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好像是歐美電影吧 有一個小公主家裡很有錢 她爸爸是富商 然後她進了一個貴族學校,後來他父親去世了
這個是經典名著改編的《小公主》
《小公主》是一部灰姑娘式的兒童小說,寫的是19世紀的故事。小主人公,英國女孩薩拉·克魯,剛生下來母親就去世,父親克魯上尉在印度,十分富有。她之前住在印度,在她七歲的時候,她被父親送回倫敦,在明卿小姐辦的一所女子貴族學校寄宿住讀。她剛入學時,待遇就像小公主一般。薩拉特別愛幻想。可是後來,就在她生日那天,傳來了一個壞消息——薩拉的父親已經破產身亡了。頓時,明卿小姐對她的態度完全改變,反而覺得她成了自己的累贅,把她從「小公主」變成了低賤的使女,從原來漂亮的房間趕到寒冷簡陋的閣樓上去棲身。但是在她生活困難時,還是不忘幫助別人。薩拉盡管遭到變故,只能暗中想念父親,但是最困難的時候始終堅強地生活下去,不卑不亢,和過著同樣日子的女伴貝琪相濡以沫,互相支持。到頭來,原來她父親死後還留下了一大筆遺產,他的朋友經過許多周折,終於找到了她。薩拉一下子又是位「小公主」,被接走了,使明卿小姐惱喪不已。這本書既刻畫了心地善良、不怕困苦的薩拉,使人對她又是同情又是佩服,又對明卿小姐那種勢利小人作了淋漓盡致的諷刺。
30年代好萊塢曾把這部小說拍成電影,扮演薩拉·克魯的就是當時最受歡迎的美國童星秀蘭·鄧波兒。後來這本小說又不止一次拍成電影。
曾經也被拍成電視劇,更完整的體現了小說的細節,體現了薩拉·克魯的樂觀、樂於助人以及堅強……
作者為弗朗西斯·霍奇森·伯內特(美)(1849~1924),出生於英國的曼徹斯特。1853年父親去世,母親繼續經營,直到工廠倒閉。弗朗西斯收到過中等教育。由於生活困難,全家於1856年移居到美國,和親戚一起住在一座圓木屋裡面。可以說,對於喪父家貧,弗朗西斯是深有體會的。1905年,她正式成為美國公民。結過兩次婚,伯內特是她第一個丈夫的姓。
從十幾歲開始,弗朗西斯便撰寫短篇小說與故事,以幫助解救家庭經濟困難。1877年,她的長篇小說《勞莉的那個少女》初獲成功。1886年,她的兒童小說《小公爵方特洛伊》出版,名噪一時,成為該年美國三大暢銷書之一,從此躋身暢銷書作家。一生中著有50部小說與故事集,以及七本劇作。代表作有《秘密花園》、《小公主》、《勞莉的那個少女》、《小伯爵》等等。
❷ 《茜茜公主》電影的歷史原型是誰
《茜茜公主》應算一部典型的王室顯貴片,它寫的是19世紀中葉奧地利弗蘭茨皇帝選後的一段宮廷軼事。這部攝制於50年代的奧地利影片,今天讓我們看起來,仍不失其認識上與審美上的很高價值。《茜茜公主》系列影片包括《茜茜公主》、《年輕的皇後》和《皇後的命運》三部曲。
1898年在日內瓦,一名義大利無政府主義者用一把磨尖的銼刀將伊麗莎白刺殺身亡,當時伊麗莎白60歲。據說在得知了伊麗莎白的死亡,弗朗茨·約瑟夫一世曾悄悄地自言自語說:她永遠不會知道我是多麼愛她。
❸ 關於一個外國電影的篇名,有公主和女皇。
西班牙電影《瘋女胡安娜》 Juana la Loca
❹ 《寵兒》有哪些有趣的設定
所以存在究竟是什麼?這樣的探討是蘭斯莫斯嗤之以鼻的。對他來說,開放性才是個體存在的真相。與其尋找,不如在一片混沌中去給予生命意義,愛也好,悲傷也好,或者與情緒無關,存在不過是一團漂浮的物質。重點不在於它是什麼,而在於它是否可以「是什麼」。蘭斯莫斯的精妙正在於:我們都需要正視存在的膚淺。
蘭斯莫斯用一個傷感的的結尾,為兩個小時關於存在的荒荒唐游戲做了個了斷。在這場愛情和權力的拉力賽里,the favourite(寵兒)如同咒語,沒有人能夠如願。
❺ 電影《勇敢的心》中 英國和蘇格蘭到底發生了什麼
13、14世紀,蘇格蘭想要從英國的統治中掙脫出來,展開了民族獨立運動,故事便是講的蘇格蘭人民為追求自由而奮戰。
英王愛德華為鞏固在蘇格蘭的統治,頒布法令允許英國貴族在蘇格蘭享有結婚少女的初夜權,以便讓貴族效忠皇室。王子妃伊莎貝拉是個決斷的才女,她知道這道法令會讓英國貴族有意於蘇格蘭,但更會激起蘇格蘭人民的反抗。年輕的華萊士學成回到故鄉,向美麗的少女梅倫求婚,願意做一個安分守已的人。然而梅倫卻被英軍無理搶去,並遭殺害,華萊士終於爆發了。在廣大村民高呼「英雄之後」的呼喊聲中,他們揭竿而起,殺英兵宣布起義。
蘇格蘭貴族羅伯想成為蘇格蘭領主,在其父布斯的教唆下,假意與華萊士聯盟。華萊士殺敗了前來進攻的英軍,蘇格蘭貴族議會封他為爵士,任命他為蘇格蘭護國公。華萊士卻發現這些蘇格蘭貴族考慮的只是自己的利益,絲毫不為人民和國家前途擔心。愛德華為了緩和局勢,派伊莎貝拉前去和談。但由於英王根本不考慮人民的自由和平等,只想以收買華萊士為條件,和談失敗了。伊莎貝拉回去後才發覺和談根本就是幌子,英王匯合了愛爾蘭軍和法軍共同包圍華萊士的蘇格蘭軍隊,她趕緊送信給華萊士。大軍壓境之下,貴族們慌作一團,華萊士領兵出戰,混戰一場,短兵相接中,他意外發現了羅伯竟與英王勾結,不禁倍受打擊。
伊莎貝拉為華萊士的豪情傾倒,來到駐地向他傾吐了自己的真情,兩人陶醉在愛情的幸福之中。英王再次提出和談。華萊士明知是圈套,但為了和平著想,他依舊答應前去。在愛丁堡布斯設計了陰謀抓住華萊士,並把他送交英王。羅伯對父親的詭計感到怒不可遏,華萊士終於被判死刑。伊莎貝拉求情不成,在英王臨死前,她告訴英王她懷的不是王子的血脈,而這個孩子不久將成為新的英王。
華萊士刑前高呼「自由」震憾所有人。幾星期後,在受封時,羅伯高呼前為華萊士報仇的口號,英勇地繼承華萊士的遺志對抗英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