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全集 » 妄想症醫生電影完整版
擴展閱讀
電影日本媽媽中文字幕 2025-09-09 09:25:37
怎麼收看香港電影一台 2025-09-09 09:19:13

妄想症醫生電影完整版

發布時間: 2025-09-09 04:37:38

1. 小時候看過的一部電影。叫什麼名字

小時候看過的一部電影。叫什麼名字

電影推薦《鳥人》(轉貼) ( 發表時間:2005-1-11 19:32:13 )
《鳥人》:誤打誤撞的收獲
原創 By 房女 2004-12-28 18:22:42
因為Nicolas Cage看了此片,碟上面印的名字莫名其妙,已經沒有提它的必要,總之和此片沒有任何關系。
本片的亮點其實不是Nicolas,而是一張陌生英俊的面孔,亂沖後來搜尋到他是一位叫做Matthew Mordine(馬修·墨迪恩)的演員,對他依然不了解,他的角色卻深深地打動了我。
影片一開始一雙渴望又絕望的眼神盯著一扇不大的窗戶,腦中冒出的是一串串的問號。Nicolas飾演的是一位叫做艾爾的軍士,在戰爭中臉被炸傷,臉上纏著綳帶,到醫院看望自己年少時的玩伴鳥孩兒。鳥孩精神上出了問題,整天蹲在角落裡,目光呆滯,沒有言語……他已不認識這位最好的朋友。
醫生告訴艾爾,如果鳥孩兒繼續這般,三天後會將他送去精神病院。並將永遠呆在那種暗無天日的地方。艾爾為了挽救最好的朋友,開始了一段回憶的旅途——
在家鄉的小鎮,鳥孩兒是和其他孩子都不一樣的,他不和別人玩樂,只會擺弄它飼養的鴿子。因為鴿子,他和艾爾成為了好友。他們全身心地投入鴿子的養育工作,而鳥孩兒卻並不僅僅是愛好,他是愛……他一直幻想自己可以飛翔,不停地做著努力。對飛行,對鳥類的研究相當透徹。因此吸引了班上的一位女生,然而他對於男女之間沒有絲毫興趣,他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在鳥身上。
鳥孩兒有一位專制的母親和一位體貼的父親。家庭的貧困成為了鳥孩兒養鳥的阻礙,父親卻為了兒子幹了幾份工作,成全兒子的愛好。我想如果父親知道兒子對鳥的喜愛已經達到了不可自拔的地步,他不會如此犧牲自己,換回一個心靈受傷的兒子。鳥孩兒和艾爾努力地想些方法賺取少量的錢,完成鳥孩兒的飛翔計劃。他們買了輛破舊的無可挽救的汽車,由於兩人的錯誤,他們被帶進了警察局,艾爾的父親一氣之下買了他們的汽車。因為這件事,鳥孩兒和艾爾的父親大吵了一架,從來沒有人這樣做過,讓艾爾大吃一驚。他不知道鳥孩兒哪來的勇氣,為何如此執著……
鳥孩脊陪蘆開始櫻帶侍養金絲雀,它們繁衍了一群幼小的生命,鳥孩兒專注地關注它們的哺育過程。他對女孩的投懷送抱完全沒有反應,他不僅僅是性冷淡,他對於性根本就沒有興趣。他 *** 了自己的衣服,和金絲雀們躺在一起,艾爾以為他和那位女孩度過了美妙的一夜,當他得知真相以後,他失望極了,他不再了解鳥孩兒,他覺得鳥孩兒已經達到了病態的程度了。
艾爾離開去充軍,同一時刻,鳥孩兒最心愛的金絲雀撞死在玻璃上,面對這種情況,鳥孩兒幾近崩潰。他在戰爭中目睹一枚炸彈炸死了大量的鳥類,他歇斯底里地大叫,從此他陷入了影片開始的那種病態的境地。
艾爾竭盡全力地喚起鳥孩兒的記憶。一切似乎都是徒勞,他發火,嘶吼,鳥孩兒瑟縮地蜷縮著。「這讓我覺得比戰爭還可怕」。艾爾的這句話讓人的心都碎了。在限期的最後時刻,艾爾仍不放棄。終於,鳥孩兒和他說話了,他的世界裡只有艾爾,他不和其他人說話,所以他依然被視為精神病人。艾爾帶著他逃離醫院,鳥孩兒展開雙手,跳下了窗檯,埃爾絕望地大叫,意外——鳥孩兒跳下的地方居然是一方平台。
影片到此結束,至於後續的發展,觀眾可以自己想像。
整部影片充斥著悲涼的氣息,故事的結尾卻出奇不意的給人希望。太吸引我的影片,迫不及待地看完,心中滿是感觸。尤其是鳥孩兒的眼神,悲涼的讓我無限地同情。
在這個世界還有人對一樣事物的熱愛達到這樣水深火熱的程度嗎?
這到底是一種幸運,還是不幸呢?
MSN精彩空間風雲榜
Spaces 獲取您自己的共享空間 | 使用 RSS 進行聯合 | 告訴朋友 | 搜尋共享空間
技巧
沙之書
線是由一系列的點組成的;無數的線組成了面;無數的面形成體積;龐大的體積則包括無數體積......
主頁 | 檔案檔案 網路日誌 照片 | 列表 | 音樂
網路日誌
上一項:感動 下一項:澀澀的城鄉配
2005-11-17
電影《鳥人》
很久很久以前就看過這部片子了,今天和一個朋友聊起beatles的free as a bird,提起了這部電影。很想找回當時看電影的感覺,於是,找來了這個很久以前的影評......
《鳥人》:在福柯關照下的癥候分析
dangel
人們幾乎無法恰切的評價福柯這個20世紀60年代以來最有影響力的哲學家,他的思想輻射之廣,幾乎深入到西方哲學,文學,社會科學等各個領域,他的理論似乎是一種對理論的反思,一種對文化的不同側面的探討,因此精密的語言無法概括、包含福柯的理論,而更為瘋癲的語言表述似乎更容易令人信服:福柯,一個非歷史的歷史學家,一個反人本主義的人文科學家,一個非結構的結構主義者。
現代生活的種種隱秘的弊端無法逃脫福柯的銳眼,監禁,精神病,同性戀以及醫學都是福柯研究的領域,而這些貌似極為邊緣的話題卻恰恰在福柯的闡述中成為隱藏在社會最基層的推動社會運作的原初動力,是社會權力機構最為敏感和薄弱的環節。因此,福柯的理論是社會運作的機理式分析。而《鳥人》卻恰恰可以看成是福柯理論的電影本文。
完全用福柯的理論來貫穿一部影片評論話語的始終,還是一件十分大膽和毫無把握的事情,但好在福柯旨在建立一種時間和空間上雙重巨集大的理論,因此用這種涵蓋性極強的東西來評判某種具體的現象更不容易露出破綻,其他的東西就要靠看客細細體會,因為我不會說的很清楚。
關於瘋癲
《鳥人》中鳥人生性喜愛小鳥,夢想著象鳥兒一樣自由的飛翔,而殘酷的戰爭在他的面前血淋淋的剝奪了大量鳥兒的性命,他開始拒絕同殺鳥的人類說話,並象一隻受傷的小鳥一樣蜷縮起自己的身體。而鳥人的少年好友艾爾則有著一般人的所有愛好,比如喜歡追求女孩,熱衷 *** 。然而他卻能理解鳥人並與他為伴,在鳥人被關進醫院之後,艾爾為配合醫院的治療工作——將鳥人恢復為常態,而每日對鳥人重復往事,以期喚起鳥人的記憶和與人對話的慾望。在影片中,對待鳥人的怪異秉性有著截然不同的兩種態度,這兩種態度的代表分別是艾爾和威斯。
威斯是理性世界的代言人,他以醫生的身份出現,力圖將癲瘋的世界按照文明世界的規則來規范。艾爾是界於理性和非理性之間的過渡,起初他代表理性/文明世界對非理性/癲瘋的鳥人實施拯救行動—— ,威斯和艾爾之間的差別僅僅從他們對鳥人不同的形容詞中就能看出來,威斯說鳥人是「快瘋的」,而艾爾則認為鳥人只是「很特別」。反復努力之後,他發現他自己正在被鳥人所同化——說服者被被說服者所說服。(戰爭殘酷的記憶越來越強烈的 *** 著他的神經),他也開始象一之受傷的小鳥一樣捲曲著手腳,蜷縮著身體。直至後來他自己意識到了一個不可告人的秘密:「他對鳥人說:『如果威斯知道我在想什麼,他也會把我關起來的。』」這個時候他已經非理性而癲瘋的世界之中而無法自拔。他甚至在向鳥人道歉說「我不應該留下你」。但這時威斯已經不再相信艾爾會再繼續按照他的意願整治鳥人了,他對他已經失去了作用,換言之,艾爾已經站到了理性世界的對立面。他也被當作瘋人一樣對待。
我們且看艾爾成為「瘋子」之後的反應,即他是如何對抗理性世界的,他也拒絕同自相慘殺的人類對話,但是與鳥人不同的是,他是以嚎叫的方式來表達他的拒絕的,當護士以和顏悅色要求與他談話的時候,他這樣說:「從我進來之後就一直在談,但是沒有人會聽,即使他們沒瘋。」 這句話,實際上是建立在自身形成的一套完整的價值觀念體繫上的一次義正嚴詞表述,他以自身清醒的,卓然的純自然的眼光來看待周遭的這個整個世界,這無疑是一個充斥著殘害他人,神經質,壓抑和癲狂的世界。從某種程度上講,這是一種更為「理性」的拒絕,是一種積極的拒絕,一種自覺的選擇。
「我不知道在那些綳帶下還是不是我,老天我不要一張拼湊的臉。」這個社會,是以扼殺理想和真正自由為代價來存在的,這正是這部影片的主題。
關於話語權
福柯認為:某些禁忌以其本來的面目出現,而另一些更鬆散的禁制則是以道德的形式出現。人們大體上是按照社會中他人的意願,或者說是主流意識形態的意願來塑造自身,而這種意願正是一種被控的話語權。在現實社會中,話語權從來都掌握在占統治地位/權力的一方。諸如「真實」,「真理」這樣的東西究竟是不是無庸質疑,「真實」,「真理」其實都是在權力話語操縱下闡述的結果。掌握話語權的一方施加權利,被動的一方要麼操縱同樣的話語說話,要麼以拒絕傾聽和交談來保持沉默。
具有強烈女權主義色彩的影片《鋼琴課》,就是一部典型的以拒絕說話來保持自己話語權不被剝奪的電影。女主人公由於無法實施自己作為一個女性的正常的意願的表達,而採用拒絕同男權社會對話來維護自己的權利。這種女權主義的沉默一直保持到女主人公找到自己心愛的男人並隨他離開異鄉。
顯然影片《鳥人》中也存在一個話語權的問題,鳥人相對於人類,雖然誰也沒能進入到對方的話語系統中——人類說的是正常的道德的話,而鳥人只在心靈上同鳥對話,「我要爬上去同他們說話」——但明顯是人類的話語占據了主導的地位。於是鳥人被現代醫學診斷為瀕臨精神病,並用現代醫學手段對其進行治療——目的是逼迫他說「人話」。
正如片尾鳥人同艾爾說的那樣:「我不知道同他們說什麼。」鳥人自始至終都很明白自己值得對話的物件是什麼。福柯在他的談話錄《自畫像》中談及對沉默的欣賞,他說,有很多種說話的方式,也有很多種沉默的方式。某些沉默帶有強烈的敵意,另一些沉默卻意味著深切的友誼,崇敬,甚至愛情。不幸的是鳥人的沉默是一種敵意的沉默。
起初,艾爾還是試圖同鳥人對話的,試圖將其從被戰爭 *** 的悲慘記憶中拯救出來,但他沒有想到的是,鳥人並不是喪失了說話的能力,而是不知道同他們說什麼,他自然也不知道同艾爾說什麼,只有當艾爾從戰爭的轟炸中醒悟過來,面對自己殘破的連,他說「我還是想要他是原來的艾爾,而不是什麼怪物,他們的世界有什麼好,我們還是呆在這里別出去,我們不要跟任何人說話,而且常常發瘋。」
這時,鳥人說話了。
正如福柯在《癲瘋與文明》中闡述的那樣:「我的問題是,主體以什麼代價才能講述有關自身的真理?主體以什麼代價才能講述自身作為瘋人的真理?」
關於妄想症
按照精神病學的觀點,鳥人應當被診斷為患有嚴重的譫妄症。「有些人自以為是野獸,便模仿野獸的聲音和動作。有些人認為自己是玻璃器皿,因此避開過路人,以防自己被打碎;有些人畏懼死亡,然而他們卻往往更容易致使自己夭亡。還有些人在想像中認為自己反有某種罪行,每當友人走近他們,他們就驚恐戰栗,以為來者要逮捕他們下獄和判處他們死刑。」譫妄的想法始終是孤立割裂的,並沒有損害理智整體。
鳥人喜愛鳥,與鳥為伍,妄想自己是一隻鳥,企圖象鳥一樣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飛翔。這種想法幾乎占據了他生活的全部,發展到極端,便成為一種病症。鳥人爬上高處,並不惜生命的代價獲取與鳥對話的一次機會,他給自己做鳥的衣裳,赤身裸體的睡在象鳥籠一樣的地方。
鳥人不同常人的精神狀態集中體現在他精心策劃的三次飛翔上。第一次是意料之外的飛翔,鳥人和艾爾爬到建築工地的高架上鳥人不小心滑落下來,可是在危險的一瞬,鳥人卻以一種極為優雅的姿態「飛」降下來,他第一次飛,卻因此摔斷了雙腿。
第二次飛是經過精心策劃的。鳥人為自己做了大翅膀,並每天鍛煉臂力,計算每分鍾扇動的次數,但當他們真的從垃圾場的小山坡上飛下來的時候,結果卻是一段距離之後鳥人落入一個污水坑中。這是第二次關於飛行的悲劇結局。
第三次,鳥人終於飛起來了,但是這次飛行不是在現實中飛,而是在幻想中飛,是精神的飛翔。他說:「我飛了,好象是在夢里,不過不是夢。你沒法形容,只能去感覺。」
鳥人的這種狀態,是一種回歸自然的狀態,是一種更為原始的狀態:我寧願死去,重生時,做一隻鳥。他只有在現代社會里才是瘋的,才能被指認為瘋子。「在蠻荒狀態不可能發現癲瘋,癲瘋只能存在於社會之中。」
對於人來講,人是不能飛的,人只能跳,試圖象鳥一樣從高處飛起,其結果就是摔下重創。然而鳥人卻以優美的姿態下落。那一瞬是多麼另人激動,為了這飛翔的一瞬,鳥人似乎不顧飛之後的結果是什麼,甚至忘記生命的存在。這正是福柯所倡導的精神:
「對我來說,那種純粹的完全的快樂是同死亡聯絡在一起的。我甚至希望有那種(笑)過量的快樂,我寧願為它而死去。」
「有一次我在街上被一輛汽車撞了。我那時正在走路。有那麼幾秒鍾我感覺自己正在死去,而那種快樂真是非常非常強烈。當時是夏天傍晚七點鍾光景,天氣很好,太陽正在落山,天空一片碧藍。這是我迄今為止回憶中最美妙的情景。」
福柯的生活也是「尼采式的探索」,他如浮士德一般,一生追求「極限體驗」,從未止步,直到最後耽迷於非 *** 化的「極樂」體驗,也就依次被「魔鬼」攝走。福柯的文化邊界研究是與其社會邊緣心理相輔相成的。
關於監禁
從影象上看,雖然並未被表述為監獄,但影片中呈現出來的醫院顯然就是一個用於囚禁的場所。鳥人居住的小屋很象一個牢房,而只有一個小小的天窗,使他能夠看到外面的藍天,這個窗戶是如此的小,以至於他只能定睛朝一個方向凝視,而天窗上卻也布滿了否定自由的鐵絲網。由天窗中射進來的一縷藍光籠罩著蜷縮著的鳥人,這是他的希望之光,而也就只有這一束光守侯著鳥人。
片頭藍天中滾滾的雲朵和稠密的鐵絲網的疊畫形成強烈的對比,也給影片在一開場就蒙上了一層悲劇的色彩。鳥人以其經典姿態:象鳥爪一樣勾起的腳趾,緊緊蜷縮的雙手,赤身裸體,嬰兒般的蹲在床欄桿上,揚頭向上,望向窗外,好象一隻始終作好了准備,時刻夢想著展翅高飛的金絲雀。
鳥人用他的形體對抗著監禁他的環境。通過其健壯的身體所顯示的野性未羈的無言的青春力量,透露出一種生而自由的,已經獲得解放的人性存在。如果說這些身體的姿勢暗示了他們的夢想,那是因為這些事特別張揚了他們的那種不被承認的自由。
福柯說:人們不能用禁閉自己的鄰人來確認自己神志健全。而被禁閉的人能夠始終堅持著確認自己的信念,而不被另外一種的癲狂所顛覆,這將需要多麼大的勇氣。至少,鳥人的瘋癲不是一種被投入監獄的瘋癲,而是被投入黑暗的瘋癲,在黑夜中,他只能與自己內心最隱秘,最孤獨的東西交流。
鳥人以這種卓然不群的姿態,所要對抗的是一種權力產生和行使的機制,一種將特別的人當做馬戲團的動物進行馴服的習俗,使世界上所有人都擺有這種姿態而不是那種姿態的所謂的約定。18世紀以來出現的一整套「管理」技巧,而監獄只不過是其表現之一,以及在刑罰領域里的變形。
結尾:導演的態度
從一般的角度來看,這部影片的導演必定是具有一定程度的精神抑鬱或者癲瘋症,才會將這樣一部形式內容都十分怪誕的故事搬上銀幕。
艾倫?帕克是以一種贊賞的態度,唯美的眼光來拍攝鳥人現實生活和他的內心世界的,鳥人的行為,在世俗和常態的眼光看,無疑是病態,癲狂和非理性的 ,然而當戰爭被指認為一場瘋狂而慘無人道,違背自然意願的行動時,當現時生存著的人們已經在冰冷的機器聲中無法入夢的時候,在這個背景下,癲瘋是一種恢復了的常態,是一種控訴現實的無聲的吼叫,是人用自己的精神和肉體對抗鋼筋水泥的具體行動。
在艾倫?帕克這位頗又感悟力而深有社會責任感的導演手中,還誕生過象《迷牆》這樣更直接的意向性,符號化的影片,它的以後現代的方式對現代生活的控訴,甚至是更為直接的吼叫。
現代世界的藝術作品頻頻地從瘋癲中爆發出來,這一情況無疑絲毫不能表明這個世界的理性,不能表明這些作品的意義,甚至不能表明現實世界與這些藝術家之間的聯絡和決裂。
「凡是有藝術作品的地方,就不會有瘋癲」,這便是《鳥人》這個後現代電影文字存在的最根本的理由。
BT上面有下載的.還有電螺上都有!!!

小時候看過的一部電影,不知道叫什麼名字?

《閃電奇跡》是由維克多·薩爾瓦執導,肖恩·帕特里克·弗拉內瑞、蘭斯·亨里特森、傑夫·高布倫、瑪麗·斯蒂恩伯根領銜主演,講述一位母親在懷孕時不幸遭到電擊,生下一個擁有超能力的白化病嬰兒,隨後引起社會紛爭的科幻電影。

小時候看過的一部電影,不知道叫什麼名字了!

如果我沒記錯,應該就是譚詠麟主演的《恭喜發財》

網路「恭喜發財」就有了

很想知道小時候看過的一部電影叫什麼名字

電影《千年痴情》也叫《木頭美人》
著魔的農家女一千年後復活,與酷似王子的大學生墜入愛河……
一千年前某神秘歐洲小國——農家女傑西與王子威廉相戀,觸怒了王子的母親伊莎曼達王後。正當王子攜帶傑西騎馬遠行之際,皇家衛隊將他倆攔截。王後在宮廷巫師的幫助下,利用一條被詛咒的項鏈,把傑西變成了木頭人。
一千年後,也就是1990年,該國的史派茲伯爵在三位健壯如牛的保鏢陪伴下,帶著一批他們國家最珍貴的象徵派雕像抵達費城,准備在王子百貨公司展覽,傑西也是其中的展品之一。
在王子百貨公司打工的大學生傑森·威廉森無意中取下傑西的項鏈後,傑西活了,而且與形貌酷似威廉王子的傑遜墜入愛河。但是,傑西的國家不能失去他們的國寶,於是命令史派茲伯爵一定要把傑西弄回家鄉,一場妙趣橫生的追逐戰就此展開。而傑西面對完全陌生的現代生活,也鬧出了不少笑話。大學生傑森為了贏得傑西的愛情,橫遭母親的誤解和警方的追捕。最後,這對有情人幾經波折,終成眷屬。

誰還記得小時候看過的一部電影叫什麼名字?

衛斯理傳奇?

小時候看過一部電影,不知道叫什麼名字。

虎膽龍威3

7.7分
主演:布魯斯·威利斯傑瑞米·艾恩斯塞繆爾·傑克遜格雷厄姆·格林
導演:約翰·麥克蒂爾南
型別:動作槍戰犯罪驚悚
時長:123分鍾
年代:1995
地區:美國
語言:英語 德語
別名:紐約大劫案 終極警探3
簡介

勇敢者的游戲1(有兩部)
電影《勇敢者的游戲》描述1969年的一天,12歲小男孩艾倫無意中撿到一副棋盤,在與好友莎拉下棋時,竟然被吸進棋盤,從此下落不明。 26年後,兩名小孩彼得和朱蒂發現了這副棋盤,經不起好奇,他們玩了起來。終於,被困多年的艾倫被解救了出來;然而不幸的是,森林百獸、洪水禍災也伴隨而來,小鎮的寧靜頓時被打破,陷入了巨大的混亂之中——而唯一的解救方法就是找出艾倫當年的好友莎拉,按照棋盤的規定,四人必須將這盤棋下完。他們又通過了重重難關,終於將游戲玩完了。
:ke../subview/37925/11117056.htm?fr=aladdin

問一部電影,老電影,小時候看過的。一直想知道叫什麼名字。

悟空傳

  • 主演:彭於晏倪妮余文樂俞飛鴻

  • 導演:郭子健

  • 型別:動作劇情奇幻

  • 時長:122分鍾

  • 年代:2017

  • 地區:內地

  • 簡介

小時候看過一部電影 有關蕭的 忘了叫什麼名字了

天劍絕刀之獨孤九劍(1992)
別名:天劍絕刀/俠女傳奇
簡介:諸國割據、戰亂頻生的五代十國。後唐被後燕所滅,公主(李嘉欣)在柳若雄(李子雄)及賽小菁(楊麗菁)夫婦保護下逃亡,其父臨終前,將一支藏有寶藏秘密的玉簫相交,公主找尋到寶藏便可復國。路上三人走散。公主誤入夏侯谷,邂逅原是後晉太子的夏侯瑭(劉錫明),他正被姑姑(惠英紅)所逼,苦練可以復國的獨孤九劍,他的滅國仇敵正是公主。但因沒有說破身份,兩人反在後者的幾番捨命相救生出真愛。柳若雄則被燕國師(劉洵)所擒,後者以利益作誘餌,令他生出叛逆之心。

2. 蝴蝶效應講的到底什麼意思

電影講述伊萬在小時候經歷了一系列糟糕的事情,損壞了他原本完美的人生。在童年可怕記憶的折磨下,伊萬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醫生鼓勵他把發生的事情一件件詳細記下來,但是事情變得越來越糟糕。

劇情概述——

電影男主角在小時候經常失去記憶,於是經由日記,來檢視自己的所作所為。後來男主角的母親帶著他搬家。長大後,男主角成為大學高材生,回去找過去答應見面的小女友,卻使她回憶小時候拍攝影片的不堪過去並因此自殺。

男主角翻閱日記,發現他的意識,能藉由日記的隻字片語,回到日記所記的時間,並設法改變過去,男主角試圖解決一切的問題,但卻往往造成無法預期的後果,例如殺死女友的哥哥,身陷囹圄;或是讓女友變成婦女;或是自己炸斷手腳,老媽壓力過大天天抽煙導致肺癌;或是不慎炸死小女友,被關入精神病院等。

男主角與女主角是青梅竹馬,女主角因為小時候就喜歡上男主角,為了與男主角接近,在父母離婚的時候選擇與父親同住,而父親是個變態,才會導致一連串的不幸,男主角在多次的失敗後,了解到這個起因,他決定放棄自己對女主角的愛;

才能換來所有朋友的幸福,幸福是必須有所犧牲的,正如同最後女主角的哥哥說他的成就是建立在自己母親的犧牲奉獻上。終男主角選擇與女主角分開,兩人因而各自度過了幸福快樂的日子。

導演版DVD,有一個隱藏結局,是男主角透過父親所拍其出生的影片,回到娘胎中,以臍帶自縊告終。而女主角兄妹則被送到母親家中一起生活,並過著美好的人生。

(2)妄想症醫生電影完整版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伊萬 演員艾什頓·庫徹

在小時候經歷了一系列糟糕的事情,損壞了他原本完美的人生。在童年可怕記憶的折磨下,伊萬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醫生鼓勵他把發生的事情一件件詳細記下來。伊萬通過記事本找回了記憶,這時他才驚訝的發現,自己當年做錯了那麼多的事。內疚代替了黑洞開始折磨他,令他痛苦極了。

2、凱勒 演員艾米·斯馬特

伊萬兒時的玩伴,青梅竹馬,是伊萬在乎和深愛的人,在伊萬的記憶中一直是重要存在。

3、湯米 演員威廉姆·李·斯科特

伊萬的好朋友之一兼死黨,從小與伊萬一起長大,行為辛辣狠毒,對朋友有著強烈的佔有欲。

3. 坐火車旅行電影

坐火車旅行電影

坐火車旅行電影, 喜劇片和懸疑片想必大家都看過不少,喜劇與懸疑、驚悚都有的電影你看過嗎?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部懸疑驚悚的喜劇電影《乘火車去旅行》,歡迎閱讀分享。

坐火車旅行電影1

燒腦懸疑片《坐火車旅行》:腦洞清奇口味濃重,真實遠比虛構瘋狂

《坐火車旅行》為西班牙新銳導演阿里茲·莫雷諾的首部劇情長片,本片看似黑色喜劇,卻難以用幾句話簡單歸納其屬哪種類型,因此被國外許多影評詡為「無法歸類的電影」。

導演曾表示:「這部電影是多種風格與我喜歡的幽默之結合」,誠然,片中將許多看似無關的情節串在一起,且完全沒有讓觀眾感受到導演試圖在各個主題之間取得平衡,這在西班牙電影中很少見。本片改編自西班牙暢銷小說《Ventajas de viajar en tren》,敘事荒誕卻又隱約帶點真實感,讓人十分驚艷導演將文字轉化為影像的功力。

《坐火車旅行》分為三個章節,第一部分敘述了出版社編輯海嘉在搭火車時遇到自稱精神科醫師的安荷,為了打發搭車時間,醫師安荷向海嘉說了一個病患的故事。第二部分道出海嘉的顛簸情史,第三部分則是海嘉重新找到醫師安荷,並揭曉謎底。

醫師安荷說的故事中包含了好幾個故事,如同俄羅斯娃娃般,每個人從別人口中聽來一個故事,再將其轉述給下一個人,但在轉述時因自己也參與其中,而又增加了本來不岩局神在原故事裡的敘述。

當故事越趨復雜,聽故事的人(包括觀眾)必須層層拆解,才能得知故事最核心的部分。在醫師安荷下車買三明治、卻沒來得及趕回火車後,海嘉翻閱了安荷的筆記本,發現其中臘悔有許多光怪陸離的案例,因而想將它們集結出版。

所有的荒誕如今已成為真實

片中,醫師安荷述說了關於他的病患——馬丁的故事。馬丁是一位妄想症患者,因為他說的故事實在太過荒謬,所以沒有人願意相信他,但我們只要細細思索就會發現,這些故事可能早就在世界某個角落上演。

馬丁是一名垃圾車清潔員,他認為垃圾車收完垃圾後,垃圾並沒有被碾碎,而是完好地保存下來,供政府作指紋搜集。而從人粗虧們平常丟棄的垃圾中,就能知道垃圾原有人的喜好、習慣,甚至是性生活。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已無需懷疑科技能否達成這些事,而是該思考,是否已有組織暗地裡做著這些事。

被權威豢養的社會

馬丁對醫師安荷說的故事裡,有一段特別驚心。馬丁在戰地認識了經營兒童醫院的麗娜,為了維持醫院營運,麗娜不惜賣淫,最後更不得不每個月送走一名孤兒。麗娜本以為這些孩子有了美好的新家庭,沒想到卻是被送去拍性愛影片,或是落入被性剝削、摘取器官的悲劇之中。

然而沒有人相信馬丁的說辭,因為這些故事聽起來是那麼難以置信,人們的質疑都是為了保護自己對世界的期待,相信世界其實沒有那麼糟糕。為了保有對人類的最後一點信任,我們選擇忽視這些悲劇,有時候甚至以「陰謀論、謠言、作假」稱之。人們並非真的不相信這些悲劇的存在,而是當深深的無力感襲來,有些人選擇閉上了雙眼。

馬丁因此被上級開除,馬丁的父親更選擇相信政府的指控,而不相信兒子的說辭。當政府或權威機關指控人民時,很少有人會反過來質疑他們,因為我們已習慣權威所說的「真實」。即便人們對政府、權威的信任度也時高時低,但卻依舊少有人挑戰其是否說謊,更不會有人進一步反思與質疑體制。

筆者觀賞本片時是「韓國N號房事件」揭露的不久,我們能在每一個黑暗時刻望見人性光輝,卻也不得不承認,人性的慾望與黑暗,遠比我們想像的更為駭人,一切悲劇都與片中情節不謀而合。

足夠荒謬,才更顯真實

總的來說,《坐火車旅行》使用許多特寫鏡頭,聚焦片中人的面容,近距離感受他們的情緒,也更凸顯本片演員的演技都十分出色。盡管片中故事充斥著暴力與血腥的畫面,但通常都是特寫旁觀者的臉,看著噴濺的血跡將施暴者的`理智拉回;又或直盯著旁觀者越加恐懼的表情、及被鎖在喉頭的驚叫,再輔以棒棍落下的敲擊聲,讓許多片段只聞其聲卻更顯驚悚。

小說和電影本來就是虛構的,為什麼要讓它們看起來像是真的一樣?電影里不乏一些彷彿沖破屏幕隔閡的角色,叨念著不該由虛構的人物說出來的言語。然而當劇情超越觀眾所能想像,甚至違反大眾的普遍認知時,又會有觀眾抱怨「編劇腦洞開太大」等等,在虛構中找尋樂趣的人們,此刻卻又想從中剝離出真實。然而最悲傷的是,正因為劇情足夠荒謬,才更顯得真實。

坐火車旅行電影2

《坐火車旅行》一部俄羅斯套娃式懸疑電影

《坐火車旅行》電影名字聽起來很文藝,剛開始我以為是一部小清新片,主角通過旅行展示不同地方的風土人情什麼的,然而發現我想多了,看了一下電影類型寫著驚悚兩個大字,我就知道電影不會那麼簡單。

西班牙驚悚電影一直都是腦洞大開,總是給人一種意想不到的劇情與結局,俗話說不把觀眾腦袋燒壞了的電影不是好的西班牙導演。

這個電影就是一個套娃電影,故事中的人講著另一個故事的人的故事。

影片剛開始,一位出版社女編輯發現自己的老公得了食糞癖,在把老公送到精神病院後,坐火車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一位自稱精神科的醫生。

醫生說:患有精神分裂症的病人,傾向於講述自己的人生故事,所以他們的性格是由一系列疊加的故事組成的,就像洋蔥一樣,當我們意識到的時候,我們雖然不能全天候觀察一個人,但是通過一系列的故事,一個接一個得敘述,就基本了解清楚了。

然後醫生自來熟的說要給她分享關於精神病人的那些故事,於是兩人各自分享離奇經歷,故事尚未說完,醫生卻消失無蹤,一則比一則怪誕的故事開始展開。

影片一共有三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都市傳說。

醫生說自己家院子里有一大片垃圾沒有人清理,清潔工們稱他們只收個人垃圾,這些垃圾絕對不是醫生家的,所以拒收。

正當苦惱的時候,突然收到一封奇怪的信件。

寄信人講述關於她哥哥的故事:哥哥遵從父親的意願當上了空軍,駐守一所軍隊醫院。在醫院里認識一位善良的女醫生。在物資短缺時期,女醫生開了一家孤兒院,以方便照顧那些無家可歸的孩子,於是哥哥敬佩這位女醫生,並和女醫生越來越熟悉。直到有一天,女醫生突然對哥哥講起一個秘密,原來為了運轉這個孤兒院的資金出賣了自己的身體。

然而這么做並不能維持太久,沒有辦法改變孤兒院的現狀。這時女醫生認識的一位客人和她說,他認識很多有錢朋友,只要每個月給他們提供一個孤兒,就會得到一大筆錢。於是女醫生為了孤兒院的運轉昧著良心同意了。

所謂的販賣兒童只不是是一個噩夢的開始,女醫生和那位客人並不知道,這些兒童會被錄制很多色情光碟,身體被虐待,最後被人殺死,死亡也會錄製成血腥光碟被販賣,一部分屍體會被賣給飼料公司,器官賣給制葯公司,剩下的屍體會賣給前衛群體,用於展覽。

從頭到尾,都會被榨的乾乾凈凈。

有點驚悚暗黑,都市傳說的故事,戰爭孤兒院,猥褻兒童,販賣人體 器官,垃圾袋背後的巨大陰謀,這些到底是不是虛構的故事呢,想一想之前的「N號房間」,還真是挺嚇人的。

第二個故事,狗奴。

某個遛狗的早晨,女編輯的狗和報亭老闆的狗相遇了,然後兩個人越來越熟悉,慢慢相愛並結婚,剛開始的生活很和諧友好。

但是報亭男的表現越來越異常,強迫她「像狗一樣」的行為動作,如果不同意就會離家出走。他會要求她吃飯要像狗一樣趴在地上,脖子上的項圈不能摘下來,要用四肢爬行走路,住在狗窩里,並且要和一隻狗發生 關系,女編輯放棄了自尊,活的越來越卑微。

選擇讓步就是一切痛苦的開始。

女編輯幻想著反抗,她掄起錘子拉起鋸子把報亭男殘忍殺害,並把他的腦子取出來喂給狗吃。

當然女編輯並沒有這么大的膽量,她開始計劃給丈夫進行慢性投毒,然而她發現丈夫並沒有毒發身亡而是玩起了糞便,於是將丈夫送去了精神病院。

故事有點重口味獵奇,其實這有點是關於精神控制的故事。

第三個故事,蝸牛男孩。

女編輯看到了一個關於精神病的案例很有趣:「軀體妄想症」。

蝸牛男孩生來就沒有脊柱,他所有的生活和性知識都是全部來自於小電影。後來醫生給他裝上矯正器,他來到巴黎旅行並遇到一個長短腿女,殘疾女覺得他是一個好人就照顧他,並對他有點好意,於是兩個人順理成章的做了,但是悲劇發生了,蝸牛男孩按照小電影里的做法,殘疾女突然驚恐並嫌棄的逃離,留下不明真相的他。

第三個故事有點離奇不明所以,一個無脊男和長短腿女的愛情故事,愛情還沒有發生就結束了。

三個故事反轉反轉再反轉最後形成閉環,劇本設計的很巧妙,一環套一環,套娃電影。不過最後故事繞老繞去,告訴你所有故事都是假的,但是有一些小細節卻又好像暗示著都是真的。所以你感覺哪個故事是真的,也許就是真的,哪個故事是假的,它就是假的,心理學精神病的題材真的是有時候看不懂。

「為什麼人們明明知道故事是假的,卻還是努力要證明它是真的?」

我以為會像荒蕪故事那樣越來越精彩,不過影片有點高開低走,有些惡趣味,大部分的場景都是昏暗色調,略有些壓抑,但作為獵奇影片還是可以的了。

坐火車旅行電影3

腦洞清奇的西班牙懸疑電影,坐火車旅行多重角度的洗禮

繼2017年口碑爆棚的西班牙懸疑電影《看不見的客人》後,同導演奧里奧爾·保羅在去年3月又為銀幕獻上同樣高質量的懸疑影片《海市蜃樓》。而今天主推的這部打著「西班牙懸疑」噱頭的電影又是否能夠保住口碑,不負眾望,繼續讓人眼前一亮呢?

沒錯,它就是《坐火車旅行的好處》!影片剛剛擁有資源,廣大影迷及網友對其評價可謂高低不平,豆瓣評分也只打出一個平均分。然而這部僅有103分鍾片長的影片,到底有多獵奇,多重口,下面我們就來一探究竟。

下文可能包含劇透,請謹慎閱讀

作為一部小說改編的電影,影片本身也被分解為三個篇章,彼此獨立又相互貫穿。第一章伴隨著令人毛骨悚然的BGM就那樣毫無徵兆地開始了。

《坐火車旅行的好處》故事當然是從火車旅行開始,女編輯將自己的丈夫送到精神病院後,第二天上午搭乘了一列 前往馬德里的火車,途中遇到了一個自稱安赫爾的精神病醫生。女編輯還滿臉問號,這位醫生就滔滔不絕講起了自己一個患者的離奇病例。

鏡頭開始敘述過去,這位叫馬丁的患者是名空軍軍官,被革職回家後,父親大怒,馬丁這才向家人講述自己被革職的原因。

馬丁還在當官的時候遇到醫院一位美女護士,由於戰亂不斷,經費不足,醫院又收留無家可歸的孤兒,早已不可能支撐下去的醫院有天突然煥然一新,不明所以的馬丁再三逼問小護士,小護士這才說了實話。

原來小護士視這所孤兒院為命,被迫無奈的她選擇用身體與上流人士做交易。有錢人為醫院提供資金,而作為代價,小護士要每月交付一個孤兒。可想而知,這群視錢如命的牲畜們會用這些孩子做怎樣的買賣。

由於事情太過荒唐,馬丁的妹妹決定給醫生安赫爾寫信求助,安赫爾依據信中線索來到馬丁家中,正是馬丁的妹妹接待了他,為他准備了烈酒與美食,正當馬丁妹妹試圖勾引醫生時,醫生才恍然大悟,這根本不是馬丁的妹妹,面前這位就是馬丁本人啊!

這也正應了醫生那句「他有著極強的催眠能力」,竟然在醫生面前都能瞞天過海。

不出所料,到這里,先前的故事被推翻,馬丁開始講述他自己的版本,一個關於垃圾車信息陰謀論的故事。

《坐火車旅行的好處》故事講到這里,你也許覺得快接近真相了,但是你錯了,這個坐火車的女人,本身也隱藏著令人咋舌的獵奇故事。

還記得《坐火車旅行的好處》開始被送進精神病院的女編輯的丈夫嗎,女編輯和丈夫是在遛狗時相遇的,初遇時兩只狗的交 配,似乎為後續兩人的感情發展奠定基調。果不其然,這個丈夫的精神確實有些問題,不過,在這部影片中,你想認真的指望哪個角色是正常的,那你就輸了。

男人對狗是瘋狂般的痴迷,從家居的陳設即可看出,這種痴迷漸漸演化,最終體現在妻子身上,丈夫首先是讓女編輯在歡愛中發出母狗的聲音,接著送狗項圈,喂狗食,最後讓女編輯搬出房子,睡在狗窩,甚至讓狗和妻子交 配。

女編輯在一再忍讓之後終於爆發,在一首悲涼愛情絕曲中,這段剖開丈夫腦顱,挖出腦漿喂狗的名場面著實讓人感到生理上的不適。還好這只是一段臆想。

在女編輯麻醉丈夫的幾天後,女編輯回到家,目睹丈夫用一根木棍攪動自己的排泄物,隨即將其送至離家不近的一所精神病院。影片到這里正回應片頭,故事也正在慢慢銜接。但故事並未結束,相信我,不到最後一秒,你絕對不知道你看到的是一部什麼電影。

鏡頭回到火車車廂,女編輯打開安赫爾醫生遺落的病例文件夾,另一個案例引起了她的興趣。

這是關於兩個不健全青年的悲傷愛情故事,女孩深情的愛意被男孩的死心眼所淹沒,這種無法訴說的痛苦猶如女孩深一腳淺一腳的離開充斥著男孩無知的心靈。

《坐火車旅行的好處》最後一章回扣片名,也終於捨得講述真相了,不過這個真相,依然反轉到讓你猝不及防。

擺脫了丈夫的女編輯順著地址找到醫生安赫爾的家,准備歸還他遺落的文件夾。誰知眼前這位安赫爾醫生卻搖身一變成為另一副面孔,並且聲稱自己根本沒有丟過文件夾。在妻子的勸說下醫生邀請女編輯進屋深談,這才知道,原來,所謂的患者馬丁就是女編輯在火車上遇到的那個人,而這位安赫爾醫生才是貨真價實的,醫生妻子正是馬丁的妹妹。這一次,終於真相大白了,真是讓人喘不過氣。

《坐火車旅行的好處》結尾仍是女編輯乘坐火車,這次她對面坐著的是另外一個人,這個人也問她「要不要聽聽我的人生?」

《坐火車旅行的好處》到這里戛然而止。也許這就是坐火車旅行的好處吧,我們遇到不同的人,聽他們講不同的故事,不過這樣離奇怪誕的俄羅斯套娃式故事,你是不是也第一次聽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