻還追在你的左右
嘴上把你埋怨 心中仍把你牽掛
愛是一切 只因我生為女人
為了愛情 付出一切 心甘情願
請別不要利用女人這柔弱天性
身為女人 原該被一生寵愛
不曾想愛是如此辛苦和艱難
嘴上把你埋怨 心中仍把你牽掛
愛是一切 只因我生為女人
嘴上把你埋怨 心中仍把你牽掛
愛是一切 只因我生為女人
(女子獨白 )
為了愛情 付出一切 心甘情願
請別不要利用女人這柔弱天性
身為女人 原該被一生寵愛
不曾想愛是如此辛苦和艱難
嘴上把你埋怨 心中仍把你牽掛
愛是一切 只因我生為女人
嘴上把你埋怨 心中仍把你牽掛
愛是一切 只因我生為女人
(男子獨白)
6. 為救一小孩所有人都祈禱的電影
你問的是基督教的禱告? 我這幫你找了點,全部是復制的^^,只做參考。。。 凡事感謝,神一定祝福滿滿。 謝飯禱告不是一項任務,也沒有什麼一定的模式,只要你有這個感謝的心: *普遍用的:《贊美詩》中短歌第40首 「 謝飯歌」 我們會食同心感謝,一粥一飯來處不易,上帝恩賜同胞汗血,歡喜領受為人服役。 *簡單扼要的:感謝主,是他賜我們食物,使我們活著。阿門! *輕松的:「感謝主賜我今日食糧,求主讓在飯飯時別咽著,求主讓我飯飯後別打嗝(免得失態),求主叫我吃下去的東東都吸收,讓我長得健康英俊。阿門! *還有:親愛的天父,感謝你賜下的陽光和雨露,使地上產出豐美的食物,也求你為我們潔凈這食物,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門! *最正規的:正教會的飯前及飯後祈禱文: 早餐前祈禱 至聖三位一體,憐憫我們;主,清除我們的罪惡;君宰,赦免我們的過犯;聖者,因你的名垂顧並醫治我們的病弱。 榮耀歸於父、及子、及聖靈,從今日到永遠,世世無盡。阿們。 求主憐憫。 (三遍) 神聖之父,請祝福: 司祭畫十字聖號降福食品及飲料: 上帝基督,請降福你僕人們的食物及飲料,因為你是神聖的;恆常如是,從今日到永遠,世世無盡。阿們。 早餐後祈禱 稱你為有福,確實是理所當然的;永遠蒙福,至潔無玷的誕神女,我眾上帝之母。你的尊榮超越了革魯賓;你的榮耀遠逾於塞拉芬;你無瑕地誕生了上帝聖言;真正的誕神女啊!我們頌揚你。 榮耀歸於父及子及聖靈,從今日到永遠,世世無盡。阿們。 求主憐憫。 (三遍) 神聖之父,請祝福: 司祭畫十字聖號降福用餐者: 上帝藉著他的恩寵和對世人的愛與我們同在;恆常如是,從今日到永遠,世世無盡。阿們。 午餐前祈禱 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你的名被尊為聖,願你的國來臨,願你的旨意承行於地,如於天。我們的日用糧,求你今天賜給我們;寬免我們的罪債,猶如我們寬免虧負我們的人;不要讓我們陷入誘惑,但救我們脫離那邪惡者。榮耀歸於父及子及聖靈,從今日到永遠,世世無盡。阿們。求主憐憫。 (三遍) 神聖之父,請祝福: 司祭畫十字聖號降福食品及飲料: 上帝基督,請降福你僕人們的食物及飲料,因為你是神聖的;恆常如是,從今日到永遠,世世無盡。阿們。 午餐後祈禱 我們感謝你,基督我們的上帝,因你以世間的恩物飽沃了我們;求你不要棄絕我們於你的天國之外,正如你曾顯現於你的門徒,並賜予他們平安,救主啊,也請降臨於我們中間,並拯救我們。 榮耀歸於父及子及聖靈,從今日到永遠,世世無盡。阿們。 求主憐憫。 (三遍) 神聖之父,請祝福: 司祭畫十字聖號降福用餐者: 贊頌歸於上帝,因著他的恩寵和對世人的愛,他憐憫了我們,並以其豐厚的恩賜養育了我們;恆常如是,從今日到永遠,世世無盡。阿們。 晚餐前祈禱 窮人將得食,且獲飽沃,尋求上主的人將贊美他;他們的心靈將得永生。 榮耀歸於父及子及聖靈,從今日到永遠,世世無盡。阿們。 求主憐憫。 (三遍) 神聖之父,請祝福: 司祭畫十字聖號降福食品及飲料: 上帝基督,請降福你僕人們的食物及飲料,因為你是神聖的;恆常如是,從今日到永遠,世世無盡。阿們。 晚餐後祈禱 榮耀歸於父及子及聖靈,從今日到永遠,世世無盡。阿們。 孕育上帝者,你的母胎成為屬天的聖筵,承載著天糧--基督我們的上帝。依照養育萬有者的許諾,凡是食此神糧的人,將不會死亡。 你的尊榮超越了革魯賓;你的榮耀遠逾於塞拉芬;你無瑕地誕生了上帝聖言;真正的誕神女啊!我們頌揚你。主啊,你使我們因你的工程而喜樂;我們將以你雙手的造化而愉悅。主啊,你已經將歡樂置於我們的心中,更求以你的慈顏之光照臨我們。我們飽享了小麥、酒和油的產物,並將在平安中安眠休憩;主啊,因為惟有你使我居於希望之中。 榮耀歸於父及子及聖靈,從今日到永遠,世世無盡。阿們。 求主憐憫。 (三遍) 神聖之父,請祝福: 司祭畫十字聖號降福用餐者: 上帝藉著他的恩寵和對世人的愛與我們同在;恆常如是,從今日到永遠,世世無盡。阿們。 注意,為以上各餐前及餐後祈禱,當沒有司祭在場時,略去啟請語:「神聖之父,請祝福」並以「因我們諸聖教父的代禱,主耶穌基督我們的上帝,求你憐憫並拯救我們。阿們。」代替所有屬於司祭的降福詞。 在不便於誦念全部祈禱詞的情形下,為每一餐可畫十字聖號並誦念以下的短式: 餐前: 求主降福此食物及飲料,因父及子及聖靈之名。阿們。 餐後: 榮耀歸於你上帝,我們的冀望,榮耀歸於你!
7. 女人在沙漠油田救自己孩子是什麼電影
沙漠里的女人
電影,也被稱為運動畫面或動態畫面,即「映畫」,是作品視覺藝術形式,
通過使用移動圖像來表達溝通思想,故事,認知,情感,價值觀,或各類大氣模擬體驗。
這些圖像通常伴隨著聲音,很少有其他感官刺激。
「電影」一詞是電影攝影的縮寫,通常用於指代電影製作和電影業,以及由此產生的藝術形式。
膜的運動圖像被用創建拍攝具有實際場景運動畫面相機,通過拍攝使用傳統的圖紙或微縮模型動畫技術,
藉助於CGI和計算機動畫,或通過一些或所有這些技術的組合,和其他視覺效果。
8. 求幾部國外電影,內容是關於女性用身體換取食物或救自己孩子的
魂斷藍橋 (我就知道這一部,比較經典,不過比較震撼你們老師給你們留這樣的作業。)
《魂斷藍橋》作為電影史上三大凄美不朽愛情影片之一,是一部盪氣回腸的愛情經典之作,內容雖有些傳奇化,但文藝氣息濃厚,具有甚高的催淚效果。
一輛軍車停在了滑鐵盧橋上,英軍上校羅依.克勞寧從車上走下。他從口袋裡拿出一個象牙雕的吉祥符,獨自憑欄凝視,二十年前的一段戀情如在眼前……
1917年,美國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倫敦。空襲警報響了,街上的人們慌亂地跑向防空洞。一群年輕姑娘在滑鐵盧橋上飛跑。忽然,其中一個的提包被碰掉了,東西灑了一地。她停下來撿,眼看就要被飛馳的馬車撞上。年輕的上尉軍官羅依.克勞寧也在滑鐵盧橋上奔跑,他及時拉了姑娘一把,躲過了馬車。羅依為姑娘撿起散落在地上東西,其中就有那個象牙吉祥符,是姑娘的珍愛之物。姑娘找不到同伴了,羅依拉著姑娘的手跑進擠滿人群的地下鐵道。在嘈雜的人群中,羅依與姑娘交談起來。姑娘名叫瑪拉,是一位芭蕾舞女演員,瑪拉對這個風流倜儻的年青軍官一見如故,向他談論起自己鍾愛的舞蹈。羅依則告訴姑娘他是來英國度假的,假期已滿,明天將赴法國前線。警報解除,羅依為瑪拉叫車趕往劇院演出,自己則去赴上司的一個無法推辭的宴會。臨走時,瑪拉將心愛的吉祥符送給了羅依:「願它能給你帶來運氣."羅依已深深愛上了這個端莊秀麗而天真的姑娘,望著瑪拉遠去,他若有所失。
羅依終於沒有去赴上司的宴會,他趕去觀看瑪拉演出的《天鵝湖》。散場後,他向後台遞了一張條,邀請瑪拉共進晚餐。紙條被劇院經理笛爾娃夫人沒收了,她嚴厲地訓斥了瑪拉。瑪拉背著經理來到燭光俱樂部。大廳內,羅依向瑪拉傾吐愛意,《一路平安》的華爾茲舞曲中兩人翩翩起舞。隨著每一聲部的演奏完畢,蠟燭一隻只熄滅,曲終,大廳沉浸在一片黑暗中。羅依與瑪拉含情相望,擁抱長吻。
翌日上午,窗外下著瀝瀝小雨,瑪拉在宿舍憑窗而望,掛念著英吉利海峽上的羅依。突然,她意外地發現羅依出現在雨中。原來因海上有水雷,羅依的部隊推遲兩天出發。羅依向瑪拉求婚,瑪拉幸福地答應了。出身貴族的蘭特謝軍團軍官結婚需獲得公爵的認可。羅依給瑪拉買了結婚戒指之後趕到了公爵的住處。雖然瑪拉出身平民,開朗的公爵還是同意了羅依的申請。羅依帶著瑪拉風風火火地辦好其他必要的手續,趕到教堂。可是,他們來晚了,依照法律,下午三點鍾後不能舉行婚禮。羅依與牧師約定,明天十一點准時再來。
當天傍晚,羅依被召回軍營,即將當新娘的瑪拉,沉浸在突如其來的幸福之中。就在她准備與女友們去劇場演出時,接到羅依的電話:部隊要提前開拔,二十分鍾後出發。瑪拉不顧一切地趕到滑鐵盧車站,火車已經起動。
瑪拉由於執意要去車站為羅伊送行而耽誤了當晚的演出,笛爾娃夫人大發雷霆,她不能容忍演員們有芭蕾舞以外的世界,她要開除瑪拉。她的好友凱蒂也因替她仗義執言而遭同樣命運。兩人失業了,一起搬到了一處廉價公寓,相依為命。
細心的羅伊寫信讓母親同瑪拉見面以便照顧瑪拉。但就在瑪拉於餐廳等候其母時,無意中從報紙上看到了羅伊的名字赫然登在陣亡名單中。此時羅伊的母親來到她面前,盡管這位貴夫人非常和藹可親,但此時的瑪拉已情緒混亂,言語無禮,不知所雲……
絕望的瑪拉承受不了這巨大的打擊,一病不起。凱蒂為了支付生活費和瑪拉的醫葯費被迫當了妓女。大病初癒的瑪拉發現了破綻,她萬分感激凱蒂的友情。羅依死了,對她來說,這個世界什麼都不重要了,她不能讓凱蒂一人負擔兩個人的生活。痊癒後,為了維持生活,瑪拉也淪為街頭應召女郎。
滑鐵盧車站。已淪為妓女的瑪拉濃妝艷抹,閃動著媚眼,招徠著走過身邊的官兵,沒人理睬她,人們都在匆忙趕路,尋找著前來迎接的親人。突然,她呆住了:一個熟悉的身影朝他走來,是羅伊,他並沒有死,他回來了!見到瑪拉,羅伊興奮得不能自持,瑪拉百感交集,嚎啕大哭。
在一家餐廳,羅依興奮地向瑪拉敘述死裡逃生的經過:他受傷失去了證件,當過德國人的戰俘,差點喪命但終於逃脫了。瑪拉靜靜地聽著……當羅依問及她的生活時,瑪拉無言以對,只是反反復復說:「要是我知道你還活著就好了。」經歷了生離死別的羅依不願再離開瑪拉一步,他馬上打電話給母親,告訴她自己要帶瑪拉回家結婚。瑪拉痛苦地回絕了羅依。羅依確信瑪拉並未移情別戀後,不容分說,把她帶往家鄉。
路上,瑪拉偎依在羅依的身旁,觀賞著蘇格蘭的田園風光,靜聽著羅依介紹著自己的家園和今後的打算,一種美好的願望在心中升起。羅依的信任和鍾情,給她帶來一絲希望,她知道自己的心靈仍是玉潔冰清的,她想候機說明一切,重新開始生活。
蘇格蘭克勞寧家。克勞寧夫人高興地迎接他們。晚上,舞會大廳燈火輝煌,瑪拉優美的舞姿最引人注目。坐席中的貴婦人們卻在竊竊私語,她們對克勞寧家將要娶一位舞蹈演員有微辭。公爵也來參加舞會,他慈愛地邀請瑪拉跳舞,交談中,他贊揚瑪拉的善良與忠誠,又告知瑪拉,克勞寧家族一向重視門第,對瑪拉是一個例外。剛剛平靜的瑪拉又陷入忐忑不安之中。
深夜,瑪拉在卧室里不安地徘徊。克勞寧夫人敲門進來,她請瑪拉原諒在倫敦會面時的誤會,並對兒子的婚姻表示滿意,她贊揚瑪拉是一個十全十美的人。夫人走了,瑪拉意識到過去的經歷是不會被上流社會的人們所諒解的,她不願再維持假象。瑪拉奔向夫人卧室,聲淚俱下地說明真相,表示要永遠離開羅依。 夫人沒有挽留她,並答應不把真相告訴羅依。從夫人屋裡出來,瑪拉碰見幸福得無法入睡的羅依。羅依沒有注意到瑪拉的反常,他充滿愛意地將護身符交還給瑪拉保管。瑪拉凄婉地向羅依道別。
瑪拉留下一封道別信,感謝他的愛,然後離開了克勞寧家。羅依追到倫敦,找到凱蒂,凱蒂向他說明了一切。羅依悲痛地說:「我要永遠找她。」他們找遍了各個可能的地方,都不見瑪拉。羅依忽然想到初次相見的滑鐵盧橋,他拉住凱蒂不顧一切地向那裡跑去。
這時,瑪拉正在滑鐵盧橋上。一隊軍用卡車隆隆開來,瑪拉毫無畏懼地向一輛輛飛馳的軍車走去,蒼白的臉在車燈的照射下美麗而聖潔。在群眾的驚叫聲、卡車的剎車聲中,瑪拉結束了生命,手提包和一隻象牙吉祥符散落在地上。
9. 求一部電影的名字!!!!!!!!
女神陷阱 Immortel
其它譯名: 諸神混亂之女神陷阱
妖獸世紀
Femme piège, La
類 型: 科幻 / 劇情 / 動作
導 演: 恩基·比拉 Enki Bilal
編 劇: 恩基·比拉 Enki Bilal
主要演員: 琳達·哈蒂 Linda Hardy
托馬斯·克萊徹曼 Thomas Kretschmann
夏洛特·蘭普林 Charlotte Rampling
Frédéric Pierrot
Thomas M. Pollard
Yann Collette
Derrick Brenner
Olivier Achard
上映日期: 2004-3-24
國家地區: 義大利 / 英國 / 法國
2095年,紐約市上空突然出現了來歷不明的金字塔飛行物體,沒有人知道裡面藏著什麼。事實上,藏身其中的就是埃及諸神,其中還禁閉著一個被諸神判刑的鷹頭人身神袛--太陽神何若斯。因為太陽神只剩下七天可活,為了延長他不朽的神力,他逃離金字塔,朝混亂的塵世而來,尋找一對可以生育的男女,延續他的不朽。由於太陽神是鷹頭人身的怪物,所以他必須先找到一名凡人與之合體,才能藉助該人的身體為其延續後代。
一位被冰凍在外太空的軍人尼可·波勒,陰錯陽差的跌回這混亂失序的未來世界,剛好被太陽神何若斯盯上。即使是萬般不願意,尼可·波勒還是得接受身體被太陽神附身的無奈,動身尋找那個可以受孕生子的女人。
一個可以流出藍色眼淚的藍發女子吉兒,對自己似人非人的身體感到困惑和迷惘,更為悲慘的是,吉兒在不知不覺中北被當成了製造人工臟器皮膚大企業的實驗工具。同時,太陽神何若斯也發現了她,並將她視為延續不朽的最佳人選。
記憶、愛情、時空就在三人之間,不停的延續與交錯……
製作背景
當科幻沉溺於激情
《女神陷阱》是歐洲重量級漫畫、電影大師--恩基·比拉(Enki Bilal)的第三部電影作品,改編自他在歐洲非常暢銷的漫畫經典《尼可·波勒三部曲》(Nikopol Trilogy),本片耗時四年籌劃製作,為了將2095年的美國紐約完整呈現在觀眾眼前,本片共計動用了數百名專業的藝術家、建築師、及CGI專業動畫工程師,將精彩的平面漫畫場景轉化為立體生動的3D動畫,精準的將未來的紐約市搬上大銀幕,演員與3D人物和場景的融合更是十分的完美。為此製片方也砸下巨資,終於拍出一部可以和美國電影工業相抗衡的科幻電影。片中光動用在3D人物或場景上的製作費用就將近伍千萬美金,創歐洲電影史無前例的燒錢紀錄。
可以說,這部法國科幻漫畫大師恩基·比拉的最新作品《女神陷阱》中,神話和情色被完美的融入了非凡的想像力中,同時正因為如此,本片自拍攝伊始就有著極強的爭議性。恩基·比拉的漫畫風格本身就有著很強的「成人風格」,在本片中,以真人版處理此類劇情更是絲毫不見手軟。
恩基·比拉處理《女神陷阱》畫面的時候不但將古埃及諸神全面擬人化,同時也將所有情慾、貪婪和愛憎全面解放。除了眾神翻雲覆雨的場面不說,單以太陽神何若斯(鷹頭人身)狀碩的胸肌加上倒三角的上身和那幾近黃金比例般的完美身材,就足以叫全天下的男人嫉妒,全天下的女人竊喜了。
兩個男人與一個女人
數千年之前的希臘,那隻被賦予離間重任的金蘋果成了偉大的荷馬筆下特洛伊之戰的導火索;數千年之後,古埃及諸神終於也在銀幕上開始表演自己那可媲美古希臘眾神不分性別的愛恨情仇。太陽神何若斯和尼可·波勒(《鋼琴家》中飾演納粹軍官的東德演員湯瑪斯·科瑞奇曼(Thomas Kretschmann))合體前後的恩怨糾纏,很直接的表明了兩名男子之間的感情糾葛。而兩人的目標(一為心靈、一為身體)又同時鎖定了藍發女子吉兒(法國小姐冠軍的琳達·哈蒂(Linda Hardy)),三角戀情和性愛呈現得毫不忸怩。神與人之間的愛與性宛如神話寓言般美麗激烈,肉體慾望的延展竟也從遠古時代跨越到遙遠的未來。在《鋼琴家》中英俊挺拔的湯瑪斯·科瑞奇曼,在本片中也不斷展示他俊帥的臉龐和傲人的胸肌,足以讓銀幕下的女性觀眾流下口水。
神話科幻之劍的鑄造師
恩基·比拉(Enki Bilal)是歐洲相當知名的漫畫大師和導演,作品廣受歐、美、日等國專業漫畫迷推崇,日本知名的動畫導演大友克洋(《光明戰士》)、插畫家寺田克也、法國導演呂克·貝松等人,都是比拉大師的崇拜者。
比拉出生於1951年的貝爾格勒(前南斯拉夫),9歲時比拉移居法國巴黎,從前南斯拉夫到時尚之都巴黎,其間的落差對他的影響非常大,往後在他的作品無論是漫畫或是電影中,都可以看到他經常開政治的玩笑。19歲時比拉便開始展露自己的美術天份,為早年在法國非常流行的漫畫雜志《領航員》(Pilote)畫些恐怖、科幻或時事諷刺的短篇漫畫,這對一位新人來說可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1987年,安古蘭漫畫大展將大獎頒給了比拉,也使他逐漸在法國漫畫界嶄露頭角。比拉早期的作品多為短篇,29歲時比拉推出了他醞釀多年、集數年功力於其中的首部長篇作品《諸神混亂》,之後隨即引起漫畫界的矚目,隔年開始連載於美國漫畫雜志《重金屬》(Heavy Metal),從此一炮而紅,奠定了比拉在漫畫界首屈一指的地位。
比拉是少數由漫畫家成功跨足到導演的人,因為畢竟要將平面的漫畫打造成螢幕上的立體空間並不是件容易的事,他的電影,就像置身於漫畫場景中的真人演出版,風格一樣科幻。而比拉對故鄉的懷念,也可以從他1989年的第一部電影《邦克大飯店》(Bunker Palace Hotel)中看出來,他把外景拉到貝爾格勒。在1997年,他推出了自己的第二部電影《記憶喪失的男子》(Tykho Moon)。本片讓比拉籌到了來自歐洲各國的大量拍片資金。於是,比拉迎來了自己的第三部科幻巨片--《女神陷阱》,本片尚未問世,便在電影界和動漫界雙雙颳起了一陣超強旋風。
10. 求一部電影 記得點劇情...
◎譯 名 黑店狂想曲終極收藏版
◎片 名 Delicatessen
◎年 代 1991
◎國 家 法國
◎類 別 喜劇/科幻/愛情
◎語 言 法語 / 導演評論
◎片 長 99 Min
◎IMDB鏈接 http://www.imdb.com/title/tt0101700/
◎IMDB評分 7.8/10
◎分 級 Argentina:13 / Australia:M / Chile:18 / Finland:K-16 / Germany:16 / Spain:13 / Sweden:15 / UK:15 / USA:R
◎導 演 Marc Caro(馬克·卡羅) Jean-Pierre Jeunet(讓·皮埃爾·熱內)
◎主 演 Pascal Benezech ...... Tried to Escape
多米尼克·皮諾 (Dominique Pinon) ...... Louison
Marie-Laure Dougnac ...... Julie Clapet
瓊-克勞德 德賴弗斯 (Jean-Claude Dreyfus) ...... Clapet
嘉莉 維亞特 (Karin Viard) ...... Mademoiselle Plusse
蒂基 奧爾加多 (Ticky Holgado) ...... Marcel Tapioca
Anne-Marie Pisani ...... Madame Tapioca
Boban Janevski ...... Young Rascal
Mikael Todde ...... Young Rascal
Edith Ker ...... Grandmother
Jacques Mathou ...... Roger
Rufus ...... Robert Kube
霍華德 弗農 (Howard Vernon) ...... Frog Man
Chick Ortega ...... Postman
Silvie Laguna ...... Aurore Interligator
◎簡 介
這部片子是從新巴洛克電影中演化出來的異數,一個怪誕的夢境。因為它黑暗、怪誕,又因為它充滿了童話色彩和超現實主義語言,超現實的幻想喜劇,可算CULT精品。《天使愛美麗》的導演馬克·卡羅和讓·皮埃爾·熱內的第一部長片。1991年問世時,引起法國影壇一片驚喜。
影片的故事在一個沒有國家沒有時間的詭秘荒誕世界中進行。從一開始,它就震住了觀眾。畫面是一個腦滿腸肥的黑心屠夫,如同庖丁解牛一樣舞動著明晃晃的切肉刀,但是你別以為你不會顫栗,他切下的可是一個人的臂膀。這還不要緊,整個大樓里的人都以食人肉為生,每天都有一個人失蹤,可是就沒有一個人出來「揭發檢舉」 ,一個個心安理得!!要在10年前,肯定有人說這部影片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人吃人」的黑暗。其實,你大可不必當真。它就是一個狂想的電影,如同游戲機里的程序,絕無道德評判。從表現主義到詩意現實主義,到科幻片的各種成分的配方,使得《黑店狂想曲》如同一杯混合著條理和放縱的法式雞尾酒,讓人從虛假的「現實主義」電影中徹底釋放出來。
本片的風格屬於超現實的幻想喜劇,沒有明確的時空背景,只知道故事中人因經濟蕭條,以吃人肉維生。開肉店的屠夫擁有一棟房子,裡面住了幾戶怪里怪氣的「自己人」,他們都希望吃到別人身上切下來的鮮肉,若沒有新鮮「貨源」的話,他們寧願犧牲自己人也在所不惜。前馬戲班小丑路易本是他們的囊中物,不料屠夫的女兒愛上了他,並助他逃過一劫。全片劇情發展天馬行空,不太講求邏輯性,但卻特別重視詭異氣氛的醞釀,好些逗笑片段拍得極具神采,像隨著電視上播出的音樂測試彈簧床的一段。導演用平行剪接蒙太奇將屠夫做愛時的彈簧床響聲、女兒拉提琴聲、主婦拍打地氈聲和路易油漆天花板聲等組接在一起,製造出令人捧腹的效果。可惜影片下半部關於地下黨徒的情節,拍得頗為凌亂,只好靠一埸大水災來製造動作性的喜劇高潮。
轉眼已是公元2005年,正是歲末年初之際,幾年前的此時,媒體上關於世紀末的話題仍是鋪天蓋地。這個伴隨著西歷紀元而來的末世概念,對國人本來無甚意義,但說得多了,倒也煞有介事,記得當時街巷中不僅有許多神秘的傳聞,似乎空氣中都彌漫著一股令人惶恐的末世氣味。可是世紀末究竟是怎麼回事,沒有基督教傳統和文化想像的中國人,其實也不明究里,畢竟隔著遠比一個大洋遠的文化距離,說來說去,只是拾西方人的牙慧而已,心理上恐怕也不會真把某個年份當回事。六道輪回,循環往復,哪一年不是一樣的苦海沉浮,反正是一樣的苦,心早已疲怠了,最多為超生多想想地獄道、修羅道罷了,誰當真會去管什麼西方人的世紀末災難是怎樣的一幅恐怖圖景。就這樣,幾年後的今天,等到不期然遇見了兩個西人的末世想像形諸於影像的東西,牽強地想到了些關於末世拯救的意思,悚然一驚,原來常懷這樣的末世之恐,是有助於人自省並懂得愛和珍惜的。
這兩個想像,就是上世紀末的兩部電影,法國人的《熟食店》和德國人的《吐瓦魯》。機緣湊巧,在兩個晚上一前一後看了它們,還巧的是,它們不僅有相似的風格、意旨,也有相似的譯名:《黑店狂想曲》和《浮世狂想曲》。想像狂放,有趣瘋狂,翻譯難得地恰切。兩個故事的發生背景、時間均語焉不詳,這倒正合人們的心理預期:末世悄悄逼近,誰也不知它在哪個時辰、哪個地方就會像一片烏鴉雲陣突然降臨,當你意識到的時候,已是如影隨形,甩也甩不掉。
熟食店大概位於城鄉結合部的一棟公寓樓的一層,店主兼屠夫強悍有力、生氣勃勃,樓上的住戶臉色陰沉、目光閃爍而犀利,彼此似乎保守著一個心照不宣的秘密。外面的世界死氣沉沉,糧食嚴重饋乏,實行嚴格的配給制,有的人已經不堪忍受,轉到地下像老鼠一樣地生活,報紙上稱他們為恐怖的洞穴人。樓上的住戶還算幸運,他們靠救世主般的屠夫和他經營有方的熟食店,還可以勉強果腹。隨著馬戲團小丑路易斯的入住,以及屠夫的女兒茱莉和他相愛,秘密漸漸從漫天的濃霧中顯露出猙獰面目:公寓里的住戶之所以相安無事,活到今天,全是因為靠宰殺外來的無辜者,吃他們的肉才熬了過來。現在,路易斯成了下一個可憐的待宰羔羊,被愛情喚醒的茱莉決心不顧一切地保護他……
故事和主題其實不算新鮮:愛的力量終將救人於罪。吸引人的是它講述的方法和天馬行空的想像力,而怪誕的想像又建立在黑色現實的基礎之上:一邊是荒唐可笑的細節,比如音樂的節奏、編織的節奏、粉刷的節奏和做愛時身體抽搐的節奏奇妙地共鳴共諧,有自殺強迫症的女人費盡心思設計機關卻總也死不了,由於被殘酷放大的人性黑暗和陰郁詭異的氛圍及誇張表演、變形鏡頭的反差所形成的張力,使電影在表現嚴肅主題的程中始終不乏黑色喜劇的色彩。一邊是當代社會充滿寓意的荒誕人生,看似黑白分明,實際價值倒置,一片荒蕪。城裡的人無法生活,千方百計逃離,狀如避難所的熟食店卻是貨真價食的吃人黑店;表面上公寓里的人相親相愛、彬彬有禮,緊要關頭則搶奪、傾軋,甚至把自己的母親推上砧板;地面上的人視洞穴人為寇讎、強盜,反而是他們肯為救素不相識的地面人犧牲性命;整個公寓里最弱小又最善良的兩個人,一個是馬戲團小丑,一個是天生弱視的姑娘。
所有背景隱去,世界只剩一個孤島,整棟公寓樓孤伶伶地立在永不消散的大霧里,愁雲慘淡,燈光迷離,血盆大口在黑暗中張開,只待將人和血帶肉生生吞下,及至吞下整個世界。吐瓦魯的故事總算讓我們稍稍瞥見了外部的世界。不看倒好,尚余著一分霧里看花的想像,一看之下,除了廢墟還是廢墟,海里僅剩的一條船也是將沉未沉,即將沒頂。說是挪亞方舟吧,那浴室已搖搖欲墜,像安東穿著充氣衣服的爺爺拚命強撐著弱不禁風的身體,安東不僅要一次次動了惻隱收留那些無產無業的老人歇腳避雨,還要製造虛假的繁榮討爺爺開心。世界早已荒蕪,隆隆的雷聲逼近,這一棟危樓又能苦撐多久?還好,在毀滅前一秒,安東和艾娃終於主動逃離,開動了駛向夢幻之島吐瓦魯的航船。
看《黑店狂想曲》時我的心情一直很緊張,片子里洋溢著一股暗涌的恐怖氣氛。泛黃的色調,破敗的大樓,所有的一切都有異於常規,每一間屋子中都有慾望的陷阱。底樓有吃蝸牛青蛙生存的人,上面有整天以各種方式自殺的女人,還有等著吃人肉的一家四口,有兇殘的屠夫和妖艷的妻子,只有屠夫的女兒似乎良心未泯,那是因為她遇到了愛情。
愛情的那一頭是一個從遠方慕名而來的男子,他的存在最終導致了這個黑暗世界的徹底崩潰。導演在刻意營造那種詭異恐怖氣氛的同時不忘放進一顆閃著光的種子,在這個男子身上注入了許多的溫情和勇敢,通過愛情的美好喚醒另一顆不曾死去的靈魂,於是這個原本黑暗荒謬的世界就有了被顛覆的理由。
影片中還有一群生活在地下的「夜鬼「似的人,和地上同類相殘的人相互映襯,分不清孰是孰非,混亂糜爛的糾纏在一起讓人不寒而慄。想起村上春樹的世界中也常常會有「夜鬼「的影子,暗藏在地鐵的軌道中伺機捕捉夜行孤獨的人。或許「夜鬼「的存在是人所有潛藏惡欲的具象表現吧,有時候連我們自己都不能意識到自己的可怕,幸好還有那善良的一面,還有愛情,友誼,音樂,關懷,安慰,這些是讓心豐盈濕潤的雨露,我們誰也不能缺少。
說到音樂,在這部影片中也被賦予了特別的使命。愛情的展開是他們坐在一起安寧的彈奏,女的拉大提琴,男的拉鋸琴,相得益彰的和諧。而最後的最後還是他們坐在樓頂的平台上拉琴,我們聽見了琴聲,看見了希望和光明,還有倖存的孩子一臉無辜天真的凝望。
整部影片充分展示了導演對鏡頭的駕馭能力,甚至配樂,剪切都極具功力。有一些非常經典的片斷成為後來許多導演模仿的源頭。比如影片中同一時空的穿插切換,做愛的時候震動的韻律被導演設計成鍾擺的動盪,油漆工的來回粉刷,老太太打毛衣的針線節奏,女子拉提琴的緩急有序,一切都保持相同的韻律節奏。當高潮來臨時,所有的人都似乎爆發般的瘋狂,然後一切沉寂,鏡頭毫不拖泥帶水換到另一個場景,看的人卻還不能從剛才的節奏中掙脫出來。你只有高呼酷呆了!
之所以注意這部片子是一位朋友的極力推薦,如果說我的生命中帶我走進電影世界的是93年王家衛的《東邪西毒》,那麼這個朋友就是從《黑店狂想曲》開始愛上了電影,不可否認這部法國片的確有它獨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