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搞笑電影 » 兒童創傷電影

兒童創傷電影

發布時間: 2022-05-12 18:06:45

A. 一部美國電影。反映心理的,主人公有童年創傷,主人公還加入了(消服會)消費服務協會吧。。貌似。。叫的

致命游戲 美國電影 1997 導演,大衛.芬奇
主演:邁克爾.道格拉斯 西恩.潘

B. 誰記得劉德華的一部電影,就是講一個小孩子摔跤了,結果手受傷,沾了葯水,結果睡了一覺變成了劉德華的故

罪愛嗎那個小孩是被村民下葯毒死了

C. 中國電影:身心創傷及表達方式

1. 什麼是創傷、心理創傷、創傷性事件
2. 對創傷性事件的反應
3. 創傷對健康的影響
4. 創傷後應急障礙(PTSD)

創傷是痛苦的!它會打亂人們原來的生活!
一、創傷、心理創傷、創傷性事件
創傷:由外界因素造成的身體或心理的損害。構成創傷的條件:
第一,事件本身的性質。一般包括現實的或害怕的死亡,以及嚴重的身體或情緒的損害;
第二,事件對於受害者具有的意義。有些體驗對任何人都可能是創傷性的,如被強奸,而有些事件則因人而異,這主要是它對當事人具有什麼意義。
創傷性事件:指那些嚴重威脅安全或軀體完整性的、引起個體社會地位或社會關系網路發生急驟的威脅性改變的、引起災難性反應的事件。共同特點是感覺強烈的恐懼、無助、失控和毀滅的威脅。
創傷性事件分為三類:
(1)自然災難
-地震,如唐山、台灣921大地震
-洪水
-颶風
-森林火災
-火山爆發、雪崩、山體滑坡等
(2)意外災難
-火車、地鐵、汽車的運輸災難,每年我國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超過十萬人
-空難,如大連空難(2002年5月7日)
-海難,如煙台特大海難(1999年11月25日,有150多人死亡,100多人失蹤,36人獲救)及2003年5月2日361號潛艇發生海難。
-火災或煤氣爆炸,如1994.12.8克拉瑪依一劇院失火燒死了300餘人,其中大部分是中小學生。2000.12.25洛陽商廈特大火災。
-建築結構的坍塌,如煤礦坍塌
-環境災難,如核災難
(3)人為災難(暴力、犯罪和恐怖主義引起的)
-家暴
-搶劫
-槍擊
-爆炸
-強奸
-被拐賣
-性侵犯、性虐待
-拷打或關禁閉
-人質劫持
-戰爭(如戰俘心理創傷)
-恐怖活動

(4)其它重要的生活事件,如重要喪失(失業、離婚、死亡等);不公正待遇(***被打成右派);醫療事故;經歷他人死亡過程等

二、對創傷性事件的反應
創傷可以影響整個的人,包括身體、智力、情緒和行為的改變,如早期受到虐待的經歷,可以影響甚至阻礙一個人發展穩定的自我感覺。每個人都以獨特的方式對創傷做出反應,這取決於創傷的細節,以及當事人獨特的自我和經歷。
常見的反應包括:
1.生理層面
心跳加速、血壓上升
呼吸急促
暈眩、胃痛與腹瀉
頭痛
虛弱感、麻木感、手腳感到刺痛或沉重
過度的驚嚇反射動作
疲憊感
食慾改變
2.認知層面
注意力差或記憶力有問題
理解困難,思考緩慢
看待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改變
對環境的警覺性增強(過渡警覺)
與自我失去聯系(分離)
閃回
惡夢
3.情緒層面
焦慮與恐懼,沒有安全感
無助感,感受到孤立、冷漠或疏遠
悲傷、哀悼、憂郁、心情低落
內疚
憤怒、易怒,過度亢奮的,不休息的
情感否認、麻木感,什麼事情都不喜歡
失去信心、自尊
4.行為層面
退縮或遠離他人
容易驚嚇
迴避
敵對或好攻擊
溝通困難,不管是口語上或書寫上
憤怒感,經常與別人爭論
飲酒、抽煙或服葯的量過量
進食習慣改變
一部分受害者可以在沒有專業人員幫助的情況下自己消化其創傷(約佔70%)
另外一部分人則或多或少會由此而產生心理障礙(約佔30%):如焦慮、抑鬱、軀體形式障礙(如疼痛等)、進食障礙、睡眠障礙、酒依賴和葯物依賴等應激事件。主要透過"危險"與"失落"來傷害當事人,前者衍生焦慮,後者衍生抑鬱。

三、創傷對健康的影響
"創傷後應激癥候群"事實上會造成中樞神經系統的神經化學系統改變,也直接影響身體健康,如:容易血壓升高、心臟動脈硬化、甲狀腺功能異常、免疫系統功能下降而易於感染,對於疼痛感受力增加而容忍度下降,更易造成慢性疼痛。
造成的心理困擾也對於個人自我照顧及人際關系帶來壓力,所以大多數的倖存者都可能有身體系統的多重健康問題,如:心血管系統、肺臟系統、神經系統、胃腸系統。
造成不能信任及不能親密,對於身體健康的求助也常造成影響:如對治療者的懷疑、無法提供完整資料、溝通困難、在診斷及治療中變為消極、以身體症狀表達大多數問題等等,常會造成健康問題。
根據MacFarlane(1988)對面臨叢林火災的消防隊員追蹤研究顯示,其中約有50%的隊員在事發四個月後就無心理困擾,9%隊員在四個月後仍有心理困擾,但在一年內復原,6%的隊員在事發後約一年內有心理困擾。但在兩年半內復原,10%隊員在事發至兩年半後持續有心理困擾,6%隊員有間歇出現的心理困擾,19%隊員有延遲出現的心理困擾。
1.憤怒
憤怒來自兩點:第一、來自挫折;第二、來自退化的無助感受。不管是源自哪一種原因,或許是未能將災民從災難現場搶救出來又或許眼睜睜看到災民因消防搶救的各種因素不力而喪失性命。很多人都曾感受過強烈的憤怒,但是缺乏宣洩的對象因此憤怒便退而反射到自己內部,以沮喪、愧疚或低自尊等方式呈現。
2.愧疚
有許多事情可能會在失落後引起愧疚感。例如:在地震中未能及時搶救出受困於瓦礫中的災民、火災中因不當射水使民眾財產損失嚴重、執行救護過程中親眼目睹患者DOA(dead on arrival,到達前或送到時已死亡的)征狀等等。
3.焦慮和無助
在災難搶救的過程當中,尤其以死亡事件留給災難搶救人員的往往是焦慮和害怕,而大多數的焦慮來自無助的感覺。在執行任務完畢之後常會存在價值觀念的混淆,質疑人活著的意義和目的等問題,此時若沒有來自團體或工作團隊的精神支持將會有強烈無助的感覺。這樣的情況普遍發生在災難搶救人員身上,尤其以新手最為明顯。
伊拉克戰爭給民眾造成了深重災難,更使眾多兒童的幼小心靈蒙受嚴重創傷。備受國際媒體關注的伊拉克兒童阿里·阿巴斯,不幸在戰爭中失去雙臂,是13個親人中唯一的倖存者。2003年8月7日他到英國接受電子手臂的治療。生理的創傷是可以補救的,但戰爭的陰影和傷口對人的心理世界的傷害和仇恨是難以解除的。小阿里是幸運的,但這種幸運又是殘缺的。
巴以沖突也是如此。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40%猶太兒童患有中度甚至嚴重"精神緊張綜合症",其中9%需接受治療。而此前一項類似的研究也表明,70%巴勒斯坦兒童有相同症狀,在約旦河西岸37%兒童的症狀表現嚴重。
在特拉維夫大學阿維塔爾·勞費爾博士新近主持的調查中,共有3000名居住在巴以邊境地區的7至9年級猶太學生接受了抽查。結果顯示,70%受訪者稱沖突已對他們行為舉止造成影響,其中不少人曾目睹流血事件;20%的人稱有親人在沖突中受傷或在自殺性爆炸中喪生;2%的學生稱親歷暴力事件。
以色列心理學家帕特說,孩子們經常耳聞目染發生在身邊的暴力事件,自然感到極端無助和恐懼,甚至引發精神疾病。許多孩子經常無故變得情緒緊張、低落或煩躁,夜晚經常失眠、做噩夢,食慾不振,表現出明顯的強迫症狀或進攻性。一些以色列父母說,他們的孩子一到夜晚就感到恐懼。許多父母禁止孩子看電視,害怕電視中流血事件場面給他們帶來更大刺激。

四、創傷後應急障礙(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 PTSD)
定義:對因創傷性事件造成的心理健康受損而出現的各種精神、心理和行為的改變,稱為心理創傷後應激障礙〔美國精神病協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於1980年正式把這類不尋常壓力所引起的創傷症狀列入DSM-III(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精神疾病統計診斷手冊)〕。它是一組由心理社會因素所致的心理疾病。實際上,肉體上的傷害僅是受害者較為顯而易見的表徵,而其內心世界所受的創傷卻往往不為人知。

影響因素:生活事件和生活處境;年齡特點;社會文化特點;個體人格特點、教育程度、智力水平、生活態度、信念及當時的軀體功能狀況等。
此類心理性創傷有時影響到目睹事件經過的家屬或他人、戰爭中目睹殺戮實景的士兵、空難事件中的救難人員、或眼見暴力事件過程的個體,雖然不是事件的直接受害者,卻均有可能罹患心理性的創傷為人所察覺。
臨床症狀:麻木、迴避、驚慌、分離、沮喪、自殺傾向、睡眠障礙、焦慮、抑鬱、酗酒或葯物濫用等,以致影響正常的生活作息或社交活動。
PTSD歷史回溯
"心理創傷"現象始於第一次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當時許多士兵因情緒激動、精神崩潰、注意力無法集中、失眠、憤怒、哭泣等等症狀,導致他們必需被遣離戰場。但是有些個體所呈現的此類症狀,並未因返到後方而有所改變。當時這些因戰爭壓力而引起的創傷症狀,被稱為"Shell Shock"一-震嚇痴呆症,或"War neurosis"――戰爭神經質。

PTSD診斷
PTSD符合世界衛生組織的ICD-10精神與行為障礙分類F43.1診斷標准。PTSD臨床症狀按ICD-10診斷要點描述可分為三大類:
發生嚴重創傷時間後的6個月內
反復的、闖入性的回憶或重演創傷體驗
持續迴避或普遍性反應麻木
持續的警覺性增高

D. 伍迪艾倫反映童年創傷的電影叫什麼

無線電時代 Radio Days (1987)

E. 誰能推薦一些有關童年心理創傷的感人電影,先謝過了!

紙飛機 我的法官媽媽 流淚的花季

F. 外國電影,童年受創傷長大成變態殺人犯,那個電影叫什麼_

《八面埋伏》是是雷尼·哈林執導的影片。
故事講述:離海岸不遠的一個小島上,七個年輕特工正在進行代號「八面埋伏」的心理分析訓練。該項目的主要內容是模擬連環殺手犯罪,由受訓特工進行調查。七個年輕特工跟著兩個老特工上島受訓,任務是捕捉代號「木偶師」的虛擬殺手。從他們上島開始,意外連續發生。他們終於認識到,島上有一個真正的連環殺手,這人已經周密安排,要殺掉他們。他們無法向外界求援,也不敢信任任何人。想逃避被兇手一一殺死的命運,他們只能善用剛剛學到的知識。

G. 求和電影雨人類似的有童年創傷的電影,要求可以對其用心理咨詢的知識做分析

漢尼拔本身也是有童年陰影造成創傷,導致後來的一系列變態行為的,不過和「雨人」不是一個類型的

H. 求日韓恐怖片 小孩子在手術中未完全麻醉,術後心裡創傷,長大後復仇

韓國電影《回歸》 一次手術中,年幼的病人身上發生了可怕的麻醉覺醒事故。這恐怖的經歷和巨大的疼痛讓病人的性格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甚至在出院後犯下了連殺數人的不可饒恕的罪過而被關入了精神病院。當然,這場事故的責任,被歸於主刀醫生,即柳在宇(金敏明 飾)的父親的身上。繼病人在精神病院神秘失蹤後,柳在宇的父親也一蹶不振。 一轉眼,25年過去了。就當眾人以為事故帶來的傷痛早已平息的時候,已經成年的病人再度現身了,圍繞著他發生的,是又一連串的非法神秘事件。為了查明真相,柳在宇聯合同事張植浩(鄭有錫 飾)和江旭煥(劉俊相 飾)等人,對病人展開了調查和追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