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暑假裡,如何提高孩子的防拐意識
1.通過故事對孩子進行防走失教育。告訴孩子:外出時,要緊緊抓住爸爸媽媽的手,千萬不要離開爸爸媽媽。例如故事《小兔湯姆走丟了》,以孩子的視角看世界。當幼小的孩子走失後,個子矮小的孩子抬眼望去,滿世界都是大人的腿,看不到一張臉,太可怕的情景了!可以講這個故事給孩子們,並且提問「假設是你,你怎麼辦?」
2.採用談話法進行防走失教育。採用具體談話問答的形式,教給孩子自我解救的有效方法,提高孩子防拐騙、防走失等技能。讓孩子了解具體情境下走失了應該怎麼辦。
3.利用「游戲」「情景表演」等形式進行教育。可以讓不同的兒童和教師扮演角色,進行游戲或者模擬真實情景表演,分別開展「不隨便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的食物」「陌生人來了怎麼辦」「被別人拐騙怎麼辦」「找不到家怎麼辦」等一系列「防走失、防拐騙」的安全主題教育活動,讓幼兒在活動中真實體驗到安全的重要性。讓孩子知道,跟著陌生人走,吃陌生人給的東西很危險。增強孩子防騙意識,提高自我防護能力。
進行防拐騙防走失演練
為做好孩子的安全防範教育工作,幼兒園要制定《防幼兒走失應急預案》,經常策劃「防拐騙防走失演。練」活動,不斷訓練防騙防拐技巧,提高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
例如,可以進行「喊媽媽,喊救命」模擬演練。找幾位從未與幼兒謀面的家長充當「騙子」。用各種方法引誘幼兒,模擬行騙場景,誘騙孩子。假設陌生人要把小朋友抱走了,小朋友一定要大喊:「媽媽快來啊!」「救命啊,有人抱我了!」這樣的演練比游戲更逼真,更有教育意義,但要注意分寸,要找年齡大的孩子演練,並提前告訴他們,還要注意扮演角色,以免使參加演練的孩子受到驚嚇。
家園聯手進行教育
幼兒園可以通過家長會、群發飛信、致家長一封信、宣傳防拐專刊等多種形式,向家長宣傳關於「防走失、防拐騙」方面的教育信息,引起家長重視,提高家長的防範意識,取得家園教育的一致性。
為了確保幼兒人身安全,幼兒園還要採取一系列的有力措施,如與家長簽訂接送幼兒安全責任書、嚴格執行接送卡制度、對中途離園幼兒進行詳細記載、禁止外來人員隨意進入幼兒園等,對外來人員要詳細詢問並做好出入園登記,從而在根源上杜絕幼兒走失、冒領等安全事故的發生。在平時戶外教學活動中,每個環節都要清點孩子人數,確保萬無一失。
總之,預防兒童的走失,不僅是家庭、學校的責任,也是政府、社區等全社會人員共同承擔的責任。所以,身為社會大家庭中的一員,我們呼籲更多的人來關心、愛護兒童,在他們遇到危險的時候予以救助。
1、讓孩子記住自己居住的地點和電話號碼(嵐嵐還小,呵呵暫時還不懂,不過陌生的人她都不讓抱抱之類)
讓孩子不僅要記住父母的名字,還要記住自己住的是哪個城市以及小區的名字和門牌號。還要記住父母的手機號碼,同時還要教孩子如何打電話。
B. 兒童防拐防騙的幼兒歌
1,護子兒歌 小白兔,上學校, 見生人,有禮貌。 不說話,笑一笑, 蹦蹦跳跳快走掉。 我家有個小花狗, 生人接它它不走。 搖搖頭呀擺擺手, 見了媽媽我才走。 街道門牌要記清 清晨太陽升在東, 夜裡馬勺北斗星。 街道門牌要記清, 會認東西南北中。 兒童防拐騙歌謠2 2,防拐兒歌 陌生人 給零食 莫伸手 不貪吃 陌生人 來搭茬 不說話 轉身走 陌生人 給飲料 不要喝 怕下葯 陌生人 抱你走 抓住欄桿不鬆手 家長們 得警惕 防拐意識要升級 孩子們 別恐懼 爸媽一定找到你 兒童防拐騙歌謠3 3,防拐兒歌 小學生,要記牢, 不要一人離家校。 放學不是親人接, 要向老師去報告。 遇到生人來問道, 不要靠近有禮貌。 生人送禮又請客, 堅決拒絕快走掉。 4,胖小子,坐門墩兒 胖小子,坐門墩兒。要帶我走可沒門。問我名字還沒起,給我吃的不希奇兒。 胖小丫,坐門墩兒。要帶我走可沒門。問我名字還沒起,別摸褲衩和背心兒。 小案例:去幼兒園講平安,幼兒園如夢幻之國,講課似入童話世界。告訴小朋友:「小褲衩小背心不許別人摸」,女孩補充:也不許看。一男孩忽高喊:我從來不穿褲衩。裝沒聽見,繼續… 提示:帶孩子外出防拐8招:不露信息不露富,勿迷觀棋與跳舞。片刻不要離視線。電話門牌要背熟。 1。外出不穿露富衣服。 2。不用高擋嬰兒車。 3。不在公眾媒體發孩子照片與信息。 4。老人帶孩子勿迷戀跳舞或觀棋。 5。外出選擇有大門院牆的公園。 6。最好在家屬院內活動。 7。六歲以下孩子片刻不要離開視線。 8。教孩子背門牌與家長電話。 兒童防拐騙歌謠4 5,防走失拐騙歌 你拍 一,我拍一,出門穿件大紅衣。你拍 二,我拍二,不吃生人羊肉串兒。你拍 三,我拍三,媽媽電話記心間。你拍 四,我拍四,問我叫啥沒名子。你拍 五,我拍五,撥腿就跑小老虎。你拍 六,我拍六,找到警察會求救。你拍 七,我拍七,人多擁擠咱不去。你拍 八,我拍八,自已做個身份卡。你拍 九,我拍九三,生人叫我不不走。你拍十,我拍十,回家的路我認識。小朋友快樂平安! 小案例:拐賣新招,不丟小孩就丟手機。「甲女前來藉手機,邊打邊走姐追去,乙女來推小孩車,要兒還是要手機?」 阿姐推著BB車在小區,遇一中年婦女甲藉手機,甲女人邊打邊往外走,阿姐越喊她越快。追上去離開BB車。乙婦女過來要推走她的BB車,幸好阿姐警覺,放棄追手機。跑回BB車旁,甲乙婦女同時消失。 警惕! 提示:孩子比手機重要。 切記:在緊急情況下,一定先拉住孩子! 6,大灰狼騙小孩的招術 叔叔阿姨在問路,小狗丟了請幫助。發給糖果和玩具,帶小孩去看動物。 提示: 1。假裝問路。 2。假裝孩子父母的友人。 3。請求孩子協助(如尋找丟失的小狗)。 4。主動給孩子糖果。 5。帶孩子去游樂園等好玩的地方。 切記:向陌生人說不!(Say no to strangers)!祝福。
C. 防拐活動開展的意義
「防拐防騙」活動的意義要大於普通的說教,切實的體驗使孩子們深刻認識到防範意識的重要性,同時也給我們敲響了警鍾,安全教育要從小抓起,時刻不放鬆。讓我們家園攜手,共同努力,用心給孩子們撐起一片安全的天空,願每個家庭都能平平安安,每個孩子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在幼兒園熟悉的生活場景中,部分幼兒對陌生的叔叔阿姨缺少防範意識,抵受不住糖果和玩具的誘惑,不加思考便跟著陌生人走;但也有一部分幼兒安全意識較強,抵住「騙子」的誘惑,還能保護和提醒同伴。
各班教師及時抓住此次教育契機,對幼兒進行了防拐騙安全主題教育,讓孩子們進一步了解防拐騙的相關知識,幫助孩子們牢記防拐安全的重要性。同時,對孩子進行心理輔導,消除和減輕幼兒的恐懼。
防拐防騙演練對幼兒、教師、家長來說,都是一次不同尋常的安全教育活動,參與演練活動的家長們更是真切地體會到孩子的好奇和天真。演練過後,各班家長在班群中發表感想,意識到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紛紛表示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強寶貝們的安全防範意識,對我園本次活動更是大加贊賞。
D. 如何防止兒童被拐賣
孩子被拐跑的事件層出不窮,所以爸爸媽媽們一定要給孩子打好預防針,那麼場景模擬化的教育就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就跟孩子平常做游戲一樣,模擬壞人接觸孩子的場景,教會孩子怎麼預防被人販子拐跑,尤其是孩子在3,4歲左右的時候,爸爸媽媽們一定要注意好這個教育的時間。
一定要告訴孩子什麼是「陌生人」,讓孩子清楚「陌生人」的意思。可能會有部分爸爸媽媽會告訴孩子說不認識的叔叔阿姨給糖不可以拿,但是他們也不知道這個陌生人是否對他們有敵意啊,所以爸爸媽媽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應該告訴他陌生人的概念究竟是什麼?讓他能夠徹底的了解,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護自己!
這里有一點是孩子自己要學會的,就是一旦真的出現危險,要學會自救,當被壞人拐走之後,孩子都會哭,一定要告訴孩子在看到,保安、警察或者治安人員的時候大聲喊叫,引起讓人們的注意,說不定就救了自己一命。
其實想要從最根本的地方保護孩子,除了以上這些,那就是帶孩子出門的時候,一定一定不要讓孩子的離開自己的是視線范圍,孩子一旦離開了自己的視線范圍,就是給人販子們下手的機會,所以各位家長不要給人販子可乘之機。
E. 如何對孩子進行防走失教育
1.通過故事對孩子進行防走失教育。告訴孩子:外出時,要緊緊抓住爸爸媽媽的手,千萬不要離開爸爸媽媽。例如故事《小兔湯姆走丟了》,以孩子的視角看世界。當幼小的孩子走失後,個子矮小的孩子抬眼望去,滿世界都是大人的腿,看不到一張臉,太可怕的情景了!可以講這個故事給孩子們,並且提問「假設是你,你怎麼辦?」 2.採用談話法進行防走失教育。採用具體談話問答的形式,教給孩子自我解救的有效方法,提高孩子防拐騙、防走失等技能。讓孩子了解具體情境下走失了應該怎麼辦。 3.利用「游戲」「情景表演」等形式進行教育。可以讓不同的兒童和教師扮演角色,進行游戲或者模擬真實情景表演,分別開展「不隨便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的食物」「陌生人來了怎麼辦」「被別人拐騙怎麼辦」「找不到家怎麼辦」等一系列「防走失、防拐騙」的安全主題教育活動,讓幼兒在活動中真實體驗到安全的重要性。讓孩子知道,跟著陌生人走,吃陌生人給的東西很危險。增強孩子防騙意識,提高自我防護能力。 進行防拐騙防走失演練 為做好孩子的安全防範教育工作,幼兒園要制定《防幼兒走失應急預案》,經常策劃「防拐騙防走失演。練」活動,不斷訓練防騙防拐技巧,提高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 例如,可以進行「喊媽媽,喊救命」模擬演練。找幾位從未與幼兒謀面的家長充當「騙子」。用各種方法引誘幼兒,模擬行騙場景,誘騙孩子。假設陌生人要把小朋友抱走了,小朋友一定要大喊:「媽媽快來啊!」「救命啊,有人抱我了!」這樣的演練比游戲更逼真,更有教育意義,但要注意分寸,要找年齡大的孩子演練,並提前告訴他們,還要注意扮演角色,以免使參加演練的孩子受到驚嚇。 家園聯手進行教育 幼兒園可以通過家長會、群發飛信、致家長一封信、宣傳防拐專刊等多種形式,向家長宣傳關於「防走失、防拐騙」方面的教育信息,引起家長重視,提高家長的防範意識,取得家園教育的一致性。 為了確保幼兒人身安全,幼兒園還要採取一系列的有力措施,如與家長簽訂接送幼兒安全責任書、嚴格執行接送卡制度、對中途離園幼兒進行詳細記載、禁止外來人員隨意進入幼兒園等,對外來人員要詳細詢問並做好出入園登記,從而在根源上杜絕幼兒走失、冒領等安全事故的發生。在平時戶外教學活動中,每個環節都要清點孩子人數,確保萬無一失。 總之,預防兒童的走失,不僅是家庭、學校的責任,也是政府、社區等全社會人員共同承擔的責任。所以,身為社會大家庭中的一員,我們呼籲更多的人來關心、愛護兒童,在他們遇到危險的時候予以救助。 1、讓孩子記住自己居住的地點和電話號碼(嵐嵐還小,呵呵暫時還不懂,不過陌生的人她都不讓抱抱之類) 讓孩子不僅要記住父母的名字,還要記住自己住的是哪個城市以及小區的名字和門牌號。還要記住父母的手機號碼,同時還要教孩子如何打電話。 2、讓孩子記住打緊急電話 應該教會孩子撥打110求助電話,119火警電話120救護電話。不過一定要讓孩子記住要在緊急的時候才能撥打,平時不能亂撥打,避免給人添麻煩。 3、教孩子識別好人和壞人(這個。。嵐嵐除了她家裡人其他都不是好人,這個挺郁悶) 在孩子最無助的時候,教孩子信任5類以下的人:老人、孕婦和有小孩子的父母、穿軍警制服的群體、學生群體、大的機關單位或超市商場統一著裝工作人員。 帶孩子出門,家長必知的注意事項 帶孩子外出時,要隨時保證孩子在視線范圍內。 不要帶小孩到偏僻人少的地方,注意防範後面來的摩托車、麵包車。 盡量不要帶孩子到人員復雜擁擠的場所,以免孩子因擁擠走失被拐。 聘請保姆時,一定要查清其真實身份並掌握相關資料。 千萬不要讓陌生人照看孩子,即使時間很短。 在醫院不要把孩子交給不認識的醫護人員,睡覺時鎖好門窗。 一定要親自按時到幼兒園或學校接送孩子,防止犯罪分子乘虛而入。 教孩子拒絕陌生人的飲料、糖果、禮物和摟抱,不跟陌生人走等。 讓孩子熟記家庭住址、電話、父母名字,經常對孩子進行應急安全教育。 要告誡孩子不要到荒涼偏僻的地方玩耍。 錦囊一:不能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 當寶寶出現在我們生命里的那刻起,她比我們生命還重要。相信每位母親都是這樣想的,所以為了寶寶的安全,帶著孩子出去玩的時候,堅決不能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 每次帶金陽去逛街的時候,幾乎都是手拉手的走,對於現在五六歲的孩子特別愛跑,更是不能掉以輕心,不能認為孩子大了就丟不了。 逛超市的時候我習慣讓金陽幫著推車或者直接讓她坐在購物車里,我推著她走,這樣任憑怎樣,她都不會離開自己的視線。 去旅遊玩的時候,一般都不是自己一個人帶孩子出去,不是一家三口,就是和朋友結伴而行,一邊互相照應。 錦囊二:教孩子自己居住地 孩子不僅要知道自己和父母的名字,盡可能的知道其他親屬的名字,讓孩子記住自己住的城市名字以及小區名字和門牌號,但是要叮囑孩子不能告訴陌生人。 金陽三歲的時候就已經知道自己城市和小區及門牌號了,那個時候我幾乎把這個當做課業了,也許太緊張了,太害怕恐怖的事情了。 錦囊三:教孩子如何撥打電話 也許孩子從小,父母都習慣教她自己的名字和父母的名字,隨著孩子的長大,我們必須讓孩子熟記親人們的聯系方式,尤其是爸爸媽媽和家裡的電話,對於三四歲以上的孩子記這些並不難,同時還要教會孩子如何撥打電話,記得金陽三歲的時候就已經熟悉記住我和愛人的電話了,無論是手機和固定電話,她都能熟練的找到想要找點人。 錦囊四:教孩子緊急號碼呼叫 從孩子學會撥打電話開始,我們也應該教會她撥打110求助電話,119火警電話112救護電話,緊急情況,父母電話長忘記號碼,也許她還能想起這些應急的電話,在必要的時候,興許能用上。 不過一定要記住告訴孩子緊急的時候才能撥打,平時不能調皮,亂撥給人家添亂也不好。 錦囊五:培養智慧寶貝更重要 除了我們能教會孩子這些方法外,我覺得培養一個孩子聰明睿智的孩子也很重要,增強孩子意志力,遇到時間不慌亂,讓自己臨危不懼,用自己的智慧來解救自己更重要。 現在的小朋友都非常聰明,但是要讓他們臨危不亂,遇到事情不大哭,還真是不容易呢,所以就得靠平時來培養,叫他們遇到什麼事情的時候怎麼自救。例如在超市了找不到爸爸媽媽,可以求穿超市制服的工作人員幫忙,在街上可以請求警察叔叔幫忙,也要教孩子識別公安局標識,遇到困難了,在街上沒有警察的時候,咱們可以在街上找派出所和公安局駐地,或者教孩子識別軍隊等標識,只要孩子迷路後任意找到這些單位求助,相信大部分情況下都可以得到幫助的。 錦囊六:教孩子識別好壞人群 說心裡話,現在的社會復雜多變,別說讓孩子來識別好壞了,就連大人們還屢屢上當呢,不過我相信世界上好人還是多(我遺失的錢包和手機都能順利找回呢)。 在孩子最無助的時候,我覺得有幾類人可以信任: 一是老人,老人們經歷過滄桑,人生走到最後他們大部分是善良的,大部分不會喪失良心去毀一個小孩子。 二是孕婦和有小孩子的父母,這類人一般都是享受孩子給他們帶來的幸福快樂,他們能切身體會到孩子對一個家庭的重要性。 三是穿軍警制服的群體。說實在話,我對這類人群有著特殊的感情,不能說自己家有這樣的人就說他們都是值得信任的,最起碼百分之99.9%都值得信任。 四是學生群體。針對小朋友來講,無論是小學生還是大學生,他們的思想相對還是很純潔的,絕大部分值得信任,尤其
F. 求大家推薦一些打擊拐賣兒童的電影或者科教片
1、親愛的
親愛的》是2014年出品的一部「打拐題材」電影,由陳可辛執導,張冀編劇,趙薇、黃渤、佟大為、郝蕾、張譯等主演。電影主演講述以田文軍為首的一群失去孩子的父母去尋孩子以及養育被拐孩子的農村婦女李紅琴如何為奪取孩子做抗爭的故事。
5、失孤
《失孤》是2015年的華誼兄弟製作的一部「打拐」題材的電影,由彭三源自編自導,劉德華、井柏然、吳君如等主演。
影片講述了1998年,雷澤寬兩歲的兒子雷達丟了,雷澤寬開始了長達十四年的尋子之路。一路上雷澤寬歷經艱辛,還認識了四歲時被拐修車小伙曾帥。雷澤寬幫曾帥找到了失散多年的親人,帶著曾帥送他的導航儀繼續自己的尋子之路。
G. 幼兒園防拐安全教育包括哪些
幼兒園防拐防騙安全教育主要從以下幾點進行:
1.教孩子們認方位
2.牢記小小電話本
3.發生危機之後冷靜應對
4.人質防範
特別是對於小朋友我們要教會他:
1.不和陌生人交談
2.不離開大人的視線
防拐騙安全小知識
1.物質利誘:遇到陌生人請吃東西的時候,要拒絕陌生人給的飲料、糖果、禮物和摟抱;當陌生人說要帶你去游樂園、汽車比賽、電視節目選秀,要拒絕不跟陌生人走。
2.關系套近乎法:騙子利用觀察後冒充為幼兒家長親戚朋友,騙取幼兒的信任,進行拐誘。
3.在游樂園、商場、超市、車站、公園跟爸爸媽媽走失的時候,我們要找警察、軍人、保安等穿制服人員求救,說出自己家裡的詳細地址,父母的姓名及電話,或是幼兒園里的地址、所在班級等。
4.幼兒園放學的時候,在離開幼兒園時必須要跟老師打招呼。不能跟不認識的叔叔阿姨回家,假如說是爸爸媽媽的朋友來接你放學回家,老師跟爸爸媽媽打過電話確認過後,你才能跟叔叔阿姨走。
防拐防騙安全教育方法:
1.教孩子記住自己的居住地
孩子不僅要記住父母的名字,還要讓孩子記住自己的城市名字、小區名字。
2.教孩子熟記親人電話
讓孩子記牢親人的聯系方式,尤其是爸爸媽媽和家裡的電話,還要教會孩子如何撥打電話。
3.教孩子撥打緊急電話號碼
應教會孩子撥打110、119、120等求助電話,緊急情況下,父母的電話太長易忘記,這些電話興許就能派上用處。
4.教會孩子辨識好人與壞人
在孩子最無助的情況下,有這幾種人可以信任:一是穿軍警制服的群體,有事找警察叔叔,這個意識也要從小灌輸給孩子,並教孩子辨認警察、軍人和保安等穿制服的人;二是大的機關單位或超市商場統一著裝的工作人員,迷路的孩子可以走進這樣一個群體尋求幫助。
5.教育孩子不要接受陌生人給予的任何物品
教育孩子不要接受陌生人給予的任何物品,特別是食物,因為裡面有可能已經被摻進了葯粉。還有的不法分子會以玩具作為誘餌,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以便趁機將他們抱走。
6.教育孩子不要理會陌生人
對於陌生人提出的要求和請求要堅決拒絕,比如「小朋友,你幫我帶個路,去XX地方吧?」也不要對陌生人的誇獎、贊美弄得沾沾自喜而失去了警惕。始終記住一條:對陌生人要有防範意識。
7.教育孩子不要給陌生人開門
當家裡只有孩子一個人在家時,要叮囑他,假如有人敲門,一定要先通過貓眼看看來人的樣貌,只要是陌生人,無論陌生人說什麼,都堅決不能開門;熟人來訪,也應先與父母電話確認後再開門。
8.讓孩子養成隨手關門的好習慣
如果是一個人放學回家,要先看看身後是否有可疑的人跟在後面,確定無異樣情況後再開門進屋,同時馬上就把房門鎖上,以防壞人趁著疏忽大意沒關門的時候進屋行騙。
9.不要讓孩子單獨出門
不要讓孩子單獨出門,雖然說要培養孩子的生活能力,但是在孩子能夠完全保護自我之前,最好還是由大人帶領比較安全。
兒童防拐謠
在外大人要跟牢
公共場所不亂跑
放學要跟熟人走
安全同行把家到
他人東西絕不要
獨自在家門守好
H. 幼兒園「防拐防騙」演練,結果得出哪種孩子最好騙
孩子能夠在幼兒園平平安安是每一位父母的期盼,馬上又到了一年中幼兒園開學的日子,超級育兒師特邀心理咨詢師吳曉達老師,來分享一次「防拐演習」的真實見聞,並結合兒童心理發展的規律,跟爸爸媽媽們聊聊如何提高孩子的防範意識。
物質條件越來越好,孩子並不缺少吃的、玩的、用的。但他們不光需要生活上的照料和物質上的滿足,還需要通過不斷嘗試來體驗生活,慢慢參與到家庭活動中,感受自己是「家庭的一員」,從而收獲滿滿「自我效能感」。
越缺什麼,就越渴求什麼。設想,如果孩子們在家裡能有充足的機會感受到「我能行」,獲得足夠的「自我效能感」,他們還會這么渴望去外面尋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