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18快手最火的幾首歌曲叫什麼
2018快手最火的歌曲有:《那你呢》,《一袖雲》,《Get Up》,《全世界宣布愛你》, 《相思語》, 《北方》, 《說走就走的旅行》, 《血娃娃》, 《快樂在手》, 《把握》,《氧氣盒子》, 《體面》,《紙短情長》等等。
3、《體面》是電影《前任3:再見前任》的插曲,由唐恬作詞,鄭楠編曲,於文文作曲並演唱於,在前任電視劇結束後,就火了起來,這首歌和劇情中的遺憾相結合,引起很多人的感動和共鳴。
這部劇成為2017年年末,最受關注的電影,這首歌也一時火遍大街小巷,於文文說這首歌是唱給林佳和孟雲的,也是唱給天下所有的紫霞和至尊寶。
② 出場自帶BGM的大佬:喬峰扛著音響出場有多帥
喬峰出場時就引起了全場的尖叫,特別是那些女粉絲,已經被他的帥氣迷倒了。
③ 聽音樂效果用耳機好還是音箱好
如果在需要安靜的地方或者想一個人享受音樂時候,建議用耳機。如果向大家分享音樂,建議用音響。耳機的音樂效果比較細膩,而音響的音樂效果是聲場比較大。
耳機相對音響的優勢:
1:耳機是近場聽音
聲波是需要空氣這種媒質來傳播的,而空氣對聲波來說是有一定的阻尼系數和能量消耗系數的,並且聲波的頻率越高,這種損耗就越大。所以在自然界中,相同能量的聲波,總是低頻會傳的遠一點,高頻會很快就衰減掉。相對於日常聽的距離(一般音箱離耳是5米內),雖然這種效應不明顯,但一樣是可測量可輕易聽出區別的。在空氣傳播過程中,耳機振膜相對耳膜的距離很近,高頻細節不容易丟失衰減,而音箱的高頻細節則很容易在傳播的過程中衰減,丟失甚至畸變。僅從保真度上來說,耳機是較容易回放高頻和瞬態小細節的,而音箱想做到這一點就比較難,成本相對來說要高的多。
2:耳機是直達聲
大家所聽的音樂和歌曲,大多是唱片公司精心錄制並後期製作過的。在錄音棚和調音室里,專業人員們用的大多是專業的監聽耳機,監聽音箱和專業的聽音室。而相對普通用戶來說,一般不是究極的發燒友或頂級設備用戶,普通用戶很少有專門的聽音室的,畢竟打造個專門聽音樂的房間的成本一般比器材要貴的多,所以,大多用戶的聽音環境,混響系數和混響頻段是非常不均衡的。差距很大,也就造成同一款音箱在不同的環境里主觀聽感有很大的不同。而耳機由於是直接戴在頭上。基本除了個人體質差別外。其它的環境影響就相比音箱聽音要小的多了。所以耳機聽的是直達聲,大家基本同一型號的耳機差不多能得出一個較相近的聽感,更方便交流和評價,而不容易出現誤差大的現象,同時因為沒有環境的干擾,耳機的聲音純凈度也相對音箱要好上不少,同成本下耳機的音質能表現的更好。
3:耳機大多是全頻振膜
這可能是一個有爭議的的觀點,但並不阻礙愛好者們理解它。人們都知道音箱從發明出來經歷過很多箱體類型為主流的時代。到現在的通用的分頻音箱,和少數的全頻音箱,在音質聽感上的表現各有優劣(這個以後另貼再談)。而在音箱上不容易達到完美的全頻理念,則在耳機上較容易的實現。全頻喇叭的聲音連續性好,相位失真少,音樂感強。但頻響和動態容易受到同一張振膜的限制從而向一些硬性指標做妥協,相對於大功率的喇叭來說,耳機由於是小功率近場聽音,其振膜可以做的很輕薄,從而盡量擺脫特理限制而做到同一振膜還原更寬的頻響和保持更好的瞬態,動態,失真度(相對於全頻喇叭)。這是耳機相比音箱的另一個優勢,在耳機上更容易聽到更透通,更完整和泛音更豐富的聲音。從而給用戶帶來更高的音樂享受。
4:耳機小巧方便隨身協帶
這一點不用說了,相對龐大笨重的音箱,耳機可是可以拿著到處跑的,也見過燒友們拿著音箱到處跑,但付出的體力可就是耳機的NN倍了= =!同樣的,對於入手轉手,郵寄試聽。耳機的體積小,重量級這些優點都是非常突出的。
耳機相對音響的劣勢:
1:聲場
是的,聲場,由於自有立體聲以來,幾乎絕大多數音樂的聲場設定,都是參照音箱來的。不會有多少唱片公司專門針對耳機出多少「耳機專用音樂」(當然少數音樂和一些測試音頻是有的),相對於適合大多數音箱的錄音來說,這些錄音在耳機上回放,很容易造成頭中效應,就是感覺音樂是在頭中間響唱,沒有音箱系統的那種空間感和臨場感。面對這種情況,指望唱片公司向耳機妥協是一方面,耳機廠商試圖讓一些耳機在聲場上接近音箱也是他們的不懈努力。
然而從高保真理念的本質來說,耳機更應該忠於原音,忠於信號,所以頭中效應是很難去除的。聲場的不正確,也是耳機系統的天性缺陷,很難改善和去除。
2:聽力損傷
耳機由於大多是封閉試戴在耳朵上的,當然這是為了減小環境噪音對聽音的影響,也有開放式的。這種封密式的聽音,在音量過大時很容易造成瞬間高壓從而損傷耳膜和聽神經。造成不可逆的聽力損傷(音箱音量過大也會造成一樣的後果,但可預知性和激烈程度相對耳機要好的多)。所以使用耳機時盡量不要使用過大的音量,中小音量聆聽,可讓我們滿足音樂欣賞的同時,盡力不去損傷聽力。但盡管可以合理防範,作為還是容易出現的隱性傷害之一,還是應該做為劣勢標上。
3:對前級設備的要求更高
由於耳機的解析力,頻響,瞬態特性相對同成本的音箱更高。所以往往需要搭配更精密更好聲的解碼和耳放系統。耳機的成本是比音箱小,但解碼和耳放的成本又上去了。這個不算缺點的缺點,也一同標為劣勢吧:)
4:獨享制,無法共享音樂
聽耳機那就是一個人的事了,沒辦法和朋友,親人一起享用一隻耳機。和音箱的多人同時聆聽不同,耳機在音質交流上很難和他們即時的討論和分享。屬於一種「較自私」的回放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