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全集 » 桃花庵電影全集常香玉
擴展閱讀
兄弟情電影搞笑 2025-09-09 08:40:46
新電影齊天大聖2的明星 2025-09-09 08:12:11
劇情逆轉電影 2025-09-09 08:10:58

桃花庵電影全集常香玉

發布時間: 2022-07-17 06:18:08

Ⅰ 常香玉的主要作品

劇目名稱首演時間飾演角色備注打土地1938年2月5日青衣農婦豫劇第一個現代戲秦雪梅弔孝1945年秦雪梅拷紅1945年紅娘花木蘭1952年花木蘭第一屆戲曲觀摩匯演榮譽獎,後被拍成電影桃花庵1956年8月竇氏大祭樁1956年黃桂英五世請纓1957年12月12日佘太君破洪州1959年穆桂英參加河南省第二屆戲曲觀摩匯演三哭殿1959年12月1日銀屏公主游龜山1961年胡鳳蓮朝陽溝1964年栓保娘現代戲李雙雙1964年5月30日李雙雙現代戲人歡馬叫1965年6月9日吳大娘後被拍攝為電影紅燈記1974年10月9日李奶奶現代戲斷橋1980年4月9日白素貞柳河灣1981年12月郭大腳

Ⅱ 講述河南戲曲的電影有多少 順便說下電影名 謝謝、

《花木蘭》 豫劇, 河南豫劇院演出 , 常香玉主演, 長春電影製片廠1956年拍攝。
《下鄉與趕腳》 曲劇兩個小戲 鄭州市曲劇團演出 海燕電影製片廠1958年拍攝
《穆桂英掛帥》 豫劇 河南省洛陽市豫劇團演出 馬金鳳主演 江南電影製片廠1958年拍攝
《穆桂英掛帥》 豫劇 河北省邯鄲專區東風劇團演出 胡小鳳主演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1959年拍攝
《陳三兩》 曲劇 開封市曲劇團演出 張新芳主演 長春電影製片廠1959年拍攝
《寇準背靴》 豫劇 淮北梆子(屬豫劇沙河調)88歲老藝人顧錫軒主演 安徽電影製片廠1961年拍攝
《朝陽溝》 豫劇 河南省豫劇院三團演出 魏雲、王善朴、高潔、楊華瑞、馬琳主演 長春電影製片廠1963年拍攝
《傳槍記》 京劇 河南省京劇團演出 根據豫劇《傳家寶》改編 長春電影製片廠1965年拍攝
《買牛、扒瓜園》 由曲劇《買牛》和越調《扒瓜園》兩個小戲組成河南省曲劇團、河南省周口專區越調劇團演出,北京電影製片廠1965年拍攝。
《山村新曲》 越調 由《夫妻倆》和《賣蘿筐》兩個小戲組成 河南省許昌專區越調劇團演出 毛愛蓮主演珠江電影製片廠1965年拍攝
《人歡馬叫》 豫劇 許昌地區豫劇二團演出 常香玉、任宏恩主演 西安電影製片廠1965年拍攝
《游鄉》 曲劇 河南省曲劇團演出 珠江電影製片廠1966年拍攝
《七品芝麻官 》 豫劇 河南省豫劇院二團、鶴壁市豫劇團聯合演出 牛得草、吳碧波主演 北京電影製片廠1979年拍攝
《卷席筒》 曲劇 鄭州市曲劇團演出 海連池、董秀娟、吳自力主演 西安電影製片廠1979年拍攝
《包青天》 豫劇 商丘地區豫劇團、安陽市豫劇一團、開封市豫劇團聯合演出 張寶英、吳清平主演河南省演出公司、香港金馬影業公司1980年聯合拍攝
《李天保娶親》 越調 根據越調《李天保弔孝》改編 周口地區越調劇團演出 馬蘭、陳靜、何全志主演北京電影製片廠1980年拍攝
《諸葛亮弔孝》 越調 周口地區越調劇團演出 申鳳梅主演 北京電影製片廠1980年拍攝
《白奶奶醉酒》 越調 許昌地區越調劇團演出 毛愛蓮主演 長春電影製片廠1981年拍攝
《包公誤》 豫劇 河南省新鄭縣豫劇團、開封地區豫劇團聯合演出 河南電影製片廠1981年拍攝
《智收姜維》 越調 舞台劇名《收姜維》 周口地區越調劇團演出 申鳳梅主演 珠江電影製片廠1981年拍攝
《背靴訪帥》 曲劇 舞台劇名《寇準背靴》 洛陽地區曲劇團演出 馬琪、周玉珍主演 河南電影製片廠1982年拍攝
《風雪配》 曲劇 河南省曲劇團演出 王秀玲主演 河南電影製片廠1982年拍攝
《洛陽橋》 豫劇 洛陽市豫劇團演出 曾廣蘭主演 西安電影製片廠1982年拍攝
《桃園喜》 豫劇 舞台劇名《小白鞋說媒》 商丘地區豫劇團演出 河南電影製片廠1982年拍攝
《程咬金照鏡子》 豫劇 珠江電影製片廠1983年拍攝
《樊梨花》 豫劇 開封市豫劇團、開封市實驗劇院聯合演出 河南電影製片廠1983年拍攝
《風雨情緣》 豫劇 舞台劇名《大祭樁》 河南省豫劇二團演出 王清芬、修正宇主演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1984年拍攝
《三全其美》 豫劇 舞台劇名《金雞引鳳》 洛陽地區豫劇二團演出 李金枝主演 北京電影製片廠1984年拍攝
《花槍緣》 豫劇 舞台劇名《對花槍》 洛陽市豫劇團演出 馬金鳳主演 西安電影製片廠1985年拍攝
《卷席筒續集》 曲劇 鄭州市曲劇團演出 海連池、董秀娟主演 西安電影製片廠1985年拍攝
《巧配鴛鴦》 豫劇 鄭州市豫劇團演出 王希玲主演 湖北電影製片廠1985年拍攝
《倔公公犟媳婦》 豫劇 河南省豫劇三團演出 長春電影製片廠1985年拍攝
《文帝殺舅》 豫劇 湖北省老河口市豫劇團演出 天山電影製片廠1985年拍攝
《棒打薄情郎》 豫劇 河北省邯鄲地區東風劇團演出 北京電影製片廠、河北電影製片廠1986年聯合拍攝
《芙蓉女》 豫劇 舞台劇名《宇宙鋒》 河北邯鄲東風劇團演出 北京電影製片廠1986年拍攝
《七奶奶》豫劇 舞台劇名《花打朝》 洛陽市豫劇團演出 馬金鳳主演 河南省演出公司、香港金馬影業公司聯合拍攝
《抬花轎》 豫劇 舞台劇又名《香囊記》 河南省豫劇二團演出 王清芬主演 浙江電影製片廠1986年拍攝
《武當仙袍》 豫劇 湖北省十堰市豫劇團演出 峨眉電影製片廠、河南電影製片廠1986年聯合拍攝
《丫環傳奇》 豫劇 河北邯鄲東風劇團演出 上海電影製片廠1986年拍攝
《倒霉大叔的婚事》 豫劇 許昌市豫劇團演出 任宏恩、艾立、湯玉英主演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河南電影製片廠1987年聯合拍攝
《鴛鴦戲水》 豫劇 鄭州市豫劇一團、二團演出 王希玲、小香玉主演 深圳影業公司1988年拍攝
《閻家灘》 曲劇 南陽市曲劇團演出 河南省電影公司、南陽市文化局1998年聯合攝制
《鄉村警官》 豫劇 李樹建主演 河南電影製片廠2002年拍攝
《幸運十點鍾》 豫劇 河南電影製片廠2003年拍攝
《我愛我爹》 豫劇 舞台劇名《老子兒子和弦子》 任宏恩 、王希玲主演 河南電影製片廠拍攝
《我愛我孫》 豫劇、東北二人轉 任宏恩、高秀敏主演 河南電影製片廠拍攝
《村官李天成》豫劇,賈文龍、汪荃珍主演,河南豫劇三團演出
《五世請纓》豫劇,王惠主演、河南省豫劇一團演出
《程嬰救孤》豫劇 根據《趙氏孤兒》改編 河南省豫劇二團演出 李樹建主演 河南電影製片廠2010年拍攝
《三哭殿》豫劇,賈廷聚主演
《桃花庵》 豫劇 河北邯鄲東風劇團演出 苗文花主演 河南電影製片廠、、河北電影製片廠2010年聯合拍攝
《清風亭》 豫劇 舞台劇又名《清風亭上》 河南省豫劇二團演出 李樹建主演 河南電影製片廠2011年拍攝

希望你滿意

Ⅲ 尋找一部豫劇

豫劇《抬花轎》

劇情

明朝永樂年間,州城的大街上鞭炮爆響,人山人海。新科武狀元披紅掛彩,在二十名軍校的護衛下騎馬誇官遊街,威風八面。當朝四品官周定大人從外歸來,向夫人講述了在邱府為公子武狀元接風洗塵的宴席上,經眾位年兄作媒,武狀元答應娶他的女兒周鳳蓮為妻。周夫人聽罷大喜,馬上喚鳳蓮來商量婚事,溫柔嫻淑的周鳳蓮自是同意。周定立即吩咐家院,回復邱府三月之內來迎親。轉眼到了迎親之日,周府上下張燈結綵,喜氣洋洋。周鳳蓮早已打扮完畢,激動地等待著迎親的武狀元。不想周府今天雙喜臨門:公子周進寶進京赴試,考中新科文狀元,前呼後擁回到家中。爆竹聲聲,鼓樂齊鳴,武狀元迎親的隊伍到了。周鳳蓮在丫環、儐相的陪伴下,走進了披紅掛彩的花轎。三聲炮響,花轎啟動。文武新科狀元,一個女婿,一個弟弟,帽插金花,並馬齊鸞,喜送周鳳蓮花轎。周進寶送姐姐來到喜氣洋洋的邱府,驚慌地發現府內一丫環竟是跳河身亡的定情妻子王定雲,王定雲此時也看見了他。二個四目相視,卻沒有機會相認。周進寶送親回到家裡,想念王定憂思成病。周鳳蓮聞信急忙回家看望弟弟,才知道弟弟與王定雲定情相愛的坎坷經歷。周鳳蓮回到邱府,巧審王定雲,終於弄清王定雲跳河自盡時,幸被邱府官船救起,後就在邱府做了貼身丫環。周鳳蓮勸說王定雲夫妻相認,可定雲擔心如今他倆地位不同,門第不同,二府雙親不會答應。周鳳蓮決心勸說公婆爹娘,為他們重搭鵲橋。周鳳蓮在公婆面前順利地過了第一關,又巧妙地對爹娘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最終使爹娘拋棄了門第觀念,促成了弟、媳的美滿姻緣。

視頻
http://video..com/v?word=%D4%A5%BE%E7%B5%E7%D3%B0+%CC%A7%BB%A8%BD%CE&ct=301989888&rn=20&pn=0&db=0&s=0&fbl=1024

Ⅳ 豫劇桃花庵戲詞

帶路來——

(唱)九盡花開春又來,可是又一載。

九盡花開春又來,年年月月我想哪想張才。

蝴蝶兒雙雙啊飛牆外,鴻雁飛去紫燕來。

自從你虎丘山上去玩會,到如今一十二年未有回來。

我這終日里想啊,我就夜夜的盼哪,音信兒渺渺枉費心懷。

我為你懶把那鮮花帶,我為你懶上梳妝台。

我為你府門外我掛過彩,我為你在廟院里把香排。

廟院里求神神也不語呀,府門外算卦掛掛不開。

我為你各州府縣去訪探,在各通衢大道貼過了告白。

莫非他石沉在那汪洋海,他的那生死存亡,真叫人難猜。

比鳳啊和鸞鸞他不愛,比一對鴛鴦鳥兩下分開。

這比翼鳥兒一個在,失落的孤雁哪獨自哀。

竇氏女盼夫夫不在,你撇下我伶仃孤苦、無依無靠。

狠心的張才,你怎不回來呀!

(丫鬟道白:啊,大嬸!你不要哭啦,俺大叔終究會回來的。)

(唱)為張才把我的眼哭壞,這一朝,這一朝不來盼下載!

(4)桃花庵電影全集常香玉擴展閱讀:

豫劇《桃花庵》為傳統老戲,它最早流傳於豫西一帶,後來因劇情吸引人,特別是包含了幾段優美的唱腔,便逐漸在全省乃至周邊省份推廣開來,成為豫劇中最有影響的一出戲。

記得最早演出此劇的是豫西男旦翟彥生。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樊粹庭為陳素真整理改編時,加重了妙善的戲並提高其藝術形象,刪去別家、撒瓜子、游庵、生子等情節。王鎮南也為常香玉整理過此劇。

民國三十一年(1944年)崔蘭田搭班洛陽,飾竇氏,姚淑芳飾陳妙善。1952年,王鎮南又刪去「爭狀元」一場。1980年5月,崔蘭田率團進京演出此劇,飾竇氏,崔蘭玉飾陳妙善。1981年河南省戲曲工作室內部出版高連山的整理本。河南地方劇種羅戲、卷戲、宛梆、落腔、懷梆、大平調,均有此劇。

豫劇早期演出都是各自為正,便出現了不同的演出版本。豫劇《桃花庵》也是如此,崔派和桑派之《桃花庵》,雖劇情相似,沒有大的差異,但唱詞卻差別較大。常香玉的《桃花庵》也有自己的演出版本,與崔派的,桑派的,其他各派的,也有很大不同。

Ⅳ 桃花庵的介紹

《桃花庵》 ,又名《齒痕記》《張才游庵》,屬豫劇傳統劇目。民國二十四年(1935),樊粹庭為陳素真整理改編時,加重了妙善的戲並提高其形象,刪去別家、撒瓜子、游庵、生子等情節。40年代初,王鎮南也為常香玉整理此劇。民國三十一年崔蘭田搭班洛陽,飾竇氏,姚淑芳飾陳妙善。1952年,王鎮南又刪去「爭狀元」一場。後也成為桑振君大師代表劇目之一。

Ⅵ 豫劇桃花庵劇情簡介

豫劇桃花庵的劇情來自於一則民間傳奇:明朝開業之初,一次朱元璋被敵追殺,為張才之父所救,後洪武南京稱帝,要報答張家救命之恩,無奈張才之父無心仕途,遂賜予張家無數的財富,然張父無福撒手西去。

瞥下年僅18歲,剛剛完婚的張才和偌大的家業,遂引出一段尼姑思春,張才望會,茶樓戲姑, 桃花庵私會一命歸天的人間傳奇。既是傳奇,則可能會有其人其事,但劇情是經過了藝術加工的產物,肯定不會是事實的實際鏡像。

《桃花庵》

《桃花庵》還有其他名稱為《齒痕記》《張才游庵》等,屬豫劇傳統劇目。民國二十四年(1935),陳素真將自己常演的《賣衣收子》帶進了豫聲劇院演出,樊粹庭看後為陳素真進行了整理改編,加重了妙善的戲並提高其形象,刪去別家、撒瓜子、游庵、生子等情節。

1937年王鎮南也曾為常香玉整理此劇。1942年崔蘭田搭班洛陽,飾竇氏,姚淑芳飾陳妙善。1952年,王鎮南又刪去「爭狀元」一場。後也成為桑振君大師代表劇目之一。

豫劇《桃花庵》根據傳統戲《桃花庵》整理、改編成戲曲藝術片,豫劇豫西調名家崔蘭田的代表劇目。影片在景色、唱腔、扮相上充分體現了桑派藝術「字乖音巧、閃滑搶離」的演唱風格,在手、眼、身、法、步及水袖等方面更加規范,以戲曲特有的表演程式和造型手法,外化了人物內心世界,提升了豫劇藝術表演品位。

Ⅶ 適合老年人看的喜劇色彩的戲曲劇類

其實喜劇很多的,崑曲是百戲之祖,京劇、越劇、豫劇、黃梅戲、評劇是五大劇種,這相對喜歡的范圍廣一點。其實二人轉也挺有意思的,在有就是看些名曲名段,一下有些比較好的段子僅供參考:
給你幾個豫劇名段
春風吹得人心醉
花木蘭羞答答施禮拜上
走一道嶺來翻一道山
討回銀子五十量
四千歲你莫要羞愧難當
自幼兒隨爹爹苦讀文章
秦雪梅觀詩文心花怒放
老身家住南陽地
窪窪地里好莊稼
西門外放罷了催陣炮
陳駙馬休要性情急
祖國的大建設一日千里
歷艱辛保皇叔重把業創
當初他甜言蜜語把我騙
下朝來一邊走一邊長嘆
到有500G免費戲曲資料下載的學知網找找看看:
www.downknow.com
梨園春唱段
梨園豫曲
(曲劇全場)劉雲打母
(曲劇全場)包公告狀
(曲劇全場)郭舉埋兒
(曲劇選段)洛陽令
(視頻文件)唐派唱段
(豫劇全場)三打金枝
(豫劇全場)包龍圖坐監
(豫劇全場)反楊河
(豫劇全場)抬花轎
(豫劇全場)花打朝
(豫劇全場)討飯國舅
(豫劇全場)韓信拜帥
視頻
全劇
宇宙鋒(陳素真)
拷紅(常香玉)
朝陽溝(全)
桃花庵(崔蘭田)
秦雪梅(閻立品)
花木蘭(常香玉)
花槍緣(馬金鳳)
豫劇 打金枝 劉忠河 黃愛菊
豫劇 劉墉回北京 謝慶軍
豫劇_七品芝麻官_牛得草
馬金鳳 穆桂英掛帥
唱段
[謝慶軍]
[郭志成]
豫劇全場
《梨園錦綉》豫劇流派大型演唱會
任宏恩 高秀敏《我愛我孫》
任宏恩《皂角坪往事》
任宏恩《糊塗盆砸鍋》
任洪恩《倒霉大叔的婚事》
任洪恩《我愛我爹》
蘭力《下陳州》
關靈鳳《三上轎》
劉忠河 黃愛菊《打金枝》
劉忠河《三打金枝》
劉忠河《十五貫》
劉忠河《血濺烏紗》
劉忠河《轅門斬子》
劉曉燕《長孫皇後》
唐喜成 吳碧波《血濺烏紗》
唐喜成 吳碧波《轅門斬子》
唐喜成《三哭殿》
唐喜成《南陽關》
宇宙鋒(黃河版)
崔蘭田《對花槍》
常香玉《人歡馬叫》
常香玉《拷紅》
常香玉《斷橋》
常香玉《斷橋》(中藝版)
常香玉《柳河灣》
常香玉《花木蘭》
開封市豫劇團《竇娥冤》
張寶英 吳心平《包青天》(金馬電影版)
張寶英 崔少奎《徐九精陞官記》
張寶英《賣苗郎》
張寶英《尋兒記》(河南音像)
張寶英《桃花庵》
張寶英《秦香蓮後傳》
張枝茂 張鈺東 劉新民《司馬茅告狀》
張枝茂《嚴海斗》
張枝茂《劉墉二下南京》
張枝茂《火燒紀信》
張枝茂《諸葛亮弔孝》
張海龍 馬剛良《老子·兒子·弦子 》
張自立 張書軒《反楊河》
探陰山(吳心平)
曾廣蘭《洛陽橋》
朱坤芳 楊勝利《趙匡胤借頭》
朱坤芳 毛松奇 索文化《趙匡胤哭頭》
朱坤芳 索文化《楊家將》
朱坤芳 索文化《趙匡胤登基》
朱坤芳《司馬懿扒墓》
朱坤芳《司馬懿探山》
朱巧雲《穆楊會》
朱巧雲《花轎錯》
朱巧雲《香囊記》
李 雲《忠誠衛士》
李 英 王 凱《三請樊梨花》
李斯忠《下陳州》
李斯忠《包龍圖坐監》
李斯忠《忠烈千秋》
李樹建《清風亭》
李樹建《程嬰救孤》
李樹建《鞭打蘆花》
李良魁《包公誤》
李金枝《淚撒相思地》
杜啟太《倔公公偏遇犟媳婦》
林秀蘭《佘太君辭朝》
柳蘭芳《小二黑結婚》
湯玉英《狀元與乞丐》
汪荃珍《香魂女》
洛陽豫劇二團《孫成打酒》
洪先禮 劉純正《劉庸下山東》
洪先禮《大登殿》
牛得草《七品芝麻官》
牛得草《三願意》
牛得草《卷席筒》
牛派《丑角小段》
牛淑賢 袁秀榮《梳妝揀柴》
牛淑賢《宇宙鋒》
王希玲《陸遜拜帥》
王希玲《風流才子》
王希玲《鴛鴦戲水》
王清芬《大祭樁》
王清芬《抬花轎》
王素君 王秀蘭《王金豆借糧》
王素君《小二姐做夢》
王素君《桃李梅》
王素君《陳妙常》
王紅麗《三更生死緣》
王紅麗《五鳳嶺》
王紅麗《司文郎》
王紅麗《淚血姑蘇》
王紅麗《風雨行宮》
索文化 段紅玉《困南唐》
索文化 毛松奇《下河東》
索文化 毛松奇《困河東》
索文化《王莽趕劉秀》
苗文華《五女拜壽》
范 靜《骨肉冤家》
虎美玲《寶蓮燈》
虎美玲《武則天》(粉黛冤家)
虎美玲《白蛇傳》
袁國營《岳陽樓》
謝慶軍 劉新民《反徐州》
謝慶軍 張枝茂《三碟裝紅臉唱腔精選》
謝慶軍 索文化《呼家將》
謝慶軍 陳首凱《黃鶴樓》
謝慶軍《劉庸回北京》
謝慶軍《崇禎弔死眉山》
謝慶軍《王祥卧冰》
谷秀榮《五世請纓》
豫東紅臉戲《劉公案》
賈廷聚 范靜《大明驚雷》
賈文龍《村官李天成》
趙吟秋《麻風女傳奇》
郭志成《南陽關》
鄢陵縣豫劇團《孟姜女哭長城》
金不換《唐知縣斬誥命》
閻立品《盤夫索夫》
閻立品《秦雪梅》(中藝版)
閻立品《藏舟》
陳素真《宇宙鋒》
陳素真《梵王宮》
馬金鳳《七奶奶》(金馬香港電影版)
馬金鳳《楊八姐游春》
馬金鳳《穆桂英掛帥》
馬金鳳《穆桂英掛帥》(電影版)
馬金鳳《花打朝》
馬金鳳《花槍緣》
魏 雲《朝陽溝》
音頻
全劇
西廂記(豫劇)
豫劇《三不願意》
豫劇崔蘭田
唱段
[於波]
[劉忠河]
[吳心平]
[唐喜成]
[唐玉成]
[崔蘭田]
[常香玉]
[張寶英]
[張桂梅]
[李麗娜]
[李斯忠]
[桑振君]
[段冬梅]
[牛得草]
[王二順]
[王清芬]
[閻立品]
[陳素真]
[馬蘭]
[馬金鳳]
[高玉秋]
[黃愛菊]
我也是幫您查來的,希望可以幫到您

Ⅷ 常香玉解放後為什麼放棄了很多經典劇目

張鄉朴、蘇宏所著《話說常香玉》中有一段作者與常香玉的的談話記錄:筆者在和常香玉深談時曾說:「解放前民間有兩句諺語叫做:看了常香玉的戲,一輩子不生氣,這指的恐怕就是《抬花轎》、《大祭樁》、《販馬記》、《桃花庵》等。《販馬記》這個戲,也是你常演的戲,基本內容應當是出哭戲,但許多場面都是用喜劇的手法處理,很見高明。特別是最後一場,李桂枝到巡撫台前告狀,巡撫李寶童原是李桂枝的弟弟,鬧出了三拉堂的喜劇。香玉很會演喜劇,哭戲也很見特色,比如《秦雪梅弔孝》、《鍘美案》等。這些戲在解放後為什麼都是掉了呢?」談到這些,香玉同志的表情很苦澀,只搖頭說不出話來。 根據資料所查,常香玉大師在解放後確實丟掉了以前很多的常演的經典劇目。舉例如下: 《玉虎墜》:常香玉幼年初學戲時,是她父親教的這出戲。戲中女主角王娟娟當時只有十六歲,也很適合常香玉青年時期演出。這出戲應當說是常香玉的啟蒙戲。 《蝴蝶杯》:梆子戲中流傳很廣的一出戲。常香玉在這個戲中飾演的胡鳳蓮,可以說唱做俱佳。可惜她在解放後漸漸丟了這個戲,應該是見憾事。不過前兩年河南電台找到了常香玉大師這出戲的錄音,雖然後半部分音質不太好,但是也十分珍貴了。 《打金枝》:很流行的一出戲,劇情大家也很熟悉。 《秦雪梅弔孝》:這個戲是常香玉的一位五叔張丙運為常香玉改編的,由常香玉在開封首演。常香玉的這出戲在開封打得很響,後來陳憲章又做了很多加工。現存有早年的唱片錄音。 《秦香蓮》:常香玉自幼跟隨父親學戲,對於《秦香蓮》這出戲可以說費盡了功夫、吃盡了苦頭。其中的很多唱詞,也和別人的唱法不一樣。她在寶雞演出這出戲時,引起全場觀眾凄然。有位榮譽軍人竟然拄著拐杖跑上台去怒罵陳世美,譏諷王丞相,觀眾的投入程度也可以略見一般了。可惜的是,這出戲常香玉在解放之後也不演了。 《水淹泗州城》:少年常香玉從京劇老師那裡學會了這出戲,掌握了各種打法,於是這出戲在河南梆子里成了只有常香玉能演的戲,青年常香玉到一處演一處,直到在洛陽時得了重病,做了手術之後,方才被迫放棄演出這個戲了。 《桃花庵》:河南梆子的傳統劇目,也是常香玉的保留劇目,演出時間很長。早年同崔蘭田同台演出此戲,常香玉演竇氏,崔蘭田演陳妙善。 《販馬記》:這個戲故事奇巧,所以又名《奇雙會》。寫家庭糾紛,卻有懲惡揚善的意思,而且在唱功、做功、白口上都要有一定功夫,是一出不錯的傳統戲。 《大破天門陣》:又名《穆桂英下山》,常香玉早期演出劇目。 《藍橋會》、《哭長城》:這兩出戲都是常香玉早年在開封演出時,由王鎮南給她寫的。當時,也只有常香玉會演,也是這兩出戲的首演者。 《洛陽橋》:豫劇傳統劇目,因此戲中有辮子功,又名《甩大辮》。 《燈節緣》:黃自芳為常香玉寫的,也是一出好戲。 《香囊記》:又名《抬花轎》。這個戲里的周鳳蓮是個熱心腸的人,常香玉又擅演喜劇,所以她演得相當出色。特別是周鳳蓮穿著大紅彩裝,坐轎子上坡下坡、前進後退,有許多精彩動作,再加上扇子功,那就更好看。 其實還有很多戲,不再一一列出了。 常香玉大師放棄了這么多經典劇目,實在是很遺憾的事情。上文中所說:談到這些,香玉同志的表情很苦澀,只搖頭說不出話來。看來常香玉大師有很多難言之隱。 《桃花庵》成了崔蘭田、桑振君的代表作,《秦雪梅弔孝》成了閻立品的代表作,《蝴蝶杯》成了閻立品、桑振君的代表作,《秦香蓮》成了崔蘭田的代表作,《抬花轎》成了姚淑芳的代表作,《打金枝》成為桑振君、劉忠河的代表作。 而常香玉後來常演的《花木蘭》是改變自京劇,《拷紅》是常大師的成名作,《大祭樁》《破洪州》、《五世請纓》是從傳統劇改編提高而來,《杜十娘》改編自河北梆子,基本上都是其他名旦很少演出或沒有演出過的劇目。 常香玉大師自從在抗美援朝時期帶領香玉劇社捐獻了一架戰斗機後,成為名震全國的藝術家。同時,也成為一些同行們嫉妒、攻擊的對象。甚至個別的藝術家把自己的不如意歸結為常香玉的走紅,真是可笑又可悲。 常香玉大師在走紅全國後,其實已經變得「謹小慎微」了,很多戲不敢演,很多話不能說,因為時刻有人在挑常香玉的刺兒,時刻有人准備著要攻擊她,在文革中還被污衊為「大戲霸」。 雖然如此,常派藝術依然是流傳最廣的豫劇流派,影響最大的豫劇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