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看完催淚電影《何以為家》後,可憐的孩子們引發了你哪些感想
相信大家都看過《何以為家》這部催淚電影吧,這是有黎巴嫩製作的真實故事,電影講述了一個12歲的男孩生活在貧困的家庭,從小挑起家庭重擔,因為父母生孩子是為了賣錢,並沒有好好撫養而告發了父母。電影告訴了我們哪些無力撫養孩子的人,不要繼續再生了,因為他們最終都會變成孤兒,甚至會危害一生。
這部電影里的角色都不是真正的演員,扮演贊恩的男孩他的真名就叫贊恩。影片中沒有表演的痕跡,因為他的童年生活與影片中的沒有太大的不同。導演說她幾乎讓演員們自由發揮,他對沒有經歷過這樣的生活充滿希望,對這一切僅僅是電影中的一個故事充滿希望。
2. 有個電影其中一部分講的是父親當著孩子的面被打耳光但是父親對孩子說沒事的他傷害不到我,還有一部分是
片名是《更好的世界
》……是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具體哪年我也忘了
3. 這是什麼電影講述的大致情節是,二戰時期集中營里,父親對自己孩子的愛。
樓主的圖是錯的,你的圖說的是《尋子遇仙記 》卓別林導演的,但說的不是二戰集中營,此片發表於1921年,納粹德國還沒有建立,樓主說的是電影是《美麗人生》義大利電影,父親編造了一個謊言讓孩子以為自己身處於一場游戲中,直到生命結束父親還在極力的保護孩子幼小美好的心靈,很好的電影。望樓主採納。
4. 有沒有電視劇或電影講述男孩子因為父母離婚,父親總是打他,懲罰他,導致孩子性格內向自卑的
類似的電影多不勝數,香港的變態電影很多都以童年被虐待為藍本寫的,比較膚淺,給你介紹一個外國的,比較震撼:
晨曦中的女孩 Aurore (2005)
導演: Luc Dionne主演: Marianne Fortier / Serge Postigo / Helene Bouregeois Leclerc類型: 劇情製片國家/地區: 加拿大語言: 法語上映日期: 2005-07-08片長: 115 分鍾IMDb鏈接: tt0430895
晨曦中的女孩的劇情簡介 · · · · · ·
1918年,加拿大某村莊,小女孩奧若蕾(Marianne Fortier 飾)的母親瑪麗安(Hélène Bourgeois Leclerc 飾)感染肺結核,病入膏肓。她的父親(Serge Postigo 飾)非但沒有對妻子表現出應有的關心,反而和表妹(Stéphanie Lapointe 飾)勾搭成奸。不久,瑪麗安在憤怒和憂郁中死去,父親旋即與表妹成親。 三個姐妹兄弟中,奧若蕾對父親和繼母尤其抵觸。父親忙於工作,對家事鮮少過問。而奧若蕾和繼母的矛盾則不斷加深,繼母從最初的體罰,逐漸演變成赤裸裸的虐待。嬌弱的小女孩命懸一線…… 本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 ©豆瓣
5. 有個外國電影是兩對家長因為孩子犯錯聚在一起商討,之後忍不下去互相打起來了。有沒有知道是啥電影的
【譯名】殺戮/會客廳殺戮 /文明的野蠻人(原名)/屠殺之神/文明的野蠻人
【年代】2011
【國家】法國/德國/波蘭/西班牙
影片以中產階級家庭生活為舞台,講述了兩對父母因為孩子在學校打架而見面,由於雙方都在指責對方的家庭教育方法,結果發生爭執不歡而散,而這也觸發了各自的婚姻矛盾。
兩個大概十一歲的孩子在當地的公園里「一決雌雄」。其中比較壯的那個用一根棍子武裝了自己,把另一個孩子打得嘴角出血、牙齒松動。隨後,受害者的父母,潘羅普和米歇爾找到了「行凶者」的家裡,與他們見面的是行凶者的父母,南希和埃蘭。兩對父母坐了下來,要把這件事情做個了結。
6. 有一部電影是父親為兒子報仇的。好像是美國 出的
死刑 Death Sentence 動作/驚悚(2007)㊣ 7.4分
一部披著「為子復仇」外衣的槍戰動作片。(凱文·貝肯)
7. 孩子被殺,父親復仇的電影或電視劇
少年葉問之危機時刻。
8. 電影講述父母對孩子特別不好的外國片子
風雨哈佛路,很有名的一部片子,很多老師會知道這部電影。 電影講述的是女主麗斯(Liz)出生在美國的貧民窟里就開始承受著家庭的千瘡百孔,母親酗酒吸毒,並且患有了精神分裂症。在15歲時母親死於艾滋病。父親進入收容所。貧窮的麗斯需要出去乞討,和一些朋友流浪在城市的角落,生活的苦難似乎無窮無盡。 隨著慢慢成長,麗斯知道,只有讀書成才方能改變自身命運,走出泥潭般的現況。她用最真誠的態度感動了高中的校長,爭取到了讀書的機會。然後,麗斯在漫漫的求學路上開始了征程。她一邊打工一邊上學,用兩年時間學完了高中四年的課程。她嘗試申請各類獎學金,只有紐約時報的全額獎學金才能讓她念完大學,於是她努力並申請到了這份獎學金。影片的最後,她邁著自信的腳步走進了哈佛的學堂。貧困並沒有止住麗茲前進的決心,在她的人生裡面,勇往直前的奮斗是永恆主題。
9. 跪求美國電影或美劇中父親和孩子發生沖突、爭吵的片段。
《美國麗人》 裡面有,那個男孩和他的海軍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