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成龙的电影已经不愠不火了,他的作品为什么现在不火了
我觉得这种现象很正常啊,因为成龙老了而现在很多的电影都很符合现代年轻人的审美和胃口。而且现在又是一个看脸的时代,很多的电影为了吸引流量都会请一些小鲜肉、流量小生来演。
不过成龙的电影事业在香港起步,从上世纪70年代到2000年代之间这些漫长的岁月中,只要是成龙的电影基本上就能在当年的香港电影年度票房中得到前三名的位置。他可以说是是香港电影历史上的电影品牌之一里程碑他独创的功夫和幽默诙谐的电影制作风格深深影响了几代人。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中,最具有卖点及票房号召力的电影人就是“双周一成”。我相信直到现在,他们依然是华语电影标志性的品牌人。
❷ 龙叔经典电影《宝贝计划》忘了剧情,谁给介绍一下
人字拖(成龙饰)沉迷赌博,境遇潦倒,生活落魄,常遭
。
当人字拖、百达通发现到手的东西是一个可爱的小宝宝时,短暂的犹豫最终也没能战胜各自对三千万横财的需求欲望。与黑帮老大七叔交易的路上,开车的百达通争强好胜,却不想因警察例行检查惹上麻烦。紧急关头,洪家杀手弄巧成拙,帮了人字拖的大忙。为了不让到手的钱从眼前溜走,包租公独自抗了下来,被警察带走。人字拖、百达通虽侥幸逃脱,但两个大男人拿眼前这个可爱的小宝宝却是束手无策。
接受警方调查的包租公无意间看到洪家悬赏三千万寻找血脉的消息,设法通知人字拖、百达通切不可轻易松手。照顾宝宝的日子里,两个大男人尽管出尽了洋相、吃尽了苦头,但有商场保育员淑芬的帮助,两个男人逐渐喜欢上可爱的宝宝。与此同时,走出警局的黑帮七叔因交不出孩子被洪家老爷致死,包租公被洪家找到,在三千万的诱惑面前答应交易。
一场惊心动魄的飞车夺宝记过后,包租公拿到了五百万的先期付款。但当人字拖、百达通恋恋不舍的将宝宝交给洪家时,宝宝一声“爸爸”撕心裂肺的哭喊和祈望救助的眼神,让人字拖、百达通找回了做人的良知,不顾自身安危,拼死相救。为夺回已经落到洪家老爷、即将被洪家老爷断送性命的小宝宝,人字拖、百达通表现出了一个真正男人感天动地的爱心,从此改变自己为社会家人所不齿的人生命运
❸ 成龙和刘德华李连杰,三位巨星谁的资产最多
我认为在这三人当中,成龙应该最有钱,下面具体分析一下。
第一 成名更早除做艺人外,刘德华还经营发廊、时装店、百货、饮食、房地产和影城。他在香港、新加坡、加拿大和美国等地共有50处房产。而且,2002年《福布斯》杂志还向他颁发了“全球最优秀200家中小企业”杰出成就奖。
至于李连杰赚的钱几乎都在老婆利智的手里,虽然利智也很会投资,但绝不会比成龙厉害。
所以说成龙、刘德华、李连杰他们三人当中谁最有钱,那应该是成龙最有钱。
❹ 《神探蒲松龄》是烂片吗
客观层面,烂片无疑,豆瓣低分、票房低沉,亮点少之又少,槽点多之又多!
主观层面,出于对成龙大哥的尊重,和对倩女幽魂这一IP的喜欢,勉强及格!
有优有劣,本身是符合事物特质的,电影也是如此,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好的电影是瑕不掩瑜,烂的电影是一颗老鼠屎坏一锅汤。真心的希望,各位圈中人谨慎、敬业、用心的打造每一部作品!
(图片均来自豆瓣网站)
❺ 龙斌大话电影2015年7月份停播了吗
没有,只是休息,在这个特别的月份,国产保护月
❻ 豆瓣9.6,央视这档节目,让流量明星瑟瑟发抖
英国有BBC,美国有HBO,日本有NHK。
而我们有央视。
央视爸爸要么不出手,出手就让你跪下请安。
不管是让人口水直流的《舌尖上的中国》,还是掀起博物馆热的《国家宝藏》,或是普及医学发展史的《手术两百年》。
还有《我在故宫修文物》《航拍中国》《第三极》《河西走廊》《如果国宝会说话》……
一部部收视口碑双高的作品,让 “央视出品,必是精品” 的招牌越来越稳。
但央视的质量并不是猛然上涨,他一直都很稳,只是我们不知道罢了。
早在2004年,央视曾推出一档电影解说类节目,连播九年,口碑收视稳居第一。
甚至很多人因为这档节目喜欢上了电影。
《第十放映室》
那时,网络媒体还没有取代电视媒体,人们接触电影信息的渠道还比较窄。
《第十放映室》正好弥补了这个空缺。
自2004年开播,它就吸引了一大批80、90后的拥戴。
豆瓣9.6 ,在影评类节目中“十放”的高度,至今无人企及。
追随它的人越来越多,我想是必然的。
凭着自己的三板斧,“十放”在当时鱼龙混杂的电影圈里,杀出一条血路。
播出九年,它被影迷亲切的称为: 好片之至交,烂片之梦魇。
新潮专业的观点,尖锐犀利的语言,“十放”点评影片,毫不嘴软。
其毒舌程度可以用 「凶残」 来形容——
2008年,周杰伦人气很高,他的《大灌篮》“十放”这样说:
虽然厂长是杰伦粉,但这片子真有种被骗的感觉。
那时, 娱乐 圈里流行一句话: 能卖钱的,就是好作品。
2011年,杨幂的人气让“流量明星”这词深刻在很多人脑海。
她主演的电影《孤岛惊魂》是当年票房黑马。
烂片成黑马,对很多真正爱电影的来说:2011年是中国电影的灾难年。
面对观众的买账,粉丝的应援,“十放”依然天地不怕:
进入流量时代,看它绝对是人生一大乐趣。
烂片典范《爵迹》,刷新了我对脸的认知,至今无片可破!
郭敬明用请一个明星的钱,买了十几个明星的脸。
然后用CG技术全片合成,光视觉效果来说,只有满屏伪3D 游戏 的廉价感。
在吐槽过剧情制作后,“十放”仍不忘记捎带上演员:
嗯, 你演的还不如个假人, 就是这意思。
对所有电影一视同仁,大导演,名演员的账通通不买,而且不分国界!
刘镇伟的《大话西游3》:
尴尬到让人笑都笑不出来,太可怕了。
▼
斯皮尔伯格的《圆梦巨人》:
履历表上最低龄化的作品,
一味追求老少皆宜走安全路线的结果,就是无趣。
▼
好莱坞电影《伦敦陷落》:
为了塑造主角的光辉形象,
完全无视逻辑硬伤,剧情漏洞,
如此简单粗暴地就想完成英雄塑造,
无论在哪国的反恐动作片里,都可以算作“弃疗”。
▼
《第十放映室》简直就是烂片的噩梦,特别对于烂的一无是处的那种。
当然“十放”的吐槽毒舌并不是单纯为了讨好观众,这也是厂长觉得很可贵的一点。
对于不算优秀,但很用心的电影,它也会专业客观的提出缺点,以便进步。
同时,“十放”也是好片的至交。
在这里,好片就像金子一样珍贵稀有。
但只要被它推荐的,铁定没跑。
当年黑马《驴得水》,任素汐的表现深刻在观众心底。
张一曼的扮演者任素汐
更是用不着痕迹却过眼难忘的表演说:
做一个真正的演员,其实很简单
只需活在人物里
▼
肯定《荒野猎人》中的小李子。
夸过人家的实力派演员,当然少不了说说自家流量——
还有,改编自真实事件,引起大热的爱国题材电影《湄公河行动》。
盛赞吴天明的《百鸟朝凤》是中国电影史上,弥足珍贵的一笔。
面对烂片,它丝毫不留情面,对于好片,它丝毫不吝啬赞美。
有立场,即便烂片拿高票房,顶着粉丝的口水它也要骂,即便好片无人知,顶着打广告的压力它还要夸。
作为电视节目,它需要迎合观众口味,但它也有不能妥协的原则。
正是它对电影的爱憎分明,才让粉丝们对它加倍喜爱。
为电影,《第十放映室》做到了六亲不认的程度。
不怕得罪人的毒舌风格,让他四面树敌。
2010年,发生了一次 “毙稿 风波 ” 。
原准备的“2009年电影盘点”解说稿件没有通过。
我们都知道《第十放映室》在每年春节推出的年终盛典,汇集了上一年的精华,是过年必看的节目。
因毙稿那年节目泡汤,粉丝们只能叹息: 这天还是来了。
2013年7月,张小北发博:年底没《第十放映室》了,节目停播了。
2014年12月,《第十放映室》改名为“新10放”,于2015年元旦登陆甘肃卫视。
但调整后的“新10放”没有了龙叔的那股劲,旁白换成了女声,让不少人失望。
但值得欣慰的是,《第10放映室》的年终盘点《影话》,文案仍由张小北完成,于2016年强势回归。
语言依旧犀利如刀,都把我气乐了。
电影《冰河追凶》:
电影《蝙蝠侠大战超人》:
哈哈哈,形容真贴切。
“十放”就像个勇士,在黑暗中挥动火把,想守住最后一方光亮。
只认片,不认人。
自改版后,很多人是喜忧参半。
毒辣的旁白,完整的编排,并配以大量来自电影的镜头剪辑,这是很多人对“十放”的初印象。
从2004年的电影介绍开始,“十放”成了无数人的启蒙老师。
改版后,虽然变得保守,但相对于大环境还是尖锐刺耳的。
“十放”就像是一个警钟,可以不响,但一定要会响。
给浑浊不堪的中国影视圈一个提醒: 要点脸。
九年里,它凭着三板斧带着影迷砍烂片,护好片。
有人说:三板斧是不是太简单了?
但厂长想说: 分别影片的优劣,向来不是很难的事,特别是烂得明显的片子。
改版后“十放”继续在战斗。
但不知你发现没有,“十放”里的年度好片,越来越多。
从《百鸟朝凤》到《驴得水》再到《湄公河行动》《我不是药神》《地久天长》。
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当初的那个火把,已经开始燎原。
言语犀利,吐槽致命,眼光老辣,让流量明星瑟瑟发抖, 让烂片闻风丧胆 。
这样的宝藏节目, 今天,厂长必须推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