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百科 » 电影U571是怎么拍的
扩展阅读
怀旧战争电影完整版100部 2025-07-05 15:53:43
儿童爱国电影排行榜 2025-07-05 14:35:03

电影U571是怎么拍的

发布时间: 2022-06-13 16:08:00

1. 看完电影猎杀U571的疑问

如果真实反映深水炸弹的爆炸效果,拍出来的影片肯定不好看,你想离潜艇那么远,炸弹估计小的都看不见了,这估计是拍摄的需要

2. 二战德国的U571很结实吗

《U-571》绝对是大话片的“集大成者”,基本上就是看着娱乐,许多情节经不起推敲,一艘潜艇并非光靠几个人就能轻易操作的。本片无论是从历史的真实性、还是对人性的刻画,都远远不如同一题材的《从海底出击》。更要命的是,影片上映后被批篡改历史,最先破获德军密码的不是美军而是英军

相比之下,《从海底出击》非常的严肃,而且是真人真事,当中不少内容经过严格的考证

《从海底出击》(德国),又名《潜艇风暴》。改编自真人真事;这部影片有三个版本,分别是公映版(2个半小时)、加长版(3个半小时)、完整版(5个小时),建议首次观看的朋友先看删节版的

(影片的完整版长达293分钟,绝大多数时间是在狭隘的潜艇内渡过的,枯燥、乏味、沉闷、压抑、无聊、平淡……这些电影往往唯恐避之不及的“不良”元素,到了本片却成了经典中的经典。这部影片对人性的刻画,达到了其他影片难以超越的高度,什么叫“叶公好龙”、“听天由命”?“存在”与“活着”的差别在哪里?本片会叫你领教这些。有网友说自己看了这部作品后,就差点对战争片失去了兴趣,因为大多数战争片都意识形态很浓,有美化和鼓动战争的成分,而本片却告诉观众们,战争是残酷的,并不像书本上那般美丽,在大自然的生存法则面前,人都不过是一群可怜虫而已,任何意识形态和政治理念统统变得毫无意义。本片的剧情基本上是按照故事顺序来拍摄——观众们可以留意一下演员的胡须生长程度,许多影片先出现的镜头未必是先拍的。本片上映后,就连犹太人也为之鼓掌……)

3. 猎杀U-571的幕后花絮

导演周游世界寻找二战潜艇
导演乔纳森1992年参观二战潜艇展时,萌发了要拍二战海底战争的念头。3年内,他周游世界,探寻“退休”的二战潜艇、船舰、二战博物馆,采访老军人,阅读二战书籍、潜艇日志和战斗日记。
1∶1的标准尺寸建造潜艇
导演为求逼真,要求两位造景专家分别负责搭建二战的德国小型潜艇与美国S型潜艇。但由于S型潜艇几乎没有什么照片,军事单位又以安全为由不肯将内部构造图外泄,而使得再造美国潜艇的计划面临危机,幸好得到一位资深海军军官哈尼芬的帮助,才使S潜艇再现银幕。两艘潜艇内部都按1∶1的标准尺寸制出模具,内部结构也与当年一样,其中U571号就重达600吨,在一个万能转向系统上重新复制和还原。这个系统让潜艇可以任意移动角度升降并且可以下沉,在海中航行。它让一位当年在此种潜艇上战斗的军官都惊叹不已,仿佛又回到二战当年。
为了使潜艇的效果更逼真,完成了5艘50英尺长的潜水艇模型,每一艘都有不一样的功能,有的能前进,有的能潜水,有的可以发射鱼雷。足以表现真正的潜水艇在深海中的突击及水中的运动。
演员遭集体“虐待”
影片拍摄过程中,演员身上都不同程度的有瘀青、头上有肿包,这一切全归功于拍片顾问派屈克汉尼芬“为求逼真,不择手段”的完美主义所致。派屈克汉尼芬曾操作过纳粹德国的潜艇。他表示当时的潜艇空间“十分狭小”,如果导演、制片有决心模拟当时的实况,就应拿出巨资打造等比例内装的纳粹潜艇,电影才有可信度。因为这些演员全都高头大马,而当时的潜艇军士官身高要求严格,以节省个人空间。导演要求演员要在狭小幽闭的舱内急速奔跑、迅速穿越窄窄的闸门,只要稍微迟疑,这些高个儿演员就能明白什么叫做“头好撞撞”。舱底总有积不完的水,导演总叫动作不纯熟的人一次又一次重来。拍完一天的戏,身上的瘀青可不输武打明星。唯独饰演士官长的哈维凯托健步如飞、轻松自若。别人以为他“姜是老的辣”,他却暗笑坦承自己毕业於海军军官学校,早就训练有素。
汉尼芬表示,当时的潜艇设计不若今日精良,常常会漏水。于是导演照办,也把水管牵到头顶,演员们被淋成落汤鸡不说,还因地面湿滑接二连三跌倒,特别是潜艇遇到水雷群爆,艇身上下左右强烈晃动,所有人都撞得七晕八素,轮番表演“狗吃屎”。
被批篡改历史
影片上映后,史学家提出影片严重篡改了史实:影片中所提到的德国在二战中发明的特种密码机,不是美国潜艇率先俘获的,而是英国潜艇在1941年8月最先得到的。到了1944年,美军方才截获了另一台。基于这一点,影片迫于英国潜艇官兵的压力,在字幕上不情愿地加了注释。

4. 猎杀U571历史原貌

猎杀U571历史原貌为一艘VIIC型潜艇,1940年6月8日建成于布洛姆-福斯的汉堡船厂,1941年4月4日下水,1941年5月22日服役,首任艇长赫尔穆特·莫尔曼;战绩是击沉5艘;总吨位 33,511吨(德国标准),击伤1艘,总吨位11,394 吨,合作击沉2艘,总吨位 13,658 吨。

一、舰艇历史

服役日期:1941年5月22日

服役舰队:第三潜艇舰队

服役时间:1941年5月22日—1944年1月28日

二、巡航任务

11次巡航任务,击沉5艘船:吨数总计33511GRT;击伤2艘船至无法修复:总计13658GRT;击伤1艘船:总计11394GRT。

三、最终命运

1944年1月出航,加入“吕根狼群”,在攻击一艘驱逐舰失败之后,于1944年1月28日在爱尔兰西方被澳洲的461分队的一架桑德兰战机一深水炸弹击沉,52人全员阵亡。

(4)电影U571是怎么拍的扩展阅读:

电影《猎杀U571》剧情简介

《猎杀U-571》是由乔纳森·莫斯托执导,由马修·麦康纳,比尔·派克斯顿,哈威·凯尔等主演的动作剧情战争片。

该片根据史料改编,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军侦察到在北大西洋有一艘德军的受创潜艇U-571,正向德军发出求救信号,于是盟军迅速且秘密地将一艘军舰改装成德军的维修舰,准备以维修U-571作为掩护,强行夺取舰上的密码解码机的故事。

5. 猎杀U-571的介绍

《猎杀U-571》是由乔纳森·莫斯托执导,由马修·麦康纳,比尔·派克斯顿,哈威·凯尔等主演的动作剧情战争片。本片根据史料改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军发动无限制潜艇战,他们高人一等的密码通讯能力,常常出奇制胜,这场通讯战争可说是大规模潜艇战争决胜负的致命关键,这一次,盟军侦察到在北大西洋有一艘德军的受创潜艇U-571,正向德军发出求救信号,于是盟军迅速且秘密地将一艘军舰改装成德军的维修舰,准备以维修U-571作为掩护,强行夺取舰上的密码解码机,海军军官泰勒奉命执行这次夺舰任务,拼了命最后终于把密码机送回了基地。

6. U-571的影片看点

故事跌宕情节紧张
105分钟的全片故事每个起伏转折,都充满爆发力,紧张悬疑让人几乎窒息,这就是故事的魔力,环环相扣不能看漏每一分钟。
耗资巨大真实观感
美法合拍超级大制作,耗资6200万,30万种音效无与伦比,战争场面视觉效果逼真,让观影者惊心动魄。
同时,导演为求逼真,全片使用真的船舰拍摄,重达400吨的复制品,将现场气势完整呈现。
剧组依照历史,搭制出2艘按比例、性能都与当时一样的美军、德军潜艇。

7. 猎杀u571 是哪个电影公司的片子

是美国的环球影片公司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筹划拍摄的!是由乔纳森·莫斯托执导,由马修·麦康纳,比尔·派克斯顿,哈威·凯尔等主演的动作剧情战争片,主要讲述了1942年,纳粹德国采用“狼群”战术, 出动大批U型潜艇在北大西洋海域内猖獗活动,许多运送战略物资的同盟国船只都被德国潜艇击沉在美国东海岸,美国海军却因无法破译其无线电通信密码而无法对德国潜艇造成很多威胁的故事。

8. 为什么电影《U-571》原型竟然就藏在博物馆地下20米深处呢

芝加哥科学与工业博物馆

芝加哥科学与工业博物馆(The Museum of Science and Instry,MSI)坐落于芝加哥市南部海德公园社区,位于密歇根湖和芝加哥大学之间 。是世界上最大的科学博物馆之一。

科学与工业博物馆建立于1933年,前身是1893年芝加哥哥伦布纪念博览会(World's Columbian Exposition, 又名芝加哥世博会The Chicago World's Fair)所建立的艺术宫(Palace of Fine Arts),目前该博物馆拥有超过3.5万件展品,而其中有一件特殊的展品就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角。

9. 猎杀U-571这部电影讲了个什么

片名:U-571
译名:U-571 更多译名:猎杀U-571
编剧/导演:乔纳森·莫斯托Jonathan Mostow
主演:马修·麦康纳Matthew McConaughey
比尔·帕克斯顿Bill Paxton
哈维·凯特尔Harvey Keitel
类型:动作/战争
片长:116分钟
级别:PG-13级(战争暴力)
发行:环球影片公司Universal Pictures
上映日期:2000年4月20日
官方网站:www.u-571.com
IMDB评分:6.5/10 (15,769 votes)
推荐指数:★★★☆ 英雄就是在不平凡的年代有不平凡作为的平凡人。

1942年,纳粹德国采用“狼群”战术,出动大批U型潜艇在北大西洋海域内猖獗活动,许多运送战略物资的同盟国船只都被德国潜艇击沉在美国东海岸,美国海军却因无法破译其无线电通信密码而无法对德国潜艇造成多少威胁。

麦克-道尔格伦上尉(比尔-帕克斯顿饰)是美国海军S-33号潜艇的指挥官。这是一艘一战时就开始服役的老旧潜艇,他的年龄甚至比大多数艇员都大。虽然人们都认为S-33已经过时,但是在正确的指挥下,它仍是一把杀敌的利剑。二战为它提供了再次大显身手的机会。

安德鲁-泰勒上尉(马修-麦康瑙希饰)是道尔格伦的得力助手,尽管刚刚失去一次晋升为艇长的机会,但强烈的责任心使他还是欣然受命登上了S-33。艇上还有彼德-艾默特上尉和拉森少尉,以及克劳夫、温兹、艾迪等其他八人。他们都是普通人,有的甚至刚刚高中毕业,但他们将要执行的却是一项非常危险但可能改变战争进程的任务。

哈什上尉(贾克-韦伯饰)和库南少校受舰队司令之命指挥S-33出航。他们的“行李”是许多只木箱,但艇员们却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直到S-33驶入深海,此行的任务才渐渐明晰:S-33将成为一匹“特洛伊木马”,这些箱子将把它伪装成一艘纳粹的U型潜艇。他们将与另一艘搁浅的德国潜艇会合并夺取艇上的密码机,盟军可以凭借它来阻止纳粹“狼群”的进攻。

按照原计划,他们将在敌人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摧毁这艘U型潜艇并将俘虏带回美国,但一次意想不到的变故却将他们困在敌人的潜艇里。时间已经不多了,面对这危险的水域和不知如何驾驶的潜艇,这些普通人的命运与任务的成功只能靠彼此的信任和直觉了。

幕后花絮
导演乔纳森1992年参观二战潜艇展时,萌发了要拍二战海底战争的念头。3年内,他周游世界,探寻“退休”的二战潜艇、船舰、二战博物馆,采访老军人,阅读二战书籍、潜艇日志和战斗日记。

两位造景专家分别负责搭建二战的德国小型潜艇与美国S型潜艇。但由于S型潜艇几乎没有什么照片,军事单位又以安全为由不肯将内部构造图外泄,而使得再造美国潜艇的计划面临危机,幸好得到一位资深海军军官哈尼芬的帮助,才使S潜艇再现银幕。

影片看点
105分钟的全片故事每个起伏转折,都充满爆发力,紧张悬疑让人几乎窒息,这就是故事的魔力,环环相扣不能看漏每一分钟。
美法合拍超级大制作,耗资6200万,30万种音效无与伦比,战争场面视觉效果逼真,让观影者惊心动魄。同时,导演为求逼真,全片使用真的船舰拍摄,重达400吨的复制品,将现场气势完整呈现。剧组依照历史,搭制出2艘按比例、性能都与当时一样的美军、德军潜艇。

10. U-571的幕后花絮

导演周游世界寻找二战潜艇
导演乔纳森1992年参观二战潜艇展时,萌发了要拍二战海底战争的念头;3年内,他周游世界,探寻“退休”的二战潜艇、船舰、二战博物馆,采访老军人,阅读二战书籍、潜艇日志和战斗日记。 发射鱼雷……足以表现真正的潜水艇在深海中的突击及水中的运动。
上映后被批篡改历史
影片上映后,史学家提出影片严重篡改了史实:影片中所提到的德国在二战中发明的特种密码机,不是美国潜艇率先俘获的,而是英国潜艇在1941年8月最先得到的;到了1944年,美军方才截获了另一台。基于这一点,影片迫于英国潜艇官兵的压力,在字幕上不情愿地加了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