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宋氏三姐妹的介紹
宋藹齡是宋氏家族的一代掌門人,卻在民國官府里沒有任何公職,一生深居簡出,行蹤隱秘。然而,她無形的權勢顯赫過人,連唯我獨尊的蔣介石對她也得彬彬有禮,和顏悅色。她因推動孔、宋家族崛起,促成蔣、宋聯姻,控制金融收放,而得以安富尊榮;又因投機證券股市、倒騰軍用物資,涉及貪污大案,而被人發奸擿伏,聲名狼藉。
下文摘自楊者聖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未加冕的女王——宋藹齡》。
宋藹齡一生中最大的傑作,是成功地策劃並撮合了蔣介石與宋美齡的婚姻,從而將蔣介石的軍力與宋氏家族的財力和英美背景徹底融合起來,為創立蔣家王朝與宋氏王朝奠定了基礎。
宋藹齡認為,盡管在蔣宋聯姻的道路上困難重重,但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兩個當事人宋美齡與蔣介石,只要他們二人,一個有情,一個有意,決心下定,意志堅決,何愁這件美事不得成功。
於是,宋藹齡充當「紅娘」的第一步,就是力勸小妹宋美齡如何接受蔣介石的問題。首先,藹齡告訴美齡,蔣介石不但是一位名揚海內外的革命將領,而且是當今中國最有實力、最有前途的國民黨領袖人物,說他是一位東方的拿破崙式人物,是一點也不誇張的。能夠成為這樣一位偉大人物的妻子,不但是小妹之幸,亦是大姐之幸,宋氏家族之幸。所謂英雄美人,自古皆然。其次,藹齡為美齡分析當今中國政壇的形勢,認為蔣介石毫無疑問將成為中國的最高統治者。嫁給蔣介石,即成為中國的第一夫人。這樣,美齡就可以利用自己的學識和才華,幫助蔣介石治理中國。所謂江山美人,更為可貴。再次,藹齡告訴美齡,我們姊妹三人,大姐二姐都已完婚,夫婿一為孔祥熙,一為孫中山,都是中國政壇上的風雲人物,就剩小妹一人,至今形單影孤,隻身一人。論才學,小妹絕不在你大姐二姐之下;論家庭地位,宋氏家族更勝從前。如果小妹放著英雄偉人不嫁,錯過第一夫人不當,豈不可惜了小妹當年的一番理想與抱負,也有負宋氏家族的高貴門第。第四,至於蔣介石已是有婦之夫,且有三房妻室,藹齡認為這不應成為蔣宋聯姻的障礙,婚約是人訂的,人亦可以解除它。系鈴解鈴,本不是難事,況且蔣介石已有的三房妻妾都是在政治上沒有什麼地位的平民村婦,想來要蔣介石休掉她們,不會多麼為難。至於說到蔣介石的宗教信仰問題,想來他也是個聰明人,他不會在江山美人與宗教信仰之間舍本逐未的。對於傳言中有關蔣介石的種種風流韻事,宋藹齡亦有精闢的見解,她解釋說:彼一時,此一時也!當蔣介石流落上海灘上,對革命悲觀失望,自然難免產生一些自暴自棄的行為。蔣一旦成為革命領袖和偉人,他自然要處處小心謹慎,自尊自愛,為人師表,何況有小妹這樣的美貌、能幹而又高貴的夫人在一旁襄助與管束,不怕他不收韁勒馬,重塑形象。第五,藹齡極力鼓勵美齡,一旦蔣宋聯姻成功,這就將成為20世紀中國最具轟動效應的世紀性婚姻之一,蔣宋兩個顯赫家族的結合,將改變歷史發展的趨勢,它對宋氏家族的影響,更是無法測度。藹齡反復鼓勵美齡,一旦與蔣結合,登上第一夫人的寶座,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非凡魅力,去克服蔣介石身上的某些消極因素,以對歷史負責的態度,勇敢地負起第一夫人的重任。
無疑,藹齡不但是一位具有敏銳政治眼光的宋氏家族掌門人,而且還是一位出色的宣傳鼓動家。她抓住宋美齡希望出人頭地的虛榮心,以及少女時期的種種夢想,極力進行渲染,終於使宋美齡就範,意識到唯有蔣介石,才是自己婚姻的最好選擇。
在說服了美齡之後,宋藹齡的第二步計劃是向蔣介石進攻。當然,蔣介石垂涎美齡已久,對於他是無須說服的。問題的關鍵是讓他如何接受自己條件。這就是,他如果想與宋氏家族聯姻,第一必須休掉原先的三位妻妾;第二必須是一位基督徒;第三必須保證使孔樣熙及宋氏家族的重要成員能夠在未來的政府中佔有關鍵性重要崗位。要讓蔣介石能完全接受這樣的價碼,似乎也不是易事。所幸的是,正當宋藹齡在絞盡腦汁設計定策的時候,寧漢對立發生,宋氏家族成為寧漢雙方爭奪的重要目標,一時身價奇高。此時,蔣介石搶先與宋氏家族的掌門人、大師姐宋藹齡接上了關系。他們始有九江會晤,繼而蔣又無條件地接受宋開出的全部價碼,這樣蔣宋聯姻就大局始定了。
自此以後,蔣介石與宋美齡之間鴻雁傳書,信使往返,儼然一對難舍難分的戀人。宋美齡稱蔣介石為「親愛的哥哥」。蔣介石寫信給宋藹齡則稱:「親愛的大姐」,寫信給宋美齡則稱,「親愛的美齡」,信中卿卿我我,一如凡夫俗子。
在分別做好了宋美齡與蔣介石的工作以後,宋藹齡開始實施她的第三步計劃,這就是把母親宋老太太送到日本旅遊。宋藹齡懂得,在宋氏家族中真正能夠決定蔣宋婚姻成功與否的人,無疑是老夫人。但如果父母遠行,這問題又當別論了。不但大姐說話的份量有所不同,而且可以更加方便地居於幕後設計策劃,促成事態向預期的方向發展。等到事情已成定局,生米已做成熟飯,即使母親反對,也難以改變了,於是,宋藹齡以局勢混亂為由,力勸母親暫避日本,結果,宋老太太離開上海僅半年時間,蔣宋聯姻已成不可逆轉之勢。
宋藹齡懂得,男女情愛之事,政治權勢和經濟利益固然重要,但男女感情也是必不可少的,當務之急,須安排一次蔣宋秘密旅遊的機會,以增進小妹與介石之間的相互了解和信任。
經過宋藹齡的周密安排,蔣介石與宋美齡到鎮江作10日游。每日里雙飛又憩,形影不離,相互間情投意合,盡訴衷腸。美齡回到上海,見到大姐藹齡時的第一句話,便是「此生非蔣氏不嫁」。宋藹齡聽了嫣然一笑,心中卻是暗暗稱贊蔣介石果然好手段,僅僅10日,便把一個原本十分高傲的小妹弄得神魂顛倒,死心塌地了。
宋老太太出走異國他鄉,小妹本芳心已許,來氏家族內部反對蔣宋聯姻的呼聲只剩下床慶齡、宋子文姐弟二人,正是大勢已去,不足為慮了。對於宋慶齡,她早想好妙計,成功只在早晚之間耳。
當時,因武漢政府垮台,宋慶齡迫不得己撤離武漢,回到上海法租界寓所。因其堅貞不渝的反蔣立場,使蔣介石內心早已恨之入骨,暗中派人對她進行跟蹤監視,威脅利誘。宋慶齡的處境十分危險。這時,唯一能迫使蔣介石收斂迫害活動,幫助慶齡改變處境的只有宋藹齡一人。可是,宋藹齡對此不但不加阻止,反而處處予以默許。她在宋慶齡面前又用假作關心愛護的態度施加壓力,勸說她退出政治斗爭,尤其不要用激烈的措詞刺激蔣介石等等,以免逼迫他做出一些非常之舉。藹齡故意告訴慶齡,最好能暫時脫離上海險境,作一段時間的出國旅遊。在如此內外壓力之下慶齡不得不秘密離開上海,出訪蘇聯。
慶齡既走,剩下一個宋子文在孤軍奮斗。宋藹齡為此也早已准備了一張王牌,這便是請國民黨元老譚延闓出面調解。譚在國民黨內以八面玲攏、處事圓滑著稱,被政壇稱為「葯中甘草」和「伴食宰相」,在國民黨左右兩派中都深得人緣。宋子文因才識過人,鋒芒外露,在早期初登廣東政壇時,不免遭國民黨元老派所忌,不為時人所重,宋子文懷才不遇,頗感苦悶。獨譚延闓慧眼識俊才,力排眾議,並從多方面加以提攜照拂,宋子文在廣東的境遇從此開始好轉。有此一段恩緣,宋子文視譚延闓為恩師,並相互引為知已。宋有所求,譚無不照準;譚有所言,宋無不聽從。因蔣宋婚姻擱淺,譚受藹齡、美齡姊妹所託,與宋子文單獨面談。經再三譬解,宋子文一改初衷,不但同意蔣宋聯姻,而且應允去日本,幫助藹齡說服宋母。
就在宋藹齡一個個地排除宋氏家族內部阻力的期間,蔣介石亦應宋藹齡的要求,5萬美元送三夫人陳潔如赴美讀書;一幢洋房將二夫人姚怡誠安置到蘇州居住。剩下一個大夫人毛福梅,蔣介石請出娘舅向毛氏攤牌,毛福梅仍然可以作蔣氏祖宅豐鎬房的女主人,條件是必須在形式上與蔣介石辦理一紙離婚證明。毛氏一弱女子,如何是蔣介石的對手,至此不應也只得應了。蔣介石三拳兩腳,三個夫人出國的出國,躲避的躲避,離婚的離婚,終於又是光棍一條,並以「舉世所棄之下野武人」的身份給宋美齡寄去一封「情書」,正式向宋美齡求婚。宋美齡以女姓對落難英雄的同情心理和俠客心腸,正式接受了蔣介石的求婚。至此,蔣宋聯姻距離事實只差一步之遙了。
9月16日,宋藹齡以大姐和「紅娘」的雙重身份,在上海的家中召開新聞記者招待會。宣布:「蔣總司令即將與我的三妹結婚。」
9月28日,蔣介石東渡日本,正式向宋老大太提出與美齡成婚的要求。蔣在作出將盡力研究聖經,以便皈依基督教的承諾後,宋母終於在藹齡造成的既成事實下,慨然應允蔣宋聯姻。
12月1日,蔣介石與宋美齡在上海西摩路宋氏寓所及大華飯店兩處分別舉行了宗教婚禮與世俗婚禮。宋美齡正式當上中國的「第一夫人」。宋藹齡撮成了蔣宋聯姻,為蔣介石建立蔣氏王朝立下了殊功。從此以後,她挾蔣介石與宋美齡之威,以她那雙神秘的巨手,不斷左右中國政壇的形勢,成為中國政壇上權勢顯赫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