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夺冠》剧情及角色介绍
《夺冠》是由中宣部与国家体育总局联合拍摄,由陈可辛执导,巩俐、黄渤、吴刚、彭昱畅、白浪、中国国家女子排球队领衔主演。
影片讲述了几代中国女排的奋斗历程以及她们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感人故事。
该片于2020年9月25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剧情简介
2016年8月22日,里约热内卢。时隔12年,中国女排再度杀入奥运决赛。惠若琪的一记探头球,让全场屏住呼吸。一个高速旋转的排球,勾连起几代排球女将的热血与青春,中国女排三十余年的沉浮图景被缓缓打开。
角色介绍
郎平
演员巩俐
中国女排总教练,人称铁榔头“世界三大扣球手之一”
陈忠和(中年)
演员黄渤
2001年陈忠和上任中国女排主教练,提拔新人,陈忠和指导是开创了中国女排第二个黄金时代的冠军主帅,在他的带领下,中国女排走出沉寂17年的低谷,接连夺得2003年女排世界杯冠军和2004年雅典奥运会冠军。
袁伟民
演员吴刚
1974年,袁伟民开始出任国家女子排球队主教练,助中国女排在世界排坛上首次取得三连冠的历史性突破。在没有专业场地,几乎没有医疗保障的年代,袁伟民亲手打造出了一只所向披靡的女排队伍。
陈忠和(青年)
演员彭昱畅
1979年,22岁的陈忠和被调到国家女排任陪打教练
郎平(青年)
演员白浪
主攻手,创下单场扣球102次的奇迹,成为家喻户晓的“铁榔头”。
孙晋芳
演员陈展
中国队队长,曾忍着腰伤打封闭上场,赛后却疼到无法站立,凭借鬼斧神工的传球,一人独得最佳运动员、优秀运动员、最佳二传手三大奖项。
张蓉芳
演员马雪纯
主攻手,球员时期以球路刁钻的“怪球手”闻名,后身怀有孕仍以主教练身份带领中国女排夺得1986年世界冠军,著写“五连冠”辉煌。
周晓兰
演员罗慧
副攻手,极具天赋,16岁才接触排球,20岁就入选国家队,因城墙般的拦网获赞“天安门城墙”,更是促成郎平1995年回国执教的功臣。
陈招娣
演员李冬徐
接应,拦网受伤桡骨断裂,仍打着绷带单臂出战拼完五局,赢得“独臂将军”美誉。
幕后花絮
为了出演郎平这一角色,53岁的巩俐提前数月前往女排训练基地和比赛现场,贴身观摩。还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不时记录。
导演陈可辛为了电影在每一个细节上都尽量去还原,希望使观众看到真正的女排精神和年代变迁。影片从选角、到服装、再到场景道具,1:1还原历史,扮演老女排“十二金钗”的演员们,身高腿长全是专业排球运动员出身。
白浪是在妈妈郎平的两次鼓励之下,经过慎重思考才接下这个重担。为达到郎平年轻时偏瘦的体型,白浪在四星期内减肥30斤。
影片开拍前,彭昱畅进行了半个月的排球训练。正式拍摄中,有不少技术性较强的动作:一场临时增加的戏中,需要陈忠和“鱼跃”救球,彭昱畅为做出标准动作,反复扑倒在地,练习两个小时后终于成功,得到导演和排球指导认可。
Ⅱ 刚拿下金鸡奖最佳影片又代表中国内地参加奥斯卡,《夺冠》这部影片有多牛
由陈可辛导演的电影《夺冠》,原定于除夕上映,后来因为疫情影响被撤档。在国内疫情控制良好的情况下,这部电影终于在国庆前夕上映,一经上映就获得广大网友的好评,成为国庆假期电影档的爆款。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的是以郎平为主的关于女排的故事,从中国崛起之初,中国体育在普遍被外国人低看直到经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国际的认可,并且拿下世界冠军,奥运冠军的励志故事。
而电影《夺冠》更是拿下了金鸡奖最佳影片奖,后面还有消息透露,《夺冠》会代表中国内地角逐奥斯卡。
国内好的影片有很多,为什么要选择《夺冠》参与奥斯卡呢?我认为是演员阵容强大,核心故事强,代表了中国的精神。对此,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演员阵容强大这部影片中,除了由大家熟悉的演员黄渤,巩俐,吴刚彭昱畅等主演,还有一些演员是我们无法忽略的,就是饰演女排队员的是由真正的中国女排队员出演的比如朱婷,就是本色演出,让这部影片多了一些真实性。
对此,你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
Ⅲ 陈可辛称不会捍卫自己的电影,《夺冠》这部影片的口碑怎么样
陈可辛导演的《夺冠》在金鸡奖的颁奖典礼上斩获三个奖项 ,可谓是本届金鸡奖的最大赢家。而我也看到之前就看到网上有一些嘲讽的声音,说陈可辛是在消费中国女排的情怀,中国女排的精神已经跟不上时代,中国已经不需要一个冠军来证明自己云云……
在今天,《夺冠》电影的意义非凡,女排精神女排精神也不过时。中国女排所拥有的精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去学习,它不仅仅是女排精神,更是时代重新拾回精神的表现,我们终将出发,带着最美的姿态出发。
Ⅳ 《夺冠》是由哪位导演指导的,还曾指导过哪些电影呢
《夺冠》是由中宣部与国家体育总局联合拍摄,由陈可辛导演执导,巩俐、黄渤、吴刚、彭昱畅、白浪、中国女子排球队领衔主演。
还有很多比如:亲爱的、甜蜜蜜、七月与安生、投名状等经典的电影。
陈可辛是香港电影中不可或缺的电影人之一。更重要的是,陈可辛真正让人欣羡之处在于,他是为数不多的、能让电影的商业票房与艺术效果实现互赢的导演之一。初见他在媒体上的形象,似给人以其貌不扬、平和淡泊之感,但他执导的电影作品,却像是不间断变化翻新的风景,或者多声部复调回旋的乐曲,始终保持了一种不断寻求转变与创新的可贵激情 。不可否认,陈可辛虽然不断寻求电影类型上的突破和转变,但情感主题是他一以贯之,也最为得心应手的题材。在他所执导的十余部电影中,爱与被爱、漂泊与驻留、别离与重逢、选择与被选择、背叛与忠贞。这些表现丰富人性、或喜或悲的情感故事,都折射出细腻动人的质地 。
Ⅳ 获得金鸡奖的电影
获得金鸡奖的电影:《夺冠》、《我和我的祖国》、《白云之下》、《烈火英雄》、《少年的你》、《中国机长》、《受益人》、《我的喜马拉雅》、《掬水月在手》、《哪吒之魔童降世》、《点点星光》、《贞观盛世》、《只有芸知道》、《解放·终局营救》等。
一、《夺冠》
《夺冠》展现近40年几代中国女排历经沉浮不屈不挠为国拼搏的传奇经历,经过三次关键赛事,中女排队员及教练内心的徘徊选择与真实渴望,写出了女排精神的不屈不挠,为女排精神注入了新时代的新内容,使其更丰富更有深度。
Ⅵ 夺冠第一场赢了吗
《夺冠》第一场赢了。
第一场就在电影的前半段,也就是1981年中国女排在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上,打败了日本队获得世界冠军,这也是中国女排拿下的第一个世界冠军。这场比赛展现了那个年代中国女排的朝气和激情。
《夺冠》第二场比赛:
《夺冠》第二场浓墨重彩的夺冠比赛,是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和巴西女排的比赛。这场比赛是电影的高潮,“郎平上身”的巩俐和中国女排配合默契,真实再现了激烈的比赛场景。
当中国女排站在奥运会冠军领奖台上,国歌奏响时,不仅片中的演员在流泪,观众也不由地红了眼睛。
Ⅶ 电影《夺冠》中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细节《夺冠》剧情细节解读
电影《夺冠》自上映以来,反响还是非常不错的,尤其是里面的女排精神,看哭了不少人,而且电影还还原了当年时代的一些场景,勾起许多人回忆,那么,电影《夺冠》中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细节?下面餐饮美食网小编就来说说。
电影《夺冠》中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细节
1、为什么选择漳州?有人说是当地物产丰富,尤其盛产水果,这在食品匮乏那个年代是一个必要考虑的先决条件,并且当地也有专门的“女排集训食谱”作为考量。也有人说漳州地理海拔、经纬度有关,因为这里气候宜人,四季如春,女排队员在漳州训练后弹跳提高,反应灵敏,身体趋向平衡,集训前后判若两队。究竟是哪种原因咱也不得而知,但当年排球处处长钱家祥带队在南方甄选排球训练基地的时候,来到漳州,回馈了16个字:“领导重视,群众喜爱,气候宜人,物产丰富”,大概这就是答案。
2、“从头开始”电影中有个很有意思的80年代印记,就是烫头,中日大战中,包括中国女排和日本女排,全部烫头,这是真事儿。那个年代相对纯朴,头发是黑色的,眉毛都粗粗浓浓。但也是那个时候,流行风气开始进入内地,年轻人流行起烫发。烫发成为了当时的一种时尚,又赶时髦又好打理,那种头上卷着无数个塑料夹子的卷发技艺,至今还留在很多人的记忆里,最起码在一些老照片老电影里还能见过。电影中女排出征前做头的场景,据郎平回忆说是真实考究,那家“四联美发店”,也是80年代有名的美发店,这家坐落于北京王府井金鱼胡同西口的理发店,承载了很多老北京追求“发型时尚”的记忆。这家店1956年由上海迁至北京,因为时代原因一度关张。1978年改革开放,“新风理发馆”宣告终结,四联美发店重新开业,并购置了四台电烫机。没想到却引起了轰动,因为“中国许可烫发了”这件事,当时可以说世界轰动,一堆老外扛着摄像机跑到“四联”一顿狂拍,连理发店价目表都登在一家日本媒体上。至此,中国理发业,从单纯的剪发,扩展到美容美发的领域,就是从“四联”这几台电烫机说起,目前这家店还在王府井。
3、《庐山恋》电影中,女排姑娘一起看的电影叫做《庐山恋》,同样也是一代人的记忆。这部电影算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第一部偶像剧。在80年代不但出现了“中国银幕第一吻”,而且堪称时尚指南,据不完全统计,电影中男女主角一共换了43套戏服,掀起了“来说走就走的旅行,谈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的全民名山大川谈恋爱的风潮,毫不夸张的说,当时的庐山堪比如今的丽江,无数男女前往庐山期盼艳遇,堪称思想首次启蒙。电影中女排姑娘从烫头到看《庐山恋》,就是显示那个年代女孩对时尚的追求,都是年轻女孩啊,这几处设计蛮有人情味的。
4、“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电影中,这句标语很醒目的出现在了训练基地的墙壁上,对于80后来说,这个词含橘是很有时代印记的都知道1981年中国女排实现了中国体育“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目标,但并不是最早的,这句话第一次出现的时候,也与中国女排无关。那是在1979年9月8日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第一次参加重大国际比赛的17岁中国跳水新星陈肖霞击败前苏联名将卡列尼娜,夺得女子跳台跳水金牌。当时《中国体育报》刊登她夺冠的消息时候,专门配文就是这个标题——《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并被《人民日报》全文转载。当时中国刚刚迎来改革开放初期,一切百废待兴,从经济到科技全方位落后,体育也是一样。PS,就在这句口号提出两个月之后,1979年亚洲锦标赛上,中国女排首次击败如日中天的日本女排,夺得亚洲冠军,无疑也是一剂强心针。所以,在电影《夺冠》中,对老女排姑娘那句话:“我要证明给所有人看,中国人,行的!”几乎就是当时中国体育界的主旋律,就是要用体育赛事,让世界认识一个正在崛起的中国。这是“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背景条件,振兴中华的口号从体育开始。
5、教练我想打排球为什么大家那么看重冠军?因为那个时候太需要这种东西了,女排恰恰是应了当时整个社会发展的大的局势,正确的姿态出现在了正确的时间上。而如今呢,“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这个口号真的过时了,所以在教练员对待队员的激励上,片中吴刚与巩俐采用了不同的方式。老女排时期吴刚可以用家国荣耀来给队员们上课,但新时代就不同了,片中巩俐的话说得很明白,你是否夺冠,没人care你,但你打球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
6、改带“时代之声”宋世雄《夺冠》前半段最让人惊喜的就是谈歼团宋世雄的声音,那才是中国好声音。宋世雄是中国第一代体育解说员,也是对当代中国人影响最深的一位体育解说员,哪怕您可能记不起他解说过什么比赛,但一定记得他的声音。宋世雄从1960年就开始担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体育评论员,直到2000年退休,40年解说生涯,他的声音可谓影响了好几代人。而且宋世雄与中国女排有着不解之缘。1981年中国女排首夺世界冠军的时候,当时国内环境电视机还是少数(主要是黑白电视),收音机居多。作为比赛解说,宋世雄气势磅礴,高亢激昂,语言流畅,声情并茂,让听者感觉就像坐在现场看球一样,而且就在那个时候,“女排精神”这四个字,就是通过宋世雄的声音,传递给当时电视机和收音机前的观众,并影响至今。所以电影《夺冠》也是完全的还原了这个瞬间,而是这段音频是录音重放,是81岁高龄的宋世雄老师重新配音,瞅瞅这么多年人家这嗓音保持的多么鲜活。
7、“铁榔头”郎平和宋世雄,二位已经相识于1978年(当时郎平才18岁),如今已经他们自己的友谊已经度过42年了。但是到如今,宋世雄老人依然会说:“这么多年,别人问我偶像是谁,我就说,是郎平!郎平!”郎平“铁榔头”的绰号就是宋世雄解说时给起的。据说源自宋世雄看比赛的时候,郎平扣杀通常没人能接得住,一锤定音,结合郎平的姓氏,“铁榔头”这个称号由此诞生。
8、魏秋月电影中新女排全部由真实队员本身出演,仅一人除外,就是魏秋月。为什么不演?人家正处于孕期,无法出演,就这么简单。(电影中也展示了魏秋月谈恋爱的情节,这也是源自真实)电影中饰演魏秋月的,是现任国家队队员姚迪,她和魏秋月同为津门姐妹,两人打的都是二传,在颜值方面二者也是旗鼓相当(姚迪曾被日本球迷评选为中国女排第一美女),并且她在2019年,跟随中国女排获得了女排世界杯冠军。以上就是有关全部内容介绍,想了解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