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百科 » 以前的恐怖电影怎么没了
扩展阅读
最新电影推荐排行榜2015 2025-08-13 01:45:25
儿童的车的电影 2025-08-13 01:41:04

以前的恐怖电影怎么没了

发布时间: 2025-08-12 20:29:02

A. 为什么我国八九十年代还有拍关于神呀,鬼呀,宗教一类的电影,怎么现在没人拍了.

有拍啊!只不过拍些中国本土的神话片,如:新封神榜、妈祖、聊斋故事等等,听说近期要拍盘古什么的,有些题材一直在翻拍。但政府不让拍或者不爱批严格宗教内容的题材。至于恐怖片,现在人们也不想看了,看了太恶心。所以,电影商们也不愿投资恐怖片了!

B. 为什么大陆电影院不能上映恐怖片为什么中国大陆的电

1.
大陆电影院可以上映恐怖电影
2.
,比如孤岛惊魂、笔仙百、猫脸老太太之类都算是恐怖片,只是大陆电影有一个隐度含的规定就是不能版有鬼,因为大陆的上层是不允许有鬼这种迷信的东西出现的,因此大陆影院有恐怖电影,只是几乎没有鬼权片。

C. 国家广电总局明令禁止拍鬼片,也不许电影里出现鬼的形象。

没说不许拍鬼片,但不许出现超越尺度的血腥恐怖片出现,《午夜出租车》就属于范围内可拍的啊,要让中国内地有像《丧尸出笼》《电锯惊魂》这类肯定不可能,没电影分级制度与有天份的恐怖导演那也是空谈

D. 为什么现在不拍灵幻片或者僵尸片了

拍还是在拍,只不过大不如从前,当然国内的就不用多说了,一直以来就是这样,根本没有可看性,主要原因是导演们想要挣快钱,次要原因是审核制度,你要知道我们有个广电总局,呵呵。另外香港还是在拍摄,现今也有不错的。

不得不说国内的惊悚题材的电影真是让人失望?当然也不能全怪导演,国情限制了。但是还是得有起码的道德底线和良知吧,烂到令人无语真是心痛啊,而且不在剧情上面下功夫,偏偏要在海报上面做起了手脚,吸引别人的眼球。如果国产惊悚片再这样拍下去,可能没有人会观看了吧。

接下来让大家看一看这些辣眼睛的海报和标题。

用大尺度的照片吸引观众

我不明白这个海报的意思,告诉我们这个女孩身材挺好的?丰臀的广告吗?确实能吸引到一些人,但是估计看到一半就看不下去了吧。感谢这位女演员大尺度的贡献。

捆绑

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几乎所以的恐怖片都有捆绑这一元素,看来导演私底下很喜欢玩这个嘛,用链子捆的,用绳子捆的,反正是各种花式捆绑。换点新花样好吗。

笔仙

原本笔仙是韩国拍出来的,然后国内就开始盗用名字,稍微修改一下就可以了,网上出现了很多关于笔仙的电影,参差不齐。总的来说都是辣鸡。有点更过分不改名字直接加个1就可以了,这都是电影节的大神啊。

现在来关注一下香港的电影,国内已经上映过一部,而且评价还是蛮高的。

僵尸

我们记忆力最深的就是林正英先生的僵尸系列电影了,很经典。后来香港的僵尸片开始没落了,直到现在这部片子才又有了点香港的味道。而且还有老演员的助阵,值得一看。

盂兰神功

坨地驱魔人

最近张家辉转型导演的2部惊悚片还不错,可惜没有在内地上映,这也是对香港恐怖片的一种怀念和继承,希望他能拍出更好的来。

1,政策的原因。建国后不能出现鬼、不能成精,所以国内的灵异片会规避审核风险。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做《没有鬼的N种理由》,总结出国产恐怖片没有鬼的套路。一是做梦、二是精神病;三是幻觉;四是小说;五是走进科学。最后一个稍微解释一下,就是以科学的理由来解释灵异与惊悚。这等于让灵异、惊悚电影没有了核心,被观众诟病也在所难免。

2,灵异、惊悚类型电影的市场较为低迷。香港僵尸电影最火的时候,也就1985—1995年这十个年头。1985年,《僵尸先生》在香港能卖出2000多万,同年台湾的票房也位列十大卖座之一,超过2000万;同时,《僵尸先生》也捧出林正英这位明星。

可到了1995年,僵尸电影的市场已经很萎靡,都是在亏钱,拍不下去了。如果内地是出自于政策的原因,拍出来的灵异、惊悚的电影不尽如人意,那么为什么没有政策限制的香港,最近十多年拍出来的灵异电影屈指可数呢?市场不够大,投资就不够多,拍出来的电影质量就等而下之,如此恶性循环下去。

3,中国的电影市场还成长中,编剧、电影人等都在成长。从2017年的情况来看,电影市场理性了很多,不再去过度追求大IP、大流量明星,一部好电影能获得好的票房与口碑。《不存在的客人》这部西班牙悬疑推理剧在国内取得不错的票房和口碑,值得我们去学习。中国电影会越来越好。

《僵尸》近年少见的恐怖片,为了在内地上映,在片尾把全篇内容改成男猪脚的临死幻觉,可以最后没有上映!不然这票房也会很好。

以前香港电影黄金时代,有几大主题电影,总结出来就是警匪片,黑帮片,僵尸片(鬼片),功夫片,武侠片。

其中,鬼片以僵尸片最多。

其实大家如果留意,每年,鬼片类型还是有的,只是口碑纷纷扑街。这样先从审查制度说起。

香港是有审查制度的,所以在创作自由度上,其实比大陆还要宽松,因此恐怖片惊悚片制作上也更大胆。其实今年好的僵尸片还是有的,比如这部《僵尸》。

而香港电影黄金时代没落之后,轮到大陆为主的华人电影产业崛起,其实从这个角度来说,华语电影的类型产出会更多,也更丰富。

仔细看下来,确实如此 ,每一年华语电影的恐怖惊悚片类型,还是有的。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影片为何知名度这么低,而且观众不待见,口碑纷纷扑街。

其中一个原因也是因为审查制度,恐怖惊悚片创作自由度没有这么高,比如太恐怖会被删减掉,太血腥也会被删减掉,太吓人也会被删减掉。

因此久而久之,国产的恐怖惊悚片的吓人指数也就那样,故事嘛,就越写越差,越写越烂。

除了这个外部原因,内部原因当然也是国内观众对僵尸片已经视觉疲劳,老实说,僵尸题材的电影,其实也就是潮州,南方的特色,对于北方以上的国内观众来说,其实没有这种僵尸文化。

只是说在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华语电影类型空缺,再加上香港电影黄金时期,拍什么观众只能看什么,也就造就了很多僵尸片涌现。

而如今,不过是国内还是国外,类型电影越来越丰富,僵尸都分成了腐烂僵尸,病毒僵尸,行动缓慢的僵尸,行动快速的僵尸等等。

因此香港的清朝僵尸,也就排不上号了。既然没有观众市场,电影人也就不太想接触这个清朝僵尸题材了。

一句话说话,林正英拍的僵尸鬼片为什么好看,那是因为最接近本源真实性,里面很多出现的场景能够结合乡下所以往出现的场景,而现在的鬼片电影除了特效还是特效,现在的小鲜肉,拍不出经典!始终要相信,经典永远不过时!
市场需要什么,就会拍什么题材的电影。
现在的市场,看灵幻片,僵尸片的人很少,也不太有人会喜欢,现在的恐怖片也不是这种题材的了。现在市场上都是科幻片什么的。并不是因为林正英大师去世了才少的,只是因为时代进步了,观众需求高了。

也可以这么说,以前的电影技术不太先进,放映的环境也没现在这么好,更没有3D这一说。拍僵尸片就会很容易吸引观众,就有的赚。现在呢,3D、4D的都出来了,放个僵尸片,没有恐怖片恐怖,没有动作片好看,没有科幻片高级,想想就觉得尴尬。

像成龙大哥以前拍的《醉拳》、《蛇形刁手》、《师弟出马》 ,那种的武打片也很少有人看了,因为时代变了,现在的人都追求 科技 ,追求新鲜,以前的电影从小就看过,到了现在也就没有新鲜感了。林正英的电影《僵尸先生》、《僵尸家族》、《僵尸道长》,什么的还是非常好看的。

不过我觉得,如果有导演去拍一部这种电影,应该还是有不少人看的,毕竟都是回忆,都是经典!都是人生路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其实背后的原因很简单, 本质上是因为香港电影没落了 。

当然,可能作为一种地域概念——香港电影依然存在,而且近几年也出了一些比较不错的港片,尤其以警匪类为主,像前几天据传开始认真拍电影的王晶导演的《追龙》,再或者是讲述贼王的电影《树大招风》,或者是文艺怀旧类的《那一天我们会飞》。

但是僵尸片和带有香港风味的僵尸片是越来越少了。

大陆的 娱乐 产业崛起后,香港电影产业受到了一定的冲击,这是其一。

其次,香港电影在黄金时代(90年代中后期前)后,影片质量高度密集,呈现量产化,市场审美疲怠。

此时,大陆的 娱乐 产业开始慢慢崛起了。

香港电影的主要消费地区如日本、韩国的电影产业也纷纷崛起,甚至在工业上可以胜过香港电影,此时香港的电影市场陷入了低迷时期。

电影市场本质上是逐利的市场,人们拍电影是为了赚钱的,赚不到钱,谁还做呢?

于是香港电影的几个重要类型:如无厘头喜剧、僵尸电影、警匪电影,也慢慢的式微了。

尤其是僵尸电影,在僵尸道长林正英去世后,僵尸电影再无接班人。

值得高兴的是,随着大陆市场的繁荣,香港电影在其带动下也有了复兴的势头。

题主说看不到这样的电影了,其实还是有的。

2013年,麦浚龙拍了一部《僵尸》,就被誉为香港僵尸片的复兴之作。

豆瓣评分高达7.7分,好于94%的恐怖片。

再之后,大概是2014年-2015年,网络大电影市场兴起。

当时许多制片方瞄准了市场上僵尸电影的空白,和当时网大领域属于工信部管辖,没有广电限制的政策便利,出产了一大批僵尸网络电影。

质量呢,说实话参差不齐。

当中也有不少香港或广东的制片公司制作这样的电影。

遗憾的是因为观众的审美提高,特效技术的发展。

像香港黄金时代拍摄的那些以化妆、道具为主要僵尸表现手法的原汁原味的电影。

还是很难激起市场的震动啦。

不是不拍灵幻、僵尸片了,是拍的少了而且现在的僵尸灵幻片大部分制作相当粗糙,观众也不会选择去看,不关注自然也就觉得不拍了。 其实还是有的,你只能说他没落了,当然属于僵尸片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比如,如果你去某个视频网站的电影频道搜索华语恐怖片,你会发现总有这么几部是有关“道长”类的灵幻电影。

但是你会去看么?但看海报和剧名就能感到一言难尽,除非抱着猎奇的心理去点开看之外,剩下的大概是真爱粉了。当然近几年也有两部不错的灵异电影。一部就是麦浚龙的 《僵尸》

《僵尸》是向传统僵尸片致敬的电影,诚意满满。在“道长”的捉鬼技能上面也加了创新,不再是英叔那套“糯米、鸡血、墨斗线”了,还因为特效的加入让这部电影充满了恐怖氛围,开放性结局,是近期最佳僵尸片。

老派僵尸电影演员的加入更是这部电影最大的看点。喜爱僵尸电影的观众都清楚,陈友、吴耀汉、钟发着几个都是英叔当年僵尸片里的常客,一般都是扮演师出同门的师兄弟,一起捉僵尸。而钱小豪更是经典僵尸电影《僵尸叔叔》中英叔徒弟的扮演者。

所以,要是想看现代一点的僵尸电影最推荐看这部了。至于为什么僵尸题材的电影越来越少,大概是这个题材已经没落了。讲述茅山道士、僵尸题材的电影黄金期在1980年代中期至1990年代初。林正英的《僵尸先生》算是以僵尸为主的电影的开山之作,林正英从此也成了道长专业户。

英叔自己查询资料外加上创新,研究出一套捉僵尸的方法,“鸡血、糯米、墨斗线、桃木剑等”成了标配。随着《僵尸先生》的大获成功,僵尸题材立马就遍了香港。 那个时候的香港电影圈是速食状态,什么题材火了所有制作人都开始拍这个题材,于是在这僵尸电影题材井喷期间,拍出了很多僵尸电影,但是这种题材无非是恐怖片的一个分支,拍的多了难免会有重复,造成观众视觉疲劳。这确实加速了僵尸片的没落。

不过英叔自己算是僵尸电影开创者,他一直也努力对僵尸电影创新,就比如《非洲和尚》。所以英叔的僵尸片还算是僵尸题材电影中的一股清流,而我们看到的90年代的经典僵尸片几乎都有林正英的身影,而僵尸这个题材也靠着林正英一人撑下来的。

1997年,林正英的早逝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僵尸片的迅速没落,观众心中经典道长形象没了,后来看僵尸片的观众越来越少,僵尸片没落了。

其实属于僵尸电影的时代早就过去了,现在再拍僵尸电影也赶超过不90年代的那些经典,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是英叔的僵尸电影最好看

其实蛮喜欢看僵尸片灵幻片的,最近又在重新追老片,都看了n遍了,还是觉得好看,自从林正英去世了鬼片僵尸片都没有了,有的鬼片基本演到后边会就是神经病。真想看到像以前那种僵尸片

其实一直在拍,但是规定不许有鬼有妖精,之前的经典都是香港电影作品,但是香港电影现在被冲击的不成样子。坨地驱魔人,这类影片都是尝试,都没什么太大影响力。导致很多人以为没人拍了。

E. 星爷的回魂夜是部内涵到极点的电影怎么被埋没了

针对你的问题所做的影评: 喜欢周星驰电影的人数以亿计,喜欢回魂夜的却似乎不多。在我看来,这个电影是周星驰想要拍出有自己想法的电影的真正首次尝试——之前的国产凌凌漆也有初步的涉及。电影里leon关于人类恐惧的根源的分析非常精彩,情节也很跌宕起伏。不过我觉得这个电影主要想表达的是对人的偏见和虚伪的抨击,以及信任的可贵。我不认为我的看法是穿凿附会子虚乌有,我认为我的看法是这个电影所真正意图表达的。
我并没有再看一遍这个电影,只是挑着看了一些,凭着记忆写下了这么点儿东西。
1、偏见。
对偏见的刻画出现的最早。在电影开始的相当长时间内,观众在享受刺激的剧情的同时,对Leon的身份却一无所知,直到点明他是神经病,生活在重光精神病院。而这个身份的曝光是通过卢队长对他的质疑而极自然的引出来的——卢队长觉得他“说话怪怪的,是不是神经病?”重光精神病院里的精神病人个个都是高人,都是对某一领域的痴迷到了入魔程度的高人,所以不被世人所理解(这和《大腕》里关于精神病院的描绘如出一辙)。电影里将这种偏见的原因归结于传统和教育(或者说文明)所造成的僵化思维,leon说:“你这么说是你自以为受过高等教育,出入什么上流社会,是你自以为是的学识认为屎是无聊跟污秽,就等于你老妈或大姨妈从小到大告诉你鬼是恐怖的一样,就算这坨屎不臭你也一样看不起它,鬼不过来咬你你也一样会害怕,如果大家能够反转这个观念那就行了。”在另外一个场景里,leon再次对僵硬的思想表达了抗议,他说:“七孔流血是七孔流血,死是死,是两回事,千万不要混淆。”
一切不符合传统伦理道德的观念和做法都被认为是另类的、怪异的、非正常的,这些人则被视为神经病。人们只相信自己可以证明的事情,他们不停的给自己画上各种各样的圈,钻进去就不肯再出来。整个文明史,人的偏见越来越多,而那些打破偏见、建立新的道德标准和价值标准的人则被视为圣人。在新的标准建立之后,这标准很快又会成为一个新的圈,人们则又开始等待着下一个圣人的降临。人类历史就是不停的给自己画圈的历史。
2、懦弱和色厉内荏。
电影中关于虚伪的戏份相对是比较少的。在leon训练保安员的胆量时,他说自己有神功护体,刀枪不入,让那些人捅他一刀。由于他之前的怪异表现,众人对他的容忍差不多已经到了极限,每个人都充满着愤怒的情绪,拿着家伙叫嚣着要砍死他。这个时候,好戏上演了——铁胆和李力持扮演的保安登场。他们都气势汹汹很牛逼的样子,却没有一个人敢捅他。李力持尤其典型,一开始让leon把手伸出来,看他真的伸出手来之后,他反倒不敢砍了,又说把另一只手伸出来,之后又让把头伸出来。他明明缺乏勇气,可是却很会为自己找借口自我安慰,他说,“如果我杀了你,我不也要坐牢吗?哼,我才没那么笨。”后来leon一再挑逗他,他还是不敢,最后终于承认“我该死,我没有勇气,我不敢杀你。”他们不敢捅他,因为他们不相信他真的刀枪不入。
另外比如,在回魂之夜敲响十二点之后,铁胆被吓破了胆,嘴里却喊着:“我呸,我铁胆什么没见过,我,我喝口水。”也是一样的道理。
3、信任。
整个电影的绝大多数时候,没有人相信leon。卢队长的角色非常有意思。卢队长是个老好人。当大家都被leon搞的快要崩溃嚷嚷着要砍死他的时候,卢队长来当和事老,他同样是不信任leon的,同样觉得leon不可理喻,但是他很同情leon,他的眼神说明了一切。他对leon说:“老兄啊,你不要发神经了,今天早上的事情已经把他们气疯了(实际上他也气的不轻),你还想怎么样?他们要砍死你,现在是群情激奋,不要说是他们,连我也想砍死你。”他在劝leon,他觉得是为了leon好,他觉得他是在挽救他,结果leon不认账,反而让他带上新发明的飞行器试试看能不能飞出去,于是卢队长很震惊很伤心,觉得自己一片好心,leon竟然不理解,他说:“啊?我卢雄明明知道你是个疯子,我还在保护你,希望有一天你可以成才,可是,你竟然这样跟我说话,叫我飞出去?!”——老好人没当成,他对leon彻底失望了,觉得他是个彻头彻尾的疯子,他加入了喧嚷的群情激奋的人群,宣称要砍死他。卢队长代表了一类人,他们和所有人一样,脑袋中的偏见根深蒂固,但是他们比较善良,他们对自己的偏见充满信心,他们去当老好人,想用自己的观念来矫正他们认为是另类的不正常的人,那些疯子。
只有阿群相信leon。她去精神病院找leon的时候,leon二话不说,劈头就问:“你相不相信世界上有UFO,尼斯湖有水怪?”阿群说信,leon就和她握了手,说:“可以沟通”。他寻找的是一种认同,因为他遭受了太多的冷眼。对于leon这样的不被人理解的“天才”人物来说,他需要的不是充满着偏见的善意,而是对他的观念和行为的认同,是真正的信任和理解。阿群相信他,相信leon刀枪不入,她捅了他一刀。之后她甚至相信自己那一刀真的正好切下了leon的一段正在发炎的盲肠。阿群是整个电影中唯一始终相信leon的人,因为阿群是女人,女人最愚蠢,因此也最天真,偏见也最少。
Leon也知道阿群信任他,他对于阿群对他的信任有充分的信心。所以当他数次要求阿群跟自己的拍子走而阿群数次拒绝之后,他直接砍了阿群一斧头,因为他看到阿群已不再信任他,那么只有一种可能——她不是阿群。从他砍了她一斧头的时候起,我知道他们实际上已经相爱了。Leon死后,在他的回魂夜,他看到阿群,一直盯着她看,超复杂的眼神,然后很开心很复杂的笑了,对她说:“不好意思,朋友多,应酬也多,所以回来晚了。”接着话锋一转,说:“你今天真漂亮。”我觉得这句话好真诚好动人好温暖,阿群也这么觉得,所以她也笑了,也笑的很开心,不过一点都不复杂。
4、关于李力持
李力持是一个色厉内荏的人,他和别人一样充满偏见、灵魂虚弱,但是他却表现的很强势。leon手里拿着一坨屎,没有人敢去碰。李力持敢。他根本就不认同leon的一套说法,因为他根本就没有去想leon的话有没有道理,或者说他根本就不屑于去听去想,他的心态是高高在上、不屑一顾的,他就觉得leon是傻逼,他要证明leon在扯淡。这种偏见是最顽固的,因为这种偏见并非是基于哪怕起码的思考所形成的判断,而纯粹是基于直觉的偏见。他用手蘸了蘸那坨屎,然后迅速了擦了手。但是leon把屎全抹到了他脸上,结果他受不了了。
后来在回魂夜,凌晨的钟声响起的时候,所有人都吓得哇哇叫,包括李力持,但是叫完发现没事,这个时候李力持迅速的再一次开始表现他的“强势”和色厉内荏,他说:“看你们这群窝囊废,哪有那么多鬼啊,十二点有鬼,我就是鬼!全部都神经兮兮的,你们慢慢陪他抓鬼吧,我要回家洗澡了,我不干了。”他甩门而去,在门口看到了李氏夫妇的鬼魂,于是他迅速的回到了leon的身边。这是他在电影里第三次被leon挫败,这次他终于服帖了、老实了。随后更好玩儿的是,当leon告诉大家怎么对付厉鬼的时候,他竟又迅速的教训起别人来。这正应了leon的一句话——“有时候面子是自己凑上来丢的。”这个角色塑造的真是典型至极,他同样代表了一类人。
电影的最后,仅剩的铁胆和大胆已经成了leon的传人。一个律师同样陷入了铁胆等人之前的那个圈,偏见充斥着他的脑袋,而偏见的来源再次被指向了教育和传统观念,这个律师说:“真差劲,想不到我堂堂一个大律师,会跟你们两个疯子一起发神经,再怎么说我也曾经受过高等教育,出入上流社会,竟然会相信擦了眼药膏之后会看到鬼魂……”
5、小亮点。
①开会的时候,Leon要吃东西,他点的是“豆豉蒸柳丁和青椒豆腐乳西瓜”,买饭的人就要出门的时候,他又很闷骚的加了个要求:“小辣就可以了~~”。我觉得这和国产凌凌漆里的猪肉贩喝Dry Martini是一个意思:身份再低,对生活的姿态不能低。
②四个人在天上飞的时候,一个孩儿给女朋友打电话,说:“我这个人不会说谎,你相信我,我从来也没有说过谎,你就相信我嘛!喂,有四个人在天上飞啊,阿美,我真的没有说谎。”我觉得这孩儿跟他女朋友长不了,因为他女朋友不相信他。

F. 香港为什么不拍鬼片了

香港的鬼片十分经典,曾风靡一时,但由于时代进步,中国改革,学习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又因为香港回归,所以几乎很少有了。
其实不是香港不出鬼片了,而是没有好的鬼片了,近几年香港出的鬼片有《坨地驱魔人》、《盂兰神功》、《有客到》、《死开的啦》、《僵尸》。
这其中也就是《僵尸》这部电影能看,而《僵尸》这部电影更是直接的影射出香港僵尸片乃至鬼片的没落。
香港为什么不拍鬼片了 鬼片代表香港电影的没落
从当初的百花齐放,到现在的无人问津,再到九叔西去,午马殒落,门派人丁飘零,当初鬼片的那一批老演员也都去世,这就像是一个时代的落幕。
其实不仅仅是鬼片,整个香港的电影都在走下坡路,不知道等到刘德华、古天乐、张家辉这批演员都拍不动电影的时候,香港的警匪片是不是也会像鬼片一样“消失”?
其实,也不是香港不出鬼片了,而是没有好的恐怖片了。近几年香港推出的鬼片有《坨地驱魔人》、《盂兰神功》、《有客到》、《死开的啦》、《僵尸》等,但和当下的大多影片一样,都是以商业为直接目标,很容易被沉淀淹没。
这些当中也就是电影《僵尸》还能看一看,而《僵尸》这部电影更是直接的影射出——香港僵尸片乃至鬼片的没落。
从当初的百花齐放,让影迷大呼过瘾。随着九叔(林正英)的西去,午马殒落,门派人丁相当的飘零,而当初鬼片的那一批老演员也都去世,如今的港式恐怖到了无人问津的局面。这就好比一个时代的落幕啊。
创新方向的失败。到僵尸片最后的那几年,不管那些班子里面的人如何发力都还是难以挽回当年的荣光了,比如说《非洲和尚》,是因为当此类电影逐渐的让观影者失去了当年的新鲜感。第一部僵尸片《僵尸至尊》一炮而红的原因之一,也是因为它带给当时整天看着武侠片,功夫片或者喜剧动作片的影迷耳目一新的感觉:原来大家打打闹闹的题材还可以这么的新奇。接下来,由于僵尸片的受欢迎,香港电影就一下子充斥了各种各样,良莠不齐的僵尸电影,这就让观众的新鲜和惊喜瞬间消耗殆尽。最后,除却了少数的成功创新(电视剧《我和僵尸有个约会》)之后,随着观众的新鲜感耗尽也就衰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