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兒童必看的教育電影有哪些
1、《看上去很美》(中國)
簡介:方槍槍是個一直由奶奶帶著的3歲男孩兒,一下子被當軍人的爸爸丟進了幼兒園這個集體的環境里。生存的本能使他仔細地觀察這一新環境並盡可能迅速地融入這個新的社會里。
慈眉善目的唐老師讓他感到親近,而不苟言笑的李老師則讓他感到恐懼。小朋友們一個人一個性格,方槍槍試圖接近他們、了解他們,本能地尋找著自己的盟友。他很快就和陳南燕陳北燕兩姐妹成了朋友。
推薦理由:影片看起來就是一般的喜劇片,可笑聲中一定少不了溫情,兒子的單純與親情搭起了小志爸爸與父親溝通的橋梁,從而化解了兩代人之間的隔閡。這是大多數家庭都存在的問題,也許看了影片對大家能有所啟發。
『貳』 中國動畫片的發展遇到了哪些阻礙
我國的動畫片歷史可以追溯到60年代,一直到80年代中期都處於繁榮狀態,其繁多的種類和有趣的內容都吸引了國人的喜愛,並且日本很多的早期動畫都受到我國動畫的影響。但是從90年代起,我國的動畫開始走向衰落,其遇到的兩大障礙主要出現在兩個時代。
中國動畫品還是留給了我們很多美好的記憶,希望以後的中國動畫都可以多多借鑒別人的優點,讓我們期待中國動畫再次迎來鼎盛期。
『叄』 求中國國產的兒童電影
1、《動物出擊》是馮小寧執導並編劇的萌寵歷險電影。本片講述萌娃「媽寶」和一群逗萌寵物,在無人察覺和幫助的情況下,組隊營救一艘滿載劇毒葯品並失控的輪船,保護人類免於滅頂之災的故事。該片於2019年4月30日在全國各大院線登陸。
2、《小狗奶瓶》是由彭力自編自導、徐小明監制,奶瓶、康瀟諾、高婷婷、陳一榕、魏子涵、亓小飛主演的現代寵物電影。該片講述了萌犬奶瓶與小主人好好從美好的相遇到分離走失、尋找彼此的故事。
3、《斗魂之熊孩子》以一個8歲孩子的視角講述一位80後單身辣媽與熊孩子之間發生的有趣故事,用極具生活氣息的輕喜劇方式探討了單身媽媽、離異家庭等嚴肅話題,以幫助廣大中小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幫助他們健康成長。
4、《兩個俏公主》是由薛玉崢執導,馬正陽、張艾、顧辰參與配音的一部動畫電影。該影片講述了兩位公主紅鈴和桃茜,為了兌現幫助天鵝王子找回聖羽的承諾,前往鷹王的國家冒險的故事。
5、《雲上日出》是改編自夏家駿的自傳體作品《在崖縫中生長》,由熊瑋執導,榮梓杉、關亞軍等人主演的戰爭片。該片講述細菌戰下,一所兒童教養院內孩子們之間陪伴、成長與救贖的故事。
『肆』 中國有什麼兒童電影
五十年代
50年代的小觀眾大都被《雞毛信》中的海娃深深地吸引過,小海娃的倔強、機智、勇敢感染過萬千兒童。扮演海娃的蔡元元從此與電影結下了不解之緣,曾於1965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先後參與執導過《刑場上的婚禮》、《張燈結綵》等影片,後赴澳門創立了赫赫有名的蔡氏兄弟影業公司,完成過《夜盜珍妃墓》、《大辮子的誘惑》等作品,頗為搶眼。
如今聞名影視界的著名導演陳家林曾是50年代引人注目的童星,1957年他在《羅小林的決心》中扮演的羅小林,惹人喜愛。後來他全身心地投入到電影藝術中,1965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分配到長春電影製片廠成為一名專職導演,創下了不俗的業績:《鳥島》、《飛來的仙鶴》、《譚嗣同》、《末代皇後》、《努爾哈赤》、《袁崇煥》、《武則天》、《唐明皇》、《賀蘭雪》、《遠東陰謀》等眾多影視佳作皆出自陳家林之手,堪稱一位有特色有個性的「大手筆」導演。
六十年代
「小蘿卜頭」一度是方舒的代稱,60年代中期她女扮男裝出演了《烈火中永生》,戲雖不多,「小蘿卜頭」的形象令人憐愛,過目難忘!方舒成為60年代中期小童星的代表人物60年代,大導演崔嵬執導了深受贊譽的兒童片《小兵張嘎》,他慧眼識星地選中土家族男孩安吉斯扮演嘎子,神貌俱佳的表演贏得了小觀眾們的喝彩和厚愛,只可惜安吉斯沒有從事演員這一職業,嘎子成為兒童電影畫廊中熠熠生輝的形象。
七十年代
進入70年代後,由於歷史的原因,中國電影成為乾涸期,兒童影片鳳毛麟角,《閃閃的紅星》的升起,令那一年代的孩子們歡呼雀躍,潘冬子和椿伢子走進萬千兒童心中,兩位童星祝新運和劉繼忠在中國影壇冉冉升起,他倆繼《閃閃的紅星》後,分別又主演過《十天》、《黃河少年》等影片。
蔡明因在《海霞》中扮演的小海霞,也成為70年代童星的代表人物,時至今日仍有觀眾稱其為「小海霞」,她的這部處女作為其奠定了日後從藝的基礎,如今的蔡明已是家喻戶曉的「大腕明星」,八十年代
時光進入80年代後,中國電影中出現了眾多的童星,他們璀璨耀眼,各放異彩,構成電影新時期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馬曉晴、茅為蕙、方超、張磊、楊通、沈潔、姬晨牧、沈暢……數不勝數。
1979年,著名導演謝晉選中馬曉晴在《啊!搖籃》里飾吳湘竹,她把一個在革命隊伍中成長,最終把生命奉獻給革命事業的小保育員形象,表演得真切、動人,從此一發不可收,從小童星磨煉成著名的青年演員,《最後的瘋狂》、《女神探寶蓋丁》、《頑主》、《編輯部的故事》、《離婚大戰》、《北京,你早》等眾多影視中不時閃現其身影,曾榮獲過「金雞獎」的最佳女配角,去年完成了新作《非常夏日》。
「中國橋梁之父」茅以升先生的孫女茅為蕙,自幼兒園開始即開始「觸電」,參加拍攝過《大刀記》、《從奴隸到將軍》、《等到滿山紅葉時》、《巴山夜雨》、《杜十娘》等多部影片。
小方超最初在《啊!搖籃》中飾院生時,才兩歲半,後來頻頻在《苦果》、《牧馬人》、《泉水叮咚》、《大橋下面》、《電梯上》、《駝峰上的愛》、《我只流三次淚》等片中扮演兒童角色。
來自青島市的小楊通,當年先是在《第十個彈孔》中扮演童年的魯小帆後,引起一些導演的注意,接著被拉進《四個小夥伴》、《媽媽你在哪裡》等影片中擔任主演,特別是在長影主演《飛來的仙鶴》大獲成功。
《城南舊事》稱得上是80年代中國電影的經典作品之一,它與沈潔真摯、細膩、動情的成功表演是分不開的,小沈潔那雙清澈、純真的大眼睛的特寫鏡頭一直定格在觀眾的腦海里,她還在《這不是誤會》、《上海屋檐下》等片中擔任過角色。擔綱過《應聲阿哥》的姬晨牧,也是那一時期活躍的小演員,他的活潑、靈秀討人喜愛,拍完家庭倫理影片《小城細雨》後,姬晨牧主演了《為什麼生我?》,他演的小鬆鬆催人淚下,引發人們嚴肅地思考父母離異的孩子將怎樣生活的問題,該片榮獲了中國電影「童牛獎」。
九十年代
90年代後,觀眾對金銘塑造的「小婉君」形象津津樂道,近兩年,她還在《天涯歌女》一片中有著不俗的表現;另一位與金銘同齡的小女孩蔣小涵演戲唱歌兩不誤,現已出落成大姑娘,去年在電視劇《今生是親人》中又見其率真的表演。
而虎頭虎腦的宮傲自3歲起就闖進影視圈,拍過《火雲傳奇》、《綁架童心》、《和愛一起長大》等片,前兩年還應邀來天津主演過具有濃郁兒童風格的電視劇《長大我也當爺爺》,小宮傲多才多藝,歲數不大,卻展現出不一般的才能。
『伍』 中國國產的兒童電影有很多,你知道的有哪些
1、《快樂星球之三十六號》是河南超凡影視製作有限公司出品的3D科幻電影。由楊凱成執導,張子揚、趙克明、張兆藝、楊凱成、馬嘉祺、王天發、孫蘇雅主演。
影片講述了Q博士摧毀了快樂星球,唯一逃脫的倖存者三十六號來到地球和Q博士展開了勇氣與智慧並存的戰斗並重返快樂星球拯救老頑童和冰檸檬的故事。
2、《鎧甲勇士之帝皇俠》是由廣東奧飛動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於2010年1月23日出品的科幻片,由鄭國偉執導,唐禹哲、郭帥、袁成傑主演。
該片講述帝皇俠為了阻止被封印在封魔盒裡面的暗影護法和電腦高手巴豆毀滅地球的野心而努力奮斗的故事。
3、《小戲骨:花木蘭》是一部由袁慧玲 、鄒江導演,劉戴恩 、楊旻奎、彭楚雅 、李欣怡 、陳禹衡 、周藝 、肖楊博涵、葛奕德主演的戰爭歷史兒童古裝劇。
4、《陽光夏令營》是2015年上映的兒童劇情片,由鄧雲編劇,影片講述了班級里的同學為了爭取到參加夏令營活動的名額,都使出了渾身解數。學期結束,同學們都有了各自成長的故事。
5、《小戲骨:放開那三國》
本片講述了東漢末年黃巾起義,董卓稱霸朝綱,荼毒天下,曹操、貂蟬、呂布、王允等人為了拯救家國百姓而刺殺董卓的故事。不同於以往的三國歷史題材,本片以獨特的女性視角,貂蟬為切入點,來看待東漢末年時期所發生的故事。
『陸』 現今中國兒童動畫片創作面臨著什麼問題
現今中國兒童動畫片創作面臨著的問題有:1、國產動畫影響力不足,相比之下國外動漫更受到國人的歡迎。2、中國動畫相對國外較為粗糙。3、國產動漫缺少創意,僅有少數能真正吸引大批觀眾。4、動畫製作做到商業化、市場化的少,無法真正得到發展。5、國人對動畫的認識較狹隘。
『柒』 中國動畫片的面臨問題
中國大陸動畫片多數的受眾范圍為6至14歲。其內容簡單,符合低齡觀眾心理,但對成人吸引力較弱。由於畫質略粗糙,內容低齡化,經常受動漫迷指責。
人們常常把中國動畫的不景氣歸咎於技術和資金,但其實,國家這幾年對動畫片的投入已經遠超其他影視行業,「中國動畫片產出和投入的不成比例,根本原因就在於製作題材和理念上的『低齡化』,以及國人的狹隘想法與認識,並由此造成想像力不足,題材局限。
面對著還徘徊在目標觀影年齡層為「學齡前小朋友」的國產動畫片,「過低幼化」是許多國產動畫片共有的問題。一路走低的國產動畫片劇情,無論影片多麼爆笑搞怪無厘頭,不要把孩子看得過於幼稚,他們接受的信息量是我們小時候的數倍。」動畫只能是給小孩看的」這種思想束縛了中國動畫的發展,是中國動畫的病根所在。「過低幼化」帶來的蒼白說教和空洞內容,不但攆走了成年觀眾,也趕走了為數不少的小朋友。
從世界動畫片的成長路徑來看,動畫題材走向成人化和全齡化是動漫發展的必然之路。由於曾經被定性為「兒童節目」,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好萊塢動畫片也經歷過一段產量銳減、水平降低的黑暗時期。隨著以《怪物史萊克》為代表的一系列成人化動畫片的出現,好萊塢動畫終於走出了瓶頸,每年都能創造票房奇跡。
因此,路要一步一步地走,飯要一口一口地吃。在任何國家(包括美國日本),動畫都是從低齡開始逐漸向少年,成人發展,不可一蹴而就。因此我們必須認識到低齡動畫是發展其他年齡層次動畫基礎,我們只有先把低齡向作品發展好,才能進一步發展高齡作品。 ・日本動畫題材一般由漫畫、游戲或小說改編;中國動畫多取材於歷史故事,或由編劇原創,僅有少數是漫畫、游戲和小說改編;
・日本動畫在固定檔一周播出一集,影響時間跨度長,便於商業操作及按觀眾要求修改;中國動畫需要全劇集完成申領動畫許可證後方可在電視台播出;
・日本動畫有清晰的分級制度,並由映倫等機構審查;中國動畫基本沒有分級審查制度,一般由廣電總局負責審查,雖低齡動畫較多,但是高齡動畫仍然能被廣電通過。日本動畫高齡化嚴重,出現了成人動畫數目超過子供動畫的局面。
・中國動漫多說教之流,其教育意圖大於娛樂性,音樂畫風等方面也不受看慣日本動漫的人所喜愛。 宮崎駿對中國的失望無以復加。我在這一點上也是如此。因為我們對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是很尊敬的,沒想到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高層卻只關心這個。一旦計件付酬,就再也拍不出中國學派的影片了。計件付酬不鼓勵創新——不斷投入新的短片很費錢,而系列片只要搞好開頭的部分,角色和背景定下來以後就不會花太多功夫。我必須要提醒他們,中國有懂行的人。但是中國一下迎來了現代化,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都已經沒有原來的風格了吧。太讓人失望了。我太失望了。
比起《牧笛》,特偉先生早期的《小蝌蚪找媽媽》,看的時候我都傻了,沒想到竟然能做出這樣的作品。那之後他的作品我也都看了。我覺得能創作出《小蝌蚪找媽媽》那樣的作品,也是因為中國電影製片廠當時的體制。說大點,中國動畫藝術電影的探索在改革開放之後,因為要追求利潤反倒衰退了。 由於2006年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發布了「限播令」,導致一些投機商人將譯制動畫以國產動畫名義申領播放許可證。
《虛幻勇士》是上海今日動畫和廣州原色動力冒原創之名引進的法國動畫。該片在《Code Lyoko》(《至Net奇兵》)的原片上進行塗改,將所有法文或英文一律改成中文,並且製作人員上也全打中國人名(即譯制組名單)而不提法國的工作人員。
2007年3月,國家廣電總局撤銷了《虛幻勇士》的播放許可證,並且進行了處罰。 (一)配音方面由於許多人不重視,導致缺少優秀的配音演員。
(二)國產動漫缺少創意,許多以神話為主,甚至有更多的說教動畫,只有少數片子能達到良好的娛樂效果,
(三)盈利渠道過於單一。
(四)動畫製作極少有能做到商業化、市場化,無法盈利,無法真正得到發展。
(五)山寨成風。得形卻沒神,沒深度,太膚淺甚至只是為了笑而笑。
(六)畫風和配樂很少有令動漫迷滿意的,劇情少甚至沒有劇情甚至幾條主線交叉,不知所雲,讓人產生厭倦感。 (一) 國產動畫影響力不足,且多為低幼說教片。相比之下國外動漫更受到國人的歡迎。(二)中國動畫相對國外較為粗糙,一直被動漫迷稱為「(低劣的)動畫」而不是「(高大上)的動漫」。配音缺少優秀的聲優。
(三)國產動漫缺少創意,僅有少數能真正吸引大批觀眾。(四)動畫製作做到商業化、市場化的少,無法真正得到發展。
(五)國人對動畫的狹隘認識,認為動畫「必須要是說教片」;而一些不依靠說教走紅的國產動畫,2014年來來卻總是受到部分國人的指責,甚至是投訴和誣告。 為了扶持國產動畫,國家相關部門確實做了大量工作,國家廣電總局更是動用行政力量,下發《關於促進我國動畫創作發展的具體措施》,強制各電視頻道的黃金時段必須播出國產動畫片。即使這樣,依然有85%的動漫企業虧損。雖然國產動漫產量已達到14萬2700分鍾,但是這僅僅是一個量的勝利,我們還不足以高興的忘乎所以,量的繁榮之下,隱憂是國產動畫質量不高,是市場不買賬。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必須靠產品來說話。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在分析原因的時候表示,動漫企業家是中國動漫產業成敗的關鍵。而中國動畫的狀況卻不樂觀,經營動漫的企業投資者大多不了解動漫產業的特點,動漫創作者又缺乏商業訓練,造成動漫企業家非常稀缺,這也是85%的動漫企業處於虧損的原因所在。別看總獎勵資金是2127萬元,但動畫片特等獎的獎金只不過80萬元,動畫頻道特等獎的獎勵資金只不過70萬元。動畫片《三國演義》的投資是4000多萬元,無論是賺了,還是賠了,80萬元的獎金都算不了什麼,對電視頻道來說,一集優秀動畫片的盈利就可能超過百萬元,即使70萬元獎金擺在面前,電視頻道也不會無視巨額利潤的吸引力,因此,無論廣電總局的獎勵看起來多麼光鮮,對動漫企業來說,它都只是一塊雞肋——吃之無味,棄之可惜。
『捌』 我國兒童電影的困境
兒童電影投資小,回報低。很多電影人不願意做,這是導致兒童影片少的直接原因。沒有優秀劇本,對於童年沒有激情的導演是導致兒童電影不好看得根本原因。
不過去年電影局出台的《關於資助兒童題材、農村題材影片的管理規定》也會對中國兒童影片起到深遠積極的作用。
相信未來幾年中國兒童電影一定會有次大的浪潮,籌拍中的電影《大年》也一定會給全世界人民一份驚喜。
『玖』 電影分級問題 為什麼我國的電影不實行分級制度現在很多片子,例如《老炮兒》裡面有幾處不適合小孩看
之所以沒有實行,是因為考慮到目前中國的經濟文化發展水平以及電影的管理水平難以達到分級的要求。也就是說,管理跟不上,分級制度無從談起。比如10年前,中國電影曾經試行過『兒童不宜』,但後來停了.因為管理跟不上。根本做不到像美國那樣,如果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沒有父母的陪同進了影院,父母就會受到嚴厲的懲罰。我們這的情況是,不但管理實行不了,反而『兒童不宜』成為了一個炒作對象。所以,目前中國電影的首要問題,還不是電影分級,而是健全電影體制,規范電影市場,提高管理水平。但這並不是說,電影不分級,未成年人觀影的問題就不能解決。無論是國產影片,還是進口影片,事實上都在遵循著一個原則,這就是『老少皆宜』。而且,為了解決未成年人觀影的問題,政府已採取了特殊的措施,專門設立了機構,向少年兒童推薦適合觀看的影片。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當前執政黨一直與所謂「暴力」「色情」文化劃清界限,分級意味著這種影片可以公映,與執政黨所要樹立的形象不符,這也是國內電影審查一直過嚴的原因,好多導演演員都被封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