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心酸的釋小龍:2歲練武,父親當他「搖錢樹」,如今風光不再
娛樂 圈有很多童星出道的明星,如今境遇早已各不相同。
而提到童星,就不得不提當年紅透大江南北的「功夫小子」釋小龍。
那些年,他和搭檔郝劭文合作的電影,陪伴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
作為一個會武功的小童星,釋小龍一度被認為是功夫巨星的接班人。
如今,釋小龍早已沒了當年的名氣,甚至再無佳作出現,一度變得銷聲匿跡。
一個曾經如日中天的童星,長大後卻淪落為無戲可拍的三流演員,讓人倍感惋惜。
而提起釋小龍年少時的心酸經歷,父親陳同山當年對他到底有多「狠」?
1988年,釋小龍出生在河南登封,一個武術之鄉。
釋小龍家族四代都是習武之人,是響當當的武術世家。
所以到了釋小龍這一代,自然也就理所應當接受武術熏陶。
父親陳同山是當時少林武校的校長,自小習得一身少林功夫的他成了釋小龍的引路人。
在陳同山眼裡,兒子釋小龍就是自己的接班人,長大後也一定會別有一番作為。
按他自己的話說,兒子釋小龍是塊練武奇才。
於是,在釋小龍兩歲的時候,陳同山就把他送到了少林寺參禪拜佛,習武練功。
而且還拜了釋永信為師,成為了一名少林俗家弟子。
他也從原名「陳小龍」改法號為「釋小龍」,朝著「武打明星」之路艱難奔去。
性格剛毅的陳同山對釋小龍非常嚴格,絕不心慈手軟,一個字「狠」。
從兩歲開始,釋小龍每天早上五點半就要被父親強行拉起來去練習武術基本功。
有時候,光是一個馬步就要釋小龍扎一個上午,還要繞著少林寺跑步,不能有任何怨言。
各種高強度的訓練對於一個懵懂無知的小孩子來說,其壓力和陰影可想而知得有多大?
從小在父親嚴格的訓練下,釋小龍早已在潛意識里養成了言聽計從的習慣。
而父親也成了他童年時光中最害怕的人。
釋小龍練習不到位時,父親陳同山甚至會直接動手教育,而釋小龍會潛意識的蜷縮躲避。
「乖小子」釋小龍不敢埋怨和生氣,眼淚伴隨著委屈度過不快樂的童年。
陳同山後來感慨回憶說:
「我對釋小龍的訓練太嚴格了,太狠了,也不知道心疼孩子。
我給他下腰,給他劈叉,我光想著一下子給他摁下去。」
而釋小龍的母親看在眼裡疼在心上,卻又對此無可奈何。
有時候,看到幼小的釋小龍如此艱辛,只能躲在一旁偷偷掉眼淚,不敢多看。
釋小龍對於父親的嚴厲要求,從來不敢說一個「不」字,更別說逃避。
所以,練武和哭成為了釋小龍童年生活的全部。
不過,有一樣是父親陳同山預料對的,釋小龍果真是一個練武奇才。
而且毅力和耐力都非同尋常,也讓陳同山更加堅定了自己望子成龍的想法。
在少林寺,釋小龍學會了通臂拳、醉劍、醉拳、少林棍、五行拳等傳統套路。
他說:「那個時候跑步、跑樓梯、壓腿、下腰,反正除了不能練的其他都練。」
1992年,4歲的釋小龍就在鄭州國際少林武術節表演中,獲得少林通臂拳、羅漢棍兩項優秀大獎。
這讓釋小龍一舉在武術界打響名號,為其成功步入演藝圈奠定了基礎。
1993年,釋小龍在河南電視台「春節少兒聯歡晚會」表演武術節目。
這一年,小有名氣的釋小龍被台灣的長宏影業公司一舉相中。
幾個月後,父親帶著他成功簽約長宏影視公司,成為旗下簽約藝人,正式步入演藝圈。
這一年,釋小龍才僅僅5歲。
兒子如自己所願成功走進影視圈,陳同山內心充滿了自豪和期待。
陳同山還專門找了一個少林拳師指導釋小龍練武,還請了家教老師教他文化課。
對於還懵懂無知的兒子,陳同山交代他說: 「做演員也一樣,為了干好,一定要捨得吃苦。」
1994年,釋小龍被導演朱延平邀請拍攝電影《旋風小子》。
他和台灣另一個小朋友郝劭文搭檔,成了劇組中的活寶二人組。
不過相對於郝劭文的輕鬆快樂,釋小龍拍戲時卻是如同噩夢,不堪回憶。
釋小龍參演《旋風小子》的拍攝,父親陳同山要求加入劇組,做副導演。
朱延平雖不情願,但也只能因為沒有合適演員而被迫答應。
有父親在劇組,釋小龍的壓力直線飆升。
進劇組的第一場戲,釋小龍就要完成飛檐走壁的高難度動作。
他直接被鋼絲吊在半空,讓年紀尚小又第一次拍戲的釋小龍嚇得直接嚎啕大哭。
武術指導一聲令下,釋小龍在半空中被人狠狠摔了出去,然後又撞到牆上再落地。
當時所有劇組工作人員都心疼不已,認為年紀這么小就要如此辛苦,實在不忍心。
見到在半空中邊哭邊吐的釋小龍,父親陳同山卻對他大吼教育說:
「小龍你別哭,你是男子漢!」
作為導演的朱延平聽到後一臉疑惑地說:
「哎呀,才三歲什麼男子漢,你放他下來吧。」
這一場戲拍完後,留下陰影的釋小龍忍不住打電話和媽媽說要回家。
結果父親陳同山說:「哪個練武的人不是起早貪黑?一點苦都吃不了,你怎麼能做大事?」
於是他給釋小龍規定了「三不」原則: 「不遲到,不偷懶,不撒嬌」。
一向乖巧聽話的釋小龍,就再也不敢在拍戲時提回家的事。
不過,對於這部讓自己膽戰心驚的戲,釋小龍沒有白白付出。
這部電影上映後,迅速爆紅大江南北。
片中的釋小龍和郝劭文至此一炮而紅,成為冉冉升起的最佳童星搭檔。
而釋小龍更因為一身漂亮流利的功夫,讓觀眾至此記住了這個功夫小子。
隨著釋小龍的爆紅,作為代理人的父親跟著賺的盆滿缽滿,也至此把他當成了「搖錢樹」。
可以說,釋小龍的演藝事業,也是一部勵志而辛酸的悲傷史。
我們知道很多童星,有的時候拍了幾部戲之後,就因為父母原因不拍了,選擇隱退去讀書。
但釋小龍卻恰恰相反,不但沒有因此退圈,反而被父親安排的滿滿當當,各種簽約與接戲。
甚至為了讓釋小龍拍戲,選擇不讓他讀書。
後來他又馬不停蹄拍攝了《笑林小子》系列、《十兄弟》、《少年包青天》、《少年黃飛鴻》等等影視劇。
讓年少的釋小龍成為家喻戶曉的功夫童星,讓人喜愛又崇拜。
風靡亞洲的釋小龍甚至掀起了一股「少年英雄」的強勁旋風,未來無限可期。
但是這個成名之路,也讓釋小龍付出了比同齡人千倍萬倍的酸楚與代價。
所以有時候,我們在片中常常看到郝劭文沒心沒肺的笑,而總感覺釋小龍一副非常沉悶不樂的樣子。
那種本該屬於童年時的單純快樂,當年在他身上顯得盪然無存。
1997年的一天,釋小龍在橫店拍戲。
爺爺因為想念孫子,不顧陳同山反對跑到了橫店探班,而這一去將自己心疼壞了。
在劇組的釋小龍忙的不可開交,不是拍戲就是躺在椅子上睡著了。
到了吃飯時間,釋小龍還有一場戲要拍,拍完後爺爺給他做好的面都沒來得及吃,然後又累的睡著了。
看到年紀這么小的親孫子如此辛苦,爺爺回到河南老家非要陳同山將釋小龍接回家。
他哽咽著對陳同山說: 「演戲那是小孩乾的活嗎?哪個家長這樣狠心的。」
1998年,在釋小龍的哭訴下,陳同山這才答應送10歲的釋小龍去讀小學三年級。
讀了書的釋小龍,終於有了和同齡人一樣的快樂與輕松。
「因為學校里才有小朋友一起玩。」
但這樣無憂無慮讀書的日子沒有持續多久,父親陳同山又改變了主意。
後來《少年包青天》的導演找到陳同山,希望釋小龍可以出演少年展昭一角。
此時的陳同山再次心動了,覺得這又是兒子一次很好的機會,不能錯過。
於是,剛剛安穩上了不到半個月學的釋小龍,又再次被父親送去劇組拍戲。
而這個決定,也遭到了妻子和家人的一致反對,甚至覺得陳同山是想拿兒子賺錢。
一向強勢的一家之主陳同山最終力排眾議,執意將釋小龍送進了片場的大門。
不過,有失必有得,釋小龍飾演的少年展昭,也讓他的演藝事業再次攀上了一個高峰。
2000年的時候,和釋小龍一起拍戲的好朋友郝劭文在台灣讀書去了,隱退 娛樂 圈。
這個年紀的釋小龍感覺到了長大的孤獨,拚命拍戲的日子既無趣又沒有可傾訴的朋友。
「為什麼我媽媽不能像曉文的媽媽一樣陪著我?」
2001年,在香港拍戲的釋小龍忍不住對父親說,自己不想拍戲了想去上學。
陳同山嘴上答應,但卻不甘心兒子就這樣放棄打拚多年的演藝成就。
因為,他覺得兒子是處於過渡階段,只要熬過去日後就能成為大明星。
所以,釋小龍提出上學的建議,被一拖再拖。
在接下來的兩年時間里,漸漸長大的釋小龍和家人關系越來越冷淡。
有時候,根本和家人說不上幾句話,這讓陳同山開始反思自己。
2003年,為了能讓釋小龍找回丟失的快樂,決定送他出國讀書。
後來,釋小龍進入了美國著名的曼哈頓私立國際藝術高中讀書,終於暫停了演藝事業。
當時他給父親陳同山發了一條信息說:「謝謝爸爸。」
至此之後,一代人心中的「功夫小子」開始淹沒在時代的浪潮中,漸行漸遠。
而屬於他夢寐以求的自由時刻,也在那時被徹底開啟。
讀完書回國後的釋小龍,開始脫離父親,獨立重返 娛樂 圈。
但此時的釋小龍已經完全沒了年少時的名氣和熱度,歸來時平平無奇,物是人非。
後來主演的影視劇大多不溫不火,有的也只是一些配角出現,甚至被說成「長殘了」。
他也遺憾告別了自己當紅的童星時代,過了氣沒了名。
2010年,釋小龍又和何潔傳出了戀情,最後不歡而散,一度導致口碑急速下滑。
但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不拍戲的釋小龍卻過上了從出生開始就沒有過的自由人生。
而陳同山也靠著兒子釋小龍拍戲賺的錢,打著他的名號開了幾家武術學校。
而且名下還有6家公司,成了一個隱形富豪。
後來武校遭受了女童去世的丑聞,釋小龍也跟著再次受到影響。
如今,沒了往日巔峰事業的釋小龍,過上了滋潤的「富二代」生活。
對於曾經父親的嚴苛教育,多年後有人曾這樣問他:
「你小時候沒有像其他小朋友一樣生活,有抱怨過父母嗎?」
釋小龍釋懷地說: 「可能比同齡人要承受得多,但已經都彌補回來了。」
❷ 有一個電影 主角是七個小孩 片名叫什麼 好像叫什麼七小福星! 會武功 那七個小孩!
這部電影的名字叫做《七小羅漢》,講述了一群擁有武術天賦的小孩,在一位智者指導下,共同對抗邪惡勢力的故事。這七個孩子個個身懷絕技,勇敢機智,他們在一次次冒險中不斷成長,學會了團隊協作與責任擔當。影片不僅展現了孩子們的武術功底,更傳遞了正義、勇氣與友誼的正能量。
故事發生在古色古香的小鎮,這里隱藏著一個古老的武學秘籍。七個孩子因緣際會結識,他們分別是機靈的阿明、勇敢的阿強、聰明的阿華、活潑的阿亮、溫柔的阿麗、嚴肅的阿剛和帥氣的阿輝。每一個孩子都有著不同的性格特點,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保護小鎮免受邪惡勢力的侵害。
影片中的打鬥場面設計得十分精彩,既保持了傳統武術的韻味,又融入了一些現代元素,使得動作場面既華麗又充滿創意。孩子們在片中展示了各式各樣的武術招式,如太極、詠春、八卦掌等,這些招式在電影中被巧妙地運用到各個場景中,既表現了武術的魅力,也增強了故事的觀賞性。
除了精彩的打鬥場面,電影中還融入了許多溫馨感人的元素。孩子們之間的友情、師徒之間的深厚情誼以及他們與小鎮居民之間的互動,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過一系列的冒險與挑戰,孩子們學會了如何面對困難和挫折,也逐漸明白了什麼是真正的友誼和勇氣。
《七小羅漢》不僅是一部動作片,更是一部關於成長的電影。它教會了我們如何在逆境中堅持自己的信念,如何與他人合作共事,以及如何成為更好的自己。這部電影通過孩子們的故事,向觀眾傳遞了積極向上的價值觀,讓人感受到了溫暖與希望。
❸ 關於童星謝苗
謝苗,出生於1984年5月2日。北京西城區人。9歲時,在一部紅遍大江南北的影片《新少林五祖》(又名《洪熙官》)中嶄露頭角,依靠精彩的武打動作在影片中與李連傑平分秋色。10歲時,他又在《赤子威龍》(又名《給爸爸的信》、《父子武狀元》)中再次飾演李連傑的兒子——鞏固,將那種孩子所難以演繹的冷靜氣質和滄桑勁兒表現的淋漓盡致。一時間,謝苗成為境內外媒體和觀眾關注的焦點。
中文名: 謝苗
國籍: 中國
出生地: 北京西城區
出生日期: 1984年5月2日
職業: 演員
畢業院校: 首都體育學院民族運動專業
生肖: 鼠
星座: 金牛
血型: A型
目錄
個人簡歷個人資料
學歷
學武經歷
武術比賽獲獎經歷
個人作品電影作品
電視劇作品
成長經歷
平和的謝苗
自我感言
謝苗與巨星李連傑
周潤發
個人簡歷 個人資料
學歷
學武經歷
武術比賽獲獎經歷
個人作品 電影作品
電視劇作品
成長經歷
平和的謝苗
自我感言
謝苗與巨星 李連傑
周潤發
展開 編輯本段個人簡歷
個人資料
職業:演員
生活照(20張)生肖:鼠 星座:金牛
民族:漢族 血型:A型 身高:170cm 體重:58kg 現居地:中國 北京 西城區 籍貫:北京 特長:表演、武術 語言:普通話、北京話 在家排行:獨生子 最喜歡的運動:武術 最喜歡的樂器:古箏 最喜歡的季節:冬天 最喜歡的顏色:綠色 白色 最喜歡的節日:愚人節 謝苗
最喜歡的男影星:李連傑 最喜歡的歌曲:流行歌曲、《醉拳》等 最喜歡的嗜好:看電影 看書 最喜歡的動物:狗 最喜歡的書:《哈利波特》、《秦始皇》 最喜歡的導演:王晶 最尊敬的人:父母 最想飾演的角色:俠客 最喜歡的打扮:休閑 最喜歡的兵器:劍 最喜歡的影視劇:武俠劇 最欣賞他的人:fans 粉絲愛稱:苗苗 苗哥 苗子 謝苗哥哥 苗 畢業院校:首都體育學院
學歷
1991-1993 北京市西城區北禮士路二小學(一、二、三年級) 1994-1996 北京市東城區寬街少林武術學校 1996-2002 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中學 2002-2006 首都體育學院民族運動專業,就讀本科
學武經歷
1991-1994 北京市少年宮武術學校 1994-1996北京市東城區寬街少林武術學校 1996-2002 北京市中關村中學武術班 曾拜師:趙惠明、李鵬、張遠、王芳 武術拳路:長拳、太極拳 掌握兵器:劍、槍、棍、九節鞭、雙節棍
武術比賽獲獎經歷
1994年 北京市東城區武術比賽男子---拳術第二名 1997年 北京市武術錦標賽男子----拳術第一名 1998年 北京市武術錦標賽男子----拳術第一名 北京市武術錦標賽男子----劍術第一名 1999年 北京市武術錦標賽男子----拳術第二名 北京市武術錦標賽男子----劍術第一名 北京市武術錦標賽男子----對練第一名 北京市漁陽杯傳統比賽----傳統拳第一名
北京市漁陽杯傳統比賽----對練第一名 2000年 北京市武術錦標賽男子----拳術第一名 北京市武術錦標賽男子----槍術第一名 2001年 北京市武術錦標賽男子---槍術第一名 北京市武術錦標賽男子---對練第一名 北京市「六一」杯武術錦標賽—劍術第一名 2002年 北京市武術錦標賽男子----對練第一名
編輯本段個人作品
電影作品
1993年與狄龍、陳勛奇、袁詠儀、張智霖等拍攝電影《邊城浪子》飾演郭小虎 1993年與李連傑、邱淑貞拍攝電影《新少林五祖》飾演洪文定 1994年與周潤發、梁家輝、吳倩蓮拍攝電影《賭神2》飾演海遠 1994年與吳孟達、鄒兆龍拍攝電影《小飛俠》飾演謝飛 1995年與李連傑、梅艷芳拍攝電影《給爸爸的信》(《赤子威龍》)飾演鞏固
電影海報(10張)2002年與釋小龍拍攝電影《南北雄師》飾演周繼志 2002年與釋小龍拍攝電影《黑道少林》飾演不詳 2002年拍攝網路製作的《羽林郎》飾演唐風 2006年與陳豪、梁小龍、劉家輝拍攝電影《戚家軍》飾演樓大佑 2007年與梁家仁、劉碩拍攝電影《酒嘯洞天》飾演韓天風 2008年與張衛健、黃翠如拍攝電影《奪標》飾演關樹寶 2010年與梁小龍、陳市拍攝電影《無間罪》 2010年拍攝電影《漁鷹》 2010年拍攝電影《拳館》 2010年拍攝電影《蔡李佛拳》 2011年上映電影的《帝國刺客》中飾演張天保(該電影是由電視劇《少林寺傳奇2之十三棍僧》剪輯而成,劇情有改動)
電視劇作品
1998年與湯鎮業、吳孟達等拍攝電視劇《新江山美人》飾演少年姜太公 1999年與歸亞蕾、陳紅、趙文瑄、周迅、郭冬臨、李冰冰等拍攝電視劇《大明宮詞》飾李隆基(少年) 2001年與張豐毅、蘇瑾等拍攝電視劇《夢斷天國》飾演永樂 2001年與呂良偉、洪欣、曹駿拍攝電視劇《宰相小甘羅》飾演秦始皇帝 2001年與任泉、釋小龍拍攝電視劇《卧龍小諸葛》飾演廖化 2006年與鮑國安、黃秋生、王剛拍攝電視劇《少林寺傳奇1》飾演惠忍 2007年與黃海冰、秦沛、李彩樺拍攝電視劇《怒海雄心》飾演定國 2008年與元彪、梁家仁拍攝電視劇《少林寺傳奇2之十三棍僧》飾演張天保
影視劇照(9張)2010年與鮑國安、洪金寶、元華、劉家輝拍攝電視劇《少林寺傳奇3》飾演三師兄智明、萬仇清 2011年與明道、羅晉、陳喬恩等拍攝電視劇《王的女人》飾演樊噲 2011年拍攝電視劇《建元風雲》
編輯本段成長經歷
謝苗小時候,被父母帶到舞蹈班,可是小男孩們一個個穿著緊身褲的樣子把小謝苗嚇得夠嗆,說什麼也不練,不過旁邊的武術班倒是吸引了謝苗,就這樣,7歲的謝苗在北京市少年宮練起了武術,並出類拔萃。 1993年,王晶導演拍攝《新少林五祖》,需要一批會練武術的小孩,於是劇組到少年宮挑選演員,謝苗通過初試,和許多同伴一起見到了王晶導演,得到了試鏡的機會。最終被慧眼識珠的王晶選中,當時決定讓他出演洪熙官的兒子洪文定。洪文定這個角色讓謝苗一炮而紅,謝苗與吳孟達一起合作了喜劇片《小飛俠》,與周潤發等合作了《賭神2》,當然,還又在《赤子威龍》里和李連傑當了一回父子,並一發不可收拾,與李連傑、周潤發、梅艷芳、王晶等國際明星、名導演合作多次,成為家喻戶曉的「小打星」。 先前的光環與榮譽還未完全散去,又相繼有許多知名導演、製片方來找謝苗商演新戲。可謝苗的父母卻有普通人沒有的冷靜。身為幼兒保健醫生的謝苗母親認為,每個人都應在相應的年齡段完成相應的任務,當演員也應有一定的文化底蘊做支撐。在拍完《赤子威龍》之後,謝苗逐步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他回到了北京繼續讀書,接受正規的學校教育,暫時離開了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多彩的演藝世界。 回到學校以後的謝苗在自己的努力和家長的鼓勵下,重新走入了平靜如水的學生生活。謝苗仍然清楚自己的理想在哪裡,他依舊熱愛武術,這么多年來,他的功夫一日日地長進,在他心裡,功夫皇帝李連傑是他的偶像,是總有一天他要超越的人。從小學到高中畢業,他大大小小獲得了十幾個武術比賽的冠軍。 高三那年,《宰相小甘羅》劇組找到了他,看過劇本後,謝苗十分喜歡,決定在高考前接拍這部當時他認為會很有影響力的電視劇。然而這次,他沒有當年那麼幸運。這部犧牲了高考前寶貴的復習時間拍攝的電視劇在大陸范圍內的播放范圍小的可憐,幾乎沒有什麼人看過這部各方面都堪稱優秀的電視劇。他的演藝夢想第一次受到了巨大的打擊。由於高考成績受到影響,謝苗和他夢想中的大學擦肩而過。此時心灰意冷的他甚至打算將來當個老師算了。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在首都體育大學的4年深造,使他在武術方面有了更多的進步。大學畢業後他遇到了《少林寺傳奇》劇組,和黃秋生等實力相當的明星們演對手戲,這次,謝苗感到他又回到了他應該屬於的世界,可是此時的他早已經不是當年那個紅的發紫的洪文定了,他知道童星長大成人,都面臨著尷尬的轉型,釋小龍如此,自己的情況更為棘手。曾經的「小打星」,時隔10餘年,面對日新月異的影視圈,重返影壇談何容易?如果需要他從零開始,如果無法再有當年的成功,他將怎樣選擇?謝苗勇敢地接受了這一切,他淡淡地說:「我要繼續演戲,因為這是我的夢想,這些年從未停止過。從退出那天 起,我就決定要從零開始。」 謝苗演藝事業的好運氣,正是從《少林寺傳奇》劇組里開始的。當時,一個偶然的機會,謝苗遇到了香港驕陽電影公司的總裁,徐小明導演,閑聊之中徐導演得知他練習的拳法是螳螂拳,而徐導演正在拍攝的電影《奪標》正是關於螳螂拳的故事,就這樣,他和徐小明先生的緣分開始了。在亮相《少林寺傳奇》之後,他很快出演了電影《戚家軍》和《酒嘯洞天》。 重返影壇的謝苗,有著與所有同齡人一樣的單純、青澀,卻也有了一種別人所沒有的成熟與淡定。「我會繼續留在影視圈,並力爭走出一條有著自己風格的武打路線,雖然辛苦,但我會堅持,因為我已經准備了很久。」
編輯本段平和的謝苗
作為一個小打星,謝苗沒有釋小龍紅得厲害。不過,他飾演的角色洪文定(《新少林五祖》)和鞏固(《給爸爸的一封信》),都有一種孩子所難以演繹的冷靜氣質。 那種令人啼笑皆非的酷味兒和滄桑勁兒,一度讓很多人成為這個「李連傑招牌兒子」的「粉絲」。 時光飛逝,小謝苗如今已成為首都體育學院民族傳統體育系的學生,目前正讀大三。當年那個虎頭虎腦的小傢伙,已沒有他自己所形容的「一臉窮苦孩子樣」,完全變成了時尚少年。 眼下,和所有同齡大學生一樣,謝苗過著單純而快樂的生活。除了武術,他對別的事兒都沒什麼太大的興趣,偶爾和朋友出去玩,聊天,但如果有時間,他最喜歡的還是「自己一個人休息休息」。 對於自己的未來人生,謝苗也沒有什麼設計。對記者的問題,他的回答大多是「順其自然」吧,或者憨憨一笑,完全像一個大孩子。 「畢業後重回演藝圈,如果無法再有當年的成功,會考慮換一個方向發展嗎?」記者問。 謝苗笑著回答:「童星生活只是人生當中的一個小亮點,或許不會給未來生活帶來多大變化,甚至只是曇花一現。如果當初的起點太高了,現在和未來無法超越,我只能順其自然。不過,我非常喜歡表演,只要能夠,我一定堅持下去。」 童年時的輝煌,包括與李連傑、梅艷芳、王晶等大明星、大導演合作的經歷,謝苗都將它們作為寶貴的記憶珍藏於心中。作為一個普通的大學生,謝苗有著與所有同齡人一樣的單純、青澀,也有了一種別人所沒有的成熟、淡定。他說:「最重要的是我懂得調節自己的心境,我是一個耐得住寂寞的人。」
編輯本段自我感言
黝黑精瘦的謝苗坐到記者面前,說話一板一眼,聲音沉穩,即使微笑時也是透著一股酷與威嚴。這也是他和十幾年前《新少林五祖》里那個虎頭虎腦的童星相比,在外形上唯一的相似之處。 正在橫店緊張拍攝的《少林寺傳奇2》劇組,「十三棍僧」的演員里聚集了一批全國武術冠軍。昨天,記者在橫店清明上河圖景區他們的住處找到了這群武林高手,其中謝苗是最出名的一個。 在10多年前的熱門電影《新少林五祖》和《赤子威龍》里,還在上小學的謝苗兩度扮演李連傑的兒子,他還演過《小飛俠》、《賭神2》等多部影片,名噪一時。在香港,人們開始叫他「李連傑接班人」。 「拍《新少林五祖》時,我還在北京市少年宮,完全不知道電影是怎麼回事,也不認識李連傑。當時,就是覺得他這人挺內向的,不過對身邊的其他演員和工作人員都挺好。那時,我跟他學到了很多武打表演上的東西。直到今天,我在拍片的時候還會有意無意地模仿他的動作姿勢。」 第一次拍完片回到學校,謝苗發覺不對勁。「心裡到處長著草,上課都沒心思了,看著老師嘴皮在講課,就是不知道講了些什麼。當時覺得,劇組特別好玩,課堂里太沒勁了。」把心拽回到學校里來,就費了好大的力氣。這時,他的媽媽開始反對他繼續拍戲。 「和王晶的公司簽了三年,卻發現他的搞笑風格和我的個性完全不合拍。」盡管王晶挽留,但在母親的極力反對下,在留下10來部影片後,他還是退出影壇,回到學校。高三那年,在緊張備戰高考的同時,他居然還在《宰相小甘羅》里出演少年秦始皇,「因為那個戲太好了、角色太好了,我不願錯過。」 考上首都體育學院的謝苗,終於有時間接拍戲了。但是他卻發現,這時已經很少有劇組來聯系他了,而找上他的戲都不值得他放棄學業。他遭遇到童星長大後都會面臨的尷尬。大學四年,他一部戲都沒拍。2006年春季,即將大學畢業的謝苗,經歷過一陣迷茫的擇業困惑。當時他去北京中關村小學實習,差點就留下來當體育老師。就在他似乎要永別銀幕時,《少林寺傳奇》劇組找到了他。該劇的熱播也標志著他復出的成功。在亮相《少林寺傳奇》之後,他很快出演了電影《戚家軍》和《酒嘯洞天》。 「幸虧當年我選擇了讀書而不是繼續拍戲。如果選擇一直當童星的話,我現在的處境可能會更困難。」謝苗解釋說,「童星長大後,小孩的角色演不了了,而成熟一點的角色,則因為缺乏人生閱歷而演不好。干別的,又沒有一技之長,連退路都沒了。即使過得最好的如釋小龍,也還是出國了。」 對於現在這條路的前景,謝苗是樂觀的:「中國習武的人很多,但是頂尖武打演員還是比較缺的。因為,不是會拳腳的就能拍戲,表演需要的是綜合素質的人才。一些全國武術冠軍拍戲不成功,別說拍文戲不行,就是武打部分也與日常武術表演套路完全不同:武術表演是秀動作,流暢、優美;而功夫片要求的是致人於死地的狠勁與真實感。這就是現在劇組招武打演員都去大學里找的原因。」 那麼,他的老搭檔李連傑的「綜合素質」如何呢?謝苗笑著說了句「廢話」:「他的演技比他的武功差遠了。」不過他表示,李連傑在《投名狀》里的表現讓他刮目相看,尤其是最後與金城武那場打鬥戲,把糾結於內心的名利慾與兄弟情的矛盾展現得淋漓盡致。 「幾年前,泰國片《拳霸》把兇狠表現到極致,引起了跟風。我覺得這並不是功夫片的發展趨勢,因為視覺上的尺度總是有限的。」謝苗說,「《卧虎藏龍》這樣富有文化內涵和哲學意味的功夫片,現在越來越流行了。當然,這樣的角色就不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人所能駕馭得了的。功夫片演員,必須越來越有文化。」
❹ 長大後看《太極張三豐》,董天寶的悲劇,是一個深刻的教訓
1993年,由袁和平指導,李連傑、楊紫瓊、錢小豪、袁潔瑩等人主演的電影《太極張三豐》,不誇張的說,是至少兩代人共同的回憶,至少我們認為:不管用什麼樣的語言去贊美該片,都不過分。
試問:「那時的學生,有幾個在打掃學校操場衛生的時候,沒有過故意掃起塵土和葉子,在當中找練習太極的感覺呢?」
又問:「那時的孩子,有幾個在洗臉的時候,沒有過故意弄濕毛巾,找天寶和君寶練功較量的感覺呢?」
小時候看《太極張三豐》,相信大家和我們一樣,關注的點全在李連傑身上 :張君寶被好兄弟董天寶出賣,落了個眾叛親離,最後憑借自身的悟性,練成了太極拳,打敗了董天寶,贏回聲譽!
張君寶的一切,除了短暫的被人唾棄外,種種都是那麼的美好,反觀他的好兄弟董天寶,至少在小時候看電影時,基本沒有人對他有好感,連說起來都是滿滿的嫌棄, 可當我們長大後在看《太極張三豐》,相信大家還是和我們一樣,看到了董天寶的悲劇,那是一個深刻的教訓。
董天寶與生俱來,就是個難掩鋒芒的人,這一點從小就能看出,和他同齡的張天寶,則是個敦厚到有點憨的小孩子,天寶的機靈聰明,和君寶的憨厚老實, 像極了很多人年少時期的玩伴,不管你是天寶還是君寶 。
董天寶的童年在少林學藝中度過,長大後他和好兄弟君寶,遲遲得不到「晉升」,各種原因並非是董天寶的能力問題,而是他沒有跟對人,僅此而已。終於,長久的不滿在一次「考核」中爆發,董天寶闖下大禍,和好兄弟張君寶雙雙「輟學」。
離開校園走上 社會 ,兩個人才發現,學校里教的兩樣技能: 化緣和功夫!
化緣,他們可能會活活餓死,功夫倒是可以賣藝謀生,勉強算是「創業」,卻也擋不住各種盤剝,無權無勢無錢,連見到喜歡的姑娘,都只能扮扮小丑。
一場機緣巧合下,董天寶終於明白自己該做什麼,他在大街上,在眾目睽睽下,用自己的尊嚴謀了份差事,注意:「 董天寶同時也為張君寶謀了份差事。 」君寶拒絕後,董天寶仍舊不忘承諾好兄弟,自己飛黃騰達後,肯定會找他一起享福。
往後的事情非常殘酷,張君寶在稀里糊塗中,加入草莽們組成的造反團,註定了他和董天寶道路上的根本分歧,這是無法調和的矛盾,他們的的決裂,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但公正的說,以當時董天寶的地位,事情遠不到決裂的地步, 歸根結底,還是董天寶的性格,決定了他的悲劇。
為了得到晉升,董天寶毫不猶豫的出賣了好兄弟,為了晉升,董天寶心狠手辣的殺了自己最心愛的人。
董天寶的悲劇,還是他為了晉升,一步步走向瘋狂,他太過不擇手段了。
董天寶貌似「情商很高」的街頭求職,實際在招聘人眼裡一文不值,當初他出賣尊嚴獲得的機會,註定了他往後的晉升,需要出賣其他才能得到,他出賣了好兄弟,出賣了心上人,出賣了提拔他的人, 最後賣無可賣的董天寶,只好選擇出賣自己 。
有句話說: 不管你做什麼,歸根到底還是做人! 很多人的一生,都會面臨「天寶、君寶」兩條道路的選擇,如果你猶豫不定的話,不如再看一遍《太極張三豐》,董天寶的悲劇,是一個深刻的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