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题材 » 驴老师电影
扩展阅读
欧美电电影叫time什么的 2025-09-14 14:02:46
茶花女电影好看吗 2025-09-14 14:01:05
老电影故事武打战争片 2025-09-14 13:59:34

驴老师电影

发布时间: 2022-06-05 05:32:05

Ⅰ 驴得水电影

《驴得水》是周申、刘露编剧导演的喜剧电影,由任素汐、大力、刘帅良等主演,于2016年10月28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该片改编自周申、刘露的同名话剧作品,讲述了民国时期一所偏远学校中,教师们将一头驴虚报成老师冒领薪水而引发的故事。

Ⅱ 《驴得水》反映了很多现实情况,这种电影现实意义大过艺术价值

一部经由话剧走红、改编成电影高口碑高票房的经典。当年在长沙“中山亭”附近的“红色剧院”看此话剧,剧情很精彩,段子一个接一个,演员就是近年来在朋友圈刷屏的任素汐等等。故事其实很简单,就是四个“品行不端”却怀揣梦想的大学教师,为一所小学校能够继续经营下去,靠着一位叫“驴得水”假老师名额,弄虚作假,造谣生事,由此展开的一系列荒诞离奇的故事。

但是,有一点估计大家很认同,就是任素汐在电影中演唱《我要你》,着实很好听啊,忍不住边写文字边听一遍这歌。以上。

Ⅲ 《驴得水》有很深刻的现实意义,这部电影是否一般人不敢看

这是一部现实主义电影,最大的特色是讽刺。

多数人看《驴得水》,看到的是张一曼的天性解放和与时代的格格不入。也有人看到裴魁山的现实嘴脸,和为了钱可以反目成仇的无情自私。以及铜匠的一朝得志,小人气甚。

人最怕的是看电影仿佛看到了自己,铁男、魁山、校长与伊曼总有一点似曾相识,甚至那个铜匠也仿佛又远又近的像极了你我他。电影结尾处,孙佳去了一个阳光明媚的地方,那里叫做延安,校长和魁山、铁男为了聚气又搭在一起的手,美得不像话,似乎一切的丑恶都被阳光冲洗干净。

砰,一声枪响,一曼离去,而究竟是谁害死了伊曼。

Ⅳ 电影驴得水讲了一个什么事

《驴得水》由周申、刘露编剧导演的喜剧剧情类电影。该片改编自周申、刘露的同名话剧作品,由任素汐、大力、刘帅良等主演 。 《驴得水》也是开心麻花的第二部电影作品,符合开心麻花的那种关于电影的套路。


《驴得水》虽然讲述的是一个荒诞的喜剧故事,但是其中蕴含的人生真谛也是引发人们的热议。这也是为什么这部电影会取得很高的票房的原因。

Ⅳ 这么污的电影都能上映,怎么过审的

- END -

微信ID:剧透社( jutou321)

每天牛逼一点点!

Ⅵ 《驴得水》是一部怎样的影片

《驴得水》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rJ9kTdPQ5y5cMrgoSmmoIA

提取码:sy55

《驴得水》是由周申、刘露编剧导演,任素汐、大力、刘帅良等主演的喜剧电影,于2016年10月28日在中国大陆上映。该片改编自周申、刘露的同名话剧作品,讲述了民国时期一所偏远学校中,教师们将一头驴虚报成老师冒领薪水而引发的故事。2017年12月2日第十四届广州大学生电影节上,电影《驴得水》当选最受大学生欢迎的电影

Ⅶ 电影驴得水结局是什么 驴得水结局是什么

女老师张一曼变得疯疯癫癫,最后捡起了枪打死了自己,为这一场闹剧划上了结局。

(7)驴老师电影扩展阅读

《驴得水》是一部由周申、刘露联合执导,任素汐、大力等主演的喜剧电影,于2016年10月28日在中国上映。 该片讲述了民国时期一所偏远学校中,教师们将一头驴虚报成老师冒领薪水而引发的故事。

民国时期的一个乡村学校,由于严重缺水,校长将一头驴虚报成英语老师,来为学校挑水。面临教育部特派员的检查,大家决定让一个铜匠来冒充这个叫“吕得水”的英语老师。

没想到特派员对这位“吕得水老师”相当欣赏,决定将他捧成教育家,以获取美国慈善家的资助……事情的发展越来越超乎校长和老师们的预料。为了振兴农村教育的理想,校长不断妥协让步,而局势也越来越失控……

Ⅷ 驴得水讲的是什么寓意

黑色幽默,是一种荒诞的、变态的、病态的文学流派,把痛苦与欢笑、荒谬的事实与平静得不相称的反应、残忍与柔情并列在一起的喜剧,而电影《驴得水》就是这样一般在笑着流泪的电影。

一.驴得水的最初含义,只是驴得水

电影的开头就是村里的驴舍着火了,需要用水浇灭,但是老师们都拒绝了,因为全校老师的生活用水都要通过这条驴子来获得。所以最普通的含义就是通货驴子来获取水。

但这个结局让我想到了一个词:卸磨杀驴。明明这只驴子是帮你们拉水的唯一工具,但是你们却连安身之处都不管不顾,侧面便看出来这些人的冷漠与自私。

二.《驴得水》中的驴是“铜匠”,水暗喻“美元”

因为校长虚报了老师,但是因为上级要来考察这位老师以此获得美国人对他的资助,所以让铜匠冒充驴得水老师,所以深层含义是学校乃至领导,想通过驴得水来获得金钱,以此满足自己的私欲和学校的发展

为了获得这次资助,有很多人奉献出了自己宝贵的东西,最终却落得一场空的悲惨结局。

三.驴得水是对教育乱像的批评

在美国著名的驴象之争中,纳斯特画了一头驴登在《哈泼斯周刊》上,以讽刺当时北部反对内战的民主党人。这幅漫画加深了人们头脑中“民主党即驴子”的印象。驴子虽然笨头笨脑,却被民主党人视为既聪明又勇敢的动物,这已经是比较夸张的一种说法了,但是在电影《驴得水》中更加讽刺的是是把这个当做一个人名,还是一位教书育人的老师人名。可以称只为“”驴老师”。通过一个驴,来讽刺教育乱像。

为了获取利益,这群老师们失去了最初的理想与道德,在黑暗的官僚之下,他们选择顺从并且助纣为虐,哪怕是出卖自己平时要好的同事也再所不惜。教师的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道德早已被他们抛之脑后。

四.对于铜匠而言,驴得水三个字是改变他命运的机会。

铜匠本就身份卑微,而且家庭地位底下,被自己的妻子辱骂,好不容易通过冒充驴得水而获取了金钱、地位、荣誉乃至出国深造的机会,驴得水这便成为他的生命之源。但是驴子就是驴子,铜匠就是铜匠,再怎么包装,都会回归与本质。

最为感叹的是最后谎言被拆穿,现实却已久,他们都没有改变,依然是那么肮脏,最后问“一曼呢”,早已经忘记了曾经他们对她的伤害!