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为什么演员都把“拍电视剧”或者“拍电影”叫做拍戏 戏不是唱的那种吗如果这个叫戏,那唱的叫什么
因为拍电视剧拍电影都是在演戏呀。简称拍戏。唱戏是指唱京剧唱花鼓戏那种,那种就是以唱为主呀,两者的说法与意义是不同的。
❷ 什么叫做无声电影
一、出现时间不同
1、无声电影:出现于1860年左右,但在1880至1900年期间,当单卷电影的制作已经变得容易时,默片仍然算是新奇的东西。
2、有声电影: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
二、特点不同
1、无声电影:没有任何配音、配乐或与画面协调的声音的电影,默片非常依赖大量的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好让观众知道和了解角色的内心思想。
2、有声电影:观众既能在银幕上看到画面,又能同时听到剧中人的对白、旁白,以及解说、音乐。
三、制作方法不同
1、无声电影:早期电影只有画面,影片本身不发出声音,剧中人物的说白通过动作、姿态以及插入字幕间接表达。拍摄和放映无声影片的运转速率为每秒16格画幅。无声电影时期,电影发展为纯视觉艺术。
2、有声电影:有些默片是演得颇为含蓄的,这取决于导演的取向和演员的演技。默片中的过态演出通常都是演员在舞台表演中培养出来的习惯,很多知道新媒体的取向的导演都不鼓励这种演法。
❸ 放映的“西洋影戏”,是我国第一次放映电影。是什么时间地址在那
1896年8月11日,在上海徐园内的“又一村”,中国人第一次看到电影。此时,电影这种新奇玩意儿,是穿插在“戏法”、“焰火”、“文虎”等一些游艺杂耍节目中放映的。而电影也不叫电影,叫“西洋影戏”。人们坐进乌烟瘴气的茶馆或戏院,像看京剧一样看电影。在他们眼里,西洋影戏确实奇妙幻化、出人意料。他们惊奇地看到俄国皇帝游历巴黎、西方蛮夷为人行刑;看到西班牙人跳舞、印度人执棍;看到少女水池戏浴、壮汉造铁击车……一切,都是那么匪夷所思。在他们身边,小贩们走来串去卖吃食,他们也就一边喝茶,一边磕瓜子,看到精彩处,还要大声喊:“好!” 8年后,这种淹没在市井俗流中的“西洋影戏”,竟也进入满清的宫廷。 那是在1904年,慈禧太后70寿辰时,英国驻北京公使为了投太后所好,敬献一架电影放映机和几套影片,为太后祝寿。影片运到宫内,刚放映到第三本,发电机就发生爆炸,吓出慈禧太后一身冷汗,再也不许这劳什子进紫金城了。无独有偶,第二年,清朝政府派五大臣出国考察,回国时,五大臣之一的端方也禁不住诱惑,带回了放映机一架,并在宴请载泽时演电影自娱,令一名叫做何朝桦的通判在旁边做说明,演到中途,放映机突然爆炸,何朝桦等一干人均被炸死。 上流社会眼中的西洋影戏,尽管新奇好玩,却显得十分的不吉利。但是,在北京和上海等大都市,普通民众对电影的热度有增无减。在北京前门外的大栅栏大观楼、西单市场内的文明茶园、东安市场内的吉祥戏院、西城新丰市场里的和声戏院,相继都有电影放映;在上海,葡萄牙人在北四川路修建了爱普庐影戏院,西班牙人雷玛斯在上海各个地区分别开设了夏令配克、恩派亚、卡德、万国等数家影戏院。 为了宣传自己的影片、招徕顾客,电影商人们用心良苦。他们雇人扛着写有简单文句、绘着醒目图画的广告牌穿行于大街小巷;在放映室门口,则有身穿洋装的吹鼓手击鼓奏乐,弄得热闹非凡;老板还不时地命令手下揭开放映室的门帘,露出正在放映影片的银幕,吸引行人驻足。 西洋影戏的神奇风光,使中国人跃跃欲试,萌动了自己动手拍摄电影的念头。1905年秋天,一位叫做任庆泰的照相师,从德国商人经营的祁罗孚洋行里,购买了一架法国造手摇摄影机和14卷电影胶片,开始了中国人拍电影的最初尝试。 任庆泰请来了著名京剧演员“谭派”创始人谭鑫培,让他表演京剧《定军山》。这部影片在北京大栅栏影戏园和吉祥戏院以及其他城市先后上映,引发了“万人空巷”的轰动场面。《定军山》仅仅是用电影将京剧原原本本搬上银幕。中国人自己正式编导并开拍的首部电影应该是1913年的《难夫难妻》,这部以批判封建婚姻制度为内容的电影由郑正秋编剧、并与张石川联合导演。 花絮 1906年12月8日,天津法租界的权仙茶楼连续上演美国电影,不久就改名为“权仙电戏园”,此后直至清亡,该园一直以上演电影为主。这或许称得上中国的第一家电影院,比人们习知的上海虹口大戏院早两年。
记得采纳啊
❹ 什么是电影
电影,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连续的影像画面,是一门视觉和听觉的现代艺术,也是一门可以容纳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综合体。
但它又具有独自的特征,电影在艺术表现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种艺术的特征,又因可以运用蒙太奇(法语:Montage)这种艺术性突跃的电影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复制放映,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电影已深入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电影是19世纪美国国家生活水平上升大众产生新需求的娱乐产物。
电影根据视觉暂留原理,运用照相(以及录音)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以及声音)摄录在胶片上,通过放映(同时还原声音),用电的方式将活动影像投射到银幕上(以及同步声音)以表现一定内容的现代技术。
电影是一种视觉及听觉艺术,利用胶卷、录像带或数位媒体将影像和声音捕捉,再加上后期的编辑工作而成。
电影是一种综合的现代艺术,亦正如艺术本身,有着复杂而繁多的科系。电影有很多类型,也有多种分类方法。
(4)不再演电影叫做什么扩展阅读
中国电影发展史:
由1896年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虽然外商在中国电影市场占据了垄断地位,但亦阻止不了我国电影活动的开始。1903年,德国留学生林祝三携带影片和放映机回国,租借北京前门打磨厂天乐茶园放映电影。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任庆泰为了向著名京剧老生谭鑫培祝寿,拍摄了一段由他主演的京剧《定军山》。
中国电影一开始,就和中国传统的戏曲和说唱艺术结合起来,发展出一套独特的电影类型。但是最早尝试拍摄这种电影类型的丰泰照相馆只属小本经营,算不上是电影机构。直至商务印书局“活动电影部”的出现,才真正代表中国制片业的开始。
在这段期间,除了“商务”之外,先后出现的电影制片机构还包括由美商投资“亚细亚影戏公司”、“幻仙”、“中国”、“上海”、“新亚”等,由于他们的成员多是来自戏剧舞台,所以当时的电影题材和内容大多源于中国戏曲和文明戏。此外,他们也开始拍摄剧情短片和长片,对电影这种艺术作最初步的探索和尝试。
中国电影诞生于1905年,历经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革命战争时期,新中国建设时期,文革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等各个历史阶段;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再到立体声,从黑白到彩色再到立体像(3D),从模拟到数字,从传统到现代的技术变革进程。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国电影都留下了优秀的代表作:20年代拓荒时期,有《孤儿救祖记》等关注社会改造的进步电影;抗日救亡时期,有《狂流》、《中华儿女》等鼓舞斗志、弘扬爱国主义的影片;抗战后,《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又深刻揭示社会矛盾和本质,形成现实主义的创作潮流。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间,涌现出《白毛女》、《祝福》、《林家铺子》等一大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优秀作品,塑造了一大批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银幕形象,形成了新中国电影发展的第一次高潮;经历十年文革浩劫,中国电影走出低潮,拍摄出《小花》、《人到中年》等一大批反映改革实践、针砭社会时弊的优秀影片。尤其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开国大典》、《大决战》等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和《焦裕禄》、《凤凰琴》等现实题材影片,形成了第二次高潮。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照实说,中国电影先后实施了影视合流改革、电影精品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电影股份制、集团化改革等主要措施,艺术质量和形式都有崭新的突破和提高。除《孔繁森》、《离开雷锋的日子》、《喜莲》、《那山那人那狗》等作品外,还出现了《不见不散》等贺岁片、喜剧片的新样式,涌现出一大批新生力量。
进入新世纪,中国电影形成了国有、集体、民营多种所有制协调发展的新格局,电影发展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邓小平》、《可可西里》、《台湾往事》等力作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英雄》、《神话》、《震撼》等国产大片共同占据了中国市场的主导地位,并在世界影坛创造了中国电影的票房奇迹。中国有30多部影片在40多个国际电影节上获奖。
2012年共生产各类电影893部,全国电影总票房超170亿,而团购票为国内电影票房贡献了近27亿元,为广大影迷们节省了50.12亿元生活开支。
对于影院团购市场的火爆,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电影票和餐饮婚纱相比,它的标准化程度更高,电影院也比一般餐馆的接待能力更强。其次,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电影票的票价仍然偏高,电影的需求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而团购的出现正好释放了这部分的需求,赢得了广泛影众喜爱。
2014年中国电影市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14年在进口大片特别是好莱坞强大的压力面前,国产电影压产量、提质量,不断提高创作水平,不断丰富类型品种,受到了市场观众欢迎,以超过54%的份额赢得了市场主体地位,涌现出《智取威虎山》《归来》《亲爱的》等一批优秀影片。同时,一批青年电影导演的作品也引起社会广泛瞩目。中国的电影市场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2013-2017年中国电影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生产故事影片745部(含电影频道出品的数字电影92部),生产各类电影总量达893部;全国电影总票房达到170.73亿元,中国电影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期。
2013年2月,我国影院的放映场次达200多万场,环比1月份基本持平;观影人次达5700多万,增长近1000万人次,增幅达19%;共产出票房21亿多元,大增近5亿元,增幅高达近30%。
❺ 张国荣去世前拍的最后一部影片叫什么
张国荣去世之前拍的最后一部作品是灵异影片《异度空间》,通过这部电影让我们看到张国荣的另外一面,让许多人猜测或许这就是他的另外不为人知的一面。
这部影片的上映时间是2002年3月28日,就在这部电影上影之后的第二年愚人节,就传出张国荣自杀的消息,当时大家都以为这不是真的,以为只是一个玩笑而已,事实却让大家都很痛心。所以,许多人都认为张国荣的离去和这部片子有关系,觉得他可能入戏棚败太深了,我们不能排除这是原因之链丛颤一,而最重要的原因是他的重度抑郁症。
世界上并没有鬼,所有的鬼都是自己的心魔在作怪,就像这部影片一样,可能是因为阿占曾经失去心爱的人太痛苦了,所以才有了后面那样的情节,这种精神世界的异变把人逼到绝境。在影片当中,张国荣扮演的阿占最终并没有跳楼自杀,但现实中的他却这样做了,确实让人浮想联篇的,大家把他的死跟这部影片联系起来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这样的前因后果感觉真的不是巧合,郑巧而是一种埋伏。
❻ 静态电影是什么
静态电影又称静像电影,其实有一个更确切一些的名字叫做图片蒙太奇,是所有电影导演专业学生在低年级时的必修课。其实就是用静态的图像,也就是照片(相对于电影而言,电影是活动影像),讲述一个故事或者一个情景。
一般人印象中的电影应该是运动的,是以每秒24帧胶片进行连续放映,然后投射在大银幕上,让人看后产生动感效果。而静态电影,顾名思义就是不用动态视频,而是采用一幅幅精彩相片来讲述故事。和一般写真不同,“静态电影”有故事性,而且像拍电影一样,剧本、服饰、演员、道具,一样都不少。“最大的好处就是制作周期短、作品质量高。往往只需几十张照片就能表现一个故事。 目前最早广为人知的静态电影是,《非常真人》系列:《非常真人》就是以几个真人所组成的团队,他们以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热点话题为题材,通过夸张的神情演绎,把他们拍成照片再加上诙谐的解说文字组成四格、六格或者八格漫画。有些题材是涉及两性,不过总的来说还是不错。 由于“静态电影”不需要人物有过多肢体动作,因此备受一些歌手、模特的喜爱。歌手阿朵曾经在时尚杂志《男人装》里推出过一部“静态电影”《黑色魅力》,一展其性感形象;演员、模特吴辰君在电影《色,戒》放映不久,就立刻推出自己的“静态电影”《戒,色》,她穿着3身风格各异的旗袍,和男主角一起上演了一段爱情故事。据了解,腾讯女性频道每月都会邀请明星拍摄一部静态电影来吸引人气。 静态电影,也可以称之为平面电影或主题摄影。 主题摄影相信大家是比较了解的,一般在婚纱影楼花一两千元拍摄的一套相片,影楼那边通常会用一个类似故事叙述的旁白将各个照片联系到一起。这个就可以说是最简易的一种静态电影。 目前市场上专门有静态电影板块的电子杂志《少年之上》,从导演到剧本,到拍摄到后期,全部由杂志团队原创,是静态电影的典范。 静态电影在比较典型作品:被放逐的少年 发生在一群少年之间的故事,以类似四各漫画的表现方式进行叙述,当然用的不是铅笔画的画面,而是照相+PS出来的图片 静态电影——融合 1.摄影: 首先,风格的统一这很重要,其次就要看摄影师的功力,是否能在一个画面表达出足够的内容,(这比DV摄相要难的多,一个姿势远远要比一个动作表达出来的东西少的多) 2.道具与背景: 弥补了摄影表达不充分的缺陷,(不多说,参考<死亡笔记>中L手中红苹果的作用) 3.后期制作: P图的作用显现了出来,修复模特外貌的不足以及使各个图片风格统一,并且是一部好平面出彩头的地方. 4.剧本:其实就是图片附属的那小段文字,这是另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因为文字是最直观的表达出整部作品思想的环节. 如果把演员、服装、化妆划分到道具中的话,这四部分便是整部平面电影的核心了.融合的概念并不是泛泛的混合,而是使各部分准确的表达出各自的意义,互不干涉,相互有所联系却不失空间.简单说就是全部的内容不能单用图象或单用文字表达出来,那样就会狭隘了观者的想象空间,融合搭配的作用就在此体现 静态电影的发展与平民化 静态电影,电影蒙太奇,本只被电影专业学者所熟悉,但渐渐的被大众所熟知,首先不能不提图片电脑后期合成技术的发展,直接使摄影的可观赏性大幅度提高。之后部分杂志的插图从原先的绘画转变为摄影照片,接着cosplay文化蓬勃发展,开始有专业COSPLAY社团为杂志配插图,之后静态电影被以摄影专栏的形势出现在杂志上。最后2009年china joy cosplay大赛在封面大赛的基础上开设了静态电影比赛,在巨大的宣传下得以广泛流传。
网络里搜的。。。。
❼ 曾经被央视紧急停播的抗日神剧,一部比一部辣眼睛,都有哪几部
抗日剧里有《亮剑》这样的好作品,也有《怒江之战》这样的作品。曾经有些作品被紧急停播了,主要是这些作品的内容,有点“辣眼睛”,例如《抗日奇侠》、《孤岛飞鹰》、《铁血使命》、《雷霆战将》、《向着炮火前进》等等。
编写历史剧的前提,是尊重历史。虽然我们抗战胜利了,我们应该反思历史,应该尊重那些抗战老兵,可以看看《亮剑》是怎么做的,也可以看看《伪装者》是怎么做的,别秀智商下限,可以吗?大家对这些抗日神剧,是怎么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