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導演排名
著名導演排名如下:
TOP1: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於1946年12月18日生於美國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市,猶太人血統,電影導演、編劇和電影製作人。
代表作品:《辛德勒的名單》、《拯救大兵瑞恩》、《侏羅紀公園》、《林肯》等。
2. 如何理解《孩子王》
影片《孩子王》劇情簡介
十年動亂時期,群山環抱的一所山區簡陋學校,師資奇缺。一天,隊長把一個在這里插隊7年的知青叫去,派他去學校做"孩子王",當教師。學校讓"孩子王"教初三,令他吃驚不小。學校的政治學習材料堆得像小山,可學生手裡卻沒有一本書,只好學大批判材料,但孩子們連小學課本上的生字都不認得。家境貧寒的學生王福很想得到字典,就在油燈下抄字典。"孩子王"以他獨特的教學方法激起了學生們學習的興趣,但是卻違反了教學內容。他終於被退回隊里。臨走,他把唯一的一本字典留給王福,並在上面寫道:王福,今後什麼也不要抄了,字典不要抄…………
一部缺失的時代影片
陳凱歌拍攝這部知青和鄉村教育的影片,不知道帶有多少他青少年時代的經歷和情感。但可以理解的是,他已經把個人的經歷和情感都隱藏起來了,轉化為對文化和教育的深層反思。這種文化思考影響了影片對現實的關注,但在畫面上的精心雕琢,讓影片傳達出了更為遙遠的隔離效果。文化的缺失讓一部字典成為聯繫世界的鑰匙。雖然影片具有隱晦的文化反思,但過於強調和迴避某些經驗,讓影片顯得距離現實還是那麼遙遠。無論如何,這部影片還是陳凱歌最具現實的一部影片,甚至超過了他後來號稱的"現實主義"影片《和你在一起》。
教育·文化反思
推薦度:★★★
本片根據阿城同名小說改編,由於影片對教育問題上的批判思考,曾獲法國第41屆戛納電影節教育貢獻獎。作為經歷過文革的陳凱歌,他的青少年時期正是處在政治斗爭超越一切的時期,影片把當時教育和文化的缺失以及對社會造成的影響,進行了理性而又具反省式的思考。如今看來,這種教育的缺失越發看出對中國當代社會的不良影響。影片除了延續了文革後反思文革的傳統外,還從深層的教育缺失問題上提出了更加讓人痛心的思考。這部影片雖然提出的問題晚了很多年,但如此深刻的反映出中國教育缺失問題卻還是沒有見到的影片。
3. 《霸王別姬》是陳凱歌他爸替他拍的,還是陳凱歌自己拍的呢
相信不少人都聽過這么一個謠言,陳凱歌經典代表作《霸王別姬》真正的導演其實是他爸爸陳懷皚,陳凱歌只是掛名的。
陳凱歌《霸王別姬》早些年的作品《黃土地》,《孩子王》都稱得上是華語影壇為數不多的經典作品由其執導的《霸王別姬》榮獲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金棕櫚大獎,成為首部獲此殊榮的中國影片;此外這部電影還獲得了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國際影評人聯盟大獎等多項國際大獎,並且是唯一一部同時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大獎、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的華語電影,用現在的網路流行語來說,《霸王別姬》的成就與影響力,可以說很大!
而他的早期電影也確實很驚艷和經典!1984年他導演處女作電影《黃土地》,反響很大,記得張藝謀當時在這部電影只是負責攝像,而後的《霸王別姬》成為中國最優秀的電影,而後《荊軻刺秦王》也是上乘之作,而真正讓陳凱歌英名掃地的是2005年的《無極》,引發全民吐槽,當時網路剛剛興起,有人製作根據《無極》製作短片《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火爆網路,可能這就是《無極》最大的意義!
4. 《孩子王》被誰改編成電影
片名:孩子王
外文名稱 King of the Children (1987)
導演:陳凱歌 Kaige Chen
編劇:
阿城 ....novel (as A Cheng)
何建軍
主演:
謝園 Yuan Xie
Shaohua Chen
Xuewen Yang
攝影 Cinematography:顧長衛 Changwei Gu
國家/地區: 中國
級別:Finland:S / Sweden:7
對白語言: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1987年
更多外文片名:Hai zi wang
類型:劇情
片長:110分鍾
【影片簡介】:
十年動亂時期,群山環抱的小山丘有一所簡陋得不能再簡陋的學校,師資奇缺。一天,隊長把一個在這里插隊7年的知青叫去,派他去學校做「孩子王」,當教師。知青們得知消息後,為夥伴有了出息而高興,熱熱鬧鬧地為他送行,從此,「孩子王」成了他的雅號。學校分配孩子王教初三,令他吃驚不小。只有小學程度的校長鼓勵他挑起這個擔子。孩子王苦惱的事真不少。學校的政治學習材料堆得像小山,可學生手裡卻沒有一本書,只好學大批判材料。批判文章學了一篇又一篇,但孩子們連小學課本上的生字都不認得,孩子王感慨萬端,只得從認字記事教起。放假了,孩子王回隊上看望大家,大家玩得很開心,他卻提不起精神。臨走時,一心想去學校教音樂的來娣特意把他送了很遠。幾個月過去了,孩子王和學生們相處很熟。家境貧寒的王福很想得到孩子王手中的字典。在一次布置作文時,他以字典做賭注,今天就能寫出記敘明天勞動的作文。傍晚,他和父親進山砍竹子,前半夜就把作文寫好了。孩子王告訴他「要寫一件事,永遠在事後」的道理。王福明白輸了,字典得不到了,他決心把字典全部抄下來。知青們順路到學校看孩子王,起著哄一定要讓孩子王給他們上課。孩子王一本正經地講著「從前有座山」的故事。這故事從教室傳到另一個教室的學生們耳里,朗讀聲循環往復,不絕於耳。晚上,王福依然就著孩子王的油燈抄字典,他已抄滿了一大摞黃麻紙。來娣不理解,問孩子王以他獨特的教學方法激起了學生們學習的興趣,但是卻違反了教學內容。他終於被退回隊里。臨走,他把唯一的一本字典留給王福,並在上面寫道:王福,今後什麼也不要抄了,字典不要抄……
【幕後製作】:
影片根據阿城同名小說改編,由著名導演陳凱歌執導。影片通過「孩子王」的故事,理性思考了教育、文化的缺失問題和其對社會造成影響的問題,它除了延續了文革後反思文革的傳統外,還從教育的角度提出了更加深刻的思考。該片獲1988年第八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導演特別獎、最佳攝影獎、最佳美術獎,並因對教育問題的批判思考獲1988年第四十一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教育貢獻獎,比利時1988年電影探索評獎活動探索影片獎。
5. 陳凱歌的電影<孩子王>在表達什麼思想,主演是哪位
故事片:《孩子王》
西安電影製片廠1987年出品
導演:陳凱歌
編劇:阿城
主演:謝園
內容:
根據阿城同名小說改編。
十年動亂時期,群山環抱的小山丘有一所簡陋得不能再簡陋的學校,師資奇缺。一天,隊長把一個在這里插隊7年的知青叫去,派他去學校做"孩子王",當教師。知青們得知消息後,為夥伴有了出息而高興,熱熱鬧鬧地為他送行,從此,"孩子王"成了他的雅號。學校分配孩子王教初三,令他吃驚不小。只有小學程度的校長鼓勵他挑起這個擔子。孩子王苦惱的事真不少。學校的政治學習材料堆得像小山,可學生手裡卻沒有一本書,只好學大批判材料。批判文章學了一篇又一篇,但孩子們連小學課本上的生字都不認得,孩子王感慨萬端,只得從認字記事教起。放假了,孩子王回隊上看望大家,大家玩得很開心,他卻提不起精神。臨走時,一心想去學校教音樂的來娣特意把他送了很遠。幾個月過去了,孩子王和學生們相處很熟。家境貧寒的王福很想得到孩子王手中的字典。在一次布置作文時,他以字典做賭注,今天就能寫出記敘明天勞動的作文。傍晚,他和父親進山砍竹子,前半夜就把作文寫好了。孩子王告訴他"要寫一件事,永遠在事後"的道理。王福明白輸了,字典得不到了,他決心把字典全部抄下來。知青們順路到學校看孩子王,起著哄一定要讓孩子王給他們上課。孩子王一本正經地講著"從前有座山"的故事。這故事從教室傳到另一個教室的學生們耳里,朗痛聲循環往復,不絕於耳。晚上,王福依然就著孩子王的油燈抄字典,他已抄滿了一大摞黃麻紙。來娣不理解,問孩子王以他獨特的教學方法激起了學生們學習的興趣,但是卻違反了教學內容。他終於被退回隊里。臨走,他把唯一的一本字典留給王福,並在上面寫道:王福,今後什麼也不要抄了,字典不要抄。
本片於1988年獲第八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導演 特別獎、最佳攝影獎、最佳美術獎,同年獲第四十一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教育貢獻獎,比利時1988年電影探索評獎活動探索影片獎。
6. 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什麼意思求陳凱歌的資料,詳!
來歷含義:戛納電影節(Festival De Cannes),又名康城電影節或坎城電影節,國際上最有影響力的電影節之一,與德國的柏林電影節、義大利的威尼斯電影節、加拿大的蒙特利爾電影節以及捷克的卡羅維發利電影節是國際電影聯合會確定的國際五大電影節。電影節始於1946年,於每年春季在法國南方小城戛納舉行。電影節在1948年、1949年曾停辦兩次,在1968年因為法國的五月風暴又中斷一次。電影節設立多個獎項,其中最高獎項在1957年之前為「金鴨獎」,1957年起開始改為「金棕櫚獎」,這也是每年國際電影界相當重要的獎項。另外評委會特別獎也是電影節比較重要的獎項。 陳凱歌(1952~ )
電影導演。曾用名陳皚鴿。祖籍福建長樂。1952年8月12日生於北京。1978年考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1985年獨立執導的第一部影片《黃土地》獲得成功,被影評界譽為「中國新浪潮的開端」。該片獲1986年金雞獎最佳攝影獎、第三十八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銀豹獎、第二十九屆倫敦國際電影節薩特蘭杯導演獎、第七屆三大洲電影節攝影獎。1986年香港評選當年十佳影片時,該片榮登榜首。陳凱歌1986年導演的《大閱兵》在加拿大第十一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上獲故事片大獎。1988年他又因該片在鹿特丹國際電影節評出的20名未來電影導演中位列第六。他1987年導演(兼編劇)的影片《孩子王》獲第八屆金雞獎導演特別獎。1992年導演的《霸王別姬》獲1993年第四十六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並於1994年1月獲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
7. 孩子王的獲獎記錄
時間獎項屆次名稱獲獎獎項獲獎方結果1988 第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導演特別獎陳凱歌獲獎最佳攝影獎顧長衛最佳美術獎陳紹華第四十一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教育貢獻獎比利時1988年電影探索評獎活動探索影片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影視委員會特別獎
8. 12個A類國際電影節都是什麼
1、柏林國際電影節 創辦於1951年,於每年的2月舉行,最高獎名稱為「金熊獎」,很多著名的導演和演員都視在柏林國際電影節拿獎為榮譽的象徵,是世界電影藝術家嚮往的獎項之一。 顧長衛來之不易的銀熊中國電影在柏林國際電影節備受青睞,獲得銀熊獎的有《三個和尚》《本命年》《紅粉》《太陽有耳》《我的父親母親》,《香魂女》、《喜宴》同獲第4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2005年顧長衛憑借電影《孔雀》獲得了第5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 2007年,大年初一,之前名字只為少數圈內人所知的中國導演王全安,憑借影片《圖雅的婚事》獲得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2、戛納國際電影節 創辦於1939年,於每年5月舉行,最高獎名稱為「金棕櫚獎」。戛納國際電影節以充滿藝術氣氛且不受政治左右而著名,現在戛納國際電影節是最受關注的世界資深電影大獎。 《無極》主創亮相戛納中國與戛納國際電影節結緣許久。1956年導演蔡楚生到戛納參加電影節,但是沒有參賽影片。1975年電影《俠女》獲戛納國際電影節最高綜合技術獎。陳凱歌的《孩子王》《霸王別姬》《荊軻刺秦王》,張藝謀的《菊豆》《活著》《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王家衛的《春光乍泄》、《花樣年華》,姜文執導的《鬼子來了》都曾在戛納國際電影節摘得重要獎項。而中國著名影星鞏俐應邀擔任評委會委員。05年,王小帥執導的《青紅》獲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獎。
3、威尼斯電影節 創辦於1932年,8月底到9月初舉行,是世界上年頭最久的電影節。威尼斯電影節以「新、奇、快」發掘導演而著稱,被稱作「電影大師的搖籃」。它挖掘過黑澤明、溝口健二、薩蒂亞吉特·雷伊這些亞洲電影泰斗。 1956年,《神筆》獲得中國第一個威尼斯獎項。張藝謀的《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一個都不能少》都在該電影節上獲得大獎。1994年,夏雨因在姜文執導的影片《陽光燦爛的日子》中的成功表演而摘得影帝。此外,張元的《過年回家》、田壯壯的《小城之春》以及蔡明亮執導的《不散》均獲得獎項肯定。05年,是中國電影人在威尼斯大火的一年,李安的《斷臂山》獲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關錦鵬的作品《長恨歌》獲威尼斯電影節歐洲藝術交流獎,李玉導演的影片《紅顏》獲威尼斯電影節歐洲藝術獎。 由賈樟柯執導的《三峽好人》在(07年)第63屆威尼斯電影節上「擒獲」金獅獎。
4、卡羅維法利國際電影節 1946年創辦於捷克,於每年的7月5日至15日舉行,最高獎名稱為「水晶球獎」(分為大獎和主要獎),但因為該獎項帶有很濃厚的政治色彩,近來不太為人所知。 《鋼鐵戰士》《白毛女》《新兒女英雄傳》《人民的戰士》《祝福》《聶耳》《良家婦女》《女兒紅》等均在該電影節上有所斬獲。
5、莫斯科國際電影節 創辦於1959年,兩年一屆。電影節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放映具有藝術價值和思想內容的影片,促進各國電影工作者交流經驗和相互合作。 《老兵新傳》《小鯉魚跳龍門》《革命家庭》《鹿鈴》《出嫁女》等影片都在該電影節上獲得過大獎。
6、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 1977年創辦於加拿大,於每年的8月25日至9月4日舉行,最高獎名稱為「美洲大獎」。1983年《一盤沒有下完的棋》獲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美洲大獎。《邊城》、《黃河謠》、《山水情》、《黑駿馬》、《太陽鳥》等均得到過電影節大獎。2000年,鞏俐憑借《漂亮媽媽》獲最佳女演員獎。06年9月,由楊亞洲執導,倪萍、劉威主演的電影《雪花那個飄》獲得第30屆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評委特別獎。
7、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 1953年創辦於西班牙,於每年的9月21日至30日舉行,為期10天左右,地點在海濱城市聖塞巴斯蒂安。開始兩屆只有西班牙語電影參展,以後影響逐漸擴大,現已成為重要的國際電影節之一。最高獎名稱為「金貝殼獎」、「銀貝殼獎」。
8、東京國際電影節 1985年創辦於日本,兩年一屆。從1992年起改為每年舉辦一屆,於每年的10月28日至11月5日舉行,目的在於藉助電影節的影響促進日本電影市場的發展。最高獎名稱為「東京大獎」。
9、馬塔布拉塔國際電影節 1989年創辦於阿根廷,於每年的11月6日至25日舉行,最高獎名稱為「金樹商陸獎」。
10、開羅國際電影節 1976年創辦於埃及,於每年的11月7日至18日舉行,最高獎名稱為「金字塔獎」,是非洲最大的電影節之一。 2000年,馮小剛的《一聲嘆息》獲第24屆開羅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金字塔獎)、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編劇、特別提及獎等諸多大獎。
11、上海國際電影節 創辦於1993年,從今年起每年6月上旬舉行,中國惟一的一個A類國際電影節,最高獎名稱為「金爵獎」,下設8個獎項,都由來自各國的國際評委評審產生。
12.瑞士的洛迦諾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46年的洛迦諾國際電影節是瑞士舉辦的最早、最大的一個電影節,也是與戛納電影節、柏林電影節等同級的國際A類電影節。電影節的最高獎項———金豹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