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搞笑電影 » 國王落魄成為平民的搞笑電影
擴展閱讀
兒童關進監獄學校的電影 2025-10-20 08:58:22
阿德里安布勞迪最新電影 2025-10-20 08:52:59

國王落魄成為平民的搞笑電影

發布時間: 2025-08-23 12:01:34

1. 來自印度的史詩作品 --- 我看印度電影《巴赫巴利王》

來自印度的史詩作品 --- 我看印度電影《巴赫巴利王》

筆者在上周利用晚上時間,再次看了印度電影史詩般的巨作《巴赫巴利王:開端》《巴赫巴利王:結局》二部電影。這個是筆者第二次看印度的這2部電影了感觸頗深,所以打算克服惰性,寫下這篇文字。總結下來,筆者認為,這2部電影代表了印度電影製作水平的巔峰,堪稱印度電影里的上乘之作,是史詩般的電影作品!

在去年下半年,筆者有看過這2部電影。但是由於當時對於這2部電影並不是連著看的,所以看第二部的時候,已經不能將第一部的情節與第二部的故事情節連貫結合起來了。加上這2部電影上下集里,故事情節的展開並不是按故事發生的先後順序,而是採取了倒敘方式,同時在順序敘事的過程中又夾雜著穿越回到過去交代了故事主角上一代宮廷內斗過程。這讓筆者很是吃不消!所以去年看完了第一遍這2部電影之後,筆者雖然對於故事情節有所了解,但是去不能完整的將這2部電影要講述的故事說清楚。

今年,筆者看了不少印度電影,對於印度電影有了新的認識。從之前的完全忽視,漠視印度電影,到現在印度電影每部必看。據筆者上網查資料,就有不少文章介紹印度經典電影作品的。得知必看的印度電影排行榜中,《巴赫巴利王》這2部電影就是排在前幾位的,可見這二部電影在印度電影中的地位。所以上周下班後閑著無事,筆者就決意要將這2部電影再看一遍。連續2個晚上,看到近11點,可以說是很辛苦的熬夜看完了第二遍,筆者才真正對這二部電影所闡述的故事有了一個比較清楚的掌握,才能對於這2部電影做下點評。

二部電影講述的故事大致是這樣:很久很久以前,在印度有一個摩喜施末底王國。國王死後,王位的爭奪在兩個年輕人巴霍巴利(帕拉巴斯飾)和巴拉迪瓦(拉納·達格巴帝飾)之間展開,巴霍巴利為人正直勇敢,而巴拉迪瓦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太後選擇了養子巴霍巴利作為王國的王儲。巴霍巴利被擁立成為新國王,在加冕典禮之前讓其游歷王國,體察臣民的疾苦;同時,太後還竭盡全力滿足自己的親兒子巴拉的各種需求,希望平衡兄弟的關系。巴霍巴利在此游歷之間偶遇附屬國美麗絕倫的公主,並通過機會接近該公主。就在巴赫巴利接近公主期間,太後派人向公主給其親兒子巴拉提親,不過提親時候使者的傲慢的態度遭到公主的拒絕。一個夜晚,該附屬國遭到外敵入侵,命運危在旦夕,這時巴霍巴利憑借其蓋世武功將敵軍擊退。正在此時,太後給巴霍巴利發來訊息,要將公主以囚犯的身份抓回國內。巴霍巴利回到國內後,寧願選擇公主也不要國王之位。太後非常生氣,一怒之下剝奪了巴赫巴利的王位繼承權,並且宣布其親兒子巴拉為新的國王。但是巴拉繼位後卻一心想除掉巴霍巴利,但礙於太後權威,一致沒有採取行動。後來巴拉終於找到機會讓太後將巴赫巴利貶為平民,再通過編造晚上被巴霍巴利最親近人刺殺的現場,讓太後派人殺掉巴霍巴利。太後殺掉自己的養子之後沒多久,就知道了事情真相,非常後悔。巴赫巴利在人民心中很有威望,當人民知道巴赫巴利被害死之後,紛紛要求太後給與一個交代。太後藉此機會宣布養子巴赫巴利剛出生的兒子繼承王位!其親兒子巴拉國王很生氣就要殺剛被立為新國王的孩子,太後拚死相救。在太後的捨命保護下,巴赫巴利的兒子得以倖存,被一戶普通人家收養,取名為希瓦(帕拉巴斯飾)。希瓦是個擁有天生神力的孩子,長大後他為了心愛的姑娘離開了家,來到了外面的世界闖盪。由此,他也了解到了自己的真實身世,一段為父復仇與奪回王位的故事即將來臨。最終讓其在民間長大後,帶領民眾替父報酬,奪得王位。

這種發生在古代帝王皇宮內部爭斗王儲繼承權的故事,在有兩三千年封建社會歷史的中國並不陌生,並不鮮見。在中國古代歷代王朝里,為了爭奪天下,父子之間,親生兄弟之間,皇親國戚之間,不知道發生過多少次你死我活的爭斗和血光之災。所以這2部電影里闡述的皇宮內斗故事,對於中國人而言,其實並無新意,可以說是很老套。因為中國出產的宮斗電視劇電影實在太多太多了,很多中國人對於樂此不疲的。

之所以說這2部電影是史詩般的巨作,筆者認為有如下幾個理由:

首先這2部電影場面宏大,大手筆 !規模恢宏的殿堂級別的古帝國王城,冷兵器時代戰爭時的兩軍對壘與血肉廝殺。還有那絢麗奪目的自然風光,旖旎多姿的佳人,無不體現了印度特色的的歷史文化底蘊。尤其是在戰爭場面的刻畫上,其場景設計與製作藝術上給人恢宏大氣之感。雖然有著過分誇張的鏖戰,但對於一個善於開掛的國度印度而言,這樣令人血脈噴張的塑造並不奇怪。看得出這部影片製作團隊頗費心血與精力,才能讓這2部電影呈現出這么好的觀賞體驗,在此筆者不能不為電影的幕後團隊點贊。鮮明的印度特色,震撼的戰爭畫面,這樣的電影首先能以其神博取印度觀眾的鍾情。對於另外一個文明的中國觀眾而言,也是很有吸引力的。看到《巴赫巴利王》電影里的宏大的戰爭場面,筆者不禁想起了《勇敢的心》《木馬屠城》這些來自美國好萊塢製作的史詩般的經典大片里氣勢磅礴異常壯觀的戰爭場面。當然了,這些美國電影所闡述的歷史故事更為深入人心,歷史沉澱更厚重,電影本身的國際影響力也更大更深遠。

其次就是電影里諸多演員無比精湛的表演功力。電影《巴赫巴利王》中每位人物的形象都特別鮮明,有稜有角,然人難忘。看得出,每位演員都非常用心的,傾力演出,全身心的投入到所塑造的角色里。巴赫巴利王對子民們的慈愛目光、對妻子的深情表白與忠貞、對作為其奴隸的叔叔的信任與友愛、對巴拉的忍讓等等,其內心戲都有通過面部表情得到展現,每一個動作與表情演繹得都十分到位。巴赫巴利王妻子更是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她的眼神堅定,有很強的正義感;不屈服於權貴,為愛情放棄一切;心直口快,是個嫉惡如仇愛恨分明的性情中人。當然了,影片中其他幾個角色也表演的很是到位。對王後無比忠心的奴隸叔叔;心胸狹隘心狠手辣內心陰暗的巴拉;力壓群雄,專制且霸氣側漏的老王後。。。諸多演技深厚的演員的傾力出演,使得電影故事演繹的跌宕起伏,對於人性的美與丑卻又刻畫得入木三分。

這2部電影時間都很長,都超過2個小時。筆者發現,印度電影單部電影超過2個小時的,不在少數。這讓看慣了90分鍾或者120分鍾以內中國電影以及美國電影的我,並無任何不適之感。反而筆者也再次對印度電影產生了好奇:印度電影都這么長嗎?筆者從小喜歡看電影,對於那些筆者喜歡的電影,筆者總是嫌時間過短,不夠盡興,常常在看完電影走出影院後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所以對於印度電影的更長時長,筆者倒是很是喜歡,覺得很過癮。

期待寶萊塢能製作出更多的史詩般的精品。加油,印度電影人!

2018-09-22 寫於杭州市下沙。

2. 《我的王國》這部法國電影講述了哪些道理

我的王國這一部法國電影真的是講出了很多讓人深思的一些道理,這部電影主要是講述了男主在自己落魄的時候遇見了女主,兩個人經過了共同的奮斗,使得男主在一定的事業上有了自己的成就,但是這個時候女主並不想打擾男主,所以說她和男主之間有著很多不能夠說的秘密,女主也就為此離開了男主,但是男主並沒有忘記女主之前給她的幫助。

要對於他們一樣的尊重,並且要給予他們最大的幫助,在他們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能夠及時的出現在對方的面前,從而替對方解決生活上或者是工作上一些困難,這樣的話就會使得兩個人之間的感情非常的深厚,而且也能夠使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的美滿。

3. 美國喜劇電影是一個美國平民當了英國國王電影叫什麼名字

《英王拉爾夫》是1991年2月15日在美國上映的影片
英國王室在一次意外中全部死亡,翻查族譜發現只有一個遠親在美國,於是把他請回來做皇帝。而這個生於美國受美國文化熏陶長大的肥佬對王室的宮廷禮儀十分討厭

4. 電影《唐頓庄園》的豆瓣評分是多少

豆瓣評分8.2,對於喜歡這部電影的人來說,總體感覺是比較溫和的。

面對這么一部粉絲基礎眾多的電影,很多觀眾都想要去一探究竟。再加上此次《唐頓庄園》電影中英國國王和王後的駕臨,也給影片帶來了熱度,吸引著觀眾們一探究竟。

5. 《格列佛游記》電影與書上的內容有什麼區別

總體來說區別很大,由於電影內容和時間有限制所以展現的東西不多,在人設上也進行了一定的改編所以給出的效果也稍許不同。電影的趣味性很高,觀看時覺很多地方都很搞笑,而原著則更注重文學藝術。

1.電影與書籍的時代背景不同

書籍中的時代背景是17世紀的英國,而電影中則改成了21世紀的美國,這也聲表示著人物形象也將改變。相差幾世紀的英國人和美國人的人物性格完全不同。

2.職業不同,人物設定上也有些不同

原著中主人公是一名醫生,在偶然的情況下來到了小人國,電影中則是一名事業不順工,愛情不順的小員工。書籍中展現出來的人物是一位天生喜歡冒險,勤勞機智的人,而電影中展現出來的更像是一種屌絲逆襲的英雄。

3.展現的內容不同

由於電影時長有限,所以只展現原著中的一些片段,並且添加了一些更有趣味的故事。在原著中有小人國,大人國,飛島國,慧因國四個國家的故事,而電影中只展現了小人國的故事。

4.各個人物中的關系發生了一些改變

在原著中主人公因為不願意,幫助小人國滅掉其他國家得到了國王的不滿,且王後和國王對他進行報復,迫於無奈之下,主人公出逃。

而電影中則改編很大,編劇讓主人公促成平民和王後的女兒的一段戀愛,加入了讓小人國子民和主人公友好相處的片段,促進了兩國和平。

5.結局不同

原著中主人公最後出逃回到英國,而電影展現的則是大團圓結局,主人公最後和暗戀對象一起幸福的離開。

電影和原著所展現的效果不同,電影更像是一部喜劇片,趣味性很高,相比於原著,感覺更加溫馨,從故事開頭到結局都很適合青少年觀看。並且電影有很多種特效加持也算一種視覺享受。

原著書籍的人物形象更加飽滿,書籍的文學藝術性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