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搞笑電影 » 沒媽的孩子的電影
擴展閱讀
兒童關進監獄學校的電影 2025-10-20 08:58:22
阿德里安布勞迪最新電影 2025-10-20 08:52:59

沒媽的孩子的電影

發布時間: 2025-09-27 16:41:38

『壹』 關於母愛的電影,幾年以前看過,是關於一位明星在感情受挫離婚以後獨自撫養兒子的。

母親快樂
母親快樂的劇情簡介 · · · · · ·
郭辛麗是個美麗迷人剛剛走紅的女歌星,本來前途光明,但因為太善良單純,相信愛情,深深愛上了風流倜儻的花花公子徐文龍。同為歌手的文龍一直想出人頭地,用甜言蜜語哄得辛麗為了他的事業,甘願退居幕後。文龍則利用辛麗的金錢和關系,在結婚後漸走紅,成為了一名紅歌星,與此同時也逐漸露出了醜陋的嘴臉。
辛麗得知自己懷上小孩後,欣喜若狂。文龍則自私地為了自己的名利,怕辛麗和小孩
會影響自己的事業,喝令辛麗把小孩打掉。辛麗接著又親眼目睹文龍與情人出雙入對,兩人因此而離婚……連接不斷的打擊讓辛麗心灰意冷,她已經擱置了事業,無力再拾起。因對自己孕育生命的負責,她忍受世人的嘲諷,挺著隆起的肚子獨自到度假村居住。苦命的孩子終於生下來了,叫做子橋。辛麗因產後得病,身體狀況極差。小子橋因為沒有父親,懂事後經常被其他孩子欺負,被稱為「野孩子」。母子倆在經濟條件一天天惡劣的情況下,忍辱負... (展開全部) 郭辛麗是個美麗迷人剛剛走紅的女歌星,本來前途光明,但因為太善良單純,相信愛情,深深愛上了風流倜儻的花花公子徐文龍。同為歌手的文龍一直想出人頭地,用甜言蜜語哄得辛麗為了他的事業,甘願退居幕後。文龍則利用辛麗的金錢和關系,在結婚後漸走紅,成為了一名紅歌星,與此同時也逐漸露出了醜陋的嘴臉。
辛麗得知自己懷上小孩後,欣喜若狂。文龍則自私地為了自己的名利,怕辛麗和小孩
會影響自己的事業,喝令辛麗把小孩打掉。辛麗接著又親眼目睹文龍與情人出雙入對,兩人因此而離婚……連接不斷的打擊讓辛麗心灰意冷,她已經擱置了事業,無力再拾起。因對自己孕育生命的負責,她忍受世人的嘲諷,挺著隆起的肚子獨自到度假村居住。苦命的孩子終於生下來了,叫做子橋。辛麗因產後得病,身體狀況極差。小子橋因為沒有父親,懂事後經常被其他孩子欺負,被稱為「野孩子」。母子倆在經濟條件一天天惡劣的情況下,忍辱負重地生活著,母子間的真情也在困境中被磨練得更加深厚。
而文龍終於是"惡有惡報",在一次車禍中重傷,失去了生育能力。傷愈後他偶然得知辛麗當初並沒有打掉孩子,便朝思慕想得到子橋。面對著文龍提出的要求,辛麗一開始斷然拒絕,但後來考慮到自己的經濟狀況和身體狀況,為了能讓孩子有更好的將來,便含淚把子橋交給文龍。
「沒媽的孩子像根草」,在文龍的豪宅中,子橋日思夜想的只有親愛的媽媽。在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子橋本想回家看母親,走到門前卻怕母親責罵,於是爬上慈母崖乞求上天能讓一家人和好團聚。辛麗聞訊後,急忙和文龍上崖找孩子,辛麗卻不慎滑落山谷……
故事在小橋滿含淚水的倒敘中展開,在《世上只有媽媽好》的感人音樂中結束。一幕幕內心的真情流露,構成了一曲歌頌天下偉大母親的贊歌。
為求製作成為一部感人肺腑的影片,本片香港紅星李麗珍、童星原島大地、內地偶像派紅星陳龍等擔任主角,博紅、寇振海等友情出演,由巨星公司老闆鄧建國親自操刀執導。
大手筆、大製作,五月母親節全國播映。巨星公司今年為母親節隆重獻禮--《母親快樂》!
~~~~~~~~~~~~~~~~~~~~~~~~~~~~~~~~~~~~~~~~~~~~
應該是這部 希望能採納我的答案喔親

『貳』 有沒有關於失去孩子的電影或小說 最好是母親

《模仿犯》宮部美幸的小說,內有一位失去女兒的母親,她的表現導致了兒子地悲劇。
《獨居的一年》,34歲失去兩個兒子之後無法愛小女兒的母親瑪麗恩離開了丈夫和女兒。這是一部非常厲害的小說,因為裡面有四個作家。

『叄』 <<媽媽再愛我一次>>觀後感 急急急急!!!!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沒媽的孩子像根草」。隨著電影的播放,小強在白發蒼蒼的媽媽耳邊輕輕唱起這首深情的歌曲,失去記憶多年的媽媽居然喊出了小強的名字。此時,電影院里一片哭泣聲,我也被感動得淚流滿面。

《媽媽再愛我一次》是一部關於親情的電影。主人公小強的媽媽因為種種原因不能和他的爸爸結婚,但媽媽還是堅持生下了小強,並且獨自含辛茹苦地養育他。為了求菩薩保佑生病的小強,媽媽三步一拜,額頭上都是鮮血;為了小強能開心,媽媽自己省吃儉用,為小強買來最好的玩具;為了小強能得到好的教育,媽媽又忍痛把小強交給了爸爸和奶奶。一邊是小強和媽媽在一起玩耍的開心鏡頭,另一邊是媽媽和小強分開以後傷心的眼淚。但是媽媽卻不讓小強來找她,因為她知道有錢的爸爸才能給小強一個光明的前途。

小強病了,媽媽著急得不小心滾下高高的台階。媽媽失憶了,卻仍然抱著小強喜歡的毛絨大熊貓,仍然記得那首《世上只有媽媽好》。每一位母親都很平凡,但是她在我們需要幫助的時候出現。困難來了,她告訴我們,你一定行!去吧,努力戰勝一切!痛苦來了,她告訴我們,你不是弱者,相信自己,勇敢撐過去,陽光總在風雨後!失敗來了,她告訴我們,你不是失敗了,只是還沒有成功。

人生總有坷坷坎坎,只要有母愛永遠伴在身旁,我們光明的前途就不是夢想。我彷彿又聽到了小強稚氣的聲音,耳邊又響起了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是塊寶……這優美的旋律,同時這首歌也獻給你們——世上所有愛我們的母親!

周三班會課看了《媽媽再愛我一次》這部電影後,我才真正明白,母愛的崇高,母愛的偉大!一曲「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投進媽媽的懷抱,幸福享不了……」對於我們來說,每一個人都懂得母愛的偉大、無私,但似乎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真正地去領悟。母親,作為一名平凡、普通的人卻干著一番不平凡的事。十月懷胎生下兒子,一個人辛辛苦苦地把兒子拉扯到上學,教育的比完好家庭的子女都要懂事,多麼的不容易,後來為了兒子的幸福,竟忍痛割愛,把相依為命的兒子送回他父親的身邊,這需要多麼大的勇氣。

「世上只有媽媽好,沒媽的孩子像根草……」伴隨著歌聲,不少同學已經潸然淚下了,心情已是萬分激動。想到天下萬般父母一樣情,對待自己的子女,有哪一位母親不是勞心勞力,無私奉獻。再想想以前,自己還特別不懂事,不理解自己的母親,讓她失望,流淚,我的心像刀絞一樣難過。我不敢保證,這次會為《媽媽再愛我一次》而激動流淚,下次還會因為別的電視劇而感動,但真正到自己去面對時,卻是萬般無奈。

現在,我只希望,我能更成熟地面對問題,可以好好的對待自己的母親,時時為她著想。但願天下所有的人都能夠珍視母愛!「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每當唱起這首歌時,就會想起曾看過的一部感人的電影。

小強還沒出生時,他的奶奶就讓爸爸拋棄了媽媽,當小強的媽媽知道自己有了孩子後,就回到了老家,在那裡生活,把可愛又聽話的小強生下來了。有一次小強生病了,醫生看了說將來小強可能變成殘疾人。這時,小強的媽媽非常傷心,她看見鄰居為小強求神仙。就二話不說,從家一直跪到廟里,請求神仙保佑小強。過了一段時間,小強慢慢的好了。他的爸爸娶了一個女人,可是不能生育,他的奶奶要求把小強要回林家。可是媽媽不願意,但為了小強過上好日子,就答應了。小強來到爸爸那裡,每天都在想媽媽,晚上又躲在房間里哭。一天,他家裡的人都不在,就悄悄地跑回媽媽家,可是,媽媽又把小強送回去,才過了幾天,又跑了出來。這一次,他怕回到家媽媽會生氣,就跑到了廟里。這下,可把他的媽媽急壞了,四處找小強。卻怎麼也找不到,忽然,她想到了廟里,就趕緊跑過去,看見小強躲在那裡躺著,就趕緊跑過去。他的爸爸趕緊把他抱到醫院,媽媽怕失去小強,怎麼也不讓,突然讓一個圓木摔倒了,從樓梯上滾了下來,把腦子摔壞了,變成了瘋子。這時,邊上的同學哭成一團,男同學的眼框里也有淚水在閃爍……

看完這部電影,讓我想起了……有一次半夜,我在床上直打滾,媽媽看見了,摸著我的額頭,發燒了,非常著急,就穿上拖鞋,把我送到了醫院,醫生診治了一下,說:「挺嚴重的需要掛針。「就這樣我媽媽陪了我一夜。一直到我醒來,我睜開眼睛一看,我睡在媽媽溫暖的懷里,而媽媽穿著拖鞋坐在冰冷的椅子上,掛黑眼圈的臉顯得特別憔悴。這時,我感動的流下了眼淚,忽然我吐了,吐了媽媽一身都是,媽媽連忙拿紙巾幫我擦嘴,細聲說到要不要緊,我搖了搖頭,媽媽輕輕地把我抱起,我們坐車回家了。

世上最親的人是母親,世上最真誠的愛是母愛。天大地大,不如母親的恩情大;河深海深,不如母親的母愛深。我愛我那關心我的母親。

『肆』 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當年的催淚彈,今天還會讓你哭嗎

平生第一次走進電影院看的是《血戰台兒庄》,鎮里組織的,沒花錢。

平生第二次走進電影院看的是《媽媽再愛我一次》,學校組織的,沒花錢,只留下了眼淚。

如果你還記得《媽媽再愛我一次》這部電影,那咱們就有的聊了。

一、很普通的苦情倫理片

當年大陸電視台引進的各種港台電視劇總是風格迥異,來自香港的基本上就是打打殺殺、江湖恩仇,比方說《上海灘》《鱷魚潭》《射鵰英雄傳》什麼的。來自台灣省的則基本上以家庭倫理片為主,比如《星星知我心》《昨夜星辰》之類的。

當年台灣省影視劇可能受到瓊瑤影響太深,倫理片特別多,在這種背景下《媽媽再愛我一次》就顯得很普通了。

這部電影的劇情確實相當簡單且充滿套路:

富家子林國榮和私生女身份的黃秋霞熱戀,黃秋霞懷上了孩子,但林國榮母親不能接受黃秋霞的身份,黃秀霞懷離開林國榮後隱居生下兒子林志強。

林志強慢慢長大,和母親黃秋霞相依為命,生活簡單而快樂。而林國榮的富家老婆卻無法生育。林國榮母親偶然得知林志強的存在,在恩威並施之下,黃秋霞被迫將兒子送回林國榮家。

林志強思念母親兩次逃跑,黃秋霞找到兒子後太過激動摔下台階,之後黃秋霞患上精神分裂並失蹤。

18年後,長大成才的林志強在一家精神病院找到了母親,在兒子哼唱的《世上只有媽媽好》歌聲中,黃秋霞恢復記憶和兒子相認。

老實說,這個故事的套路在台灣省影壇幾乎毫無新意,影片製作成本很低,也沒請有票房號召力的影星加盟,幾乎沒有多大的賣點,因此該片在台灣省公映時票房慘淡,排片幾天後就遭下架處理,正常情況下,這種電影就算發行錄像帶也很難有起色。

由於《媽媽再愛我一次》火了,這個句式也成了日後影視行業「套娃」的目標之一,我們可以看到很多類似名字的影視劇,比如《奶奶再愛我一次》、《爸爸再愛我一次》、《新媽媽再愛我一次》、《老師再愛我一次》和《媽媽再多愛我一次》,唉,一言難盡呢。

當然,《媽媽再愛我一次》還帶火了一首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這首歌從此之後在大陸流行起來至今未衰。

不過,這首歌並不是該片原創,其最早出自1960年胡蝶和蕭芳芳主演的電影《苦兒流浪記》。

另外,咱們現在流行的《世上只有媽媽好》只是修改版的,原版更長一些,筆者文章的最後貼上《世上只有媽媽好》的原版歌詞,讀者朋友們一起回顧一下吧: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投進媽媽的懷抱,幸福享不了。沒有媽媽最苦惱,沒媽的孩子像根草,離開媽媽的懷抱,幸福哪裡找?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不知道。要是他知道,夢里也會笑。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不知道。要是他知道,夢里也會笑

『伍』 《人生大事》電影口碑好,這部影片有什麼淚點

《人生大事》的電影一經開播,口碑就噌噌的往上漲。在這部電影當中淚點非常多,網友也一直在進行客觀的評價。電影當中最大的淚點就是孤兒小文,五六歲親人便離開了自己。從小沒有爸爸媽媽陪伴在身邊,一直都是外婆將她撫養長大。外婆老了肯定不中用,在離開的時候還把金戒指交給了小文。本來小文是有一個舅舅的,可舅舅是一個妻管嚴。把小文丟在一個陌生人的家裡,就選擇出了國。從這一點當中能看出來沒有爸爸媽媽的孩子有多可憐,通過這件事情就知道自己過得有多幸福。

總的來說從《人生大事》當中可以看出來,每個人所遭遇的情況都不一樣。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可父母不應該不對孩子負責。世界上有很多像小文一樣的人,她們迫切的需要一個家。一定要在能幫助她們的時候伸出援手,不能讓一個小孩子就這樣流落街頭。

『陸』 《無人知曉》:電影不可怕,可怕的是由真實事件改編

1988年日本西巢鴨棄嬰事件震驚全國。

2003年,日本導演是枝裕和把這個故事搬上銀幕。

此片入圍2004年戛納電影競選單元,片中長子扮演者憑藉此片擊敗梁朝偉,成為戛納電影史上年齡最小的影帝。(摘自網路)

這部影片即《無人知曉》。

影片講述的是四個被拋棄的孩子自力更生的故事。

看過電影的人都表示太壓抑了,很久都不能緩過來。

壓抑的不僅僅是電影畫面----拍的不像是電影,而像是一部紀錄片,畫麵灰暗粗糙,沒有精良的製作,沒有花哨的藝術渲染,沒有撕心裂肺豎猛脊的情感宣洩,用鏡頭直白地記錄著一幕幕真實發生著的事情,壓抑的還有故知胡事的殘酷、人性的自私卑劣、生活的無奈、孩子們可憐悲慘的遭遇......

01 為人父母不需要考試這件事太可怕了

戀愛腦的女人一次次受騙,相信男人的鬼話,相信他們會娶自己,結果一次次的慘遭拋棄,日本當時的法律是不允許墮胎,所以她接二連三的和不同的男人生下了四個孩子:長子阿明,長女京子,次子小茂,幺女小雪。

當阿明沒有錢而去找他們的父親時,那幾個男人冷漠的像是對待一個陌生人,喋喋不休的述說自己的不易,拒絕資助自己的親生骨肉。

不負責任、沒有擔當的男人們,不懂得做安全措施、輕易相信諾言的戀愛腦女人,造成了孩子們的悲劇。

即使是一次次上男人的當,這位媽媽依然像沒長大的孩子,還是一頭扎進愛情里,對男人心存幻想,最終只留下很少的錢,離家和新歡同居,拋棄孩子們,任由他們自生自滅。

阿明終於忍不住,第一次對母親說了狠話:

你真自私!

一心沉浸在新戀情里的媽媽還是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理直氣壯的辯解:

父親們固然是悲劇的始作俑者,他們自私齷齪可恨可惡,應該千刀萬剮,但是你自己,就沒有錯嗎?

說完這些話,她帶著行李,離開了家,再也沒有回去過。

任由四個年幼的孩子自食其力、自生自滅。

阿明目送母親離去,以為母親和以前一樣,只是短暫的出差,她會在聖誕節的時候回來。

成為父母這件事不需要考試,所以,大人的過錯,無辜的孩子們來買單。不管以後他們的命運如何,這樣破碎、東躲西藏,挨餓受苦,缺愛沒有安全感的童年,註定要用他們的一生來治癒。

大人不負責任,卻叫十二歲的孩子要負起責任。

大余滲人不懂事,卻教幾歲的孩子要懂事:

盧梭說過:

幸福家庭是培育孩子成人的溫床,家庭生活的樂趣是抵抗壞風氣毒害的最好良劑。

不幸的家庭,糟糕的父母,本該是溫床是避風港的家,給他們帶來的是一生都沒法治癒的傷害。

最大的阿明不過才十二歲,父親拋棄,母親離開,他帶著三個更年幼的弟弟妹妹,連吃飽飯都成問題,又如何抵禦風雨,平安長大?

絕望無助孤獨的少年阿明又如何抵抗風氣的毒害呢?以至後來被不良少年帶壞......

02 本該是忙於學業和課外活動的童年,他們卻在為活著用盡全力

四個孩子只有長子阿明有戶口,其他四個孩子皆是黑戶,所以除了阿明,其餘的孩子只能長年藏在家中,不得示人,他們就像老鼠一樣,躲在暗無天日的地下道里,無人知曉他們的存在。

他們憧憬著外面的世界,嚮往自由,渴望讀書,卻只能妥協於母親的「規矩」。

母親離開以後,阿明擔負起重擔,精打細算地計劃著開支,照顧年幼的弟弟妹妹。

漸漸的,母親留下的錢所剩無幾,聖誕節過去了,一年過去了,母親依舊沒有出現,也再也沒有寄過錢回去。

出租房斷水斷電,幾個孩子艱難度日。

母親也許再也不會回來了,賭氣一般,阿明把母親的「規矩」拋諸腦後,帶著弟弟妹妹們走出家門,讓他們在嚮往許久的外面世界裡自由嬉戲。

孩子們暢快地笑,隨心所欲地購物,肆意奔跑玩耍。

這一切在同齡人眼裡,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可是對於他們來說,是巨大的奢望。

如果他們出生在父慈母愛的普通家庭,他們會和大多數孩子一樣,上學識字、交朋友、參加課外活動,被父母培養興趣愛好。

喜歡棒球的阿明可以擁有夢想的棒球手套,穿著帥氣的棒球制服,參加棒球比賽;喜歡鋼琴的京子可以學鋼琴學音樂,用她那漂亮修長的手指在鋼琴上彈出最美的曲子;喜歡種植的小茂,可以安心培育草木花草,在爸爸媽媽的指導下學習更多的植物知識;喜歡畫畫的小雪會被爸媽送去學美術,長大後說不定能成為畫家或者設計師......

可是現實是殘忍的,他們的夢想註定夭折,阿明買不起喜歡的棒球手套,進不了棒球隊,京子只能每天抱著玩具鋼琴一遍遍彈奏簡單的小調,小茂只能去外面挖些野草野花,把它們種在空間狹小的陽台上,小雪連最後一盒蠟筆也用光了......

四個本該忙於學業和追求夢想的孩子,卻連吃飽飯都是奢侈的願望,活著已經拼盡全力。

03 生活很絕望,依然有些許溫情

整部影片沒有跌宕起伏的劇情,幾個小主人公也沒有大的情緒起伏,他們沒有哭過喊過,永遠是淡淡的憂郁的模樣,麻木的神情,好像一個沒有感情的生存機器,總是一言不發地承擔著生活的重擔,沉默而淡然地操持這個沒有大人的家,承受著生活帶給他們的苦難,好像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一樣。

甚至在最小的小雪妹妹意外死亡後,幾個孩子也是一副冷漠麻木的神情。

他們當然哀傷,阿明撫摸妹妹屍體時不禁顫抖的手,向紗希借錢為死去的妹妹買最愛的巧克力,穿越大半個城市,把她埋葬在可以看見飛機的地方----小雪生前最愛看飛機。

但是他們知道哭沒有用,傷心也無濟於事,生活早就奪去了他們的喜怒哀樂,打碎了他們所有的期待和希望,沒有人會幫他們,無人知曉他們的存在。

電影的氛圍壓抑得令人窒息:為人父母的殘忍自私,人性的悲涼,孩子們如螻蟻一般在底層苦苦掙扎求生......讓觀影之人無不為之感到徹骨的絕望。

這樣絕望無助的他們還是遇到了些許人間溫情。

幫助阿明澄清真相的店員,偷偷把便利店過期食物送給阿明的便利店打工人,讓阿明頂替隊員上場比賽的棒球教練......

還有在學校遭受排擠,臉上永遠帶著哀傷的女孩紗希。

這個叫紗希的女孩成了四個孤獨孩子的好朋友,她漸漸地也成了這個無人知曉的家庭中的一員,是這個家裡的第五個孩子。

他們惺惺相惜,在這個炎涼的社會里彼此取暖,相互扶持。

在小雪死後,是紗希抓住阿明顫抖的手,和無助的阿明一起穿越大半個城市運送裝著小雪屍體的行李箱。

他們徒手挖出墓坑,掩埋屍體,在黑暗中對著小雪小小的墳墓,相顧無言。

隨著一首哀傷的歌曲響起,阿明和紗希面無表情地坐在地鐵上,踏上回家的路。

「午夜的天空,

只有星星在眨眼,

我心中的一片湖水。

我只能飛翔,

天使能回眸嗎?

讓我的心能撥開雲霧,

冬日的風,吹過湖面,

讓我陷入寂寞,

淚光冰冷如霜。

我長大了。

一股難過的感覺

讓人無法靠近。」

                -------歌詞

活著很難,可是世界上自有點點溫情在,那些好心人也許不能徹底幫他們解決問題,改變人生,可是他們的那點善意足以溫暖黑暗中艱難生存的孩子們,在他們今後的人生里,或許會想起曾經的那些光,這點光足以支撐他們,活下去。

04 現實更殘酷

阿明被教練喊到棒球比賽場上參加比賽,他戴上了夢寐以求的棒球手套,完成了一個激動人心的比賽,他迫不及待的跑回去要和弟弟妹妹們分享喜悅,可是回到家,最小的妹妹小雪意外死亡。

孩子們終於等到媽媽寄來的錢,可是小雪再也醒不來了。

生活永遠喜憂參半,喜之後還有更大的不幸在等著他們,好像怎麼也長不大,好像好的生活永遠也不會來似的。

電影沒有結局,媽媽最終沒有出現,以幾個孩子的背影結束。

電影已經很可怕了,更可怕的是,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

真實的事件中,這個媽媽和不同的男人生了六個孩子,第一個送人,第三個死亡,剩下四個為一男三女。死去孩子的屍體就藏匿在家裡。

媽媽離開後,最小的妹妹被阿明的朋友虐待毆打,阿明試圖阻止,但是最後還是眼睜睜的看著妹妹被打死,甚至還參與了毆打妹妹。

妹妹死後,阿明和混混朋友把妹妹的屍體掩埋在公園的樹林里。

因為交不起房租,房東報警,警察找到家裡的時候,兩個女孩瘦的皮包骨頭,餓的奄奄一息,滿屋子的垃圾,散發著惡臭。

最後,媽媽因為遺棄罪被逮捕,被判處刑期三年,但是因為在法庭上保證會撫養孩子,所以判了緩刑。阿明則被送到兒童福利機構。

如今三十年過去了,網上的公開資料只能查到,這個母親領回了倖存的兩個女兒與自己一起生活。而長子阿明,在兒童福利機構觀察結束後,下落不明。

影片給了阿明從頭到尾正面形象,美化了部分現實。

雖然阿明間接害死了妹妹,但是他只不過是個孩子,沒有大人管教,還要撫養弟弟妹妹,他一時走了歪路,交了壞朋友,他的錯,是生而不養的大人造成的,是這個冷漠的社會造成的。

無人知曉,真的無人知曉嗎?

不!是知曉的人視而不見,冷眼旁觀。

無人知曉,是無人願意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