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搞笑電影 » 韓國電影孩子們的真凶是誰
擴展閱讀
鐮倉物語電影有字幕嗎 2025-08-22 16:22:08

韓國電影孩子們的真凶是誰

發布時間: 2022-04-11 21:44:50

1. 這些真人真事改編的韓國電影,你覺得哪一部是最真實的

1、《熔爐》;電影熔爐,大名鼎鼎,第一次看之前,我完美屏蔽了各種被劇透的渠道,連什麼題材的電影都沒看,結果有點兒失望。第一次看完沒什麼強烈的感觸,只是覺得殘忍,變態的大人,可憐的孩子,勇敢正義的老師,直率美麗的女主。那會兒印象最深的現在想想應該是那首荊棘樹,而且也就是這首悠長靜美的歌,讓我又一次打開硬碟里已經塵封的文件夾,本來只是想快進聽歌,但是滑鼠一下下,面前一幕幕特寫時不時映入眼簾。總之,這類片子我不想再看第二遍。

2. 韓國電影《孩子們》到底最後說沒說出來誰是殺人兇手啊最後沒看明白

沒有,這個案子到現在還沒有偵破。

3. 韓國哪些電影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

1,《辯護人》

《辯護人》是由楊宇錫編導,宋康昊、金英愛、吳達秀、郭道元主演的一部韓國劇情片。影片以20世紀八十年代的釜山為背景,以已故前總統盧武鉉曾在擔任律師時,負責釜林事件辯護的故事為原型,講述了沒有錢、沒有學歷、沒有背景的稅務律師宋佑碩經歷的改變其人生的五次公審。

2,《殺人回憶》

《殺人回憶》是由奉俊昊執導,宋康昊、金相慶、朴海日等人主演的犯罪懸疑片。是根據韓國的三大未破解的奇案改編而成的。該片於2003年5月2日在韓國上映。該片講述了韓國的一個小鎮上,出現了一系列的連環殺人案,小鎮警察和從漢城調來的蘇警察共同辦案的故事。

3,《熔爐》

《熔爐》是根據孔枝泳同名小說改編的劇情電影,影片由黃東赫執導,孔劉、鄭裕美、金賢秀、金志映等主演。該影片以2000年至2004年間發生於光州一所聾啞障礙人學校中性暴力事件為藍本,描述該時間所引發的悲劇以及學校的教師和人權運動者一起力圖揭開背後黑幕的故事。

4,《素媛》

《素媛》是韓國Lotte Entertainment發行的一部劇情片,由李俊益執導,薛景求、李甄、嚴智媛、金海淑等主演。該片於2013年10月2日在韓國上映。該片根據韓國真實案件改編而成,主要講述了一個未成年少女在遭遇性侵後如何走出心靈的陰影和家人如何面對生活的故事。

5,《孩子們》

《孩子們》是由李圭滿執導,朴勇宇、柳承龍、成東鎰、金汝珍等主演的犯罪驚悚電影,於2011年2月17日在韓國上映。該片改編自發生在1991年韓國大邱的真實案件,講述了5名小學生外出抓青蛙時失蹤,11年後才被發現屍體,兇手卻一直逍遙法外的故事。

4. 韓國驚悚犯罪電影孩子們的大結局是什麼

兇手仍然逍遙在法外

劇情:

故事發生的地點是韓國大邱,上小學的五個孩子一起出門玩耍。由於當時是在韓國選舉的時期,家長們囑託了他們幾句要注意安全,就讓幾個孩子出門了。誰都想不到的是,這竟然成了孩子們與家長的最後一句話。

孩子們商量著去山上捉青蛙,就這樣五人上山了。天色漸漸變晚,家長們漸漸都發現孩子不見了。焦急萬分的幾個家長一起去警察局報案。警察們卻並沒有在意,他們覺得孩子們只是貪玩,所以才回家晚了。

四個月過去了,失蹤的五個孩子引起了警方的注意。警方派出了大量警力在大范圍內展開搜索。各個電視台和新聞節目也在播報此新聞。

然而,姜導演卻對這個新聞不以為意。負責這個案件的朴警官正在鍾浩家安裝電話,以便如果罪犯往家裡打電話,可以知道罪犯的信息。家長們此時也沒有放棄努力,他們一直在人多的地方分發尋人啟事。

轉眼間五年過去,孩子們的尋人啟事在牆上已經有些斑駁。導演的節目賺足了人們的眼淚,但是卻被發現有造假成分,上級派他去大邱工作反思。姜導演在大邱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到了一個湖邊看警方的搜尋結果,他發現這個案子過了這么久居然還沒有告破。

姜導演認為這種節目沒有什麼收視率,這令其他同事大為光火。姜導演來找到了一個教授,這個教授提出了一個匪人所思的說法。姜導演來到警局把這個假設告訴了朴警官,朴警官直截了當地回擊了這種說法。

後來,姜導演的妻子為他生了一個孩子,姜導演第一次感受到了做父親的感覺。在一個冬天,鍾浩的爸爸得了絕症去世。一天山體發生了滑坡,幾個孩子的屍體也終於被找到。孩子們的屍骨就在山上,之前地毯式搜索的警方居然一直沒有發現。

心有愧疚的姜導演也來到了這里,並根據一個相關專家的說法,了解到了孩子們生前其實受到了虐待。姜導演找到朴警官,朴警官說自己其實可能發現了兇手,他也知道兇手的樣子和車牌號,但是自己沒有相關證據。

姜導演自己找到了兇手,原來兇手是一個殺牛的屠夫。姜導演在兇手門前睡著,因此也被兇手發現。就這樣,兇手抓走了姜導演,他擔心極了。屠夫在他面前殺了一頭牛,沾著血的臉咧著嘴沖著姜導演笑。姜導演很生氣,上去就要打這個屠夫,但他怎麼是屠夫的對手。

就這樣,他被屠夫打倒在地,在被屠夫卡住脖子時他似乎感覺到了當時五個孩子的絕望,他確認眼前這個人就是兇手。因為姜導演並沒有找到實際證據,所以屠夫最終松開了手。後來,姜導演見到了鍾浩的媽媽,原來鍾浩媽媽曾經接到的電話不是鍾浩打來的。

她不願意按下追蹤鍵,只是希望警方不要放棄尋找。十一年過去了,家長們終於不用再擔心,他們失蹤的孩子現在也已經塵埃落定了。他們聲嘶力竭地哭喊,他們難以接受這樣一個結局。

(4)韓國電影孩子們的真凶是誰擴展閱讀

孩子們》是由李圭滿執導,朴勇宇、柳承龍、成東鎰、金汝珍等主演的犯罪驚悚電影,於2011年2月17日在韓國上映。

該片改編自發生在1991年韓國大邱的真實案件,講述了5名小學生外出抓青蛙時失蹤,11年後才被發現屍體,兇手卻一直逍遙法外的故事 。

簡介

1991年3月26日,韓國大邱。就讀於城西小學的5個男孩子結伴上山,從此一去不回。該事件引起軒然大波,雖然警方出動上萬搜查人員,卻始終一無所獲,孩子們的下落成為一個難以破解的謎團。

4年後的一天,風光無限的電視製作人姜志勝因涉嫌造假而被總部流放至偏遠的大邱,孤高氣傲的他發現當地的人們依然關注那起已為很多人遺忘的「青蛙少年失蹤案」。為了早日翻身,姜志勝與一直關注此案的黃教授攜手,沉珂多年的案件似乎有了新的轉機 。

5. 韓國電影七日最後到底誰是殺人兇手

還是原來那個人
是受害人的母親綁架的小女孩 她曾寄了一個石膏手給女主角 最後女主角憑借這一線索認定是受害人的母親綁架了小女孩

其實受害者的母親不是要為先頭的嫌疑犯脫罪 而是將他就出來自己燒死他
有一個細節 那台打字機說的「你不配被絞刑 燒死才是最痛苦的」

其實這一切都是故作迷陣 最後受害人的母親認罪伏法

挺悲涼的結尾

6. 哭聲韓國電影最後誰是真凶

韓劇《哭聲》中日本人和巫師日光是兇手。影片中有一個很神秘的情節是日本人把自己的護照拿給鍾久看,然後警察開始對日本人展開核實和調查,最終得出來的結論竟然是日本人並不是當下的人,他是朝鮮日據時期的人物。巫師和日本人其實是一夥的,他們才是真正的兇手。

日本人並不是當下的人物,他是生活在很久以前的朝鮮日據時期,憑借警方的核實與調查證明日本人並不是一個活人。巫師作法的時候,會將神請到自己的身上,但並不是每次請神都會獲得成功。特別是技術並不高明的巫師,很有可能會發生請錯神的情況。而日本人就是被巫師請錯的神,也被稱為虛主。

巫師在請錯神之後就與日本人成了一夥,這一點在影片中通過很多細節反映了出來。比如巫師和日本人竟然穿著同款的內褲,他們使用的相機也是同一個品牌美能達。在日常的行為中,比如巫師和日本人在跳大神時使用的法術也非常相似。

幕後製作

《哭聲》的劇本花了兩年左右,修改7次,選景花費六個月,拍攝歷時六個月,後期製作用時超過一年。創作劇本的時候,羅宏鎮在和「神」有關的部分感到非常困難,還曾專程拜訪許多神職人員,向他們尋求答案。為了得到更加多樣的解答,他還遠行至尼泊爾、日本等地。

拍攝之中為了自然光,為了拍攝的最佳時間,很多時候都需要等機會才能拍攝,而黃金時間可能僅僅只有兩三個小時。尤其是電影中下雨的場景非常多,雨天取景無疑也拉長了拍攝周期,增加了不少難度。

7. 誰看懂了韓國電影殺人回憶中誰是兇手

樓下根本就是沒看懂。
這是一個真是的案件,到目前為止,依據是個懸案,殺手固然存在,只是根本就不知道是誰,片在里出現的嫌疑,全部不是犯人,只有在最後,小女孩說出的話,讓人深思,這個人物質的依舊存在,電影想表達的並不是犯人到底是誰,而是想表達犯人的惡略暴行和警察們沒能為人民除害的遺憾,有些電影就是這樣,給你一個開放性的結尾,讓它成為人茶餘飯後討論的話題,像最近上映的《盜夢空間》,最後旋轉的陀螺到底停沒停一樣,不要什麼都去追個結果,享受過程很重要啊,《殺人回憶》,不錯的電影

8. 韓國有哪些揭露了社會現實的電影

影片《孩子們》改編自發生在1991年韓國大邱的真實案件,講述了5名小學生外出抓青蛙時失蹤,11年後才被發現屍體,至今兇手依舊逍遙法外的故事。這起「青蛙少年失蹤案」被列為韓國社會三 大未解懸案之一。看這種真實事件改編的並且註定是疑案的電影真是一種自虐。憤恨、無奈、凄涼……在孩子們的父母的悲傷面前,都顯得微不足道。

9. 殺人回憶這部電影兇手到底是誰是朴興圭嗎

殺人兇手是誰呢?
一、不是朴興奎,雖然每次都下雨天還有 同一音樂,但並不能證明是點播音樂的人,連續殺10人象這種情況的變太兇手,肯定有精神方面問題,在這個時候殺人只是兇手精神狀態符合殺人條件,或說是某種條件下精神不正常時殺人,但並不是朴小白臉,原因在,目擊者說兇手就是把他扔火里的人,這一點就是用來說明小白臉非兇手,小白臉只是在案發時來到這村,肯定不是兇手。
二、那兇手是何人呢?猜測1.此人連殺10人,說明相當冷血,符全這條件的人肯定是受了精神創傷的人,並且武力值很高,屢作案自己不傷,並且在小時傷害過目擊證人,應該是周圍的人,從傷害證人到作案,時間跨度很大,正說明是熟人,也就是目擊人在潛意識中會對付的惡人,被攻擊過的陪角警察有這個可能。2.目擊證人非完全能力的人,口供顛三倒四,說的話並不可信,也就是非真正證人。
三、此案圍繞破案過程拍的,范圍有限,正可能的兇手沒進入影片的視野,是一個局外人。
四、實在 找不到兇手,那第一嫌疑人又回到了朴興奎…………這就是作者的思路。

10. 韓國電影《孩子們》兇手到底是誰

兇手就在孩子們當中,情節當中有一個披著紅色披風的人,旁邊男孩怕披風掉落,於是為他系了個結;還有後面的員工說嫌疑犯還用工具,覺得老方法好。證明兇手不是第一次,而是形成了一種親自下手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