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e.t.外星人好看嗎
最早電視上看過一點點,終於看了完整版了,字幕做的十分差啊。勾起很多那是看這電影的回憶,很多鏡頭太美好了,騎著自行車,載著ET,飛翔在夜空,背景是一輪明月。
② 《瘋狂的外星人》是不是最適合孩子帶領看的
挺適合的,因為那種奇思妙想的世界,有趣新奇的觀點,妙趣橫溢的事物很適合開發孩子們的好奇心。
③ 我想找一部有關外星孩子的電影
《月亮的孩子》下載地址找不到,找到也是泰語,名字叫《กาเหว่าที่บางเพลง》
這是一部由泰國本土製作完成的小成本科幻電影。應該是二十幾年前的吧。因為小學畢業的時候看,已經覺得裡面的時尚元素很過時了。但這並不影響影片的觀賞性。或許是多種現實因素的局限。使影片放棄了,那些只屬於好萊塢科幻製作材料,而另闢蹊徑。恰恰是這樣的選擇,成就了它與眾不同的美。雖然在整體故事情節上不可否認有些地方過於直白,可精彩的部分已可以成為永恆的經典。尤其是,影片將主題與自己國家的傳統文化,密切結合,又賦予了合理化的美好想像,使影片把觀賞者也帶入了夢一般的境地。 影片從始至終都沒有什麼大起大落的故事情節,可是當來自天外的飛船載著那些「來自月亮的孩子」緩緩離開的時候,觀眾眼角的淚水也在不知不覺中悄悄的落下了。因為故事帶來的感動給了我們心的共鳴。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的音樂部分。並沒有去用任何的流行元素,也許是個大膽的嘗試,確實成功的。運用了類似長調的吟唱,就像是影片的影子,沒有喧賓奪主,自然也就不會不協調。 無奈啊,這部《月亮的孩子》只是曇花一現,大海中的一個浪花。瞬間的精彩之後,便再無佳作出現了。 劇情是:飛碟飛過一個村子,後來全村的女人都懷孕了,包括小女孩和快100歲的老奶奶,一夜小孩就莫名其妙的生下來了。3個尼姑的孩子是他們的頭頭,他們經常吃村裡的牲畜。後來有2個人游泳時發現了一座牲畜骨頭堆起來的山。還有一次他們在教室生吃雞的時候,被校長看見。他們把校長殺了,葬禮上他們還問村民為什麼哭。
④ 瘋狂外星人電影3d幾歲小孩能看
不知道中文版的配音有沒有出來,情節3、4歲的小孩也可以看得懂
⑤ 有哪些適合孩子看的奇幻電影
適合孩子看的奇幻電影有《ET外星人》和《哈利波特》。
你還知道哪些?
⑥ 國產電影《瘋狂的外星人》裡面有沒有少兒不宜的鏡頭
《瘋狂的外星人》裡面沒有少兒不宜的鏡頭
《瘋狂的外星人》是2015年備案的現代科幻影片,由寧浩執導,劉慈欣、孫小杭編劇,黃渤、沈騰領銜主演,湯姆·派福瑞、馬修·莫里森、凱特·納爾遜三位美籍演員也加盟出演該片
耿浩(黃渤飾)與一心想發大財的好兄弟大飛(沈騰飾),經營著各自慘淡的「事業」,然而「天外來客」的意外降臨,打破了二人平靜又拮據的生活。神秘的西方力量也派出「哼哈二將」在全球尋找外星人蹤影。啼笑皆非的跨物種對決,別開生面的「星戰」,在中國某海邊城市激情上演。
⑦ 適合12歲孩子看的迪斯尼電影,或者是科幻片,比如:納尼亞傳奇,加勒比海盜,E.T外星人之類的,謝謝!
我比較喜歡的 (我18歲,我妹妹12歲,我們比較喜歡一起看電影)
《愛麗絲漫遊仙境(2010版)》是一個女孩到另一個仙境的故事,角色和部分故事情節有些搞笑,傑克斯派洛的扮演者在裡面歲的上是主演吧
《飛屋環游記》 這是一個3D動畫,迪斯尼的,雖然沒有ET什麼的,但是我覺得很不錯。
《黃金羅盤》 這個是09年的電影。可能你看過吧~是屬於科幻的電影。
《長發公主》 這個也是3D動畫,迪斯尼的。2010年的,很經典
《怪獸電力公司》 這個大概你也看過了。3D科幻喜劇動畫。
《查理和巧克力工廠》 這個我也不知道屬於什麼類型的。是傑克斯派洛的扮演者主演的。有些部分在現實生活中是不會出現的,不過有比較現實的感覺。屬於喜劇。可能你會覺得幼稚,不過我比較喜歡。
《蘭戈》這個是3D動畫。裡面的主角蘭戈在怪物電力公司也有出現,是一隻蜥蜴,不過它在這裡面是好的。也算是喜劇類的吧。
希望你會喜歡這些電影哈~~不過我很喜歡~~
⑧ 關於外星人的電影
《異形1,2,3,4》
超級經典的電影,雖然不是像獨立日的那樣,不過是超好看的,還有如果要看必須4部都看完,單單看第一部會覺得不好看或者看《異形大戰鐵血戰士1、2》也可以。
這部戲的女主角就是《阿凡達》里的女博士。
劇情是:一個飛往地球途中的人類飛船因為收到陌生的求救信號所以就跟著信號來到一顆星球,結果以為船員發現異形蛋時不幸被蛋內叫」包臉蟲「的怪物附在臉上並把蛋輸入船員體內,其他船員不知,只是匆匆忙忙的把他帶走逃離該星球。一晚後,異形從船員體內破體而出,把船員一個一個殺了,最後只剩下女主角把異形丟出太空,乘著逃生飛船無目標的在太空漂流。到了《異形2》女主角被人發現了,但原來女主角已經在東眠器裡面沉睡了40年,人事物都改變了,時代進步的可以在外星球建設房子,巧的是那顆有著異形的星球已經被發展了,公司不聽女主角的勸告,結果最後住在星球上的人都一一被殺了,女主角再次被送到那顆星球,去消滅異形,因為公司認為她對異形的了解對消滅行動有所幫助。到了星球時,女主角和幾位士兵遇上了唯一倖存的女孩,也發現了負責下蛋的巨型異形王後。故事到結尾,女主角帶著女孩、一位士兵及一位生化人乘著飛船逃離星球,不幸的是王後也上了船,還在船內下了兩顆蛋,最後王後被女主角丟出太空,但是未發現2顆蛋。到了《異形3》,船內的包臉蟲在女主角身上生下王後,並弄到了電線走火,飛船緊急降落到一個監獄星球,但由於王後生長較慢,所以女主角沒發現,另一顆蛋在這星球附上了狗/牛(有兩種版本),結果生出的異形把監獄里的犯人都殺了,最後女主角發現自己懷了王後,所以跳入火海自殺了。故事來到《異形4》,也是百年後的事了,女主角被一家公司復制,重生了,但是不幸的事連王後也一起復制了,公司的目的是要獲取異形來當生化武器,王後長大後異形也跟著被繁殖下去了,他們不聽科學家使喚,殺了科學船上的人,王後因為復制過程時和女主角基因混合了,所以擁有了人類子宮,結果生出了一個體現和王後一樣大的混種,它把王後殺了,把女主角當媽媽,但是由於它還是有著異形殺人的本性,女主角不得不把它殺掉(死法殘忍可憐),最後女主角和一夥人抵達地球,結果過了百年的地球已經是荒廢的星球了,異形故事就到此為止,本來應該會有的《異形5》因為公司要開拍《異形大戰鐵血戰士》,結果取消掉拍《異形5》的念頭了,至到現在,女主角也60歲了,無法在拍了。但是2011年會有《異形前傳》,不過女主角沒演。如果有《異形5》可能范圍更大了,因為是地球了,個人認為,本來我們終於可以換一些感覺,不需要在體會4寄都困在飛船或太空的上那種狹窄的感覺,可是卻被一個《異形大戰鐵血戰士》破壞了...唉...
《異形大戰鐵血戰士》,
公司好像是要把它拍成《異形前傳》的,只是最後《異形大戰鐵血戰士2》出來後就變得另外一種故事了,戲里年代是2004年,一位黑人女主角和一夥人因為衛星儀器發現了南極一帶發出了熱量,所以到了那兒看個究竟,結果發現了一個埋在地下的金字塔,並不小心啟動了機關,釋放了異形王後,招來了鐵血戰士,就這樣3個角色在金字塔內打個你死我活,最後女主角和一個鐵血戰士結為同伴,合作逃離金字塔,結果鐵血戰士途中被包臉蟲附上,最後被王後殺死。鐵血戰士的飛船到來,把那個已死的鐵血戰士帶走了,結果異形在鐵血戰士船上出生了,這里就能接上異形1了,不過最後《異形大戰鐵血戰士2》把它弄成另外一個故事了,說鐵血的飛船因為異形而緊急返回地球降落在一個鎮上,結果就這樣異形再次被繁殖,殺了鎮上的每個人,最後政府用核子彈毀了整個鎮,然後接下來就等看有沒有《異形大戰鐵血戰士3》。
《鐵血戰士1、2》,《新鐵血戰士》
也是經典的電影,講述一個擁有高科技的外太空的生物,靠著到每一個星球獵殺生物而活,而《鐵血戰士1、2》鐵血二度來到了地球,和人類戰的你死我活,到《新鐵血戰士》,是人類被鐵血戰士帶到一個星球,並在那兒展開了戰爭,也有著各種不一樣的生物(相信是被鐵血帶來的),只是少了異形,《新鐵血戰士》還有了新的鐵血品種,還比原本的鐵血厲害。
《第九區》
特別的拍攝方式,蠻好看的,是說一個ufo來到了地球,目的不是攻地球,而是求生,因為它們原本的星球已經因為沒有食物及被嚴重污染了,在地球逗留了20年,學會了英文,但是因為一直被政府不平的對待,最後一個外星人和被傳染快要變成外星人的男主角一起聯手打敗政府,逃離地球尋求求助。ufo和獨立日有點像。
《天際Skyline》
今年剛上映的戲,我還沒看,不過我知道是ufo到地球捉人類的。ufo和獨立日、第九區的有點像。
《世界大戰》
男主角是tom cruise,講述地球其實地下都是外星飛船,恐龍並不是最早的生物,一天突然天灰灰,外星人乘著雷電到底下,啟動了飛船,消滅人類,整個故事都是說男主角怎樣帶著他的子女逃走。
《阿凡達》
這個相信你應該看過吧,沒看過也應該聽過,超紅的電影,全球票房冠軍,還破了《titanic》的票房,是說人類佔領了阿凡達的星球,搶走他們的家園,被派去用著阿凡達的身體混進阿凡達中學習他們的生活方式的男主角,因為愛上了這個美麗的星球,愛上了阿凡達的一位女生,和朋友(包括異形女主角)一起抗人類的命令,和人類對抗。
《牛仔和外星人》
本片根據弗里德·范·萊特和安德魯·弗雷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在一場印第安部落和西部牛仔的戰爭中,一架太空船突然闖入攪局的故事,一個名叫澤克·傑克遜的神槍手不幸被捲入了這場無厘頭的戰爭中。但是最後發現了自己和外星人有關,而且還能控制外星人。
⑨ 外星人電影
Plan 9 from Outer Space,美國,1959 榮獲電影史上最愚蠢的電影頭銜之一
九號行星外層空間計劃
導演: 艾德·伍德
此片可謂西方cult片翹楚,榮獲電影史上最愚蠢的電影頭銜之一。說它爛到無與倫比無人能及,還真是一點不冤枉。在我認識的朋友圈裡,《九號行星外層空間計劃》快成了一個噱頭,就是用來考驗有誰能坐下來從頭看完。這個高難度的任務會令很多耐性十足的科幻迷都感到頭疼不已。在這部電影裡面,有僵屍有活死人還有有吸血鬼,太空服裝是用金屬箔片扎制的,宇宙飛船是用紙盤子疊的,還有能看得你直翻白眼的低級特效…… 主演: Gregory Walcott, Tom Keene
你簡直不敢相信,有人會蠢到把所有最糟糕的元素都放到同一部電影裡面去。當然如果你是個十足的cult迷,或者是搞電影專業的,或者乾脆想學習如何搞砸一部電影,那這片子也許會有趣的多。相信我一點都沒有誇張——《九號行星外層空間計劃》真的很爛,而真正令我好奇的是,爛的這么出名的片子,既能引發一些影迷無數的熱情,同時還會有一大群人連聽都沒聽說過……其實大家只要看過蒂姆·波頓導演,約翰尼·德普主演的《艾活傳》,就會知道艾德·伍德這個爛導演是多麼有名了,不過,他那股一往無前破除萬難的執著精神還真是可愛……
《V》1983 一部常青電視迷你影集
V
關於《V》,能說的都已經讓人說盡了。這是一部常青電視迷你影集,獲得了最為持久的成功,擁有大批影迷,其另類獨特的情節曾經被無數影視作品反復引用。《V》講了一群貪婪卑鄙的外星人(其貪婪卑鄙的程度跟某些人類不分上下)來到地球,密謀掠奪我們這個行星的資源。 後來憑著幾位凡人英雄發現並揭露了他們的陰謀,及時制止了這場災難,最終將外星人驅逐。現在恐怕很少有人會津津樂道地談論這部播放了20年的老電視劇集了,但只要人們願意,從這部有感人情節和超酷造型的經典作品中總可以發掘出無限有趣的話題。
Independence Day, 1996 讓人發狂的影片
獨立日
導演:羅蘭·艾默里克
盡管《獨立日》會被影評界時不時拿來當作高票房爛片的批判典型,我卻不敢苟同這種簡單的刻薄。劇情平凡、高潮廉價、漏洞無數,這固然是缺點,但不能不承認這的確是一部讓人發狂的影片,觀眾在觀片過程中大可不必承受過多心理負擔,只需要享受宏大的特技場面帶來的震撼就好:巨型外星飛船被炸,陸地上真實的目標被毀,人類驚惶失措的混亂場景…… 主演:威爾·施密斯,傑夫·戈德布拉姆
這些都是UFO迷們夢寐以求要看到的。不過使這部影片真正有意義的並不是高成本特技,也不是威爾·施密斯或者傑夫·戈德布拉姆平平的演技;這部電影的真正意義在於:外星人和人類終於公開對峙,而不是欲蓋彌彰地傳播恐怖了,這就好比將攻擊目標對准白宮與開始轟炸白宮有著天壤之別一樣:《獨立日》選擇了後者,當然會賣出個驚天動地的好價錢。
The War of the Worlds, 1953 比任何別的影片都要有價值
天煞末日反擊戰
導演:拜倫·哈斯金
終於輪到最最精彩的「世界大戰」了!!這部電影或許算不上名單中最好看的電影,但卻比任何別的影片都要有價值。這是由 H. G. Wells 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這部小說是外星人侵略地球的濫觴,1938年萬聖節在電台播放時竟有無數聽眾信以為真,產生了大恐慌。不論小說還是電影都相當不錯,但同《人體入侵者》一樣,《天煞末日反擊戰》也犯了政治隱喻的毛病:片中外星人處處讓人聯想到蘇聯人。不過如果連這個小瑕疵也會讓你覺得不舒服的話,那幾乎可以說這世上沒有合適你看的影片了。 主演:吉恩·巴里,安妮·羅賓遜
火星人因火星氣候突變無法生存而計劃大舉入侵地球,組織了大批堅不可摧的外星軍團。人類的所有武器都不能對付火星人的死光炮,城市逐個淪陷,全世界的人都在逃命,整個地球亂作一團。正在這時,火星人卻一個接一個的地死去……電影完整的保留了威爾斯小說的精神——要知道那本小說可是被無數電影奉為寶典膜拜的,它將Wells的精神完好地繼承了下來,不僅拍出面對外星人進攻時人類的恐慌,更詮釋了我們內心世界的無助和絕望。 這影片後來逐漸取代了小說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幾乎演變成一種科幻的模式,產生的子子孫孫小說電影動漫畫不計其數。
This Island Earth, 美國,1955 在一片陳詞濫調中獨樹一幟
飛碟征空/孤島世界
導演:約瑟夫·紐曼(傑克·阿諾德)
信不信由你,在神秘科學劇場3000 (Mystery Science Theater 3000, 簡稱MST3K,是美國一個著名的科幻電視劇場節目)向《孤島世界》公開致敬之前,這部電影幾乎沒什麼人提及。 50年代的科幻恐怖片想像力乏味的要死,而《孤島世界》卻在一片陳詞濫調中獨樹一幟——盡管它算不上是真正意義上的「入侵」電影,卻因著那個獨特而富有創意的外星人造型——Metaluna星人而名聲遠揚。Metaluna星球上的人長得跟人類沒有一絲相象之處,它們有一幅大的驚人的腦門兒(可能說大腦更合適,你都能瞧見清晰的溝回紋路……) 主演:傑夫·莫羅 費思·多默格
看上去疑心很重的樣子,還長著一頭女里女氣的白色毛發。這幫外星人千里迢迢來到地球,想靠地球科學家的幫助尋找他們失落的文明。接著發生了很多無關緊要的事,象人類跟蹤飛碟啦,動不動就發生的爆炸啦等等。最關鍵的沖突是地球上的凡人成了Metaluna外星人的犧牲品,被一群長著畸形腦袋,露著內臟,手腳退化成爪狀,睜著一幅誇張金魚眼的怪物反復折磨。這個形象無疑地給我們造成了強烈的視覺震撼,雖然該片被人們長久地遺忘在塵封的角落,卻絲毫沒有影響它在科幻影史上的重要地位。
Killer Klowns From Outer Space, 美國,1988 強烈超現實主義風格的影片
外太空殺人小丑
導演:Stephen Chiodo
拍攝外星人入侵題材的電影無外乎從兩方面入手:要麼筆調輕快,要麼手法沉重。其中並無捷徑可尋,也不可能草草繞過了事。但遺憾的是《外太空殺人小丑》仍然試圖尋找一條中庸之道,於是他們選中了「馬戲團」這個中介。想像一下所謂的驚天大陰謀就是一群穿著小丑服的外星侏儒在地球上大肆破壞,用激光射線槍把人類變成噴噴香閃閃亮的棉花糖——除了讓人眼花繚亂一番之外,恐怕很少有人能真正進入情節並真正理解。 製片:The Chiodo Brothers
實際上《外太空殺人小丑》是一部具有強烈超現實主義風格的影片,幾乎沒有什麼娛樂性,核心題材也不那麼拿人眼球,所以有點不太容易令你坐下來,安安穩穩地把電影看完。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如果一部關於外星小丑的電影拍的一點也不滑稽,那還有什麼可看的呢?不過幸運的是,在後來的一大堆類似題材的電影中,這一部算是優秀的了。
Men In Black, 美國,1997 供人消遣的影片
黑衣人
導演:巴利.索南菲爾德
關於《黑衣人》的一個最大的遺憾是他們並沒有充分利用高成本的優勢,作出一個真正像樣的天外生物——我希望看到比一隻巨大的CG蟑螂精更有創意的東西。當然影片還是給了我們足夠的補償——看看那些善惡相雜,大小各異的星際居民就知道了。男主角威爾.史密斯是那陣子好萊塢影壇的招牌搖錢樹,與湯米.李.瓊斯的合作更使表演增加了可信性。 主演:威爾.史密斯 湯米.李.瓊斯
影片公映第一周就幾乎收回了其全部成本九千萬美元。不俗的表現使《黑衣人》及續集帶外星人登堂入室,排在了好萊塢破首周票房紀錄電影名單的第一位。我承認這只是一部供人消遣,讓我們一邊大嚼爆米花,一邊嘿嘿傻笑著看完的電影,但我敢肯定,那些掏了錢看過這部片子的人沒有一個失望的。
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 美國,1951 科幻史上最經典的里程碑電影之一
地球停轉之日
導演:羅伯特·懷斯
這部電影真正講「入侵」的部分很少,但並不妨礙它成為科幻史上最經典的里程碑電影之一。很難想像以《音樂之聲》聞名世界的羅伯特·懷斯還拍過這么「先天下之憂而憂」的電影。時間發生在二戰後,Michael Rennie 飾演的人性化高智慧外星人Klaatu乘飛碟來到地球,隨他一起來的是一個具有恐怖力量的機器人保鏢高特(Gort)。他們提出制止人類從事戰爭威脅的警告,願意與人類進行和平交流,沒想到反被地球人視作大敵。不過他們也不是好惹的,一旦被人類激怒,一樣會做出可怕的事情來。 演員:Michael Rennie, Patricia Neal
歲月流逝,卻掩不住本片的核心精神大放光輝。希區科克的御用作曲大師伯那德·赫曼Bernard Herrmann 陰沉的配樂為本片加分不少。就連機器人高特的台詞 "Klaatu barada nikto" 也成經典——意思是「不要炸飛這個世界」。這是影史上相當重要的科幻片轉折點,裡面的許多內容被其後無數影片引用或參考。不可否認看完這部電影需要些許耐心,因為如今的我們已被大量徒有虛名的電影搞得心浮氣躁,失去了辨別力。像《地球停轉之日》這樣的好片子,是需要靜下心來,細細品味的。
Signs,2002 物以稀為貴
天兆
導 演:奈特·沙馬蘭
我對《天兆》的期望值非常低,但奇怪的是居然帶著極大的興趣看完了全片。我也不知道這部影片有什麼東西這么吸引我,可能是它完美的娛樂性?——沒什麼獨特的想像,看起來也不用費任何腦力。梅爾·吉布森飾演格雷漢姆·海斯,是美國費城某小鎮上一個普通的農場主,一天早上醒來,他和家人意外的發現自己的玉米田裡出現了一串串龐大環狀圖案(最近的《恐怖電影3》也拿此開涮) 主 演:梅爾·吉布森 羅里·庫金
看上去像是外星飛船降落的痕跡,很快全世界各地都傳出了一夜之間出現神秘圖案的消息,這正暗暗迎合了人們好奇心理:也許那是一群瘦長高個的綠色生物在報復人類對地球的大肆破壞……就電影本身來講,《天兆》有點故弄玄虛,頭重腳輕,實在不值一看;但它如實反映了「外星人攻擊地球」是如何在人群中間傳播並形成理論的,這樣的影片在科幻影史上寥寥可數,因此該片也就「物以稀為貴」了。
Invasion of the Body Snatchers ,1956年 有濃厚的政治隱喻色彩
天外魔花/人體入侵者
導演:菲利普·考夫曼
入侵,又是入侵。你可能已經注意到了,這份名單上的大多數入侵電影都出自50年代。那是個患有嚴重「飛碟恐懼症」的年代,銀幕上涌現出了大量良莠不齊的類似主題,這里出現的不過是冰山一角。和同時期同類型的大多數影片一樣,《人體入侵者》有濃厚的政治隱喻色彩。美國某個地方的人被外星人換了腦——很顯然這里的「外星人」就象徵著共產黨。不過這個故事妙就妙在麥卡錫主義者和共產主義者都能認同,因為他們都把對方當作給群眾洗腦的精神毒品。當然這類分析只有站在歷史角度才顯得有意義,單就「外星人入侵」的主題而言,《人體入侵者》的經典地位是不容侵犯的。 演員:唐納德 薩瑟蘭
布魯克 亞當斯
傑夫 戈德布拉姆
凱文 麥卡錫
影片最棒的地方在於營造出的那種寒徹入骨的恐懼:外星生物悄無聲息的占據人類身體、意識、社會身份,受害者渾然不覺,清醒者拚命呼救卻處於越來越孤立的狀態。原諒人們對這些外星人作出的應景式的政治評價吧,《人體入侵者》的確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精彩的科幻恐怖片,它傳達的那種絕望會令你終身難忘。這片子至少拍過三次,1994年的翻拍版也滿有意思的,很性感的說……
⑩ 小時候看過一部關於外星人的電影,不是ET,也不是什麼入侵。具體忘了是哪過拍的了,不過肯定不是中國。
《新外星人》是由斯圖爾特·羅菲爾執導的科幻電影,該片於1988年8月12日在美國上映。
電影主要講述,一個外星人家庭在不幸意外地被美國探測太空船攜回地球,並於一個地球家庭建立深厚友誼的故事。
新外星人 Mac and Me (1988)
Mac and Me 導演: 斯圖爾特 拉菲爾 (Stewart Raffill)
編劇: Steve Feke / 斯圖爾特·羅菲爾
類型: 科幻 / 家庭 / 奇幻 / 冒險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1988-08-12
片長: 95 分鍾
又名: 宇宙精靈 / 外星小精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