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人間情緣最後黎小軍和誰在一起了
很多年前看電影《甜蜜蜜》,總為黎明飾演的黎小軍和張曼玉飾演的李翹的浪漫戀情所感動。
兩個人兜兜轉轉很多年,最終又在美國街頭遇見。
只是,如果站在黎小軍曾經的未婚妻、後來的妻子的角度看,黎小軍其實有點渣啊。
② 甜密密 電影 到底講什麼
1986年3月1日,黎小軍告別了女友小婷,一個人從無錫來到香港。他最大的理想就是等有了錢能把小婷接來成婚。在這里他認識了來自廣州的李翹,兩個孤獨的人終於成了朋友,而且偶然地,他們發現他們都很喜歡鄧麗君的歌。直到有一天,他們發現其實對方都不是自己來香港的理想所在,於是他們分手了,小婷終於成了黎太太,李翹也跟了在黑社會做事的豹哥。日子彷彿就應該這樣繼續,可是他們也終於發現自己一直愛著對方。緊接著的一場變故使兩人再次相遇時已是1995年5月8日,他們在紐約唐人街一家商店的櫥窗前,一起聽著鄧麗君去世的消息,當四目相對,耳畔傳來的又是那首他們在香港時唱過的《甜蜜蜜》。
這是簡單的劇情介紹,這個絕對是經典,很難得的好片,所以都很難融入自己的感情講,剛開始可能不知道在講什麼,後來會慢慢有感覺,最後會看哭的。那種兩個人的緣分千里萬里的牽掛著,最後用一種最平常的方式遇見,卻伴隨著他們共同摯愛的偶像、見證他們愛情的鄧麗君已逝。有點物是人非,兩人卻依舊在一起的感覺。
③ 甜蜜蜜的電影劇情
1986年3月1日,黎小軍(黎明飾)告別了女友方小婷(楊恭如飾),一個人從天津來到香港。他最大的理想就是賺到錢能把小婷接來成婚。在香港,他認識了在麥當勞工作的李翹(張曼玉飾),兩個孤獨的人終於成了朋友。偶然間,他們發現彼此都很喜歡鄧麗君的歌。直到有一天,他們發現對方並不是自己來香港的理想所在,於是他們分手了。小婷終於成了黎太太,李翹也跟了混黑社會的豹哥(曾志偉飾)。
日子彷彿就應該這樣繼續,可是他們終於發現自己一直深愛著對方。緊接著的一場變故(豹哥意外身亡)使兩人再次相遇,時間已是1995年5月8日,他們在紐約唐人街一家商店的櫥窗前,一起看著鄧麗君去世的消息。當四目相對,耳畔傳來的又是那首他們在香港一同唱過的《甜蜜蜜》。
④ 張曼玉電影甜蜜蜜的結局是什麼意思
黎小軍與李翹在事隔多年後,在香港的樓盤上相遇時,問及互相的現狀,卻彼此相顧無言。曾是多麼堅定的帶著理想去生活,可歲月將人們變的面目全非,生活完全背離了當時的初衷。
一切純潔的、美好的夢想,都消磨在物慾與現實之中。 把迎娶小婷為奮斗目標的黎小軍在和小婷結婚後,卻像《半生緣》里的曼楨對世鈞說:「我們都回不去了。」李翹利用了畢生的精明換取生活時,卻感慨:「我好失敗!」
(4)甜蜜蜜電影小婷結局擴展閱讀:
電影劇情:
1986年3月1日,黎小軍(黎明飾)告別了女友方小婷(楊恭如飾),一個人從天津來到香港。他最大的理想就是賺到錢能把小婷接來成婚。在香港,他認識了在麥當勞工作的李翹(張曼玉飾),兩個孤獨的人終於成了朋友。
偶然間,他們發現彼此都很喜歡鄧麗君的歌。直到有一天,他們發現對方並不是自己來香港的理想所在,於是他們分手了。小婷終於成了黎太太,李翹也跟了混黑社會的豹哥(曾志偉飾)。
日子彷彿就應該這樣繼續,可是他們終於發現自己一直深愛著對方。緊接著的一場變故(豹哥意外身亡)使兩人再次相遇,時間已是1995年5月8日,他們在紐約唐人街一家商店的櫥窗前,一起看著鄧麗君去世的消息。當四目相對,耳畔傳來的又是那首他們在香港一同唱過的《甜蜜蜜》。
⑤ 《甜蜜蜜》驀然回首你的愛情是否甜蜜蜜
小軍看似專心騎車但魂早已被車後的女人勾去。李翹在後座笑的很燦爛很純真,心裡小鹿亂撞的她享受著這簡單的幸福。這樣萌生的愛與青春年華時的愛是有很大區別的,這樣的愛天生帶有一定的罪惡感。這樣隱秘但已經遮蓋不住的愛是很難表達的,但在這樣鏡頭中,兩個演員表演的很好。 最後小婷也到了香港,小婷與小軍結了婚,李翹也有了豹哥,他們不是不愛了,而是愛的更加的隱秘小心了。在每次面對有共同回憶的事情時,總在迴避逃離。鄧麗君的出現讓兩人知道不應該在隱藏自己的心了。而這個決定固然是會傷害兩個對自己好的人。這部一波三折的影片不會就這么簡單的結束了的。後來這個鏡頭這句台詞我真是大愛呀。曾志偉太霸氣了,用眼神演的戲,不愧是黃金配角。也是這句話讓我覺得豹哥是這個片子里頭最男人的人。在美國他的慘死我也是十分的心痛,如果他就這么和李翹在一起了,也是挺好了
⑥ 甜蜜蜜電影到底講什麼
1986年3月1日,黎小軍告別了女友小婷,一個人從無錫來到香港。他最大的理想就是等有了錢能把小婷接來成婚。在這里他認識了來自廣州的李翹,兩個孤獨的人終於成了朋友,而且偶然地,他們發現他們都很喜歡鄧麗君的歌。直到有一天,他們發現其實對方都不是自己來香港的理想所在,於是他們分手了,小婷終於成了黎太太,李翹也跟了在黑社會做事的豹哥。
日子彷彿就應該這樣繼續,可是他們也終於發現自己一直愛著對方。緊接著一場變故使兩人再次相遇時已是1995年5月8日,他們在紐約唐人街一家商店的櫥窗前,一起聽著鄧麗君去世的消息,當四目相對,耳畔傳來的又是那首他們在香港時唱過的「甜蜜蜜」。
⑦ 甜蜜蜜這部電影的結局
有這樣一種影片,開頭就是結尾,環環相扣,以此來加重故事中隱含的深刻意義。在《甜蜜蜜》里,演到張曼玉和黎明在紐約街頭重逢,本已可以結束。但鏡頭回轉到了十年前,才發現倆人竟是乘同一列火車,頭靠著頭到香港來的。剎時間,明白了「在哪裡,在哪裡見過你」這一句的全部含義。緣份,就這樣悄悄溜進了我們心裡;愛情,也因此成就。
⑧ 電視劇<甜蜜蜜>的大結局是什麼
雷雷追上傷心欲絕的葉青,激烈的爭執讓疲憊的葉青昏倒在了馬路上。看到躺在病床上的葉青,雷雷感覺到自己仍然深深的愛著她。
早晨,來病房看望的韓陽看到葉青和雷雷手拉手的在一起,終於放棄了最後的努力,決定調離現在的醫院。葉青到雷雷公司了解到雷雷聘用刑滿釋放人員的情況,被雷雷的善良再次打動。在雷雷的家裡,兩個苦戀多年的人又一次緊緊的擁抱在一起,積蓄多年的情感終於爆發了……
警察到公司找雷雷,指出黑皮一直和張軍串通搞走私汽車,並出示了黑皮和張軍走私團伙在一起的照片,雷雷非常失望。韓陽由於替葉青做手術失敗,病人家屬鬧上醫院,這讓葉青感到非常內疚。
韓陽則說出了他打算申請去支援邊遠山區的決定。在雷雷協助公安部門抓捕張軍的過程中,狗急跳牆的張軍加大油門,沖向了擋在前面的雷雷……病房裡,葉青細心的照顧著已經成為植物人的雷雷,耳邊響起了鄧麗君的老歌——《甜蜜蜜》,他們彷彿又回到了從前……
(8)甜蜜蜜電影小婷結局擴展閱讀:
結局雷雷並沒有醒過來。
高希希談《甜蜜蜜》結尾
主持人:這部戲包括結尾的部分,很多網友之前在其他台看過之後,覺得這個結尾太殘忍了一些,網上有一個留言說,就是現在這個社會就是已經很殘酷了,就是希望在電視上看到一些完美的過程,但是這個結尾,最後有網友們看了都覺得不容易接受?
高希希:這個到底是寫一個大團圓,還是寫一個極致的戀愛故事,我一直跟王老師在討論,最後王老師這個劇本寫出來以後,我覺得有她自己獨特的這種悲劇美,我覺得它,就像我剛才說了,它既是那種苦難的,但又是甜美的。
因為其實我希望還滲透了一些其他的情感在里頭。就是說由於這個葉青的愛,由於兩個人的情感的真摯也許感動天地,也許明天,也許幾天以後,雷雷就醒過來了,就留下一個念想和希望,我覺得葉青和雷雷有這種希望。
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是贊美這個女性,我覺得女性的偉大就像母親一樣,她有很多很堅強的那種魅力,就是她要完全面對社會和自己,所以我其實是心存著一種,就是在創造理念上是心存著一種感激,就是對母性的這種感激。我覺得這種女性是最偉大的,特別無私。
鄧超、孫儷談《甜蜜蜜》結尾
主持人:這部戲的結尾好多網友看了覺得挺殘忍的,因為大家都希望葉青跟雷雷經歷那麼多波折以後,還在一塊?
孫儷:我覺得這個結尾挺好的,現在反饋的消息都是說我們要珍惜,珍惜生活,珍惜現在的幸福,所以我覺得一部戲可以給大家帶來這樣的感悟,我覺得還是蠻成功的。
鄧超:其實大家難受的話,這個戲就成功了,要大家不難受,覺得什麼結尾都行,那反倒他不成功。因為大家已經,我覺得是融入這個戲當中,融入這些角色當中,所以他們接受不了這樣的結果。
主持人:其實開始設計的時候也是設計了兩個結尾,最後你們是選擇了比較殘忍的結尾。
孫儷:其實我們也蠻自虐的,我們不加思索說要悲劇,悲劇才會讓大家引起共鳴,讓大家留戀,但是真的寫出來我們還是有點捨不得。
鄧超:雷雷在那一刻醒了,我們沒有把每一個瞬間都交代的清楚,因為我們生活也不是每一個瞬間組成的,我們之後還有很多路要走,你細想一下我們這是一個開放性的結局,我們沒有說雷雷究竟是醒來,還是不醒,但是你們可以看到我們這個劇的主題,葉青和雷雷還是兩個人像鑽石般牢靠的在一起,活潑的雷雷已經成那樣了,但是葉青還是堅持著,我覺得這是美好的結局。
本劇描寫了發生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一段至純至真的浪漫愛情故事,男女主人公一旦相愛終生不渝, 鄧麗君歌聲貫穿全劇,《甜蜜蜜》伴隨主人公愛情全過程,詮釋著那個純真年代的美好情感。
高希希曾執導《結婚十年》、《幸福像花兒一樣》等電視劇的導演高希希每部作品都有著很高的收視率,他也被贊為「收視保障」。
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電視藝術中心導演的高希希,1962年在江西出生,因為受家庭的影響,他從小學習繪畫,先在江西文藝學校學美術,然後到浙江美術學院進修,畢業後,高希希便在江西電影製片廠從事美工工作。在做美工期間,他對導演這份職業一直心懷憧憬。
1990年,高希希考上了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研究生。畢業後,他的導演之路也正式展開,從1994年開始,電視電影、電影、電視劇,高希希一一涉足,他拍攝的作品囊括了包括電視劇 「飛天獎」、「金鷹獎」、電視電影「百合獎」、電影「華表獎」幾乎所有重要獎項。
近幾年,高希希將工作重心放在了電視劇上,從2002年的《花非花》到《結婚十年》、《歷史的天空》,再到《與愛同生》、《搭錯車》,高希希涉足的題材可謂廣泛,懸疑、情感、歷史、戰爭和社會問題,幾乎無一遺漏,每一部作品都被觀眾津津樂道。
⑨ 高分:影片《甜蜜蜜》很感人,可結局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我是不相信有命運的,後來慢慢就信了。因為年紀大了一些以後,才知道有些事情是真的只能信命了。
當初我在上學的時候,小禮堂里在放映《甜蜜蜜》,當張曼玉和黎明在紐約街頭擦肩而過的時候,全體女生都一起發出了整齊的一聲嘆息。而我站在門口,不屑一顧——要是導演現在把這個電影就此完結掉,那才叫牛呢!
那時年輕氣盛的心裡從來沒有想過人生之中會有不如意,我們都遲早會有一天,需要一些溫情來安慰自己。此時完結兩人的故事或者說緣分,是個干凈利落的選擇。只是,那些還在黑暗中隱含期待的觀眾們,他們的心情是什麼樣的呢?
也許,那個時候,世界是嶄新的,機會是大把的。似乎永遠都是迎風傲立的我們,是不需要什麼可以讓自己將來回顧的片刻溫情的。因為所有的故事都還沒開始,所有的命運都只是還在等待。
就象張曼玉和黎明剛剛從黑白的地鐵上下來一樣。沒有什麼是值得回頭的。
然後他們在他們的故事中跌宕起伏,生死愛戀。我們在我們的生活中一樣跌宕起伏,生死愛戀。不管故事是怎麼展開的,最後我們明白的其實都一樣。
那就是,命運真的是不可琢磨。一切都是輪回,只是看我們的運氣如何。
如果說要選擇一滴留在我心裡的眼淚,那麼我希望是當黎明從張曼玉身後出來的那一剎那——音樂驟然響起,而一切一切都無法形容。
不知道有多少回,只要每次看到這個鏡頭的時候,我都會在心裡暗暗嘆息一聲。看著張曼玉在紐約的街頭慢慢的被鏡頭吞噬,看著自己的心裡在慢慢老去。
然後在很多年以後的一天,我在一個咖啡館里和這個電影再次不經意間重逢。猶如多年以後的紐約街頭一樣,大家臉上都開始有了歲月的痕跡之後,再面對命運的安排。我仍然是在心裡暗暗嘆息一聲,只是臉上什麼都已經看不出來。
認命了吧。幾千里奔波徘徊,幾千個日升日落。最後還是在這里相聚啊!
就象電影一樣,人潮湧動之中,他們分分合合,時光流逝。這本是平常,如果沒有最後的一段鏡頭——和開頭一樣,黑白的地鐵中,未來將要有很多故事的兩個人背靠背依偎在一起。然後,他們在茫然中不知道已經開始一生的錯過。
就象在畢業舞會上,一個即將離開的人和一個剛剛進來的人,茫然中開始錯過。
說來說去,不就是個擦肩而過嗎?
只是,我們還能象電影中那樣,最後在茫茫人海中相逢嗎?
⑩ 如何評價電影《甜蜜蜜》
你好
你要的文件如下
僅從一位電影愛好者角度,提供點自身的視見。
單就我個人而言,我認為「甜蜜蜜」是陳可辛最好的電影之一,同時也是我最喜愛的十部電影之一。
我認為,「甜蜜蜜」最成功的,不是搭好了那一段愛情——而是比這強悍太多的,生活。
陳可辛精準地在鏡頭里,將「異鄉人」與「漂泊」這兩個詞眼兒,呈現得淋漓盡致。
我願意分兩點來說說我的喜愛。
首先,「甜蜜蜜」的細節,實在是太牛逼。
什麼是生活質感?
「甜蜜蜜」就是生活質感。
你從來沒想到,有國內導演能將生活這種玩意兒——刻畫得如此栩栩如生,這件事情後來彭浩翔在「志明與春嬌」里做過,而「甜蜜蜜」在這個事情上,比「志明與春嬌」高班了——有那麼好幾條街。
與其說陳可辛對細節捕捉得實在厲害,倒不如說陳可辛在做人物方面,實在太強悍。他通過寥寥幾筆,幾個神情各異的異鄉人,嘩地一下,躍然紙上,讓人忘都忘不掉。
信、廚師、蹩腳的英語,所有這些細節讓黎小軍站穩了,兼職、麥當勞、存款機、買房,所有這些細節讓李翹立住了,然後,當黎小軍騎著自行車穿過香港的街道,那股濃烈得撲鼻的年代感,洶涌地撲面而來。
我無法否認,有那麼一個恍惚,我想起了我的父輩們,那些幾十年前偷渡移民到加拿大、波士頓和香港的父輩們,他們的日子,也是如此的吧。
實在相當厲害。
然而,「甜蜜蜜」最讓我震顫的不是它描寫的愛情——這是一部關於「異鄉人」和「漂泊」的電影。
在片中,且不說第一男主角黎小軍,無論是「廣州妹」李翹,黎明飾演的黎小軍的太太楊小婷,甚至是唯一一個最開始不屬於「漂泊者」角色的豹哥,在最後他們無一例外的都被打上了「異鄉人」的標簽。
香港、紐約,何其相同,何其不同。
裡面張曼玉一段台詞實在太戳心戳肺。
黎小軍:「誒,你說你在廣州?」
李翹:「我去年在廣州嘛。」
黎小軍自顧自點頭,李翹稍停頓。
李翹:「去去年也在……今年不在囖……」
相對無話。
李翹:「我廣州來的。」
黎小軍(笑):「我早就估到一點,我們是同志呢。」
李翹:「同志你個頭啊,我們講廣東話的,我們看香港錄像,我們喝維他奶,我們近香港那麼多……」
黎小軍(尷尬):「是是,你的行為、儀態、打扮、舉止,加埋五官都像香港人……」
李翹:「你占我便宜啊。」
黎小軍沉默。
黎小軍:「你占我便宜多一點吧……」
李翹:「那、那你明知還讓我占你便宜……」
黎小軍:「我怕我不讓你占我便宜,你就不來找我了……那麼,我連香港唯一的朋友,都沒有了。」
黑夜、大雨、元宵,孤獨的 CD 檔里響著鄧麗君的歌,兩個孤獨的異鄉人圍著燈說話。
沒有大段煽情段落,沒有情緒堆砌,簡簡單單幾句話,戳心戳肺,簡直狠狠擊中你七寸,難過得讓人不行。
用一封從異鄉寄出的信作為開頭,然後用一封接一封從異鄉寄出的信貫穿整座香港。
裡面的大部分場景,都如此漂泊——黎小軍抵阜後在姑媽處的出租房,沒完沒了的酒店房間、除夕的 CD 攤、桑拿房、豹哥的船。在這部電影里,你從來不能感到真正的安定,即便你看到李翹有了公司買了車,即便你看到紐約的自由女神像。
他們在出租房接吻。
他們在酒店做愛。
他的小婷離開了他。
她的背上紋著米奇的豹哥也離開了他。
他們相聚然後又離分,猶如這世上所有的人。
他們終於相逢了,在一座比香港陌生一百倍的國際大都市,在鄧麗君的訃告前。
一遍遍放大,一遍遍放大。
多麼難過的一個結局,催人淚下,難以自己。
他們終於相逢,可他們還是得離別。
這他媽其實是個悲劇哪。
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