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搞笑電影 » 電影一個孩子給另一個孩子借錢
擴展閱讀
巴西被遺棄的孩子電影 2025-08-18 05:54:34
十部好看電影經典 2025-08-18 05:54:34

電影一個孩子給另一個孩子借錢

發布時間: 2025-05-27 04:55:41

㈠ 求一部國產老電影

活著

國共內戰時期,福貴(葛優飾)是當地一個顯赫有錢家庭的長子,他天性懶惰,嗜好賭博。盡管他的妻子家珍(鞏俐飾)多次威脅要離開他,福貴還是不能放棄賭博,很快就把他家的財產輸給了狡詐的皮影劇團的領班龍二,福貴的父親氣得一病不起,在龍二來討要房契的時候被氣死了。突然變窮了,福貴被迫沿街賣線。六個月後,福貴就向龍二借錢,但龍二並沒有借給他,只是把他以前工作時的皮影給了他,讓他自謀生路,後來福貴和他原來的長工長根帶著那個皮影箱子,在鄉下走街竄巷靠表演皮影謀生 ,在一天演出的時候,他們碰上了蔣介石的國軍,被強征入伍,悲慘的經歷使福貴明白了生活的真諦。兩年後,福貴投降了毛澤東領導的共產黨軍隊,並被釋放回家。
福貴回到已經被解放的村子,被告知他母親已經死了,鳳霞因高燒啞了,龍二又被新政府定為惡霸地主,被槍斃了;福貴和家珍決定重新建設他們的生活。到了1958年,開始大躍進,全民大煉鋼鐵。煉了三天三夜後,福貴正要休息,有慶的同學找到他,說是區長來了,老師讓同學都去學校參加大煉鋼鐵。盡管家珍反對,福貴還是堅持把好幾天沒睡好覺疲憊不堪的有慶帶到學校。那天晚上,福貴正在唱皮影戲,被告知有慶因為太困了在學校的圍牆下睡著了,被區長的汽車倒車撞倒的磚牆砸死了。當區長來參加葬禮表示歉意時,福貴吃驚地發現他竟然是春生,他過去最要好的朋友。
文化大革命開始了,福貴的皮影被斥為封建遺物,並被責令不得再進行皮影活動。春生被打成走資派,並遭到了批鬥。一天晚上,春生來到福貴家的門外,堅持讓他的老朋友收下他的存摺。當福貴意識到春生想自殺時,試圖勸阻他。突然,從未原諒過春生的家珍打開門栓,走了出去,沖著他大聲喊道:「春生,你記著,你還欠我們家一條命呢!你得好好活著!」在此期間,嫁給了二喜(姜武飾)的鳳霞要生產了,福貴和家珍連忙把她送往醫院。
然而,他們發現醫院里唯一的醫生只是一些護士學校的學生,因為有經驗的醫生都已經被打倒了。二喜設法把一個有經驗的老教授帶到醫院,但這個醫生由於三天沒吃飯,虛弱得連頭都快抬不起來了,福貴給這個醫生買饅頭吃。鳳霞生了,但隨後卻突然大出血,學生們手忙腳亂不知所措,而這時老教授因為饅頭吃的過急,噎著不能動......孩子雖然健康地出生了,但鳳霞卻由於大出血死去了······
影片結尾,福貴對饅頭說,「你是趕上好時候了,將來這日子就越來越好了。」 四十年,彈指一揮或是滄海桑田,無數黃面孔的、沉默的、堅韌的中國人就這默默地生活著。

㈡ 求一部電影名字,你可能知道

《嫁給大山的女人》,出品時間是2009年。打工妹山菊在回鄉途中被人販子騙入大山中,逃跑時遇到了趕集的鍾老漢,鍾老漢借錢將山菊救回深山中的小村中。村中人誤認為鍾老漢是買回了媳婦給獨生兒子石根,鍾老漢的老伴也真想讓她給兒子做媳婦,再次落入絕望的山菊尋機跑出,跳河被救,石根以為真是給他說的媳婦,回家後欲和她親近,山菊拚命反抗,喝下了農葯。鍾老漢的老伴細心伺候她,自己吃粗糧給她做細糧,憨厚的石根 弄明真相後,非常同情,在鍾老漢支持下答應給她家捎信,讓她回家。朴實厚道的鍾家人使山菊感動了,在等待中,村中的漢密教學點因沒老師停課了,山菊看著村中那些散漫淘氣的孩子們,望著那一雙雙渴望知識的眼睛,她心裡很難受,便主動為孩子們代課,母親來了,要帶山菊走。恰這時石根在採石時遇難。鍾家兩個老人病倒了,山菊決定留下伺候兩個老人康復後再走。在伺候鍾家老人的同時,還給孩子們上課,在教學中,她和孩子們產生了深厚的感情。她為了給孩子們買課外書,上山采葯摔壞了,全村人上山找她,爭著給她輸血。山菊的男友來接她,鄉親們依依相送,拿來了各色山貨,一口一個「老師」,充滿了對她的尊敬和留戀。孩子們跑來了,手捧剛從山上采來的帶露水的山菊花,恭恭敬敬地獻給她,一雙雙充滿希望的眼睛盯著她,一聲「老師」喊出,孩子們嚎啕大哭。山菊再也控制不住,扔下包裹,撲向孩子們,迎著初升的太陽,山菊領著孩子們又走向簡陋的學校。

㈢ 電影《父子》講述的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父子》劇情

在馬來西亞的一個華人社區里,伴隨著一串年輕稚嫩的歌聲,小男孩阿寶夢見爸爸騎著自行車載著他穿過田野。但很快車翻了,兩人摔入草叢,美夢也醒了。這個未完成的夢似乎預示了阿寶的生命中即將發生的不幸。

阿寶的母親阿蓮是個漂亮的女人,但在婚姻中卻又是個不快樂的女人,她和阿勝是一對相愛卻不懂得相處的夫妻,事實上,阿蓮很早便想離開脾氣暴躁、好賭成性的丈夫,只因兒子阿寶夾在中間,才勉為其難地同住一屋,如履薄冰地維系著一觸即發的「家變」。

終於,在經歷了痛苦的抉擇之後,阿蓮實施了自己的逃跑計劃,然而卻被及時向父親通風報信的阿寶破壞了,盛怒的丈夫把她扣留了下來。

為了挽救感情,阿勝一廂情願地安排全家去坐油輪度假,誰知,早已對丈夫心灰意冷的阿蓮卻因此逮到了第二次出走的好機會,從此消失在了父子的生活中。

母親的出走令阿寶和父親之間漸漸產生了一種封閉、殘酷的共生情感,也讓父親更加暴躁不安。窮困潦倒之餘,父親又遭到了高利貸追債,父子倆只得逃至一所廉價的旅店。

夜深人靜,連番失意的父親竟然想拋下阿寶獨自逃走,可是他還沒離開,就已經被前來追債的高利貸打斷了腿。

無助沮喪的阿寶幾經周折,找到了阿蓮,可看到媽媽如今的幸福生活,又得知媽媽懷孕的消息,弱小而懵懂的他隱隱地意識到,自己唯一的親人是阿勝,所以他必須折回去找父親。

回到旅店,暴戾的阿勝劈頭蓋臉就給了阿寶一巴掌,原始而純朴的親情再次被扭曲,渴望而陌生的親情再次在阿寶心裡支離破碎。

從此,阿寶在恐懼與失望中艱難度日。長時間的生活拮據,再加上年幼的他尚無是非觀、榮辱觀,阿寶在同學家玩時,順手牽羊地拿走了一塊珍貴的手錶。

對之,阿勝並沒有嚴厲地斥責他、教育他,反而在最艱苦的關頭,將手錶抵還了房租,一旁的阿寶將這一切都看在了眼裡。

事情並沒有就此結束,手錶的甜頭竟惡化了阿勝的不勞而獲之心,他開始一而再、再而三地鼓搗、強迫小小年紀的阿寶去借錢、偷錢。

不甚明白危險的阿寶卻深深地感受到了害怕,但迫於父親無知而蠻橫的軟硬兼施,阿寶一次又一次鋌而走險;父親的暴戾、親情的模糊,再一次橫在阿寶的心坎上。

東窗事發時,阿寶遭受失主的毒打,為人之父的阿勝不但逡巡不前、眼睜睜看著,當出現了警察,他更是倉皇而逃。最後,兒子被送入了看守所。

父子再次相見已是10年後,在看守所里,愧疚的阿勝不知所措地想向兒子道歉,阿寶流著淚歇斯底里地嚷著「為什麼要讓我去偷」,末了,阿寶一個撲身,咬上了父親的耳朵,血流不止。

(3)電影一個孩子給另一個孩子借錢擴展閱讀

《父子》

是譚家明執導的一部電影,由郭富城、楊采妮、吳景滔、林熙蕾主演。該片於2006年11月30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獲獎記錄

2007年,該片在第2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上獲得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在內的5項獎項。

創作背景

1996年,譚家明在為一個編劇班教書時,讓學生們創作了多部作品,其中一個學生的作品就是《父子》這個故事的原型,而那位學生的靈感則來源於一則「父親教唆兒子去偷東西,之後被抓住」的新聞。譚家明在1996年就已經完成了劇本,之後的十年間劇本反復修改了5次。

影片評價

《父子》並不打算通過父子之間的對峙,講述一個可以在文化層面上解讀的隱喻性故事。相反,《父子》盡可能排除意味深長的細節,只呈現粗鄙的草根階層的生活狀態。

父親的確是粗野的,滿嘴村話的,但他並沒有就此被擱置在道義的砧板上反復拷打。

在細膩的鏡頭掌控中,父親依然理直氣壯地活動著;由於被鏡頭表現出的現實生存的窘迫和內心的軟弱,他對女人和孩子的傷害,就有了一種讓人恨鐵不成鋼的無奈感。

也正基於此,這樣的父親才具有穿透人心的力量。在這部電影里,父親的形象沒有被簡單化處理,沒有被空洞的倫理親情拔高,也沒有被現實的暴力扭曲,而是表現出與現實生活貼心貼肺的對應。

㈣ 《天堂的孩子》觀後感

篇一:《天堂的孩子》觀後感

看了《天堂的孩子》這部催人淚下的電影,我不禁思潮起伏……

這是一部法國電影,影片中的孩子出身於貧苦家庭,一次購物中,稍不留神丟了妹妹莎拉的紅鞋。從此,哥哥和妹妹只得合用一雙球鞋。偶然,在學校里,莎拉找回了自己的紅鞋,跟蹤到家時,卻發現女孩的爸爸是個盲人,兄妹倆走了……學校離家遠,當我看到莎拉心急如焚地大街小巷來回奔波,交換鞋子,我的心刀絞一般疼痛,我的鞋子琳琅滿目:高貴的公主鞋,暖和的棉靴,軟軟的拖鞋,可愛的紅皮鞋,舒適的運動鞋……兩個多麼善良、純潔、可愛的孩子啊,為了一個雙目失明的盲人,他們可以以慢了一秒就會遲到的速度飛跑……

一天,他參加了學校舉行的田徑賽。三等獎是一雙鞋子,他努力去爭取,鞋底爛了,腳上磨起泡,臃腫了,還沁出了血,想得個第三名,卻不小心得了個第一名,比起他們,我們的條件是多麼好呀,無憂無慮,什麼事也不用想!

篇二:《天堂的孩子》觀後感

整部電影一直圍繞著阿里丟失了妹妹的鞋子所展開,懂事的兄妹兩個為了不給已經窮困的家庭再造成負擔,決定輪穿阿里的球鞋。小阿里為了再給妹妹買一雙球鞋將功補過,於是他與爸爸一同到郊區做園丁,賺到前後暗示爸爸給妹妹買雙新球鞋,可是,失敗了。但最後,阿里參加了一個長跑比賽,原因是第三名的獎品是一雙球鞋,一心想拿第三名的小阿里一不留神拿了第一名。失望的阿里脫掉他那雙早已泡爛的球鞋,把自己滿是血泡的腳浸在了水池裡……

同樣是一雙鞋,可它帶給人們不同的命運。我對兄妹倆的遭遇感到同情,更被他們的執著打動、欣慰的是,父親給妹妹買了一雙新球鞋。或許有些人還體會不到其中的辛酸,但這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妹妹的鞋子是美麗的,我們能感受到貧困生活中用金錢買不到的希望與溫暖。

篇三:《天堂的孩子》觀後感

看完《天堂的孩子》這部影片,讓我也希望可以有一個和影片中阿里一樣的哥哥。

雖然薩拉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裡,但她非常的懂事,不抱怨家裡窮,不抱怨要干許多家務,雖然很生氣哥哥把她的鞋弄丟了,可依舊為哥哥著想,不和爸媽說,為哥哥提前交卷,薩拉是個善良的孩子,當發現穿自己鞋子的孩子的父親是個盲人時,便放棄了要回鞋的想法,繼續穿著哥哥的大球鞋。

薩拉是幸福的,因為她有一個愛她的哥哥,她哥哥為了讓他可以上學,冒著上學遲到的風險讓她穿他的鞋先去上學,而且還不能去踢足球。阿里為了能給妹妹弄一雙漂亮的鞋,他陪爸爸一塊進城打工,賺了錢他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要求爸爸給妹妹買雙鞋,可沒想到卻發生意外自行車不受控制撞了大樹,錢支付了醫葯費和車費。後來他發現跑步比賽季軍的獎品是雙鞋子,他想妹妹保證一定得季軍,跑步的路程是很長的,可阿里心裡一直想的妹妹,竟跑了第一名,鞋跑破了,腳磨出血了,可他卻高興不起來,因為沒得到鞋子。從阿里的點點滴滴都能看出來,阿里是愛妹妹的,所以薩拉是幸福的,不僅哥哥愛她,爸爸也愛她,片尾她爸爸給她和她哥哥一人買了一雙鞋。

整片文章都充滿了濃濃的愛,薩拉爸爸對她媽媽的愛,以及對她和哥哥的愛,她哥哥對她的愛,她對她哥哥和媽媽的愛。看完這片影片後,我覺得貧窮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了愛,只要有愛,一切的事都會有解決的方法。

薩拉和阿里真的是天堂的孩子,因為他們倆都是天使,都是充滿愛的天使,他們在的地方就是存在愛的天堂!

篇四:《天堂的孩子》觀後感

昨天晚上我和媽媽看了一部電影《天堂的孩子》,並有所感動。

這部電影是圍繞一雙破了的球鞋展開的,這部電影中的孩子出身於一個貧困家庭,但是哥哥阿里稍不留神丟失了妹妹莎拉的鞋。但是買鞋對於這個貧困家庭來說也是個負擔,所以兄妹倆決定不給父母增加負擔,於是他倆輪流穿一雙球鞋。妹妹莎拉一放學就第一個沖出學校,跑到一條沒人的小巷裡,這時哥哥已經在小巷等候了。哥哥立馬和妹妹換鞋,之後妹妹穿著拖鞋回家去。(以前在伊朗,都是上午女生上學,下午男生上學)。

一次機會,讓阿里參加了一個長跑比賽,得到第三名的同學可以得到一雙球鞋,於是阿里為了妹妹,他努力去爭取,鞋底爛了,腳上磨起泡,已經腫了,還沁出了血,想得個第三名,卻不小心得了個第一名,然而沒能得到那雙鞋。

當我看到莎拉每次害怕哥哥下午遲到而心急如焚地大街小巷來回奔波,交換鞋子,我的心刀絞一般疼痛,而且他們家媽媽病了,爸爸每天出去賺錢,所有的家務都是阿里和莎拉承擔,而且他們毫無怨言。我被他們的善良和純潔而感動。

比起他們,我們的條件不是一般的好,我們一個人就有好幾雙鞋:高貴的高跟鞋,暖和的棉靴,軟軟的拖鞋,可愛的紅皮鞋,舒適的運動鞋……而且我們一雙鞋還沒穿多久就又買新鞋,不懂得珍惜。我們只要給父母說什麼,他們就給我們買回來什麼,有時我們還跟父母發脾氣,甚至不聽話,而阿里和妹妹莎拉什麼都為父母著想,更何況他們的年齡比我們小幾歲。

所以為我們現在這么好的條件而知足吧。

篇五:《天堂的孩子》觀後感

《天堂的孩子》又名《小鞋子》,是伊朗一部獲得奧斯卡提名的影片。電影講述的是一個貧窮家庭里一對兄妹圍繞一雙鞋展開的故事。

哥哥阿里在放學途中取回妹妹薩拉拿去修的`鞋子,不慎丟失,而這雙鞋卻是妹妹唯一的一雙,為了免於父親的責罰,阿里央求妹妹不要將自己告發,並說服妹妹穿著自己也破爛不堪的球鞋去上學。兄妹倆的上學時間不同,妹妹下課時剛好是哥哥上課的時間,於是他們約定每天在一條巷子里換好鞋,然後各自回家或者去學校。

阿里為了不遲到,每天都拚命奔跑,結果還是經常遲到被教育主任抓住並要被開除,幸而平時學習刻苦,數學老師為其求情才沒有被開除。但妹妹還是覺得穿他的鞋上學不方便,有一次在奔跑途中掉進水溝里,要將此事告訴父親,這是阿里才告訴妹妹,如果告訴了父親,父親不僅要責罰他,重要的是父親還要借錢給妹妹買新鞋子,而他不想因此增加父親的負擔。

父親通過朋友的消息想去城裡給別人整理院子賺些補貼,阿里為了能幫父親多賺些錢也跟著父親進了城,並通過自己的智慧幫父親找到了第一份活兒。

學校里通知有聯校的越野賽,獎品十分豐厚,阿里看到第三名的獎品有一雙運動鞋,於是為了妹妹,他決定參加比賽。到了比賽那天,他就抱著得第三名的念頭一直堅持了下來,卻不想快到終點時,始終在第三的他被另一個男生故意絆倒,落後了幾個名次,掙紮起來後他也顧不上什麼只管拼勁全力沖向了終點,最終超越了所有的男生。當體育老師跑過來扶起癱在地上的他時,他問自己是不是得了第三名。當得知自己是第一名時,他無奈地低頭不語,傷心地哭了起來。影片最後是父親在集市采購的鏡頭,父親的自行車後座上明顯放著一雙女童鞋……

這就是整部影片的情節,電影的主要鏡頭集中在兩兄妹身上,尤其是阿里的心理,展示了在貧困家庭生長的孩子,除了兒童具有的天真善良的本質之外,更多了一層對貧困生活的安然,對父母的理解的早熟的心理。即使物質上貧困,他們的內心卻富有,他們的童年在物質缺失的同時,更多的是心理上的豐滿和充實。

這就是天堂的孩子,從來不因物質的缺失而少了童年特有的真純與歡樂。

篇六:《天堂的孩子》觀後感

對我而言,這部電影並不精彩,沒有跌宕起伏的劇情,沒有扣人心弦的故事,沒有離奇古怪的事件,這是一部一句話就能把事情說透的電影,但是這些並不能代表這部電影不是一部好電影。

電影的節奏非常舒緩,就像一名老者給孩子們講故事一般娓娓道來。委婉的敘事,節奏淺淺流淌,不時在某個時刻用一個片段一個細節撓動觀眾的心。就像小時候在看一本兒童故事,簡單,但是好像永遠也看不夠。哥哥弄丟了妹妹的鞋子,為了逃避責罰,兩個人約定了一個幾乎每個孩子小時候都會做的類似「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的只屬於兩個人的秘密。我們感覺這部電影溫馨,可能就是因為我們能夠在電影中的片段中找到自己童年的影子。

但是同他們相比,我們大部分人的童年畢竟要幸福太多。貫穿著整部電影的線索就是奔跑,他們上課在奔跑,下課在奔跑,出門打工在奔跑,參加比賽還是在奔跑。如果說,一開始他們的奔跑是為了趕時間「被奔跑」,那麼後來哥哥為了贏得鞋子而參加比賽則是「主動奔跑」。但他們的確過早承擔了生活的壓力,奔跑是他們的生活態度。

在此我不想上綱上線扯什麼孩子長大了成熟了懂得承擔了之類的套話。這樣的行為我們每個人其實都非常熟悉,小時候我們的想法就是簡單,單純而直接,一旦真心期待某件事或者某樣東西,不遺餘力去爭取是正常的。可我們還是會感動。哥哥畢竟不是為了自己。他的奔跑他的拼搏,腦海中回想的,正是他跟妹妹的約定。而這部電影的點睛之筆,則是點在了妹妹身上。之前我們已經了解了,妹妹因為沒有鞋子,受了多少委屈。可當她知道自己的鞋子穿在了一個盲人小姑娘的時候,卻悄悄跑開了。那雙渴望、不舍,但是毅然決然的眼睛給我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或許這部電影最為獨特的地方,就是用這樣的鏡頭語言而不是台詞,來打動觀眾。

結尾依然是無聲的。諷刺的黑色幽默,哥哥那到了第一,卻沒有帶來鞋子。妹妹因為嬰兒的哭聲轉身而去,沒有說一句話。下午的陽光依舊明媚,疲憊不堪的哥哥坐在水池旁邊,脫下了那雙已經磨得不能再穿的鞋子,將兩只紅腫的腳放在了水池裡。俯拍的鏡頭中,哥哥同圓形的水池融為一體。魚兒圍在他的腳邊,盪起微微的水波,哥哥默默低著頭,小小的臉龐上依舊掛著失望和愧疚。

淡淡的憂傷,完美的意境,詩意的結尾。然而一切又是如此的合乎邏輯,真實,而美麗。

篇七:《天堂的孩子》觀後感

今天上課老師讓我們觀看了伊朗電影《小鞋子》。觀看的過程中,心中充滿了感動,感覺到我們的確有太多的細節在繁忙的現代生活中被忽略了。

電影的內容大致是:小哈里取回為妹妹修理的小鞋子時,不慎把這雙妹妹僅有的鞋子丟失了,為了免除父母的懲罰,他央求妹妹與他達成協議:每天妹妹上學時穿他的鞋子,然後下學後再換給他去上學。於是兄妹僅有的這雙鞋子每天就在兩個人的腳上交換著,能夠找回丟失的鞋子或者再擁有一雙鞋子的渴望在兩個稚嫩的心中與日俱增地堆積著,因為他們既要逃避父母以及遲到可能帶來的懲罰,又要承受換鞋帶來的種種不便,還要躲避對於他人鞋子的羨慕所帶來的折磨。哈里試圖和父親去城裡打工掙錢,父親卻意外受傷,花去了本來答應給妹妹買鞋的錢治玻後來,哈里看到全市長跑比賽的通知時,終於哀求老師批准他參加比賽,因為比賽季軍的獎品中有一雙鞋子。在比賽中,哈里奔跑著,他的眼前晃動著妹妹放學後奔回來與他換鞋以及他換好鞋後奔向學校的腳步,他要取勝,他要獲得那雙鞋子,他在奔跑,在極度疲勞中奔跑,後來他跌倒了,為了勝利,他又不顧一切地爬起跑向終點並在混亂中率先撞線。當人們向小冠軍表示祝賀時,哈里抬起的卻是一雙充滿失望的淚眼。回到家中,妹妹難過地走開了,哈里脫下了自己的鞋子——它已經徹底地磨爛了,哈里把打滿水皰的腳泡在院內的池中,一群魚向他游來。而此時,他的父親正在回家的途中,在他的自行車上,放著買給哈里和妹妹的新鞋子……

小哈里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我覺得,他是一個具有男孩的堅強和女孩的善良或溫情的雙面人,為什麼這樣說呢?當妹妹責怪他弄丟了她的鞋子的時候,小哈里似乎無情地把責任推開,而當妹妹離開後,他又總是在內心自責以及對妹妹深感愧疚,他是多麼的疼愛他的妹妹,以致於他只要獲得比賽的第三名……

妹妹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雖然因為哥哥把自己的鞋子弄丟給自己的生活帶來了很多麻煩,但是除了她僅有的孩子氣,更多的是她對哥哥的寬容和家庭的理解。多麼懂事的孩子啊,我的眼淚幾次徘徊在眼眶,這樣的電影,難道還不夠優秀嗎?我認為對於真正的好電影來說,那些炫目的特技實在不算什麼。而這樣的感動,這樣細膩的情感,才是世界最美麗的風景。

篇八:《天堂的孩子》觀後感

沒有懸念的情節,沒有華美的拍攝手法或場景,卻很感動。這是一部清新、質朴的伊朗電影,它真誠地描摹了伊朗人的真實生活,表現了窘迫艱難的平民生活中隱含的人性的善良,帶領著觀眾回到純真澄凈的世界。

影片講述了一對兄妹與一雙小鞋子的故事。阿里不慎把妹妹僅有的鞋子弄丟了,為了免除父母的懲罰,減輕父母的負擔,他與妹妹薩拉每天上學時換著鞋穿,在承受著種種壓力的換鞋中,兩個小孩強烈渴望著一雙鞋子,阿里參加了長跑比賽,一次次換鞋的情景和妹妹渴望的聲音促使疲憊不堪的他在長跑中贏得了冠軍,然而,被采訪時,抬起的卻是一雙充滿失望的淚眼,影片的最後是父親自行車上的新鞋和失望著走開的妹妹、被磨爛的球鞋和被金魚親吻著阿里的雙腳。

這部影片對自身文化進行了充分肯定和贊美。伊朗是一個長久經歷戰火的國家,然而他們並沒有在電影中辛酸地描述這些悲苦與創傷,那種對生活苦難隱忍對抗的精神和伊朗民族豁達的樂觀主義精神使影片沒有沉溺在感傷和悲觀的論調中,而是執著地尋找生活中的美好與希望。

影片里有不因貧窮而褪色的人與人之間的脈脈溫情:病重的媽媽不忘叫阿里送湯去關心隔壁卧病在床的鄰居;影片里有未因時間社會而改變的人最原始的純凈善良:萍水相逢的老爺爺主動為哭泣的薩拉撿回鞋子,阿里和薩拉再看見穿著薩拉丟失的鞋子的小女孩的爸爸是盲人後,放棄了要回鞋子的想法;影片里有不因生活困頓而丟棄的誠實與信仰:在昏暗擁擠的房子里,爸爸堅持不吃為教會准備的糖;影片里有孩子內心深處最自然的體貼:阿里對抱怨他,吵著要把事情告訴媽媽的妹妹說:「我不怕爸爸打我,你就算告訴他他也沒錢給你買鞋,他得去借錢。我以為你會明白!」而妹妹也一直沒告訴父母,而是忍著淚水穿著比自己腳大的球鞋、帶著艷羨的目光在下課後的街道上飛奔著……陽光下,有孩子與父親對未來的美好憧憬,有哥哥和妹妹在肥皂泡沫中的歡欣笑臉,有一雙總對未來抱著希望的美麗雙眼……這些零散的影像如同微弱的火苗,照亮我們的心。

在這里,很貧窮,但這里的人很乾凈。貧困是一種不幸,但那些貧困的人們,卻不曾因貧困而丟失善良、誠實和體貼以及相互之間的溫情,這部影片讓人感受到貧困生活中仍存在著金錢買不到的希望與溫暖。正如影片中生活得富裕的小孩,卻很寂寞,請求著阿里與他玩,而阿里的妹妹卻會因一支筆而欣喜異常,鄰居會因一碗湯而會心微笑。

我們也應如影片中的人們一樣,面對苦難,不退縮,不絕望,抱著對未來的美好希望,執著夢想,相信有一天,美好也如金魚一樣,會向我們游來。

㈤ 電影《小鞋子》觀後感

《小鞋子》令人感動,雖然這里貧困落後,但更多的感受還是溫暖和真誠、力量和希望。貧困會讓人陷入困境,但也是一種激勵,為生活打拚的激勵。而這種堅韌和倔強表現在一個純真樂觀的孩子身上,更讓人感慨和震撼。這部電影是感人的,但不是令人因同情憐憫而流淚的。他們不需這些,他們的精神飽滿富足的讓每一位觀眾汗顏。以前對伊朗知道它更多的是戰爭、石油、沙漠、宗教等,給人災難令人困苦的事情,覺得它是冰冷的灰暗的一角。看完《小鞋子》,對伊朗的印象大為改觀,它讓我感受到一個民族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以及面臨貧困的堅韌和力量。希望,是的,它給人的是希望。看到一個民族不屈抗掙的現在和朝氣蓬勃的未來。
《小鞋子》的故事很簡單:小阿里取回為妹妹修理的小鞋子時,不慎把這雙妹妹僅有的鞋子丟失了,為了免除父母的懲罰,他央求妹妹與他達成協議:每天妹妹上學時穿他的鞋子,然後下學後再換給他去上學。於是兄妹僅有的這雙鞋子每天就在兩個人的腳上交換著,能夠找回丟失的鞋子或者再擁有一雙鞋子的渴望在兩個稚嫩的心中與日俱增地堆積著,因為他們既要逃避父母以及遲到可能帶來的懲罰,又要承受換鞋帶來的種種不便,還要躲避對於他人鞋子的羨慕所帶來的折磨。阿里試圖和父親去城裡打工掙錢,父親卻意外受傷,花去了本來答應給妹妹買鞋的錢治病。後來,阿里看到全市長跑比賽的通知時,終於哀求老師批准他參加比賽,因為比賽季軍的獎品中有一雙鞋子。在比賽中,阿里奔跑著,他的眼前晃動著妹妹放學後奔回來與他換鞋以及他換好鞋後奔向學校的腳步,他要取勝,他要獲得那雙鞋子,他在奔跑,在極度疲勞中奔跑,後來他跌倒了,為了勝利,他又不顧一切地爬起跑向終點並在混亂中率先撞線。當人們向小冠軍表示祝賀時,阿里抬起的卻是一雙充滿失望的淚眼。回到家中,妹妹難過地走開了,阿里脫下了自己的鞋子——它已經徹底地磨了,阿里把打滿水皰的腳泡在院內的池中,一群魚向他游來。而此時,他的父親正在回家的途中,在他的自行車上,放著買給哈里和妹妹的新鞋子……
這部電影在講述窮人的故事,但決不是窮困的展覽。而是表現孩子們是怎樣用自己的智慧和毅力來走出困境,如何獨自度過難關而不願給操勞的父母增添一絲的負荷。阿里和莎拉的做法或許是幼稚的,但他們的純真和懂事不得不讓人心動。一雙鞋子,對大人來說或許很容易得到,但對於孩子,卻是要付出許多才能實現夢想。阿里與莎拉每天奔跑著換唯一的一雙球鞋。莎拉承諾哥哥

㈥ 電影《喊山》

1

看過了太多的好萊塢大片,厭倦了英雄拯救世界的劇情,也厭倦了腦洞大開讓人驚嘆的大場景。越來越偏愛小成本,接地氣的影片,這類影片往往在劇中小人物的身上可以折射出很多人類的共性。最近熱映的《喊山》就是一部讓我印象深刻,觸動很深的電影。

電影的女主角「紅霞」由朗月婷扮演,男主角「韓沖」由王紫逸飾演,整部電影,女主角沒有一句台詞,全部的感情都通過表情和動作來傳遞。劇情的整體格調是悲情低沉的,結局很現實,沒有很俗套的給觀眾一個大團圓,也沒有戛然而止,讓大家想像一個仔細想要的結局。每一個人物體現的都很真實,沒有絕對的好人或壞人,跟身邊的你我他一樣,都是一些為了讓自己活得更好的小人物。是一部值得觀看的影片。

2

故事大概內容是這樣的。

1994年,一個中年乞丐「臘宏」領著一個啞巴女人「紅霞」和兩個孩子來到了一個偏僻封閉的山村,村民們默默的接納了他們。

臘宏好吃懶做,腿稍微有些殘疾,以討吃(四處要飯)為生。一家人住在村民驢圈旁邊的一個廢棄土房子里,啞巴女人常常把長毛發酸的窩窩頭煮了給一家人吃。

突然,有一天,臘宏在山裡給女兒摘山楂的時候被雷管炸死,雷管是村裡小夥子韓沖為了討好小寡婦琴花想要炸獾子埋下的雷管。臘宏死後,村裡人集中在一起商量了一個對策,考慮到臘宏是個落魄的外來討吃,人也已經沒了,村裡人決定讓韓沖家給臘宏的女人啞巴紅霞賠兩萬塊錢私了,既能解決紅霞娘三個的溫飽問題,又能保住韓沖,免受牢獄之災。

安葬完臘宏後,韓沖家卻拿不出兩萬塊錢,只能再次協商,最終決定在韓沖家湊夠兩萬塊錢之前,有韓沖照顧紅霞娘三個,直到錢湊夠為止。

於是韓沖開始照顧紅霞她們的飲食起居,一日三餐,隨著兩人的接觸,韓沖和紅霞之間產生了感情,韓沖愛上了這個不會說話的寡婦,他決定娶她為妻。

不幸的是,臘宏打死自己的前妻這件事被警察調查出來,警察來村子裡逮捕殺人犯臘宏。警察一路打聽馬上就要到村裡的時候,村裡再次發生紛爭,因為警察要找的殺人犯臘宏已經被韓沖炸死,村裡人擔心包庇韓沖的事情被警察發現給村裡抹黑一致決定把紅霞母子三人逐出村子,韓沖堅持要去自首,認為自己才是殺人犯不應該連累紅霞母子,更因為他已經愛上了這個女人,於是韓沖拚死保護紅霞母女。一群人撕扯的過程中,警察來了,抓捕了殺人犯韓沖。

然後就在這個時候,紅霞舉著一張寫滿了字的紙站在警察面前,說出了真相。原來她才是真正的殺人犯,很小的時候被人販子拐賣給已經打死自己妻子的臘宏當童養媳,臘宏擔心她說出自己打死妻子的秘密所以割掉了紅霞的舌頭,紅霞從此成為了啞巴,並飽受臘宏精神以及肉體的摧殘和虐待。紅霞幾次想逃脫,都遭受到一頓殘暴的毒打,並在她稍微大一點兒的時候生下了臘宏的孩子。來到這個村子後,一次紅霞看見韓沖在山楂樹下埋下了雷管,於是讓自己的大女兒「大」要求她的父親臘宏去打山楂,臘宏在摘山楂的過程不小心掉下樹被雷管炸斷了一條腿,在家中由於失血過多暈厥,村民們都以為臘宏已死,開始商量後事。

沒想到,紅霞一人在屋裡看著死去的臘宏,突然,臘宏從昏迷中醒來痛苦的呻吟,紅霞果斷的死死的捂住了臘宏的口鼻,最終讓這個她恨透了的男人臘宏窒息而亡。村裡人誤以為臘宏是被韓沖的雷管炸死。

臘宏死後,紅霞帶著臘宏和前妻的女兒「大」和自己嗷嗷待哺的孩子繼續在村子裡生活,並且愛上了整天照顧她們母子三人的韓沖。就在這個時候,警察找上門來逮捕殺人犯臘宏,卻得知臘宏已經被炸死,於是逮捕了炸死臘宏的韓沖。紅霞為了保護她愛的男人韓沖,說出了自己是殺人兇手的真相,還給韓沖清白和自由。自己被警察帶走,拐賣紅霞的人販子也被抓。

整個影片是從臘宏被炸死開始,在臘宏死後,紅霞的身世才一點點展現給觀眾,讓觀眾一點點去理解這個啞巴女人的怪異行為,然後一點點從同情開始,喜歡上這個真實簡單的啞巴姑娘。

3

用文字的方式記錄下那些精彩的片段,日後拿出來回味一番,也算留住這部電影的一種方式吧!

喊山,電影剛開始就響應了主題,男主角韓沖和村裡的小寡婦琴花站在兩座山腰中間喊情話。你一句,我一句,每一句都清晰的回盪在山間,村裡人聽的一清二楚,所以韓沖在村子裡的名聲並不好,沒有好人家的姑娘願意嫁給他。枯燥乏味的偏僻山村,小寡婦和韓沖的「喊山行為」是比較浪漫的一種感情表達方式,這大大的刺激了韓沖這個愣頭小夥子願意為了小寡婦做任何事情,小寡婦的哥哥是開發礦山的,所以想搞來雷管並不費勁。這也為後來的故事埋下了伏筆。

寧靜的山村,破舊的土房,紙糊的窗戶破破爛爛,窗簾是用碎步片一點點拼湊縫製成的,屋裡除了幾個木頭凳子和一張破桌子,再看不到什麼傢具。紅霞穿著打著補丁的衣服,坐在灶台下煮飯,把硬的像石頭一樣已經壞了的窩窩頭在灶台上雜碎,檢出沒長毛的小碎塊,放在開水裡煮。門口坐著一個七八歲的女孩兒抱著一個哇哇啼哭的嬰兒。一臉兇相的臘宏站在門口四處張望了一下,走進屋,把門別上。拉過紅霞摁倒在炕上,盡管紅霞極力反抗,但還是沒能擺脫臘宏的殘暴蹂躪。

周圍的鄰居都看在眼裡,但誰也不能說什麼,更沒人去阻止,他們是外來戶,雖然他們的年齡相差懸殊,臘宏幾乎可以當紅霞的爹。但是紅霞是臘宏的婆娘,

又是個啞巴,沒人清楚他們一家人的身世,誰發現什麼不對勁兒又能如何?

我們看到了一個飽受飢寒交迫,飽受摧殘的啞巴姑娘,日子很苦,但是她連哭訴和表達的機會都沒有,只能隱忍。

臘宏被雷管炸傷後,眾人背著他回到家,他一條血淋淋的斷腿在滴著血,臉色蒼白虛弱的躺在那裡,他的婆娘紅霞怯生生的像旁觀者一樣站在旁邊,不哭不鬧,看著村民們忙碌,人們都以為她被嚇傻了。醫治無效後臘宏死亡,在臘宏的下葬的時候,紅霞趴在墳前偷偷的笑,隨後又瘋了一樣的哭,抓起手邊的土狠狠的砸向臘宏的棺材,村民們都以為紅霞是捨不得自己的漢子,有的說紅霞收到刺激得了失心瘋,沒人知道她心中刻骨的仇恨,也沒人知道臘宏根本沒死,只是暫時的暈厥了,真正至他死亡的是清醒後紅霞的手。

村民們散去後,臘宏突然睜開眼睛,發出微弱的聲音,紅霞果斷的伸出手死死的捂住了他的口鼻,失血過多的臘宏無力掙扎,窒息死亡。

一個柔弱的女人,是什麼樣的力量讓她果斷決絕的選擇殺死自己的男人。這個貧寒的家庭不只有貧窮,更多的是仇恨。本應該健康快樂的長大,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但是小小的紅霞從落到臘宏的手機就變成了啞巴,被一個比他二十多歲的男人折磨,失去了自由,失去了快樂,失去了最基本的說活的能力,遭受到了無法想像的肉體摧殘和精神折磨。 長期的壓抑和心理陰影讓她行屍走肉般的活著,但是仇恨的火焰並沒有熄滅,反而越燒越旺,平靜的外表下是一顆時刻想要復仇的心,於是就在她看到韓沖埋下雷管的時候,她終於等到了報仇的機會。

當她親眼看著折磨了她多少年的臘宏下葬的時候,臉上流露出發自內心的笑。

在臘宏死後,警察到來之前的那段時間,紅霞享受到了做為人最基本的快樂和幸福。她開始從行屍走肉中一點點清醒過來,把真實的自己剝離出來,真正的活著。

臘宏死後第二天,紅霞洗了頭,換上干凈的衣服,給自己和女兒梳了干凈漂亮的辮子,紮上了鮮紅的頭繩。消瘦的身材,干凈的臉蛋,烏黑的兩根辮子垂在肩膀上,分別扎著一段鮮紅的頭繩,輕盈的步伐,干凈的白布衫,看上去像一多素雅恬靜的百合,美極了。

這才是她應有的一個十八九歲女孩兒的樣子。

她第一次走出門,走到山間的小路上,聞到清新的草香,看到開放的小花朵,看到村裡人們忙碌的身影,她開心的蹦跳起來,眼神開始靈動起來,好奇的探索這個世界,像一個發現新世界的大孩子。

村裡人都覺得她行為反常,男人剛死,不傷心,不難過,還紮起了紅頭繩出門閑逛,拒絕了責任人的賠償金,紅霞母女吃的仍然是臭了的干窩窩頭,但似乎比以前更加快樂。大家都覺得她瘋了。

夜深人靜的時候,紅霞突然聽到有敲鑼打鼓的聲音,於是她拿著一根棍子,拎起家裡的洗臉盆跑到山裡沒人的地方,也開始敲,每一下都用最大的力氣。

一個白布襯衣的披著頭發的女孩兒,站在沒人的山腰上,月光照著她的臉頰,臉上洋溢著自由喜悅的笑容,那種笑容里能看到重生的欣喜,解放的歡愉。她手裡的棍子重重的敲在臉盆底子上,一下一下,狠狠的敲,朝四面八方的敲,笑著開心的敲,直到把臉盆下面敲出一個大大的窟窿。

每一聲似乎都是嘶聲裂肺的吶喊,向世界在傾訴著她的痛苦和遭遇,在宣告著她的自由和重生,這是一個啞巴唯一能表達自己的方式。

她不能表達,只能通過敲擊出重重的聲音跟這個寂靜的世界互動,是一個柔弱的啞巴女人最隆重而盛大的慶祝方式。

雖然,這里沒有喊聲,但她敲擊出的每一聲都在喊山,威嚴靜謐的山最能讀懂她的心。

韓沖由於擔負不起兩萬元的賠償金,只能選擇在湊夠錢之前照顧紅霞母女三人的飲食起居。他把磨豆腐的錢攢起來,攢了一些給紅霞,但紅霞拒絕了,韓沖以為紅霞不要錢,是想讓他被抓取坐牢。於是,他想起了小寡婦,他去小寡婦家裡借錢,被小寡婦劈頭蓋臉的又打又罵,灰溜溜的空手回來。沒想到,曾經的纏綿和依戀在金錢面前煙消雲散,韓沖也清醒的認識到了小寡婦對他的感情僅限於肉體,對他並沒有真正的愛。雖然小寡婦過後又去找他道歉希望恢復到以前的關系,但韓沖無情的拒絕了這段廉價的感情,這也是男主角的一種成長,經歷了臘宏被炸死,家裡籌錢賠償,以及照顧紅霞一家一系列事情,他從一個質朴憨厚的愣頭青成長為一個有思想有判斷的男人。

很多人的成長都在一瞬間,某一刻,某一夜。然後看懂了人情世故,學會了承擔和忍耐。

韓沖給紅霞修繕了房屋,劈柴,送新鮮的蔬菜,給紅霞的女兒「大」買新的文具,書本,送大去念書,帶著紅霞去散步。紅霞的房子終於起到了遮風擋雨的作用,吃的也不再是臭了的干窩窩頭,每天大米和新鮮的蔬菜可以吃。她們母女感受到了家的溫暖,紅霞雖然拉扯著兩個孩子,大女兒是臘宏與被他打死的前妻所生,小的是臘宏強暴她所生,真實的她不過是個十八九歲還沒長大的孩子。跟韓沖的相處過程中,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呵護與關愛,也看到了一個正常男人應該有的樣子,有擔當,能吃苦,細心,懂得體貼人。

她本就空盪盪的世界裡,一下子闖進來一個對她呵護有加的男人,於是她很快愛上了他,她去找韓沖爹說明自己的意思,她希望韓沖永遠可以照顧她,而不要他們的賠償金。當紅霞得知韓沖要自首的消息時,來到了韓沖家,關上了門,熄滅了燈,用身體來表達和回應韓沖的愛。那個時候,她的心裡已經決定要說出真相,還給她愛的男人自由和清白。

韓沖爹無奈的對韓沖說:「你的名聲已經壞了,鄰村的傻子和這個瘋子,你選一個吧,我看她是看上你了,錢都不要了。」

韓沖在照顧紅霞一家的過程,也逐漸的走進了她的心,決定娶紅霞為妻。

當村裡人決定要趕走紅霞母女時,韓沖決定自首,讓她們安心的在村裡生活。村裡人不想背負『村裡出了個殺人犯』的壞名聲,強加阻攔,對紅霞懷恨在心的小寡婦琴花帶著一群女人堵在紅霞家門口,驅趕她們離開。韓沖拚死保護紅霞母女,就在這個時候,警鈴想起來了,一切開始落下了帷幕。

最終紅霞以蓄意殺人被警方帶走,韓沖父子擔任其了照顧紅霞兩個孩子的責任。

整個故事雖然不是驚天動地的大事,但是發生在那個偏僻的山村,無異於天崩地裂。對於每個當事人也都是人生中重大的變故。

紅霞雖然被逮捕,但她得到了自由,拜託了十幾年地獄般的生活。

韓沖從一個毛頭小夥子成長為一個鐵骨錚錚的漢子,轟轟烈烈的愛過一場。

買女童當童養媳並虐待女童的臘宏也沒能逃出應有的命運,慘死他鄉。

一部電影,幾個平民,展示給我們一個熱血沸騰的世界,貧窮無知讓本應簡單的事情愈演愈烈,像淌血的傷疤一樣不斷潰爛,但仍然沒有掩蓋人性中最美的部分——愛。愛讓一切更加美好,讓希望像星星之火一樣閃閃發光 .............................

㈦ 有一個電影講的是一個父親為了在醫院的孩子去搶劫 別人還給他捐錢是什麼電影

《億萬懦夫》。

相關劇情:

黑哥走上搶劫銀行這條路也是被逼無奈,原來,黑哥的孩子剛出生就在醫院保溫箱,因為沒錢治病馬上就要被醫院給轟出來了。他想辦法到處借錢沒有,一文錢難倒英雄漢,才想到假幣和銀行的事情。看著他崩潰地跪倒在人質面前訴說自己的難處時,圍觀群眾自發地現場捐款。

電影劇情:

碌碌無為、膽小懦弱的王億萬(來到異國參加前女友陸小圈的婚禮,因為取錢時對一張落下的銀行卡心生貪念,之後竟偶遇了前來尋卡的陸小圈。婚禮前夜,兩人被黑哥(余皚磊 飾)劫匪團伙持槍困在銀行中,陷身於一場真假劫匪的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