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全集 » 一顆紅心電影完整版電視
擴展閱讀
香港電影晾衣架 2025-07-28 23:20:01
抖音美國電影孩子很調皮 2025-07-28 23:10:39

一顆紅心電影完整版電視

發布時間: 2025-07-28 17:21:14

A. 一顆紅心的詳細資料

片名:一顆紅心(Yi Ke Hong Xin)
導演:王嵐
編劇:山西臨猗郿鄠劇團
主演:李英傑 范琳 王滿喜 裴青蓮 郝淑玲
上映:1965年
地區:中國大陸
語言:國語
顏色:黑白
類型:戲曲片
製作公司:長春電影製片廠 Changchun Film Studio [中國]

B. "一顆紅心兩手准備"是出自哪裡,什麼意思

是我國20世紀50年代的一個口號。這個口號在「文化大革命」前,曾經在應考青年中起過重要的教育作用。

「一顆紅心」是指為實現祖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而攀登文化科學高峰的革命理想。「兩手准備」一是考上全日制大學;另一種,如果考不上,則堅持自學或業余學習。

「一顆紅心,兩種准備」,是青年的人生觀在高考問題上的一個表現,而不單純是考取與否的問題。所以,在高考中解決「一顆紅心,兩種准備」的問題,樹立為實現祖國社會主義現代化而攀登文化科學高峰的革命理想,無論考取與否,對一個青年的成長,都是有重要影響的。

(2)一顆紅心電影完整版電視擴展閱讀:

20世紀50年代的其他流行語:

1、同志:

「同志」一詞源於蘇聯,正如其字面的意思那樣,它指的是「擁有共同志向的人」,當然這個志向指的就是實現共產主義。無論是陌生人之間,還是彼此熟識,甚至是情侶、夫妻之間,都可以互稱「同志」。

從很多當時的小說、電影里,我們似乎能夠感覺到,一句「同志」背後的豐富情感,包涵親切、鼓勵、客氣等等。隨著「同志」的興起,「先生」、「小姐」、「太太」、「閣下」等流傳數千年的稱謂逐漸被取代。

2、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1951年5月28日第46期《革大改造報》記載了8歲小學生抓特務的事件。蘇州市8歲小學生陳永康和鄰居家的小朋友在城牆上玩耍,一名男子拿出一些錢和一包黃粉讓他放在老師桌上。陳永康想起老師在課上講過「反革命分子會用火葯、手榴彈及殺人方法來破壞我們的工廠、學校」,於是機智地和解放軍合力抓住他。

事後證實他的確是特務,黃粉就是炸葯。後來,獲悉此事的毛澤東為蘇州小朋友陳永康題詞:「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隨後,這句鼓勵人學習和奮進的話進入教育系統,成為每間教室里、黑板上方最常出現的一句話。直到今天,這句話仍然不時被提起,或印在小學生的作業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