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一部關於潘金蓮的電影
水滸傳
② 有部電影關於老爺看上潘金蓮給了她一錠金子就從了還邊做邊推磨是什麼電影不是潘金蓮前世今生
《少女潘金蓮》好像是
③ 十多年前的一部僵屍電影 好像是道士的妻子懷著孕死了 道士做法把孩子生下來 最後道士用鈴鐺控制僵
幽幻道士4之孩子王 (1988) 導演: 蔡揚名 / 陳俊良 主演: 金塗 / 豬哥亮 / 林小樓 類型: 喜劇 / 恐怖 / 鬼怪 製片國家/地區: 台灣 語言: 普通話/國語 上映日期: 1988-10-8 劇情簡介 盛天文施法除「魔」反被「魔」傷失去記憶,盛妻金蓮臨盆待產,金父作法,產下恬恬,並以喪門釘釘住「魔」,張道士、胡瓜乘亂盜走金塗六具金甲僵屍,「魔」則挾持盛遠離。 青青、宏宏、安安、蜻蜓、小黑與豬哥亮扮僵屍詐財,被金塗制服並收留青青等五人。然後在追胡瓜到東升客棧,遇到胡瓜正以妖道害人...
④ 有一部電影,裡面女主叫金蓮,還有王總是西門慶,是什麼電影
危城
5.8
劇情 / 動作 / 犯罪
年代:2016
地區:大陸 / 香港
演員: 劉青雲 古天樂 彭於晏 吳京
導演: 陳木勝
⑤ 如何評價范冰冰主演《我不是潘金蓮》電影
在這部電影里,我看到了一個誰都沒有錯但又誰都逃不脫責任的悲劇。
馮小剛用一個別出心裁的圓形鏡頭,開門見山地展現了女主角李雪蓮的悲劇的起因,涉及到當前很熱的話題——假離婚變成真離婚然後房子沒了男人跑了。
她去找一個當法官的遠房親戚,一路告狀找到法院院長、縣長、市長、中央首長,甚至因為她的告狀把法院院長、縣長、市長都給撤了,十年裡,換了一波官員,但她告狀一直失敗,直到她前夫秦玉河死了,這個狀無法再告了,她都一直在失敗。
在她的失敗里,我們看到了縣長望風而逃、市長避之不見、派出所請她去喝茶(電影里真的用的是喝茶)、中央首長因為她在人代會小組會議上跟省長拍桌子也不過是因為「一點小事搞到北京來了」、然後省長撤了底下負責人的職也只是「丟了省里的人」、新換上來的一波官員一茬接一茬地來勸她別再告狀了,就像圍追堵截地截訪一般,看上去活生生一出官場現形記。
李雪蓮真的是太苦了!為了生第二個孩子才提議假離婚結果因為成真了被丈夫拋棄氣得流產、被前夫污衊是「潘金蓮」、被男友趙大頭欺騙利用污了身子、被自己家鄉的領導「通緝」、在北京病倒住院無錢承擔舉目無親……這是一部喜劇無疑,台詞、動作都打上了濃濃的馮小剛式喜劇的烙印,現場有人統計觀眾笑了45次,但這無疑也是一出悲劇,是一個現實的、底層人民的悲劇,令人笑過之後又滿心悲涼。
可是,這一部戲里,有誰錯了呢?李雪蓮在第一幕和法官王公道(大鵬)也說了「離婚證是真的,但是離婚是假的」這樣的話,就如同現在假離婚的糾紛一樣,離了就是真離了。她一路告狀,無非是想跟秦玉河復婚再離婚,可是那一張離婚證是有效的,法官管不了、法院院長管不了、縣長市長管不了,她就從告秦玉河變成了要告上述所有人。從一個學法律的學生的角度來看,就算是官做到President也不能強迫她前夫配合她再走一遍復婚再離婚的過場。
李雪蓮似乎不值得同情,她的悲劇都是她自找的,她只要聽了官員們的勸放棄告狀,她就可以安安穩穩地過好小日子,經營好自己的小餐館。其實官員們並沒有騙她,她的這個狀確實是沒法告的贏的。
是啊,這簡直就是一個不懂法的農村婦女上躥下跳地無理取鬧,還害得領導們焦頭爛額甚至丟了前程。
荒謬無比!
因為一個農村婦女不懂法,法院院長就可以看著秘書把她推倒在水凼里?
因為一個農村婦女不懂法,縣長就可以謊稱自己是秘書而借機逃竄?
因為一個農村婦女不懂法,市長就可以撂下一句「把她弄走」的指示然後派出所請她去喝茶?
因為一個農村婦女不懂法,各級政府就要在每年開人代會的時候圍追堵截?
難道是李雪蓮錯了嗎?
不!
我想起我在縣法院實習的那段日子,時不時會跟著法院的哥哥姐姐們去做調解,有一次回來之後,吃飯的時候我跟法院領導吐槽了一句:「現在老百姓不懂法真是麻煩,跟他們講意思自治、公序良俗就是對牛彈琴。」領導說了幾句話成為那次實習最重要的收獲,或許會影響我一生:「這確實是個很嚴重的問題,但是你這個心態不對。老百姓不懂法是因為他們沒機會像我們一樣系統地學過法,學法的時候學了一點罪刑法定就鄙視社會上喊著一律死刑的人,我那時候也是這樣的。我上班以後才發現,這講到底還是我們這些學法的人工作沒做好啊,再說了,要是人人都是法學家、人人都按照法律思維辦事情,那還要我們幹嘛?」
正是因為李雪蓮們不懂法,所以才需要有法院,需要國家來給她主持公道,即便她的執念是錯的,也沒有理由去推、去躲、去攔。這個農村婦女的無理取鬧,恰恰是廟堂之上那群「懂法的人」工作沒做好啊,你們工作做不好,那還要你們何用?
在我看來,整部戲只有兩段台詞深入我心。
一個是高明老師飾演的中央首長敲桌子說的:「他們不是人民公僕,是拿著人民的俸祿、不為人民辦事、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的人!」(此處全場掌聲)
另一個是結尾處張嘉譯老師飾演的市長馬文彬跟前來匯報李雪蓮不再告狀的縣長(於和偉)說的:「這個事情里,沒有人有惡意,但是我們是為了幫助李雪蓮呢,還是為了保住我們頭上的帽子?我看是後者居多吧?只對上面負責,不對下面負責,但是要知道,不對下面負責是對上面最大的不負責!」(看到這里的時候,真的覺得這是一個鞭辟入裡的反思,值得給予敬意!)
為了保住帽子,只要李雪蓮不再去告狀了就可以了,不要給國家/省里/市裡/縣里丟人就好了。告了十年狀,新上任的市長說:「現在不比以前了,有微博、微信,不看住了要是發到網上去,那不是給國家抹黑嗎?」呵呵,多諷刺。
當然了,即使這部片子的黑暗面令人厭惡,在現實里也層出不窮,我也還是相信,我們這個國家正在一步一步地走向光明。我們的憲法的第二條就寫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可能有人會說了,一紙空文而已。不,如果人人都覺得這是一紙空文,那它就是一紙空文,而現在呢,我們的社會不再把這些黑暗的東西當做習以為常的事情,我們會去曝光、會去抗爭,那麼,總有那麼一天它不再是一紙空文,我相信,這一天會到來的!
嗯,結局似乎很不錯。不再告狀的李雪蓮沒有回老家,跟表弟在北京開了個餐館,遇到了當年那個落荒而逃並因此被免職的縣長,相逢一笑。一切彷彿可以有一個新的開始了。
今天的點映很契合主題——《喜劇的憂傷》,笑了很久,也想了很多。
⑥ 求一部電影
水滸傳??
⑦ 對於《我不是潘金蓮》這部電影怎樣看待
這一次馮導把《我不是潘金蓮》搬上銀幕,不僅玩起了畫幅的游戲,還在攝影構圖上下了大功夫。英文標題是《I Am Not Madame Bovary》(我不是包法利夫人)意味深長,看似是為了糾正一句錯誤的話,實際上又打起了官場的擦邊球
但實際上從觀感上來講,遮罩的確可以粗暴地抹去很多雜亂的信息,強行將視覺的焦點集中在畫面中心。而這次的攝影構圖,馮導也是費了許多心思。圓形畫幅中的中遠景,體現出一種水墨意境般的美感。這其實是三個方面造成的。第一,取景地自然景色美。獨具特色的徽派建築,小橋流水碧波盪漾,以及煙雨籠罩下的朦朧潮濕感,自然景色美是畫面美的基礎。而人物選用中遠景也是為了最大程度保護畫面的整體感。第二,構圖講究。黃金分割點、對稱構圖等這些術語早已經被說爛了。但要把這些運用在實際中,拍出來的畫面要美還是需要有點天生的審美觀。影片中,除了出現最多的對稱構圖,比如圓形畫幅中左右對稱的門、上下對稱的倒影等,還有前景的遮擋也使用很巧妙。給攝影師加個雞腿。第三,調色。去影院看一看,就能感受畫面的色彩以及所謂的「水墨意境」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了。在我看來,講述李雪蓮上訴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卻用了美到失真的色彩,這也是一種強烈的對比。同樣給人強烈對比感的還有整部影片的配樂。鼓聲是用得最多的一個樂器。在故事情節轉場的時候,部分畫面還配上了弦樂。
⑧ 你怎樣評價《我不是潘金蓮》這部影片
《我不是潘金蓮》范冰冰:顛覆傳統華麗的「李雪蓮」
無論是攔縣長的喊冤,還是被前夫的奚落,無論是被法院院長從北京抓住,還是跟警察鬥智,無論是被雨中推得摔倒,還是她幫趙大頭買衣服的欣喜還是被趙大頭欺騙後的摔門而走,無論面對市長的不卑不亢,還是最後變身餐館老闆的淡然,可以說,李雪蓮這個角色身上有著一股不服輸的一根筋精神, 她去找一個當法官的遠房親戚,一路告狀找到法院院長、縣長、市長、中央首長,甚至因為她的告狀把法院院長、縣長、市長都給撤了,十年裡,換了一波官員,但她告狀一直失敗,直到她前夫秦玉河死了,這個狀無法再告了,她都一直在失敗,但她卻一直在堅持,李雪蓮的倔強,意味著這個角色需要很好的掌控。欣喜的是,影片中范爺情感把握也很准確,靠精湛的演技將李雪蓮演得生動傳神。這種跨越,值得點贊。
從《手機》到《觀音山》再到《我不是潘金蓮》,范爺一步一個腳印。毫無疑問,演李雪蓮最難之處就是擺脫洋氣。片中幾身土氣的造型都在盡力給范冰冰的美麗減分,給李雪蓮的可信度加分。她還和幾位男主角學了江西婺源話,十分敬業。總體來說,范爺此次演村婦全力融入了角色,惟妙惟肖。
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可以說,執拗的村婦李雪蓮,她為了反駁丈夫的一句誣陷之辭,踏上了漫漫十年的告狀之路,身上的「傲骨」清晰可見。而對現實中的范冰冰來說,早就霸氣沖天。仍記得,「別低頭!皇冠會掉!」、「我就是豪門!」的話語氣勢恢宏,華麗中透露出的傲骨也非常明顯。從某方面說,李雪蓮這個角色和范冰冰本人骨子裡的「氣」有不少相同,這也讓華麗轉身的范爺演繹起來有著別樣的滋味,非常值得好好咂摸。尤其是范冰冰首次在銀幕中以土裡土氣的村姑造型出鏡,「高手一出手,就知有沒有」,范爺的這兩把刷子像個行家,一出手便不俗,對角色的把握以及情感的拿捏都非常到位,獲贊也是理所當然的事了。
值得一提的是,該電影結局很不錯,不再告狀的李雪蓮沒有回老家,跟表弟在北京開了個餐館,遇到了當年那個落荒而逃並因此被免職的縣長,相逢一笑。一切彷彿可以有一個新的開始了。而那時候的李雪蓮,就在范冰冰的眼睛裡,流露出來的是一種難以明說的淡然和解脫,這時候的李雪蓮就是范冰冰,而范冰冰演繹的其實就是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