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百科 » 电影上学路上主要讲了什么事
扩展阅读
送女鬼投胎香港电影 2025-09-15 00:11:55
尔冬升电影新不了情 2025-09-15 00:11:49
电影院怎么干暑假工 2025-09-15 00:11:47

电影上学路上主要讲了什么事

发布时间: 2025-09-14 22:27:36

㈠ 找一部以陕北黄土高坡为背景的西部电影,就是里面有个女生通过去摘枸杞赚到了学费而去上成了学,是啥呀

在陕北黄土高坡上,有一部反映农村生活境况的电影,讲述了一个名叫王燕的少女通过摘枸杞赚取学费的故事。电影的名字叫做《上学路上》,导演方刚亮通过细腻的镜头捕捉了黄土高原的质朴与美丽,同时也呈现了底层人物的生活艰辛。

王燕的家庭条件并不富裕,为了凑齐学费,她不得不在暑假期间到枸杞园打工。电影中,王燕的妈妈也为了支持她的求学梦想,卖掉了家里的鸡蛋,甚至帮助她低价买下了小男孩的钢笔,尽管她喜欢的是王燕的老师。这位老师为了帮助王燕,不惜高价买走了钢笔,这使王燕看到了希望,也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

影片中,王燕经历了种种困难,但她始终没有放弃上学的梦想。她一边摘枸杞,一边思考着如何用这些辛苦赚来的钱继续学业。她深知,只有读书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才能跳出黄土高坡,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上学路上》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它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农村地区的真实生活状态,同时也传递了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这部电影让观众看到了王燕身上那份坚韧不拔的精神,以及她对知识的渴望。

通过这部电影,我们得以深入了解中国农村地区的生活现状,感受那片土地上人们的生活艰辛与不易。这部电影也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方,都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

㈡ 记得有一部电影,故事讲述的是,一位宁夏的小姑娘,不顾母亲的反对,为了上学,为了凑够的学费而努力

《上学路上》

故事发生在全国闻名的贫困县宁夏西海固,影片讲述了一个12岁的孩子王燕为了挣学费而做小买卖的简单故事。王燕的原型人物是以《马燕日记》而闻名的马燕,但不同的是马燕靠的是一次偶然的机遇改变了命运,而王燕靠的是自己的聪明和努力谱写着孩子般的梦想,相比之下,在贫穷的西海固,马燕只有一个,而王燕却有千千万万个

㈢ 上学路上电影观后感

上学路上》观后感一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到县影剧院观看电影《上学路上》,剧中说的是在我国西部农村,有位12岁的小学生王燕的妈妈想让女儿退学,还对女儿说女孩子上学白上,而王燕却很愿意上学,不同意妈妈的做法,妈妈就对王燕说:“想上学自己去挣钱交学费”。于是,王燕利用暑假为自己挣了学杂费24元8角钱。
王燕挣的好辛苦啊,卖鸡蛋,鸡蛋被踩破;卖圆珠笔,圆珠笔丢了;卖小羊,又没赚到钱。最后,王燕到很远的地方帮人家摘枸杞,摘一千克枸杞可以挣到四角钱,挣够二十四元八角的工钱,就要摘六十二千克的枸杞。她要摘多少粒?摘多少天?她要流多少汗?吃多少苦
开学那天,她把几张被汗水打湿的钞票摊到老师的面前说:“二十四块八,我挣够了!”我们为她能继续走在“上学路上”而高兴。
观后,王燕的身影萦绕在我的脑海里,使我知道了在偏远的山村里还有没钱上学的孩子,而我读四年级了,从来没有为学杂费担心过,也不知道爸爸妈妈为我交了多少钱。和王燕比一比,她想家留眼泪的时候,有谁为她擦去眼角的泪花?可是,坚强的她却从来没有抱怨过家里的贫穷。现在我才明白我把饭剩在碗里时为什么爸爸会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好好做作业时妈妈为什么要生气,与王燕比,我有什么理由不好好上学呢?
我要像王燕那样,自强自立,吃苦耐劳!好好学习王燕那种永不服输的精神。答案补充 <上学路上>观后感二
故事发生在西部农村,讲述的是13岁的小主人公王燕利用暑假时间为自己挣学杂费的故事。在我们眼里微不足道的24元8角钱,王燕却挣得很辛苦。要卖鸡蛋,结果鸡蛋被别人踩破,王燕好不容易向踩破鸡蛋的人把钱要回来;卖圆珠笔,笔丢了,千辛万苦才把笔找回来;卖小羊,又没赚到钱——最后,王燕历尽艰难,终于挣够了钱。开学那天,她气喘吁吁的跑到学校,把几张汗水打湿的钱拿到老师的面前,说:“二十四块八,我挣够了!”看了这片电影让我很感动,贫困的孩子需要的并不是怜悯和同情,王燕身上的闪光点很值得我去思考和学习。她敢于面对困难和失败,还有她的勤劳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让人感到西北虽然穷,但人活得快乐充满希望。让我们向王燕学习,走在上学路上,体会奋斗的失败和成功;走在上学路上,感受童年的希望和阳光。现在我们生活在这么好的环境里,有崭新的书桌,有崭新的课本,有崭新的文具。可她有什么呢?即使她什么都没有,可她上学的决心没有丝毫的动摇。所以同学们!抓紧每分每秒,珍惜眼前的大好时光,珍惜我们良好的环境条件,努力学习吧。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对得起我们的父母老师,只有更加努力才不辜负祖国对我们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