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百科 » 电影什么羊转
扩展阅读
免费观看电视日本电影 2025-05-21 14:58:45

电影什么羊转

发布时间: 2024-09-22 20:48:43

① 羊换红杏是什么电影里的人物

该人物出现在《红杏》。
羊换和红杏是电影《红杏》中的主要人物。这部电影讲述了发生在水比油贵的牛脊背村的故事,其中羊换娶了外村哑女红杏为妻,红杏通过勤劳、善良和智慧给羊换的家庭以及整个村子带来了新气象和希望,并帮助实现了引水下山的重大工程,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

② 我想问问一部动画片,我91年的,那部片子大概上个世纪的吧。是一部中国的传统剪纸动画片,但感觉像皮影哈

剪纸片是借鉴南宋流传至今的皮影戏和民间剪纸等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美术电影片种。它以平面雕镂艺术作为人物造型的主要表现手段,制成平面关节纸偶。环境空间由绘制的纸和天片,贴在前、后玻璃板上构成背景。拍摄时,将纸偶放在玻璃上,用逐格拍摄的方法把分解的动作拍摄下来,通过连续放映而形成活动影象。

1957年初,中国动画电影创始人之一万古蟾带领陈正鸿、詹同、刘凤展、谢友根、车慧及杜春甫、胡进庆等试验小组成员,经过一年多研制,于1958年9月在美影试制成功了中国第一部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此后,艺术家采用各种绘画和造型手段,形成了绢像画像砖风格、装饰画风格和水墨拉毛风格等不同艺术风格的剪纸片。

从1958年到1995年,美影共摄制剪纸片101部。

一、五六十年代的剪纸片

1958年,美影艺术家们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指引下,研制成功了具有浓郁中国民族风格和民间色彩的剪纸片,为中国美术电影增添了一个新品种。从1958年至1965年,美影摄制剪纸片共16部。

1.《猪八戒吃西瓜》

《猪八戒吃西瓜》编剧包蕾,导演万古蟾,摄影陈正鸿,1958年9月美影摄制完成。影片取材于我国古典小说《西游记》,讲述唐僧师徒4人去西天取经,途经荒山野地,大家又饥又渴,便在一座破庙前歇息。唐僧派孙悟空去找食品,回来时见八戒只顾自己吃西瓜,就用法术变成西瓜皮一路跟着八戒,让八戒摔了不少跟头,八戒只好在师父面前承认了错误。

1957年春由万古蟾带领的试验小组,开始筹备试拍,他们自己动手,用木头做成摄影台架子,每拍一个镜头,都用人工将粘有人和景的玻璃板抬上或抬下,这样拍一个镜头,摄影师和工作人员都要上下数次爬木架。操纵时由于人物没有定位,拍出来的人物动作很抖动。第一次试拍没有达到预期效果。1958年初,第二次全部重拍,大家针对第一次易动的教训,献计献策,把人物运动的幅度、速度、力度及运动的轨迹都事先做好记号,控制在摄影表预先设计的运动范围内。经过日夜奋战,终于在同年9月底获得成功。

[《猪八戒吃西瓜》]

2.《渔童》

《渔童》,集体改编,万古蟾导演,1959年美影制完成。影片讲述老渔翁在黑夜冒着风浪出海捕鱼,只捞了一个绘有渔童的古老鱼盆。他把鱼盆带回家。深夜,渔童从盆里跳出,垂钩钓鱼,溅出的水都变成了珍珠。洋教士得知后,勾结官老爷要霸占这件宝物,遭到渔翁的痛斥。为了不让鱼盆落入洋人之手,渔翁在公堂把鱼盆摔碎,这时渔童从盆里跳出,甩起钩竿把洋教士扔进大海。《渔童》是继中国第一部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之后的第二部剪纸片。影片内容健康,人物性格鲜明,充满浓厚的民族色彩和中国风格。影片取材于张士杰搜集的农民起义军义和团的民间故事,它表现了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精神,歌颂了劳动群众的勇敢和智慧。为了塑造渔童和老渔翁这两个人物形象,摄制人员冒着七级大风浪,到蚂蚁岛去体验生活,到幸福院同七、八十岁老渔翁座谈,到幼儿园观察天真活泼的小孩的形象,还到普陀山观看一些庙里的金童玉女,才把神话色彩的渔童和老渔翁形象肯定下来。该影片于1980年5月荣获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二等奖。

[《渔童》]

3.《山羊与狼》

《山羊与狼》导演胡雄华、沈祖尉,摄影游�,1960年12月美影摄制完成。影片描写凶狠的大灰狼借口小山羊喝了它河里的水,嚎叫着要在晚上吃掉它。小花猫、小刺猬、小猴和小象想出了打狠的好主意。在小动物们的密切配合之下,一只恶狼终于遭到了灭亡。它讲述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重要性,启发孩子们要认识狠欺人、吃人的本性,只要团结起来,就可以消灭恶狼。这是一部黑白片,充分显示出中国民间剪纸和皮影的艺术特色。

4.《人参娃娃》

《人参娃娃》由包蕾根据张士杰原作改编,万古蟾导演,摄影王世荣,造型设计胡进庆,1961年美影摄制完成。影片描写财主胡刮皮的小长工小虎,在一次排水时巧遇人参娃娃,从此两个人成了好朋友。人参娃娃为了帮助小虎还债,送他一棵人参。胡财主见后,逼问小虎人参来历,并强迫他去找人参娃娃。小虎知道财主没安好心,当夜悄悄地去告诉人参娃娃,不料被偷偷跟踪的财主一手抓住人参娃娃的辫子,小虎猛扑过去咬住财主的手臂,财主一松手,人参娃娃遁入土中,财主怒冲冲地把小虎推进峭壁边沿。在这危急关头,人参娃娃出来解救了小虎,并和小虎一起将财主埋在泥土里。这部剪纸片在塑造人物形象、刻划人物性格方面比较成功,尤其是人参娃娃又白又胖、光屁股、穿着红兜的形象和济困夫危、团结互助、富有正义感的性格,令人喜爱。该片获得1961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第四届莱比锡国际短片和纪录片电影节荣誉奖和1979年埃及第一届亚力山大国际电影节最佳儿童片奖,1963年获中国第二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第二名。

[《人参娃娃》]

5.《丝腰带》

《丝腰带》改编金之平,导演钱运达,摄影段孝萱,1961年美影摄制完成。影片根据河北地区带有寓言色彩的民间故事改编。描写一老汉,在清早拾粪时捡到一条丝腰带,便想入非非,一味梦想好吃、穿好、住好,最后在梦里栽了一个大跟斗,头脑才清醒过来。影片采用漫画的风格,由温画家韩羽担任人物设计。人物造型粗看“稚拙”,却耐人寻味,动作揉和着一些京剧程式化动作,与京戏音乐相配合,别具风格。1963年获第二届电影“百花奖”第五名。

[《丝腰带》]

6.《金色的海螺》

《金色的海螺》改编包蕾,导演万古蟾、钱运达,摄影王世荣,1963年11月美影摄制完成。影片《金色的海螺》是根据阮章竞的同名抒情长诗改编,描述打鱼青年经过种种考验,终于与珊瑚岛上的海螺姑娘共同生活的故事,说明坚贞不移的精神最终定能战胜一切邪恶。影片人物造型生动,栩栩如生,背景设计色彩优美,镂刻精细,海底珊瑚仙岛的景色尤为迷人,成功地体现了剪纸片的艺术特点和民族风格。该影片于1964年4月获印度尼西亚第三届亚洲国际电影节“卢蒙巴奖”。

[《金色的海螺》]

7.《红军桥》

剪纸片《红军桥》编剧林蓝,导演钱运达,美术设计柯明,摄影徐俊田,1964年美影摄制完成。影片是根据湖南一个民间传说改编的,讲述1930年红军从江西向湖南浏阳地区进军,胖财主和瘦财主纷纷逃命。逃跑时还把浏阳河上的便桥烧毁了,妄图阻挠红军前进。红军进村后,和老百姓一起很快就修起了一座新桥。人们为了纪念红军,特地在新桥上竖起了一块牌子,上面刻着“红军桥”3个大字。影片不仅内容好,色彩美丽动人,尤其在气氛渲染上,斗争场面的描写上都相当写实。人物造型吸取了皮影的艺术特色,充分运用了剪纸的特长,还有略近漫画的夸张,使人物有血有肉,既有革命传奇的色彩,还有浓厚的民间风味。

[《红军桥》]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剪纸片

“文化大革命”中,美影仅生产剪纸片7部。

1.《东海小哨兵》

《东海小哨兵》剧本集体讨论,潘国祥执笔,胡雄华导演,金志成摄影,1973年美影摄制完成。影片根据浙江省温州地区同名瓯剧改编。描写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东海前哨等地少年儿童与国民党派遣的特务进行斗争的故事。影片通过路遇敌人,识破假面、巍然对敌、合力聚歼等几处斗争场面的描写,刻画了主人公小红的机智勇敢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形象。1974年该影片获南斯拉夫第二届萨格勒布国际动画电影节荣誉奖状。

[《东海小哨兵》]

2.《金色的大雁》

《金色的大雁》编剧冉丹,导演特伟、沈祖慰,摄影唐益楚、柴莲芳,1976年4月美影摄制完成。影片讲述藏族少年和他的小伙伴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坏人进行斗争的故事。这部影片受“文化大革命”的极“左”思潮影响,违反剪纸片的艺术规律,想用剪纸的艺术手法去追求真人表现的逼真效果。结果,没有取得成功。但在运用夸张形式塑造少年英雄形象和其他人物形态方面,主创人员作了努力,下了功夫的。

[《金色的大雁》]

3.《长在屋里竹笋》

《长在屋里的竹笋》编剧黄新心,导演胡进庆、周克勤,摄影蒋友毅,1976年9月美影摄制完成。这是中国第一部水墨剪纸片。把中国山水画运用到剪纸片的制片工艺上,创造了水墨剪纸片,丰富了美术片的样式。影片描述姐姐秀秀和弟弟葵葵为了一只长在屋里的竹笋要不要归还生产队集体而发生矛盾,在姐姐热爱集体思想的教育下,姐弟俩高高兴兴地把竹笋挖出来交给生产队。影片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文化风格,受到行家们的好评。

[《长在屋里的竹笋》]

三、新时期的剪纸片

1977年至1995年,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极大地调动了美影广大职工创作生产的积极性,摄制剪纸片77部计117本,其中系列剪纸片3部38本。

1.《狐狸打猎人》

《狐狸打猎人》编剧金近,导演胡雄华,摄影游涌,1978年11月美影摄制完成。影片讲述狐狸披着狼皮,把年轻猎人吓得丢枪逃命,后来幸亏老猎人赶来打死了狐狸。影片构思新颖,把猎人打狐狸的常规颠倒过来,变成了狐狸打猎人,既奇特、有趣,又有深刻的教育意义。该影片1980年6月荣获南斯拉夫第四届萨格拉布国际动画电影节美术奖。

[《狐狸打猎人》]

2.《刺猬背西瓜》

《刺猬背西瓜》编剧顾汉昌,导演王柏荣、钱家锌,摄影柴莲芳,1979年10月美影摄制完成。影片描述刺猬母子俩上山采野果,发现了一只大西瓜,刺猬妈妈用老办法,把西瓜背在背上,结果刺戳破了西瓜,连自己也陷进西瓜里,后来还是小刺猬用推的方法把西瓜背回家。它告诉人们办事不要墨守陈规,要善于开动脑子。影片中展现的田园景色优美,刺猬形象活泼可爱。

[《刺猬背西瓜》]

3.《丁丁战猴王》

《丁丁战猴王》编剧欧阳宇平、余又晨、胡进庆,导演胡进庆,背景伍仲文、沈同春,动作设计吴云初、薛梅君、查侃、姜菊芬,摄影唐益楚,1980年6月美影摄制完成。这是美影拍摄的第一部科幻美术片,也是中国第一部科幻美术片。影片描写丁丁学习认真,掌握着象征科学知识的金钥匙,孙悟空不相信丁丁的本领,要与丁丁比高低。他们经游太空、潜海底的反复较量,猴王终于甘败下风,并要求丁丁教他科学知识。影片诙谐幽默,富有哲理,用孙悟空与丁丁比武接连失败的事例,告诉人们“知识就是力量”的道理。影片在摄影中特技运用比较多,形式也较新颖,有些特技在美术片中第一次运用。如海底比武一场戏,以黑丝绒为背景,用一只8瓦日光灯管小台灯(冷光代表丁丁)与一只15瓦钨丝灯(暖光代表孙悟空),交替接触。并利用戏装闪光片的余料闪光粒,粘在背景、道具上,再加上灯光角度,摄影机转动等手法,产生了特殊的光怪陆离的海景,从而收到了海底大战的银幕效果。

[《丁丁战猴王》]

4.《猴子捞月》

《猴子捞月》编剧凌纾,导演周克勤,摄影蒋友毅,造型设计阿达,1981年12月美影摄制完成。影片根据民间流传的“水中捞月一场空”的寓言改编。导演针对幼儿童观赏的心理特点,采用“简单、明快、生动、有趣”的样式格调和具有中国民间水墨拉毛的猴子造型,使影片增添了强烈的儿童情趣。该影片1982年8月获加拿大第六届渥太华国际动画电影节儿童片一等奖,1987年5月获保加利亚第四届卡布洛澳国际喜剧电影最佳短片奖。

[《猴子捞月》]

5.《南郭先生》

《南郭先生》编剧熊耕发、钱家锌、王柏荣,导演钱家锌、王柏荣,摄影柴莲芳。1981年5月美影摄制完成。这是根据战国末期《韩非子·南储说上》中的寓言《滥竽充数》改编的。影片描写战国时期,齐宣王爱听吹竽,要300人合奏,南郭先生不会吹竽,混进竽乐队里,滥竽充数。后来新王继位,喜欢听独奏,南郭原形毕露,逃之夭夭。影片主题思想深刻,告诫人们一是不混,二是要知人善任。影片主创人员选用汉代画像砖和石雕作为人物造型背景设计的依据,显示出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民间色彩,既古朴,又大方,既典雅又浑厚,既妙在含蓄又异常鲜明,既有古代艺术气氛又有现代艺术手法,是一部比较成功的影片。该影片1982年4月获文化部1981年优秀影片奖。

[《南郭先生》]

6.《鹬蚌相争》

《鹜蚌相争》编剧顾汉昌、墨犊,导演胡进庆,摄影耿康,1983年美影摄制完成。影片根据《国策·燕策二》中“鹬蚌相持”的寓言改编,描述鹬蚌原是好朋友,老渔翁几次都没有捉到它们,后来它俩为了一条鱼争吵翻了,鹬啄住了蚌,蚌夹住鹬,各不相让,老渔翁因而捉住了鹬和蚌。影片突破了剪刻技法,采用水墨拉毛风格,制出鹬有毛茸茸的感觉,一寸长的脖子上装有36个薄型关节,活动自如。整个影片墨韵清新优美,洋溢着诗情画意,既富于哲理又具有中国艺术特色。1984年该影片获第三十四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短片”银熊奖”,评委评论这部影片时说:“这部影片之所以能够获奖,是因为它出类拔萃地成功。”同年,该影片获南斯拉夫第六届萨格勒布国际动画电影节特别奖、南斯拉夫国际青少年电影中心动画片特别奖和加拿大第七届渥太华国际动画电影节特别奖。

[《鹬蚌相争》]

7.《小八戒》

《小八戒》编剧欧阳宇平,导演金雪林,摄影耿康,背景刘凤展,1983年12月美影摄制完成。影片是根据吴承恩的神话小说《西游记》中有关人物故事改写的,讲述小八戒捡到钱罐,老八戒据为己有。在孙悟空的教诲下老八戒认识错误的故事。影片使用贴布的方法制作形象,即用一般平布染上各种颜色制作。这种方法有别于一般剪纸片用纸镂刻剪裁的做法。贴布的形象色彩鲜艳而富有民间风味。这是中国第一部贴布剪纸片。

[《小八戒》]

8.《老鼠嫁女》

《老鼠嫁女》编剧包蕾,导演王柏荣,摄影柴莲芳,1983年美影摄制完成。影片描述黑老鼠娶妻,为满足岳父、岳母索取财礼,偷了桂圆、鸡蛋和麻油之后,又去偷奶油蛋糕,陷入岳父、岳母设的圈套,被关进了老鼠笼。影片以黑色为背景,象征老鼠正在黑夜中偷窃。全片没有一句对白,只用音乐和效果配合,时时发出“吱吱”的鼠叫声,十分形象和饶有趣味性。

[《老鼠嫁女》]

9.《火童》

《火童》编剧王瀛,导演王柏荣,摄影王世荣,1984年美影摄制完成。影片取材于云南哈尼族的民间故事,描写深明大义的明扎为了千百万乡亲的生死存亡,一人进入深山与妖魔搏斗,夺回了被抢走的火种。当他带回火种时,全身着了火。他以自己生命换来了人民的光明世界。哈尼族人民为了纪念这位小英雄,以“明扎”作为火的代称。这部影片把敦煌壁画、民间剪纸与现代绘画的表现技法揉合在一起,形成一种色彩浓重、线条流畅、画面饱满的装饰画的艺术风格。该片于1985年3月获第五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同年8月获日本第一届广岛动画电影节C组一等奖。

[《火童》]

10.《草人》

《草人》编剧何郁文,导演胡进庆,摄影柴莲芳,1985年美影摄制完成。影片描写渔翁以假为真设草人和以真为假扮草人,终于捉住偷鱼水鸟的故事。这部影片采用工笔画结合羽毛画的艺术方法,是对传统剪纸片的一个突破。影片中老汉和草人披的蓑衣采用清代画家任伯年《群星拜寿图》中工笔画法,在透明纱上勾画出一万六千多根蓑草,水鸟即用鸡身上的真羽毛经过制作一片片贴上去,使水鸟栩栩如生。影片在“以真为假、以假为真”及“以静制动、以忍制胜”之间展开了有趣的戏剧性冲突,是本影片立意所在。影片1986年8月获广播电影电视部1985年优秀影片奖,1987年8月获日本第二届广岛国际动画电影节C组儿童片一等奖。

[《草人》]

11.《葫芦兄弟》

《葫芦兄弟》(1~13集)编剧姚忠礼、杨玉良、墨犊,导演胡进庆、葛桂云、周克勤,摄影吴华荣,1987年5月美影摄制完成。这是中国第一部系列剪纸片,是根据中国民间传说编写的。它描写红、橙、黄、绿、青、蓝、紫7个葫芦娃,为救出被蛇精抓去的爷爷,凭着个人的本领,先后深入妖洞与蛇精搏斗,但都一一败退下来。后来在爷爷和山神的帮助下,7个葫芦娃连成一条心,团结一致消灭了蛇精。该影片故事情节曲折、惊险,人物造型新奇,节奏强烈,音乐明快,加上风、云、水、光等特技使用,引人入胜。该影片1989年获广播电影电视优秀影片奖、童年奖、红花奖,1989年获首届全国影视动画节目展播电影奖提名,1992年春获埃及第二届开罗国际儿童电影节铜奖。

[《葫芦兄弟》]

12.《智斗乌鸦》

《智斗乌鸦》编剧胡进庆,导演胡进庆、吴云初,摄影耿康,1992年美影摄制完成。影片描述乌鸦偷叨老熊家的肉,小狐狸竭力阻拦,老熊误以为小狐狸也参与了偷肉,将其训斥一顿。小狐狸巧妙施计,从小乌鸦口中夺回了老熊家的肉,物归原主,老熊十分内疚,称赞了小狐狸。影片采用水墨拉毛工艺制作人物,造型优美。

[《智斗乌鸦》]

13.《葫芦小金刚》

《葫芦小金刚》(1~6集)是系列剪纸片《葫芦兄弟》的续集,编剧墨犊、姚忠礼,导演胡进庆、沈祖慰、葛桂云,1993年美影摄制完成。影片讲述葫芦7兄弟变成葫芦小金刚后继续同前来报复的蛇精(被葫芦兄弟化为7座山镇压在山峰下)的妹妹青蛇精之间斗法,直到群妖歼灭。续集除了继续保持民族风格和浓郁民间色彩外,导演特别强调:“置死地而后生,置绝处又逢生”的艺术安排,影片获1991年度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1993年获第五届“童牛奖”和第二届全国影视动画展播荣誉奖。

[《葫芦小金刚》]

14.《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1~13集)编剧凌纾,导演沈如东、伍仲文、龚全福,摄影邱小平,人物造型刘泽岱,1995年6月美影摄制完成。影片《十二生肖》描述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12只动物,为保护人类和动物生存,分别与自己相对应的霹雳精、独角精、黑凤婆、呼噜怪、倒海魔王、九头怪、绿鼻鬼王、混天妖、长爪王、三眼女妖、红毛怪、冷血公主等12个魔鬼作斗争,最后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人们就把这几种动物作为人类生肖,以此作为纪念。影片告诉人们要爱护动物,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影片在人物造型上吸取中国民间年画风味,在背景上采用水墨渲染和装饰画派民族风格。

[《十二生肖》]
楼主你说的那部应该在里面。

③ 有个电影名字里面带羊字的叫什么电影

羊城暗哨、小羊肖恩、狼羊物语、永生羊、疯羊

④ <高分悬赏>看过一部外国科幻电影的片段,应该很有名的.哪位高手能告诉我这是哪部电影

美亿万富翁投资推出魔幻新片《纳尼亚传奇》
纳尼亚王国的子民们

狮王阿斯兰:

纳尼亚魔法王国的创造者,是充满智能、仁爱、荣耀、正义与力量的狮王,率领孩子们对抗邪恶势力,保卫纳尼亚魔法王国!

白女王在纳尼亚最大的对手是阿斯兰,这头智慧而威严的狮子是纳尼亚的缔造者和曾经的最高君王。为了塑造这个受到万人敬仰的伟大英雄角色,亚当森动用了两件法宝:一是电脑合成动画技术专家,二是获得过奥斯卡奖提名的著名演员利亚姆·尼森。利亚姆·尼森利用自己的声音塑造了阿斯兰那魅力超凡的角色特征。“阿斯兰是全能全知者,但同时也兼有人类的脆弱。”安德鲁·亚当森评论说。“我认为C·S·刘易斯以狮子作为阿斯兰的原因,就在于他是令人敬畏的化身,也是力量和权势的化身,但同时他并非完美无缺,也是有血有肉的生灵,这对于我们的创作理念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对电影制片家们来说,塑造阿斯兰的关键是利用最新的数字技术使他看起来完全不像是利用数字技术制作的形象,而是一头真正的森林之王,能够发出雷鸣般的咆哮,尽管他长着像人类一样友善而睿智的眼睛。“我们希望阿斯兰成为电影史上迄今为止具有最高相片质量真实感的电脑生成角色,”制片人马克·约翰逊说。“我们要让观众感到惊奇,这种危险的动物竟然可以和小演员们进行如此美妙的互动。”

特技监督莱特拍摄了大约700多个不同的特技镜头并且用了2年的时间才赋予了阿斯兰以生命力,从而为《纳尼亚传奇》增添了光彩。他为他忙得不可开交。“创作动物角色并且让他讲话并与人类交往时,存在着一条很细的界线。莱特坦承道,“我们绝不能跨越那条细线,那会使影片带上卡通味道。我们所说的相片质量真实感和动作必须具有超真实感,使阿斯兰的表演既像狮子,同时又远远超出狮子的表现范围,那就是我们所面临的挑战。”

对于莱特的工作来说,至关重要的是使阿斯兰能够自然得体地讲话,这就要求把他讲话的动作映射到全身的肌肉,而不仅仅是嘴部,由此创造出的真实感可以使近期影片中使“婴儿”和动物讲话的动画技术上升到新的高度。亚当森评价道:“关键是不要让这部影片中的动画漫画化。当露西偎依在阿斯兰身边时,我希望会让观众感到惊奇,‘噢,天哪,那小姑娘竟然和真的狮子躺在一起。’它应该具有普通动画片所没有的那种沉重感和可信度。我们很幸运,因为技术发展正好达到了能够实现这一切的程度。”

为了给这头威猛的狮子寻找配音,亚当森开始把目光投向当红影星利亚姆·尼森。用他的话讲,原因在于“里亚姆声音的低音部和共鸣声非常优美。他的声音可以散发出巨大的热情和怜悯,同时又具有无比的震慑力。他非常崇敬那个角色,他的表演成为了赋予狮子生命力的点睛之笔。”

打造阿斯兰形象的工作主要由电脑合成特技技术完成。除此之外,亚当森还依靠KNB公司的霍华德·伯杰为一些关键镜头提供了3种真狮子尺寸的动画模型狮子。“其中一种是全尺寸的阿斯兰,用来代替角色站好位置,以便使迪恩的数字工作人员在现场拍摄时具有特定的参考点。”伯杰解释道。“接着我们又为拍摄石台镜头制作了一个全尺寸的阿斯兰,是一个8英尺长的木偶狮子,那简直是一件杰作,头部可以用无线电进行控制。它可以呼吸,可以做所有这些惊人的动作。最后我们制作了一头用来骑的狮子,供苏珊和露西骑着在绿幕前表演。这个又重又大的狮子模型足有500磅重。”

在制作这些体形庞大的木偶狮子时,伯杰同样也把真实感作为首要目标。他的最后检验是观察这些狮子木偶能否让小演员们感到震惊。“我真的不想让女演员们觉得那只不过是个木偶,我也不想让她们感到那只是道具或者化装效果,我希望她们把它当成是刚刚从动物园里跑出来的狮子,”伯杰说道。“当我们真的看到那种情形时,简直太棒了。亚当森想象中的纳尼亚一贯如此,那是一个和伦敦一样真实的地方,但是更富于魔力。”

白女巫贾迪丝:

拥有一身邪恶魔法,在《魔法师的外甥》、《狮子、女巫、魔衣橱》里出现,曾在纳尼亚王国里为非作歹,但最后还是败给狮王亚斯蓝和正义大军之下。

纳尼亚最大的坏蛋是贾迪丝,那个似乎不可一世的白女王用诅语让曾经像天堂一样的纳尼亚经历着永无尽头的严冬。制片家们采纳了执行制片人佩里·穆尔的建议,让欧洲影坛大腕苏格兰资深女演员蒂尔达·斯温顿扮演这个阴险而冷酷的角色。

与她的大部分演出搭挡不同,斯温顿完全不了解这个故事。“英国长大的人在小时候几乎都读过有关纳尼亚的小说,但我是一个例外,” 斯温顿坦承道。“所以说,我参加这部影片的拍摄完全是因为安德鲁·亚当森的邀请。后来我给自己6岁的孩子们读了这个故事,我想拿他们做个试验。当他们都认为这是一个好主意时,我才开始认为考虑这部影片。当然了,扮演这个邪恶的化身并不容易,在我的后半生里孩子们可能都会躲我远远的。”

斯温顿开始积极参与白女王形象的创作,这对她的角色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我们考虑使她的服装成为一种情绪温度计,它会随着她的情绪发生变化。她从来没有换过服装,但她衣服的形状和颜色会随着她身边事态的发展而改变。当她在冰雪城堡的家中时,她的衣服会像舞服那样变得很蓬松;当形势比较不利时,她的衣服会绷得很紧,色调也会发暗;当她在影片中的情况变得一团糟时,衣服会变成纯黑色。”

在设计服装时,为斯温顿所扮演角色的衣服加用了许多手工花边。服装设计师艾希斯·马森登“为蒂尔达设想了7种不同的服装变化,以便真实地表现出她那不断减弱的魔力。当春天降临纳尼亚后,冰消雪化,白女王牢牢控制的严寒也随之消失。”

露西:

在《狮子、女巫、魔衣橱》里,因为玩捉迷藏躲在衣橱里,因此发现纳尼亚魔法王国的秘密,是个可爱、心地善良的小女孩。

彼得:

是露西、爱德蒙、苏珊的兄长,在《狮子、女巫、魔衣橱》里面对白女巫的攻击时,表现得十分优异、勇敢,在之后的故事里,彼得长大了,当上了纳尼亚王国的大帝,管理众生!

爱德蒙:

因为贪心与好吃,在《狮子、女巫、魔衣橱》里出卖了自己的手足,投靠白女巫,不过最后发现白女巫的真面目,认罪回到纳尼亚王国正义的一方,在争战中也有杰出的表现!在之后的故事里,摇身一变成了爱德蒙大帝,与其兄彼得共同管理纳尼亚王国!

苏珊:

是露西、爱德蒙的姐姐,有智能和仁爱的心,在《狮子、女巫、魔衣橱》里表现不凡,让兄弟姊妹们彼此团结。在《奇幻马和传说》中,因为不愿下嫁给太息邦的王子,而引发了太息邦与纳尼亚王国的大战,率领众百姓对抗大军入侵,誓死捍卫纳尼亚王国!

人羊杜纳:

首先挑选的“非人类”角色是杜纳先生,他是已经引退的农牧神半人半羊兽,生性非常腼腆,他成了露西的好朋友,但又被迫为白女王的邪恶计划服务。这位农牧神为C·S·刘易斯创造纳尼亚带来了最初的灵感,刘易斯曾经说过“这个故事起源于农牧神拿着伞和包袱在雪后林中的一幅画。”所以制片家们都明白这个角色对于生动表现纳尼亚至关重要。他们发现正在窜红的苏格兰演员詹姆斯·麦卡沃身上具有他们寻找的那种飘逸气质。

从一个26岁的现代青年变成足有一千多岁的神话角色,麦卡沃将要接受严峻的考验,他每天要在好莱坞最资深化装魔术师霍华德·伯杰手中经历3个多小时的煎熬。霍华德·伯杰也是KNM特技公司的合作创始人。“他们录用了詹姆斯后,我们马上让他从英格兰飞来做人体灌模(life-casting),”伯杰解释道。“安德鲁心里对杜纳先生的形象已经有了特定的考虑。他想重新塑造一个从孩提时代就已经印在心中的杜纳先生,我认为我们做得非常成功。”

伯杰接着说道:“我们为詹姆斯雕塑了一个头形,上面带有在无线电控制下能够进行活动的小耳朵,还有附着在头套上的角,接下来还有鼻子、额头和假毛发,包括假头发、胡须、眉毛以及体毛。我们每天需要两个人和3小时时间才能为詹坶斯准备停当,工作强度非常大。”

杜纳这个角色从腰部往下都是利用电脑合成动画技术制作出来的,不过为了完美模仿半人半羊兽走路的姿势,麦卡沃学会了在拍摄时利用脚尖走路。“那可以使我不像正常人那样走路,因为当我用两条羊后腿走路时上身会显得很特别,”他说道。“所以我必须先用上百万种的姿势走路,然后再从计算机上确定哪种姿势效果最好!”

为了完成影片所要求的从人到农牧神的转变,亚当森需要依靠由特技监督迪恩·莱特领导的一些视觉特技行家。莱特所说的“易腿术”最早曾在罗伯特·泽梅基斯 1994年获得奥斯卡奖的影片《阿甘正传》(Forrest Gump)中使用过,使用者是由加里·西尼塞扮演的越战伤残老兵丹中士。为了创造出羊的两条腿效果,莱特为麦卡沃使用了最新开发也更为复杂的计算机软件和“绿幕裤子”,使电脑合成的动作同麦卡沃的步态实现了匹配。

尽管为表现杜纳做好了一切准备工作,但导演亚当森仍然把农牧神这个角色当成上花轿前的新娘那样贡着,坚持不让女演员乔基·汉莉一睹其芳容,所以当乔基最后终于看到了农牧神的真面目时,不由得从心里感到万分惊奇和兴奋。“亚当森一直想给我一个惊喜,所以他始终不肯让我看到农牧神和白女王的真面目,所以我的反映的确是发自内心的,”亨利说,“他成功了!”

沙斯塔:

原是半月国的王子,流落到太息邦变成渔夫家的小孩,遇到能言马噗哩,于是决定逃回北方纳尼亚王国,一路上历经官兵的捉拿、沙漠的吞噬、野兽的突击,但身负狮王亚斯蓝的嘱托,而勇敢地完成了传递大军入侵的消息,并且在后来的战役中,也表现得十分勇猛!

噗哩:

是一只聪明、会说话的马,被骗到南方国家,成为马奴,遇到小男孩沙斯塔后,提议一起逃回北方纳尼亚王国,在一路上曾历经经胆怯逃跑,但最后受到沙斯塔的激励,成为骁勇善战的战马!

艾拉薇:

在《奇幻马和传说》里,同样也拥有一只能言马的女大公,因为不满家人的安排,不愿嫁给相亲的人,因此逃离家中,在路上遇到沙斯塔和噗哩,约定好一起逃到纳尼亚王国,在沙漠逃亡中,遭到狮子的攻击,身负重伤,但勇敢的她并不惊恐,堪称女中豪杰!
这个冬季,著名导演安德鲁·亚当森带着C.S.·路易斯封闭了55年的魔幻故事强力挑战《指环王》。

剧情简介:幕幕精彩

故事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饱受战火灼烧的英伦本土,四个可怜的孩子无奈之下离

开城里的学校,被父母送到郊区的一所大房子里躲避战争的魔爪。房子的主人是个古怪的老教授,

一切奇异的故事都从他那空旷的大房子里同样大大的衣橱开始……



这段魔幻故事的一开始,便是由我们这位可爱的小女孩露茜将我们引入另一个世界的,“误闯”入人家的衣橱,并穿过件件皮衣来到了陌生而又浓密的森林。而在这个冰天雪地的纳尼亚王国里初次与与小女孩相识的竟是一只半人半羊的家伙“图姆纳斯”。

初次见到人类露茜的半人羊图姆纳斯质问道,“你是哪里来的小矮人?”

“我不是矮人,我是个小姑娘。我还是班里最高的呢!”

“你说什么?你是夏娃的女儿?”图姆纳斯惊讶道。

“我妈妈叫海伦……”



影片中,埃德蒙(斯坎达·基奈斯),露茜的坏蛋哥哥,对他的同胞哥哥彼得(威廉·莫斯利)心怀怨恨和妒忌。因此,他的行为和他本身也成为了人们厌恶的对象。而纳尼亚中其他人物的个性则与众不同、各具特色,就像雷·温斯顿扮演的那个小人物海狸先生。

“谁是亚斯兰?”埃德蒙问道。

“哈哈,谁是亚斯兰?你可真是个厚脸皮的笨蛋……竟然不知道亚斯兰为何人?你怎么会?”海狸先生反问道。

“哦,是我们很久没到这里来的缘故。”

“亚斯兰可是整个森林惟一的至尊之王,纳尼亚真正的国君。”海里先生腰板溜直。

的确,亚斯兰是影片中真正的英雄,一个高深莫测的人物,不为人知又惹人喜爱,令人畏惧又不失温柔。当JRR·托尔金忙于他的著作《指环王》的时候,C.S.·路易斯已经将基督教中众多的元素融入了他这个与现实世界平行的奇异世界中去了。在很多人心中,似乎已经为这部《纳尼亚传奇》的首部曲贴上了“小孩版的《耶稣受难记》”的标签。因为,影片中充当救世主角色的狮王亚斯兰亦如同耶稣一般经受着各种考验。

而根据路易斯的文字,我们却可以理解出他是想以童话、寓言的方式向人们讲述天上的神是以何种方式降临到我们这个地球上的,并创造了与我们平行的另一个神秘世界。



当狮王亚斯兰勇敢地如约来到石桌前,面对四周怪兽们丑陋无比的面孔、犬牙呲户的嘴脸,以及邪恶的白女巫的狂妄和她手中明晃晃的匕首时。亚斯兰如同迎接涅?的火凤凰般毫无畏惧。

“故事中这段情节的描写对观者心灵的冲击完全要超越任何恐怖和惊悚场面。”亚当森提到,“我不会把恐怖气氛完全灌输到电影中的各个角落,我更感兴趣的则是亚斯兰那时的思想,以及他与小姑娘露茜的种种联系。”蒂尔达·斯文顿在片中将白女巫的阴森、险恶表现得淋漓尽致、相当到位,且毫无做作与卖弄之嫌。她将这个角色塑造成“万种邪恶的根本”,而且附和着象征寒冷的冰雪,甚至在她的眼中也看不到丝毫的暖意。

“我对你们这些囚犯毫无兴趣,杀了他们,把他们全部杀掉!”白女巫穷凶极恶地命令着手下的魔鬼怪兽。

“为了纳尼亚,为了亚斯兰,冲啊!”彼得怒吼着。

最后决战的时刻到了,正邪两分的纳尼亚王国终于迎来了决定命运的一刻。这也意味着对影片场面是否宏大壮观的严峻考验。影片中潘(希腊神话中的半人半羊的山林和畜牧之神)模样的角色完全要依靠计算机技术加以渲染,还有数量更加庞大的参战武士都离不开电脑特技功劳,因为参与这场决战的士兵何止千人。

在这场战争中,彼得带领5000人组成的正义之师将迎战三倍于他们的白女巫的邪恶军队。两军相接、混战一处、喊杀声冲天、空中挥舞着的长剑如牛毛般密集,场面令人叹为观止。就像神话世界中的动物王国之间的争斗一般,人身牛头怪、人首马身怪、狮身鹫首怪……鲁格/文

这部影片根据著名作家C.S.刘易斯所著的享誉世界,经久不衰的伟大传奇历险故事所改编。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我们跟随四个从伦敦到郊区古怪教授家里避难的兄弟姊妹,一起从魔幻的衣橱一脚踏入神秘的纳尼亚国度。原本祥和和宁静的纳尼亚国度居住着许多神话里才会出现的生物:会说话的野兽、矮人、人羊、人马还有巨人;但是这个国度却遭到邪恶的白女王下了毒咒,成为永远冰天雪地的冰封世界。四个人类的孩子将在伟大崇高的万兽之王:阿斯兰的带领下与邪恶的白女王展开一场大战,破除冰封咒语,解救纳尼亚王国,恢复四季如春的世界。

《纳尼亚传奇》是导演—安德鲁·亚当森所执导的第一部真人演出的电影作品。这位新西兰出生的知名导演曾经以《怪物史瑞克》获得过奥斯卡最佳动画片奖,并且二度以《怪物史瑞克2》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片奖提名。安德鲁·亚当森同时与艾美奖最佳编剧得主—安·皮考克一起负责剧本改编工作。本片的制片人是奥斯卡金像奖得主马克·约翰森。

为了让自己儿时最喜爱的奇幻文学作品《纳尼亚传奇》真实的呈现在观众面前,亚当森不惜巨资请来许多获得过奥斯卡奖的幕后工作团队来协助电影的拍摄。 其中就有《指环王》的特效制作公司—维塔公司,它倾力打造了《纳尼亚传奇》中几场波澜壮阔,令人叹为观止的特效场面。

《纳尼亚传奇》自2005年12月9日在全球上映以来,在全球掀起了观影狂潮, 截止到2006年1月9日其全球票房已经达到了5亿美元, 压倒了同期上映的《金刚》等大片,并在世界许多国家打破了迪士尼影片在当地的票房纪录。 本片最终票房将有望达到惊人的6.5亿美元。

《纳尼亚传奇》将于2006年3月10 日在中国上映,将会带给中国观众一次无比美妙的视听享受。 英国著名学者、文学家C.S.路易斯早在50年前就曾向世人贡献出了一本杰出的巨著《纳尼亚王国传奇》系列。1898年,路易斯诞生于北爱尔兰的一个书香世家。他自幼便沉浸在父母的藏书堆中,汲取了丰厚的知识养份,也因大量阅读神话传奇故事,而培养出对奇幻文学的莫大兴趣。十岁那年,路易斯的母亲过世,原本平静详和的家庭立即分崩离兮。他遂

离开爱尔兰,渡海到英格兰读书。异乡平原灰黯的景色、多雾多雨的天气、集中营式的学校生活、暴戾教师和稀松枯燥的课业,重重压抑着他的胸臆。为了寻求蔽荫,早熟的路易斯开始故事创作,并埋首研究哲学思想。这时期的经历不但磨炼了他的写作技巧,也埋下他日后思想转向基督教教义的种子。

1921年,路易斯考入牛津大学,但没多久就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他被征召入英国军队,开拔到法国战场的壕沟中作战。他在战斗中中弹负伤,返回伦敦休养。痊愈后他继续完成学业,并在26岁取得牛津大学的教职工作。此后的路易斯一个人拥有了三种身份:第一,他是牛津和剑桥大学著名的文学学者和批评家;第二,他是广受好评的奇幻小说和儿童文学作家;第三,他是知名的基督教神学作家和宣道家。路易斯最早成型的是科幻故事,1936年他出版了第一本太空科幻小说《Out of the Silent Plant》。这本小说的主角艾德温·伦森,是以他在牛津大学的同窗挚友《魔戒》的作者托尔金为原型取材的。

1950年,路易斯发表奇幻小说《狮子、女巫、魔衣橱》。在受到广大读者欢迎后,他在六年间,又以故事中的纳尼亚王国为主题,完成了另外六部,共组成奇幻文学巨著《纳尼亚王国》系列故事。最后一部《最后的战役》一书,为他赢得英国儿童文学的最高荣誉“卡内基文学奖”。C.S路易斯一生的著作包括了诗集、小说、童话、文学批评,以及阐明基督教精义的作品,不下50多本。这些作品在他于1963年逝世后,仍持续再版发行,盛况至今不缀。他被当代誉为“最伟大的牛津人”,也是二十世纪最具领导地位的作家兼思想家。

《纳尼亚王国传奇》的原书名为《The Chronicles of Narnia》,Chronicles译成中文为“编年史”或“年代记”,单从这一点来看,路易丝用他洋洋数十万字为我们构筑了一个怎样庞大的魔幻世界啊。《指环王》讲述了人与魔残酷征战的浩大战役,《哈利·波特》不过,是描述了一个小小的魔法学校,但长篇巨著《纳尼亚王国传奇》却整整虚构了一个庞大王国的兴衰史。需要提及的是,C.S.路易斯还有一位名叫J.R.R.托尔金的挚友,他就是在世界上拥有数千万追随者的长篇幻想小说《指环王》的作者。托尔金曾在他的作品中提出了一个“第二世界”的理论,即第一世界是神创造的世界,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那个世界。而人们不满足第一世界的束缚,用“幻想”去创造一个想象的第二世界。这个第二世界,所有的一切则都是以一种看得见的“真实”形象建构起来的。作为托尔金的同行,路易斯是“第二世界”理论的积极的支持者和追随者,可以这样说,《纳尼亚王国传奇》是路易斯对托尔金“第二世界”理论的一次伟大实践。

有意思的是,路易斯在写作《纳尼亚王国传奇》时,并不是按照现在的七本书的排列顺序完成的,(即《魔法师的外甥》、《狮王、女巫、魔衣橱》、《能言马和王子》、《凯斯宾王子》、《“黎明踏浪者”号远航》、《银椅》、《最后之战》)而是先写了《狮王、女巫、魔衣橱》(1950年),然后是《凯斯宾王子》(1951)、《“黎明踏浪者”号远航》(1952年)、《银椅》(1953年)、《能言马和王子》(1954年),最后,一直到了1955年,才倒回来写了现在的第一部《魔法师的外甥》,1956年完成最后一部《最后之战》。这是因为,路易斯在写《狮王、女巫、魔衣橱》时,并没有写续篇的打算,但没想到竟受到了读者们空前的喜爱,于是便一发不可收拾,竟写出了一部工程浩大的“纳尼亚王国”的编年史。所以,《纳尼亚王国传奇》七本书独立成章,你可以分开阅读,也可以合在一起读,如果合在一起读,就像有人曾经说过的那样:“如果把七册并在一起读,就会感到这是一部一气呵成的故事。如同我们仰望天空,先是零零碎碎的一颗颗的星星,看着看着,就汇集成了一个星座的形状。纳尼亚王国有仅属于自己的太阳、月亮和星星……”

虽然《纳尼亚王国传奇》全书透露出一种对基督教的虔诚,但毕竟还是被全世界的孩子们狂热地接受了,而且它还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品。有评论家说它是:被唤作幻想小说的作品,在它前后都曾经出现过,但只有它和《指环王》成了幻想小说的里程碑似的作品。
创作纳尼亚最终不仅仅需要创造力,它还需要强大的计算机功能,需要全世界最富于创新精神的顶尖特技公司的努力,以便利用数字技术使另外一个世界的面貌和它的另类生物得到更好的表现。 “这是一个有着众多奇异生物的故事,”亚当森说,为了使最后决战显得场面宏大,一共出现了两万个动物角色。所有这些角色都由计算机完成,尽管它们采用的方法不尽相同。有些动物始终采用电脑合成特技技术,有些是电脑合成加上真人实景。拿半人半马怪来说,它的上半部分是人身,下半部分是电脑生成的马的下肢;而水獭则完全由计

算机生成。最终目的是使所有元素有机地溶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和谐的世界,带给观众以百分之百的真实感。” “《纳尼亚传奇》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特技电影,”制片人马克·约翰逊补充道,“我们在创作它的过程中同时启用了世界上三家规模最大,创作能力最强的特技公司:节奏和色彩公司(Rhythm & Hues)、索尼影像工作室(Sony Pictures Imageworks)、工业光魔公司(ILM)。” 该片制作人最初请了几家特技公司“试听”不同的角色,就如同挑选演员一样。约翰逊解释道:“我们先提出一个角色,比如说水獭先生,然后要求5家不同的特技公司在没有任何标准可循的前提下试着做出角色的动画效果,我们就是这样为影片挑选最佳特技公司的。” 负责这项工作的是特技监督迪恩·莱特,他是参加过《指环王》二集和三集拍摄的专家。同莱特合作的还有节奏和色彩公司的比尔·威斯登霍夫、索尼的吉姆·伯内和工业光魔公司的斯科特·法拉尔,他们为影片创作了大约1000到1400个电脑合成动画镜头和影像。据导演亚当森讲,“实际上所有镜头和场景都经过视觉特技修饰。”最后大约有1000多人参加了特技拍摄工作,三家特技公司为影片拍摄了大量的特技资料。新近制作完成的图像资料可以由各家特技公司在布置音乐会时彼此共享,从而使其场景效果越来越丰富多彩。 索尼影像工作室负责利用电脑合成技术表现水獭先生并制作狼群,它们必须达到相片质量的真实感,能够在某些场景中和一些真正的动物天衣无缝地混合在一起。与此同时,节奏和色彩公司正在精心构造阿斯兰那优美健壮的肌肉组织;而工业光魔公司则在调整半人半马怪走路的姿态。接下来各家公司可能会调换角色,为创作伟大的纳尼亚贡献各自的力量。“每个元素的制作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使每一个动物角色和真人演员在一起时都绝对真实可信,”莱特总结道。 最后,包括从场景和设计直到常规特技和数字特技在内的所有电影元素都将合成到那个最具有挑战性的镜头中,也就是阿斯兰和白女王的军队为纳尼亚进行的决战。安德鲁·亚当森构思了一个场面宏大的场景,银幕上会同时出现两万个角色,这个场面主要是靠他自己想象出来的。“小说中对这场战争的描写只用了一页半的篇幅。刘易斯的描述非常简单,只是一些‘你们应该在那里‘之类的话,但是在我的想象中这却是一场半人半牛怪、半人半马怪以及农牧神和森林之神之间的一场令人不可思议的大战。我们必须表现这场战争,表现这场举世无双前所未有的战争,“这位导演说道。 这些场景是在新西兰的羊群山车站(Flock Hill Station)拍摄的,它座落在一片崎岖的高原上,可以看到白雪覆盖的远方山景。影片中的演员以及数百名群众演员身穿维塔公司和KNB公司制作的奇异服饰,表演这场为纳尼来的未来所进行的战争。后来,为了把战斗者变成数十万之众并且能够分别控制每一个角色的移动和动作,节奏和色彩公司使用了曾经为《指环王》制作出宏大战争场景的全新软件,那种智能化软件被称作“巨型(Massive)”。“我们每次出现在银幕上的生物种类都有二三十种,每一种都有自己的特点,比如如何跳跃、跑动、走路、移动和打斗,”迪恩·莱特说道。“把它们做得逼真可信的确是一种非常大的挑战,但是通过计算机仿真,你完全有可能把它们做得要多像有像。” 最后决战结束之后,安德鲁·亚当森知道他的纳尼亚终于从孩子们的狂热想象中走上了银幕。“拍摄这部影片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过程,无论从各方面来讲都是如此,”亚当森最后总结道。“首先它在技术上难度很高,包括特技效果和数字创作;同时从制片角度讲难度也非常大,包括规模和设计;让4个孩子做主角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不过我认为最不容易的是拍摄这个人见人爱的故事所要承担的责任。对纳尼亚抱有想象和憧憬的至少有三四代人,他们的数量更是无法计算,要把它展现出来的确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但这正是我们决心要做的事情。

⑤ 求一部新电影的名字

电影《通缉令》,女主演是安吉丽娜朱莉。

更多中文片名:
追击手
通缉犯
杀神特工.....香港译名
刺客联盟.....台湾译名
更多外文片名:
Recherché.....Canada (French title)
Wanted - Scegli il tuo destino.....Italy
Wanted - Se busca.....Spain
Wanted: Choisis ton destin.....France
Особо опасен.....Russia
Procurado, O.....Brazil
Se busca.....Venezuela
Trazen.....Croatia
Wonteddo.....Japan
Tagaotsitav.....Estonia
影片类型: 惊悚 / 动作
片长:USA:110 min
国家/地区: 美国
对白语言: 英语
上映时间:2008年在英国首映,之后在美国上映。分别于7、8、10月份在中国台湾、香港、内陆上映。
色彩: 彩色
幅面: 35毫米胶片变形宽银幕
混音: 杜比数码环绕声 / DTS / SDDS

电影《通缉令》演职员表
导演 Director:
提莫·贝克曼贝托夫 Timur Bekmambetov
编剧 Writer:
Michael Brandt ....(screenplay) &/(story)
Derek Haas ....(screenplay) and/(story)
J·G·琼斯 J.G. Jones ....(comic book series)
马克·米勒 Mark Millar ....(comic book series)
克里斯·摩根 Chris Morgan ....(screenplay)
演员 Actor:
安吉丽娜·朱莉 Angelina Jolie ....Fox
摩根·弗里曼 Morgan Freeman ....Sloan
詹姆斯·麦卡沃伊 James McAvoy ....Wesley
科曼 Common ....The Gunsmith
克里斯·帕拉特 Chris Pratt ....Barry
马克·沃伦 Marc Warren ....The Repairman
特伦斯·斯坦普 Terence Stamp ....Pekwar
托马斯·克莱舒曼 Thomas Kretschmann ....Cross
Kristen Hager ....Cathy
David O'Hara ....Mr. X
康斯坦丁·哈宾斯基 Konstantin Khabensky ....The Exterminator
Dato Bakhtadze ....The Butcher
Lorna Scott ....Janice
Sophiya Haque ....Puja
Brian Caspe ....The Pharmacist
Mark O'Neal ....Co-Worker
Bridget McManus ....Check-Out Girl
Brad Calcaterra ....Assassin Max Petridge
Scarlett Sperto ....Young Fox
Bob Ari ....Man in the Limo (uncredited)
Julia Copeland ....Driver (uncredited)
Larry Nazimek ....Driver (uncredited)
Mike Whyte ....Businessman (uncredited)

电影《通缉令》剧情
2008年,是新一代人膜拜新一代英雄的时间转折点,忘掉社会使命,忘掉所谓的道德与责任,只需记住一个名字:韦斯利·吉布森。
剧照(韦利斯)詹姆斯·麦卡沃伊饰 韦斯利刚刚步入25岁的黄金年龄,然而对于一个生来就喜欢逃避现实的人来说,他的生命却已经到了混吃等死的最后阶段。不过在性格与偶然性铸就的人生当中,很多现状,都是他自己一点一滴亲手促成的……简而言之,韦斯利非常讨厌自己正在面对的境地,因为这样的生活让他充满了失败感:在单位,韦斯利的大块头老板几乎每小时都会辱骂他一番,已经把折磨他当成了人生的一大乐事;回到家中,韦斯利那堪比性感尤物的女友,却又把他当成虚无的空气一样视而不见。每一个人都相信,像韦斯利这种闲散的懒鬼,最终的结局只会是一事无成,最最糟糕的是,就连韦斯利本人也这么认为,在他看来,生命的意义就是消磨时间,等待死亡——直到他遇到了一个名叫福克丝的女人,所有的一切都改变了。
剧照(福克斯)安吉丽娜·朱莉饰 韦斯利一直以为自己的亲生父亲早在他出生那会儿就已经去世了,然而事态全然不若他想得那般简单,福克丝为他带来了真相:他的父亲于昨天被人谋杀,而她奉命带韦斯利回去,完成他父亲未竟的事业……福克丝身上所散发出来的致命吸引力,让韦斯利毫不犹豫地跟随她加入了“互助会”,一个存在了几个世纪的秘密社团组织,并在那里接受训练,释放隐藏起来的能量,为父亲的死复仇——原来,杀戮的本性在他的血脉当中早已经如此根深蒂固了。就在福克丝教会韦斯利如何开发像闪电般快速的反应能力和成果显著的敏捷性时,他也发现这个组织一直秉承着一个古老且牢不可破的信念:贯彻执行由命运赋予的死亡命令,杀一人,救千人。
在一群技艺高超、才华横溢的导师的指点下——包括“互助会”中像谜一般高深莫测的领袖斯隆,韦斯利开始深深着剧照迷于自身被开发出来的强大潜能,但渐渐的,他也意识到这些危险的“同伴”背后隐藏着的是肉眼看不到的秘密,尤其是执行刺杀任务的时候,当初的高贵与纯粹也荡然无存。纠结在被新进开发的英雄主义和复仇的愤怒当中,韦斯利将会学会一件任何人都没办法教会他的事实: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苏格兰青年莱斯(詹姆斯·麦卡沃伊饰)遇到了麻烦事。他有一个令人生厌的老板和一位经常忽视他的女友,直到他遇到了杀手福克斯(安吉丽娜·朱莉饰),一切都发生了变化。紧接着,莱斯的父亲就遭到了谋杀,福克斯招募他加入进了一个名叫“兄弟会”的秘密组织,这个组织能够激发人的潜能。但实际上,“兄弟会”并没有人们想像的那么简单……
[编辑本段]电影《通缉令》幕后制作
漫画改编电影
酷毙了、独一无二、经验丰富、冷嘲热讽、充满创造精神、电影天才——这些词汇都可以用来形容近几年在美国主流电影业迅速占据了一席之地的俄国导演提莫·贝克曼贝托夫,正是因为他那已经突显出来的超越常人的惊人想象力,才让这位来自于哈萨克的古里耶夫人最终可以在美国拍摄他的第一部英语作品——《通缉犯》。与他共同合作的,既有精明多谋的制片人,也有星光灼灼的大卡司,但最重要的,还是这一切都是在好莱坞占据着重要地位的环球公司的庇护下完成的。
工作照 在介绍《通缉犯》的灵感来源之前,简单了解一些背景细节也是必须的:2004年,由提莫·贝克曼贝托夫执导的《守夜人》公映之后,在电影工业中掀起了一波接着一波的涟漪,不仅仅是俄国本土,还殃及到了好莱坞这块电影圣地。《守夜人》的预算只花了很少的180万美元,可光是在俄国的票房,就超过1600万美元了——这个数字已经超越了一直位居俄国电影票房榜首的《魔戒首部曲:魔戒现身》。而《守夜人》的续集之作《守日人》,则是于2006年初在俄国上映的,影片再一次以极低的预算420万美元成为人们争相追捧的对象,本土票房也是一路飘红,收获近4000万美元。
与此同时,美国方面,马克·普莱特电影制作公司的几位制片人则正在接洽漫画作家马克·米勒和J·G·琼斯,就他们共同创作的系列漫画《通缉犯》展开了商酌,并在第一时间发现了漫画中所讲述的那个黑暗且有创造力的传奇故事,拥有着巨大的电影潜能。不过,漫画被改编成电影之后,为了迎合媒介的转变,其主题方面就会需要一个不规则的改变,这源于原著还关注了一伙拥有超能力的反派人物,他们共同将世界分裂成了几个小派系,争斗从没有间断过……确定了目标之后,制片人开始寻找拥有足够的创新能力的电影人来为影片做导演,他们一致认为,《通缉犯》被改编成电影后,需要工作照的是一个具有能够打破常规限制的勇气和天分的掌舵人。这个人选,在制片人看过《守夜人》之后,随即浮出了水面,他们想当然地认为,那样少得可怜的预算,提莫·贝克曼贝托夫都可以创造出充满了华丽视觉享受的动作电影,当他手中有了更多可以调动的预算资金时,肯定也能够更加地游刃有余释放他作为一名电影人充满活力的观点和对黑暗元素的独特感知,而且将会交于他手中的,不仅仅是一部拥有着巨大的素材资源做后盾的改编作品,其背后还有一家规模很大的电影公司做支撑呢。
制片人马克·普莱特对此阐述了自己的看法:“观看提莫·贝克曼贝托夫的影片,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独特体验,他所采用的视觉语言是如此地奇异、显著,让人瞠目结舌的同时又激动万分。贝克曼贝托夫在他的作品中灌输的是一种你没办法忽视的电影声音,我希望他的这种难能可贵的能力可以让原著漫画系列在大银幕上迸射出全新的光彩和能量,我们都期待着他可以带给我们一个刺激、有实际意义、很容易得到观众的理解的优秀作品。”
风格化的黑色幽默
一直以来,吉姆·莱姆利都是提莫·贝克曼贝托夫的忠实拥护者,而今他终于有机会以制片人的身份加盟到他的作品《通缉犯》中,莱姆利说:“从第一版剧本的完成到影片的开拍,这中间差不多花了我们两年的时间。在我们看来,改编作品都需要一个方向正确的出发点,那就是如何从原著中完美地提炼出符合大银幕的故事观点,然后再通过胶片独有的光电效应,将画面提升至一个舒适的水平线之上——因为即使原著漫画已经描述出了怪诞和奇异的风格,但谁也没办法保证同样的东西在电影中能够产生一样的效果。”
剧照 不对,对于提莫·贝克曼贝托夫已经在之前的作品中所展现出来的独一无二的视觉特技,吉姆·莱姆利还是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信任之情的,他接着说:“你可以把包括贝克曼贝托夫在内的三个人放在同一个房间里,给他们同样的摄像机去拍摄同一个画面……只有贝克曼贝托夫,能够带给你一种与众不同的惊叹与震撼。”
对于自己在视觉、画面以及想象力上的看法,提莫·贝克曼贝托夫的评论是:“那种感觉就好像有100个不同的想法全部塞在我的脑袋里,每一个都在互相搏斗、推搡,想从中挣脱出来……我想可能正是因为如此混乱的‘脑思维’,才成就了一个全新的电影风格,里面包含了一些人们以前从未见过的东西,我希望能够引导着观众真正走入到故事中去,与里面的角色一起欢笑、一起悲伤,而不是作为一名看官单纯地坐在那里观望。”
确实,提莫·贝克曼贝托夫就是拥有一种神奇的力量,通过创造一种充满奇幻的现实主义,让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具备了鲜明的特色——至少他认为每一部华丽、以幻想为主的动作电影,都应该是从现实主义的基础出发的。作为一名导演,贝克曼贝托夫特别注意细化了自己手中能够掌握的所有故事元素,因为他必须确保自己牢靠的信念能够融入到影片的每一个场景之中,贝克曼贝托夫表示:“虽然《通缉犯》是我的第一部英语作品,但它和我之前执导的影片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只要想着如何和观众建立交流即可。我要尝试着挖掘他们的喜好,然后制作一部对于他们来说真正的好作品,让他们知道我其实对讲故事非常在行。”
剧照 提莫·贝克曼贝托夫在电影的制作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以及扭曲的风格,随着他进驻美国电影工业,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变和提升,制片人马克·普莱特补充道:“贝克曼贝托夫为《通缉犯》带了一种强有力的讽刺效果,就像他之前所有的作品一样,不是通过那种愚蠢且覆盖面很广的方式,而是借用了黑色幽默进行铺垫和延伸,不间断地打磨出了隐藏在言谈举止中的真诚。他带给影片的,是讽刺味道十足的冷幽默,无论是从叙事角度还是视觉风格,都赋予了《通缉犯》一种与众不同的氛围。”
好在黑色幽默本来就是原著漫画所遵循的素材来源之一,在过去的10年里,这套由马克·米勒和J·G·琼斯共同创作的系列漫画已经成为独立领域中最为畅销的作品之一,就连所有参与到影片制作的电影人,对漫画的原作者也都怀有着难以压抑的崇敬之情。
[编辑本段]电影《通缉令》花絮
·俄国导演提莫·贝克曼贝托夫的第一部美国电影。
·最初的时候,原著漫画是由出版商Top Cow Proctions发行的,作者也只有马克·米勒一人而已。
[编辑本段]电影《通缉令》精彩对白
Sloan: It a choice, Wesley, that each of us must face: to remain ordinary, pathetic, beat-down, coasting through a miserable existence, like sheep herded by fate, or you can take control of your own destiny and join us, releasing the caged wolf you have inside. Our purpose is to maintain stability in an unstable world - kill one, save a thousand. Within the fabric of this world, every life hangs by a thread. We are that thread - a fraternity of assassins, weapons of fate. This is the decision that lies before you know: the sheep, or the wolf. The choice is yours.
斯隆:韦斯利,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要面对的选择--你是想继续在悲惨的生活中品尝平凡、可悲和沮丧,就像是被命运驱赶到一起的羊群?还是加入到我们的行列,释放囚禁在你内心深处的狼性,将宿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我们的使命就是在这个不甚稳定的世界中维持住平衡:杀一人,救千人。因为这个世界的组成与构架,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悬于一线,所以我们就要成为那根线,我们的“互助会”注定充满了刺杀和武器,在你真正做出决定之前,这是一个选择,成为羊,还是狼?由你自己拿主意。
Fox: I knew your father.
Wesley: My father died,
[pause]
Wesley: the week I was born.
Fox: Your father died yesterday in the rooftop of the Metropolitan Building. He was one of the greatest assassins who ever lived. And the other one is behind you
[shoots]
福克丝:我认识你的父亲。
韦斯利:我父亲早就死了……
(停顿)
韦斯利:在我出生不到一周的时候。
福克丝:你的父亲是在昨天死去的,地点是大都会大楼的屋顶上。他的真实身份是现存的最伟大的暗杀者之一,至于另一个,就在你身后。
(开始射击)
Sloan: Welcome... to the Fraternity. This gun you're holding belonged to your father, he could conct a symphony orchestra with it.
斯隆:欢迎……加入“互助会”,你正拿着的枪本来属于你的父亲,他甚至能够用它制造出有如交响乐的美妙声音。
少儿不宜,你可能看不到的六个镜头:
血腥场面
动作片哪会少得了血腥场景?韦斯利加入刺客联盟,经历各种魔鬼训练,场场见血,幸好片中有种神奇泡浴,能够刺激血液细胞,加速伤口愈合,无论什么创伤都能在几小时内恢复。然而这疗伤圣水终究不是万能的,被韦斯利误伤的一名联盟成员依然大量失血而亡。
被删指数:★★
尸体作靶
这个场景是否让你想起《第六感》?而这里的尸体可不是凭空冒出来,她们被用来当作刺客联盟成员练习射击的枪靶。面对如此不人道的行为,韦斯利提出了抗议,而福克斯一言不发便一枪射向他身后的女尸,把韦斯利吓个半死。
被删指数:★★
快刀剁手
刀对于刺客来说可不是三餐时用来切食物这么简单,它方便藏匿,锋利无比,而且永远不用担心用光子弹,它无情而便捷,特别适合近距离攻击。片中教给韦斯利的这些知识的大胖子一把将刀插进他的手,这样暴力的场面,实在容易给发育期的青少年儿童造成阴影。
被删指数:★★★
嘿咻嘿咻
其实不管暴力成分有多少,性爱内容才始终是引进大片的大忌所在。而这部R级影片开场不久就出现了一场在桌上进行的嘿咻嘿咻,可惜这场戏的主角不是朱莉和麦卡沃伊,自然看点颇低,但无奈又拍得露骨非常,实在是浪费人力资源,当删当删。
被删指数:★★★★
热血爆头
“我的子弹会转弯”,片中的神射手们可谓是个个都百发百中,然而杀人其实不是他们在银幕上的目标,如何耍帅才最重要。于是枪枪爆头在片中简直成了这帮人的大爱好,然而当片中除了弧线还是弧线,除了爆头还是爆头,始终抓住这点不放,后来便已缺了激情。
被删指数:★★★★
背部全裸
在预告片中惊鸿一瞥的朱莉出浴戏勾起了不少影迷的胃口,短短几秒钟的镜头,其吸引力却不亚于片中其他任何一场枪战戏。不知当大银幕上背部全裸的朱莉秀出她从臀部到颈部的纹身时,有多少人心里会暗自祈祷放映机突然卡住?
被删指数:★★★★★

⑥ 前几年看过施瓦辛格一部超级搞笑电影,忘记叫什么名字了能帮忙想一下吗

他的所有电影
1。大力神
2. (1973) 挥手离别
3. (1976) 饥饿生存
4. (1977) 健美之路
5. (1979) 恶棍 此片DVD由哥伦比亚三星(Columbia/Tristar)发行。市面上曾经有VCD
6. (1979) 残酷的猎杀
7. (1982) 野蛮人柯南
电影曾译为,“王者神剑”、“霸王神剑”,是阿诺德成名之作。该片的成功之处就是塑造出了一位长发飘飘、手握长剑的游侠。阿诺德这种“银幕大英雄”的基调从此片开始确定,并逐步走进了干家万户。影片根据一部著名的传奇小说改编。阿诺德依靠的还是自己一身雄健无比的肌肉,他饰演了一位远古时期的勇士。无父无母,孤身长大,但上苍赐予了他过人的天赋和无穷的力量。在漂泊生涯中遇上了一位来历相当神秘的长者,这位智慧化身的人物带领“科南”学习武艺。学艺出师后,这个貌似野人的勇士独自闯荡江湖,战胜了野兽、荒蛮部落和女巫的魔法。在一次与女巫的惊险相遇之后,“科南”夺得了一柄威力神奇的巨剑,这柄剑是古代英雄用来战胜恶势力的“王者之剑”。“科南”手持“王者之剑”走上了一条维持正义的侠客道…… 这个片子中央电视台以前播过,看下来还真有点热血沸腾的感觉。

8. (1984) 毁灭者柯南
野蛮人柯南的续集,较上集平庸,续集的一贯作风。不过阿诺的表现相当卖力,这位他赢得了主演影片《终结者》的机会。该片DVD由环球(Universal)发行。
9. (1984) 终结者
施瓦辛格的代表作之一。这部电影被《时代》周刊评为1984年十部最佳影片之一。在影坛火爆并不在乎你是否一直在演好人,如果你能把一些反派角色演到家,像杰克·尼科尔森、德尼罗那样出神入化,人们或许会更加热爱你。以阿诺德此时尚未成熟的演技来讲,去演一位主要以动作、凶杀为特征的坏蛋的确是最佳选择。果然,《终结者》里那个无坚不摧、穷凶极恶的魔鬼终结者令阿诺德·施瓦辛格大红大紫,一跃成为好莱坞动作片演员中的佼佼者,声威直逼当时如日中天的“兰博”史泰龙。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的确找对了人。《终结者》在1984年的票房纪录上排名第二、仅次于《第一滴血》。

10. (1985) 红发女索妮娅
影片讲的是独裁的姬蕊为了在蛮荒世界称王,杀死了桑妮娅的姐姐,桑妮娅决定以神剑推翻姬蕊,在凯利多的保护下,桑妮娅一路化险为夷……该片还未推出DVD。

11. (1985) 魔鬼司令
该片又译为“独闯龙潭”。这部电影是施瓦辛格第一次以现代战士角色出镜,并且奠定了他的这一现实人物形象。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肌肉,力量,打不死的特性在他身上再次体现。
影片描述阿诺德·施瓦辛格饰演的军方特种部队首领,率领一群厉害的组员深入南美丛林中搜索一架坠毁的直升机,不料一头身体透明的外太空怪物将组员逐一杀害,最后剩下阿诺一个人跟怪物展开斗智斗的殊死战。全片大部分篇幅只是拍摄一群人在森林中跟一个不可捉摸的神秘怪物互相缠斗,但看来相当紧张刺激,主要归功于导演经营恐怖悬疑气氛得法,而透明怪物的特技亦处理得出色,使这部科幻动作片在视觉效果上显得别具有吸引力。

12. (1986) 不公平的待遇
又名《魔鬼杀阵》,影片由拍摄过《血肉战场》的约翰·艾尔文执导。阿诺饰演一位前FBI特工,影片中充满了肌肉和血腥,是典型的阿诺电影。

13. (1987) 铁血战士
也被称为铁血战士2,因为前一部Commando被译为铁血战士1(翻译真是太乱了!)。该片DVD由时代(D9+D5),D自1区DTS特别版应属当前最佳。

14. (1987) 威龙猛将
这个电影在电视上放过无数遍了, 又名“过关斩将”,施瓦辛格成了一位未来世界的警察,因拒绝执行当局的命令向一群手无寸铁的难民开枪而被捕。之后被迫参加了一个叫做“过关斩将”的游戏,他必须面对数位装备精良的杀手的挑战,最终只有一个人能够活下……想必情节大家也都清楚了。这个片子我当初在影院看的时候只有小学二年级吧,当时是很震撼的(人小不懂事)。阿诺给我的映像是极其深刻的,猛将!

15. (1988) 红场特警
16. (1988) 龙兄鼠弟
阿诺在银幕上总算站稳了根基,他的票房号召力直线上升。在影坛奋斗了近10年,找到了一条安稳的戏路,既可以保证自己的明星地位,又能赚大钱。可是他根本就不安于现状,对他来讲,只有不断进取,才有生活的乐趣。于是他开始游说电影公司让他去演一部喜剧,因为他明显地感觉到了自己演技在增长,完全有能力拓宽戏路。这种急骤的转型有着很大的市场风险,公司当然不会轻易答应。但阿诺德毫不气馁,主动提出不要片酬,只收分红,电影公司才应允让他主演《龙兄鼠弟》这部喜剧。
在导演伊万·雷特曼与谐星丹尼·德维多帮助下,《龙兄鼠弟》成为一九八八年暑期第一大片。恢谐生动的表演与妙趣横生的剧情结合在一起,让人们惊喜地发现了阿诺德的另一面,是阿诺很成功的作品之一。此外,剧中有一幕很有意思,即阿诺德站在史泰龙的一张海报前,很轻蔑地挥了挥手。虽然整个八十年代的动作片一直是史泰龙与施瓦辛格在斗法,但在阿诺德戏路大开之后,史泰龙只能望尘莫及了。影片说的是研究遗传学的科学家们“制造”出了一对孪生兄弟:一个集中了人类所有的优点,另一个集中了所有的缺点。二十多年后,两兄弟在不同的地方长大成人。优秀的弟弟(施瓦辛格)来到纽约找哥哥(丹尼·德维多),发现哥哥陷入了被黑社会追杀的险境。这个从未接触过都市文明的弟弟一边帮兄长对抗黑社会,一边积极地学习着各种在现代都市立足的技能:架车、电脑操作、信用卡使用等。最终骨肉亲情感动了那个恶习多多但良知未泯的兄长,两兄弟携手战胜了黑社会、并且还获得了纯真感人的爱情。

17. (1990) 宇宙威龙
施瓦辛格在动作片领域里佳作不断,与荷兰著名导演保罗·范霍文合作的科幻英雄片《宇宙威龙》不仅以场面宏壮、气魄非凡著名,而且还捧红了另一位演员——莎朗·斯通。影片讲述了一个美国政府特工(施瓦辛格饰)丧失了记忆,经过一系列刺激才找回了自我。他发现已被人类开发的火星上生存着另一种“人类”:由于缺氧而发育不完整的人类。他来到了火星,与畸形人协力打败了妄图统治火星的霸权势力。这部电影英文原意为“全面回忆”,拍的是这个英雄在与自我、与敌人的斗争中怎样找回自己的记忆。该片的特技在当时的好莱坞首屈一指,成功地将电脑影效和数码音响引入电影制作,有极高的观赏性。

18. (1990) 幼儿园警探
在《龙兄鼠弟》大获全胜的基础上,阿诺德趁热打铁,又拍了一部喜剧片《幼稚园特警》。饰演一位在幼稚园卧底的警察,在闹出一大堆笑话之后终于让案情大白,并且找到了爱情。阿诺德的喜剧天分与演技在该片中得到了完美发挥,其中“他被一群孩子困住,气得咧嘴嗷嗷直叫”的形象,已成为了人们心中的经典镜头。从这部电影以后,再也不会有人说阿诺德·施瓦辛格演戏是靠肌肉卖座的了。此时的阿诺德·施瓦辛格走出了初期狭窄的空间,他在好莱坞主流影星中领头羊的地位得到了确定。“史泰龙VS施瓦辛格”之争的答案也就昭然若揭了。

19. (1991) 终结者2:审判日
科幻片的经典之作!许多人的最爱之一!影片投资超过1.2亿美元。依然由上集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执导。影片对于人类的所作所为提出质疑,也是对于现实世界的一种反思,因此影片无论从人文和场面各个角度来说都是十分精彩的,影片共获5亿美元以上的票房收入。自此,好莱坞进入了“施瓦辛格时代”。他不仅在银幕上显露出了超人的力量,更让每个观众感受到了他自身强烈的意志力。另外,出色的声光效果也使得本片DVD成为发烧友试机的必备装备之一。

20. (1993) 雾水总统
21. (1993) 幻影英雄
1993年,这个糟糕的一年来临了。“演而优则导”的阿诺德自己担任制片人,主演《最后的动作英雄》一片,没想到这部投资巨大的影片成为了自己的滑铁卢。尽管制片阵容强大,可是情节混乱,演员配合缺乏默契,而在细节上也处理不当,观众的反响非常冷淡。高高在上的阿诺德从半空中摔了下来,好莱坞嘘声四起。
22. (1994) 真实的谎言
真正的英雄是能够从失败中站立起来的,谁都想象不到在第二年,施瓦辛格就会重振旗鼓,再次和恩师演詹姆斯·卡梅隆合作,并以《真实的谎言》一片将自己的演艺生涯推向另一个高潮。这是施瓦辛格在中国的成名作。影片讲述了一个隐姓埋名的特工Harry怀疑他老婆有外遇,便在暗地里进行调查,无意中发现了一群恐怖分子的大阴谋,他们试图用核弹来威胁政府;又逢爱女被绑架,于是Harry飞身夺救。片中惊险火爆场面比比皆是,特技令人眼花缭乱,情节一环接一环,一气呵成,加之片中很多搞笑场面,此片可以说是好莱坞动作片的经典之作,也是施瓦辛格演技和力量的完美体现,我个人认为本片是阿诺的代表作,是他事业的顶峰!就阿诺个人来说,本片的演出超越了他其他任何一部影片。

23. (1994) 威龙二世
片名又称“孕夫”。经历过失败的施瓦辛格在艺术道路上更加成熟了,他不再轻易去拍片了,而且尽可能地从制片、编导等重要的幕后工作去把握好每一影片的质量。因此他每演一部电影都在加重自己的砝码。与奥斯卡影后汤普逊及丹尼·德维多合作拍摄了科幻喜剧片《威龙二世》,将生化科技的发展与传统理论之间的矛盾摆到了人们面前。一个孔武有力的大男人居然怀孕了,这个故事听起来荒诞不经,但是阿诺德在片中演绎得十分贴切自然,尤其是在他怀孕临产过程中,那种母爱的天性流露得感人至深。这部电影让人们对发展速度超常的生化科学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以戏剧化的方式反映现实社会中的问题,在世界各地得到观众的赞扬,同时,也标志着施瓦辛格的电影正在走向多样化。

24. Eraser (1997) 蒸发密令
施瓦辛格这次在本片中扮演一位美国官方的秘密杀手保镖,人称"毁灭者",真名叫约翰·克鲁格。他的职业就是保护证人,并帮助证人隐埋一切真实身份。该片中,"毁灭者"要保护一名女证人,并为她对一桩武器走私案的内幕很清楚。施瓦辛格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屏幕上展示超级保镖力挽狂澜的英雄气概。影片虽说也属于动作片中不错的作品,特别是鳄鱼馆那张戏。不过阿诺已经开始在走下坡路。

25. (1997) 圣诞老豆
1996年冬天推出的圣诞喜剧片《圣诞老豆》更是充满了温馨动人的节日气氛,在儿童中大受欢迎。这是一部施瓦辛格式的喜剧片。粗心大意的父亲成天忙于工作,为了要给儿子准备圣诞礼物,到了圣诞前夕,猛地记了起来,于是忽忙跑出去买礼物。谁知道一些阴错阴差的故事发生了,在一连串令人捧腹的笑料发生后,父亲终于如愿以偿,回到家里,和儿子过上了一个幸福的圣诞节。这部电影以美国圣诞民歌《一路响叮当》命名,是部典型的节日电影。但施瓦辛格在老套路剧情中,添加进去了许多新的笑料、颇有些推陈出新的效果。

26. (1998) 蝙蝠侠与罗宾
蝙蝠侠系列的第四集。永远不安寂寞的阿诺德,在这部电影里重操旧业,扮演一个大坏蛋“急冻人”。这一次的造型又是那样的恐怖,不仅仅是一个坏人,而且在角色的身上赋予了独特的风格。影片中的冷冻人造型十分炫,可是为了这个造型,阿诺每次化妆时间长达3小时。影片商业性较重,所以并没有得到任何好评,不过作为一部商业片还是相当成功的。

27. (1999) 魔鬼末日
该片讲述了一个一个已退休的警察(施瓦辛格)在一次的工作上枪击的意外后脑海中显现出一名年轻女子——克莉斯汀,杰瑞克决定找到他。而克莉斯汀从小就经常在恶梦中见到一名男子,却不知该名男子与自己的关系。直到一天,有一群神父闯进家门,意图刺杀克莉斯汀,而杰瑞克与伙伴实时搭救,他们才明白原来克莉斯汀是世界末日的关键。于是杰瑞克誓死解救克莉斯汀。故事并不复杂,又是英雄救美的故事,没多大意思,此时阿诺已经没落。

28. (2000) 第六日
《第六日》发生在不远的将来,牛、鱼甚至宠物都可以任意克隆,但克隆人类是非法的。但是有一天当亚当·吉布森(施瓦辛格饰)回到家,却发现一个克隆人取代了自己。他被赶出了家门,更遭的是,阴谋的制造者为了掩盖真相,派出杀手追杀亚当灭口。为了逃生同时也为了重新赢得自己的一切,亚当同神秘的幕后策划者展开了机智的战斗......影片有应景的嫌疑,当时好像正好第一头克隆羊问世吧,不过影评人士对此不削一顾,滥评如潮。不过我认为还是值得一看。

29. (2002) 间接伤害
由于影片涉及到恐怖分子,受9·11事件的影响,原本定于2001年10月档期推迟至2002年上映。影片讲的是消防队员高迪(施瓦辛格)的妻儿在哥伦比亚的一伙恐怖分子的袭击中丧生,他毅然决定孤身一人去哥伦比亚讨回公道。影片场面相当火爆,由《亡命天涯》导演安德鲁·戴维斯执导。个人认为是阿诺《真实的谎言》相对来说较好的作品了。影片依然是个人英雄主义的体现,不过阿诺在毕竟已过半百,伸手不及当年啦。不过阿诺独特的外形和长相,演这类影片依然是驾轻就熟。影片共得到6700万美元的票房收入,比起前两部作品强多了,我们似乎又看到了当年阿诺的影子。

30. (2003) 终结者3:机器的反叛
由阿诺·施瓦辛格主演的《终结者3:机器的反叛》于今年7月2日正式上映,由曾执导《U-571》的好莱坞新锐导演乔纳森·莫托执导,成本高达1.7亿美元。施瓦辛格更创下3000万美元的片酬新高。虽然施瓦辛格今年已经步入55岁,但并未显出老态,依然和从前一样英勇彪悍,而且最终并未让人太过失望,已经由公司将《终结者4》提上拍片议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