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挪威的森林的電影版是什麼
在日本累計發行數量超過870萬本的村上春樹的名作《挪威的森林》將被拍成真人電影。擔任影片導演的是法籍越南導演陳英雄,預計於2009年2月開拍。
《挪威的森林》在村上的文學中,因其不可動搖的人氣和地位而成為里程碑式的作品,從1987年出版發售以來,已經過了21年,終於將被搬上銀幕。
原作中的主人公「我」在高中時代遭遇了好友的自殺。他一邊過著與一切事物保持距離的大學生活,一邊通過與好友的戀人直子、同系的綠等人的邂逅,淡淡地面對著生與死、失去與再生等問題。
原作小說不僅在日本,在全世界都非常受歡迎,迄今為止已經被翻成過36種語言並出版。作為本作忠實讀者之一的陳英雄導演,曾於95年憑借《三輪車夫》一片獲得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也備受世界的注目。
在閱讀了法語版的小說之後,陳英雄就被這部作品所深深吸引,並認為其「描寫了青春的貪得無厭的渴望、過激的主張、死亡的選擇、走向成人的道路等等,人人都會經歷的人生經驗。」,於是他就開始有了要用日本演員將其拍成電影的想法。
具體開始付諸行動的契機,是01年《夏至》在日本公映的時候。他通過影片發行商的一位職員,認識了與自己有同樣想法的製片人小川真司,接著就開始了與村上春樹的交涉。
雖然村上曾表示這部作品對於自己來說也非常特別,所以絕不能隨隨便便就無條件地讓其拍成電影,不過陳英雄實在對小說太過喜愛,早早就開始修訂企劃了,陳英雄還將自己親自執筆的劇本出示給村上看,並熱情地邀請村上給予修改和指正,再加上富士台也決定加入製作,將這部經典小說搬上銀幕的願望終於在近期得以實現了。
劇本的改稿現在仍在進行中,同時也在日本尋找外景地。陳英雄表示:「原作中充滿了強有力的纖細感,並混雜著激烈與優雅,肉慾與詩情完美地交織在一起。總之,它包含著影片所需要的各種各樣的題材。我一直都像將它拍成電影,我也相信原作的魅力以及其豐富的內涵,必將為影片帶來很好的反響。」
之後,本片將開始陸續確定演員以及劇組工作人員,並爭取在明年2月開始拍攝,預定公開時間為2010年。屆時,村上春樹的這部代表作,必將迎來全世界的關注。
2. 如何評價電影版《挪威的森林》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於1987年出版的長篇愛情小說,並於2010年由陳英雄導演改編為電影。本文分析了音樂在這部小說原著與其改編電影中的運用,以期從一個較為新穎的角度解析《挪威的森林》。為了支撐此篇論文,本文提供了一些小說和電影的音樂適配方面的背景知識,並研究了村上春樹的其他小說中的音樂運用和陳英雄的其他電影中的音樂運用。本文的主體部分對小說的音樂進行詳細分析,歌詞內容和歌曲內涵,以便更深入的洞察主要人物的復雜情感和心理。其次,電影配樂和小說的音樂之間有顯著區別,電影配樂不屬於小說音樂的歷時性系統,相反,它主要是用於在特定場景中增加情感深度和烘托電影的整體氣氛。雖然某些電影配樂在人物和主題上力圖靠近小說,但它們的功能並不能完全等同於村上春樹的小說。在結尾部分,本文指出了電影《挪威的森林》在音樂的選擇上,並沒有採用小說中引用的音樂,而更帶有導演的個人趣味。
3. 挪威的森林演的什麼
1、小說簡介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於1987年所著的一部長篇愛情小說。故事講述主角糾纏在情緒不穩定且患有精神疾病的直子和開朗活潑的小林綠子之間,展開了自我成長的旅程。自本書在日本問世,截止2012年在日本共銷出1500餘萬冊。
2、內容簡介
渡邊的第一個戀人直子原是他高中要好同學木月的女友,但後來木月自殺了,直子一人生活著。一年後,渡邊同直子巧遇開始了交往,此時的直子已變得嫻靜靦腆,眸子里不時掠過一絲陰翳。直子20歲生日的晚上兩人發生了性關系,不料第二天直子便不知去向。幾個月後直子來信說她住進一家遠在深山裡的精神療養院。渡邊前去探望時發現直子開始帶有成熟女性的豐腴與嬌美,還認識了和直子同一宿舍的玲子,在離開前渡邊表示永遠等待直子。
在一家小餐館渡邊結識了綠子,因為綠子問他借了《戲劇史II》的課堂筆記,以後就漸漸熟絡。當綠子的父親去世後,渡邊開始與低年級的綠子交往。綠子同內向的直子截然相反,顯得十分清純活潑。
這期間,渡邊內心十分苦悶彷徨。一方面念念不忘直子纏綿的病情與柔情,一方面又難以抗拒綠子大膽的表白和迷人的活力。不久傳來直子自殺的噩耗,渡邊失魂落魄地四處徒步旅行。最後,在直子同房病友玲子的鼓勵下,開始摸索此後的人生。
3、作品評價
《挪威的森林》本是披頭士的歌曲,書中主角直子每聽此曲必覺得自己一個孤零零地迷失在又寒又凍的森林深處,這正是年輕必經的彷徨、恐懼、摸索、迷惑的表徵。男主角渡邊多次想拯救在自我迷失中的直子,但有時甚至他也迷失了方向。生活在都市中的年輕一代,在都市空間愈狹小與人的疏離愈大的對比中,令他們失去與人接觸的慾望,恰是年輕一代避免受傷的保護罩。小說以一個個片斷相連接,但並不使人覺得雜亂無章「許許多多日常生活的片斷——在眼前掠過,喚起熟悉親切的氣氛,讓人產生心領神會的共鳴」氣氛存在於片斷中,或夾雜在片斷與片斷的留白里「文字清麗雅緻,筆觸自然流暢,片斷的接續並不妨礙流暢,反而更添加彈性,產生的效果」小說中的人物都帶著「都市化的標識」人物的背景十分簡單,沒有錯綜復雜的人際關系,主人公喜愛的爵士樂曲不斷出現,總是直接引用某個作家筆下的話語來表達情緒,使得人物平面化、符號化。
美國華人學者李歐梵教授在他的散文集《世紀末的反思》將《挪威的森林》列為20世紀對中國影響最大的十部文學譯著之一。其根本原因,按譯者林少華先生所說的,不妨用評論家白燁先生十多年前的話加以概括最為明白:《挪威的森林》「以紀實手法和詩意語言」注重表現「少男少女在復雜的現代生活中對於純真愛情和個性的雙重追求……超出了一般愛情描寫的俗套,而具有更為深刻的人生意義。」
4、作者簡介
村上春樹,日本著名作家,生於京都,畢業於早稻田大學文學系,三十歲登上文壇,曾獲谷崎潤一郎等文學獎項,作品被翻譯成多國文字,在世界各地深具影響,現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客座教授。29歲開始寫作,第一部作品《且聽風吟》即獲得日本群像新人賞,1987年第五部長篇小說《挪威的森林》在日本暢銷四百萬冊,廣泛引起「村上現象」。村上春樹的作品展現寫作風格深受歐美作家影響的輕盈基調,少有日本戰後陰郁沉重的文字氣息。被稱作第一個純正的「二戰後時期作家」,並譽為日本1980年代的文學旗手。2011年11月21日,2011第六屆中國作家富豪榜子榜單「外國作家富豪榜」重磅發布,村上春樹以620萬元的年度版稅收入,榮登外國作家富豪榜第4位。
5、電影版《挪威的森林》
《挪威的森林》是2010年日本上映的一部電影,改編自村上春樹同名小說的《挪威的森林》,由陳英雄導演,村上春樹親自擔任編劇,松山健一、菊地凜子和水原希子等人主演。
4. 電影挪威的森林
根據村上春樹經典名作《挪威的森林》改編的同名電影.
電影由越南導演陳英雄執導,松山健一,菊地凜子擔綱主演。影片自從在第67屆威尼斯電影節亮相以來,口碑一直走低。日本觀眾普遍認為陳英雄沒有把握到原著小說的精髓,只能以膚淺的影像技巧來遮掩。
更加矛盾的問題在於,沒有讀過小說的人,很難理解影片中人物的感情;而讀過小說的人,則會覺得電影支離破碎,與原作的氣味大相徑庭。
5. 誰能介紹一下電影《挪威的森林》
挪威森林拍成電影會是什麼樣- -
重慶森林我看過的
我滿喜歡的
==============================================================
"重慶森林」不在重慶,也不是森林。重慶森林是一座賓館,就是王家衛最初移民香港時的寓所--重慶賓館。一個神秘金發女子(林青霞),利用幾個印度人運毒,印度人竟然甩底。她殺了這班印度人後逃走。在4月30日重慶大廈內與失戀便衣探員223(金城武)擦身而過。223對她一無所知,但六個小時後,223愛上了這個女人。與此同時,警察663(梁朝偉)亦因失戀在一間小食店內留連,引起店員?.....
兩段各自獨立的小故事----失戀無聊的警察金城武愛上了戴金色假發的女殺手林青霞;在速食店打工的王靖雯暗戀著每晚來買宵夜的警察梁朝偉。落在王家衛的魔手卻拍成了深具映象魅力的新感覺派電影,堪稱迄今為止最能掌握新新人類觸覺的華語片,雖怪可以迷倒《黑色追緝令》的昆汀塔倫提諾和日本的原宿族。本片在攝影、剪接、配樂等技術層面的處理均具突破性,角色的塑造更充滿創意,尤其王靖雯的演出真的是酷斃了!
影片獲得第十四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剪接(張叔平、鄺志良、奚傑偉)四項獎。
6. 挪威的森林電影劇情 講的是什麼故事
1、懷著好友木月自殺身亡的陰影,渡邊高中畢業後進了東京的大學,在沒有半個熟人的城市展開新的生活。東京的日子過得很平穩卻又彷彿缺失了什麼。
2、這天,渡邊偶然與直子重逢。直子是木月的女朋友。只有木月一個朋友的渡邊和直子也相熟,以前三個人經常一起玩。同病相憐的渡邊和直子越走越近,渡邊愛上了有著一雙清澈眼眸的直子。在直子二十歲生日那天,兩人共度一宵。然而渡邊的感情越深,直子所抱有的喪失感越強。最終直子不辭而別住進了京都的療養院。
3、渡邊在大學里邂逅了綠子,一個宛如初春時節重歸大地的小動物的可愛女孩。因為見不到深深思念的直子,渡邊開始頻繁接觸與直子截然不同的綠子。綠子請渡邊來家裡吃飯,兩人自然而然地吻在了一起,那是一個溫柔平和卻不知何去何從的吻。
4、不久後,渡邊收到了來自直子的信。他前往療養院探望直子。直子的同屋人玲子正在用吉他彈奏披頭士的《挪威的森林》,這是直子最愛的歌。「聽到這首歌,感覺自己彷彿在密林里迷了路。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只覺我孤單一人、又冷又暗,沒人來救我,但是這確確實實是我最喜歡的歌。」聽到《挪威的森林》總會流淚的直子說道:「只要有渡邊在就不要緊了」,可她依然無法止住泉涌的淚水。
7. 挪威的森林的影片評價
開頭用了幾個鏡頭鋪墊木月和直子的戀情之後,就直接進入了木月的自殺過程。精確復制的原著里木月的自殺過程,把觀眾帶入了一種無形的沉重、彷徨和壓抑的氛圍里,在轟鳴的汽車引擎聲里,彷彿和影片中的渡邊們一起進入了一個恐懼和迷惑的世界。
雖然對比原著流暢的故事敘說,影片給人的感覺是故事缺乏整體感,由於審查方面的原因被刪去部分戲份之後,故事中人物的各種行為動機更讓沒有看過原著的觀眾難以理解。但是,陳英雄畢竟是陳英雄,村上春樹在那麼多的導演中選中了他來改編自己的作品是有一定道理的。陳英雄抓住了原著的幾個精髓去詮釋村上的故事。
當渡邊在走廊上跑過時,迷離的淡黃光線隨著飄動的窗簾滿溢流動起來,整個畫面幾乎成了一幅畫,美麗得令人窒息。陳英雄一貫對於色彩的迷戀與重視在本片中得到充分體現,其中大片綠色色塊的運用凸顯了他自從《青木瓜之味》以來一貫的影像特徵,也是導演本身風格很好的延續。片中多處在森林與曠野中的鏡頭都有著極強的美感,有的甚至可以直接拿來當桌面使用。如影片中渡邊與直子在療養院附近田野里橫卧的鏡頭可稱驚艷。加上陳英雄本身對於自己作品近乎苛求的拍片方式,影片在時代的氛圍營造和空間的設置上都頗為出色,很好地將原著中設定的六十年代末期的時代特點展現出來。這是影片整體精緻風格的突出體現,也是引導觀眾深入懷舊的重要砝碼。
渡邊和直子在木月自殺以後分別離開了原來的城市到了另外一個陌生的城市,兩人重逢以後開始若即若離的戀愛,直到直子生日這天,兩人終於發生了關系。或許由於刪減的緣故,這段在幽藍的雨夜緩慢展開的以雨聲和直子哭泣的呻吟作為背景「音樂」的激情戲,被演繹得恰如其分地青澀、純情。
直子從那次以後就住進了療養院。渡邊到療養院去探望直子的幾個場景拍攝幾乎可以和張藝謀媲美,把風景的抒情張力拉伸到了極致:療養院的山谷里大片大片炫目的綠,輕霧籠罩的森林,冬天來臨漫山遍野的積雪,飄飄灑灑的雪花,都構成了一幅幅唯美的畫面,讓觀眾在感受純真的愛情同時進入一個美麗的遠離世俗的世界。
影片的結尾幾乎沒有改動地忠實於原著,只是給渡邊加了一句台詞:「四季更替,我與死者之間的距離亦隨之急劇拉開,木月還是十七歲,直子也依舊二十一,直到永遠。」要是用上村上原著的那句話「我們是在活著,我們必須考慮的事只能是如何活下去」,就更妙了。
一些人的生命幕布緩緩拉上,一些戲的尾聲幕布也緩緩拉上。《挪威的森林》是一個勉強算得上成功的改編,雖然帶著許多遺憾。(鳳凰娛樂評價 ) 演員一出場,菊地凜子扮演的直子雖然是清湯掛面的學生頭,但是成熟的眼神、明顯的大眼袋和剛硬的面部線條,根本就不是村上筆下那個自然而嫻雅的直子。在原著中即使一直處在精神病態中的直子表現始終是恬靜靦腆的,陳英雄改編出來的直子在唯美的畫面里成了一個在曠野中狂奔和尖叫的瘋婆子,導致直子還沒有瘋狂到自殺的地步,先把銀幕前的觀眾弄得差點精神崩潰了。
原著中的另一位主角綠子,也被改得面目全非。演員形象不但與村上筆下的綠子相去甚遠,個性也全然不同。綠子本來是個大大咧咧的不愛計較的女孩,在影片中卻因為渡邊的一句話就負氣對他不理不睬。或許是陳英雄成功地拍攝了直子和渡邊的雨中激情戲,結果又把渡邊去綠子家吃飯,兩個人吃著飯唱著歌看著火災突然接吻的情節也改編成了在雨中閑聊。
直子自殺身亡以後,渡邊流浪到了海邊,影片中用了大段大段的波濤洶涌的鏡頭和濤聲以及渡邊的咆哮、哭泣去表現渡邊的心情,略去了原著中渡邊在海邊遇到漁夫,漁夫請他吃飯喝酒時他重復說的幾天來吃的食物是「麵包,干乳酪,西紅柿,巧克力」的情節,缺乏了村上在原著中用機械的重復、麻木所表達的更深層的痛苦。
影片中導演在玲子身上用的筆墨也嫌太少。渡邊作為一個有點自閉、憂郁和茫然的青春期少年,一直在尋找愛情的答案,經歷了好友的自殺,不知所措地四處徒步旅行,到最後玲子和他談心並鼓勵他,期間自然而然地和玲子發生關系,最後鼓起勇氣重新開始摸索人生,整個故事的最後玲子和渡邊那一段關鍵的性愛戲不知道是導演沒有拍還是被刪除了,這一段情節能表現渡邊等少年通過性來探究存在的意義等意念,沒拍出來,也感覺非常遺憾。
可能還是文化差異和對於作品理解的不同,影片最終還是未能將原作中的精髓真切而直觀地表達出來。村上春樹的原作中以渡邊、直子與綠子三人的感情糾葛為主線,在一個感傷的故事中透露出來的是一種年輕的迷惑與無奈。影片雖然忠實地按照原作的敘事方式來進行,開頭的部分也比較出色,可是整部影片在綠子這一角色出現之後變得有些混亂起來,一個重要的問題就在於整部影片中對於渡邊糾結於直子與綠子之間的感情表達略顯膚淺,使得原作中這一部分最為動人和傷感的感情變得令人費解和膚淺,大大削弱了原作的力量。此外,在影像作品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影片對於原作中一個常見的愛情故事背後所表達的都市人焦灼、空虛的內心世界,迷亂、脆弱的生存狀態等都未能得到很好的體現。原作中對於「死亡」的大量描寫有著更多的深意在內,木月、直子、初美等人物的死亡也在詮釋者一個帶著宿命的悲哀和鉛灰色的沉重的主題,與整部作品的陰郁與感傷主調不謀而合。雖然這些情節都在電影中得以展現,卻也因為缺少足夠的鋪墊和渲染而僅僅停留在一種表面的悲情上,與整部作品的關聯被有意無意割裂開了。
歸根結底,其實還是一個文學與電影的差異在作怪。作為一部帶有傷感色彩的愛情小說,村上春樹在這部作品中又夾雜了關於性、死亡、人生、社會等等話題,更包含了對於年輕人困惑與生存狀態的探討,而這些東西在一部120分鍾左右的電影里得以完整呈現,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們看到陳英雄已經在盡力忠實原著的基礎上保持了自己一貫的風格,努力去展現一部他所能展現和理解的《挪威的森林》。就本片的影像而言,也可以稱得上是近些年少有的一部唯美之作了。在很多時候,導演只能夠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詮釋原著作品,卻也恰恰因為如此而難以滿足所有人的要求。在文學與影像之間,似乎永遠有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網易娛樂評價)
8. 挪威的森林的電影劇情
懷著好友木月自殺身亡的陰影,渡邊高中畢業後進了東京的大學,在沒有半個熟人的城市展開新的生活。東京的日子過得很平穩卻又彷彿缺失了什麼。
這天,渡邊偶然與直子重逢。直子是木月的女朋友。只有木月一個朋友的渡邊和直子也相熟,以前三個人經常一起玩。同病相憐的渡邊和直子越走越近,渡邊愛上了有著一雙清澈眼眸的直子。在直子二十歲生日那天,兩人共度一宵。然而渡邊的感情越深,直子所抱有的喪失感越強。最終直子不辭而別住進了京都的療養院。
渡邊在大學里邂逅了綠子,一個宛如初春時節重歸大地的小動物的可愛女孩。因為見不到深深思念的直子,渡邊開始頻繁接觸與直子截然不同的綠子。綠子請渡邊來家裡吃飯,兩人自然而然地吻在了一起,那是一個溫柔平和卻不知何去何從的吻。
不久後,渡邊收到了來自直子的信。他前往療養院探望直子。直子的同屋人玲子正在用吉他彈奏披頭士的《挪威的森林》,這是直子最愛的歌。
「聽到這首歌,感覺自己彷彿在密林里迷了路。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只覺我孤單一人、又冷又暗,沒人來救我,但是這確確實實是我最喜歡的歌。」
聽到《挪威的森林》總會流淚的直子說道:「只要有渡邊在就不要緊了」,可她依然無法止住泉涌的淚水。
《挪威的森林》是村上春樹的代表作,以第一人稱視角講述一名男子與兩名女孩之間的愛情糾葛。這本略帶憂傷,整體風格舒緩的愛情小說展現了20歲年輕人對愛情和生活的彷徨,對歲月的感傷,對未來的迷惘。電影由越南導演陳英雄執導,松山健一,菊地凜子擔綱主演。其中菊地凜子憑借《通天塔》一片中的聾啞少女大放光彩,這次的表現也非常讓人期待。另外這部影片也是本屆威尼斯電影節商業味最濃的影片之一 。
9. 挪威的森林有電影嗎
挪威的森林有電影。
《挪威的森林》是2010年日本上映的一部電影,改編自村上春樹同名小說的《挪威的森林》,由陳英雄導演,村上春樹親自擔任編劇,松山健一、菊地凜子和水原希子等人主演。該片講述了大學生渡邊與直子、綠子等人之間的愛恨糾纏並於2010年12月11日在日本上映。
影片看點:
雖然對比原著流暢的故事敘說,影片給人的感覺是故事缺乏整體感,由於審查方面的原因被刪去部分戲份之後,故事中人物的各種行為動機更讓沒有看過原著的觀眾難以理解。
但是,陳英雄畢竟是陳英雄,村上春樹在那麼多的導演中選中了他來改編自己的作品是有一定道理的。陳英雄抓住了原著的幾個精髓去詮釋村上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