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看了吓得直冒凉气,为何美国电影《闪灵》堪称国际恐怖片之最
《闪灵》之所以能带着它并无太多恐怖镜头的内容荣登恐怖片排行榜的NO.1,其原因是值得深入探究的。纵观整部影片,随着对镜头中展现出来的细节与场景布置进行仔细考究,不难发现,真正细思极恐的是影片反映出来的主题和内涵——对大屠杀的批判,对人性中邪恶一面的抨击。
到后来,这个场景慢慢的有了解释——之前的酒店看守用斧子活生生的将自己的妻子和一对双胞胎女儿砍死,是怎样穷凶极恶的恶鬼操控着他,他才能做出这等惨绝人寰的事情啊,朝夕相处的亲人、血浓于水的亲人,就这样被利斧砍杀,魂魄也得不到安息,人性的丑恶昭然若是,生命的悲哀也在此展现的淋漓尽致。
三、警示人类铭记历史,勿让历史上曾真实上演的恐怖情景重演
整体看起来,本部影片的恐怖氛围营造的还是很足的,特别是其经典镜头——鲜血从电梯中喷涌而出,像是洪水般想要吞没掉整个酒店甚至整个世界。此处还有一个深层面的寓意,电梯直通地下,地下是印第安人的坟墓,这些喷涌的鲜血代表着无辜被屠杀的印第安人,更代表着他们内心的愤怒与不甘!
到了这个场景,整部影片的批判之意已经达到了高潮,它对历史上美国人所作所为的浓厚批判性也很显而易见。
总的来说,对于恐怖片排行榜,要是说别的影片是凭借特效与场景布置,它可以说是凭借了深刻的内涵荣登了榜首。可以说仔细推敲过后,其对人性的思考,对历史上屠杀的批判都让人见识到了真正的恐怖。
❷ 恐怖电影《群鸟》影评:为什么群鸟让人恐怖
第一次仔细看希区柯克的电影,大师果然是大师,我觉得群鸟之所以恐怖以下几点功不可没:
1.角色的选择
让人觉得恐怖的原因,首先就是选择鸟作为敌人,鸟类奇怪的叫声(无法交流)、羽毛(异形外表)、飞翔(无法战胜),这一切和人类相反的特质都使得这一设定充满着他者效应,即人类被未知侵犯,未知无法战胜,无法把握,又透露着潜在的危险,未知正是一切恐怖的来源,除了鸟类本身独特恐怖内涵的形象,在电影中,鸟的未知体现还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从影片开始到结束,没有一个镜头或台词告诉我们鸟类到底为什么攻击人类、又缘何突然有组织有智商,鸟类攻击的背后是没缘由的,这就使鸟类带着一股侵略与强大感,试想观众平日看到的惊悚电影,无论是变异怪物还是变态杀手,无不有关于行凶的解释与铺垫,鸟类的无端行凶——这一动作本身就足够恐怖。
二.在关于动机的解释背后往往又紧接着软肋:变异怪物怕某个化学元素,变态杀手则有一段扭曲的童年回忆,哥斯拉怕后代被威胁,而本片中的鸟软肋是未知的,未知就导致片中的人物无从战胜这一敌人,其中的无力感带来的恐怖是不言而喻的(如《伊甸湖》),最后的结局与其说是逃脱,更像是娴熟的猎手给玩具猎物死亡前一线暂时的生机。
2.声音
不知道是不是无意的,在男主角母亲发现死者现场主观镜头时的选择的静音与多个惊悚场景的安静并未像我们想象的少一分惊吓,反而是独具一格地使人更加紧张,本片唯一的尖叫来自于电影后半部分鸟类已经发动攻击(敌人属性明确)后女主角发现女教授死去的场景,那时的尖叫已经有前面的混乱做铺垫,便不显得突兀。
与前面声音节省形式形成对比的场景,即湖边别墅第一场大规模攻击,动用了电影前半部分从未用过的大量鸟类及变奏的声音,响度大(威力大)、密度高(数量多)、音调杂乱且诡异(未知性),本身就十分怖人,与电影前半部分较安静相加对比,便更使人背后发凉。
经过令人印象深刻的攻击高潮,影片在结局又回到使人压抑的安静:主角一行人不敢发出一丝声音,静静地在鸟群的注视下逃跑。对于压抑的安静与惊恐的密集声音准确选择是影片恐怖情绪的营造重要元素之一。
3.情节
比起一般恐怖片温馨安全→突然危险的节奏,群鸟的人物自身就有股神秘的哥特元素:女主角与男主角交好,晚上独自一人住在对情史遮遮掩掩佯装不在乎的情敌家、并非完美勇敢而是有恋母倾向的主角、说话不明不白,情绪行为歇斯底里的老女人,比起在一般恐怖片开头出现的家庭和睦安全而又安然开心的受害者们,这些在故事铺垫阶段出现的人物没有一个让人觉得安全或者稳定,尤其是占了较大篇幅的女主角潜入男主角家中一场戏,明确的营造了以人为潜在危险的气氛,让观众感觉鸟只是一个危险信号的提示,需要提出的是,直到鸟类在镇中心大规模攻击之前,每一个人与人交流的场景与鸟类无关而一直是以角色关系的疑问结束的:餐厅中男主角母亲第一次见到女主角,以母亲疑惑又后怕的眼神结束;女主角待在暴露了嫉妒情绪的女教师家的当晚,女教师的嫉妒充分酝酿却没有爆发,场景以一只撞上门的鸟结束——留下了女教师的嫉妒线索没有解决。这些无不使人觉得危险和人物有关,而鸟类只是危险的信号。后来的情节更是加强了这一点,男主角母亲发现死去的农场主后的惊恐失声不仅和那场戏压抑的安静相符合,更使人觉得这背后是有人在捣鬼,甚至一直到鸟群在小镇中心大规模攻击,仍然有让鸟类成为危险因素而不是主体的机会——餐厅里惊恐过度的女人指责女主角是招来这一切的恶魔,这不禁让观众怀疑危险会否转向由恐怖引起的人与人之间的怀疑伤害,直到男主角作出明确的修缮房屋抵御鸟群的动作后,鸟群在正式作为危险的主体,这时影片已经只剩不到六分之一了。鸟群作为危险主体,不仅角色本身的气质神秘未知,在情节上也是一直隐藏在暗处,出现时让人觉得始料未及。
4.画面
影片中对美国的乡村用了多出大远景,画面的颜色多是墨绿、藏蓝,无不体现出那副著名油画美国哥特式气息的暗淡与危险。
把日常中十分常见的鸟变成一部恐怖电影的主角,在最后的逃跑场景里,尽管观众的常识能让他们知道那些鸟并不会攻击人类,但仍不禁看的胆战心惊,这其中的恐怖魅力,是诠释希区柯克天才的最好例证。
❸ 闪灵为什么被誉为最恐怖的电影
《闪灵》之所以被誉为最恐怖的电影之一,关键在于它深刻地描绘了人们内心深处最恐惧的情绪——孤独。影片通过华丽的山顶酒店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将主人公的心灵变化从正常到疯狂的过程展现得淋漓尽致。电影中的恐怖元素不仅令人不寒而栗,更是在心理层面引发共鸣。这种恐怖不仅仅是对暴力的直观展现,更是在隐喻着印第安人的血泪,同时也揭示了人性的毁灭。
电影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紧张的氛围营造,让观众仿佛亲身经历主人公的心路历程。从他开始感受到一种莫名的不安,到逐渐被酒店中无处不在的诡异气息所侵蚀,再到最终走向疯狂,这一过程让人感同身受。影片中的恐怖并非简单地依靠惊悚场景来制造,而是通过人物内心的扭曲和变化,一步步将观众带入一个充满压抑和恐惧的世界。
《闪灵》的魅力在于它不仅是一部恐怖电影,更是一部探讨人性深度的作品。它不仅让人感受到恐怖,更让人思考人性的弱点和疯狂背后的缘由。电影通过对主人公的内心描绘,揭示了人性在极端环境下的脆弱性和不可预测性。这种深刻的洞察力使得《闪灵》不仅仅是一部恐怖片,更成为了一部经典的心理惊悚电影。
影片中的恐怖氛围和紧张感,不仅仅是因为导演的巧妙设计,更在于它对人性的深刻挖掘。通过主人公在酒店中的经历,电影展现了人类内心深处的恐惧和不安,同时也揭示了人性在极端环境下的真实面貌。这种对人性的深度探讨,使得《闪灵》成为了恐怖电影中的经典之作,也让观众在享受恐怖的同时,对人性有了更深的思考。
《闪灵》通过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细腻的心理描写,成功地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充满恐怖和压抑的世界。它不仅让人感受到了恐怖,更让人思考了人性的复杂性和脆弱性。这种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使得《闪灵》成为了恐怖电影中的经典之作,也让它在众多恐怖电影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