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德國人拍的戰爭片非常客觀,真實,你心目中認為最好看的是哪一部
我認為最好看的德國戰爭片是《希望與反抗》,第一次看到這個電影名字的時候就吸引住了我,我覺得這個題目表現出一種在絕望中和努力中。這是一部比較老的片子的,2005年出來的。之前我就看過,覺得很好看。
2. 烏龜也會飛的劇情簡介
全球獲獎無數,感動千萬人心,一部笑中有淚的生命血淚史!
他們的小孩都是這樣長大的......說的是在西亞各國邊境流徙的庫爾德族苦難民族。美軍攻伊前夕。「衛星」去給長老安裝天線,好接收美伊戰況。衛星是個十三歲小孩,靠一點科技知識,成了戰地孤兒的孩子王。這兒的孩子,另一生計就是去拆地雷!斷臂小難民來到村裡挑戰衛星的地位,衛星卻愛上他妹妹,可是這個愁眉不展的女孩,原來掩埋了驚人的傷痕。
巴赫曼·戈巴迪獲獎無數的作品,帶有伊朗電影所沒有的、原始而殘酷的美。亦悲亦喜的罕見筆觸,書寫出孩子頑強的生命力。女孩直迫莎翁悲劇的命運,是戰地迄今最慘痛的吶喊。
《烏龜也會飛》是以伊拉克的前海珊政權鎮壓庫爾德族人為背景。美國軍隊的到來,對於逃避海珊鎮壓的庫爾德族難民,固然是一個喜訊。不過,遺下來的大量孤兒,背負了失去雙親、因誤觸地雷而傷殘,甚至被伊拉克士兵虐待強暴等等的悲慘遭遇。他們的故事,世人又了解多少?
3. 求片名 九幾年在電視上看的 講抗日期間一些孩子在長城
戰爭子午線,馮小寧導演。
片名:戰爭子午線
青年電影製片廠 1990年攝制
編導:馮小寧
主要演員:富大龍、沈丹萍、牛萌萌、董揚、
齊冰、黃海波、吳衛東、余文仲、江韻輝
故事梗概:
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進入了最艱苦的階段,日軍突襲了八路軍北平軍區。古長城上13名從北平奔赴根據地的學生與護送他們的48名八路軍被圍……一片死屍中爬出一個女戰士,她撿起一枝手槍搖晃著去尋找出路。
蘆葦中隱藏著一支被沖散的擔架隊,能走的只有一位老軍醫和一位剛從文工團來的女孩。亂槍中,九連最後一名戰士--垂死的通訊員掏出一份命令:令九連沿長城西進。
晨霧中,出現在"文工團"面前的是一排孩子,這些躲避在老鄉家的機關人員的孩子和小戰士來尋找部隊,未成年的小手握著重重的擔架。彈火中,孩子們一個倒下,又一個補上。長城上僅剩6個孩子3付擔架,腿受重傷的排長命令孩子們放棄他們,但孩子們不從。路上遇到一群鬼子,她們機智地消滅了鬼子。艱難的歲月仍擋不住孩子們對美好未來的幻想。
排長陷入矛盾中,突然"文工團"發現紅葉林中遍布全村老鄉的屍體。山那邊,八路軍正在與鬼子交鋒。在刨地雷中,小號不幸犧牲。"文工團"掉下懸崖,草兒也死了,排長在犧牲前將"命令"交給護士。殘令傳到老兵手裡,他看了一眼北面即到的根據地,抬起最後一名傷員向西走去,可等待他的卻是一片寂靜。
地雷炸毀了一輛軍車,十歲半和護士被壓在路側,老兵掛著5顆地雷跑向隧道與敵人同歸於盡……
50年過去了,當年的護士在長城上凝望遠方……
該片獲得1991年第11屆金雞獎導演特別獎(馮小寧);1995年第4屆東京國際兒童電影節日本電影評論家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