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勵志電影:《有一天》
勵志電影:《有一天》
電影,也被稱為運動畫面或動態畫面,即「映畫」,是作品視覺藝術形式,通過使用移動圖像來表達溝通思想,故事,認知,情感,價值觀,或各類大氣模擬體驗。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勵志電影:《有一天》,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電影《有一天》由9個溫暖勵志的小故事組成,講述9個弱勢兒童群體追夢的故事:周迅與斯琴高娃演繹一對恩情母女共同幫助父親正在服刑的小女孩;韓庚飾演不羈畫家幫助盲女實現畫畫夢;馮紹峰為可愛藏族孩子的純真生活深情發聲;徐帆全情投入塑造一個唐氏綜合症孩子的母親平凡而偉大的生活;袁姍姍苦練手語成為聾啞兒童的音樂老師;幫助被拐賣的孩子走上回家路;天馬行空的可愛動畫帶觀眾走進讀寫困難兒童的不一樣世界;裕固族少年騎馬牧羊讓觀眾走進社會的另一面;陪一群可愛調皮的山區孩子共圓電影夢更讓觀眾重溫童年的斑斕多彩,電影熔9個動人故事於一爐,向觀眾展現9種特別的孩子與眾不同的生活,有笑有淚,有愛有夢。
信息:中國|90分鍾|2014年9月10日
導演:杜波、易小星、李睿珺、王大慶等
主演:安以軒/馮嘉怡/馮紹峰/韓庚/斯琴高娃
類型:公益、親子、關注弱勢兒童群體
電影劇情
1、《小小電影院》導演:杜波演員:張涵予、馮嘉怡
小鵬的爸爸在城裡找到了一份體面的工作:電影放映員。他得意地和村裡的小朋友吹牛說可以帶他們看電影。可是當得知包一場電影的費用十分昂貴時,他食言了。小朋友們藉此取笑小鵬,說他爸爸是騙子。聰明的小鵬趁爸爸沒注意,偷偷地溜進電影院的放映室研究起放映設備的構造,並偷走了一盒膠片。他打算自己製作一台放映機,給小朋友們放電影。小鵬的父親因丟失了那盒膠片面臨著失職的處罰,卻無意中發現小鵬要在自己的院子里給小朋友放電影,而那盒膠片正是自己丟失的,遂帶領小鵬來影院和經理認錯。當經理得知這些和小鵬一樣的外來務工子女因為貧困,從來沒看過電影時,他決定組織流動放映隊去村裡給大家放一場露天電影。
2、《回家的路》導演:楊智麟
一個被拐的小乞丐,一個態度嚴肅的戲院經理。從互相排斥到互相理解,最終通過戲院經理和同事的幫助,小乞丐終於走上回家的路。
3、《獨唱樂團》導演:易小星演員:袁姍姍
一個年輕的鋼琴師因為一直無法在音樂上有所突破,於是魯莽的決定到聾啞學校教孩子們唱歌。經歷種種波折,鋼琴師領悟到自己已經偏離了初衷——音樂並非是孩子們希望獲得的一種成就,而是他們對世界的一種愛的表達。相對於我們的世界,雖然這些孩子們的感官是不完整的,但歌聲可以讓他們不孤單,不寂寞,和其他孩子一樣精彩。音樂就像火種,點亮他們的靈魂。
4、《瘋狂的麵包》導演:劉勇宏演員:徐帆
順利是一名唐氏綜合症患者,中學畢業那天,常去學校送麵包的主廚寬哥主動找到順利的媽媽,希望能實現之前與順利的諾言,教他做麵包。媽媽擔心順利怎樣才能自食其力地生活,她緊張而憂慮地帶著順利來到麵包房學習,順利回到家裡也不停止練習。在寬哥的指引下,順利媽媽終於嘗試放手,讓順利走上自信、自強的人生道路。
5、《看不見的畫》導演:田原演員:韓庚、熊乃瑾
也許我們都過於沉浸於常規,不願意相信盲人可以畫畫,更何況是一個盲人兒童。而這個故事就是關於一個想要畫畫的失明女孩——小瑩,她洞察世界的方法和普通人不同,有著驚人的天賦,但因為環境的限制她只能偷偷畫畫。幸運的是,畫廊經營者—顧寧意外發覺了小瑩的天賦,並且全力地支持她。小瑩只有一個相依為命的姐姐,起初姐姐對小瑩畫畫很遲疑,顧寧慢慢改變了她的想法。在這個探索的過程中,顧寧的內心也受到觸動,他和小瑩相互讓對方成長。
6、動畫片《小笨蛋日記》導演:皮三配音演員:安以軒
「小笨蛋」患有讀寫困難,他不會寫日記,又讀不好,在課堂上被老師批評,並且被同學們嘲笑為笨蛋。委屈的他追逐著一隻小笨鳥,意外走進了藏著各種可愛小動物的笨蛋世界。「小笨蛋」不想躲在蛋殼里變成笨蛋,於是鼓起勇氣和文字怪獸戰斗。在他抓住怪獸尾巴,卷進文字龍卷風的時候,「小笨蛋」發現這原來只是一個惡夢。但他明白了,每個笨蛋里都住著一個小天才,他決心打敗怪獸,救出同樣困在笨蛋里的小夥伴們。
7、紀錄片《秋扎》導演:佟志堅、姜穎旁白:馮紹峰
海撥4000多米的藏族小山村,生活著一個肥胖症小孩秋扎。他和哥哥雲登,弟弟益西羅珠與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由於身體的原因,秋扎過了入學年齡還沒開始上學。這一天,來村子支教的虎子老師來到秋扎家裡,他要說服秋扎的爺爺奶奶讓秋紮上學。因為虎子老師相信,學校的生活可以給秋扎的生活帶來改變。當秋扎走進學校的那天開始,在虎子老師的鼓勵和陪伴下,秋扎慢慢開始了新的生活。
8、《禮物》導演:李睿珺主演:詠梅
道爾吉是裕固族牧民的孩子,年幼的他每天的任務就是照顧連大小便都不能自理的爺爺,另外就是幫助母親照看羊群,日復一日。在方圓10公里內只有道爾吉和朝勒蒙兩家還在放牧,每隔15天母親會放一天假給道兒吉,道爾吉騎馬去找朝勒蒙玩耍,他們每次玩耍的內容都是一樣的,朝勒蒙會拿出《哪吒鬧海》的連環畫給道爾吉講解,盡管他們都不認識漢字註解,但是朝勒蒙依舊根據圖畫編造故事給道爾吉聽,除此之外就是玩磁鐵吸沙子的游戲,盡管如此兩人依舊不舍分離。
又過了15天,道爾吉帶著自己沒捨得吃的半塊麵包來到朝勒蒙家,他卻沒有再看見朝勒蒙家的氈房和羊群,只是在井蓋上發現了朝勒蒙留給他的連環畫和磁鐵,以及井蓋上那副他們搬離的兒童畫。
9、《太陽會飛》導演:王大慶編劇:張冀主演:周迅、斯琴高娃
八歲女孩小桃被送到北京的一家照顧服刑人員子女的公益機構「太陽村」生活。「太陽村」的負責人張奶奶想帶好久沒有見過爸爸的小桃去探監,於是,張奶奶聯系了從「太陽村」長大成人,已獨立生活的小周,請小周帶自己和小桃一起去探監。小周正在准備婚禮,本想從此展開新的生活,不想讓別人知道她在「太陽村」的經歷和身世,所以沒有邀請張奶奶參加婚禮,但她還是答應了張奶奶的請求,決定最後一次見面,送小桃去探監。三個沒有血緣關系的女人,從彼此各懷心事、到化解,到充滿希望的再次上路的溫暖感人的故事。
電影有一天觀後感1
《有一天》是一部獨特的電影,它打破了我對傳統台灣偶像青春電影的印象,在這部電影里,能找到很多驚喜的地方,尤其是電影苦心經營出來的風味,迷幻和純情。
這部電影屬於打破敘述常規的類意識流電影。它有同於《記憶碎片》的地方,也有屬於自己特色的地方,這是影片的可貴之處。電影里,現在、過去、未來、回憶、夢境全都融在一起,但給我的`印象主要還是以回憶的敘述角度進行的。影片有一點做得別具匠心,在現實的環境里,女孩先認識了男孩阿聰,而在夢里,男孩阿聰先認識了女孩,但女孩的先認識是因為夢里男孩阿聰的先認識,男孩阿聰的先認識又是因為現實中女孩的先認識。這樣,兩個戀人彷彿在情緣的網里交織了一起,他們彷彿戀愛了兩次。影片直到接近結尾,才讓人恍然大悟,女孩突然被大卡車撞死。這個現實讓我們發現整個故事其實都是以阿聰的回憶構成的。
影片在時間的隧道,在一艘通往未知彼岸的船里,講述的就是一個關於愛情的宿命論。女孩手裡拿著的指北針,其實是她在夢里的懷表。指北針永遠指向一個方向,正像時間永遠把這兩個戀人連接在一起。車禍那個鏡頭,指北針摔倒在地,破裂的鏡片,執著著指向一個方向的針,似乎又在告訴我們,在現實里斷了的戀人,在夢里還會相見。影片的夢,阿聰說是在2010年做的,而女孩的夢是在2009年的,兩個人的夢相隔了一年。我推斷這一年就是他們兩個人相戀的時間。讓我感到揪心的是,在2010年的夢境里,阿聰帶著抽泣的聲音對女孩說,「到了台北答應我,千萬不要找我。」這個時候,阿聰做這個夢,女孩其實已經死去了,但執著的阿聰,困在了他們的絕戀里,他還幻想著能夠通過夢改變女孩的命運,即使讓他放棄愛這個女孩。但是愛情永遠沒有假如,生活永遠不會再給你一次機會,可是只要曾經擁有,就是幸福。幸福從來不以時間來衡量。影片還安排了一個小故事,女孩的父親出海去世了,而女孩問母親,「如果時間可以倒轉,媽,你會不會還和爸爸一起。」母親的回答還會,再一次回應了影片濃濃的宿命氛圍。兩者互相照應。
再說說電影的其它,關於演員,導演挑得很好,都是俊男美女,但有個疑問,為什麼兩人的表情從一開始就好像相識一生了,難道是阿聰的回憶在作用於她?反正遺憾的是缺少層次感了。還有就是阿聰被抽到去金門司令部當兵這個情節,是現實的?還是夢里的虛構?而稍顯混亂的時間線和稍顯簡單的情節也一定程度上削減了影片的質量,給人一種刻意雕琢感。
電影有一天觀後感2
看完這部電影心裡五味雜陳的,讓我感覺到我們的生活是多麼的幸福,沒有身體上的缺陷,也不愁吃不愁穿的,跟影片中的人物比,我們的生活條件應該算是很不錯的了。
其實影片的名字「有一天」也在傳達著這樣一個訊息——如果有一天生活是怎樣怎樣的,該有多好,它代表的是一個個美好的設想與願景。每個孩子的心目中都會有很多很多美好的小夢想,而想實現它又談何容易呢?也許在我們看來會覺得這些小夢想是多麼的簡單而平凡,對於我們正常人來說可能不算什麼,但是對於那些特殊群體的小朋友們來說,又是多麼的奢求與遙遠啊……想必導演也是想拍這樣的一部電影來引起大家的關注,關注身邊這樣的兒童,讓他們也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給予他們幫助與力量!
電影中的主人公並非科班出身,但是或許正因如此,使得這部電影有了不一樣的切實感。電影其實是由若干個小故事組成的,而每個小故事所反映的主體又都是不同的,有被拐賣的兒童、想唱歌的耳聾兒童、想畫畫的眼盲兒童、想成為麵包師的智障兒童、有讀寫障礙的兒童、家境很貧寒的兒童、身體過於肥胖的兒童還有父親入獄的兒童,其實每個小故事都會給你帶來不一樣的感覺。有的看著很辛酸、有的又讓人感到很勵志,還有的看著很感動……其實每個故事都有自己的一個主題,想傳達的信息也是各不相同的,而我最喜歡每個故事的那段總結性話語,或是文字的形式或是演員口述的形式,那些話總能觸動人們心底最柔軟的那部分,看著很感動。
有一天,我們失去自身的一部分,那時,我想,這部電影會讓我們找回心中缺失的那一部分。
電影有一天觀後感3
電影《有一天》以9個特殊兒童的故事,讓人感受到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可是這個九月又讓人感覺充滿著溫暖和愛意,《親愛的》終究給了人溫暖的結局,而《有一天》這樣純粹的公益電影,也讓更多的人關注特殊兒童群體。
《有一天》包含9個故事,關注9種特殊兒童群體,其中有7個故事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周迅、徐帆、韓庚、馮紹峰、袁珊珊、張涵予、斯琴高娃等12位明星零片酬出演,華誼兄弟零分賬發行。之所以能打動這么多的明星參與,發動如此多的資源支持,我想最重要的就是因為這部電影真實的力量。如同前段時間的「冰桶挑戰」,也許很多人之前並不知道漸凍人,可是通過明星們的行為藝術,更多人開始關注這種罕見病。而《有一天》中描述的特殊兒童群體,最廣泛的大眾並不是不知情,只是生活節奏太快,很多時候自顧不暇,更別說去關注他人。《有一天》也彷彿一次行為藝術,通過5元觀影的行為讓更多人靜下心,坐在影院里,關注特殊兒童,關注公益的力量。
很多事情,都是因為真實所以感人。走進影廳看《有一天》時,天空淅淅瀝瀝的下著小雨,而心情因為不知道電影具體內容而無以名狀,當走出影廳時,天空放晴,可是心情卻異常沉重起來。《小小電影院》、《回家的路》、《獨唱樂團》、《看不見的畫》、紀錄片《秋扎》、動畫片《小笨蛋日記》、《瘋狂的麵包》、《禮物》以及《太陽會飛》……我們看到的只是九個短片,但是對於片中的孩子們來說,他們經歷的都是旁人根本無法理解也難以感同身受的人生。
作為一個父親,真心能夠體會孩子的健康是才是全家的幸福之源。然而卻有那麼多本應幸福的家庭承受著因孩子天生失明、天生聾啞、天生肥胖而帶來的苦痛。亦或者有那麼多孩子他們曾經也是父母的手中寶,卻被拐賣到大都市,人為致殘,過街乞討……這樣的事情似乎屢見不鮮,可是大銀幕上看到時,依舊震撼人心。其實《有一天》並非精心編排的催淚大戲,而是用鏡頭與你真誠的探討,何為真正的公益之道。銀幕上每一張純真的笑臉背後,都充滿著不為人知的艱辛和酸楚,也讓人想像著背後撫養他們長大的人的不易。關注公益跟如同呵護一個人從小到大的成長,需要的是持久、耐心和愛的傳遞。
《獨唱樂團》里,聾啞的孩子聽不到這個紛雜的世界,卻能唱出屬於自己最動聽的歌聲;《回家的路》回家的路或許崎嶇,但是別忘記身邊總有充滿愛心的人;《看不見的畫》,他們看不到這色彩斑斕的世界,內心裡卻藏著一個五彩繽紛的夢想;《太陽會飛》,父母的過錯不應當讓他們承擔責任,冷漠的世界需要更多關愛他們的人……特殊的兒童需要得到特殊的關愛,對於他們來講,有愛相伴,就沒有到不了的明天。
;B. 電影《小山回家》的結局是什麼
影片最後小把兒為了找媽媽卻走丟了,他只是個12歲的孩子,智力還有有障礙,這樣的孩子走上社會,確實讓人很擔心。雖然導演沒有告訴我們小把兒的結局,但我們希望他會再次遇到好心人,健康長大!
12歲的小把兒是一位智障兒童,父親去螞毀肢世之後,爺爺奶奶嫌棄他智力障礙,想把家裡房子留給小兒子娶媳婦,便將小把兒和媽媽趕出了家門。媽媽只好帶著小把兒改嫁了,她嫁的這個男人身體殘疾坐著輪椅。家余喚里還有一個10歲的兒子和一位六十多歲的老母親。
小把兒的媽媽是由演員王姬來飾演,值得一提的是王姬在現實生活中也有一個智力殘疾的兒子,所以對於這個角色感同身受,當導演找到她時,她便毫不猶豫接下了這個角色。電影2008在北京上映的時候,劇組的主創人員和20多名智障兒童參加了電影的首映禮。
這部電影最讓人感動的是這個智障男孩小把兒。他和媽媽被親爺爺奶奶趕出住在山洞裡,媽媽給他唱歌:小兔子寶寶和媽媽,沒有房子好害怕,小兔子寶寶和悶世媽媽,一起把洞來挖,挖呀挖呀天亮了,寶寶累壞了,挖呀挖呀天亮了,他們有家了……
C. 七歲小孩看的電影
7一12歲兒童必看勵志國產電影
7一12歲兒童必看勵志國產電影,電影的種類很多,周末可以和孩子一起在家看電影,讓孩子可以在平時看一些電影的,勵志的電影具有很好激勵孩子的作用,以下分享7一12歲兒童必看勵志國產電影。
7一12歲兒童必看勵志國產電影1
1.一個都不能少
導演:張藝謀
《一個都不能少》是我國一部主講鄉村教育的電影,這部電影的故事背景發生在一個封閉的大山裡,這里的孩子沒有受到過多的教育,而一名支教的女老師,在得知自己學生輟學後,不斷勸學生回來讀書。
2.天堂回信
導演:王君正
《天堂回信》是我國一部講述祖孫親情的教育電影,這部電影的主人公是一位退休的老爺爺,和一名從小和爺爺一起長大的孫子,因為教育觀念的不同,在母親回國之後,爺爺只能搬回到老家裡。
3.背起爸爸上學
導演:周友朝
《背起爸爸上學》是我國一部非常勵志的教育電影,是十大關於山村貧困學生的微電影之一,這部電影的主人公是一位生活條件非常艱苦的少年,他家處於山區裡面,想要上學必須要走很長的路,而他的父親也患了病,需要得到照顧,這位少年只能帶著自己的爸爸去上學。
4.走路上學
導演:彭家煌
《走路上學》是我國一部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而成的教育電影,這部電影的主人公居住在一個非常偏僻的山區裡面,想要上學只能跨越大山,但是大山裡面沒有橋梁,只有一條非常危險的繩索。
5.草房子
導演:徐耿
《草房子》是我國一部由曹丹、杜源和吳琴琴等人主演的教育類電影,這部電影主要講述的是主人公桑桑的童年故事,他在油麻地小學里讀書,結實了非常多小夥伴,也發生了許多有趣的故事。
6.美麗的大腳
導演:楊亞洲
《美麗的大腳》是我國一部主要講述農村婦女蛻變的教育電影,雖然主人公只是一名農村婦女,並且還經歷了喪夫喪子的悲痛,但她沒有放棄生命的希望,反而是致力於山村孩子們的教育事業。
7.遙望南方的童年
導演:易寒
《遙望南方的童年》也是我國一部根據真人實事改編而成的電影,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位鄉村小學教師易明堂,在為了幫助農村的留守兒童開設學堂的時候,遇到了一系列艱難的問題。
8.媽媽你真棒
導演:閆月
《媽媽你真棒》是一部比較另類的親情教育電影,這部電影主要講述的是,失去母親的主人公在遇到一個媽媽型機器人之後,和機器人媽媽一起尋找母愛的故事,在這期間他們經歷了非常多。
7一12歲兒童必看勵志國產電影2
1、《隱形的翅膀》
《隱形的翅膀》該片講述了一個不幸被高壓電擊中失去了雙臂的花季少女志華刻苦練習,學會自理,爭取到了重新上學的機會並刻苦學習游泳。
在全國殘疾人運動會上獲得了好成績,取得了進軍殘奧會的資格的勵志故事。
2、《一個都不能少》
《一個都不能少》根據施祥生的小說《天上有個太陽》改編,講述了鄉村代課老師魏敏芝在得知學生張慧科輟學去城裡打工後,她獨自一人踏上了進城尋人之路的故事。
3、《草房子》
《草房子》改編自曹文軒同名小說《草房子》,把主人公桑桑童年在油麻地小學親歷的幾個平常又動人的小故事有機地聯系起來,展示了富有獨特風情的人生畫卷。
4、《城南舊事》
《城南舊事》改編自林海音1960年出版的同名短篇小說,影片透過小女孩英子的目光,講述了英子在北京生活時發生的三個故事。
5、《小小心願》
《小小心願》是一部國產兒童勵志片,這部影片根據河南省開封市的一名9歲女孩的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了11歲的小學生李小媛與殘疾媽媽相依為命的感人事跡。
7一12歲兒童必看勵志國產電影3
1、《阿甘正傳》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會是什麼味道。」這句經典的話就出自於電影《阿甘正傳》,這部影片不僅僅是青少年,其實也很適合受挫折的.成年人觀看。
影片中,主人公阿甘是一位先天智障的孩子,其學校里為了躲避別的孩子的欺侮,聽從一個朋友珍妮的話而開始"跑"。結果發現自己有跑的優勢,於是把這點唯一的優點堅持下來,於是自己通過堅持成為了橄欖球巨星、越戰英雄等,受到了肯尼迪總統的接見!
2、《千與千尋》
孩子的確更容易接受動畫片一些,電影《千與千尋》是宮崎駿的經典代表作之一,雖然是部動畫片,但是很多成人表示看完也深受鼓勵。影片於2001年7月20日在日本正式上映,講述了少女千尋意外來到神靈異世界後發生的故事。
該片榮獲2003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長篇動畫,同時也是歷史上第一部至今也是唯一一部以電影身份獲得歐洲三大電影節柏林金熊的動畫作品。2001年電影在日本最終取得了304億日元的票房。製作人 松下武義、氏家齊一郎、成田豊、星野康二、植村伴次郎、相原宏德。
3、《當幸福來敲門》
我還記得當年看的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淚流,真的是一部非常好的影片。這部影片由威爾·史密斯主演,感人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影片取材真實故事,主角是美國黑人投資專家Chris Gardner。
該影片講述了一位瀕臨破產、老婆離家的落魄業務員,如何刻苦耐勞的善盡單親責任,奮發向上成為股市交易員,最後成為知名的金融投資家的勵志故事。影片獲得2007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的提名。
4、《天使愛美麗》
也是很經典的一部電影,很多人雖然沒有看過影片本身,但一定對於主人公艾米麗的形象有很深刻的印象。電影講述艾米麗有著不幸的童年,不過這一切都毫不影響她對生活的豁達樂觀。
黛安娜王妃的去世讓她倍感人生的孤獨脆弱,從此開始了一系列令人哭笑不得的助人計劃。在她鬥志昂揚的朝著理想邁進時,她遇上了一個「強硬分子」。
5、《陽光小美女》
這是一部家庭喜劇電影,劇情簡單明了,沒有通篇大道理,但偏偏讓人看完感慨萬分,也是勵志影片中杯推薦的次數較多的一部。影片於2006年7月26日上映。
電影講述胡弗斯一家總是有著各種各樣的理不清的問題,可當7歲的小女兒奧利弗聽到廣播中傳來的.「陽光小美女」選美比賽那一剎那,他們決定沒有什麼比小女孩的大夢想更為重要。這個六口之家隨即踏上了從小鎮阿爾伯克基長途跋涉到加州參加比賽的路途。
6、《喜劇之王》
名字明明聽著像是一部喜劇,但通篇看下來竟然讓人覺得有幾分苦澀。「人生如果沒有理想,和咸魚有什麼區別?」影片中周星馳一貫演繹了生活在底層中小角色的心酸,雖然有喜劇搞笑的成分,但更多的是讓人覺得心疼,的確,只要有理想,人生終究會柳暗花明。
D. 文章演的智障兒童電影作品
海洋天堂
開始,大海上飄盪著一隻孤舟,一位躊躇的父親帶著有天生缺陷的兒子,孤獨地坐在船上,無望地看著遼闊的大海,然後牽起兒子的手,兩人一齊躍身跳入大海……
這位47歲的父親,名叫王心誠,他21歲的兒子大福(文章飾)從小患有孤獨症,完全活在自己封閉的世界裡,無法獨立生活。大福的媽媽在大福年幼的時候,因為承受不了兒子患病的消息,在一次意外中喪生,王心誠獨自一人把大福撫養長大,與兒子相依為命。
然而此時,王心誠被確診患肝癌晚期,生命只剩3~4個月的時間,如何安置好大福的生活,成了王心誠日夜焦灼的心頭大事,他甚至想到要帶著大福一起離開這個世界。
E. 問一部關於智障兒童的愛情的電影的名字
對我也在央視看過,不錯的電影.
電影<<The other sister>>|<<另一個妹妹>>|<<愛情DIY>>|<<另一個姐妹>>
中文名稱:愛情DIY
英文名稱:The other sister
別名:戀愛高飛
導 演:
加里·馬歇爾 Garry Marshall
主 演:
黛安娜·基頓 Diane Keaton 朱麗葉·劉易斯 Juliette Lewis 湯姆·斯克里特 Tom Skerritt 喬萬尼·里比斯 Giovanni Ribisi Poppy Montgomery 沙拉·鮑爾森 Sarah Paulson Lind
劇情簡介:
卡拉出生就存在輕度智障,由於這個原因她的媽媽一直感到內疚,所以對她總是十分遷就和過度的保護。現在已經24歲的卡拉在經過十多年的特殊訓練後,終於可以獨立生活了。當她向家人宣布自己希望同其他花季少女一樣獨立生活的時候,一向對卡拉過度保護的媽媽無論如何也不願意接受這個請求。更令她的媽媽無法接受的是她居然愛上了一個同樣存在智障的男孩。
F. 地球上的星星觀後感
每當我們觀看一部電影或是一本書籍的時候,我們會因為其中的內容傳達給我們讓我們有許多不同的感悟,將這些感悟寫下來,就是我們的觀後感!下面是我整理收集的地球上的星星觀後感5篇,歡迎閱讀參考!
地球上的星星觀後感(一)
這部印度電影長達兩小時四十分鍾,比一般的電影要長,主題也比一般的電影要感人,勵志,突出。電影的主角是一位九歲的伊桑小男孩,他是一個讓父母老師傷透腦經的孩子,因為在讀寫方面的問題。讀書就是這個孩子最痛苦的事,在家裡父母的不解,在學校老師的責罵,同學的排斥,使得這個孩子被孤立到邊緣。他從三年級開始留級,直至這所學校不肯再接受他,之後其父靠關系轉到了另一所學校,在這新的學校里,孩子離開了父母,這里的老師和同學還是把異樣的眼光投向他,依然如故的排斥他。由此變得如此的沉默,他無聲的抗爭著這個凡人的世界,在他無聲的世界裡又充滿了對陽光,對愛,對理解,關注的渴求。他在學習上也許是並不出色,但是在繪畫上卻表現出異樣的才華,他把自己所有的情感都傾注於繪畫,但是一直以來沒有人把他當成正常人來看待。直至這學校來了尼庫巴老師,這位充滿愛心,責任心的老師發現了異樣的伊桑。通過家訪,觀察伊桑的作業,與校長溝通懇求校長的把伊桑留下,然後就是用課余時間用一對一的方式給予伊桑特殊的關心和教育。所有的努力都不會白費,在畫展中,伊桑的繪畫天賦被公之於眾並得到眾人的認可。尼庫巴是伊桑的伯樂,伊桑是一位千里馬,伯樂改變了千里馬的命運,感動了伊桑父母,感動了伊桑。
這部電影值得每一位做父母的和做教師的人看,看了之後我們會對孩子的教育,孩子的理解會更加深刻,從而明白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給孩子一個快樂健康的童年。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賦和才華,也許孩子的表現與眾不同,也許他的行為不符合所謂的標准,但是請不要用承認的標准來衡量孩子的童年世界,好嗎,不要把成人的價值觀強加給孩子好嗎?孩子的世界是天真無邪的,不要玷污了孩子純真的童年。孩子,要的並不多,他們渴望被關心,被關注,被理解,僅此而已。我們成人是不是該反思一下自己,反思自己可不可以給孩子創造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我相信每一個成人父母都可以做到這一點,只要你們多一份理解,這就夠了。相信我們的孩子都不笨。
由此也想到了老師的教育的問題,希望看到更多的想尼庫巴一樣的老師出現,扼殺孩子天性的老師最好把他驅除教育界!誰都不會同意你們來傷害祖國的下一代!
一個八九歲的小男孩,看到那雙明亮而充滿沉默的抗爭的眼眸,我想起了我的小堂弟——勛勛弟。同樣的是小堂弟,發發卻勾不起我的半點思念。一個月的相處,一個月的陪伴,小堂弟給了我太多的笑聲,正能量。小堂弟,總有一天,他會長成一個頂天立地的大男孩,我也會隨著時光的流逝而不再年輕,不再有太多的時間陪伴你一起長大。你是否會記得在你的童年裡,有一個叫林傑姐的堂姐是那麼那麼的寵愛你,那麼那麼的喜歡你,喜歡和你在一起,喜歡帶你出去玩,喜歡為你買東西,喜歡和你一起去超市,喜歡和你一起玩游戲,喜歡幫你拍照,然後保留下來,留給你長大後看。若干年後你還會不會記得你是我唯一的「小野人」,我是那個唯一叫你「小野人」的人……
親愛的小勛勛,我好想好想寫一封信給你,寫給15歲的你,20歲的你,抑或30歲的你,當你讀書初中了,升高中了,成家立業了,我也老了,你是否還會記得我?我們的感情會不會漸行漸遠?
回想起為了人生打拚的時光,獲得人生豐富的閱歷,同時也在離一些東西越來越遠,譬如熟悉的家鄉,親情,逐漸淡化的友情……親情,友情都需要維護才能保溫,為了拼得一身成績,我在奮斗的路上,孤獨的前行,那些慢慢消失的聯系的好友,你們會原諒我么?其實我也很擔心,擔心我有一天掙得一身光輝的成績,也實現了自己夢想,在回想曾經的熟悉的家鄉,親友,卻有了一層深深地隔膜。追夢的路上,難道這就是代價么?
地球上的星星觀後感(二)
《地球上的星星》的小主人公伊夏是一個八歲小男孩,他的世界充滿了別人並不以為然的驚奇:色彩、魚兒、小狗和風箏,甚至是別人隨意踩出的水紋和倒影。這些對於成人世界並不那麼重要,他們對家庭作業、分數和次序更感興趣。而伊夏在學校,總顯得那麼格格不入。當他惹出的麻煩已經超出父母能承受的范圍後,他被送到了一家寄宿學校接受"教育指導".在新學校,一切並沒有什麼不同,甚至愈演愈烈。伊夏必須應對額外的與家庭分離的創傷。一天,一位新的美術老師尼克突如其來,用樂觀和自由的教學風格感染著每一個學生。他打破了"事情是如何完成"的所有規則,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去夢想,去想像。學生們都滿懷熱忱,除了伊夏。尼克很快也發現了伊夏並不快樂,然後他開始了找尋原因。他發現伊夏最主要的問題是不能拼寫和閱讀,他是一位學習障礙的兒童,尼克對伊夏採取了一系列的特殊輔導,從而最終幫助伊夏找回了自己,還有快樂。
當然,我也能理解伊夏爸爸的焦急與失望,伊夏爸爸雖然不懂教育,但他也是擔心兒子的,他之所以一再給伊夏施壓是因為擔心伊夏今天的不努力會造成日後被社會的淘汰。可憐天下父母心,同樣有責任感的老師,難免也會對後進的學生產生焦慮,我覺得這種焦慮也要一分為二的看待,一個不無責任感的老師是不會關心學生進步與落後的,只有一個把學生當自己孩子的老師才會因為付出後沒有收獲而失望、焦慮。這種老師的出發點是好的,但通過影片的誇張演繹,特別是從孩子視角的鏡頭表現,我感受到了一種心靈的滌盪,這種焦慮的釋放對孩子的影響是破壞性的,伊夏因為大人的這種焦慮釋放一度處在心理崩潰的邊緣,就連伊夏哥哥——好好學生約翰在打輸網球決賽時,面對父親失望的嘴角、質問的眼神,也是一副垂頭喪氣的樣子。
在大人擔心快節奏的現代生活孩子未來是否可以適應,一味給孩子學這學那,讓孩子會這會那的同時,我們能不能靜下心來,從孩子的角度去體會感受,電影給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視角。面對班上聽話的孩子,我們在盡職盡責的實施著教育,推進著孩子的進步,但當我們面對著一個不按常理出牌的孩子時,我們能否也像尼克老師一樣,多一分耐心、多一分等待呢?生活,就像是磨石刀,總能將我們變得平滑光整。
當我們身邊出現一塊有個性的石頭時,我想只要他本性純良,我們就應不斷調整自己,用耐心、愛心去接納和包容,雖然他也許不能成為普遍意義上成功的人,但至少他是個健康快樂的人,也許正是這一份接納和包容,說不定就能成就一個讓世界驚艷的人。尼克老師對孩子的關心是實實在在的,心理的接納、教育的指導、信心的重塑,一切都是可行的,在接觸家長中我也常發現像伊夏爸爸的人存在,對面孩子或打罵,或溺愛,這都是扭曲異化的關心,而孩子真正需要的關心,也許就是能騎在爸爸肩上吃冰棍,能在發呆幻想時得到一點理解,能有面對面傾心交談的時候。每個孩子都是特別的,強行將他們裝在同一個箱子中,只會造就復制人偶的時代。讓孩子的童年多一些屬於自己的天馬行空和自我探索,這種探索也許會走很多彎彎路,但正是彎彎路上的點滴感受,流連忘返才是屬於他們自己生活的細節和美麗。少一點控制,多一點理解,讓地球上的星星都能閃耀自己的光芒。
地球上的星星觀後感(三)
地球上的星星,這是一部十分感人的關於兒童成長的印度電影。電影里主人公是一位八歲的.小男孩,伊桑。然而伊桑並不是個普通的孩子,他天生具有閱讀障礙,缺乏流暢的思考能力,對距離、大小等缺乏判斷能力,常人能做的事情,他卻做不到。
在伊桑周圍的環境中,除開他的媽媽,其他的人都對他感到不滿意,即使是他的爸爸。最終,伊桑被迫被學校開除,被寄往了寄宿學校。在寄宿學校里,伊桑變得很壓抑,他開始沉默不語,孤立自己,甚至有想自殺的念頭。就在這危險的情況下,一位代課教師的出現,完全改變了伊桑的命運,這位代課教師便是尼庫巴。
了解到伊桑父母的心態後,尼庫巴老師上門和伊桑的父母談心,告訴他們: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能力和夢想,我們不能因為他目前的一點點障礙而嫌棄他。他甚至憤慨:「如果你喜歡比賽那乾脆養馬呀,何必生孩子?非要逼孩子負擔你的野心,不如招童工。」
為了喚起伊桑的自信心,尼庫巴老師在課堂中和孩子們講述愛迪生等名人小時候也有讀、寫障礙,老師自己也曾是,然後,常常利用業余時間和伊桑一起慢慢分析那些會跳舞的字母,從游戲開始,在沙盤中先寫字母,再用彩筆寫,最後用鉛筆寫,慢慢地,伊桑慢慢克服了讀寫障礙。
尼庫巴老師認為,每個孩子興趣點不同,伊桑在繪畫方面有天賦,他的創造性極強,在學校繪畫比較中,伊桑的畫勝過老師尼庫巴而成為學校年鑒的封面,伊桑簡直不敢承受這巨大的成功喜悅,他流著熱淚撲進了老師的懷抱。
伊桑各方面成績都明顯提高,令父母驚詫不已,伊桑也享受到了從未有過的高峰體驗,他的臉上綻放出快樂幸福的笑容。
放暑假了,父母親來接伊桑回家,伊桑依依不捨地與老師告別,臨上車前他回頭奔向老師的懷抱,尼庫巴老師將他高高地舉起,伊桑伸展著雙臂,全身舒展向上,極其激動人心,我的熱淚再一次流出。
畫面定格在這一感人的而又意味深長的畫面上,的確是尼庫巴老師將伊桑高高舉起來了,不僅舉起了他的讀寫能力更舉起了他的自信舉起了他人生道路上前進的力量!
生活中的孩子形形色色,這樣的特殊兒童雖然在正常的學校並不多見,但也有一些孩子是在某些方面並不敏感的,導致其學習成績暫時落後,我們的老師是如何看待孩子的呢?我們得像尼庫巴老師那樣認真觀察、分析、了解孩子,然後從根本處下手,牽著孩子的手帶著他慢慢成長。
地球上的星星觀後感(四)
今天是星期六,我倒是有一些休息時間,於是,我便在電腦上觀看了印度電影——《地球上的星星》。看完,我感悟頗深。
《地球上的星星》講述的是一個印度小男孩伊桑的故事。在三年級時,他因為不及格而留級。然而,不管他怎樣努力,成績都沒有好轉,令父母大傷腦筋。在一次與小夥伴的玩耍中,他一不小心將球扔出了牆外,不知情的父母便給他扣上了「調皮」的帽子,並且把他轉到了一所寄宿制的學校。
可是,情況非但沒有好轉,反而更糟糕了。他的成績如此的差,老師們對他沒有好臉色,還經常體罰他,他也慢慢由原來的開朗變得自卑,上課時經常發呆、走神。所幸的是,新來的美術老師尼克姆在課堂上發現了這個孩子的問題,開始關心他、開導他、輔導他……漸漸地,伊桑開始從自卑中走出來,還在由尼克姆舉辦的比賽中奪得了第一名。伊桑也從老師們心中的差生變成了優等生。
就如尼克姆老師所說的一句話:「每個孩子都有他們的優點。」就比如伊桑富有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拉揚學習很好、中規中矩一樣。而在現在,誰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有誰不想自己的孩子成為優中優人才?於是,孩子們就被放在了「全面發展」的模型中,丟掉了自己原有的長處,反倒變成各方面成績平平,說好不好,說壞不壞,所謂「多則不精」也。
在所羅門部落中,人們為了得到木材,並不會去砍樹,而是一擁而上大聲罵那棵樹。過不多久,樹就會受詛咒而死。
在當今社會中,家長也經常會罵自己的孩子,還美其名曰「恨鐵不成鋼」。如果真的成鋼了那還不錯,但是,現在大多數都是將鐵變為了石頭,這又是何必呢?就像那顆樹一樣,漸漸地「枯死了」。
所以說,最重要的還是身邊的人對你的態度,如果你在家裡有鼓勵與嚴厲並舉的家長,在學校碰上推崇「護長容短」的老師,那孩子的成長會走向積極、陽光、自信。
地球上的星星觀後感(五)
《地球上的星星》這部電影是在不久前老師給我們看的。
我剛看這個電影的時候,相比我看完這部電影,並沒有什麼震撼力,剛開始就是一堆老師在那說一個成績特別差的孩子的各科考試成績,語言聽不懂,又說一大堆的,當時心裡就在想,這個怎麼這么啰嗦啊。後來畫面慢慢轉換到了一個抓金魚的小孩子,因為抓金魚而沒趕上小車,但是這個小朋友的想像力很豐富,雖然長著大鮑魚,但是也是很喜歡她的,因為我自己也很喜歡想像。聽我們看過這個電影的同學說,這個小孩子就是主角,之前那一堆老師說的就是他的成績,不過他後來因為一個老師學習變好了,而且畫畫也很厲害。對於同學的爆劇,我是很不開心的,但是還要繼續看啊,我就想我要看看這劇情的發展是怎樣的,這個小孩子怎麼遇上那個老師的。
後來,小男孩所在的學校里的老師認為小男孩是智障,就建議他的父母將他送到寄宿學校,當然,他的父母聽到別人說他的孩子是智障,也是很生氣的,但還是把他送到了寄宿學校。剛開始,那裡的老師還信誓旦旦的說會把小男孩教好,但是後來還是對小男孩放棄了。只到一個老師的出現才改變了這個小男孩的一生,這就是前面說的那個老師,他的開場給全班的小朋友一陣歡呼,讓他們沒有對其他老師時的嚴肅認真。但是那時小男孩沒有跟其他孩子一樣,他只是靜靜地坐在那,後來上美術課了,老師看到別的小朋友畫的很好,小男孩畫得更是好,於是他就慢慢地開始關注這個小男孩。慢慢地,他知道這個小男孩成績很差,於是他就翻了小男孩的作業本,因為他之前就是一直跟殘疾兒童相處的,所以他知道小男孩有空間認知能力有障礙,於是就去找小男孩的家長說,小男孩的家長起初理解錯了意思,以為這個老師是故意來說他們兒子是智障的,就把他趕走了,但由於老師的堅持不懈,最終小男孩的父母知道了問題所在。
後來的每一天,這位老師都陪小男孩補課,矯正他的認知,並培養他的畫畫技術,終於,在結尾的畫畫比賽中,小男孩得了一等獎,這讓之前對提到他名字就難受的老師改變了,現在只要有人提到了小男孩的名字,那些老師一個個都是欣慰的表情。
歸根結底,都是那位老師的原因,如果那位老師沒有出現,小男孩的才能可能就要被埋沒了,讓他永遠成為被人遺棄的對象,這就好像我最近剛學的《馬說》,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如果沒有伯樂來賞識千里馬,他就可能永遠被埋沒,老死病死。
這個電影對我的感觸很大,而且到結局,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有點想流淚。這告訴我一個道理:在你身邊那個學習差的人,思維不靈活,遭人嫌棄的人,受人鄙視的人,其實都是有潛力的人,只不過沒有賞識他們的伯樂出現,不然他們都會釋放出屬於他們的光彩,讓曾經對他們出言不遜的人另眼相看。
G. 很久以前有一部講述啟明星智障兒童的電影。求片名
海洋天堂?
導演: 薛曉路
編劇: 薛曉路
主演: 李連傑 / 文章 / 桂綸鎂 / 朱媛媛 / 董勇
類型: 劇情
語言: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2010-06-18
片長: 106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