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搞笑電影 » 解放後教育孩子的電影
擴展閱讀
多人同居電影完整版 2025-05-10 09:46:41

解放後教育孩子的電影

發布時間: 2025-05-10 02:50:49

Ⅰ 適合青少年看的電影 有些電影也可以是教育孩子的好素材

1、《集結號》。解放戰爭時期,連長穀子地率領九連47名戰士在汶河岸執行掩護大部隊撤退的任務,團長下令以集結號為令撤退;慘烈的戰爭中,九連的戰士死傷慘重,由於部隊改了編號,九連犧牲的烈士們也被認定為失蹤,穀子地開始了艱難的尋找,為九連的兄弟們討個說法,也為了探明當年集結號的真相。該片體現了個人的成功與否不是衡量人一生的唯一標准。人生貴在實現自我價值,能培養青少年的責任感、團隊意識。
2、《小孩不笨》。孩子踏入青春叛逆期,父母們通常會投訴孩子很壞不聽話,很難與孩子溝通,其實孩子真的壞嗎?真的完全無法和孩子溝通嗎?每個孩子都會經歷叛逆期,如果這個時候,家長和老師們沒給予適當的教導,反而一味地譴責他們,認定他們是朽木不可雕,或許,社會真的會多一個敗類。別因為大人的無知,而害了孩子。其實,只要大人們和孩子有健康的溝通方式,多賞識他們,包容他們,給予他們肯定,降下身份做他們的朋友,將不難發現,其實孩子並不那麼壞。
3、《放牛班的春天》。它講述了世界著名指揮家皮埃爾·莫安琦重回法國故地出席母親的葬禮,他的舊友送給他一本陳舊的日記,看著這本當年音樂啟蒙老師克萊門特留下的日記,皮埃爾回想老師當年的心境,一幕幕童年的回憶也浮出記憶的深潭。

Ⅱ 鍗侀儴蹇呯湅鐨勬暀鑲茬數褰卞浗浜э紝姣忎竴閮ㄩ兘鏄鏁欑戜功綰у埆

涓銆併婃垜浠璇炵敓鍦ㄤ腑鍥姐
褰辯墖浠ヤ腑鍥戒笁澶ч噹鐢熷姩鐗╁舵棌涓轟富綰匡紝涓茶仈璧峰ぇ鐔婄尗銆侀噾涓濈尨銆侀洩璞圭瓑鐝嶇█鍔ㄧ墿瀹舵棌鐨勭敓瀛樻垚闀挎晠浜嬶紝鍦ㄨタ鍗楃兢灞卞拰宸濊棌楂樺師鐨勭編鏅涓鎺㈣ㄧ埍涓庤鐖便佺敓鍛藉懆鏈熺瓑涓婚樸
浜屻併婅儗璧風埜鐖鎬笂瀛︺
鏄鍥藉唴闈炲父鍔卞織鐨勬暀鑲茬墖錛屽叧浜庡北鏉戣傳鍥板︾敓鐨勫嶮澶у井鐢靛獎涔嬩竴銆傝繖閮ㄧ數褰辯殑涓諱漢鍏鏄涓涓鐢熸椿鏉′歡闈炲父鑹拌嫤鐨勫皯騫達紝浠栧跺湪灞卞尯錛屼笂瀛﹁佽蛋寰堣繙鐨勮礬銆備粬鐨勭埗浜蹭篃鐢熺棶浜嗭紝闇瑕佺収欏俱傝繖涓灝戝勾鍙鑳藉甫鑷宸辯殑鐖朵翰涓婂︺
涓夈併婁竴涓閮戒笉鑳藉皯銆
榪欐槸涓閮ㄥ叧娉ㄤ腑鍥藉啘鏉戞暀鑲茬殑鐢靛獎錛岃繖閮ㄧ數褰辯殑鏁呬簨鑳屾櫙鍙戠敓鍦ㄤ竴涓灝侀棴鐨勫北鍖猴紝閭i噷鐨勫╁瓙浠娌℃湁鎺ュ彈榪囧お澶氱殑鏁欒偛銆備絾鏄錛屾湁涓浣嶅コ鑰佸笀錛屽湪寰楃煡鑷宸辯殑瀛︾敓閫瀛﹀悗錛屼竴鐩村姖瀛︾敓瀛︿範銆
鍥涖併婅タ娓歌頒箣澶у湥褰掓潵銆
涓鍥藉礇璧風殑鏍囧織鎬т綔鍝侊紝銆婅タ娓歌般婭P鍔ㄧ敾緇堜簬鎽嗚劚浜嗗勾杞誨氬勾鐨勬爣絳俱傛垜浠鐨勫╁瓙鍊煎緱鐪嬫洿鎴愮啛鐨勪綔鍝侊紝浠栦滑瀵硅タ娓哥殑鐞嗚В涓嶅簲璇ュ矓闄愪簬瀛欐偀絀烘墦濡栨銆
浜斻併婂摢鍚掍箣欖旂ラ檷涓栥
鍦ㄥ獎鐗囦腑錛屽摢鍚掍笉鍐嶆槸澶╀箣楠勫瓙銆佺伒鐝犺漿涓栵紝鑰屾槸欖旂ラ檷涓栥傛垚涓轟簡涓涓璁╂暣涓闄堝樺叧閮藉蟲曞拰璁ㄥ帉鐨勪漢銆備絾浠栧苟娌℃湁琚鍛借繍鎵鎶樻湇錛岃屾槸鐢ㄨ嚜宸辯殑鍔鍔涙壄杞浜嗕笘浜哄逛粬鐨勮鍒わ紝鏈緇堟垚闀誇負浼椾漢鎵縐伴亾鐨勮嫳闆勩傝繖閮ㄧ數褰卞憡璇夋垜浠錛岀埗姣嶈佹帴鍙楀╁瓙鐨勪笉瀹岀編錛岀粰瀛╁瓙瓚沖熺殑闄浼村拰寮曞礆紝瀛╁瓙瑕佸︿細涓嶆斁寮冿紝鐩鎬俊鐢熷懡鍜屽懡榪愭帉鎻″湪鑷宸辨墜涓銆
鍏銆併婅蛋璺涓婂︺
鏄涓閮ㄦ牴鎹鐪熷疄鏁呬簨鏀圭紪鐨勬暀鑲茬墖銆傝繖閮ㄧ數褰辯殑涓諱漢鍏浣忓湪涓涓闈炲父鍋忓兓鐨勫北鍖猴紝瑕佷笂瀛﹀彧鑳界炕灞辮秺宀銆備絾鏄灞遍噷娌℃湁妗ワ紝鍙鏈変竴鏉″緢鍗遍櫓鐨勭懷瀛愩
涓冦併婂ぉ鍫傚洖淇°
榪欓儴鐢靛獎鍦ㄥ浗鍐呮瘮杈冨喎闂錛屼絾鍦ㄥ浗闄呬笂鑾峰緱浜嗗緢澶氬栭」錛屾瘮濡傚痙鍥界43灞婃煆鏋楀浗闄呯數褰辮妭鍥介檯鍎跨ュ獎瑙嗕腑蹇冨栵紝緹庡浗絎10灞婅姖鍔犲摜鍎跨ョ數褰辮妭鏈浣沖獎鐗囧栵紝鑽峰叞絎7灞婂効絝ョ數褰辮妭鏈浣沖獎鐗囧栥......
鍏銆併婃祬钃濇繁钃濄
鐢靛獎鐨勬儏鑺傚緢綆鍗曪紝浣嗘垜鑳界粰浜轟滑鐣欎笅闈炲父娣卞埢鐨勫嵃璞°傛晠浜嬩粠涓涓灝忕敺瀛╃殑鏁呬簨寮濮嬶紝浣嗘槸鏈夊緢澶氳Е鍔ㄥ績鎯呯殑鐢婚潰銆傛垜浠姣忎釜浜虹殑浜虹敓閮芥槸涓涓鐢辨祬鍏ユ繁鐨勮繃紼嬶紝灝卞儚钃濊壊鐨勫彉鍖栦竴鏍鳳紝瀵逛簬浜洪檯鍏崇郴錛屼簨涓氬彂灞曪紝鐢熸椿鏈韜涔熸槸濡傛ゅ悧錛
涔濄併婄鍥涘紶鐢匯
褰辯墖鏁翠綋鐢婚潰闈炲父鍞緹庯紝闈炲父濂界殑鎻忚堪浜嗕竴涓瀛╁瓙鐨勫ぉ璧嬪拰鎰忓織錛岃╀漢浠瀵瑰彴婀劇渷鐨勯庡湡浜烘儏鏈変簡鏇村ソ鐨勪簡瑙e拰璁ょ煡銆傞氳繃涓諱漢鍏鎵鐢葷殑鐢誨儚錛岃繖浜涚浉緇у嚭鐜扮殑浜虹墿閫愭笎鏋勫緩璧鋒絿婀樼殑浜虹敓杞寤擄紝騫跺湪鏈鍚庣殑絎鍥涘箙鐢諱腑錛岄忛湶鍑烘儕浜虹殑鍙戝睍鍜岀湡鐩搞
鍗併併婂╁瓙鐨勫ぉ絀恆
褰辯墖涓寮濮嬶紝欏鵑樋鏁忓氨鎶婅嚜宸辯伩鐑傜殑絎戝瑰拰澶╃湡鏃犻偑鐨勭ョ湡鐢昏繘浜嗛儹鍏堢敓鐨勫績閲岋紝灝卞儚涓鎶歸槼鍏夌収鍦ㄤ簡鎴戠殑蹇冧笂銆傛暣閮ㄧ數褰辨病鏈夊嶆潅鐨勬墜娉曞拰鏇叉姌銆傛梺鐧藉氨鍍忎竴鏉$紦緙撶殑灝忔邯錛岃岄【闃挎晱灝卞儚涓鏉″揩涔愮殑姘翠腑灝忛奔錛屾父璧板湪瀹朵漢銆佸悓瀛︺佽佸笀鍜屼粬蹇冪埍鐨勭尗涔嬮棿銆

Ⅲ 中國五部教育孩子的電影

中國五部教育孩子的電影有如下:
1、《一個都不能少》
是一部關注中國農村教育的電影。故事背景發生在一個封閉的山區,孩子們沒有接受過太多的教育。一位女老師在得知學生退學後,一直勸學生學習。影片選用的演員均是普通中、小學的教師和學生,他們以真誠質朴的表演演繹出感人的故事。這部電影通過講述關於農村、貧窮及文盲的問題,深刻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貧困對教育的影響。它提醒人們要關注農村教育的現狀,努力為每個孩子提供公平的教育機會。
2、《背起爸爸上學》
是我國一部由趙強、於芮、江化霖和顏丹晨等人主演的教育電影,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個生長在山區里的孩子,因為自己父親身患疾病,選擇一般照顧父親,一邊上學的勵志故事。
3、《草房子》
是我國一部由曹文軒同名小說《草房子》改編而成的教育類電影,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住在草房子裡面的桑桑和他爸爸,一起在這個小山村裡面讀書、玩耍的故事,該電影獲得了中國電影金雞獎的最佳兒童片。
4、《遙望南方的童年》
是一部根據真人實事改編而成的電影,講述了一位鄉村小學教師易明堂為幫助農村的留守兒童開設學堂時所遇到的一系列艱難問題。這部電影的情感能夠引起人的共鳴,因為它是根據真人故事而改編的,所以更能夠引起人們對留守兒童學習的關注和理解。主人公為了幫助留守兒童學習,做了許多努力。這部電影通過真實的故事情節和感人的故事描寫,向觀眾展示了留守兒童在困境中的堅持和努力,讓觀眾深刻體會到「遙望南方的童年」這一主題的含義。
5、《走路上學》
是我國一部由丁嘉力和阿娜木齡兩人主演的教育類電影,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和目前相依為命的兩姐弟,為了去山的另一邊上學,而不得不每天都走著危險的細繩索道,這部電影成功改變了該山區的跨山條件。

Ⅳ 中國十部教育孩子的電影

中國十部教育孩子的電影:

1、一個都不能少

導演:張藝謀

《奔跑的少年》是我國一部由伊利多斯·帕如克、努爾曼姑·吐爾地玉素甫和阿依古麗·阿不都拉等人主演的教育電影。

故事發生在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的一個新疆村莊里,主人公帕爾哈提是一所小學的教師,幼年時候的足球夢想被父親扼殺。沙丘上,一顆足球被風吹到帕爾哈提的腳下,喚起了他對足球的回憶和熱情。他將足球帶回家縫好,由此一顆「天賜」的足球便改變了帕爾哈提和他班上十幾個孩子的命運並組建了一個傳奇的球隊。

Ⅳ 淺析電影《孩子王》中的教育

一、電影《孩子王》概述

《孩子王》是由 阿城 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的電影,講述了中國「十年動亂」時期,知青「老桿」被調到農場中學教書;他盡己所能教給學生真正有用的知識,最後卻因沒有按教學大綱及課本教課而被解僱的故事。所謂「孩子王」,指的即是「教師」這一職業。影片整體的意境不顯波瀾,卻展示了當時中國的一些教育問題,暗藏了深刻的主旨。本文將以其中傳達的教育觀念為切入點展開,並對其中一些細節進行探討。

二、《孩子王》中的教育觀

1、平等真誠、虛心求教

「講老實話,字,我倒是認識不少;書,沒教過,不知道該教你們什麼。你說說看,李老師是怎麼教的?」

老桿初來乍到,面對學生的質問,他沒有生氣,而是誠實地承認自己「確實不會教書」,並虛心地向學生請教平常教書的方法,這體現了老桿平等真誠的教育觀念。之後他讓學生一個個上台圈出黑板上的生字,又進一步拉近了他與學生之間的距離。

老師和學生不應該是絕對的上與下的關系,而應是一種相對平等的教學相長的關系。長久以來的傳統教育都強調學生應「尊師重教」,這沒有錯,但一定程度上也導致了一些老師對「尊重學生」的忽略。平等、真誠的理念都基於對學生的尊重,對教育事業的敬畏。這也是良好師生關系建立的必要條件。

2、腳踏實地、學以致用

「我收拾著一應教具,覺得這兩節課尚有收獲,結結實實地教了幾個字,有如一天用鋤翻了幾分山地,計工員來量了,認認真真地記在賬上。」

在老桿來之前,學生上課即是抄書。在尚有許多生字存在的條件下,學生們並不能理解課文的含義,一味地抄書講解也就失去了意義。老桿放棄課文講述而專攻生字的決定,無疑是最利於學生自身發展的。幾個「結結實實」的漢字,勝與十萬高談闊論的文章——價值取決於是否內化於己。

山裡的孩子們並不會寫作,甚至一篇文章下來,不過一個「兔子尾巴」似的「走」字,老桿卻說這樣至少讓人明白「他不是跑來的,也不是飛來的,更不是叫人背來的,而是走來的」。「清楚」是老桿對這些孩子唯一的標准,也是最為實際的標准。語言文字的功能性在於傳情達意,而能夠「傳達」的首要條件,便是清楚。修飾性的語言只是輔助,如同房子中的牆飾、浮雕,這些是不能稱重的,真正承擔起房屋的架構的,仍是樸素的房梁支柱。

在作文章之外,「清楚」的首要性可延伸至為人處世的方方面面。不論做何事,都必須腳踏實地地做,不可做連字也不識,抄「社論」做文章之事。在自身能力有限時,至少保證「清楚明白」,內修而外致,方能屹立不倒。

3、就事論事、適時嚴厲

「我們說好是你昨天寫今天的勞動,你雖然作文是昨天寫的,但勞動也是昨天的。記錄一件事,永遠在事後,這個道理是扳不動的。」

影片中,王福是個刻苦努力的學生,他與老桿以字典為賭注,稱自己今天能完成明天勞動後的作文。在他提前完成了勞動與作文,並與第二天交於老桿後,老桿對他說了這段話。此時的老桿是嚴厲的,他沒有因為王福的努力,或是王福向來的「好學生」形象而遷就他,讓他贏得這個賭注,而是借刺深刻闡述了「記錄一件事,永遠在事後」的道理。「就事論事」的教育觀念是老生常談的,但能做到卻又是難能可貴的。

由於刻板印象造成的教育中區別對待的現象至今仍不鮮見。老師常常對「好學生」會稍顯寬容,而對「差學生」則更為嚴厲,這在教育中是不恰當的。教師對於學生的態度應當取決於學生處於事件的對錯,正確的事情應當贊賞,而錯誤的事情無論對象是誰都應該加以批評,闡明原委,這樣才能在學生中樹立正當的對錯觀與賞罰觀。

4、時時反思、常懷審視

「我每每點一支煙在旁邊望他抄。有時懷疑起來,是不是我害了學生?書究竟可以這樣教嗎?學也究竟可以這樣學嗎?初時將教書看得嚴重,現在又將學習搞得如此呆板,我於教書,到底要負怎樣的責任?」

這是老桿的自我懷疑與反思,也應當是每一位教師都應常常問自己的問題。教育是發展的,甚至教育應當走在時代之前,而非在時代的浪潮中被裹挾。所謂「正常」的教育模式,有時候已經成為限制孩子發展的枷鎖,如果我們陷入這種「潮流」,我們是否有勇氣去突破禁錮,去尋找更好的教育方式?我們所身負的教育責任,不僅僅是講授書中的文化知識,更是去培養一個個立體的人。因此,在從事教育事業時,我們必須時時反思,常懷審視的目光,承擔起下一代的責任。

三、《孩子王》中的細節反思

1、循環的故事

「老黑他們明白過來,極嚴肅地一齊吼道:『講的什麼呢?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廟,廟里有個和尚講故事。講的什麼呢?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廟……』」

影片里老黑一眾將這個循環的故事吼得極富節奏感,這個場景卻透著無法言說的荒誕與虛無。重復的情節還有老桿的兩次上山下山。這種重復循環的情節設置,既是前後的一次對比,同時也從結構上暗喻了影片循環的本質。而上山下山的重復,又如同西西弗斯神話,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而意義在何處尚看不見盡頭。這也透露著歷史循環於一代人的悲劇性。在這樣的歷史洪流中,怎樣的教育似乎都無濟於事。

王福的一個標志是「抄字典」,而「抄字典」行為本身也是重復。影片最後,老桿給王福的一句話是:「今後什麼都不要抄,字典也不要抄」。這是在引導王福跳出循環,還是一聲無奈的嘆息,暗示著王福也無法跳出歷史、階級的層層圈套?答案尚未可知。

2、放牛娃的象徵

放牛娃在影片中是一個象徵性的人物,老桿曾四次與放牛娃相遇,他執著地詢問其是否要念書識字,得到的只有呆滯的凝視。放牛娃的身份經歷,影片中沒有展現,但僅從他迷濛的目光中,我們可以推測他對「讀書」並無概念,也不知讀書對改變命運的重要性,甚至連「改變現在的生活」的意識也沒有,只是機械地接受著生活現狀。當時中國又有多少這樣處於教育背面的孩子呢?老桿有心教授,卻空有表達,實乃心有餘而力不足。

3、紫色迷霧的隱喻

影片的最後,老桿被迫離開農場中學,他走進了一片紫色迷霧中,神色迷茫。這片迷霧即是以當時的視角,對中國未來教育發展的隱喻。老桿要回隊里勞作,孩子們繼續抄著講著階級斗爭的課文,他教孩子們識字寫作的這段日子,是否會如向一潭死水裡投的一顆石子,激起的波紋轉瞬即逝,老桿在迷茫,很多人也在迷茫。眾多的迷茫匯聚成紫色迷霧,仍只能隨時代前行,懷抱著教育的希冀,等待霧散雲開的那一天。

四、總結

雅斯貝爾斯在《什麼是教育》中說:「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雲推動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在電影《孩子王》中,我們看到了一位真誠平等,學以致用、不盲從時代的教師形象,也看到了中國當時教育制度,教育方式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對中國教育未來發展的憂慮。在當今時代,這些問題都得到了較大程度的解決與改善,但知青老桿傳達的教育觀念,依然值得我們學習品味。

參考文獻
[1]陳琳.《孩子王》的影像寓言[J].視聽,2020(12):88-89.DOI:10.19395/j.cnki.1674-246x.2020.12.044
[2]邱晨晨,姜思羽.作為教師,我是誰?——來自電影《孩子王》的追問[J].中國教師,2019(05):119-121.
[3]萬思揚,蘇米爾.壓抑的年代與反叛的精神——再談電影《孩子王》的文化意涵[J].電影評介,2017(11):56-58.DOI:10.16583/j.cnki.52-1014/j.2017.11.016.
[4]阿城.《棋王樹王孩子王》

Ⅵ 教育孩子的電影有哪些有哪些電影是教育孩子的

1、《一個都不能少》:導演張藝謀,這部電影是我國由魏敏芝和張慧科主演的教育類電影,根據施祥生的小說《天上有個太陽》改編,講述了一位在鄉村教學的女教師的故事。
2、《天堂回信》:導演王君正,主演石晨、李丁和肖雄等,是小學生必看的十部電影之一,講述的是孫子在與爺爺分別後,寫給爺爺一封永遠不會回復的信件的感人故事。
3、《背起爸爸上學》:導演周友朝,主演趙強、於芮、江化霖和顏丹晨等,講述了一個生長在山區里的孩子,為了照顧身患疾病父親同時上學的不懈努力。
4、《走路上學》:導演彭家煌,主演丁嘉力和阿娜木齡等,基於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了兩姐弟為上學不得不每天走危險細繩索道的故事,該電影成功改善了該山區的交通條件。
5、《草房子》:導演徐耿,根據曹文軒小說《草房子》改編,講述住在草房子里的桑桑和他的父親在個小山村裡的讀書、玩耍的故事,該電影獲得了中國電影金雞獎的最佳兒童片。
6、《美麗的大腳》:導演楊亞洲,主演倪萍、袁泉和孫海英等,主人公是一位處於西部落後地區的農村婦女,盡管生活困難,但她始終堅持努力。
7、《遙望南方的童年》:導演易寒,主演易志兵、何偉欣和謝媛等,改編自真人故事,講述主人公為了幫助留守兒童學習所做的努力。
8、《媽媽你真棒》:導演閆月,主演謝林彤、梁哲和鍾熠等,講述一位失去親生母親的初中生與一個有著媽媽基因的機器人之間的溫馨故事。
9、《一生只為一事來》:導演張亞海,主演穆婷婷、譚凱和鞏漢林等,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講述支月英在艱苦條件下為大山裡的孩子帶來命運變革的感人故事。
10、《奔跑的少年》:導演戴維,主演伊利多斯·帕如克、努爾曼姑·吐爾地玉素甫和阿依古麗·阿不都拉等,講述主人公帕爾哈提如何憑借一顆足球改變了他和學生的命運,並組建了一個傳奇的球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