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百科 » 带着一身的尘埃是什么电影
扩展阅读
日本被警察丧尸追的电影 2025-09-17 02:34:16
为奴十二年印度电影 2025-09-17 02:25:27
小电影的中出是什么意思 2025-09-17 02:22:34

带着一身的尘埃是什么电影

发布时间: 2024-07-09 12:51:33

⑴ 王杰的英雄泪歌词写的是什么意思

作词:王杰

作曲:陈大力

歌词:

云里去风里来带着一身的尘埃

心也伤情也冷泪也干

悲也好喜也好命运有谁能知道

梦一场是非恩怨随风飘

看过冷漠的眼神

爱过一生无缘的人

才知世间人情永远不必问

热血在心中沸腾

却把岁月刻下伤痕

回首天已黄昏有谁在乎我

山是山水是水往事恍然如云烟

流浪心已憔悴谁在乎英雄泪

英雄泪

这是王杰自己写的一首歌,包含了他的人生经历,艰辛坎坷,还有很多的无奈,有积极也有消极的心情,是王杰的人生写照。也许是他自身经历的原因,总之,可以觉得能把每首歌都唱得那么有感情,让人不禁沉醉其中。

(1)带着一身的尘埃是什么电影扩展阅读:

《英雄泪》收录于1992年《英雄泪》专辑,由飞碟唱片于1992年07月06日发行。歌曲的粤语版为《封锁我一生》。

王杰(1962年10月20日出生),为港台知名的创作型歌手、演员。1991—1994年台湾四大天王之一。1993年移民加拿大,1997年返港,并继续创作音乐作品。代表作有歌曲《英雄泪》、《说谎的爱人》、《冰冷的长街》;专辑《故事的角色》等。出演过电影《至尊无上2之永霸天下》。

⑵ 谁能简单说一下电影《蜜月中的离奇冒险故事》(茶花女)的故事情节

巴黎蒙马特公墓的一个偏僻的角落。这里有一座白色大理石砌成的坟墓,同它四周的那些设计精巧、风格别致的各式墓冢相比,这座墓的外观显得简朴而又单调。不过引人瞩目的是,在它的右侧上方镶嵌着一个透明的塑料小盒子,里面放着一束人工制作的茶花。墓的两侧刻着相同的一句碑文:“阿尔丰西娜·普莱西(1824.1.19—1847.2.3)安眠于此。深切怀念你”。
无论是在法国还是中国,如今知道阿尔丰西娜·普莱西这个名字的人也许为数并不太多,但是读过《茶花女》这部作品、了解《茶花女》这个故事的却大有人在。而阿尔丰西娜·普莱西就是举世闻名的法国文学名著《茶花女》中的女主人公玛格丽特·戈蒂埃的原型人物,那个动人的、催人泪下的茶花女的爱情故事,就是根据她的经历演化、创作出来的。
(一)
阿尔丰西娜·普莱西在这个世界上只生活了二十三个年头,但人们可以说她既尝遍了生活的辛酸凄苦,也享尽了人间的奢华逸乐。然而她却始终是一位不幸的姑娘,在她短短的二十多年的人生历程中,她从未得到过真正的幸福。阿尔丰西娜·普莱西出身微贱,这位诺曼底姑娘家里祖祖辈辈都是贫苦的农民,她的母亲是一位心地善良、克勤克俭的农妇;父亲是一位不务正业的农村巫师。也许是由于生活的艰难,她的父亲性格古怪,脾气暴躁,在家里终日打骂妻子。妻子不堪忍受丈夫的虐待,被迫离家出走,去给一个有钱人家做帮工,后来又跟着这家主人离开了法国,到瑞士去谋生。而这时,阿尔丰西娜·普莱西尚不满十岁,但是她的父亲已经让她到农庄里去干活了。
从现有的资料中,我们知道阿尔丰西娜大约在十五岁的时候离开故乡来到巴黎。有人说是她母亲的一位亲戚帮助她离开诺曼底的,也有人说是她的父亲把她卖给了一帮波希米亚人,而这帮四海为家的流浪汉又把她带到了巴黎。不管怎么说,阿尔丰西娜·普莱西来到了一个新的天地,开始了一种新的、却依然是不幸的生活。她起先在一些店铺里打工,过着清贫的日子。然而,聪明的阿尔丰西娜很快地发现,她虽然一贫如洗,却拥有一笔非常可观的、得天独厚的“资本”,那就是她的美貌。这位具有稀世姿容的少女开始涉足巴黎各大跳
舞场,并立即成为那些公子哥儿、阔老阔少们竞相追逐的目标。她结识了不少男友,也做过普通商人的情妇,后来又同一位非常阔绰的时髦青年同居了一个时期。这位年轻人就是日后的德·格拉蒙公爵,在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还曾一度出任外交大臣。虽然这位花花公子当时的地位尚未如此显赫,但他已经是巴黎社交界上的一位极为活跃的人物。正是靠着他以及像他这样一类人物的“提携”,阿尔丰西娜·普莱西大踏步地跨进了巴黎的上流社会,并很快地成为巴黎社交场上的一颗耀眼的明星。那些王公贵族、百万富翁们纷纷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争先恐后地为她一掷千金,提供豪华住所,购买各色珠宝,并满足她的一切欲望。而她则来者不拒,巧为周旋,以她的容貌和肉体为代价,换来了无比奢华的生活。她不仅彻底摆脱了穷困,而且似乎也同贫贱的往昔一刀两断了,她改换了名字,昔日的阿尔丰西娜·普莱西变成了如今的玛丽·杜普莱西。
玛丽·杜普莱西无疑是一位天资出众、聪颖过人的姑娘,她不仅具有艳丽的姿容和轻盈的体态,而且风度雍容大方,谈吐高雅不俗。凡是同她接触过的人,都惊奇地发现她在社交场合里始终表现得仪态庄重,对应机敏,从未流露出丝毫的庸俗和浮夸。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同社交场上的其他女性相比,玛丽·杜普莱西具有相当广博的知识和较深的艺术修养。
她在同客人们谈古论今,点评某些文学、音乐、绘画以及其他门类的艺术作品时,往往会出人意料地发表出一些独到的见解。许多人对此感到困惑不解,像她这样一个出身贫寒、从未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正规的学校教育的风尘女子,何以会具有如此端庄凝重的气质和不同凡俗的教养?这个答案直到玛丽去世以后才为人们所发现。人们在清理她的财产时看到她的书房里摆满了诸如拉伯雷、莫里哀、卢梭、夏多布里昂、雨果、大仲马、拉马丁、缪塞以及
塞万提斯、拜伦、司各特等许多著名作家的作品,可见玛丽·杜普莱西是一位勤于读书,善于思考的姑娘。倘若命运为她提供某种机遇的话,她是完全可能走上另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成为一个颇有出息,颇有成就的新女性的。这也多少能够说明为什么当时法国的许多著名的作家、诗人、画家、音乐家都倾心仰慕她,并千方百计地设法同她交往,这些人在玛丽死后还写下了许多纪念的文章,其中充满了对她的赞美和怀念。可见,在玛丽·杜普莱西身上的确具有某种独特的魅力,而这种魅力是那些仅仅脸蛋漂亮的姑娘难以具备的。
但是玛丽·杜普莱西不过是一个风尘女子,她有过许多情人,其中有两个人应该引起注意。一个是一位年过半百的俄国老人德·斯塔凯尔贝克伯爵,他是一位老外交官,曾经做过俄国驻维也纳大使。据说他之所以喜欢玛丽是因为后者很像他的一个去世不久的女儿,他是以父亲待女儿的深情去爱玛丽·杜普莱西的。这显然是无稽之谈,事实上这位伯爵是一位情场老手,他“爱”玛丽当然是为了她美貌。玛丽在巴黎豪华住宅区玛德莱娜大街上的那幢住房便是这位老外交官为她购置的,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日子里,玛丽过着贵妇人一般的奢华生活,她每天的大笔大笔的开销也大都是由这位老人支付的。另一个是一位年轻人,也是一位贵族,名叫德·贝雷戈伯爵,他也许是玛丽·杜普莱西生前最后一位关系密切的男友。他不仅成为玛丽的情人,而且甚至打算娶她为妻。一八四六年年初,他们两人一起前往伦敦,在那里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但是不知为什么,他们的婚礼却迟迟没有举行。这可能是因为玛丽·杜普莱西的健康急剧恶化,但更重要的原因,也许是由于玛丽的家庭背景。在当时的那种社会环境里,像玛丽这种出身卑微的“下贱女人”是不可能跨进贵族的家门,成为这类高贵门第中的家庭成员的。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在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后不久,关系便逐渐疏远了,但仍然保持往来。而且从现存资料来看,他们的婚约似乎也没有解除。
由于童年时代艰辛生活的折磨,再加上到巴黎之后纵情声色,追求享受,整日不分昼夜地沉湎于饮酒、跳舞、看戏和男欢女爱的逸乐中,玛丽的身体健康受到了严重的戕害。她染上了肺结核,经常发烧、咳嗽、吐血,即使在接待客人的时候也常常咯血不止。按照玛丽当时的经济条件,如果她对自己能够稍加节制,安心调养,她的健康也许会很快地恢复,至少她的病情可能得到适当的控制。但是她却没有这样做,也许她认为来日无多,应该抓紧时间寻欢作乐,所以她常常以玩世不恭的态度对待男人,对待人生;也许她想尽快地结束自己的生命,有意使用各种手段损害自己的健康,所以人们在她的微笑中,常常会发现一丝忧郁的阴影,其中蕴含着对生活的厌倦和感伤。总之,她的健康迅速恶化,终于在一八四七年二月三日不治而亡。她死后,贝雷戈伯爵在蒙马特公墓里为她买下一块地皮,她身后的葬事既简单又冷冷清清,一切事宜都是由贝雷戈伯爵和斯塔凯尔贝克伯爵两人操办的。一代佳丽,就这样香消玉殒了。
同那许许多多沉殁在历史尘埃中的同命运人相比,阿尔丰西娜·普莱西毕竟又是一位幸运者。关于她的故事被演绎成小说,话剧和歌剧,她的一切都同一个举世闻名的艺术形象“茶花女”连在一起。这是因为她同法国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有过一段感情纠葛,这位作家便是亚历山大·仲马,而中国的读者更习惯于把他称作“小仲马”。
在阿尔丰西娜·普莱西去世之后,我们没有看到小仲马写过什么悼念性的文字,也没有听说这位多情的作家是否常常到蒙马特墓地去凭吊死者,然而,她的死深深地触动了小仲马,这一点应该是毫无疑问的。阿尔丰西娜·普莱西小姐的去世虽然并不出人意外,但毕竟来得太快了。我们从小仲马同她分手之后的种种表现可以判断,至少,小仲马仍在时时眷恋着她,希望她能够早日恢复健康。而如今,当他结束了北非之旅,在返回巴黎之前却得悉她的死讯,心头的震痛自然是可想而知的。也许,当他看到阿尔丰西娜·普莱西的遗物被拍卖一空的场面之后独自一人在玛德莱娜大街上漫步的时候,心里便已经开始在酝酿《茶花女》这部小说的情节了。更耐人寻味的是,小仲马去世之后也安葬在蒙马特公墓里。这也许是一种巧合,但更可能是他本人生前有意识的安排。自然,这是后话了。
一八四七年六月,也就是在阿尔丰西娜·普莱西去世四个月之后,小仲马又来到他曾与阿尔丰西娜一起度过一段愉快岁月的乡间,那里的一草一木都唤起了他对往日的回忆,也激起了他创作的冲动。于是他闭门写作,花了不到一个月的功夫便写出了小说《茶花女》,因此,我们可以说这部小说是作者一气呵成的。然而,不知是什么原因,小说《茶花女》完成后没有立即发表,直到一八四八年,即阿尔丰西娜·普莱西去世一周年后不久,才在巴黎出版,并立即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小仲马本人并没有陶醉在小说所取得的成功之中而忘乎所以。就在小说《茶花女》问世后不久,他立即尝试着手把它改编成话剧剧本。如果说小说《茶花女》的创作一帆风顺的话,那么话剧《茶花女》的问世却经历了许多阻力和波折,而且最使小仲马料想不到的,阻力首先来自他的父亲、剧作家大仲马。创作过许多话剧剧本的大仲马深知戏剧“这碗饭”不好吃,力劝儿子打消改编《茶花女》的念头,并断言这不是一个好的题材,没有观众会欢迎它。但是小仲马却不为所动,仍然一心一意改编创作剧本《茶花女》。而当大仲马读到他儿子写成的剧本《茶花女》时,不由得感动得热泪直流,并立即接受了它。然而,当时法国的书报检查部门却又以“该剧不符合道德规范”为借口,进行无理刁难,阻止话剧《茶花女》上演。为此,小仲马不屈不挠地进行了近三年的努力争斗,直到一八五二年二月二日,话剧《茶花女》才获准在巴黎杂耍剧院演出。而这一天,几乎正好是阿尔丰西娜·普莱西去世的五周年纪念日。
至于歌剧《茶花女》的创作,它几乎是与话剧《茶花女》同步进行的,而且同小仲马本人毫不相干。当小说《茶花女》在巴黎引起轰动,人人竞相阅读的时候,意大利著名的音乐家威尔第正在巴黎。这位天才的作曲家立即从这部小说里获得了启迪和灵感,他敏锐地感受到这个动人的爱情故事可以搬上歌剧舞台,并立即开始构思它的音乐主题。而当一八五二年二月话剧《茶花女》公演之后,威尔第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他立即请他的好友皮阿威写出歌剧《茶花女》演出脚本,然后便以满腔热情投入了谱写工作。一八五三年三月六日,歌剧《茶花女》在意大利水城威尼斯的一家著名的剧院——菲尼斯剧场首次公演。
无论是小说,还是话剧或歌剧,《茶花女》的故事内容基本上没有多大的改变,它叙述的始终是男主人公阿尔芒与女主人公玛格丽特的爱情悲剧。我们已经比较详细地介绍了阿尔丰西娜·普莱西的一生以及她同小仲马的一段感情纠葛,尽管关于这段感情纠葛还有其他种种传说,但大致经历便是如此,读者们很容易便可以从小说或话剧《茶花女》的故事中发现哪些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哪些则是作者的加工和虚构。小仲马同阿尔丰西娜·普莱西一段交往只不过是这位著名作家的一段风流韵事,而阿尔芒与玛格丽特的爱情悲剧却蕴含着相当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普遍意义。这是因为,无论小仲马对阿尔丰西娜的感情如何,他敏锐地感受到这位不幸的风尘女子之死不是一桩孤立的事件,而是一种具有深刻含义的社会现象。他由此想到了自己的那位可怜的亲生母亲,想到了社会的种种残酷和不平。而更令人不能容忍的是,人世间的这些悲剧却往往又是在维护某种道德规范的冠冕堂皇的理由下造成的。小仲马的创作观念因而出现了深刻的变化,他开始自觉地把完善道德、追求理想作为文学创作的原
则,并意识到这是文学家的责任和义务。尽管人们并不十分清楚小仲马心目中的“道德”和“理想”的准确含义,但是读者们分明可以在《茶花女》中看到作者对那种压抑人性、摧残爱情的虚伪而又残酷的道德观念的批判和鞭挞,听到作者发自内心深处的痛楚的呐喊。《茶花女》这个爱情故事的真正意义和价值,也许主要就在这里。
作为成功的文学作品,小说和话剧《茶花女》为我们塑造了一些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而其中最突出、最令人难忘的自然是女主人公茶花女玛格丽特。读者们切莫把玛格丽特和阿尔丰西娜·普莱西小姐混为一谈,阿尔丰西娜的身世固然值得同情,但她的的确确是个堕落的女人,用小仲马的话来说,她“既是一个纯洁无瑕的贞女,又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娼妇”。但玛格丽特却不同,她美丽、聪明而又善良,虽然沦落风尘,但依旧保持着一颗纯洁、高尚的心灵。她充满热情和希望地去追求真正的爱情生活,而当这种希望破灭之后,又甘愿自我牺牲去成全他人。这一切都使这位为人们所不齿的烟花女子的形象闪烁着一种圣洁的光辉,以至于人们一提起“茶花女”这三个字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不是什么下贱的妓女,而是一位美丽、可爱而又值得同情的女性。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为人们留下了许许多多不朽的艺术形象,而玛格丽特则完全可以跻身其间而毫无愧色。

⑶ 王杰英雄泪是哪部电影

不是电影,《英雄泪》是王杰唱的一首歌,而MV是单独制作的,不是电影片段

《英雄泪》

原唱:王杰

填词:刘虞瑞

谱曲:陈大力

歌词:

云里去风里来带着一身的尘埃,心也伤情也冷泪也干

悲也好喜也好命运有谁能知道,梦一场是非恩怨随风飘

看过冷漠的眼神,爱过一生无缘的人

才知世间人情永远不必问,热血在心中沸腾

却把岁月刻下伤痕,回首天已黄昏有谁在乎我

山是山水是水往事恍然如云烟,流浪心已憔悴谁在乎英雄泪

(3)带着一身的尘埃是什么电影扩展阅读

相信大家都听过这首歌《英雄泪》,尤其是最近几年来,网络的发达和短视频的红火,很多老歌又重新焕发了它的岁月青春。许多老歌以前觉得不好听,现在再细心听起来,却是回味无穷,就像一壶老酒,越久越香,听得懂的人估计都是有故事的人。

有人说,喜爱听这首的人,大概都已经是大叔大妈级别的人了,或者是80后以前的人了。可是,据网上网友的评论,其实有很多的90后00后都对这首歌很喜爱。

⑷ 王杰唱的英雄泪是什么电影的歌曲

王杰唱的英雄泪是同名电视剧《英雄泪》的歌曲。不是电影的歌曲。

《英雄泪》是一部由王志飞、史兰芽、柏寒、刘之冰主演的电视剧,由导演吴天戈执导。

该剧站在检察官的角度,讲述了一个正与邪的破案故事。

张成功直言去年涉案剧黄金时间的禁播令一下,自己的创作的确受到了影响,但不会因此而放弃法制题材类电视剧的创作。他表示:“以前我单纯写案情本身比较多,而现在案件成为了一个背景,主要是通过案情的深入更深地触及人性。”

(4)带着一身的尘埃是什么电影扩展阅读

歌名:英雄泪

演唱:王杰

词:刘虞瑞

曲:陈大力

云里去风里来带着一身的尘埃

心也伤情也冷泪也干

悲也好喜也好命运有谁能知道

梦一场是非恩怨随风飘

看过冷漠的眼神

爱过一生无缘的人

才知世间人情永远不必问

热血在心中沸腾

却把岁月刻下伤痕

回首天已黄昏有谁在乎我

山是山水是水往事恍然如云烟

流浪心已憔悴谁在乎英雄泪

英雄泪

《英雄泪》是王杰演唱的一首歌曲,陈大力作曲,刘虞瑞作词,Ricky Ho编曲,收录于1992年《英雄泪》专辑,由飞碟唱片于1992年07月06日发行。

歌曲的MV由导演朱延平执导。歌曲的粤语版为《封锁我一生》。

王杰,原名王大为,华语男歌手、演员、音乐制作人。1962年10月20日生于台湾,祖籍陕西西安。3岁父母移居香港定居。

幼年在多部邵氏电影中扮演角色。从1987年12月出道以来 ,王杰发行专辑80多张。

⑸ 濡備綍璇勪环鐢靛奖銆婄洃鎶ら庝簯銆嬶紵鐢靛奖涓鐨勭埗浜叉槸鐪熺殑鍙鎬滃悧锛

鐢靛奖銆婄洃鎶ら庝簯銆嬩腑鐨勭埗浜插苟涓嶅彲鎬滐紝鍥犱负瀹舵毚鏈韬灏辨槸涓浠朵笉璇ヨ鍘熻皡鐨勪簨鎯呫

瀹跺涵鏆村姏涓鍙椾激鏈娣辩殑姘歌繙閮芥槸瀛╁瓙锛屻婄洃鎶ら庝簯銆嬩互涓瀵圭诲氱埗姣嶄负寮曞瑰舵毚鐨勮仛鐒︼紝鍏跺湪璇曞浘璧拌繘瀛╁瓙鐨勫績鐞嗗悓鏃讹紝涔熺潃鍔涘幓瑙f瀯瀹舵毚鐪熸g殑鎭愭栵紝璁╄備紬浠ョ涓変汉鐨勮嗚掔湅鍒板舵毚瀵规暣涓瀹跺涵甯︽潵鏃犱粠鎰堝悎鐨勫垱浼わ紝鑰屾渶鍚庡兼紨娉界淮灏斅峰嫆鏍兼湕鎯婃倸鎮鐤戠殑鎵嬫硶鏀跺熬锛屼笉浠呭皢鐢靛奖鎺ㄥ悜浜嗛珮娼锛屾洿鍏呭垎璋冨姩璧蜂簡瑙備紬鐨勬儏缁銆

闈㈠瑰舵毚锛屼笉璁烘槸璋侀兘搴旇ュ媷鏁㈢殑璇翠笉锛佽繖涓嶄粎鏄涓轰簡鑷宸憋紝鏇存槸涓轰簡瀛╁瓙锛屾瘯绔熶竴涓鐮寸庣殑鍗曚翰瀹跺涵鑷冲皯杩樻湁浜叉儏鐨勪緷闈狅紝浣嗕竴涓鍏呮弧鏆村姏锛屽旀洸姹傚叏鐨勫師鐢熷跺涵鍙浼氭瘉浜嗘墍鏈変汉銆傛枃/姊﹂噷璇椾功

⑹ 美国电影超人一共拍了几部分别叫什么名子。。

克里斯托弗·里夫 Christopher Reeve 的超人系列以及《超人前传》《超人归来》

超人 Superman (1978)

氪星即将毁灭之际,为保持种族的延续,科学家乔·艾尔通过飞船将他尚在襁褓中的儿子卡尔送往地球。卡尔被地球上的肯特夫妇抚养成人,他具有超人的能力,将成为地球上正义和真理的守护者。长大了的卡尔来到大都市,成为《行星日报》的记者。平时,他是温文尔雅的普通记者,危急时刻就变成穿着紧身衣、披着斗篷在空中自由飞翔的守护神超人。当邪恶的鲁索妄图统治全世界时,超人是唯一能够制止他的人。

本片取材自著名漫画系列。这部电影耗资5500万美元拍摄,美国总票房达到1.34亿,海外票房1.66亿美元,正式开启了银幕上的漫画英雄时代,同时也令克里斯托弗·里夫成为最受爱戴的偶像演员之一。几年后,这部电影还远播到了中国,培养下整整一代《超人》影迷。1978年的超人是科幻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1980年的第二集讲超人同时对付三个来自氪星的坏蛋,他的罗曼史也有进展;1983年的第三集走搞笑路线,讲一个电脑操作员不慎帮助坏人打垮了超人;1987年的第四集中,超人为世界扫除核武器,特效低劣,情节无新意,但主角表演仍一丝不苟。超人扮演者里夫在90年代因骑马摔落,全身瘫痪。1984年的《女超人》(Supergirl)讲超人堂妹的故事,云集多位大腕,但被认为是大烂片。

花絮:·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曾经被邀请执导该片,但在薪水方面,制片方与他很难达成共识。他们打算等着,直到看见"这部鱼的电影"(Jaws,1975),是如何让他赢得惊人票房成绩。电影获得巨大成功,斯皮尔伯格也开始了其他拍摄计划。

·为扮演令人信服的超人,练就一身肌肉,克里斯托弗·利夫经历了一段时间严格的体能训练。指导老师是大卫·波洛斯,他曾在星球大战三部曲之一扮演达斯·瓦德。

·克里斯托弗·利夫在拍摄期间体能消耗太大了,以至于刚开始拍摄的他在空中飞行的镜头和后来的无法匹配,只好重新拍摄。

·展示超人飞行的最佳方式的改进,实际上是一个长时间的试验过程。这些方法中包括简单的是用弹弓向天空发射一个假人,做成角色的样子的一个远程遥控模型飞机,可以表演一些简单而生动的飞行活动。制作单位还特别设计出一个可移动的摄影机镜头,后面固定着一个发射器。这样在拍摄克里斯托弗·利夫的时候,镜头可以制造出他在运动的假象。实际上是摄影机上面的发射器在迅速后退。

·克拉克·肯特和超人的头发分是相反的一边。

·马龙·白兰度在镜头上出现10分钟,获得了四百万美元的报酬。

·为了表现克拉克·肯特,克里斯托弗·利夫参考了加里·格兰特在电影《育婴奇谭》 Bringing Up Baby (1938)中的表演。

·片尾超人快速飞向天空的场景在后来其他三部超人的电影中重新用到了。

·马龙·白兰度拒绝事先背好他的大部分台词,当他把婴儿卡尔·艾尔放进逃生的地方,他真的是在小孩的尿布上念着自己的台词的。

·由于当时克里斯托弗·利夫的名气太小了,几乎每一场电影宣传,马龙·白兰度和吉恩·哈克曼的名字都写在这位主角的名字前面。

超人续集 Superman II (1980)

剧情介绍:一群恐怖分子占领了埃菲尔铁塔,要挟法国政府如果不接受他们的要求就引爆氢弹,超人立即奔赴巴黎,将装有氢弹的起重机带到外太空,孰料爆炸的氢弹毁坏了乔·艾尔囚禁3名Krypton星匪徒的“幻影地带”,这3名匪徒立即在疯狂的佐德将军的带领下气势汹汹的前往地球,他们要奴役超人保护下的人类。

此时,我们的超人正和女友洛伊斯·莱恩情义绵绵,不但对恶人的降临浑然不知,而且超能力也丧失殆尽。当他发现佐德和其手下的存在之后,立即返回“孤独要塞”恢复能力以对抗穷凶极恶的匪徒,一场恶战在所难免……

花絮:
·最初,理查德·唐纳拍摄的《超人续集》中有超人与父亲乔·艾尔对话的情节,扮演乔·艾尔的马龙·白兰度后来曾提起诉讼,要求按百分比获取第一部《超人》的利润,并后来胜诉,于是制片方将出现他的场景剪掉,用超人的母亲取而代之。尽管白兰度并未出现在本片中,但他的诉讼仍为他争取了分红,并且他的场景计划在2006年的《超人归来》中出现。

·汤姆·曼凯维奇(Tom Mankiewicz)受雇指导马里奥·普佐最初创作的印度版《超人》剧本,并将其改编为《超人续集》的剧本。曼凯维奇去除了大多普佐式的粗俗,并按制片方的要求加入了相关的宗教暗示,其中包括了从30年代出现超人漫画丛书以来超人传奇中与《基督再来》的相似之处,比如乔·艾尔(上帝)将佐德(撒旦)驱逐出Krypton星(天堂),卡尔·艾尔被一只星状外形的飞船(伯利恒之星)带到地球,以及让一对无法生育的夫妇喜得贵子等等。如果理查德·唐纳能够继续完成这部《超人》,那么剧情中将有更多内容与宗教有关,遗憾的是,他后来被解雇了,理查德·莱斯特(Richard Lester)取而代之,莱斯特对超人和神话没有任何敬意。

·据理查德·莱斯特称,他在接手本片之前从没听说过超人,因为童年时家人不允许他看漫画书,一些人认为莱斯特因为缺乏对超人人物的理解而表现出不敬,在他独立执导的《超人3》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理查德·莱斯特对理查德·唐纳在首集《超人》中就树立起的史诗片影像风格存在很大异议,并决定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当时正值唐纳的摄影师、曾获奥斯卡奖的杰弗里·昂斯沃思(Geoffrey Unsworth)刚刚去世不久,于是莱斯特打算将昂斯沃思拍摄的大部分胶片作废,请来才能平庸的罗伯特·佩因特掌镜,将影片的影像风格设定为漫画书样式,甚至故意打造一种平面感。莱斯特的电影经常用3部摄影机同时取景,两部用来拍摄特写,剩下的一部用来拍摄远景,演员们经常对这种拍摄方法表示不满,因为他们不知晓何时在拍特写,摄影机无法捕捉到演员的最好状态,本片中扮演洛伊斯·莱恩的马戈特·基德尔尤其不喜欢莱斯特的方法。另外,影片的画面色调也按照漫画书的样式设计。理所当然,莱斯特的轻蔑之举遭到抨击,票房也一败涂地。

·2004年,马戈特·基德尔称现存的被删剪掉的理查德·唐纳版本的胶片足够上映之用。1984年,ABC电视台曾经播放了长达30分钟的《超人续集》的被删剪画面,其中大多都是由理查德·唐纳执导的。

·在剧本最初的版本中,是来自首集《超人》中的核导弹让佐德及其同伙逃出了“幻影地带”。

·吉恩·哈克曼其实并未加盟本片,他的镜头都是罗伯特·唐纳事先拍好的。

·在剧本最初的版本中,有4个逃脱的Krypton星匪徒,比后来片中多出一个擅于搞笑的杰克·艾尔。

·虽然本片拍摄几经周折,但华纳公司还是抢在1980年年底在欧洲公映,美国映期则推迟至1981年夏季。

超人第三集 Superman III (1983)

剧情介绍:超人回到故乡参加高中联欢会,他遇见了一位高中时的女同学,并与她一见钟情。这时正发生着一场灾难,超人因为谈情说爱而延误了救灾行动,他感到非常自责。另一方面,野心的巨富利用气象卫星操纵世界各地的天气藉以控制市场,后来更让电脑天才的职员设计了一座超级电脑对付超人。超人不顾危险,打败了这台超级电脑,并抓获了这名野心的巨富。

花絮:·影片开头时的场景、大都会的市区是在加拿大的卡尔加里拍摄。

·片中罗斯·韦伯斯特玩的视频游戏是专为本片设计的,而且最初十分逼真,但后来制片方要求游戏的电脑风格再明显一些,以便让观众显而易见。

·格斯在影片开头时设计的程序是不可能完成的。

·马戈特·基德尔在本片中的出镜时间只有不到5分钟,对白也只有12句,这是她在《超人续集》拍摄中为理查德·唐纳被中途辞退而鸣不平造成的结果。

·女演员Enid Saunders在本片中扮演了一个名叫米妮·贝内斯特的角色,这是导演理查德·莱斯特暗地里开的玩笑,在他同BBC的长期合作节目“The Goon Show”中就有一个同名人物。

·影片最初片名为“Superman vs. Superman”。

·格斯在片中曾说:“I don't believe a man can fly!”,而首集《超人》的宣传语恰恰是“You'll believe a man can fly”。

·编剧曾说,最初他们希望由阿伦·阿尔达来扮演罗斯·韦伯斯特,因为他们希望演员残忍而不失魅力。

·当制片方首次透露片中的拉娜是单身母亲之后,随之而来的漫画书很快对拉娜的处境进行了解释。

·当克拉克变为超人时,等候在photo-booth旁的小男孩正是在1978年首集《超人》中扮演卡尔·艾尔幼年时的小演员。

·片中超人将比萨斜塔弄直的场景起初计划在《超人续集》中拍摄,而片尾超人在太空中的镜头则出自1978年的首部《超人》,《超人续集》和《超人4》也都沿用了这个镜头。

·片中格斯窃取公司钱款的技术称为“意大利腊肠技术”(salami technique),指利用电脑代码操纵电脑从一个已授权的交易中舍去零星金额,并重新指定路径将零星金额累计于黑客帐户中的电脑犯罪技术。

·尽管本片完成于《超人续集》推出的两年后,但克里斯托弗·里夫已经阔别超人的角色长达4年之久,因为他在续集中的戏份早在1979年就拍摄完成。

·本片是克里斯托弗·里夫第一次成为头牌演员的超人影片,在第一集中,他位于马龙·白兰度和吉恩·哈克曼之后,续集中他仅次于吉恩·哈克曼。

超人第四集 Superman IV: The Quest for Peace (1987)

剧情介绍:超人的老对手——智商200的大坏蛋莱克斯·路瑟又来了。这次他干起了核武器走私的勾当,超人当然会来制止他,于是路瑟制造了一个核子人与超人对抗,两人展开了一场宇宙和平之战。

花絮:·影片的最初投资预算为3600万美元,但在影片开拍前,Cannon公司陷入到经济危机之中,影片预算被降到1700万,创作人员不得不重新使用以前的特效。

·在《超人续集》拍摄期间被解雇的理查德·唐纳曾接到邀请执导本片,但被其拒绝。

·一些曾参与前三部超人电影和《女超人》拍摄的特效技师在本片开拍前已经就位,但后来由于薪水纠纷而纷纷离开。

·根据理查德·莱斯特的传记称,莱斯特也曾拒绝执导本片,但他和唐纳谁先被邀请现在不得而知。

·当影片由最初的134分钟删剪到90分钟,制片方曾打算将剪掉的镜头用于“超人5”。

·第五部超人电影定名为“The New Superman”,克里斯托弗·里夫并非主演,而是担任导演和编剧,但后来由于本片的失利而放弃。

·片中大量外景都在英国的Milton Keynes小镇拍摄,因为经费紧张无法在纽约拍摄。

·本片在美国上映时删剪了超人在莫斯科挽救一队苏联将军的情节。

·影片的票房惨败让Cannon公司也放弃了蜘蛛侠的拍摄计划。

·最初,本片中有两个原子人,但后来第一个原子人的镜头被删剪,并计划用在“超人5”之中。

·克里斯托弗·里夫答应第四次出演超人,但条件是制片方必须资助他正在参与的另一部电影。

超人前传 "Smallville" (2001)

剧情介绍:Smallville是美国堪萨斯州的一个平凡小镇。1989年10月发生的一场流星雨,彻底改变了这个小镇的命运:超人降落在这里并由肯特夫妇收养。10多年后,年轻的超人克拉克·肯特,就像任何一个情窦初开的高中生一样,热衷于挤弄脸上的青春痘,经历着和拉娜的爱情马拉松。不同的是,在成长过程中,他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宿命。

超人归来 Superman Returns (2006)
在这神秘失踪的六年间,其实“超人”是去自己的故乡氪星寻找其他和自己一样的幸存者,不幸的是,他一个人都没有找到。当“超人”以克拉克·肯特的身份重返地球后,这个曾经得到过人们最大敬意的超级英雄,已经渐渐被世人所遗忘。人们甚至开始反思,“超人”到底是在拯救世界、还是制造麻烦?在反战呼声日益高涨的现代社会,“超人”的回归无疑等于为世界的安定和平埋下了一枚定时炸弹……这就是“超人”回来后所面对的尴尬局面,好像嫌他不够烦恼似的,他一直以来的精神支柱——露易丝·莱恩在他离开的时候接受了《星球日报》老板的儿子理查德了的追求,两人已经发展到订婚的地步。而“超人”的老对手莱克斯·卢瑟仍然蠢蠢欲动,这一回他发明了一种可以让“超人”失去能力的药剂,只有打败“超人”,卢瑟才能实现他要征服世界的野心。即使“超人”仍然会为多重身份和错失的真爱感到懊恼、因无法摆正自己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感到茫然,但他依然会挺身保护这个对自己已经失去信仰的世界,义不容辞。

幕后制作:
[曲折的拍摄过程]

导演布莱恩·辛格绝非只是拍了两部极其卖座的漫画改编电影而已,他以角色为立足点,与以前影片只是对漫画进行拙劣的模仿形成鲜明对比,他要求演员必须为角色加入一些情感上的色彩,而非只是穿着紧身衣尴尬地站在那里……他在2000年将《X战警》带到影迷的面前,终于让漫画改编电影告别了《蝙蝠侠与罗宾》所造成的尴尬局面,从此以后,大银幕上的超级英雄开始“翻身农奴把歌唱”,在好莱坞撑起了一片天地,神奇漫画也“母凭子贵”,销量大幅度提高。所以不难想象,当辛格最终决定加入到《超人归来》时,这部几近难产的影片才算得以重见天日。毕竟在经历了这有如诅咒般、将近20年的磕磕绊绊,再好的故事题材也变成了烫手山芋。

这一次,华纳公司已经有了孤注一掷的决心,所以肯为《超人归来》砸下三亿美元的投资,然而,真正到达辛格手里的其实只有二亿五千万美元,至于剩下的五千万美元,都在换剧本、换导演、换演员的坎坷之路上打了水漂。导演人选从蒂姆·波顿到迈克尔·贝再到McG,最后终于在布莱特·雷纳的手中尘埃落定。本来决定于2003年初开拍的影片,却又因内定的“超人”人选尼古拉斯·凯奇受够了整个过程的反复拖沓而转拍其它影片,再一次被搁置了下来。就在资金、剧本、导演全员到位的当口,布莱特·雷纳曾经接触过裘德·洛、艾什顿·库彻、保罗·沃尔克、乔什·哈奈特等多位当红小生,除了拉塞尔·克罗想都没想就拒绝出演“超人”外,其他人选方面却始终无法达成共识……华纳公司将无法决定演员人选的责任完全归咎在布莱恩·雷纳身上,他们觉得正是因为这个难侍候的主儿才会让公司白白花掉了整整五千万美元的宣传费,却连影片的毛儿都没见到,于是,布莱恩·雷纳遭到了被飞的命运。

正值布莱恩·辛格也对《超人》系列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而他预计拍摄的《X战警3》由于涉及到太多位当红的明星级演员,一直无法成行……就号召力来说,这位曾挽救漫画改编电影的传奇导演的声望当然要比只拍摄过《尖峰时刻》和《红龙》等几部中级制作的布莱恩·雷纳响量得多,当确定了拍摄计划后,辛格以最快的速度决定启用长相酷似克里斯托夫·里夫的新人布兰登·罗斯为新一代超人,同时还将《X战警》的制作班底悉数挖了过来,转投到“超人”的名下。20世纪福克斯对几乎被端了老巢的《X战警3》束手无策,只好选择了“没人要”的布莱特·雷纳。值得讽刺的是,布莱特·雷纳曾经是第一部《X战警》的准导演——我是说,如果他没被布莱恩·辛格挖墙角的话。

[超人+克拉克·肯特]

1979年出生的布兰登·罗斯属于七零年代正式步入“成年”的最后一批人,年近而立的他们已经磨掉了年少轻狂的痞气,心智变得成熟,事业小有成就……然而,如果去掉“超人”的身份,罗斯只能称为这一代的“后进分子”,1999年接演第一部电视剧以来,一直处在一个不尴不尬的位置:演了两部肥皂剧,好剧却只有客串的份儿;好不容易在一部惊悚片中谋到了一个角儿,看过整部影片后竟然不觉自己出现在哪里……罗斯的家乡是个只有6000居民的小镇,父母都是典型的知识分子,他从小就安静寡言,像个大姑娘般容易害羞。五岁的时候被母亲送去学钢琴,不求成才,希望可以借此树立一些自信心,没想到却阴差阳错地成培养出另一项兴趣——表演,在爱荷华大学接受了一年正统的表演训练课程后,就跑到洛杉矶“等待”机会,工作一直不多,却过得满足而幸福。

家乡小镇那种恬静、无欲无求的清爽气息,赋予罗斯阳光般的笑容,淡定、从容的随性。华纳公司力捧罗斯,首先为他确定明星地位,但这种高调与罗斯的性格是完全相悖的,只是习惯性地默默接受命运带来的一切。对于历代“超人”的凄惨下场,罗斯倒是很想得开:“当你得到一些东西时,就会失去另一些东西。”毕竟有机会和“超人”扯上关系,即使只有一次,也是上天赐予的莫大荣耀。

就像例行公事一样,任何一个“未来”的超级英雄都要接受体能特训,不过布兰登·罗斯空有190的身高,却因为不良的习惯背部微驼,所以他的课程还包括形体课。由于布莱恩·辛格的剧本中保留了“超人”的飞行能力,罗斯大量的戏份都是借助威亚的帮助完成的,被人抓来摔去更是平常事。在威亚上讨生活,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工作量大的时候,罗斯连隔夜饭都吐了出来。好在小伙子虽然没啥表演天分,却有着肯埋头吃苦的勤奋劲儿。

罗斯眼中的“超人”是一位来自外太空的移民,拥有着特殊的传承、骄傲的血统,但也有着理想主义者的性格缺陷,将克拉克·肯特与超人分开来看,都是不完美的个体,只有结合在一起,才能成就一个没有缺陷的超级英雄。

[超人女友=露易丝·莱恩]

当“超人”离开地球几年,回来之后却发现人们已经习惯没有“超人”的生活了,觉得这样过日子也没什么不好。而一直陪伴着他的露易丝·莱恩,也终于决定结束这种无休无止的默默等待,不但有了一名四岁的养子,还和别人订了婚……凯特·博斯沃斯是八零后崛起的典型代表,未来十年,这一代人将会逐渐成为好莱坞的中坚力量。可是到目前为止,博斯沃斯所扮演的任何角色似乎都和“女友”两字关系密切,包括她在现实生活中的身份——“奥兰多·布鲁姆女友”。但小妮子的上位速度绝对不容小窥,和凯文·斯派西共同出演的《飞跃海洋》,也是广受好评,表演才能得到了肯定。可惜凯特·博斯沃斯天生一张娃娃脸,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她挑戏的范围。就像这部戏中,博斯沃斯虽然特别带上了显得老气横秋的宽边胶框眼镜,还领养了一个拖油瓶儿子,却仍然难掩那与生俱来的一脸稚气。

露易丝在这集故事中有了很大的改变,她不再是一个等待保护的弱者,和地球上的其他人一样,开始享受这种没有“超人”的平静生活。在“超人”离开的这几年中,露易丝从最初的心痛到振作,并重新为自己的生活方向定位——所以她决定放弃“超人”,不再视他为自己的惟一。博斯沃斯形容露易丝的性格定位有点像现实生活中的凯瑟琳·赫本:“在经历了‘曾经沧海’之后,露易丝更加懂得淡定生活的弥足珍贵……即使她内心深处仍然深爱着超人,女人有时候就是这么奇怪的动物,她最终选择陪在身边的,很可能并不是那个她一直思念的人。”

花絮:
·凯文·史密斯为影片创作了第一版剧本,在导演仍然是蒂姆·波顿的时候。

·布莱恩·辛格曾为裘德·洛量身定做了一个角色,但在裘德·洛退出了影片后,辛格并没有找人代替他,而是将这个角色从剧本中抹掉了。

·布兰登·罗斯为拍摄影片增重20磅。

·虽然没有“超人”的竞争那般激烈,露易斯·莱恩这个角色也是经过了凯拉·奈特利、克莱尔·丹妮丝、伊丽莎·库斯伯特和凯瑞·罗素,才辗转到达凯特·博斯沃斯之手的。

·2003年万圣节,布兰登·罗斯参加派对的装扮就是“超人”内裤外穿的那身蓝红行头。

·在选角过程中,本来呼声最大的詹姆斯·卡维泽被布莱恩·辛格当场否决,因为他的《耶稣受难记》实在是太有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