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搞笑電影 » 關於兒童教育的國產電影有哪些
擴展閱讀
鐮倉物語電影有字幕嗎 2025-08-22 16:22:08

關於兒童教育的國產電影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4-11 20:16:42

㈠ 盤點國產兒童教育電影,【在線觀看】免費百度雲資源

國產兒童教育電影,免費高清資源在線觀看
劇名:草房子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

提取碼:jxb6
劇名:長江七號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

提取碼:n9py
劇名:苗苗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

提取碼:eo6q
劇名:半碗村傳奇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

提取碼:01jk
劇名:走路上學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

提取碼:7zic
劇名:遙望南方的童年 網路網盤下載觀看鏈接:

提取碼:38et



㈡ 勵志國產的適合7一13歲兒童的電影有哪些

1、小小心願

《小小心願》是一部國產兒童勵志片,這部影片根據河南省開封市的一名9歲女孩的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了11歲的小學生李小媛(化名)與殘疾媽媽相依為命的感人事跡。這部影片是現代中小學生和家長們不可多得的一部教育片,詞條對影片的基本信息、演職人員信息進行了說明,並對故事梗概進行了描述,並對整個影片製作過程及影片反響等進行了記述。

㈢ 關於兒童勵志教育電影國產的有哪些

國產片勵志教育電影有許多,《暖春》這部電影看的人淚流滿面。
在八十年代末一個偏遠貧窮的小山村裡,活潑善良的女娃小花,在爹娘和奶奶的呵護下,過著雖不富裕但卻快樂的生活。小花娘就快生了,她爹為了多掙些錢去了黑煤窯打工。一個大雨滂沱的日子,小花爹被埋在了坍塌的煤窯里,小花娘也因為急火攻心加上淋了雨引起大出血失去了生命。從此小花和瞎眼多病的奶奶過著相依為命的生活,懂事的小花用自己瘦小的身軀支撐著瀕臨解體的家,小花的眼淚和萬般努力,最終沒能挽留住唯一的親人奶奶,小花從此成了孤兒。
對於糧食就是命的窮山村,家家都是勉強度日,沒人願意收留小花,小花只能暫時寄宿在村長家。因為小花的到來給已經有兩個娃的村長家造成了不小的震盪,村長媳婦對小花是百般排斥,從此和村長為了小花不停地發生爭吵,加上自家兩個娃對小花的排斥,村長最終無力保護小花。會算帳的鐵蛋爹娘,想佔了小花家的地於是收養了她。小花的到來讓懶惰的鐵蛋娘再不用幹家務活兒,洗衣、做飯、看鐵蛋、割豬草、剁雞食等一切繁重家務全都歸了她。小花從此看著養父養母的臉色度日,每天從早干到晚,還經常因為鐵蛋娘的無故找岔兒挨打、挨餓。飽受虐待的小花實在支撐不下去了,趁黑夜逃離生養她的上河村。
二狗在路上撿到了餓昏過去的小花,把她帶回了芍葯村。沒有人願意把個野娃領回家,年邁的寶柱爹不忍心看到奄奄一息的小花再被放回村口默默地把她背回了家。寶柱爹的兒媳香草過門多年不生養,這么多年一直頂著村裡的各種閑話在生活,因為生不了娃,家裡的那點錢都換成了葯。香草對生娃的事變得異常的敏感,當她得知寶柱爹背一個野娃回家時,氣憤地讓寶柱爹馬上把人送回去,寶柱也埋怨爹自己的日子都過得緊巴了,還領回來一個吃閑飯的。可憐的小花,眼淚汪汪地看著爺爺,求他不要把自己送走,她可以干很多的活兒,每天只吃一頓飯就行,善良的寶柱爹不忍再看小花受苦,留下了小花……
最終小花努力得到了嬸嬸的認可,最後考上了大學。
還有一部
《上學路上》:小女孩由於家裡交不起學費,毅然走上了自己打工賺學費的道路,最終湊夠了錢願望實現。
這兩部電影相信對孩子有很好的教育意義,能讓他們明白今天好生活的來之不易,能夠有現在這么好的學習機會多麼不容易。

㈣ 陪孩子必看的十部電影國片

1、《淺藍深藍》

電影的劇情非常簡單,我但是卻可以給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故事圍繞一個小男孩故事開始,進行內容講述,但是有很多觸動心境的畫面,我們每個人的一生就是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就如同藍色的變化,由淺入深一樣,對於人際關系、對於事業發展、對於生活本身。

㈤ 中國兒童教育片有哪些經典的電影

《一個都不能少》【中國】

水泉小學唯一的老師高老師因為家中有事,需要暫時請假回家。村長不得不從隔壁的村子找來了一個十三四歲的女孩魏敏芝來代替高老師上課。高老師覺得她年紀小,可是無奈找人不易,只好囑咐魏敏之每天給他們抄課文,准確點清人數,一個都不能少。原本30多個學生,因為家裡負擔不起,所以只剩下了26個。學生都覺得這個老師太年輕了,沒有老師的樣子便開始欺負她,整個教室都亂哄哄的。張慧科是班上的學習委員,可是家裡窮,母親又病卧在床,所以他不得不到城裡打工掙錢。魏敏芝得知情況後,呼籲同學一起湊錢去找他回來。魏敏芝到達城裡後,歷經辛苦,在好心人的幫助下才找到了張慧科,且因為她一路的尋找,讓大眾也開始關注這些山區里上不了學的孩子們。

小編說:這部片子經典到大多數人都聽說過,是張藝謀1999年執導的第一部完全採用非職業演員的作品,影片的突出不僅在於紀錄片式的拍攝手法,也在於她真實反映了中國農村的教育現狀,正像導演張藝謀所說,「《一個都不能少》在司空見慣中拍出了一份真切和力量來。」

㈥ 兒童7一13歲勵志國產電影有什麼

1、《隱形的翅膀》

《隱形的翅膀》該片講述了一個不幸被高壓電擊中失去了雙臂的花季少女志華刻苦練習,學會自理,爭取到了重新上學的機會並刻苦學習游泳。

在全國殘疾人運動會上獲得了好成績,取得了進軍殘奧會的資格的勵志故事。

㈦ 少兒電影排行榜前十名國產

國產少兒電影排行榜前十名

1、一個都不能少

導演:張藝謀

《奔跑的少年》是我國一部鼓勵孩子們勇於追求夢想的教育電影,這部電影的主人公是一位生活在沙漠村莊里的小小少年,他的夢想是能夠成為一名專業的足球運動員,雖然不被家人看好,但他一直為之努力。

㈧ 兒童電影7一13歲勵志國產都有什麼電影

1、奇跡男孩 勵志又幽默的催淚電影《奇跡男孩》是根據美國作家R. J. 帕拉秋的暢銷感動小說《奇跡男孩》改編而來,是一部關於「勇敢」的少年小說。

故事的小主人公奧吉,是個10歲「不普通」的小男孩:一個人罕見的遺傳基因,導致他的天生有臉部缺陷,醫生斷定他活不過三個月,但奧吉卻憑著頑強的生命力活了下來,27次大大小小的手術才讓他趨向於正常人。

2、阿甘正傳 劇中,阿甘是一位先天智障的孩子,其學校里為了躲避別的孩子的欺侮,聽從一個朋友珍妮的話而開始「跑」。結果發現自己有跑的優勢,於是把這點唯一的優點堅持下來,於是自己通過堅持成為了橄欖球巨星、越戰英雄等,受到了肯尼迪總統的接見!

3、千與千尋 孩子的確更容易接受動畫片一些,電影《千與千尋》是宮崎駿的經典代表作之一,雖然是部動畫片,但是很多成人表示看完也深受鼓勵。影片於2001年7月20日在日本正式上映,講述了少女千尋意外來到神靈異世界後發生的故事。



該片榮獲2003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長篇動畫,同時也是歷史上第一部至今也是唯一一部以電影身份獲得歐洲三大電影節柏林金熊的動畫作品。2001年電影在日本最終取得了304億日元的票房。

4、頭腦特工隊 皮克斯動畫製作室出品的動畫電影《頭腦特工隊》再次展現了皮克斯團隊非凡的想像力與創造力。影片將人類情緒劃分為五大類,分別由五個小小人來擔任,通過對它們活靈活現的刻畫來探索人類大腦的形成。

5、天才眼鏡狗 《天才眼鏡狗》是2014年美國夢工場動畫出品的開年之作,是將夢工場中被美國家喻戶曉的卡通人物「眼睛狗皮博迪先生」和小男孩「舍曼」兩個經典角色匯聚在一起,以全新故事加以動畫的特效來搬上大銀幕展現世界上「最聰明狗狗」皮博迪先生收養了一個人類小男孩舍曼而展開的一段奇妙旅程的精彩故事。

㈨ 兒童必看的教育電影有哪些

1、《看上去很美》(中國)

簡介:方槍槍是個一直由奶奶帶著的3歲男孩兒,一下子被當軍人的爸爸丟進了幼兒園這個集體的環境里。生存的本能使他仔細地觀察這一新環境並盡可能迅速地融入這個新的社會里。

慈眉善目的唐老師讓他感到親近,而不苟言笑的李老師則讓他感到恐懼。小朋友們一個人一個性格,方槍槍試圖接近他們、了解他們,本能地尋找著自己的盟友。他很快就和陳南燕陳北燕兩姐妹成了朋友。

推薦理由:影片看起來就是一般的喜劇片,可笑聲中一定少不了溫情,兒子的單純與親情搭起了小志爸爸與父親溝通的橋梁,從而化解了兩代人之間的隔閡。這是大多數家庭都存在的問題,也許看了影片對大家能有所啟發。

㈩ 有哪些關於兒童教育觀念的電影推薦

1.《三傻大鬧寶萊塢》


宮崎駿的動畫也適合孩子們看,當然成年人看也是很好的,唯美的故事背後總有深刻的道理。宮崎駿對於電影的製作頗有一番獨到的看法:「我們生活在一個娛樂泛濫的社會。過剩的娛樂,使孩子們的知覺淡化了,天賦的創造力減退了。我們的電影創作,就是要刺激那麻木了的知覺,喚醒那沉睡了的創造力。我相信一出用心製作的電影將是孩子學習的好對象。」宮崎駿並沒有乾枯地說教,在一個個感人至深、發人深省的故事裡,孩子們漸漸成長,了解其中深奧的人生哲理,這是宮崎駿作品最高明的地方,《千與千尋》就是最好的例證。

《千與千尋》講述了一個毫不起眼的十歲日本女孩的一段離奇經歷。故事情節天馬行空,但是宮崎駿想要通過電影表達的涵義卻是復雜深刻,他說:「我刻意將千尋塑造成一個平凡的人物,我要讓每個十歲女孩,都從千尋那兒看到自己。她不是一個漂亮的可人兒,也沒有特別吸引之處,而她那怯懦的性格,沒精打採的神態,更是惹人生厭。但是她在面對困難時,能夠逐漸釋放自己的潛能,克服困境。這故事也令人聯想到現實社會中,一個初出茅廬的女孩進入一間大機構做事的情形。面對陌生的環境,冷漠的人事,這女孩要付出相當的努力,發掘內在的潛能,克服種種挑戰,方可建立一片立足之地。」這樣勵志上進的主題,對於還在成長中的孩子們來說,實在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4.《放牛班的春天》


「每一顆心都需要愛,需要溫柔,需要寬容,需要理解。每一個孩子都來自純凈無邪的地方,永遠都應該是人間萬分疼惜的珍寶。」

只看標題,讓人「浮想聯翩」,以為是講一群小孩放牛的電影。「放牛班」其實指的是一幫「問題」少年,他們所待的學校也被稱為「池塘之底」。

這里的學生大都是頑皮少年,到處充斥著烏煙瘴氣的不屬於學校的戾氣。謾罵和體罰是老師和學生交流的一種常見手段。

但教師克萊門特的到來,給「池塘之底」的孩子們帶來了希望。他創作音樂作品,組織合唱團,用音樂的方法打開了學生們封閉的心靈。解放學生們的思想,重塑孩子們的靈魂。所以放牛班的春天,看完電影,你會覺得名字取得確實有味道。

影片中馬修老師總是很和藹地與同學們對視,用眼神,用音樂教導這群「問題少年」。鼓勵、尊重、認同、理解、發掘、引導、他的教育方式是教師裡面的楷模。電影告訴了我們,只要有愛包圍,放牛班也有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