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叢林噩夢的劇情介紹
巴西在美國年輕人的心目中,已經與「藍天、碧浪、白色的沙灘、美人、友好、開放的文化」劃上了等號。亞歷克斯和老妹比依計劃了一次異國之旅,隨行的還有比依的好友艾米,他們將目的地選在了充滿幻想和異域風情的巴西,並預感這次旅行將會滿是樂趣與新奇,甚至可以有那麼一點點不負責任的放縱。旅途之初正如他們所想像得那般,然而一切都終止於一場意外發生在公路上的交通事故……當時三個人正坐著搖搖晃晃的公共汽車隨著山路蜿蜒前行,值得一說的是,他們在公車上結交了另外三個抱著共同目的來到巴西的年輕人:普璐,這位可以說一口流利的葡萄牙語的美麗姑娘,讓他們與當地人的交流變得簡單而直接;芬和利亞姆,這兩個英國人為了更加純粹的目標來到巴西——釣幾個靚妞。
然而,公車半路上出了問題,幾乎摔下山崖,讓所有的乘客都被困在了原地。亞歷克斯兄妹、艾米以及他們剛剛結識的幾個朋友決定沿著海灘尋找一個酒吧來消磨時間,而不是站在原地等著不知何時會到的下一趟公車……這看起來沒什麼大不了的,因為他們來到巴西就是為了找樂子,而不是在等待中浪費美好的時光。然而,這個決定最終改變了他們一生的命運。
一行人在一處美麗的白色沙灘上盡情地與海浪嬉戲,玩累了之後,他們來到一個小酒吧與當地人一起載歌載舞、盡情狂歡……然而,當他們第二天早上睜開眼睛後,卻發現自己被遺棄在不知是何地的沙灘上,身上的財物、行李和護照都被洗劫一空。轉瞬間,幾個一無所有的年輕人在異國他鄉更顯得無助且恐懼。不過,這一切只是個開頭而已,他們已經嗅到了空氣中正彌漫著更加危險的血腥氣味。看來,這個有如天堂的美麗國度並不像他們所期待得那般美好。而他們所面對的,並不是什麼神秘的生物,也不是嗜血成性的殺人狂魔,而是對外來旅者充滿敵意的當地人。這些剛剛失去孩子們的村民,認為任何一個踏上這片土地的外國人--尤其是美國人,都應該對他們孩子的失蹤付出血的代價。而以亞歷克斯為首的6個年輕人,對這一切還渾然不覺。 第一個轉折出現在比依在汽車上對著當地小孩拍照,這在巴西,是一種禁忌,她的行為引發了長途客車上的當地人的憤怒。好在車上另一個從澳洲來巴西旅行的人--普璐能說一口流利的葡萄牙語,才化解了這次危機,但他們也同時從普璐的嘴中得知,當地有一個美國人專門綁架小孩的傳聞,一旦被黑盒子(照相機)對准,就會失蹤……雖然亞歷克斯和比依都對這個傳聞啞然失笑,卻不敢造次。第二個轉折則出現在他們進入酒吧之後,這群沒什麼安全意識的傻冒光顧著取樂了,酒里被人下了葯都不知道,錢和護照倒還是小事,最關鍵的是,他們在酒吧結識的另外兩個來旅行的人,也一並失蹤了,活不見人死不見屍的,從此刻開始,他們的旅行算是真正蒙上了一層恐怖的陰影。事態有可能變得更糟嗎?答案是肯定的,第三個轉折出現在亞歷克斯佯裝友好地將自己的帽子扣在一個當地小孩的頭上,從而引發了另一輪混亂,他們遭到了當地人的圍攻。好在一個巴西男孩突然現身--他是比依在酒吧結交的當地好友,領著他們逃出了重圍。亞歷克斯等人到現在還不知道,為什麼當地人對他們如此仇視,尤其是那個巴西男孩表示自己可以讓他們藏身於叢林深處的木屋中等待救援時,這就成了他們唯一的希望,殊不知叢林里有更恐怖的陷阱在等著自己。
其實,巴西的村莊里暗藏著武裝力量,不過由於他們的交易都是秘密進行的,所以外來的旅者對此一無所知。平時,他們還是能和來此旅遊的外國人和睦相處的,但近期,這些村民因為自己的孩子被綁架而陷入了癲狂的狀態,才會引發隨之而來的瘋狂報復,他們的手段非常殘忍,對待這些外來的旅人,就像對待一隻螞蟻蟑螂般無情……幾個人中似乎只有亞歷克斯對那個甘當向導的巴西男孩的身份產生了質疑,但在沒錢沒護照、連肚子都填不飽的情況下,跟著這個男孩就成了他們唯一的出路。 為了拍攝這部影片,導演約翰·斯托克韋爾在巴西當地花了整整5個月的時間。當然,這期間不光是要完成拍攝工作,還包括影片的前期准備和場景搭建。斯托克韋爾將影片的外景地幾乎都設在了濃密的叢林里以及陽光明媚的海灘上,只有少部分需要進入叢林深處的天然洞穴進行實景拍攝。
在巴西的沿海地帶,錯落著許多形態各異的小漁鎮,影片中村莊的部分,即是在那裡拍攝完成的……為此,斯托克韋爾找來許多沒有表演經驗的當地人來扮演村民,所以語言方面的溝通不良就成了他們之間最大的障礙,因為這些臨時演員大多不會說英語,而斯托克韋爾對於葡萄牙語更是一竅不通。不過,和這些質朴的巴西人共同拍攝,卻帶給斯托克韋爾很多不一般的體驗,更是許多場景的靈感之源:「在影片中,巴西人擔當了『惡人』的角色,但他們對此並不是十分反感。如果他們喜歡你,會不計報酬地為你加班加點,從此能看出當地人對電影事業的無限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