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电影《三毛流浪记》
1 王龙基 童年时代参加过《艳阳天》、《新闺怨》、《母亲》等十余新影片的演出。 他最大的成就是在《三毛流浪记》中塑造令人难忘的流浪儿三毛的典型。通过这一典型真实地表现了流浪儿童的悲惨童年,控诉了黑暗社会对他们的凌辱和摧残。赞美了贫苦儿童天真善良、纯洁美好的心灵。《三毛流浪记》是阳翰笙根据张乐平连环画《三毛》改编。赵明、严恭导演,昆仑影业公司1949年摄制。影片反映了旧社会城市流浪儿童的生活。主人公三毛(王龙基饰)流落街头,想找工作求生存而得。流氓骗他去偷窃,他宁肯饿肚皮也不去。后来,被一位贵妇人收为养子,让他学习许多上流社会的礼节,并为他举行了一次鸡尾酒会。三毛不满意贵妇人家的荒淫和虚伪,纠合一群讨饭的小伙伴,冲散了酒会。然后他披上麻袋片,又回到流浪儿童中去。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三毛才结束了苦难的流浪生活。 2 孟智超 姓名: 性别:男 出生日期:1月5日 兴趣爱好:唱歌、跳舞《三毛流 浪记》曾经是一代人的记忆,当年,孟智超也因在该剧中成功扮演荧屏“小三毛”而家喻户晓。转眼间12年过去了,如今的他已长大为22岁的“电眼美男”。虽然他先后拍摄过电视剧《狮城大盗》《大风车》《逼子成龙》《聚宝盆》等,但先入为主的印象,使他一直难以摆脱“小三毛”的“阴影”。更令他尴尬的是,不但是银幕形象,在生活中,也因当年上镜化妆过度而留下了后遗症。由于当年演“小三毛”,头上只留三根会动的毛,每三天要刮一次头皮,还时常需要粘贴或更换前额头发,加上日后常年接演清宫戏,化妆对头皮造成很大伤害,使得他落发严重,已面临谢顶的危险。现在他常自我调侃,“这下我真快成三毛了。” 演艺生涯: 孟智超获得三毛这个角色缘于其在艺校的学习机会。他回忆道,自己那时在艺校学习很主动,经常和老师探讨表演内容,即使是AB角的不同感觉也向老师求教。这份好学让当时10岁的他交到好运,《三毛流浪记》剧组从6000个孩子海选到3个孩子剃发试镜,再到最后敲定,对表演懵懵懂懂的他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演艺生涯
② 涓夋瘺娴佹氮璁版槸鎴戝浗鍙杩芥函鐨勬渶鏃╃殑鍎跨ラ樻潗褰辩墖
涓夋瘺娴佹氮璁版槸鎴戝浗鍙杩芥函鐨勬渶鏃╃殑鍎跨ラ樻潗褰辩墖銆
涓鍥界數褰变笟鏈夌潃鎮犱箙鐨勫巻鍙诧紝鑰屼綔涓哄効绔ラ樻潗鐢靛奖鐨勮捣婧愶紝鍒欐槸濮嬩簬20涓栫邯40骞翠唬鍒濄
涓銆佽儗鏅
1949骞达紝涓鍗庝汉姘戝叡鍜屽浗鎴愮珛鍚庯紝鐢靛奖宸ヤ笟涔熷緱鍒颁簡澶у姏鐨勫彂灞曪紝灏ゅ叾鏄鏂扮敓浠g殑瀵兼紨鍒樺皯濂囥侀檲鐧惧己绛変汉鎺ㄥ嚭浜嗕竴绯诲垪鍏锋湁椴滄槑鐗圭偣鐨勭ぞ浼氱幇瀹炰富涔夌數褰变綔鍝侊紝鍏朵腑鍖呮嫭浜嗙涓閮ㄥ効绔ラ樻潗鐢靛奖銆婁笁姣涙祦娴璁般嬨
鎵╁睍鐭ヨ瘑鈥斺斾腑鍥藉効绔ョ數褰辩殑鎰忎箟
1銆侀殢鐫鏃朵唬鐨勫彉杩佸拰鏂囧寲鐨勫彂灞曪紝涓鍥界殑鍎跨ョ數褰卞湪棰樻潗銆佸舰寮忓拰鍐呭逛笂閮藉緱鍒颁簡鏋佸ぇ鐨勪赴瀵屽拰鎵╁睍銆
2銆佷粠缁忓吀鍒扮幇浠o紝浠庡彜瑁呭埌鏃跺皻锛屼粠浼犵粺鏂囧寲鍒板浗闄呭悎鎷嶏紝涓鍥界殑鍎跨ョ數褰卞湪杩戝嚑鍗佸勾杩堣繘浜嗗叏鏂扮殑鍙戝睍闃舵点
3銆佸煎緱涓鎻愮殑鏄锛岃繎浜涘勾鏉ワ紝涓鍥界壒鑹茬殑鍔ㄧ敾鐢靛奖涔熻秺鏉ヨ秺鍙楀埌骞磋交瑙備紬鐨勬㈣繋锛屾瘮濡傘婂ぇ楸兼捣妫犮嬨併婂摢鍚掍箣榄旂ラ檷涓栥嬬瓑銆傝繖浜涚數褰变笉浠呰╂垜浠鐪嬪埌浜嗕腑鍥芥枃鍖栧拰姘戜織鐨勯庤矊锛屼篃鍚戜笘鐣屽睍绀轰簡涓鍥界數褰辩殑鍒涙柊鍜屾兂璞″姏銆
③ 褰辩墖鍚嶏紝5涓姹夊瓧锛屽叾涓鏈変竴涓瀛楁槸鑹瀛楋紝璇烽棶鏄浠涔堝奖鐗囧悕绉
闂棰樹笉鍑嗙‘锛屼腑闂村簲璇ユ槸涓娴瀛楋紝鐗囧悕涓恒婁笁姣涙祦娴璁般嬨
鍓ф儏绠浠嬶細
涓夋瘺鏄鏃т笂娴风殑涓鍚嶆祦娴鍎跨ワ紝浠栨病鏈夊讹紝娌℃湁浜蹭汉锛屽悆璐村箍鍛婄敤鐨勬祮绯婏紝鐫″湪鍨冨溇杞﹂噷锛屽啲澶╁氨浠ョ牬楹昏嬫姭鍦ㄨ韩涓婂尽瀵掋備粬鍋氳繃鍚勭嶅悇鏍风殑浜嬫儏锛涘崠鎶ャ佹嫞鎷夊溇銆佸府鍒浜烘帹涓夎疆杞︼紝浣嗕粬鎸e埌鐨勯挶杩炲悆椤块ケ楗閮戒笉澶熴
涓涓鏈夐挶鐨勮吹濡囦汉鏀跺吇浜嗕笁姣涳紝缁欎粬绌夸笂鐨闉嬶紝瀵逛粬杩涜岀℃潫锛屽ぉ鎬ф暎婕鐨勪笁姣涗笉鎰垮湪瀵屼汉瀹惰繃瀵勭敓铏鑸鐨勭敓娲汇傚湪涓娆′负浠栦妇琛岄厭浼氱殑鏃跺欙紝浠栨崳涔遍厭浼氾紝鎾曠牬鍗庢湇锛屽拰寰鏃ヤ竴璧疯ㄩキ鐨勫皬浼翠竴璧凤紝璧板悜灞炰簬浠栦滑鐨勬祦娴鐢熸椿銆
鎵╁睍璧勬枡
瑙掕壊浠嬬粛鈥斺
1銆佷笁姣
娴佹氮鍎裤備粬鍊斿己銆佹g洿銆侀〗寮猴紝鑱鏄庝级淇愶紝鏈烘櫤娲绘臣锛岃櫧鐒舵绘槸涓嶈蛋杩愶紝鍒板勭板侊紝鏃犺。鏃犻燂紝浣嗕粬骞朵笉鐏板績锛屼篃涓嶅洜姝よ屽眻鏈嶄簬榛戞伓鍔垮姏锛屾洿涓嶈椽鎭嬪瘜璐碉紝鑰屾槸椤藉己鍦扮敓娲荤潃銆
2銆佺埛鍙
娴佹皳銆佹墥鎵嬪ご瀛愶紝琛ㄩ潰涓婄瑧瀹瑰彲鎺锛屽疄闄呬笂蹇冪嫚鎵嬭荆銆備粬鎶婁笁姣涙敹鐣欏湪瀹讹紝缁欏悆缁欏枬缁欒。绌匡紝鍏跺疄鏄鎯冲埄鐢ㄤ笁姣涘幓鍋蜂笢瑗裤
3銆佽吹濡
鏈夐挶鏈夊娍鐨勮吹濡囦汉锛岀埍鎾掑▏浣挎с傚ス涓轰簡涓嶈╀笀澶鍦ㄥ栧ご鍏荤殑灏忚佸﹩杩涢棬锛屼笉寰楀凡涔版潵涓夋瘺褰撹嚜宸辩殑鍎垮瓙濂藉簲浠樹笀澶銆傚ス璁╀笁姣涙敼鍚嶄负姹ゅ嗭紝閫间粬绌胯タ瑁咃紝鍚冭タ椁愶紝瀛︽磱鏂囷紝鎺ュ彈绉嶇嶇ぜ鑺傛暀鑲层
④ 图片中这部名字是五个字的电影是哪部电影
《三毛流浪记》
《三毛流浪记》是根据漫画家张乐平先生的漫画改编作品,由虞戡平执导,AU Dai、卡萨伐等主演的剧情片。
影片讲述了孤儿三毛的辛酸遭遇。他没有家,没有亲人,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卖过报纸,捡过烟头,也拉过黄包车。但在当时黑暗的社会背景下,只有与他命运相似的流浪儿关心他,给他温暖。
⑤ 找一部老电影:《三毛流浪记》
三毛漫画简介 (2011年4月整理)
张乐平笔下的三毛,诞生于1935年7月28日的《晨报》副刊《图画晨报》上。早期三毛的故事,以幽默风格为主,三毛只是上海普通人家的小顽童,闹出种种笑话,富有童趣。但是,看似简单的画面却常常带有寓意,发人深省。自1935年至1937年,上海的20多家报刊画报先后刊登了200多幅三毛漫画,还结集出版了单行本,三毛在当时就已经拥有大量读者,成了一个名符其实的漫画明星。早期三毛的漫画书至今仍在出版发行,展现了其旺盛的艺术生命力。
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新文艺运动史上的一座高峰,三毛,就是在这样的文艺盛世之下应运而生的。三毛漫画开创了中国无文字儿童连环漫画的先河,又适应当时中国文盲居多的现状,老少咸宜。容易记住的纯中国式儿童的名字,奇特的造型和有趣的画面,三毛一诞生就吸引了广大读者的关注。早期三毛在芸芸外国漫画偶像中争得了一席位,为中国树立了自己的儿童漫画形象,意义重大。
抗日战争爆发,张乐平参加了救亡漫画宣传队。1938年在武汉时,张乐平画过一些宣传抗日的三毛漫画,后由于工作繁忙,三毛创作停止了八年。抗战期间,张乐平率队辗转沪、苏、鄂、皖、浙、湘、桂、赣、闽、粤诸地,这段经历成了张乐平在战后创作《三毛从军记》的丰富源泉。
1946年1月起,三毛漫画形象匿迹八年后陆续出现在《海风》等报刊上,内容讽刺辛辣,针砭时弊。同年5月12日至10月4日,传世之作《三毛从军记》连载于《申报》。这部作品以精致独到的笔触,扎实的生活素材,合理又不失夸张的故事情节,诙谐幽默的艺术感染力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社会反响很大。
《三毛从军记》既反映了当时国民党军队抗日的一面,又揭露了当时国民党军队腐败的一面,这是历史的真实写照。后来在长达30多年的时间里,海峡两岸由于各自的原因,均把该书打入另册,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分别“解冻”。当《三毛从军记》终于能够再次面世时,又一次赢得了读者的青睐和挚爱,内地的印数在短短的几年里很快就达到百万册。
1992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张建亚执导的电影《三毛从军记》。2005年,中国戏曲学院、山东省话剧院联合创编、演出了新媒体卡通戏剧《三毛从军记》。2010年,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央视动画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13集动画片《三毛从军记》开播。
张乐平于1946年又创作了一部连环漫画《三毛外传》,1946年11月4日至1947年1月9日在《申报》上连载,至今已出版了多种单行本。《三毛外传》风格接近于早期的三毛,艺术上更为成熟。主角三毛又成了城市寻常市民家的顽童,有趣和可笑的生活情景,却又耐人寻味。
1947年年初,张乐平目睹路边冻死的骨瘦如柴的流浪儿,内心在悲泣呼号:“这是什么世道!”经过痛苦的思索后,张乐平开始以眼泪和着笔墨创作《三毛流浪记》。不朽的流浪儿形象三毛终于向人们走来了……
《三毛流浪记》自1947年6月15日至1948年12月30日在上海《大公报》上连载,1949年1月7日和4月4日又发表了最后2幅。
经典漫画名著《三毛流浪记》呼唤的是人道主义。这部巨作无情地鞭挞了社会人间的冷酷、残忍、欺诈和不平,颂扬了在极度凄苦无依无靠的困境中,依然意志坚强、乐观、善良、机敏、幽默的“三毛精神”。
流浪儿三毛迅速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随着报纸上的每日连载,大人小孩都为三毛的经历时而忧愁,时而惊喜,时而伤心,三毛的命运竟成了当时上海市民生活中关心的要事。
1949年初春,宋庆龄先生领导的中国福利基金会举办了三毛生活展览会和建立三毛乐园会,为流浪儿童筹得了钱款,以及书籍、文具、衣服、药物等物品,救济了数以千计的贫苦儿童。漫画人物三毛,为许多真实生活中的“三毛”提供了庇护和生存的机会。宋庆龄先生说:“我喜欢三毛的漫画。”1949年,昆仑影业公司拍摄了由王龙基主演的电影《三毛流浪记》,成为我国的经典电影之一,影响深远。
半个多世纪以来,《三毛流浪记》以多种版本发行,总量数以千万册计,而且以几种外文版本在国外发行。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三毛流浪记》是我国印数最多、最畅销的儿童读物之一,中国的孩子们是看着三毛的故事长大的。十年浩劫后,曾经被批判为“宣扬资产阶级人性论”的漫画书《三毛流浪记》于1978年再度出现时,人们争相购买,供不应求。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畅销书排行榜”,《三毛流浪记》多次名列文艺类或少儿类榜首。
三毛流浪的故事多次被搬到银幕、荧屏和舞台上。除了1949年昆仑影业公司的电影《三毛流浪记》之外,还有1958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木偶电影《三毛流浪记》,1958年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三毛学生意》,1984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拍摄的5集动画片《三毛流浪记》,1996年和1998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46集电视连续剧《三毛流浪记》,2004年安徽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三毛救孤记》,2006年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台总公司出品的26集动画片《三毛流浪记》,1986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长篇系列故事广播《三毛流浪记》,1990年河南省歌舞团的大型舞剧《三毛流浪记》,1997香港明日剧团的舞台剧《三毛流浪记》,2010年上海木偶剧团的大型木偶卡通剧《三毛流浪记》、上海青年马戏团的杂技魔术情景剧《三毛流浪记》,等等。
1949年新中国成立,张乐平满腔热情地使三毛进入了新的生活。《三毛的控诉》于1951年1月1日起在《大公报》上连续刊登。长篇连环漫画《三毛翻身记》也于1951年5月5日起在《解放日报》上连载。后来,作者改为不定期发表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三毛组画,其中《三毛日记》于1956年8月19日开始在《人民日报》上陆续刊登。《三毛日记》单行本则是组合了画家自1950年至1992年在各种报刊杂志上发表的类似范围的三毛作品。
新三毛由原先瘦骨嶙峋的形象变成饱满而健壮,伴着他的欢笑,做好事,爱科学,勤劳动,成了新一代少年儿童的好伙伴。
三毛今昔》于1959年5月30日开始在《解放日报》陆续刊登。1961年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三毛今昔》单行本成了当时的畅销书。
三毛——在迎接解放的日子里》(后改名为《三毛迎解放》)于1962年6月1日起在《解放日报》上连载,《三毛迎解放》出版过好几种单行本,累计印数超过100万册。
十年浩劫开始,历史被颠倒了,三毛自然也逃脱不了厄运。阔别十年,三毛才重新露面。1977年6月1日《解放日报》首先刊登了《三毛学雷锋》的几个组画。那个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三毛重又跃然于报上。
张乐平满怀激情创作了一系列三毛连环漫画:《三毛学雷锋》、《三毛爱科学》、《三毛与体育》、《三毛旅游记》、《三毛学法》等,大师呼吁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回归,渴望祖国的花朵茁壮成长。
《三毛爱科学》最早发表于1978年的《儿童时代》刊物上。《三毛与体育》自1978年1月20日起在《体育报》陆续刊登。《三毛旅游记》在1980年第5期的《旅游》上开始刊登。
1983年起,张乐平患了帕金森氏症,双手颤抖,可是仍以坚强的毅力陆续发表了一些作品,三毛没有停止生命。张先生表示:“要让三毛脚步紧跟祖国前进。”
20世纪80年代初,时常能在一些报刊杂志上见到单幅三毛漫画。张乐平深感少年儿童的精神食粮还不丰富,努力想用三毛漫画来引导孩子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茁壮成长。
1985年10月22日,张乐平的最后一部三毛系列连环漫画《三毛学法》问世,自《民主与法制》画报创刊号起开始连载。
1990年1月1日,《新民晚报》第一版一幅“三毛迎新图”,标志着三毛跨进了90年代。1991年的支援灾区活动中,出现了三毛义卖画。
张乐平生前发表的最后一幅三毛作品,是作为《少年文史报》等单位主办的“三毛杯”全国中小学生文史知识竞赛的赛杯,于1992年1月15日在上海华东医院签名。
1992年9月27日,平民画家、一代宗师张乐平先生与世长辞。但是,他给人们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留下了宝贵的民族文化。
有关部门在1997年评估,三毛的无形资产达5.9亿元人民币,具有极大的潜在价值。三毛的故事,闪耀着人性的光芒,有益于人们的心灵,因此而能超越时代、超越国界。三毛所拥有的历史厚度和文化底蕴,在世界漫画史上堪称独一无二。
大师去世后,国内外出版各种版本的原著《三毛》漫画书已经超过100种,新改编的《三毛》出版物也达数十种。漫画人物三毛还以新的姿态出现,成了影视人物、舞台人物、卡通人物、网络虚拟人物等。流浪的三毛、从军的三毛仍然出现在读者和观众面前,而新三毛的故事也在继续。《三毛大世界》、《三毛的奇妙世界》、《三毛新世界》、《三毛科幻历险记》、《三毛童话世界》、《三毛与大师》等新三毛的书籍陆续出版;52集电视系列短剧《三毛新传》、香港明日剧团的舞台剧《三毛太空漫游》等新三毛的影视、舞台剧相继推出。2007年,三毛以“阳光三毛”的新姿态成了有165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吉祥物。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三毛携手世博会吉祥物海宝举办“共看新上海”漫画征集活动,《新民晚报》漫画连载《三毛游园记》,世博会事务协调局授权出版书籍《海宝与三毛看上海》、《三毛寻宝记》,三毛还在世博会广场舞台上闪亮登场,并每天出现在上海馆360度环幕和天顶整体影像“永远的新天地”中。2010年,张乐平先生百年诞辰,由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央视动画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具有21世纪现代气息的26集动画片《三毛奇遇记》开播。
从1935年第一幅三毛漫画问世至今,三毛形象深入人心,影响力波及海外。人们喜欢三毛,因为他拥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社会内涵。在不同的时代,三毛给予人们心灵上的震动,精神上的鼓舞,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许多人都说:“我是看着三毛的故事长大的。”三毛表现出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和活力。在中国人心目中,三毛不仅仅是那个只长着三根头发的小男孩形象,更是一种民族形象。
张乐平先生画三毛时所处的年代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但是,三毛沉淀的人文深度,仍在不断影响着后人,经典名著“三毛”这座富矿还会得到持续良性的开发,使之更好地传承下去。
三毛,漫画大师张乐平先生笔下家喻户晓的漫画人物,那寥寥几笔、那三根活泼的头发,讲述着人世间的喜怒哀乐,讲述着世人对人生、生活和美好未来的向往。20世纪30年代顽皮的三毛,40年代从军、流浪的三毛,以及后来获得新生活的三毛,就如同一个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引得无数人与其一起品味世态炎凉,共同寻找和创造新的生活。
正直善良,自强不息,聪明机智,富有童趣的小三毛,将伴随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⑥ 如何评价三毛流浪记第一部本剧经典在哪里
《三毛流浪记》是一部讽刺旧社会现实的一部动作喜剧片。第一季主要讲的是孤单一人的三毛在朱家镇靠卖艺艰难的活着,然而恶霸的手下前来闹事,被一名勇士黑鹰制止,后来黑鹰有难,三毛和他的伙伴去营救黑影,最后把恶霸消灭的故事,整个故事反映出旧社会的社会秩序的紊乱和人心的冷漠。整部剧根据张乐平的原著漫画改编,在极大程度上还原了原著的真实性,影片的播放抨击人心,使观众的心灵得到了巨大的冲击,是一部比较好的影片。
总评:《三毛流浪记》是一部比较好的讽刺旧社会的影片,影片在原著达到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改编,运用拍摄手法,将一个生动活泼的贫苦孩子形象展现在观众面前,使观众了解旧时社会和底层人民疾苦提供一些素材,是一部比较好的影片。
⑦ 严恭执导的电影什么于1949年上映
严恭执导的《三毛流浪记》于1949年上映。
《三毛流浪记》是上海昆仑影乎虚竖业公司摄制的喜剧片,由赵明、严恭执导,阳翰笙编剧,王龙基主演,于1949年10月在全国公映。
该片根据张乐平创作的同名漫画改编,通过孤儿三毛在旧上海的种种遭遇,展现了旧社会广大城市流浪儿童的不幸命运。
内容介绍:
故事讲述了孤儿三毛的辛酸遭遇。在解放前的上海,故事中的三毛按祖籍是江苏省苏州市人,故事讲述的是旧上海流浪的儿童时期三毛,他的母亲是大上海夜总会的一位舞女,与客人有关系才生下三毛,后因遭到迫害母亲惨死。
没有亲人,无家可归,衣食无着。吃贴广告用誉旁的浆糊,睡在垃圾车里,冬天就以破麻袋披在身上御寒。为了生存岁大,他卖过报,拾过烟头,帮别人推黄包车,但总是受人欺侮,但他挣到的钱连吃顿饱饭都不够。只有与他命运相同的流浪儿关心他,给他温暖。
⑧ 《三毛流浪记》张乐平同名漫画改编的电影叫什么名字
改编的电影叫三毛流浪记,这部电影由王龙基、程漠、孟树范、关宏达、杨少乔等人联合出演,借助流浪儿童三毛在老上海的各种经历,呈现了旧时代众多都市流浪儿童的悲剧命运。
《三毛流浪记》这部作品可谓是家喻户晓,其中主人公三毛更是受到许多关注,但是他的结局只能用悲惨二字来形容。在最后一集中,三毛得偿所愿,终于有了家。
首先,故事的开端是三毛本是一名流浪儿童,虽然过着食不果腹,潦倒求生的日子,但是至少日子过得逍遥快乐。后来和小牛儿结识,两人变成了好朋友。
其次,后来看似慈祥的爷叔将三毛收养了,但是实际上并不是真的相对三毛好。而是因为看到三毛手脚麻利,想要靠三毛去偷窃来维持生活。
最后,三毛辗转反侧到了一名贵妇家里,这名贵妇对三毛也不是很好,是想通过三毛挽留自己的老公。不过后来三毛还是成功地逃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