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好看的電影
魔術師
天堂電影院
天使與魔鬼
大魚
放牛班的春天
不朽的園丁
狂野之河
墨西哥往事
迷路的人
海上鋼琴師
好看的電影太多了,只是舉些例子,很多大家都知道的就沒說,像殺手萊昂,阿甘正傳,肖申克的救贖……
我很喜歡凱奇大叔和德普的電影,還有法國電影,當然好的電影我都不排斥,有機會可以交流交流~~~
2. 一部電影 講一個走不出去的森林裡有一個別墅,好像住著一對小女孩,會提著燈接迷路的人去住
韓塞爾與葛雷特 헨젤과 그레텔 (2007)
導演: 林弼成
編劇: 金民叔 / 林弼成
主演: 千正明 / 陳智熙 / 沈恩京 / 殷元在
類型: 劇情 / 懸疑 / 恐怖 / 奇幻
製片國家/地區: 韓國
語言: 韓語
上映日期: 2007-12-27
片長: 117 分鍾
又名: 鬼怪密林 / 魔幻謎林 / Hansel & Gretel
IMDb鏈接: tt1002567
因母親染病,青年李恩洙(千正明 飾)驅車向家中趕去,但中途遭遇車禍,翻到路邊。當他從昏迷中醒來時,發現眼前站著一個有如天使般的女孩子(沈恩京 飾)。在這個名叫英姬的女孩的引導下,恩洙隨之來到了女孩位於密林深處的家。那是一幢宛如從童話書中出來的夢幻而華美的大房子,家中擺放著各種各樣精巧可愛的飾品。這里住著英姬、她的父母、哥哥萬福(殷元宰 飾)以及妹妹貞順(陳智熙 飾)。疲勞疼痛的恩洙起初並未察覺絲毫一樣,可是他很快便發現,如此美好的童話所在竟成為永遠無法逃離的樊籬……
3. 恐怖電影名字
1、陰陽路(古天樂、蔡少芬、郭可盈、陳錦鴻、鍾麗緹、伍詠薇等)
1997年 導演:邱禮濤、鄭偉文 出品公司:彩業娛樂
簡介:由「講古佬」畢彼得的敘述開始,分別帶出三個鬼故事。「抄墓碑」講述四名青年去露營,遇到三名陌生女子便一起大講鬼故事,Kent自認大膽,提議到附近墳場炒墓碑上死人的資料,在抄墓碑時發現了其中一名剛認識女子的墓碑……「迷途」講述一個天昏地暗的下午,杜先生駕車送同事回家,杜太則往取禮物,預備晚上跟杜慶祝結婚紀念日,路途上,杜與同事發生嚴重交通意外,另一邊,杜太以手提電話聯絡杜,杜竟然答應前來接她,後來……「鬼戲院」講述電影名星雄哥帶同女友薇薇往看一出他有份主演的恐怖片,二人坐了兩個「鬼佗地」的「佗地位」,最後……
的的第1個故事
4. 契訶夫生平介紹
安東·巴甫洛維奇·契(qì)訶(hē)夫 (1860年1月29日-1904年7月15日)是俄國的世界級短篇小說巨匠,是俄國19世紀末期最後一位批判現實主義藝術大師,與莫泊桑和歐·亨利並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家」,是一個有強烈幽默感的作家,他的小說緊湊精煉,言簡意賅,給讀者以獨立思考的餘地。其劇作對20世紀戲劇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他堅持現實主義傳統,注重描寫俄國人民的日常生活,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小人物,藉此真實反映出當時俄國社會的狀況。他的作品的三大特徵是對丑惡現象的嘲笑與對貧苦人民的深切的同情,並且其作品無情地揭露了沙皇統治下的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和社會的丑惡現象。他被認為19世紀末俄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傑出代表。
1860年,契訶夫 (俄語:Антон Павлович Чехов)於1月29日誕生於俄國羅斯托夫州亞速海邊的塔甘羅格。在家裡活下來的六個孩子中排行第三。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曾是農奴,憑借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契訶夫的祖父葉果羅夫·契訶夫當上了自己所從屬的地主家的糖廠經理,並陸續積累了一筆錢,終於在1841年為自己的全家贖了身。契訶夫的父親帕維爾·葉果羅維奇·契訶夫獲得自由後娶了一名名叫葉夫根尼婭的服裝商人的女兒,在塔甘羅格當雜貨店店主。對東正教十分虔誠甚至於狂熱,這對契訶夫後來的的悲天憫人有著很深的影響。父親的商店經營慘淡,這使得契訶夫從小生活艱難。父親對孩子非常嚴厲,經常打罵。盡管如此,契訶夫對父母始終非常孝順。他的母親經常給兒女們講故事,而且講得很好。她講的主要是她和她的服裝商人父親在整個俄國旅行的故事。契訶夫從小就喜歡喜劇和表演,這為他後來的劇作家之路埋下了基礎。契訶夫後來曾說:「我們的天賦源自我們的父親,但我們的靈魂源自母親。」1867年,他進入當地的一所希臘小學讀書。
1879年,契訶夫完成高中學業,前往莫斯科和家人團聚。在這里他獲得了獎學金得以進入莫斯科大學醫學系。這年年底,他寫成了短篇小說《給博學的鄰居的一封信》,這是他的處女作。
1880年,由於家境困難,契訶夫開始以文學記者的身份為一些幽默刊物寫些短小的幽默作品,藉以維持生活,他就這樣開始了文學生涯。這些搞笑作品藝術價值不是很高,但可讀性很強,而且也能見容於當時的書刊檢察機關。他逐漸擁有了一批讀者。漸漸地,他的名聲開始傳播。不過,他早期的幽默作品中也有一些針砭時弊、諷刺社會不良現象和世態人心的佳作。1880年3月,他將短篇小說《給博學的鄰居的一封信》發表在《蜻蜓》雜志上,成了他的成名作。當時他正在上大學一年級,他署的名是「安托沙·契洪捷」(Антоша Чехонте)。文中諷刺了一個不學無術而又自命不凡的舊式地主的愚昧無知,發表後受到了讀者的熱烈歡迎(很明顯,他受到了當時俄國大量流行的幽默雜志的影響)。此時他寫得很快,作品數量很多。很快不少人都知道有這樣一個愛挖苦人的作者,他也引起了一些著名作家的關注。他開始以文學記者的身份給《蜻蜓》、《花絮》等雜志投稿,用的是筆名。他在成名之後繼續著自己早年的這一習慣。1880年,他的處女作發表之後,他結識了著名風景畫家列維坦,並成為至交。
1885年,他創作並發表了《皮靴》、《馬姓》、《凡卡》,《迷路的人》、《預謀犯》、《未婚夫和爸爸(現代小品)》、《客人(一個場景)》、《名貴的狗》、《紙里包不住火》、《哼,這些乘客們!》、《普里什別葉夫中士》、《獵人》、《哀傷》等短篇小說名篇。他也開始嘗試創作劇本。1883年,他發表了一些早期創作的短篇小說名篇:《胖子和瘦子》、《喜事》、《在釘子上》、《勝利者的得意洋洋(一位退休的十四品文官的故事)》、《小公務員之死》(Смерть чиновника)、《不平的鏡子》、《謎一樣的性格》、《站長》,這些作品奠定了他在俄國文壇的地位。1884年契訶夫大學畢業,獲得醫學學士學位和行醫執照。這一年,他又發表了一些短篇小說名篇:《文官考試》、《戴假面具的人》、《變色龍》(Хамелеон)、《外科手術》。他在《變色龍》中將其諷刺手法使用的淋漓盡致。他的創作開始轉向勞動者的困苦生活,藝術性也不斷提高。這一年,他出版了第一本書:《墨爾波墨涅的故事》(Сказки Мельпомены),裡面收集了六個在幽默刊物發表過的短篇小說。該書的出版堅定了他文學創作的決心。此前他在大學畢業時曾給自己這樣定位:「醫生是我的職業,寫作只是我的業余愛好。」
1886年,他發表了《太太們》、《幸福的人》、《在別墅里》、《大提琴的浪漫故事》、《一件藝術品》、《白嘴鴉》等短篇小說,以及《苦悶》(Тоска)、《凡卡》(Ванька)和《食客》、《校長》等系列短篇小說。這裡面的《苦惱》和《凡卡》是其早期創作的一次思想和藝術上的飛躍,他在裡面不再寫幽默故事了。接著,他發表了短篇小說集《莫特利故事》,其中就包括著名的《苦惱》、《凡卡》,尤其是前者,講述一個失去了兒子的老馬車夫無處傾訴自己的苦悶,只好向自己的馬傾訴的故事。這部作品語言樸素,情感真摯,後來被眾多名家一致贊賞。紐西蘭短篇小說家凱瑟琳·曼斯菲爾德甚至曾說「如果法國的全部短篇小說都毀於一炬,而《苦悶》留存下來的話,我也不會感到可惜。」這一年,一個不起眼的名叫德米特里·瓦西里耶維奇·格里果羅維奇(Дмитрий Васильевич Григорович)的作家發現了契訶夫的才華,寫了一封信給他,信中肯定他的文學才華,他鼓勵契訶夫充分發揚他的這一天賦,希望他珍惜自己的才華,使他自己的創作態度更加嚴謹,多寫有意義的作品(此人因此而被稱為「著名作家」)。契訶夫深受啟發,開始以嚴肅的態度對待寫作,以後逐漸寫出了一系列具有深刻思想的佳作。這一年,他寫出了一百多篇短篇小說。也是這一年,他的劇本創作的嘗試也終於有了結果:《論煙草的危害》,這是一部輕松的喜劇。
1887年,由於過度勞累和健康不佳,契訶夫前往烏克蘭東部旅行。旅行歸來後,他寫了中篇小說《草原》(Степь)。也是這一年,他的創作高峰到來了。這一年,他發表了《傷寒》、《吻》、《沃洛嘉》、《禍事》、《婚禮》、《逃亡者》、《無依無靠的人》等優秀的短篇小說。他也發表了通俗喜劇《蠢貨》和四幕喜劇《伊凡諾夫》。接著,他出版了小說集《在黃昏》,在這本書中第一次署上了真名,並把這個集子獻給了德米特里·瓦西里耶維奇·格里果羅維奇。
1888年,他把中篇小說《草原》(Степь)發表在嚴肅的文學雜志《北方導報》(Северный вестник)上。這部作品頗得好評,標志著他告別了喜劇性小說的創作,是他成熟的標志。他被俄國科學院授予「普希金獎金」。然後,他創作完成了另一短篇小說力作《精神錯亂》。
1889年2月,《伊凡諾夫》在彼得堡皇家劇院演出。然後,他發表了中篇小說《沒有意思的故事》。接著,他寫成了獨幕笑劇《求婚》和四幕喜劇《林神》。已經成為一名知名劇作家的他,加入了由亞歷山大·奧斯特洛夫斯基創辦的劇作家協會。
1890年4月到9月,契訶夫隻身一人,先坐火車,後騎馬、乘船,來到政治犯流放地庫頁島進行實地考察。庫頁島上地獄般的慘狀和西伯利亞的城市的貧窮給契訶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對黑暗的現實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逐漸改變了不問政治的心態,開始著述揭露沙俄專制制度下的內幕,著名的中篇小說《第六病室》(Палата №6)和報告文學《庫頁島旅行記》均是這次考察之後的產物。這一年,他發表了短篇小說《賊》、《古塞夫》,創作了獨幕笑劇《被迫無奈的悲劇角色》、《結婚》。
1891年,他創作並發表了短篇小說《村婦》、中篇小說《決斗》、獨幕笑劇《紀念日》,其中《決斗》是文學史上第一部向列夫·托爾斯泰的「勿抗惡」觀點進行挑戰的文學作品。這一年後,契訶夫將重心轉向戲劇創作,但沒有停止小說創作。
1892年,他創作並發表了《跳來跳去的女人》、《鄰居》和《第六病室》(Палата № 6)。《第六病室》表現的是重大的社會課題,猛烈抨擊沙皇專制暴政,反對對人民群眾的精神的摧殘,作品語言朴實無華,氣氛壓抑,文筆精緻,但是思想深刻。列寧在年輕時讀了這部作品後「覺得可怕極了」,覺得他「自己好像也被關在六號病房裡了」。《第六病室》標志著契訶夫創作的轉折,是他在庫頁島之行後的一大成就。從此以後,契訶夫的中短篇小說具有了更強烈的社會性、批判精神和民主精神,藝術性也沒有絲毫的減弱。《第六病室》還秉承了《決斗》的精神,對列夫·托爾斯泰的「勿抗惡」思想進行了更猛烈的沖擊。這一年,他進行了一次出國旅行,到威尼斯、佛羅倫薩、羅馬、巴黎游歷。
1893年,他創作並發表了短篇小說《匿名氏的故事》和《大沃洛嘉和小沃洛嘉》。這一年,他在照顧病人時感染了肺結核(當時的肺結核幾乎是不治之症),為此,他到尼斯修養。
1894年,他創作並發表了中短篇小說《一個女人的天地》、《黑修士》、《大學生》,以及報告文學《庫頁島旅行記》。《庫頁島旅行記》直指沙俄的專制統治和對政治犯的壓迫。
1895年,他創作並發表了中短篇小說《掛在脖子上的安娜》、《兇殺》、《白額頭》,並且完成了四幕喜劇《海鷗》(Чайка)。
1896年,喜劇《海鷗》在彼得堡皇家劇院首演失敗,在輿論的批評聲中,失望的契訶夫曾一度發誓永遠不再創作劇本。接著,他發表了中篇小說《我的一生》。
1897年,他發表了短篇小說《農民》、《貝琴涅格人》、《在故鄉》、《在大車上》等。然後,他違背了前一年的誓言,寫成了反映鄉村生活場景的四幕劇《萬尼亞舅舅》(Дядя Ваня)。《萬尼亞舅舅》講述一個盲目崇拜者對「名教授」的絕望和一個想造福後代的鄉村醫生幻想的破滅。該劇是契訶夫劇作中的代表作之一,曾在莫斯科藝術劇院多次上演。
1898年,他加盟莫斯科藝術劇院,結識了高爾基,並與之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他們兩人經常在一塊研究戲劇和小說的發展情況,並研究如何為俄國的戲劇發展開辟新的道路。他開始與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丹欽科等人進行了創造性的合作,對舞台藝術做出了重大改革。他也幫助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形成了自己的戲劇理論。這一年,他完成並發表了中篇小說《姚內奇》(Ионыч),對「人變庸人」的過程作了深刻的藝術展現。然後,他創作和發表了「短篇三部曲」:《醋栗》、《套中人》(Человек в футляре)、《有關愛琴的故事》。這三部小說對社會上的庸俗現象和僵化的思想進行了嘲笑和批判。這些作品體現了契訶夫小說的特色:不追求情節的吸引人,注重人物性格的塑造,讓人物的不同性格形成沖突與矛盾,進而反映社會現實。這使得他的短篇小說可以給予讀者以思考和長期的深刻印象。在具體描寫上,他認為:「越是嚴密,越是緊湊,就越富有表現力,就越鮮明。」列夫·托爾斯泰因此非常推崇契訶夫,說:「他就像印象派畫家,看似無意義的一筆,卻出現了無法取代的藝術效果。」高爾基也曾說:「俄羅斯的短篇小說是契訶夫同普希金、屠格涅夫一道創立的,他們都是『不可企及』的。」
1898年,喜劇《海鷗》(Чайка)在莫斯科藝術劇院上演,獲得空前成功。後來,高翔著的海鷗形象成了莫斯科藝術劇院的院徽。這一年,他與蘇沃林前往西歐旅行。他支持左拉在在德雷福斯案件里的正義行動,並因此疏遠同意見相反的蘇沃林的關系。回國後,他因肺結核病情惡化而移居雅爾塔,在這里,他常與列夫·托爾斯泰、高爾基、伊凡·亞歷克塞維奇·蒲寧(193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和庫普林等人互相交流。他曾經想與高爾基一同來中國,但因健康原因而只得作罷。雅爾塔成了他的小說《帶狗的女人》(1899)的背景。
1899年,他創作發表了《寶貝兒》、《新別墅》、《公差》、《帶狗的女人》等系列小說名篇,同年他的《萬尼亞舅舅》(Дядя Ваня)在莫斯科藝術劇院上演。
1900年,他創作並發表了四幕正劇《三姐妹》(Три сестры),以及短篇小說《在聖誕節節期》、《在峽谷里》。這一年,他當選為俄國皇家科學院名譽院士。同年,在雅爾塔會見了托爾斯泰。
1903年,他完成了短篇小說《補償的障礙》、《沒出嫁的新娘》(他最後一部寫成了的小說作品,也是他最具樂觀主義精神的小說),以及一部卓越的悲喜劇《櫻桃園》。1902年,他發表了短篇小說《主教》。這一年,為抗議俄國皇家科學院無理撤銷高爾基名譽院士稱號的決定,他與柯羅連科發表聲明一起放棄在1900年獲得的名譽院士稱號。1901年,他在雅爾塔與在《海鷗》中扮演女主人公的奧爾加·列昂納多芙娜·克尼碧爾(Ольга Леонардовна Книппер,1868年9月21日-1959年5月22日)結婚。
奧爾加·列昂納多芙娜·克尼碧爾也因此而改名為奧爾加·列昂納多芙娜·克尼碧爾-契訶娃(Ольга Леонардовна Книппер-Чехова)。婚後,契訶夫的健康狀況日下,直至3年後他逝世。這段婚姻很短暫,因契訶夫的早逝,而只持續了4年,但契訶夫的妻子在他死後終生未嫁。他結婚的這一年,即1901年,他的正劇《三姐妹》在莫斯科藝術劇院上演。
1904年,1月17日,《櫻桃園》在莫斯科藝術劇院首演,由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執導(契訶夫原本想讓它成為一部喜劇,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除了將一些鬧劇元素有所保留外,將全劇變成了一部悲劇)大獲成功。5月,他出現了嚴重的哮喘,為此,他於6月赴德國巴登維勒療養,出現了心力衰竭。7月15日(俄歷7月2日),契訶夫在巴登維勒與世長辭。他的遺體被運回俄國,後葬於莫斯科。
5. 找一部電影或美劇,裡面提到一個項鏈,項鏈上是一位遠古神靈,給迷路的人指引方向。
rome treaty
6. 大家幫我回憶一部電視劇或者電影,外國的,放映時間大約是在90年代中期吧,主要內容是講一個島上驚悚故事
電影《無人生還》,有很多版本,也有電視劇版本的,流傳較廣的應該是1987年的電影版本。
原著早已是公認的經典之作,所以多次被改編為影視劇、話劇作品。
建議看一下網路http://ke..com/view/1073801.html?wtp=tt
希望這就是您想要的。
7. 迷路的人的介紹
《迷路的人》是2011年上映的法國電影,由安德列·泰西內導演。加斯帕德·尤利爾,艾曼紐·貝阿主演。《迷路的人》講述1940年,納粹鐵蹄蹂躪法蘭西,兵荒馬亂的逃亡路上有帶著兩個小孩的美麗寡婦(艾曼妞琵雅),為了生存,她別無選擇,遇上作姦犯科的少年,也唯有靠過去。André Téchiné 的鏡頭緊隨四人躲到鄉村大宅,迫視母親的中產價值觀忽地崩解,少年漸漸填補了家庭里一個父親的位置。戰火不經意燒起了情與欲,危機四伏縱是外在,也是內心真實反映。艾曼妞琵雅與初挑大樑的美少年尤里爾,演繹忘年戀技驚四座。
8. 《迷路的人》影評
始終看不夠法國女人的眼神。敏感,脆弱,迷惘,憂郁,萬千情愫,都燃燒於那一泓清澈的深潭,讓人慾罷不能,欲說還休。
走在巴黎街頭的時候,總能見到款款而行的法國女人。她們多半身材姣小,面容清瘦,常常是一襲紗巾朦朧著臉與肩,只留下雙眸婉轉,風情無限,意念總不由自主地隨之流連。
電影中的法國女人更是如此。凱瑟琳·德納芙的唯美,朱麗葉·比諾什的精緻,蘇菲·瑪索的激烈,伊莎貝拉·阿佳妮的詭異……卻都比不上伊曼紐爾·貝阿那不經意間的一瞥,只在目光接遇的瞬間,無論何種堅冰,都會融成繾綣。
昨晚看《烽火危情》(Strayed)。一場亂世中的情事,一顆被無情撕碎的心。貝阿飾演兩個年幼孩子的母親,失去了丈夫,又身逢法蘭西淪陷的亂世,於是惟有強作鎮定,只為給子女點滴依靠。然而畢竟是個柔弱女子,只能眼看著邂逅的少年郎一點一點入侵自己的內心。於是,在現實與往事的擠壓下,深藏的母性與愛欲終於噴薄而出,極短暫,卻極酣暢。偏偏隨之而來的便是少年的死訊,破碎的芳心又不知所終……
最難忘的依然是貝阿的眼神。一種是奔跑中的驀然回首,面對身邊驚恐萬狀的子女,母親和女人兩個角色如何能夠彼此交融?另一種是獨自伶仃時的凝望,想要宣洩和掩蓋的竟是同樣的情愫,冰火之間,撕裂的感覺真的好痛。
愈是柔弱的軀體愈能爆發出力量,愈是這種力量愈能攝人心魄。貝阿的眼神無聲地潛入內心深處,讓你有一種靠近的沖動:輕風拂過的星月夜啊,你所該做的只是把瘦削的香肩攬入懷中,讓她的淚水洇濕周遭,洇濕所有心情。
貝阿已不再年輕,她的眸子已沒有當年跌落人間的天使的清澈。可是,她的眼神里有了更多的內容,有了在柔弱中將你擊碎的力量。
她的芳名又譯作艾曼紐·琵雅,好美……
9. 電影《迷路的人》的種子
ahjeigjv,你是想問電影《迷路的人》的種子
這個你完全可以去搜索①嚇 YYTvO影視 你就知道了,
elfrhg28
一般人我還真不會告訴滴~ 你懂 的~
求採納, 採納不會有孩子滴~~
pnmkyy62
10. 跪求 灰眼珠的男孩 百度雲免費在線觀看資源
《灰眼珠的男孩》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cHeowR-V57nlEb9Eg5HH4w
作品相關介紹:《灰眼珠的男孩》是一部愛情電影,由安德列·泰西內執導的,由格雷戈瓦·勒普蘭斯-林蓋、艾曼紐·貝阿等主演。
該片講述了1940年德國軍隊逼近了巴黎,寡居的老師奧迪爾帶著兩個孩子也陷入了恐慌中,少年伊萬幫助他們逃跑,奧爾蒂愛上少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